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案>大班端午节教案(优质17篇)

大班端午节教案(优质17篇)

时间:2024-01-09 14:35:06 作者:HT书生

大班教案能够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培养其积极向上的心态。大班教案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大班教案了吧。那么如何有效引导大班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大班教案范例,供参考。

大班端午节教案模板

1、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体验集体吃粽子的快乐。

2、指导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理解有关节日的一些风俗习惯。

3、能用流畅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

4、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5、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家长与幼儿一起了解端午节。

2、赛龙舟的录像;几个不同大小的香包;一个大粽子,幼儿每人一个小粽子。

3、教学挂图《屈原的故事》;教学音带《屈原的故事》。

活动过程。

1、出示粽子导入活动。

教师出示大粽子,提问:这是什么?你们吃过吗?是什么味道?过什么节日要吃粽子?

介绍节日名称的"端午节":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中国人就要过端午节。

提示语: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呢?这个节日表示什么意思?让我们来听听这个故事。

2、讲述故事,介绍端午节的来历出示挂图,播放录音《屈原的故事》。

提问并小结:现在你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原来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划船是为了寻找投江的屈原爷爷,粽子是扔进江里喂鱼的,是为了鱼儿不伤害屈原爷爷)。

3、观看录像,感受赛龙舟是紧张、欢快的气氛。

提问:他们在干什么?看赛龙舟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4、了解相关风俗活动。

5、品尝粽子,体验快乐。

请幼儿自己动手剥粽子,吃粽子。

请幼儿交流粽子的味道。

活动建议与提示:

1、此活动安排在端午节的前一周在开展。

2、组织幼儿自由阅读相关才来哦,了解粽子的来历、端午节里的民间风俗。请幼儿用橡皮泥报纸、绳子等材料做粽子,布置一个粽子展示会。

3、如果条件许可,活动前可让幼儿观看一系列的端午节的活动录像,如赛龙舟、包粽子、做香包等,使用前后可让幼儿观看一系列端午节里的民间庆祝活动。

4、请家长与孩子进行娱乐游戏"划龙船",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性。

教学反思:

通过“端午”主题教育活动,让幼儿感受过节的快乐,做中国人的光荣。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积累幼儿的文化底蕴。在活动中让幼儿展现自我,发展自我个性,进一步培养他们的主体参与意识、动手能力和同伴间的团结合作精神。

大班《端午节》教案

1、今天我们也来学习大人们划龙舟吧!现在我们来分组玩这个游戏,我做鼓手助威,你们做挠手,跟着我的鼓声一起从前向后划浆。大家动作要到致哦!不然龙舟就不能快速向前划动了。

2、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坐在自己小椅子上,跟着老师的节奏尝试划龙舟,体验团队合作的快乐。

3、,刚才我们在划龙舟的游戏时,你感觉怎样才能大家的桨都是一个方向不会碰撞呢?

《端午节》教案及反思端午节教案反思大班

1、通过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使学生从各个层面对我们脚踏的这一方土地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既了解现实层面上的土地,了解它的历史和现状,又了解文化意义上的土地,看看土地在文学作品和人的文化心理中有什么特别的含义。

2、通过搜集资料,使学生通过有关端午节的故事《屈原投江》、《曹娥救父的故事》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增强学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爱国意识。做到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沟通,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3、通过搜集与土地有关的神话传说、成语俗语、历史故事,使学生认识到土地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4、通过搜集与土地有关的文艺作品,了解土地的象征意义,并对“乡愁”“安土重迁”等文化现象有一个理性的思考。

5、通过中国政府拥有南沙群岛主权不容置疑的历史史料展示中华民族队脚下土地的厚爱深情。

三、教师准备。

1、根据学生兴趣,把全班分成几个小组,分头去搜集资料、分析资料。

2、搜集一份有关“端午节”和“土地”的参考资料书目。

3、整理以前学过的与端午节和土地有关的成语、俗语和文章。

4、阅读一些有关土地的文化分析方面的著作,了解中国人“安土重迁”“依恋故土”的文化传统。

5、收集中国政府拥有南沙群岛主权不容置疑的历史史料。

四、活动指导1、本次活动借助“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紧扣“对祖国和家乡的感情”这一主题,围绕“土地”这一课题展开。我们所要认识的土地有两个层面的意义:一个是物质层面上的土地,这是我们每天都要接触到的,是人类活动的舞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第二个层面是文化层面上的土地,土地对于人类的意义,人类所创造的一切艺术形式都不可避免地要涉及这个主题,因此,土地就被赋予了各种各样的象征意义。古希腊神话中土地被称为大地母亲,她是力量的源泉;在各国统治者眼中,土地是权力的象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土地越多,意味着权力也越大;而对于一国的人民,土地就意味着自由和幸福,因此,面对外来的侵略,他们寸土必争„„联系当前我国政府对南沙诸岛的主权神圣不可侵犯的正义立场,加深对祖国和家乡的感情。

活动一主要是侧重于第一个层面,让学生了解土地的历史和现状,了解土地保护对于人类可持续性发展的意义。

活动二、三则侧重于文化意义上的土地。

2、以端午节为引子,以中国政府拥有南沙群岛主权不容置疑的历史。

史料为驱动力,展开整个活动的过程。

活动一分为三个子活动,从历史和现实两方面看看我们人类是怎样对待土地的。

其中第一个侧重了解土地制度改革的历史。这些知识学生在历史课中可能已经学过,因此,可以搞一个跨学科的活动,一方面梳理学过的知识,另一方面又可以训练学生的分析归纳材料的能力。因为每一次改革背景都很复杂,措施也很多,活动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做简明介绍,这需要认真琢磨。

此活动邀请历史老师参加,从历史方面做出指导。

端午节到了大班教案

1、引导幼儿知道端午节的日期,通过学习端午节儿歌,知道什么是端午节。

2、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从听故事看视频中感受端午节的意义。

3、幼儿和老师还只有伙伴一起玩玩端午节相关游戏、尝尝端午节粽子,共享节日的快乐。

4、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5、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1、粽子。

2、艾蒿等实物3、端午的相关图片和动画活动过程1、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儿歌,《五月五》,让幼儿感受到端午节是一个喜庆、热闹、愉快的节日。

五月五是端午,小朋友来跳舞,吃粽子,赛龙舟,高高兴兴过端午。前脚才送走欢乐的.六一儿童节,接着父亲节和端午节就一起到来!幼儿园为了纪念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以上这篇社会领域的教案是大班幼儿认识端午节而开展的活动。

端午节大班教案端午节大班教案设计意图

活动目标:

1、尝试模仿划龙舟动作,两两合作协调向前快跑。

2、积极参加竞赛活动,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3、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4、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皮筋龙舟”若干。

活动过程:

1、模仿赛龙舟的动作(划船、打鼓、擦汗等)。

2、游戏:《划龙舟》。

(1)讨论两两合作划龙舟的方法。

指导语:两人一组怎样能把龙舟划得又快又好?

(2)自由结伴尝试合作划龙舟。

(3)划龙舟比赛(分组接力比赛)。

3、听音乐做全身放松动作。

教学反思:

本次的活动内容“赛龙舟”选材教好。首先考虑到了幼儿的兴趣特点,有利于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整个活动是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同时,“赛龙舟”活动具有民族特点,与亚运会也有相关性。

大班《端午节》教案

2、请幼儿观察图片并回答。

老师:龙舟上有龙头、龙身、龙尾、桨、舵。龙身上会画有龙鳞,龙舟一般中间宽、两头窄,都有一个长长的龙颈,龙头装在长长的龙颈上,龙头和龙尾向上稍稍翘起,好像一只野鸭浮游在水面上,有时龙舟上还会插一面小红旗。

3、你知道江西最大的龙舟在哪里吗?引导幼儿了解上饶的龙舟是江西最大的龙舟。

大班端午节赛龙舟教案

学习与同伴商量,合作游戏,体验合作成功的乐趣。能灵活和创造性地玩游戏。

平衡木一张,小椅子两张,皮球报纸若干,龙的头饰3、4个。

1、两人从两边同时走上独木桥,怎样才能走过小桥,且自己和对方不被挤到桥下。

2、两人拿一张有洞的报纸,将身体套入报纸中,变成一个“连体人”一起向前跑,尽量不让报纸撕开。

3、两人一起用身体任何一部位(除了手)拿住球向前行进,球不掉下来。

1、你们是怎样玩的?成功吗?怎样做能成功?

2、师小结:玩这些游戏时最好事先商量好办法,玩时两人要密切配合,这样才能成功。

赛龙舟中秋节快到了,这段时间,经常可以看到江南水乡进行龙舟比赛。今天,我们也来赛龙舟好吗?将幼儿分成四组,后面小朋友手搭在前面小朋友的肩上,听到口令后,大家一起蹲着向前走,龙舟不能断开,几个小组还可以比赛,哪组先拿到红旗哪组胜。游戏进行2"3遍。

腿部放松运动。

大班端午节教案模板

1、通过分享交流,初步|知道端午节的传说以及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

2、与同伴互相交流包粽子,制作香囊,萌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3、体验中国民间节目韵味。

活动重、难点。

端午节是阴历五月五日,包粽子。

活动准备。

故事《端午节的传说》,粽子一个,长方形纸、彩色纸人手一份。

活动的过程。

1、出示实物(粽子),引发幼儿兴趣。

2、初步了解端午节。

小朋友今天是什么日子呀?

幼儿互相交流,让个别幼儿到集体面前讲述,重点引导幼儿端午节的时间。

教师小结:端午节是阴历的五月五日。

3、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传说。

给幼儿讲《端午节的传说》,让幼儿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确立的,屈原投江的那一天是阴历的五月五日,就定那一天为端午节。

4、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师:端午节那天,人们都有那些风俗习惯?

幼儿互相交流,让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发言。

教师小结:端午节那天人们有很多风俗习惯,吃粽子、赛龙舟、制作香囊。

5、体验包粽子。

(1)让幼儿用长方形纸折成六棱形,然后用彩纸绕并进行装饰,教师巡回指导。

(2)展示作品并评价。

6、活动延伸。

端午节教案大班

1、来了解端午节的名称、来历和有关习俗,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2、尝试包粽子,知道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体验中国民间节日特有的韵味,感受中国的社会文化。

3、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4、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大班端午节教案

1.欣赏音乐,感受音乐旋律,激发创编兴趣。

(1)欣赏音乐,感受音乐旋律。

提问:听了这段音乐有什么感觉?你想干什么?

(2)随着音乐自由地表现包粽子的过程。

这段音乐表现了包粽子的哪些过程,引导幼儿随音乐试着做一做。

2.迁移包粽子经验,尝试创编洗叶、装米、压米、扎线等包粽子动作。

(1)引导幼儿回忆并创编包粽子时清洗粽叶的过程。

提问:包粽子时要先做什么?都要做哪些事情?

如幼儿说到洗粽叶,教师将追问:你是怎样洗粽叶的?你能做给大家看看吗?教师在幼儿模仿动作的过程中随机说儿歌引导幼儿根据节奏做动作。鼓励幼儿随音乐表现做洗粽叶的过程。

(2)引导幼儿大胆想象,随音乐创编包粽子的过程。

启发幼儿自主创编不同动作,表现包粽子时装米、装米、压米、扎线等包粽子动作。

(3)结合煮粽子视频,引导幼儿创造性地表现煮粽子的情景。

提问:粽子包好了,现在可以吃了吗?怎样煮粽子的?粽子在锅里能不能动?为什么?

引导幼儿创编出粽子下锅、加水、煮熟、庆祝等动作,随音乐表演。

提问:包粽子要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用什么动作表现洗叶?用什么动作表现装米?

3.随音乐完整的进行舞蹈,感受舞蹈欢快、热闹的情绪。

(1)幼儿与教师共同舞蹈,对舞蹈有一个完整的印象。

(2)启发幼儿做动作时表现出欢乐、热闹的劳动场面。

(3)分组互相表演。

大班端午节教案

大班幼儿有感受音乐的能力,做动作时能随着节奏的快慢改变动作的速度,随音乐做动作的经验更为丰富。《包粽子》是一首山东民歌,在民间广泛传唱。端午节包粽子又是小朋友熟悉的一种习俗,并且已有包粽子的经验,本次活动,从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幼儿在欣赏、理解音乐的基础上创编包粽子、煮粽子的各种动作,在乐曲中有节奏的舞蹈,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端午节教案大班

幼儿答····圆圆的有角的长长的'师:老师今天也带来了好多粽子清小朋友们摸摸看这些粽子都是什么形状呢(教师以小组形式分发粽子,请小朋友观察)幼儿自由回答,教师适时引导2师:好了,现在老师再请小朋友们告诉你身边的小朋友,你吃过的粽子都是什么馅儿的,是甜的?咸的?还是辣的?(幼儿与邻座伙伴结成对子,轮流讲述)三引进新的讲述经验运用句型"不仅···还···"。

2、教师引导幼儿运用句型师:现在,老师请小朋友想想,端午节你还做了什么,然后请小朋友用"不仅···还···"编成完整的句子告诉老师教师引导幼儿,端午节要包粽子赛龙舟做香包幼:端午节,我不仅在家帮妈妈包粽子,还和爸爸一起看赛龙舟。

端午节教案大班

端午节由来已久,怎么让小朋友了解端午的习俗文化呢?下面是由百分网小编为大家准备的端午节教案大班,喜欢的可以收藏一下!了解更多详情资讯,请关注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1让幼儿感受传统节日气氛,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节日的兴趣和民族自豪感(情感方面)

2帮助幼儿了解我国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认知方面)

3让幼儿学会完整讲述生活经验,发展语言讲述连续性(技能方面)

1视频(屈原的故事,端午节的来历)

2各种形状的粽子(长的`,棱角的,扁的)

2(端午节的来历)

2 教师引导幼儿运用句型师:现在,老师请小朋友想想,端午节你还做了什么,然后请小朋友用"不仅···还···"编成完整的句子告诉老师教师引导幼儿,端午节要包粽子 赛龙舟 做香包幼:端午节,我不仅在家帮妈妈包粽子,还和爸爸一起看赛龙舟。

:比如说,今天我在家不仅叠了自己的被子,还打扫了地板,妈妈夸我是个好孩子。

教师引导幼儿大胆发言,运用句型讲述平时生活经验重点指导:幼儿能用完整的语言进行讲述活动评析此次活动通过浓厚的端午节节日气氛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感受到浓重的节日气氛和民族情感,从而引出句型让幼儿在不断理解认知的过程中运用此句型进行语言讲述,帮助幼儿学会完整的讲述。

端午节教案大班

在近期的业务学习中,园长曾指出我们老师目前所存在的问题:缺乏时代性和时尚性,活动设计不能很好地贴近生活,自己好好想想,的确平时可能过分地依赖“学习”一书,把以往比较重视的节日教育等方面都抛之脑后了,有的时候也只是在晨谈活动中偶尔提起一下,以为孩子记住节日的名称和日期就行了,却不曾想到,就在这一次次不重视中,孩子丧失了无数获取知识,增强民族自豪感的机会。因此,趁端午节来临之际,赶快纠正自己之前的错误做法,设计并实施了这样一次端午节活动。

其实这样的活动不仅有利于孩子的发展,同时也是对老师的信息量和知识量提出了一定的挑战,只有当老师自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才有可能不误人子弟,因此在本次活动前,我自己首先收集了一些关于端午节的资料,寻找到一些课件,希望通过这些资料,让孩子更好地获取到有关端午节的知识。整个活动,因为自己事先做的准备比较充分,因此对孩子的回应比较游刃有余,同时对孩子的一些疑惑也能解答地比较到位。

纵观整个活动,我觉得涵盖的知识量是比较大的,所以每一个点并没有挖得很深很透,对孩子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此包粽子的环节最后我没有实施,把它当做之后的一个延伸活动来进行。

从孩子的表现来看,他们的兴趣很高,能够投入到活动中,通过这个活动,他们知道了屈原,了解了粽子的制作过程,这两个点是他们比较关注的,我想如果把这些环节设计成几个小活动,可能会更好,毕竟对于大班孩子来说,在一个活动中解决太多的问题是有很大难度的,这是我考虑不周的地方。

大班社会端午节教案

1、了解端午节的名称、来历和有关习俗,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目之一。

2、体验中国民间节目的韵味。

3、锻炼平衡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4、乐于参与体育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1、幼儿已经初步了解中国农历记年的方法。

2、幼儿用书:《快乐端午节》。

教师:今天是什么日子?

幼儿和同伴交流。

请个别幼儿在全班面前表述,重点引导幼儿表述端午节的时间。

教师和幼儿共同小结:端午节是中国农历的五月五日。

教师:端午节是怎么来的,有没有小朋友知道它的传说故事?

幼儿相互交流。

教师请两名幼儿讲述,大家分享端午节的传说。

教师小结:古代楚国的诗人屈原非常热爱自己的国家,在秦国攻破楚国京都时,屈原看到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农历五月五日,在写下了诗歌《怀沙》之后,抱石投汩罗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国老百姓非常悲痛,纷纷涌到汩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教师:在端午节这天,人们都有哪些活动,为什么进行这样的活动?

幼儿分组交流。

每组选1名幼儿在集体面前发言。

教师小结:端午节人们会进行许多活动,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配香囊等。

教师:书上有许多活动,请你找出端午节里人们的活动。

幼儿认读,并完成幼儿用书上的练习。

屈原这个人物对于幼儿来说不熟悉,更不了解这个人物,所以我结合挂图故事引导幼儿了解屈原的故事,从而使幼儿产生对屈原的敬佩之情。但是课堂效果来看,幼儿对于古代的国与国的概念不是很清楚,听的有点含糊。但是对故事的大致思想还是有一定的感受。幼儿都知道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口味的。整堂活动中幼儿还是比较投入的。在屈原这个人物介绍这一方面还是需要再加强改进。让幼儿更容易接受并学习。

大班端午节教案反思

一、引出话题。

t:小朋友你们知道端午节吗?谁能告诉我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在这一天,我们会吃什么?(粽子)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的粽子,请你拿一个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活动介绍:淡淡棕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端五、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有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

小结:粽子的形状真有趣!

3、幼儿讲述粽子的馅及它的味道。

小结:原来粽子的品种这么丰富啊!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幼儿都知道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口味的。整堂活动中幼儿还是比较投入的。在屈原这个人物介绍这一方面还是需要再加强改进。让幼儿更容易接受并学习。

大班端午节的教案

2、那么端午节的由来、习俗你们知道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端午节去了解一下。

3、引出主题:“走进端午”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活动一端午说由来

(一)端午节别称

1、端午节有哪些别称?

2、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很多,谁能告诉大家?(学生交流)

(二)端午讲故事

2、学生讲述端午节故事:《曹娥救父的故事》。

3、主持人小结。

三、活动二端午话习俗

(一)赛龙舟

1、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我国地广人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各地有着不同的习俗。你们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学生自由交流)

2、你知道端午节最热闹的习俗是什么吗?(多媒体课件:赛龙舟)

3、端午节为什么要进行赛龙舟比赛?(学生交流)

(二)话粽子

1、除了赛龙舟,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就是品尝粽子。(学生介

绍粽子的由来。)

2、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琳琅满目。(多媒体课件:粽子)

3、主持人小结。

四、活动三端午赛诗会

1、屈原是一位爱国诗人,为了纪念他,所以有人把端午节还被称作“诗人节”。

2、请几位学生朗诵端午节的诗篇。

3、主持人小结: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篇,已广泛深入人心,因此,在我国有关端午节民俗文化领域中,大家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五、活动四谈感受,激发情感

1、今年端午节与往年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过的? (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2、你想对地震灾区的小朋友说些什么?(学生交流)

3、主持人总结:两千多年的岁月,这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能算短短的一瞬了,可是尽管大江东去,暮往朝来,诗人屈原的形象却依然留在人们心间。让我们世世传递端午节,代代都记住他,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屈原。

六、教师总结:

看了这次主题班会,不仅是同学们,包括老师自己都对端午节加深了了解。我就以屈原《离.......》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段话来结束今天的主题班会,也希望同学们用这段话来勉励自己。

相关范文推荐
  • 01-09 考研冲刺阶段的心得(实用22篇)
    只有通过对过去的经验和感悟进行总结,才能更好地实践和应用,不断提高自己。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在写作时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
  • 01-09 单位员工发言稿(汇总19篇)
    好的发言稿能够激发听众的思考和讨论,实现信息传递和沟通的目的。以下是一些脍炙人口的发言稿范文,这些范文以其精彩的表达和深入的思考吸引了无数听众的关注。
  • 01-09 四年级巨人的花园课后反思(优质21篇)
    范文范本是指作为参考样本的一篇优秀作品,它能够为我们提供一种标准,让我们写作更有依据。借助以下范文范本,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不同类型和风格作品的写作要求。
  • 01-09 因身体不适辞职报告书(优质17篇)
    书写辞职报告时,我们应该尽量保持客观和中立的态度,避免过多的情感色彩。这里是一些精心搜集的辞职报告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写作提供一些启发。尊敬的领导:您好!我是x
  • 01-09 收费站财务年终总结(专业16篇)
    年终总结是对自己努力付出和取得成绩的一种肯定和回顾,同时也是对自己的反省和改进。以下是一些成功人士的年终总结,或许能给我们带来一些灵感和思考。在xxxx年一年里
  • 01-09 幼儿园后勤总结会发言稿(通用24篇)
    撰写发言稿可以让我们在正式发言之前提前掌握好自己的观点和论据,增加自信心。发言稿的语言要简练、准确、生动,我们可以通过模仿一些好的范文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 01-09 人力资源部门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热门15篇)
    通过月工作总结,我们可以发现工作中的优势和弱点,进而找出个人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接下来是几篇经典的月工作总结范文,通过阅读可以提高我们撰写总结的能力和水平。
  • 01-09 小学乡村支教教师工作总结(通用19篇)
    教师工作总结是对自己教学成果的一种总结和宣示,也是对自己能力提升的有力证明。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教师工作总结的范文和写作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自10月份赴谷
  • 01-09 班主任自我发展心得体会(精选14篇)
    心得体会应该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思考,不仅仅是简单的表达感受和经历。通过总结,我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下一步,我将努力弥补这些不足,提高自己的
  • 01-09 农技人员个人工作总结(热门16篇)
    月工作总结是对一个月内工作表现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重要材料。通过阅读他人的月工作总结范文,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如何写出一份出色的总结报告。xx年是继续深入贯彻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