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实习报告>最新学生正确就业调查报告 就业调查报告(优秀5篇)

最新学生正确就业调查报告 就业调查报告(优秀5篇)

时间:2023-09-23 20:08:08 作者:琴心月 最新学生正确就业调查报告 就业调查报告(优秀5篇)

报告,汉语词语,公文的一种格式,是指对上级有所陈请或汇报时所作的口头或书面的陈述。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学生正确就业调查报告篇一

就业地区首选经济发达地区,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在选择就业地区时,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占66。5%。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经济发达地区除了有较可观的工作待遇外,经济发达地区与国际接轨更便捷,更能为就业者提供在学习提高的机会,这与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时密切相关的。二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其他不发达地区的高,且就业岗位多元化的选择方位较之其他地区多,这也成为就业者选择的原因。

学生正确就业调查报告篇二

据教育部统计,自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以来,大学招生逐年递增,其增长速度远远大于就业市场需求的增速,加剧就业形势的严峻。

通过数据可以看出,近十几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有增无减,虽然增速逐年下降,但是总量仍然保持较高水平。由于高校教育与市场经济发展存在种种错位,导致毕业生就业压力加重,失业人数越来越多,从20xx年开始超过当年毕业生人数,致20xx年,累计未就业总人数已将近是当年毕业生人数的两倍,就业前景不容乐观。预计20xx年涌入就业市场的毕业生有相当大一部分会加入失业大军,造成大量人力资源的搁置和浪费,就业形势严峻不容小觑。

(二)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原因

1.高校专业设置的缺陷。高校的专业设置要结合市场需求来安排,这就要求高校对市场的需求及其变化具有灵敏的反应和及时的调整,但很多高校不能正确把握和预测市场需求规模及其变化,导致形成思想观念型、知识技能型、区域差别型等结构性失业[1]。

a.专业设置的盲目性、滞后性。在各方利益的驱使下,各大高校往往青睐就业率高、工作条件好的专业,但我国很多高校对市场机制不够了解,盲目调整专业结构,扩大招生。而培育出当时市场需要的人才需要四年时间,四年后有的热门专业人才出现饱和或者不再热门,企业也对人才的需要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造成相当大一部分学生找工作非常费劲,也不能再达到四年前所期望的工作岗位和公司待遇水平。

b.规模、结构、比例的不合理。由于高校很难在宏观上了解各专业就业形势及趋势,盲目的扩招和不合理的专业设置会导致小范围内比例失衡、大范围内结构错位。如果只强调规模,就无从真正考察到一所学校的办学质量,导致专业结构脱离市场需求,就会出现人才的短缺与过剩并存。

c.专业设置的雷同性与高校之间的竞争性。各个高校只根据社会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而盲目同时集中开设某一个专业,造成专业设置高度雷同,人才培养的过分“扎堆”,使得高校人才培养教育趋同与社会需求多样化之间存在距离,也是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2]。同时高校间的无序竞争也是专业雷同设置的一个重要原因。各个高校为了提高自身教学质量、提高就业率,增强自身竞争力,着重培养社会需求旺盛的热门专业人才,造成某热门专业供给过盛,导致毕业大学生就业率降低。

d.高校专业具体课程设置的问题。课程内容重叠与老旧,如本年度设置的学科内容与下年度学科设置内容有很多方面的重复;课程设置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社会需要的新兴学科发展滞后,课程内容部分老化,不能及时反映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课程结构不合理。课程内容设置较为单一和宏观,不能提高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课程内容不具体,微观研究方法较少,方法比较单一和宏观,缺乏可操作性[3]。

2.市场失灵。我国的就业市场尚未发育成熟,法律和社会保障制度均未完善。造成很多市场失灵的现象。在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存在两点缺陷。首先,市场本身固有的缺陷不可避免,市场只能够反应当期的就业状况,却不能充分地指明将来的就业需求。冷门热门专业之间不断的交替变化,加大了高校对市场机制把握的难度。其次,我国就业市场发育过程中的缺陷,就业信息的不对称性使得就业的市场需求曲线尚不能科学全面地反映真正的社会需求,必然会误导人们对于人才需求做出错误的判断。

学生正确就业调查报告篇三

截至20xx年x月xx日,xx学院20xx届毕业生签约就业率已经超过百分之九十,这是xx学院针对20xx届毕业生开展“精准就业帮扶”的成果。

首先,从xx学院学生进入大四以来,xx学院便开始逐渐引导学生开始寻找自己的就业方向和目标,学生从入校到毕业,早已经充分接受了充分的就业指导,例如往届商务英语的毕业生,就业择业目标非常明确,可以充分发挥专业对口的优势。

但是今年是疫情期间,就业资源并不如往年,所以xx学院为了乐观为积极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我们改善了传统的就业咨询和访谈服务模式,根据学生的反馈与需求,进行“精准指导”,本着“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的原则,我们的就业指导更加具体化,不仅根据学生从大一入校时候的性格特点去分析就业方向,也要根据毕业生的`各方面实际条件,提供相适合的就业指导与岗位信息,这样就可以精准发力,提高了实效。

并且与需要招聘的单位进行紧密联系,通过不同的途径积极为帮扶对象寻求优质岗位,尤其充分发挥推荐作用和资源优势,从而给重点帮扶对象推荐就业岗位,达成全面帮扶的良好就业服务。学院对有求职意向暂未就业毕业生实行分类管理,从学业、心理、求职技巧等全面给予指导;建立了“奖,贷,助,补,减”等多种手段相结合,“二级学院,辅导员,就业指导中心”多主体相支撑的综合性资助体系,充分使用各项帮扶政策,切实帮助困难毕业生解决实际问题。

截至目前,辅导员积极配合相关政策,发放就业求职补贴,缓解了困难毕业生求职择业的资金压力。该校积极开展就业指导讲座、校友报告会、职业能力与素质拓展和求职心理辅导等活动;二级学院通过开展就业指导主题班会、就业指导专题报告会等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对帮扶对象的分类就业指导。利用全国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一体化系统、校园就业创业信息网、就业qq群、微信群等创建现代信息交流服务平台,多渠道、多形式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帮助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实现供需有效匹配,为毕业生精准推送就业岗位。

为了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学院在往年收集就业单位信息,主动对接招聘单位的人才需求,深入挖掘适合学生的就业岗位。不断补充校园招聘会的遗漏,按专业、岗位需求、分层次的、多次的举办小型化、就业招聘会,争取做到预先发布就业单位信息,及早联系有就业意向的毕业生,千方百计为帮扶对象提供就业岗位。

学院即将在1月份为20xx届毕业生举办专业对口型就业双选会1场、小型校园洽谈会4场,不断提供就业岗位信息近,其中,结合毕业生就业意向准推送就业岗位xxxx个,达成签约意向xxx人,推动该校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不断提升。

学生正确就业调查报告篇四

今年来,受国内经济下行影响,我市企业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从全市来看,新增就业难度加大,劳动者失业风险增加,部分企业出现运转困难,如何把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走势对就业工作的影响,积极做好稳就业工作.这对于稳增长、促就业、保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掌握企业用工基本情况,我们对市人力资源市场登记用工和春、秋两场大型招聘会情况进行了统计,并对用工趋势变化及当前就业形势做出了基本研断,提出了建议,希望能对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参会企业数量减少,岗位需求和达成意向人数有所下降,供需矛盾依旧紧张。从参会企业数量和求职登记人数来看,与年初相比,参会企业数量和用工需求、求职人数均出现大幅下降,春季参会企业80家、岗位需求3200个,进场人数6000人次,达成意向965人,秋季参会企业49家、岗位需求1250个,进场人数5700人次,达成意向284人。

统计表明,在参会企业数量、岗位需求和就业人数“三降”的同时,进场求职人员基本保持平稳,这也说明当前经济下行对企业用工需求减少的同时,求职者数量并没有减少,求职者构成主要是新成长劳动力、登记失业人员、高校未就业毕业生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约为4.4万人左右(新成长劳动力1万人、登记失业人员3000人、高校未就业毕业生20xx-3000人、和农村富余劳动力3万),其中新成长劳动力和高校未就业毕业生每年都以相同数量在增加,这几类群体中尤以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和失业人员就业愿望最为迫切。

当前经济形势下,政府的责任既要保持经济形势整体稳定,引导企业不裁员,又要开发新岗位,安置上述几类群体就业,这不仅是经济发展的要求,更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制造业、零售业、纺织业受经济下行影响最大,就业形势相对紧张。以**商贸、**量贩等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出现饱和、甚至裁员,我市用工大户河南米多奇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用工需求也出现颓势,从参会企业用工需求来看,春季登记用工需求较大的行业为食品加工、零售业、文教旅游业,分别为1156人、620人、313人,秋季则为营销、保险、文教,分别为220人、165人、120人,以往比较受年轻人欢迎,且连续多年出现在招聘会上的**行旅游集团、文教印刷厂、**集团等企业由于受经济下行和自身结构调整影响,没有出现在本次招聘会上。河南天邦集团虽然参与了本次招聘,但招聘岗位仅限于个别技术工种,与以往成千上百的招聘员工形成了反差。另外,制造业、机械加工行业也受冲击较大,近期多数企业无招工计划,个别企业处于半停产状态,工人面临失业。

技工和普工短缺,对接难已成为常态化。以往企业反映的“招工难”,难只难在有专长的技术工或熟练工难招,从春、秋招聘会企业对技工与普工需求来看,企业对普工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普工技工化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从求职面来看,由于新成长劳动力、登记失业人员、高校未就业毕业生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并不具备这种能力,不能快速适应企业要求,这也是造成对接难的.主要原因。

从用工缺口来看,技术工种、管理营销人才缺口进一步增大,并已成为用工企业,特别是服务、销售型企业中高层管理人才和销售人才尤为短缺,在我市用工相对紧张的零售、纺织、餐饮、食品加工、建筑等行业一些“冷门”、“偏门”工种都不同程度存在招不到工人的情况,个别企业年人员大量流失,企业正常生产受到影响。

自主创业有亮点频现,农民转移就业压力得到有效缓解。目前,在我市自主创业与企业吸纳、劳务输出一起成为拉动我市就业的“三驾马车”。据工商部门统计,目前我市小微企业超过1.5万家,且每年以300家以上速度增加,保守估计吸纳就业超过6万人,从今年用工登记来看,自主创业、小微企业参与招聘86家,占到全年用工登记企业数的75%以上,岗位需求630个,其用工需求基本保持平稳。预计今后及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局面的深入推进,我市小微企业用工需求将保持平稳增长,成为拓展就业岗位,稳定就业形势的主渠道。

近几年,在我市广大乡村,我市大力发展高效观光农业,形成了以上**果业、西部片区畜牧业、食用菌业、盘上中草药等特色产业,农民自主创业如雨后春笋,竞相绽放,农民自办实体,搞经营、跑运输成为就业新常态,吸纳了六成以上劳动力就业,使得农民转移就业压力得到有效缓解。

总的来看,受经济下行影响,我市就业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供需矛盾进一步拉大,企业吸纳就业有所下降,部分企业就业问题较多,劳动者失业风险加大,就业形势相对严峻。预计年前和年后一段时期总的就业形势内不会有明显改善。

1、落实创业扶持政策,以创业带动就业。

由市委、市政府牵头出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方案,继续落实现有创业扶持政策措施,市财政合理安排创业扶持资金,重点扶持大学生、失业人员和返乡人员创业;鼓励网络创业,加大小微企业创业园区和创业示范基地建设,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和创业补贴政策。

2、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强化就业服务。

按照《就业促进法》要求,把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人员和服务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障其在组织开展招聘活动、人力资源调查、组织企业转岗培训的基本支出,确保其正常运行。

一是健全人力资信息源库,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的信息网络作用,利用人力资源市场网络平台,及时发布和收集用工信息,为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进城务工人员提供方便、快捷的就业服务;二是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大学生就业服务月”、“民营企业招聘周”和春季、秋季企业用工招聘会等,并根据我市企业用工需求,不定期举办企业用工招聘洽谈会,三是依托辉县市劳动就业训练中心平台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为全市用工企业提供岗前、转岗培训和订单式培训。

3、建设就业创业实训基地,打造就业创业新高地。

为迅速掀起我市“万众创业、大众创新”高潮,更好地为经济提速服务,有效缓解我市企业用工形势,建议利用河南科技学院辉县市校区台,采取校校合作的形式,建设辉县市就业创业实训基地。

基地集高级人才招揽、科技研发与引进、人才培养与交流、项目推广、创业就业指导为一体,大力开展人才交流、招聘,定期进行项目推介和开展就业创业培训、并组织创业大赛和创业之星评选,开展创业指导等,为全市企业用工提供智力保障。

4、建立就业失业预警,预防调控企业用。

由市委牵头对于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和项目进行就业信息监测,建立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用工信息库,规范指导企业在招工、培训、社保、劳动关系等环境,稳定大的就业形势。

建立失业预警制度,把2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纳入其中,重点掌握其在用工、裁员、劳动监察等方面的信息,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5、强化就业目标考核,营造全民创业氛围。

由政府牵头,出台文件,将就业目标纳入各乡镇、单位年度工作考核,并进行分解落实;强化创业宣传,以创业促进就业,继续在全市开展创业之星评选活动,在电视台、报社开通专栏,大力宣传就业创业工作新举措、好办法。在全市力争形成“政府引导、全民参与”的就业创业工作新局面。

学生正确就业调查报告篇五

20xx年四季度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国经济增速明显放缓,伴随着危机进一步蔓延,对我镇农民外出务工产生一定的影响。我镇农民工非正常返乡人员增加,务工收入下降,农民工外出就业形势严峻,给我镇农民持续增收带来压力和困难,引起各级领导及相关部门高度关注。为了及时了解我镇农民工非正常返乡情况,为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提供决策依据,近日,镇政府采取全面调查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全镇农民工外出务工情况及农民工非正常返乡人员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近几年来,我镇农民外出务工从快速增长期转入到稳定发展期,全镇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规模不断扩大,劳务经济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截止20xx年底全镇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万人,占全镇农村乡村从业人员比重xx%。我镇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地域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的工业和建筑业。

据调查,截止到20xx年12月底,受金融危机影响全镇农村外出打工劳动力非正常返乡人数xx万人,仅占我镇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人数的xx%,目前尽管从数量上来看还并未形成大批民工返乡潮,但综合多种因素分析,真正对我镇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影响将在春节后,应引起各级政府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一)因所在单位裁员或停产、收入明显减少成为农民工非正常返乡的主要原因。

据对全镇5732名非正常返乡人员的问卷调查,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全镇万非正常返乡人员中因为收入明显比金融危机发生前减少而返乡的占xx%,所在的公司(单位)因订单减少而裁员或停产返乡的占xx%,在外生活成本提高,继续外出打工不划算返乡的占xx%,所在公司(单位)因经营困难而破产倒闭返乡的占xx%,认为所处的打工环境明显不适应(包括:住宿不方便、孩子上学不方便、当地人岐视民工、工资不能足额及时兑现、医疗养老失业保险等政策不配套、在当地受老板欺负等)返乡的占xx%,认为其它原因返乡的占xx%。

(二)文化程度低的青壮年农民工成为非正常返乡的'主流。

从年龄构成来看,全镇非正常返乡回流农民工20岁及以下的占xx%,21岁至44岁的青壮年却高达xx%,45岁至54岁的占xx%,55岁及以上者占xx%。

从劳动力文化素质来看,受教育低的劳动力返乡的比重大,其中:小学文化程度(包括文盲)以下返乡人员占全部非正常返乡人员的xx%,初中文化程度占xx%,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xx%。

(三)经济发达地区返乡人员和外出务工时间较短的人员返乡比例较大。

在调查中从长三角非正常返乡回流的占全部非正常返乡人员的xx%,从珠三角非正常返乡占xx%,从本省其它镇非正常返乡回流的占xx%,京津地区非正常返乡回流的占xx%。

据调查外出务工时间的长短也是影响非正常返乡的主要原因,在调查中发现外出2-5年的劳动力返乡占到xx%,20xx年当年外出当年返乡的占xx%,外出6-10年的占xx%,长年在外打工而非正常返乡回流的仅占xx%。

(四)从事劳动密集型及外向型产业的人员受到的冲击最为明显。

据调查,在我镇非正常返乡人员中从事服装加工行业的返乡人员占到xx%,从事玩具加工行业的占到xx%,从事电子行业的占到xx%,从事其他工业的占到xx%;从事建筑业行业的返乡人员占到xx%,从事批发零售行业的回流人员占到xx%,从事餐饮业的占到xx%,从事交通运输行业的占到xx%,其他行业占到xx%。

(五)非正常返乡人员返乡后收入下降明显,少数农村居民家庭生计可能发生困难。

据对返乡人员调查中发现,有81xx%的人员返乡后不能马上就业,仅有19xx%的人员在返乡后马上能够就业。

工资性收入一直是拉动我镇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20xx年我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约4500元,其中:工资性收入2443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xx%。据对我镇非正常返乡回流人员调查了解,有xx%人认为返乡回流后收入明显减少,其中:有xx%的人认为每月收入减少20xx元以上;有xx%的人认为每月收入减少在1500-20xx元;有xx%的人认为每月收入减少1000-1500元;只有xx%的认为每月收入减少1000元以下。

(六)由于金融危机还在蔓延,我镇非正常返乡回流人员春节后继续外出务工的意愿大大降低。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进一步加深,我镇农民外出务工就业的形势愈发严峻,我镇农民持续快速增收的压力加大。

调查显示非正常返乡回流人员中有71xx%的人员春节过后不准备外出务工,仅有29xx%的人员在春节过后继续外出务工,表明绝大多数农民工对金融危机冲击下,外部打工形势不看好,对将来感到迷茫。

(一)加强宣传引导,做好农村稳定工作,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增长。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当前经济运行形势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宣传,坚定各级政府与广大农民发展农村劳务经济的信心,困境之中困难之时,信心比黄金更加珍贵。同时进一步贯彻中央20xx年一号文件《关于20xx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要求的积极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切实解决当前农民工就业困难和工资下降等问题。中央在20xx年底追加的1000亿拉动内需的资金,我镇积极争取了xx亿元,主要用于煤矿棚户区改造和农村民生工程、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的投入,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充分利用投资项目的带动功能,最大限度安置好农民工就地就业,努力增加农民的务工收入。

(二)加强对农民外出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工欲其善必先利其器”,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组织农民工实用性、针对性的业务技能培训,帮助提高农民工业务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在调查全镇非正常返乡回流农民工对政府的建议和希望中,首先选择有关部门加强业务技能培训的高达xx%,由此可见农民工对本身职业技能提高是多么急迫与渴望。

(三)强化和完善政府职能,提高为农村劳务经济服务水平。发展农村劳务经济是一项巨大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政府多个职能部门和社会方方面面,目前实行的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的力度弱,解决困难问题有些力不从心等,建议镇政府对现有相关部门力量整合,建立起调度有力协调有序的长效运转专门机构,以适应镇场经济条件下,对农民工的管理和服务,提高服务水平与服务效率。我们仅以农民工外出组织化程度为例,据了解当前我镇农民工以老乡亲戚介绍方式结伴自发外出务工占绝大多数,而通过政府职能部门或镇场中介形式组织外出务工的尚微不足道,我镇广大农民工对外地务工需求准确信息和行情迫切渴求,并希望有关部门搞好信息服务,以便减少外出盲目性及辛苦求职的旅途奔波,减少开支。

(四)借鉴外地经验与我镇实际制定出台帮扶农民工创业就业的优惠政策。外省、镇有许多扶持和帮助农民工就业和创业的先进经验,我镇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实际,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制订相关政策和措施帮助和支持农民工就业和创业。如:我镇可否将失业返乡农民工在城镇创业就业人员纳入小额贷款扶持范围。是否对诚实守信企业在资金周转困难时,减免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存入等。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