当前位置:首页>教案>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一年数学的认识教学设计(优秀19篇)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一年数学的认识教学设计(优秀19篇)

时间:2023-10-13 13:36:19 作者:笔砚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一年数学的认识教学设计(优秀19篇)

通过大班教案,教师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幼儿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学习。初二教案范文的分享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以内数的认识教案篇一

人教版数学第一册第64至65页,练习九1至3题

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

2、学会10的数数,认读,写数,大小比较和10的分与合,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3、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及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4、引导学生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10的分解和组成

多媒体课件、小棒、圆片若干、练习纸等。

一、创设情境

师:今天的天气真好!老师要带大家去广场走一走。那我们就赶紧出发吧!(出示p64页的主题图,并引导学生观察。)

二、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10的含义。

师:在图上你看到了什么呢?

师:请大家打开书p64,数一数,它们的数量各是多少?

师:好了,停下来。画面上有多少个人呢?你是怎样数的呢?(让一位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数的。)

师:大家数了9以后数10。10是9后面的一个数。一共有多少只鸽子?哪位小朋友来数一数,(让一位学生出来数一数。)

师:你数得真准,能告诉大家从哪数到哪吗?还有谁根他是不一样的吗?

小结:看来无论从哪开始数,只要我们不重复,不漏数,就能把它数正确。

设计理念: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主题图所提供的资源,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认真观察,让学生从不同的起点数鸽子的只数和师生人数,并从中抽象出数10。

师:刚才同学们数到了10个人,10只鸽子,看谁能用最快的速度用小珠来表示10?(让几个摆的不一样的同学到黑板上摆一摆。)

师:咱们来看一看这几个同学摆的,他们摆的都是10个,他们摆得怎样呀!

小结:10个人,10只鸽子,和刚才摆的10颗小珠都可以用数字10来表示,今天我们就来认识10(板书课题)

师:其实在生活中,很多事物的数量可以用10来表示,看看我们的身体,哪一部分的个数也可以用数字10来表示呢?小朋友以后数到数量是10的物体都可以用数字10来表示。

设计理念:这一环节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活动平台,通过学生摆一摆、数一数、说一说,知道了10可以表示物体的个数,经历了由物抽象到数的过程,感悟到数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二)、10以内数的顺序

师:老师把计数器也请来了,看这有几颗小珠,可以用数字几数表示,有办法让他们变成10颗吗?现在是几颗?也就是9添上1是10,10怎样变成9。

师:哪10前面一个数是几?9的后面一个数字是几?

师:找得真准,请小朋友把尺子放在桌面上,老师也找来一把尺子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上面的数字,倒着来读,这样读是从小到大排,倒过来读是从大到小排。从这我们也可以看出10比9大,9比10小。

师:能把第10颗找出来吗?

设计理念:利用计数器上9颗珠子再增加1颗的演示过程和从直尺上找10,让学生明白9个再加上1个就是10个,9在10的前面,10在9的后面。让在学生充分认识了6和7,8和9的基础上,放开让学生全方位地认识9与10,充分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感知数的顺序;紧接着让学生指出这一排中有10颗珠和第10颗,体验“几”和“第几”的区别,这不仅仅是激发学生学习情趣的一种策略,更是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发展数学意识,建立数感。

(三)、比大小。

师:9和10谁大谁小呢?请同学们打开书p65页,跟他们比比大小。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如果不看点子图,10除了大于9外,还可以大于几?师:10大于9,10大小8,谁能把它全部说出来呢?也就是10比排在它前面的数大。

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10了,我们还发现了9小于10,10大于9。

设计理念:通过让学生观察点子图,直观地比较出数10与相邻数的大小,再放手让学生说出10比排在它前面的数都大,充分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也经历了一个从直观到抽象的螺旋上升的过程。

(四)、10的组成。

1、游戏激趣

师:今天大家学得真认真,现在老师想和大家玩个游戏。想玩吗?那就快点坐好吧!瞧,这里有一些漂亮的小球,请一位小朋友随便抓一把,我只要看还剩几个就能马上猜出他抓了几个,谁愿意来试一试,还有谁想试。想知道老师是怎么知道的吗?那就快点拿出十颗珠子,看谁拿得最快。先听清楚要求,老师说开始才开始,分一分,想一想10可以分成几和几,比比谁摆得又快,想的方法多。

设计理念:通过游戏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分成作好铺垫,同时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也有一个课堂调节的作用。

(学生动手分一分)

2、动手分一分

师:分好了吗?老师这也有10个回片,我请一个同学来分一分。(请一个学生上台分,一边分老师一边记录。)

师:10的分成有这么多,有没有好的办法记住呢?(学生介绍自己的想法。)

3、游戏巩固

(2)对口令

师:我们再玩个对口令的游戏,你也要把手指伸出来好吧!(师生对口令)

设计理念:先让学生玩一玩、猜一猜的游戏,再让学生用手中的小珠代替老师的小球,充分动手分一分进行验证,最后还通过顺口溜来帮助学生记忆。这不仅将原本枯燥的分合练习形象化、趣味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实际动手操作中对数的直觉不断增强,强化了数感。

(五).学习10的写法。

1、师:这么快就记住了,那10该怎样写呢?首先观察10它是由1和0两个数字组成的,左边是“1”,右边是“0”,因此在写10时要占两个“日”字格,在左边格子里先写1,右边格子写0,两个数字不能离得太远。请大家打开书p65也来写一写。

2、展示几个同学生写的本子,集体再次强调在写10时要注意的问题。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九的第1题。

先让学生自己在数轴上独立地填好数再交流自己的想法。进一步巩固学生10以内数的顺序。

2.练习九的第2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在电视上看到的神七发射时的情景,然后模拟从10数到1发布发射命令,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数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3.学生先独立完成第3题,然后完整地说一说10的组成。

4、补充练习

圈一圈。

(1)圈出左边的10个图形。

(2)从右边数起给第10个图上颜色。

通过圈一圈练习进一步巩固学生基数与序数的意义区别。

四、小结

今天大家学得开心吗?学到了什么呢?让学生回忆这一节课所学到了一些内容后老师作小结。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以内数的认识教案篇二

知识与技能:

(1)学会10的读写和组成及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及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引导学生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使学生学会10的`读写和组成及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难点:使学生掌握10的写法。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故事引入

(2)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办法。

(学生可能会说:让1和0做朋友比9大;让2和0做朋友比9大……)

(3)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就来认识10(板书课题:10)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教学数数和认数

1、生活中哪有10呢?我们一起去广场看一看。(出示主题图。)

2、老师和同学们在做什么呢?生:喂鸽子。

3、你能找出图中藏着的10吗?

生1:有10个人,其中9个小朋友,1位老师。

生2:10只鸽子。

4、谁愿意到前面来当小老师领着大家一起来数一数。(指名2个人)

5、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按顺序数,这么快就找到了这节课要认识的新朋友10。

6、学生动手摆学具:如果按照图上的鸽子只数摆小圆片,一只小鸽子摆一个,你们能不能用小圆片来表示小鸽子只数呢?(学生摆)

7、同桌互相检查一下摆的对不对,如果摆的很正确,边数边把圆片收起来,并坐好。

8、同学们动作真快,老师非常喜欢数字10,我可以用拍手的方式来表示它,来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数一数。(师生共同边拍边数)

9、你们喜欢10吗?想一想你能用什么方式来表示数字10,看谁的想法最有创意,想好了吗?谁愿意来展示一下,指名5个人(拍手10下,跺脚10下,拍肩膀10下)

生:(再贴一颗五角星)

12、那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一起来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数一数。

师小结:看来9增加1个就是10,我们再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数一数。

13、同学们看看手中题卡有几颗星星一起来数一数(10颗),题卡中有几个问题,看看谁是小博士能独立完成智慧卡。

生:这是3(这颗星星送给你)

(2)比大小

2、你发现了什么?生:在直尺上,排在后面数字比排在前面数字大。

(3)数的组成

1、看这是什么?(苹果树)有几个果子(10个)谁能把这10个果子分成两堆,可以怎样分?(指名3个人)

2、这么多同学都想说,那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把所有分的情况都说出来?试着在题卡上写一写,写完后,读给你的同桌听。

3、好,我们拍手齐说一遍数的组成。

4、下面我们玩对口令游戏:

师:我说2生:我说82和8组成10(拍手3组~4组)

5、关于10的组成老师编了一个小儿歌,试着来读一读。(儿歌在题卡上)

(4)10的写法

我们认识了10,而且在生活中找到了10,看谁能把10写的最漂亮

1、观察10跟以前学的数字有什么不同?(它是由2个数字1和0组成的。)

2、教师边讲解边书写:

写10要占两个“日”字格,左边格子里写“1”,右边格子里写“0”先写“1”,再写“0”,两个数字不能离得太远。

3、学生练习写:请同学们在p65描写10。

4、老师这有一张智慧卡,要请同学们利用今天的知识填好它。填好后,作为礼物送给家长。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以内数的认识教案篇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的数的组成及读写,会说出一个数是接近几百或几千。

2、使学生进一步增强小组合作的能力,提高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数的组成及读写、近似数。

教学难点:

中间有0及末尾有0的情况读写。

教具准备:

课件、算盘

教学过程:

一、知识系统整理

提问: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引导学生整理出:万以内的数的组成、读写、大小比较、近似数。

二、查漏补缺训练

1.有谁能说出数为顺序表中从右往左的顺序吗?

出示第1题:2659千位上是几?表示有()个()?百位、十位、个位呢?

独立完成“复习”第1题。

出示“复习”第2题。

这两个地方你们认识吗?你知道它们的海拔高度吗?引导学生读出数。

小组活动。

请你们在教师的要求下选4张数字卡片摆一个四位数,在小组里面读一读。

没有0

末尾有0

中间有0

中间末尾同时有0

算盘上面表示数。

请同学们拿出算盘把“复习”第4题中的数拨一拨、写一写给你的同桌看。

你发现这一题当中的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把他们分分类,再看一看是怎么读写的。

三、综合运用提升

1.完成“复习”第5题。

数的组成掌握得很好,现在考一考你们对计算掌握得怎么样?

2.出示“复习”第6题。

指名说大约是几百或几千,提问:你是怎样考虑的?

3.出示“复习”第7题。

出示表格,提问:从表中你发现了什么?下面的问题你能解答吗?

出示问题,指名解答后集体评价。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以内数的认识教案篇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和顺序,识别各数位上数的意义。

2、让学生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使学生学会用数描述身边的事物,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用数学的观念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的意识能力,初步体验量化的思想,发展学生的`数感。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增强同学之间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意识。

重点:认识计数单位“万”,能说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的数位顺序,理解万以内数的实际含义,掌握万以内数的组成,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

难点:数数过程中能,接近整百、整千的数如何数;多位数中的数位意义以及相邻数位之间的10进位关系;读写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

教学过程:

一、开课

1、出示:“千”

提问: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哪个字?

结果:板书个、十、百、千

提问:为什么大家看到千能想到个十百?

结果:都是计数单位。

2、出示:126

提问:你能说说这个数的组成吗?

3、出示:1000

过度:刚才同学从数的组成对数进行了描述,老师这里选了一个计数单位并且用它组了一个词。

二、七千的读写和组成

1、出示:“七千”

(1)提问:看到“七千”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说老师出示情境图再说)

(2)在算盘上表示出“七千”

(3)追问:为什么可以这样表示?

(在千位上拨7颗珠子,千位上一颗珠表示一个千,七颗珠就表示7个千,7个千就是7000)

2、写“七千”

(1)同桌交流“七千”怎样写。

(2)说说为什么这样写?

(3)把“七千”读一读,互相说一说数的组成

三、几千几百几十几的数的认识

1、七千二百五十三

(1)在算盘上拨一拨

(2)写数

(3)说一说这个数怎样组成的

(4)读一读

四、末尾有零的数的读写和组成

1、出示:试一试(自己独立完成)

(1)写出这两个数,说说你是这样写的?

(2)读一读

(3)说组成

(4)齐读这两个数,比较两个数的异同

(5)追问:末尾的0怎样读?

五、总结读、写数的方法

1、总结写数的方法

提问:在写数的时你有什么好的建议给同学们?

(2)同桌交流万以内的数怎样写

2、总结读数的方法

(1)要求:同学们把这些数读一遍

(2)交流万以内的数怎样读

六、理解计数单位“万”

1、让学生拨出三千六百

2、从三千六百一百一百数到三千集体数,个人数

3、交流三千九百再数一百怎样拨珠

4、集体口头数从五千六百起,一百一百地数到六千五百

5、师生共同拨从七千五百五十,一十一十地数到七千六百二十

交流:七千五百九十接下来怎样数,怎样拨珠

根据你的经验在数的过程中有需要提示的地方吗?

6、一个一个地数从九千九百八十九从九千九百九十十九

提问:九千九百九十九数怎样组成的

7、九千九百九十九再添上1,怎样拨。

(1)体会十个一千是一万

(2)怎样读

8、认识计数单位“万”

9、认识数位顺序并板书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以内数的认识教案篇五

学习本课,首先要注意数学教学内容“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万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10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把认数的范围进一步扩大,虽然有了一定的数数、读写数以及知道怎么样分析一个千以内数组成的知识和经验,但一万、包括比一千大比一万小的数的概念其实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还是陌生的。

所以,在教学中,在引出万的概念时,利用一个小正方体到十个小正方体,再到一百个小正方体,最后到一个大立方体,让学生逐渐理解感知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然后有学生小组合作借助学具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一万,在一千一千地数数的过程中建立“万”的概念,在个位到千位的顺序表再添加万位。

然后利用计数器体会数的转换,直至感知一万的大小,在教学中,组织了多样的学习活动,加强实践,通过大量的感性认识,如:看一看,数一数,拨一拨,画一画,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等形成数的表象。让学生收集自己身边的大数:平时操场上有2千人做操,再来4个这么多就有一万人了,体会万以内的数在生活中作用,从而体验了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以内数的认识教案篇六

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百”与“千”,了解计数单位“万”,让学生建立初步的计数单位体系,掌握个、十、百、千、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能用知道的计数单位数出数量在万以内的数。

2、了解百位和千位的意义,初步建立数位的基本概念,能理解不同数位上的书表示的含义,知道万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会用万以内的数表示生活中物体的个数,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读写万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

4、在现实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感,会对较多物体个数进行初步的估计判断和推测,让学生体验数在生活中的应用的广泛性、现实性,培养学生初步的猜测能力。

教学重点:目标1、2、3。

教学难点:在数的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结合数突破“翻坎数”。

教具、学具准备:小棒、计数器、卡片等。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p1主题图,p2-p2例1、例2、例3。课堂活动1、2、3、4。

教学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百”与“千”,了解计数单位“万”,让学生建立初步的计数单位体系,掌握个、十、百、千、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2、在现实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感,让学生体验数在生活应用的广泛性、现实性。3、让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能充分的感受到数数的快乐与成功。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是10。

教学准备:小棒、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师谈话引入:我们已经知道10个一是十(边说边摆10个一根小棒,再出示一捆小棒。)并板书:10个一是十。

3、小朋友已经会数100以内数了,但是在生活中我们往往还会遇到很多的数。请小朋友打开书第1页,看一看,你看到些什么?知道了什么?学生独立看书,再指名说一说。

4、师:刚才小朋友通过看书知道了塔高465米,飞机飞行高度8000米,每小时飞行900千米,实验小学有1200多人。这些数都超过了100,都比100大。

二、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我们先来数数。

并板书:万以内数的认识数数

(一)、通过数一数,说一说,探索新知。

1、教师出示一张印有100个小格方块的灯片,先让学生数一数一块有多少个格子(100个),然后再看着灯片一百一百地数:一百、二百、三百、四百......九百、一千。

师:刚才我们数了几个一百就是一千?

生:10个一百是一千。

师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1000)

2、在计数器上拨珠数。

师:在计数器上怎样拨一百?

(1)请学生自己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再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拨的?生:在百位上拨一颗珠子就是一百。

(2)请学生边数数边在计数器上拨出二百、三百......九百、一千,并对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样拨出一千这个数的。

(3)指名全班交流。

3、在直条图上数数。

教师出示有刻度的直条图,先让学生认识一格表示一百,再让学生从0依次数出100、200、300、......900、1000。

(二)用实物数出一万

师出示实物,让学生一千一千地数:一千、二千、三千......九千、一万。并问:几个一千是一万?生:10个一千是一万。师板书:

10个一千是一万(10000)

(三)在计数器上拨一拨,认识计数单位一、十、百、千、万。

1、让生在计数器上拨出一、十、一百、一千、一万,同桌互相一说你是怎样拨的。师可指名说一万的拨珠方法。(在万位上拨一颗珠子就是一万)。

2、师:我们知道10个一是十,那么个和十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同桌互相讨论,再交流得出:个和十之间的进率是10。

3、那么十和百、百和千、千和万之间的进率又是多少呢?

同桌互相讨论,在全班交流得出:十和百之间的进率是十,百和千之间的进率也是十,千和万之间的进率仍然是十。

4、教师小结:刚才小朋友通过在计数器上拨珠,知道了个十、百、千、万都是计数单位,还知道了个和十、十和百百和千、千和万之间的进率都是10,也就是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是十。

5、学生看书p3,读一读右下角的一段话。

三、课堂活动

1、p4-第1题,数一数,说一说。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全班订正。

2、在计数器图上画珠子。(p4第2题)

3、填一填。(p4第3题)

4、下面的人民币每一扎是100张,各是多少元?(p4第4题)

学生先独立填空,再全班交流,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因为100个一是100,10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

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设计:万以内数的认识

数数

10个一是十

10个十是一百

10个一百是一千

10个一千是一万

计数单位有:一(个)、十、百、千、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以内数的认识教案篇七

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掌握数数的方法,会数1000以内的数,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认识计数单位“百、千”初步体会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意识。经历观察、猜想、操作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过程,使学生初步学会有条理的思考和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进一步体验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活动中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与自信心,并能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

正确数1000以内的数,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多媒体课件、计数器。

一、课前复习

1、一个一个的数,从20数到30;五个五个的数,从30数到50。

2、从50数到100你们想怎么数?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课本74页主题图。这是北京体育馆,体育馆大约能坐多少人?用我们以前学习的100以内的数够不够用?(学生讨论交流,明确:不够)

师:猜猜体育馆大约能坐多少人?

学生讨论交流。

师:这个体育馆能坐好多好多的人,要用一个比100大的多的数来表示,今天我们就来认识1000以内的数。

板书课题:1000以内的数

三、探究新知

(一)、多媒体演示,进一步理解10个一百是一千。

1、电脑演示。课件出示10个小正方体。问:我想知道小正方体的个数,怎样数?

生:两个两个数,五个五个数,一个一个数

课件演示一个一个地数,问:我们数了几个一?是多少?

生:十个一,是十

板书: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一十。

2、课件出示100个小正方体。问:我想知道小正方体的个数,怎样数?

生:十个十个地数

师生一起数(课件演示十个十个地数,并得出10个十是一百。

板书: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一百。

让学生回答,了解掌握情况,数了几个百?3个百后面是几个百?5个百再添一个百是多少?……谁能继续一百一百地数? 师: 9个百再添一个百是多少?然后思考:10个一百是( )。

板书:一百一百地数,十个一百是一千。

4、师:“千”是我们今天学到的一个新的计数单位,前面我们还学过哪些计数单位呢?

师:关于数数,你有什么新发现?

观察板书后小组讨论。 用计数器加以引导。

十个地数;当数更大的数时,可以一百一百地数。

(二)数数游戏:

1、在三百五十六的后面连续数出5个数。

课件出示小正方体图(356个)学生边数课件边增加。

2、在计数器上边拨珠边数数,从九百六十起,一十一十地数到一千。你会吗?回顾计数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3、课本75页做一做。

在计数器上边拨珠边数数。

(1) 从一百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一百二十。

(2) 从一百九十八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二百零三。

(3) 从二百二十起,一十一十地数到三百一十。

学生自由数,再集体数。拍手数数,使数数抽象化 全班交流。

师小结:通过数数这个题我们发现,数的方法不同,数的顺序不同,数数找的规律不同,得到的结果呢?(也不一样),只要我们同学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相信你们会有更大的收获,你真棒,你们都是非常棒的。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以内数的认识教案篇八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第一册第64至65页,练习九1至3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

2、学会10的数数,认读,写数,大小比较和10的分与合,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3、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及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4、引导学生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10的分解和组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圆片若干、练习纸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今天的天气真好!老师要带大家去广场走一走。那我们就赶紧出发吧!(出示p64页的主题图,并引导学生观察。)

二、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10的含义。

师:在图上你看到了什么呢?

师:请大家打开书p64,数一数,它们的数量各是多少?

师:好了,停下来。画面上有多少个人呢?你是怎样数的呢?(让一位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数的)

师:大家数了9以后数10。10是9后面的一个数。一共有多少只鸽子?哪位小朋友来数一数,(让一位学生出来数一数)

师:你数得真准,能告诉大家从哪数到哪吗?还有谁根他是不一样的吗?

小结:看来无论从哪开始数,只要我们不重复,不漏数,就能把它数正确。

设计理念: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主题图所提供的资源,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认真观察,让学生从不同的起点数鸽子的只数和师生人数,并从中抽象出数10。

师:刚才同学们数到了10个人,10只鸽子,看谁能用最快的速度用小珠来表示10?(让几个摆的不一样的同学到黑板上摆一摆)

师:咱们来看一看这几个同学摆的,他们摆的都是10个,他们摆得怎样呀!

小结:10个人,10只鸽子,和刚才摆的10颗小珠都可以用数字10来表示,今天我们就来认识10(板书课题)

师:其实在生活中,很多事物的数量可以用10来表示,看看我们的身体,哪一部分的个数也可以用数字10来表示呢?小朋友以后数到数量是10的物体都可以用数字10来表示。

设计理念:这一环节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活动平台,通过学生摆一摆、数一数、说一说,知道了10可以表示物体的个数,经历了由物抽象到数的过程,感悟到数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二)、10以内数的顺序

师:老师把计数器也请来了,看这有几颗小珠,可以用数字几数表示,有办法让他们变成10颗吗?现在是几颗?也就是9添上1是10,10怎样变成9。

师:哪10前面一个数是几?9的后面一个数字是几?

师:找得真准,请小朋友把尺子放在桌面上,老师也找来一把尺子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上面的数字,倒着来读,这样读是从小到大排,倒过来读是从大到小排。从这我们也可以看出10比9大,9比10小。

师:能把第10颗找出来吗?

设计理念:利用计数器上9颗珠子再增加1颗的演示过程和从直尺上找10,让学生明白9个再加上1个就是10个,9在10的前面,10在9的后面。让在学生充分认识了6和7,8和9的基础上,放开让学生全方位地认识9与10,充分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感知数的顺序;紧接着让学生指出这一排中有10颗珠和第10颗,体验“几”和“第几”的区别,这不仅仅是激发学生学习情趣的一种策略,更是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发展数学意识,建立数感。

(三)、比大小。

师:9和10谁大谁小呢?请同学们打开书p65页,跟他们比比大小。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如果不看点子图,10除了大于9外,还可以大于几?师:10大于9,10大小8,谁能把它全部说出来呢?也就是10比排在它前面的数大。

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10了,我们还发现了9小于10,10大于9。

设计理念:通过让学生观察点子图,直观地比较出数10与相邻数的大小,再放手让学生说出10比排在它前面的数都大,充分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也经历了一个从直观到抽象的螺旋上升的过程。

(四)、10的组成。

1、游戏激趣

师:今天大家学得真认真,现在老师想和大家玩个游戏。想玩吗?那就快点坐好吧!瞧,这里有一些漂亮的小球,请一位小朋友随便抓一把,我只要看还剩几个就能马上猜出他抓了几个,谁愿意来试一试,还有谁想试。想知道老师是怎么知道的吗?那就快点拿出十颗珠子,看谁拿得最快。先听清楚要求,老师说开始才开始,分一分,想一想10可以分成几和几,比比谁摆得又快,想的方法多。

设计理念:通过游戏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分成作好铺垫,同时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也有一个课堂调节的作用。

(学生动手分一分)

2、动手分一分

师:分好了吗?老师这也有10个回片,我请一个同学来分一分。(请一个学生上台分,一边分老师一边记录)

师:10的分成有这么多,有没有好的办法记住呢?(学生介绍自己的想法)

3、游戏巩固

(2)对口令

师:我们再玩个对口令的游戏,你也要把手指伸出来好吧!。(师生对口令)

设计理念:先让学生玩一玩、猜一猜的游戏,再让学生用手中的小珠代替老师的小球,充分动手分一分进行验证,最后还通过顺口溜来帮助学生记忆。这不仅将原本枯燥的分合练习形象化、趣味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实际动手操作中对数的直觉不断增强,强化了数感。

(五).学习10的写法。

1、师:这么快就记住了,那10该怎样写呢?首先观察10它是由1和0两个数字组成的,左边是“1”,右边是“0”,因此在写10时要占两个“日”字格,在左边格子里先写1,右边格子写0,两个数字不能离得太远。请大家打开书p65也来写一写。

2、展示几个同学生写的本子,集体再次强调在写10时要注意的问题。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九的第1题。

先让学生自己在数轴上独立地填好数再交流自己的想法。进一步巩固学生10以内数的顺序。

2.练习九的第2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在电视上看到的神七发射时的情景,然后模拟从10数到1发布发射命令,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数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3.学生先独立完成第3题,然后完整地说一说10的组成。

4、补充练习

圈一圈。

(1)圈出左边的10个图形。

(2)从右边数起给第10个图上颜色。

通过圈一圈练习进一步巩固学生基数与序数的意义区别。

四、小结

今天大家学得开心吗?学到了什么呢?让学生回忆这一节课所学到了一些内容后老师作小结。

文档为doc格式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以内数的认识教案篇九

1.能够准确读出钟面上的半时。

2.结合生活经验总结出认识半时的方法,知道表示半时的两种形式。

1. 教学重点: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

2. 教学难点: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

1.投影仪出示3时半钟面。

a.师:你能说出这是什么时刻吗?(可以请学生用自己的钟,依照图上钟面拨一拨。)

b.师: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同桌讨论)

由学生自主交流汇报:时针指向3和4中间,分针指向6,就表示3时半。

2.依次出示8时半、10时半。

请学生观察,并让同桌合作,动手拨一拨,说一说。

a.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汇报:发现了3时半、8时半、10时半钟面上的分针都是指向6。

b.师:半时与整时分针指的位置有什么不同?(学生自由讨论)

汇报:前面学习的整时,分针转一圈都指向12,而今天认识的半时,分针转半圈指向6。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以内数的认识教案篇十

1、通过直观的数数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百、千,并掌握数数方法,掌握10个一百是一千。

2、初步理解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3、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4、学会1000以内数的读写法。

5、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成功与快乐。

通过直观的数数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百、千,并掌握数数方法,掌握10个一百是一千。

初步理解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实物投影等。

教学设想:

本节课我从学生的发展和学习需求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整体设计上注意了以数数为主线,把数的组成、估计意识的培养及数学与生活的结合等方面穿插在一起进行教学。

一、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来展开教学,所以我在课前活动中,先让学生在欣赏照片时,估计一二年级的人数、全校的人数,再让学生说说对于刚才说到的这些数,你知道些什么?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已有的知识基础。学生已经懂了的,我们就不必再教了。学生自己能探究的,我们就放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获取新知。

二、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是数出来的。

1、给学生提供小棒,以小组为单位数。经历单根数的、整十、整百和几百几十几的数数过程,使学生感知并体验1000以内数的形成。

2、让学生获得清晰透彻的数的概念。

在整个教学中,力求引导学生在动手摆、动口数、说的基础上,自主探究、主动构建起1000以内数的概念。例如:数的组成。让学生在动手摆过程中看着实物说出一个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再脱离实物,看数说数的组成。层层递进,由浅入深,让学生获得扎实透彻的概念。

一、联系生活,构建数的模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体育馆”的主题图

(2)师:猜一猜体育馆大约能坐多少人?

2、师:用100以内的数能表示吗?由需要引出。

(揭示课题:1000以内数的认识)

3、学习p68页主题图

学生独立数数,再进行全班交流。学生从一个一个地数,到10以后由10个10个地数,到100以后,一百一百地数,做适当地板书。如下:

板书: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一十。

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一百。

一百一百地数,十个一百是一千。

4、小结:关于数数,你们有什么新发现?讨论。(如果数的数量非常多,要继续往下数,怎样数比较快?)让学生会在操作中感悟到数较大的数也可以一百一百地数)

做一做(强调接近整百整千时拐弯处的数法)

(1)从一百九十八起,数到二百零六。

(2)从九百八十五数到一千。

注意学困生的辅导。

二、1000以内数的读、写法

出示例2

出示计数器上的数请学生读出来,再试着学生试写,再集体讲解。

师:哪一位上没有珠子,应该怎么写呢?用0表示。

怎么读?哪里的0读,哪里的0不读呢?(中间的0读,末尾的0不读)

上面的每个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做一做

三、小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一是对教材的把握,新教材将万以内数的认识分成两部分,其目的何在。课前我甚至想过仍然将这两部分合起来上。但是,我想那些专家这样编排的用意何在。发展学生的数感,是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重要目标。所以可能原因就在于此。

二是怎样选择合适的生活情境,让数数与现实的生活情境联系起来。虽然说学生对1000以内的大数有所接触,但是很少。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据此,本节课主要采用活动教学法。

1、将教学内容活动化,让学生在做中学。

首先是猜一猜体育馆人数的活动;接下来是小组合作数小棒的活动,给学生一大盒小棒,在猜测的基础上,将"到底有多少根小棒"这一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在数小棒的操作活动中自己去体验、感悟,从而发现数数的方法,体会十进关系。然后是议一议的活动,让学生交流:关于数数,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最后是练一练的活动,包括接一接、数一数、说一说、估一估、填一填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完成了新知的应用与拓展。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往互动中学。

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小组合作数小棒,共同决策,集体解决问题,学生在小组中可以自由学习、充分交往,小组中的每个同学都有操作、发言的机会。

3、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低年级儿童的特点,本节课创设了企鹅博士考大家、登城堡拿礼物的故事情境,力图引领孩子们走进一个充满童趣的童话世界,让他们学得轻松愉快又积极主动。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以内数的认识教案篇十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100以内的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感受数学无处不在。

2、使学生从活泼可爱的小金鱼身上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教学重点: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用准确的语言描述100以内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教学准备:例9主题图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揭示课题

1、口答:

(1)3个十和6个一是()。

(2)7个十是()。

(3)8个一和7个十组成()。

2、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比较的:

354378764540

二、游戏导入,引出新知

1、请同学们一起和老师来玩一个“猜猜看”的游戏:

教师手里握一把小棒,请同学们猜一猜老师手里大约有多少根小棒?

2、同学们猜的答案有这么多,到底谁猜得比较准确呢?下面我们先数出一部分:师生共同数出10根。

3、现在请同学们再猜一猜老师手里有多少根小棒?

4、这一次同学们猜得比较集中,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师生共同数出小棒的根数。

我们第一次猜时,我们没有参考,而第二次猜时,我们知道了10根有多少,就可以比较准确地猜出小棒的根数了。

6、小结:我们在估计物体的多少时可以先找出参照物,然后再来估计,这样就比较接近正确答案了。

三、教学例题,深化新知

1、课件出示有48条金鱼的鱼缸图。请学生估一估,有多少条金鱼。

想一想:我们怎样才能比较准确地估计出鱼缸里有多少条鱼?

生讨论,汇报:先数出10条金鱼,再估一估鱼缸中大约有几个这样的10条。

2、分别出示有15条花金鱼和10条黑金鱼的鱼缸图。

让学生根据这三幅图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说一句话。使学生懂得描述两个两位数之间的大小关系除可用符号“”、“”外,还可用语言来表述。

3、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让学生用语言描述生活中某两个两位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四、练习:

1、40页做一做。

(1)第一题,学生合作完成。4人一组,每人说1――2句话。

(2)第二、三题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在交流、订正。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作业布置:

一年级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以内数的认识教案篇十二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24~26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

1.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经历数数的过程,体会整十数的产生与发展。

2.使学生能一十一十地正确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整十数,会读、会写整十数和一百。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10个十是一个百,知道个位、十位和百位以及这三个数位的顺序。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周围事物和日常生活的意识,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小朋友,我们先来看一段动画片好吗?

课件出示商店卖东西的情境。

1.小鸭买1捆铅笔: 你知道小鸭买了多少枝铅笔吗?

怎么知道这一捆铅笔是十枝的呢?

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投影出示十枝铅笔图)

2.小山羊买2捆铅笔: 你知道小羊买了几捆?是多少枝铅笔呢?

3.小兔买4捆铅笔: 猜一猜这样的4捆铅笔是几十枝?

小朋友猜得真准!当物体的数量比较多时,就要用比较大的数来表示,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些这样的数,好吗?(揭示课题:认识整十数)

1.小朋友桌上的篮子里都有许多小棒,我们来做一个捆小棒的比赛,好不好?

请小朋友每数出10根小棒就捆成一捆,比一比在1分钟时间内谁捆的捆数多。小朋友准备好了没有?现在开始!

2.教师计时,学生活动。

3.反馈: 时间到!请放下手中的小棒。

(1) 请一个小朋友来说一说,你捆了几捆,是多少根。

(2) 还有比他捆得多的吗?给大家看一看。(学生上台前展示)

(3) 请跟他捆得一样多的小朋友举手。你们都是刚才捆小棒比赛的优胜者,请用你们自己喜欢的方式为自己庆祝一下。

4.(1) 现在请同桌小朋友把两人捆的小棒合在一起,数一数、说一说,你们一共捆了多少捆小棒,是几十根。

(2) 学生活动。

(3) 反馈: 请两个小朋友到台前来说一说,你和你的同桌一共捆了多少捆小棒,是多少根。

5.(1) 像刚才那样,请靠在一起的三位小朋友将你们的小棒合起来,说一说你们三个人一共捆了多少捆小棒,是多少根。

(2) 学生活动。

(3) 反馈: 根据学生的回答,用实物投影展示结果。

青椒提问: 我们三人捆了9捆是90根,再添上一捆是多少根?

你能从十起,十根十根地数,数到一百吗?

请小朋友想一想,多少个十是一百?(板书: 10个十是一百)

7.刚才小朋友们三个人一共捆多少根小棒?三个人在一起商量一下,你们捆的小棒再添几捆就是100根?想办法把你们三个人的小棒变成100根。

小朋友真爱动脑筋,老师真想买点礼品奖励给大家。我们再到刚才的商店去看看。(再现商店场景,货架上放着珠子、方块、玻璃球)瞧,商店里真的有好多的东西呢!

1. “想想做做”第1题。

(1) 小朋友数一数一共有多少颗珠子?(让学生自由数)

(2) 交流: 怎么数出来的?(每串10颗,一共4串,一共40颗,强调10个10个地数)

2. “想想做做”第2题。

3. “想想做做”第3题。

(1) 让学生猜猜有几十颗。

(2) 提出要求,学生圈、数。

(3) 组织交流。

出示计数器。

1.小朋友认识这是什么吗?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2.教师归纳,并在屏幕上出示: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3.你会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数吗?请小朋友在计数器上拨出四十。说一说你是怎么拨的。

4.再请小朋友在计数器上拨出80,互相说一说,这是几个十,是几十。再把拨出来的数写出来。

5.还想在计数器上拨数吗?自己在计数器上拨出几十的数,再说一说、写一写。

6.在计数器上拨出100并写一写。

小朋友真是棒极了!这里还有一些题想让小朋友试一试,你们愿意吗?

1. “想想做做”第5题。

指名口答,及时进行评点。

2. “想想做做”第6题。

(1) 一个一个从0数到10,再十个十个从0数到100。

(2) 学生独立填写后交流: 80是接近100,还是接近30?

3. “想想做做”第7题。

先在小组里说说参加赛跑的各是几号运动员,再在全班交流。

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1.下面我想和小朋友做一个猜数游戏。我在这张纸上写了一个整十数,请小朋友来猜一猜,我写的是几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提示: 大了或小了)

2.刚才是我写数让小朋友猜的,下面请一位小朋友写一个整十数让我来猜猜看。

3.小朋友,你们想玩这个游戏吗?那好,请同桌的小朋友来玩这个猜数游戏,看谁猜得快,而且猜的次数少。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以内数的认识教案篇十三

教科书第6页得例题,第7~8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1、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初步理解非整十两位数的意义,会按顺序输出100以内的数,会读、写非整十的两位数,会用学具表示这些书,知道这些数的组成。

2、继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识,培养与同学相互合作交流的态度。

多媒体出示有非整十数的场景,告诉学生几十几的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可大了。

讲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些“几十几”的两位数。(板书课题:认识几十几)

谈话:请小朋友数出23根小棒摆在课桌上,看谁摆得又快又好。好在那里。让学生感到摆成2捆(每捆10根)和3根比较好,因为这种摆法能一眼看出是23根。

谈话:刚才老师说出23这个数让你们摆小棒,你们摆得都很好,下面让你们先摆小棒再说数,看谁能摆得对,说得对。

讨论:三十九根添上一根是多少根?你能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吗?小组讨论后再班内交流。

让学生从四十数到一百,每个人都要在小组内数给同学听。

教师先在计数器上拨珠,十位上拨2颗珠,个位上拨4颗珠。

提问:你知道现在计数器上的算珠表示的数是多少吗?谁能对照这计数器把这个数写出来?

让学生一起把这个数读出来。

提问:24中的“2”表示什么?“4”呢?24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

让学生用计数器在小组内拨34和43,完成第21页例题的天空,然后进行“几十几”数的听写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数一数我们教室里有多少个同学,看谁数得又快又对,并告诉同学们你是怎样数的。

2、“想想做做”第2题。

3、“想想做做”第3题。

谈话:这么多星星,怎样数呢?学生数过后,指名说结果,并说一说是怎样数的。

4、“想想做做”第4题。

指名读出图上的数,并说一说这些数所表示的意思,然后在我们的生活中找一找哪里有几十几的数,先给小组的同学说一说,在告诉全班同学。

5、“想想做做”第5~7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检查。

谈话:小朋友,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样的数呢?下课后再找一找在哪里能发现“几十几”的数,把它告诉老师或同学。

教学后记:学生的合作能力不够强,时间安排不够。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以内数的认识教案篇十四

西师版数学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57页到第60页,认识11到20各数。

“11到20各数的认识”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掌握10以内数的基础上,通过操作实践,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并且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十位和个位,认识计数单位“十”和“一”,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会正确读、写11?20各数;熟练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能口算10加几;通过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体会11到20各数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作用和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积极主动探索、动手操作并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认识十位和个位,认识计数单位“十”和“一”,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会正确读、写11?20各数;熟练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能口算10加几;通过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1、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图,让学生通过观察、数一数的学习方式去认识11到20各数。

2、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猜一猜、数一数、摆一摆及合作交流的方式去掌握“11到20各数”的读法、组成、数的顺序和大小。

3、创设一系列的游戏情境,让学生通过数一数、摆一摆、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去巩固新知识。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这个环节,我设计了“教具导入法”

师:大家看看这里,这是我给大家准备的奖品。猜猜是什么?有多少呢?大家先来摸一摸。

学生猜后,师打开袋子,展示铅笔,并和学生一起数一数。

数到10以后,还多余几根,师问:接着怎么数?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给予评议。

师:“同学们的想法真不错。这一节课我们就来认识‘11到20各数’。”板书课题,并朗读2遍。

当学生碰到“猜一猜奖品是什么?”这种情景,心里活动是十分积极的。

二、提供探索机会,经历学习过程

1、明了问题,思考解决方案

师问:“刚才我们一根一根的数铅笔3是不是很麻烦呢?”“当铅笔摆出来时,怎样让别人一眼就知道有十几根呢?你有什么办法吗?”

这两个问题打开学生的思路后,让学生讨论,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

2、优化表达方法。

师:“哪种方法好一些?”来让学生理解用一捆来表示10最方便。

3、学习数位顺序表及其意义。

在这里,通过教师引导“数一数算珠有多少?”“看一看这些数如何在计数器上表示出来。”。然后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一拨,理解数位及数位顺序。

4、学习书写数字的时候,我现在田字格中示范,直观的让学生学习如何写好数字。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教学时我也没有把所有的数都读写完,可让学生自己在认数的基础上试着去边读边写。

整个教学环节,重视学生数概念的抽象过程,用“小棒一算珠图一计数器一读写数”这样的教学过程,体现了“直观一半抽象一抽象”的认知过程。学生不但认识了“十位”“个位”两个数位,还通过用计数器强调位置值(同一数字在不同数位表示的数的大小不一样)在计数中的重要作用,深化了对数概念的理解。

5、学习计算10加几时,我引导学生借助观察、操作等活动,根据11?20各数的组成来写10加几的加法算式,并理解10加几的口算方法,在沟通知识间联系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掌握新知识。

6、在尺子上最容易看到数的大小。教师让学生观察准备好的尺子,轻松完成“大些”和“大得多”的教学。

三、巩固新知。

在这个环节,我安排了数数比赛的活动、摆小棒的游戏和找朋友的数学活动。

1、分组比赛,看哪组数得。

a、从11数到20b、从7数到13

c、19倒数到10d、从11数到18

2、摆小棒的游戏。

师出示数字卡片,一个摆一个读数和说数的组成。

3、找朋友。

下面拿数字卡片的小朋友,上去找数字相同的好朋友。

这些活动针对性强,趣味性好。

四、课堂小结。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以内数的认识教案篇十五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 上册)第26~27页的有关内容及相关练习。

1.学生动手实践,让他们经历对物体的分类、观察、触摸和比较等过程,从而形成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感性认识,了解它们的外部特征。能辨认生活中较简单的物体形状,知道这些几何形体的名称,并能识别。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观察思考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比较、抽象、概括、语言表达等能力。

3.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1、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使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几何体的名称,并能识别。

2、能对简单的几何图形进行分类。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4、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合作意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媒体选用:(1)形状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图形卡片 ,多媒体课件。(2)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一、创设情景,激趣引入

师:小朋友们,昨天的周末你们玩得快乐吗?(生:快乐),可昨天,我们快乐王国的小精灵们过得并不快乐!你们想知道他们为什么不快乐吗?(多媒体课件出示小精灵山上的情景图)

师:小朋友们,认真观察,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看谁说的好?我们来比一比好吗!

(1)学生观察,师着引导。

(2)学生汇报自己说观察到的。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很四组(春、夏、秋、冬)来帮助小精灵们,老师也给小朋友带来和半山腰长相差不多的礼物,喜欢哪个季节就坐在自己喜欢的季节的组去吧!(师发礼物,每组一袋),现在动手、动脑帮他们想一想办法,分一分吧!(师强调: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在分的过程中,比一比那组分的好,动手吧!)

二、初步感知,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分物体

(1)小组活动(师在巡视中参与学生的活动)

(2)学生汇报

学生介绍自己的分法。

生:我们生:我们小组是按形状分的,分了四类

生:我们小组是按大小分的,分了两类。

生:我们小组是按颜色分的,分了三类。

师:我们现在按它们的形状分成四类,动手吧!

三、认识物体名称和特征。

1、 刚才同学们把这些物体按形状的不同分成了四类,分得又快又好,真了不起!这四类形状不同的物体在数学中都有属于自已的名字。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认识这四个新朋友吧!(出示课题)现在,听老师提要求,当我说开始的时候你们才能动。等一下,请同学们像老师这样,找出一个你最想和它交朋友的物体,先仔细的看一看,它长的什么样,接着用手摸一摸,有什么感觉,还可以玩一玩,最后在小组内说一说,明白吗?开始!学生开始动手。

2、汇报

师:谁愿意把他最喜欢的朋友向我们介绍一下,看谁组能把自己的朋友的样子介绍得很好,开始!

(1)介绍圆柱:

师:你们组最喜欢的朋友是谁,给我们介绍介绍吧!

生1:我交的朋友是茶叶筒。它长的有点长,有点胖,上下一样粗,它的两头是圆圆的、平平的。如果躺在桌子上,它就能够滚动,但是如果立在桌子上,它就不能滚动了,摸起来滑滑的。(让学生也尝试一下圆柱的感觉)

师:你真是一个善于发现的孩子! 像这样的物体,有谁知道它的名字叫什么?

个别学生汇报(圆柱)

师:像这样的物体,不管是长的、短的、粗的还是细的,都叫做圆柱。同时板书名称。(圆柱)

(2)介绍长方体:

师: 你的朋友是谁?

生:我的朋友是这个牙膏盒。它长的长长的,方方的,摸起来平平的,放在桌子上一动不动。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认真观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大家都要向他学习,做一会个认真观察的孩子。还有谁的朋友和他的是一类的,请举起来。

师:同学们,你知道这样的物体叫什么名字吗?它叫长方体。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也是无法自己滚动的,它也有6个平平的面,但这些面的大小不是一样的,有的长一些,有的短一些。(学生在台面翻转不同的面体会长方体的特点,动手摸摸感受它的面与棱)同时板书名称。(长方体)

(3)介绍正方体:

师:刚才老师发现有的同学交的朋友不是长方体这一类的,谁还愿意向大家介绍。

生:我交的朋友是一个魔方。长的四四方方的,摸起来平平的。

师:这位同学非常了不起,只用了一个词就把它的样子描述的这么准确,掌声表扬一下。

师:谁和他喜欢的是一类的,也把它举起来。

师:像这样的物体,猜猜看,它的名字叫什么?

生:正方体!

师:看看正方体有几个面,能不能自己滚动(让学生拿一个正方体摸一摸、看一看、滚一滚)同时板书名称(正方体)

生: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是无法自由滚动的,它有6个平平的面而且每个面的大小都是一样的。

(4)汇报球:

师:下面还有谁交的朋友和他们的都不一样的,来说一说。

生1:我交的朋友是这个皮球。它长的胖胖的,摸起来滑滑的。我刚才把它在桌上滚来滚去。

师:真了不起,我们在玩一玩中也能获得知识。

师:像这样的物体,我们就把它叫做球。球是圆乎乎的`,它没有平平的面,放在桌子上可以任意地到处滚动。(让学生滚动一下桌上的球,体验一下球的特性)同时板书名称。(球)

你们真是一群能够用心观察生活的孩子!连老师也要向你们学习了!

3、认识平面上的物体:

4、揭示课题:

介绍完后,讲明今天的课题,认识物体,主要是认识哪些物体。

四、运用模型、巩固新知

1、抢答:

老师出示一些具体的实物和一些实物的图片,每出一个,学生马上抢答是什么物体。

2、找物体:

老师说出物体名称时,学生马上找出相应的物体。

3、搭一搭

请小朋友将将今天所选的四种材料,给森林公主搭一座美丽的城堡?看看谁组搭的最漂亮,怎样搭?先商量一下,商量好后就用你们聪明的才智和灵巧的双手开始工作吧!

(搭好后学生汇报,评出最好的给予奖励)

五、总结与迁移

1、总结

(1)、想一想:

今天认识了什么物体?它们有什么特点?(每个人都再次感受几种物体的特点)

(2)、找一找:

这几种物体在我们身边有吗?看看我们的教室里有吗?想一想生活中哪里还有?看看老师手里的这几样,你们见过吗?当你用完这些物品时你怎么处理他们?怎样分类处理这些垃圾、废品?(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3)、师:这节课,你们的收获可真不少,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认识了四种不同形状的物体朋友,希望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做一个留心观察、积极动脑、善于发现的孩子。

2、迁移

师:小朋友们都搭得很好,现在来看看小精灵梦搭得怎么样(课件出示情景图)小精灵们得到你们的帮助也想出一个好办法把材料运山上,看这是他们搭的城堡,漂亮吧!他们用人们丢弃的废材料搭成一座美丽的城堡,变废为宝。这时山上的环境也变好了!他们今天可高兴,你们看小精灵们在向你们说:谢谢!

跟他们说再见吧!

板书设计:

长方体

正方体

认识物体 环保教育

圆柱体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以内数的认识教案篇十六

(1)学会10的读写和组成及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及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引导学生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使学生学会10的读写和组成及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难点:使学生掌握10的写法。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故事引入

(2)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办法。

(学生可能会说:让1和0做朋友比9大;让2和0做朋友比9大……)

(3)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就来认识10(板书课题:10)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教学数数和认数

1生活中哪有10呢?我们一起去广场看一看。(出示主题图。)

2老师和同学们在做什么呢?生:喂鸽子。

3你能找出图中藏着的10吗?

生1:有10个人,其中9个小朋友,1位老师。

生2:10只鸽子。

4谁愿意到前面来当小老师领着大家一起来数一数。(指名2个人)

5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按顺序数,这么快就找到了这节课要认识的新朋友10。

6学生动手摆学具:如果按照图上的鸽子只数摆小圆片,一只小鸽子摆一个,你们能不能用小圆片来表示小鸽子只数呢?(学生摆)

7同桌互相检查一下摆的对不对,如果摆的很正确,边数边把圆片收起来,并坐好。

8同学们动作真快,老师非常喜欢数字10,我可以用拍手的方式来表示它,来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数一数。(师生共同边拍边数)

9你们喜欢10吗?想一想你能用什么方式来表示数字10,看谁的想法最有创意,想好了吗?谁愿意来展示一下,指名5个人(拍手10下,跺脚10下,拍肩膀10下)

生:(再贴一颗五角星)

12那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一起来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数一数。

师小结:看来9增加1个就是10,我们再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数一数。

13同学们看看手中题卡有几颗星星一起来数一数(10颗),题卡中有几个问题,看看谁是小博士能独立完成智慧卡。

生:这是3(这颗星星送给你)

(2)比大小

8﹤99﹤1010﹥7

2你发现了什么?生:在直尺上,排在后面数字比排在前面数字大。

(3)数的组成

1看这是什么?(苹果树)有几个果子(10个)谁能把这10个果子分成两堆,可以怎样分?(指名3个人)

2这么多同学都想说,那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把所有分的情况都说出来?试着在题卡上写一写,写完后,读给你的同桌听。

3好,我们拍手齐说一遍数的组成。

4下面我们玩对口令游戏:

师:我说2生:我说82和8组成10(拍手3组~4组)

5关于10的组成老师编了一个小儿歌,试着来读一读。(儿歌在题卡上)

(4)10的写法

我们认识了10,而且在生活中找到了10,看谁能把10写的最漂亮

1观察10跟以前学的数字有什么不同?(它是由2个数字1和0组成的。)

2教师边讲解边书写:

写10要占两个“日”字格,左边格子里写“1”,右边格子里写“0”先写“1”,再写“0”,两个数字不能离得太远。

3学生练习写:请同学们在p65描写10。

4老师这有一张智慧卡,要请同学们利用今天的知识填好它。填好后,作为礼物送给家长。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以内数的认识教案篇十七

教学内容:36—37页的'内容,《认识图形》一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的:

1、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2、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解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3、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教具、学具:课件、小圆印章,三棱柱、圆柱、正方体、长方体模型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践、复习引入。

2、从桌面上拿出自己喜欢的物体,并说说它们的的形状。

3、摸一摸手中的物体,有什么感受?与同学交流想法。

4、引导学生说出有些物体的一面或几面是平平的,揭示课题。

二、动手操作,认识图形。

1、认识长方形。

a:让学生动手找出长方形的面(生可以用摸、描、印),认识长方形并出示图形。(电脑出示:从长方体中取下长方形。)

用自己的办法把图形从物体中“印”下来。

2、能不能找到长方形呢?

3、汇报交流,

小组合作学习:用摸、描、印认识正方形、三角形、圆。(电脑演示)

汇报交流,说一说图形形的样子。

4、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今天我们认识的图形和过去认识的物体(长方体等有什么不同?)

三、联系实际、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1、出示教材中的交通标志图让学生辨认,渗透交通安全教育。

2、在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这些平面图形呢?请同组的同学相互说说。

四、探索与实践。

2、下面请同学们小组互相合作,利用老师给你们的图形拼出自己喜欢的漂亮的图画,要尽量和淘气的不一样。

五、课内小结与课后延伸。

1、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在脑子里想想今天认识的图形。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认识图形》.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以内数的认识教案篇十八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朋友(教师出示钟表模型)--钟表(学生纷纷说出)。钟表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说说你都在什么地方见过钟表?(学生回答略)

(说明:让学生说说在哪儿见过钟表,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深刻体会我们要学习的是生活中的数学,是有用的数学。)

二、新授

1、认识钟面。

师:钟表作用可大了!它可以帮助我们利用好时间,对我们的学习、生活都很有帮助。先让我们观察一下,它上面都有什么呢?(用手示意钟面)

生1:上面有1、2、3……这些数字。

生2:上面还有时针、分针。

师:谁能上来指一指哪个是分针?哪个是时针?

(学生上来指一指。)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说说分针、时针什么样?

生:又细又长的是分针,又粗又短的是时针。

师:同学们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分针什么样?时针什么样?(说得慢一些,给学生留有想象的时间。)

(说明: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他们探索事物的兴趣。先让学生独立观察,接着交流,再指一指,初步认识钟面。)

2、认识整时、半时。

师:钟表作用很大,可以帮助我们合理安排时间。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小明的一天是怎么安排的。

(出示多媒体课件。)

师:你能读出上面的哪个时间呢?

生1:我能读出小明起床的时间是六点。

师强调:这个时间读作六时,你是怎么读的?

生1:因为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6,所以是六时。

生2:小明上课的时间是8点。(有学生纠正:8时。)

生3:小明吃午饭的时间是12时。

生4:小明踢球的时间是4时。

师:我们知道了: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小明出了两个时间考考大家,你能又快又准地读出来么?(出示钟面1)

生:3时。(师贴钟面,板书:3时)

师:这个呢?(出示钟面2)

生:5时。(师贴钟面,板书:5时)

生1:小明上学的时间是7时半。

师:你又是怎样读的呢?

生1:分针指着6,时针指着7和8之间,所以是7时半。

师:你更厉害了!不仅会读整时,还会读半时呢!谁能用它的方法读读这个时间?

生2:8时半。

师:你说说你是怎样读的?

生2:因为分针指着6,时针指着8和9之间,所以是8时半。

师:小明又出了两道考题想考考大家,试试吧!(出示钟面3)

生:3时半。(师贴钟面,板书:3时半)

师:最后一个。(出示钟面4)

生:6时半。(师贴钟面,板书:6时半)

师:刚才大家认时间认得很准。现在老师说几个时间,请你在学具钟面上拨出来。2时。说说你是怎样拨的?(找一个学生说,其他学生评。)再拨一个:2时半。谁愿意到前面展示一下?(用展示台展示,其他学生观察,评价。)

(说明: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小明一天的生活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景,让他们在熟悉、亲切的生活情景中主动探索新知。在教学形式上,让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有机地结合。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不仅充分发挥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大大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效率。)

3、小结。

过了几,就是几时半。现在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呢?

生1:我学会了认识时间。

生2:我们要爱惜时间。

……

师:说得真好!

三、巩固练习

1、91页第2题。给钟面和时间“找朋友”。(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反馈。)

2、小调查

师:再过几天,也就是11月7日这天是我们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了,请同学们做一个小调查:看看太阳刚升起,大约是几时?太阳刚落下,大约是几时?你可以做个观察记录,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可以把时间记录下来,也可以用画钟面的形式表示出来。

(说明:丰富多样的练习形式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练习知识,发展思维,做到练中有乐,乐中见效。把所学知识向生活延伸,体现学以致用的思想。)

反思:

“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这节课充分体现了这一新课程理念。首先,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感受数学知识。让学生说一说在哪儿见过钟表,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深刻体会我们要学习的是生活中的数学,是有用的数学。创设“小明的一天”的情景等,这些环节都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利于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探究去发现。其次,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让学生说一说:你早上大约几时起床?晚上大约几时睡觉?你的一天是怎样安排的?做“小调查”等,这样,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以内数的认识教案篇十九

一、教学内容:

p76例1例2、例3及课堂活动。

二、课时目标:

1、认识钟面,知道分针时针在钟面上如何计时理解1时=60分。

2、结合亲身实践和生活经验,体验时、分的长短,具有一定的时间观念。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

认识钟面,理解1时=60分。

四、教学难点:

体验时、分的长短。

五、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认识钟表

(一)激发兴趣

1、在上课之前,老师想让大家来猜一个谜语,有信心吗?猜这个声音是什么东西发出来的?(滴答)。

2、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关于钟表的一些知识。

(二)认识钟面

1、出示钟面。关于这个老朋友,你已经知道

了什么?

(1)时针、分针、秒针。(你能说具体一点吗?哪根是秒针?对,又细又长的就是秒针。)

(2)数字。(有12个数字)

(3)大格。(从哪儿到哪儿为一个大格,还有呢?数数看,一共有12个大格)。

(4)小格。(你知道一个大格内有多少个小格吗?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呢?你是怎么知道的?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对,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

2、通过认识钟面,我们知道了钟面上最长最细的是秒针,还知道有12大格,60小格。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分针、时针在钟面上是如何计时的。

(三)认识分

感受1时=60分

1、谁知道分针在钟面上是怎样计时的?走

2、小格呢?走5小格呢?从12走到2呢?可见,分针走几格就是几分钟。

3、那么,分针走一圈是多少分呢(板书)

4、下面,我们就来拔一拔,让分针走一圈。

在拔的时候,请大家注意观察,分针走一圈的时候,时针有什么变化?(老师拨钟)

5、谁知道时针走1大格是多少时间?时针走2个大格呢?走一圈呢?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