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案>春天教案教学反思 春天教学反思(优质8篇)

春天教案教学反思 春天教学反思(优质8篇)

时间:2023-09-27 21:48:58 作者:文锋 春天教案教学反思 春天教学反思(优质8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春天教案教学反思篇一

以“学生为本,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改革在我们兴华教育中心的各个学校开展已经近一年半了。虽然我加入这只课改队伍的时间较比别人晚了一点点,但我仍为自己能成为其中的一员感到骄傲和自豪。

回首走过的这几月的课改之路,课改初期我有过困惑,有过焦虑,也有过徘徊,在每一次培训学习后,我总是手忙脚乱,感觉自己需要做的很多,然而去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如何才能实现新课改倡导的构建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方式的高效课堂呢?这些问题曾让我这个参加工作10年有余的人感到过前所未有的迷茫和彷徨。但我仍要感谢这次课程改革给了我一个成长的空间。感谢它使我逐渐懂得自己再也不能居高临下地审视我们的学生,而应蹲下身子和他们交朋友;感谢它使我逐渐认识到自己再也不能满堂灌输,而应引导孩子自主探究,合作学习。除此它还使我逐渐学会了和同事分享课改的点点滴滴,并使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

历经这短短的几个月,在学校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在同仁们的帮助下,我们这批学生已经适应了新型的教学模式,而且每一天都在不断地进步,看看孩子们工整的板书,听听孩子们充满自信的展示,随后还有一群小评论家们正振振有辞的表述他们看法呢。在我和孩子们共同编织的课堂上,我常常会被他们那一个个彰显个性的精彩发言所吸引,被那一串串富有童趣的奇思妙想所陶醉,被那一次次充满自信的展示所感动。而这一切,都是新课改赋予我们的。

今天我要将我为之感动的一课拿出来,与你们共同分享。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这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诗歌语言真挚,感情丰富,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描绘了大自然的景物,更是花了大篇幅描写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让孩子们对战争进行强烈控诉以及对和平的深情呼唤。教学中,我觉得学案的设计与课堂的展示能有机的结合,突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自我感觉以下几个方面比较满意:

当我范读第一小节时,我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用心倾听老师的朗读,说说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情景?”大部分同学进入沉思状态,随后有学生说“看到了无边无际、蔚蓝的、安静的大海,海鸥在海面上唱着欢快的歌,只听“轰”的一声,海面上水花四溅,海鸥们惊慌乱飞,只听凄惨的悲鸣,炮火的轰鸣混成一片。太悲惨了!”从学生的描述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们已经完全走入文本,深刻体会到战争让海鸥失去了自己的乐园。在充分感悟课文的基础上,我及时向学生展开追问:“战争仅仅是破坏了大海吗?”由此引出对2、3、4节的学习,学生仿照第一节的展示方法,完成了对课文的2、3、4节的展示。在学生们展开想象用语言描述自己想象的画面中,自然界的原样与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过强烈的反差,学生对失去美景、失去美好生活,产生了痛惜、愤恨之情。此时此刻,痛惜、伤感、愤恨、惋惜,难过,多种情感,在学生的心间升腾,这些情感,融入到学生的朗读中,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对和平充满无限的渴望。

曾经有人说过:“书读文章三百篇,不会作文也会编。”有效地朗读还有助于写作。学生通过朗读,在思维中就沉淀下了一些优美的经典的语句片段,在写作时,遇到类似的文章,学生通过模仿写作,使表达顺畅,语句优美,为写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学案的最后,我们设计了一个小练笔,请你们展开想象,还有哪里遭到灾难?仿照本诗写法,续写一节小诗。学生们兴致很高,有的学生竟然写了四、五节。如“五颜六色的花丛,本来属于蝴蝶和蜜蜂,可是如今频频发射的导弹把蝴蝶的家园搅的很不安宁,这究竟是为什么?”再如“我们希望,我们祈盼——让战火中的婴儿有一张婴儿床,平稳的婴儿床,不被导弹的气浪掀翻!有一间卧室,安静的卧室,免遭炸弹的弹片击穿!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生活,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学生的想象丰富,仿写小诗非常成功。

我没有很好地运用课后安排的《儿童和平公约》进行激情拓展,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和平”。

一位特级教师曾经说过:“不能只挖一个坑,要挖一口井。一个教师有多远,就能引着孩子走多远。”我清楚地知道自己现在仅仅只为学生挖了一个小小的“坑”,所以必须不断地学习借鉴,不断地充实自己,把“坑”越挖越深,成为一口“井”。

遥望今后的课改之路,或许我们仍象刚走路的孩子一样步履蹒跚;或许我们仍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意想不到的困难,但亲爱的老师们,请别忘记课改给我们带来的一份份惊喜与感动吧!它正和我们一起奏响动听的乐章;它正和我们一道描绘多彩的画卷;它正和我一同谱写壮丽的诗篇。让我们再一次感谢课改,祝福课改!我们满怀信心、满怀激情、满怀憧憬,将课改进行到底!

春天教案教学反思篇二

《触摸春天》一课,真切地描写了一个叫安静的盲童,她在充满花香的早晨竟然捉住了一只蝴蝶,并将蝴蝶放飞的故事,表达了盲童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强烈追求。

这篇课文篇幅短小精悍,语言简练,所蕴含的道理深刻。教学中,我深刻挖掘学生、文本、生活等学习资源,尝试着采用不同的方式理解文中的重点句,引导孩子走进盲童丰富的内心世界,感悟盲童对生活的追求,对生命的热爱,让学生轻轻松松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从而感悟文本的真正内涵。

师:读了这个句子,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我想,蝴蝶明明是被盲姑娘抓住了,为什么说是“被这个盲童神奇的灵性抓住”了呢?

生:是啊!正常人要想捉到蝴蝶都很困难,盲姑娘能抓住蝴蝶,她一定有神奇的力量吧。

生:我想,盲姑娘天天呆在花丛里,她的身上一定有花的香味,所以蝴蝶才会被她抓住的。

生;盲姑娘的眼睛看不见,她的听觉、触觉应该非常灵敏,当蝴蝶向她飞来的时候,她就用非常快,非常轻的动作把蝴蝶拢在手中。

这样,通过学生之间质疑解疑,才有了宝贵的课堂资源,才有了对“灵性”那多种多样的理解。

师:同学们,此时此刻,你就是安静,请闭上眼睛,随着老师的描述放飞我们的想象。

师:安静,你是怎么抓住这只蝴蝶的?

生:我是凭感觉。

师:在你想象中蝴蝶是什么样子的?

生:它有一双五彩斑斓的翅膀。

师:安静,此时蝴蝶就在你的手指间扑腾,你心情怎样?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非常激动。

生:我非常惊讶,蝴蝶怎么会被我抓住了呢!

生:安静拢住的是对春天的无尽遐想。

生:她拢住的是春天的气息。

生:安静拢住的是一个春天的生命。

生:她拢住的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师生通过进行角色转换,使学生能设身处地从盲姑娘的角度去思考,真正走进盲姑娘的内心世界,最终达到感情共鸣。

师:盲姑娘对春天,对生命的热爱,感到了作者,并使他明白了一个道理,这个道理是……

生(齐):谁都有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这句话是整篇文章的灵魂所在。在学生已经理解了盲姑娘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后,拓展了相关的学习资源,让学生领悟到残疾人身残志坚的精神,再一次让学生明白残疾人也可以生活得那么快乐,真正领悟到“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的生命真谛!

教学中,我并没有就句子解释句子,而是根据不同的句子,采用不同的方式,让学生轻轻松松地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从而感悟文本的内涵所在。

春天教案教学反思篇三

《找春天》作者用细腻清新的笔触点染了一幅生机勃勃、绚丽多姿的春景图。从探头的小草、早开的野花、解冻的小溪、飘摇的风筝等景物中我们随处可见春姑娘娇羞、活泼的身姿。文章图文并茂,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这篇课文时,我把教学的重点落实在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上。我利用教学课件,让学生边欣赏边想像:“早开的野花”、“点点嫩芽”、“解冻的小溪”等,再引导学生探究“野花早开”、“嫩芽吐出”、“小溪解冻”的原因,让学生感受“春天来了”的气息。学生们缘情入境,根据“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去理解“春天地眉毛”根据“解冻地小溪”去想象“春天地琴声”等,体会了找春天地乐趣,从而领悟到发现的快乐,感受到春天的美。

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是这样的:“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学习这段时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这里的她指谁?”孩子们齐声说:“是指春天。”我说:“是啊,可是为什么这里要用‘她’而不用‘它’呢?”孩子们一下子愣住了,是啊,春天怎么会用“她”来指代呢,孩子们皱起了眉头。

过了好一会儿,一名女生许齐齐举手了:“因为春天很温暖,就像妈妈的怀抱,所以要用‘她’。”

熊逸康也举起了手:“因为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作者把春天当小姑娘来写了,所以要用‘她’。”

廖芷穆说:“春天来了,春风吹在脸上就像妈妈的手在抚摸着我,所以要用‘她’代表春天。”

说得多好啊,说实在的在我的教学设计中根本没有这个问题,只是在教学中看孩子们学得投入才临时提出了这个问题,没想到孩子们的回答超出了我的想像。

学到这里,下课铃响了,我说:“今天回家后,请同学们问问家长,查查资料,看看为什么要用‘她’来指代春天。”

第二天孩子们的回答更精彩了,通过交流,孩子们不仅感受到春天的美,还感受到春天如母亲一般的温柔、热情、和蔼、慈爱,感受到春天如母亲一般的无私和博爱。通过这个“她”字的探讨,没有哪个孩子们不从心底里喜欢春天,热爱春天。

春天教案教学反思篇四

当第一抹嫩绿出现在枯黄的树枝,当第一朵粉红照亮孩子们的眼,那种欣喜、那种充盈希望的感觉,真的让人感动于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本节课是在幼儿充分体验和感受春天的变化的基础上,让幼儿探索以多种材料表现春天的美丽景象,并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1 能用鲜艳明亮的颜色及各种造型表现春天的景物特征,表达对春天的感受。

2 能选择各种材料,大胆想象表现,体验创作的乐趣。

3 尝试相互商量,共同作画。

幼儿学会合作、分工,能进行整体布局。

情景激励法、合作创造法

1 丰富印象和感性认识,参加一系列的春季活动,感受春天的到来。

2 材料:水彩笔、水粉笔、颜料、皱纹纸、卡纸、树枝、蜡笔、剪刀、胶水、抹布等。

1 幼儿坐在线上,与教师讨论踏青的所见所闻。

2 教师小结:原来春天这么美,是因为温暖的阳光,蓝蓝的天,嫩绿树叶,美丽的花,还有从冬眠中苏醒的可爱的小动物,小朋友在春天里能快乐地玩耍。还因为春天有很多鲜艳、明亮的颜色。

3 请小朋友想一想,怎样把春天留在我们教室里,留在我们画纸上。

4 幼儿自由组成三组,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商量可以画春天的什么?怎样分工?,网用什么颜色,什么材料, 做春天的什么?激励幼儿比一比,哪组小朋友合作做出最美的春天5 教师指导幼儿做画:

1 制作中提示幼儿选择多种材料,用明亮鲜艳的颜色着画。

2 要求幼儿想好后再取工具材料,注意保持桌面清洁,用具用后放回原处,不乱放。

3 听信号后,小朋友分组收拾用具。

6 展示幼儿作品,

1 展示幼儿作品,带领幼儿观看每组作品,请每组幼儿介绍画或制作出春天的什么景象?并给自己组的画取名。

2 教师对幼儿所用的颜色、所画的形态和所选的材料进行评价,帮助幼儿积累绘画的经验。

策略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

孩子年龄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声音、图像、文字、动画等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幼儿的兴趣。例如:开始在一片漆黑中。出现若隐若现小熊睡觉的情景,让幼儿观察是谁,猜想在哪里睡觉,给幼儿一种新鲜的、动态的感官刺激。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然后随着春雷声音和文字的出现。实现场景切换,镜头从树洞内小熊睡觉推进到整个树洞的画面,再切换到树洞外小熊出来的场景,让幼儿通过情境感悟到原来小熊是在树洞里睡觉。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

策略二:营造动态。利于幼儿语言表达。

我借助多媒体课件。营造了一个非常丰富的动态语言环境,比如:我让小草动态地从土里钻出来。让幼儿感受春天的小草是嫩嫩的、绿绿的。将抽象的文字形象化、具体化,易于幼儿理解和表达。

春天教案教学反思篇五

1、通过对园内各种树木的观察、探索、发现和了解,使幼儿产生保护树的欲望,说出为何喜欢它。

2、学会主动关心照顾小树或大树。

3、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1、活动前对园内树木进行观察,不同树上都挂有树牌(树的名称、树龄及生活习性)及编号(以便幼儿记录)。

2、彩笔、图画纸、铅笔。

3、幼儿卡(幼儿姓名、性别、年龄)。

4、小桶。

3、领养小树或大树活动,让幼儿把自己的卡片挂到自己喜欢的树上,与大树拥抱感知粗细,与小树牵手,给小树浇水。

4、观察记录:用不同方式记录所观察到的树种(根据树叶的不同形状、高矮、粗细、是否开花);记录小树家的路线图。

5、让幼儿说出树的种类,老师用图表示出数量,让幼儿学习点数。

6、把自己喜欢的树画下来,并画上它的邻居,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放在展区展览。

7、总结分享:请幼儿谈谈对园内春天树木千姿百态的感受。

这次活动我结合主题和幼儿一起到户外观察各种各样的树,我们一起从教室出发,一路走一路看,和着春天的气息,孩子们对这次亲临活动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在公园,我们看到了垂柳,看到了罗汉松,看到了柏树,看到了梅树……在幼儿的作品中,他们把自己看到的,想象中的各种各样的树都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了。王伊诺小朋友一个内向的小姑娘,她把柳树画成了一个俏姑娘,有着长长的辫子,随着风在左右摆动,因为在她眼里柳树姑娘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她的好朋友。心仪的桃树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红的,黄的,紫的……因为在她心中桃花是最漂亮的,是她最喜欢的。

春天教案教学反思篇六

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积极参加"找春天"的活动,体会亲近大自然的乐趣;通过观察、感受,发现春天的主要特征;初步体会农民春耕春种的辛劳及他们对新的一年的期望;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力、感受力和欣赏大自然的能力,懂得赏春活动中应有的文明行为,具有初步的环境意识。

这个主题分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先组织学生到自然中观察和寻找,看看春天在哪里。教师在学生充分发言后,可以结合学生发言情况,利用图片、录象、课件等进行补充。然后引导学生对春天和冬天进行比较,发现春天的主要特征。第二课时,学生赞春天,教师课前要帮助学生收集资料,可以结合音乐课所学歌曲,语文课背诵的古诗,课外读物中的相关内容等。以花为载体,进一步进行热爱大自然的教育。除了书上展示的五种花外,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观察身边情况,教师还可以通过录象进行补充。教学生做标本时,要提示学生珍爱生命。宣传环保,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人性化标语,把创造意识留给学生。

春天教案教学反思篇七

罪恶的子弹我们无法阻止,战争的局面我们无力扭转,是的,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的力量是多么渺小,但我们可以把自己对战争的憎恨,对和平的渴望,通过课堂、通过文本、通过语言传递给学生,让更多的人来呼唤和平,让战争远离明天的世界!

首先,我把第四组有关“战争与和平”主题的几篇课文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行专题备课,《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这首诗歌便是作为前一篇课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情感教学的延续。在前一篇课文里学生已经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看到了充满血腥的战争打破了世界的和平,也体验到了罪恶的战争使孩子失去了父亲的那种极其悲痛的心情。带着对战争间接的感受和体验,再来学习《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这首诗歌,学生已不再难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憎恨战争、维护和平的情感。

诗歌前四小节的叙述结构比较相似,都是先讲美丽的自然景物本来应该是怎样的:蔚蓝的大海本来是海鸥的乐园……然后通过“可是”转折,描述现实状况:巡弋的战舰和水雷成了不速之客……在原有美好与宁静的景象与遭受战争破坏的景象的对比中,迸发出一声声痛心的疑问:“这究竟是为什么?”我抓住这句重复的疑问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先引导学生在有感情地反复诵读中质疑:“这究竟是为什么?”再带着疑问进行探究:诗人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呼声?让学生选择一个“这究竟是为什么”去深入地读一读,抓住重点的词句,反复读,用心体会。在探究读的基础上知道学生进行交流反馈,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是怎样理解诗中的“?”,这四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通过探究“?”,让学生在品读中感悟,这个“?”不仅仅是疑问,更是一种对战争的控诉,一种对战争的抗议。最后我又对这个“?”进行迁移运用,引导学生模仿诗歌的格式来小练笔,也来质问一句“这究竟是为什么?”。因为有文本可依,学生写起来并不难,也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如果说,前四节,我从文本中挖掘出的是一个“?”,那么我从最后一节的希望与祈盼中挖掘出的是“……”,这是诗歌中的最后一个标点符号,我觉得这个省略号意味深长,它省略的不仅仅是无限美好的希望,更是千千万万人对和平的祈盼。抓住“……”,我通过导语不断地引导学生有感情地反复读,让学生在读中去感悟,让学生读出发自肺腑的呼唤:(师)我们希望,我们祈盼--(生)让蔚蓝色的大海,永远是海鸥的乐园;(师)我们希望,我们祈盼--(生)让金黄色的沙漠永远是蜥蜴和甲虫的天下;(师)我们希望,我们祈盼--(生)让蓝得发黑的夜空永远属于星星和月亮;(师)我们希望,我们祈盼--(生)让绿茵茵的草地永远滚动着欢乐的足球……这样的处理,意在让学生拓展运用文本的语言,也达到了良好的效果。在评课中,金老师对这一点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课文最后对教材的独到处理,令人叫绝。用一句“我祈盼,我希望”开头,把前面几节内容重新做了消化、吸收、重组,三维目标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是手段,是过程,也是目标。语文课堂应该是情感奔流的河,课文蕴涵的思想感情,教师必须先沉醉其中,才能引领学生浸染在课堂情感的流水之中。

这首诗歌情感强烈,富有感染力,饱含着诗人对战争的无比憎恨、对和平的无限渴望。引导学生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激发学生憎恨战争、维护和平的情感是本堂课的教学重点。挖掘情感,是我实施本课教学的另一着眼点,我主要从以下的几个通道进入情感的世界。

一是以情动情。教师丰富的情感、饱含激情的导语,抑扬顿挫的语调是唤起学生情感的号角。我是一个非常感性的人,动情之处,我总是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看到感人的文章我常会禁不住地热泪盈眶,记得在上《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时,我就课堂上哽咽了,结果引起了几个女生的唏嘘声,那是情感的传染。这堂课上,我激情澎湃,一句句悲愤的话语,一声声深情地呼唤,把学生带入了诗歌的激情中。一位听课老师这样评价道:整堂课,教师如诗般的语言让人沉浸于诗歌的遐想之中,教师丰富的情感、抑扬顿挫的语调唤起了我们对战争的的憎恨,对和平的殷殷期盼!“这究竟为了什么?”就在那一刹那,老师的眼圈微微泛红,语调低沉但却底蕴十足,这就是一位语文老师的语言功底、情感底蕴!

二是感情朗读。读是理解诗句的基础,是启发情感的基本手段,课堂中,我首先通过激情的导语引导学生反复地读出感情,如我一次次地引导学生读“这究竟是为什么?”,读出疑惑、悲愤、质问、控诉、抗议的语气。其次,将读、想、说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读、品、感。如让学生自由选择一个“这究竟是为什么”深入地读一读,抓住重点的词句,反复读,用心体会,读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最后把自己的感受送入朗读,在有感情诵读中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读出维护和平、制止战争的心愿。

三是利用多媒体画面和背景音乐渲染情感。课前我精心选择一组有代表性的图片制作成课件为我的课堂教学服务,课堂初始,一幅幅残酷的画面,一张张哭泣的脸,直入学生眼球,立刻激起了学生情感的波浪。一曲《祈祷》更是揪住了学生的心,唤起了心头那一股强烈的祈盼之情:让我们敲希望的钟,多少祈盼在心中,让世界没有战争,让和平永远在!

“不能只挖一个坑,要挖一口井。一个教师有多远,就能引着孩子走多远。”这是我在听一位特级教师的讲座时记下的。对比这些特级教师,我知道我现在为学生挖掘出的仅仅只是一个小小的“坑”,但我相信通过不断挖掘,不断努力,我的“坑”定会越挖越深,最后成为一口“井”。

春天教案教学反思篇八

回过头来看整堂课教学,自己感觉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如在读书过程中我插入了一段结构的分析,硬是把“读”的这根线扯断了,使得整节课象断过气一样,不伦不类。如果这个环节在设计时能把它舍弃掉,在最后的.时间里让学生再齐读一遍课文,那这节朗读训练课就要完美多了。

相关范文推荐
  • 09-27 重重叠叠教案板书设计 托班教案教学反思(优秀6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
  • 09-27 最新县招生办年度个人总结(优秀8篇)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
  • 09-27 2023年四年级学生报告书评语 四年级小学生评语(模板7篇)
    在当下社会,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报告吗?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报告文章怎么写,我们
  • 09-27 最新销售辞职报告简单点(模板7篇)
    报告是指向上级机关汇报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工作情况、做法、经验以及问题的报告,报告帮助人们了解特定问题或情况,并提供解决方案或建议。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
  • 09-27 2023年湘少版小学三年级英语教案 三年级的英语教学计划(大全8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
  • 09-27 最新社区节水宣传简报(汇总8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
  • 09-27 最新一年级音乐梅花鹿教学反思(汇总8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
  • 09-27 小学二年级音乐湘教版教案 小学二年级音乐教学计划(模板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
  • 09-27 2023年八年级物理期末教学反思 初二物理教学反思(实用9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
  • 09-27 教师工作总结和计划(大全8篇)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来为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明确目标,分析现状,确定行动步骤,并制定相应的时间表和资源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