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案>2023年初中化学新课标解读 初中化学分子和原子教案设计(优质5篇)

2023年初中化学新课标解读 初中化学分子和原子教案设计(优质5篇)

时间:2023-09-26 00:22:41 作者:笔砚 2023年初中化学新课标解读 初中化学分子和原子教案设计(优质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化学新课标解读篇一

教学目标:

1、范德华力、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2、能举例说明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

3、例举含有氢键的物质

4、采用图表、比较、讨论、归纳、综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5、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的能力

教学重点:分子间作用力、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教学难点:分子间作用力、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课前预习:

1、范德华力是。

2、氢键是除范德华力外的另一种力,它是由原子和原子之间的作用力。又分和。

3、氢键与范德华力、化学键的强弱关系为(由强到弱排列),其中氢键(填“属于”或“不属于”)化学键。

学习过程

[创设情景]

气体在加压或降温时为什么会变成液体或固体?

联系实际生活中的水的结冰、气体的液化,讨论、交流。

[结论]

表明分子间存在着,且这种分子间作用力称为。

[思考与讨论]

仔细观察教科书中表2-4,结合分子结构的特点和数据,能得出什么结论?

[小结]

分子的极性越大,范德华力越大。

[思考与交流]

完成“学与问”,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

[过渡]

你是否知道,常见的物质中,水是熔、沸点较高的液体之一?冰的密度比液态的水小?为了解释水的这些奇特性质,人们提出了氢键的概念。

[阅读、思考与归纳]

阅读“三、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思考,归纳氢键的概念、本质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小结]

氢键是除范德华力之外的另一种分子间作用力。

氢键是由已经与电负性很强的原子(如水分子中的氢)与另一个分子中电负性很强的原子(如水分子中的氧)之间的作用力。

氢键的存在大大加强了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使水的熔、沸点教高。

[讲解]

氢键不仅存在于分子之间,还存在于分子之内。

一个分子的x-h键与另一个分子的y相结合而成的氢键,称为分子间氢键,如图2-34

初中化学新课标解读篇二

1.了解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2.结合常见物质分子立体结构,判断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多原子分子中,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判断。

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境:

如何理解共价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概念;

如何理解电负性概念;

写出h2、cl2、n2、hcl、co2、h2o的电子式。

提出问题:

由相同或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共用电子对在两原子出现的机会是否相同?

讨论与归纳:

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讨论。一般说来,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中的电子对不发生偏移,是非极性键。而由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电子对会发生偏移,是极性键。

提出问题:

共价键有极性和非极性;分子是否也有极性和非极性?

由非极性键形成的分子中,正电荷的中心和负电荷的中心怎样分布?是否重合?

由极性键形成的分子中,怎样找正电荷的中心和负电荷的中心?

讨论交流:

利用教科书提供的例子,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借助图示以及数学或物理中学习过的向量合成方法,讨论、研究判断分子极性的方法。

总结归纳:

由极性键形成的双原子、多原子分子,其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重合,所以都是非极性分子。如:h2、n2、c60、p4。

初中化学新课标解读篇三

误区1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分析]物质并不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只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除分子外,构成物质的粒子还有原子、离子等。

误区2分子既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又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分析]物质的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密度、硬度等都是该物质大量分子的聚集体所表现出来的属性,并不是单个分子所能表现出来的。例如,单个的分子就不能用固态、液态或气态来描述,但同种物质的每一个分子都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因此,分子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误区3原子一定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分析]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绝大多数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但相对原子质量为1的氢原子的原子核内只有1个质子而无中子。

误区4在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

[分析]在原子中,质子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整个原子不显电性,故有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但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如碳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都是6,而钠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都是11,但中子数却是12。

误区5原子比分子小

[分析]原子不一定比分子小。分子与构成这种分子的原子相比,分子比原子大,如氧分子一定比氧原子大;但如果分子与其他原子相比,则分子有可能比原子小,如氧分子就比汞原子小。

误区6分子能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分析]分子和原子的分与不分,是以化学变化为前提条件的。如果离开这一前提条件,则分子、原子都是可以分割的。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又可以分成质子、中子和电子等。

误区7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原子不能

[分析]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但如果某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则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应由原子保持。因此,能否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能用来区别分子和原子。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能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初中化学新课标解读篇四

1.能闻到花香的原因是()

a、分子有质量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体积小

2.对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惟一粒子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物质性质的是分子

c、同种物质的每一个分子的化学性质都相同

d、分子的大小会随着物质体积的增大而变大

3.下列变化中,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发生变化的是()

a、糖溶于水b、衣箱中樟脑丸不久不见了

c、工业上蒸发液态空气制氧气d、红磷燃烧

4.一壶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这是因为()

a.水分子变大了b.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c.水由液态变成气态,体积膨胀d.构成物质的粒子数目增多

5、最早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

a.汤姆生b.道尔顿c.拉瓦锡d.阿伏加德罗

6、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b.分子质量都大于原子质量

c.分子永恒运动,原子在分子中是不运动的

d.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

7.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a.氢原子b.氧分子c.氢分子d.水分子

初中化学新课标解读篇五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分析、推理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

2.分子、原子的概念及主要区别。

3.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某些物质的变化。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实验器材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设问]世界是由形形色色的物质构成的,但物质本身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演示]品红扩散实验

(提问)品红为什么消失?整杯水为什么变红了?

[播放动画]品红分子在水中扩散的微观过程。

[结论]宏观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活动探究、探求新知:

一、粒子的特征

[提问]水也是由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看不见,为什么水却能看见?

(讲解)其实分子是很小的粒子

[板书]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非常小。

(引入)从课堂开始的品红消失和闻到的香水味以及动画我们猜想分子是运动的。

[演示]取一支试管加20ml水,滴2滴酚酞试液,再滴加浓氨水。观察有什么现象?

[提问]若不直接滴加浓氨水,你有什么办法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吗?

[多媒体展示]播放氨分子运动

[提问]这一实验说明了什么?

[追问]若改变温度对分子运动有什么影响?你能设计实验证明吗?

[板书]2、分子总在不断运动,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率加快

[提问]混合后的体积是两者之和吗?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板书]3、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提问]由分组实验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小结]气体分子间间隔较大,容易被压缩,而液体、固体分子间间隔较小,不易被压缩。

[演示]flash动画模拟《水分解的微观变化》。边演示边讲解

引导学生从分子的角度,理解水的蒸发与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

[小结]分子是保持化学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追问]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如何改变的'呢?

[再次演示]flash动画模拟《水分解的微观变化》。

2、氧汞分子分解过程(flash动画)

[提问]你有何发现?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小结]

1、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2、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

3、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4、分子、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5、原子可以结合形成分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六、板书设计:

课题2分子的原子

一、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等粒子构成的

二、分子的性质

1、分子很小2、分子在不断运动3、分子之间有间隔

三、分子的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四、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当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不变;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变了,原子不变。

2、混合物和纯净物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混合物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

七、教后反思:

八、效果检测:

1.1994年印度博帕杰毒气泄漏,很多人中毒.它说明了()

a.分子可再分b.分子在不停运动c.分子很小d.分子间有间隔

2.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ml,说明了()

a.物质是由分子构成b.分子很小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分子间有一定间隔

3.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氧分子b.氧原子c.氧离子d.氧气

4.在电解水这一变化中,没有变化的粒子是()

a.水分子b.水原子c.氢、氧两种原子d.以上都不是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b.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c.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又由原子构成

d.同种原子可以构成分子,而不同种原子不能结合成分子

相关范文推荐
  • 09-26 最新大班美术线条画仙人掌教案及反思 大班美术教案线条想象画(大全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
  • 09-26 故乡教学反思课后反思 春笋第一课时教学反思(模板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
  • 09-26 最新一年级思品教学计划及进度表(模板6篇)
    计划是一种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制定的有条理的行动方案。我们该怎么拟定计划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计划书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一年级思品教学计划及进度表篇一
  • 09-26 辅警辞职申请书(大全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
  • 09-26 最新幼儿园教研游戏展评活动总结(实用5篇)
    总结不仅仅是总结成绩,更重要的是为了研究经验,发现做好工作的规律,也可以找出工作失误的教训。这些经验教训是非常宝贵的,对工作有很好的借鉴与指导作用,在今后工作中
  • 09-26 2023年父亲婚礼致辞火了幽默风趣视频(大全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
  • 09-26 城市建设演讲稿(汇总5篇)
    演讲稿首先必须开头要开门见山,既要一下子抓住听众又要提出你的观点,中间要用各种方法和所准备的材料说明、支持你的论点,感染听众,然后在结尾加强说明论点或得出结论,
  • 09-26 2023年城管宣传稿件大全(15篇)
    进行公益活动可以传递爱心和正能量,帮助他人。制定公益计划时,应该考虑哪些关键因素?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公益活动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上的参考和思路
  • 09-26 最新市场监管局心得体会 市场监管个人工作总结(模板5篇)
    在撰写心得体会时,个人需要真实客观地反映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具体详细地描述所经历的事物,结合自身的经验和知识进行分析和评价,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心得体会可以
  • 09-26 2023年小学教师述职述廉报告(精选5篇)
    报告,汉语词语,公文的一种格式,是指对上级有所陈请或汇报时所作的口头或书面的陈述。优秀的报告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