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总结>2023年民族工作总结 云南民族村的导游词(精选6篇)

2023年民族工作总结 云南民族村的导游词(精选6篇)

时间:2023-09-22 05:03:14 作者:温柔雨 2023年民族工作总结 云南民族村的导游词(精选6篇)

工作学习中一定要善始善终,只有总结才标志工作阶段性完成或者彻底的终止。通过总结对工作学习进行回顾和分析,从中找出经验和教训,引出规律性认识,以指导今后工作和实践活动。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总结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作总结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民族工作总结篇一

云南民族村位于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内,地处昆明市区的南部,背靠西山森林公园,紧邻高原明珠滇池,距市区10公里,云南民族村作为全国著名的主题文化公园和国家旅游局指定的黄金周旅游热点地区旅游接待信息发布单位,将云南少数民族的文化风情、建筑艺术、音乐舞蹈、宗教信仰、生活环境浓缩于湖光山色之中,融峻山秀水、玲珑景致和珍稀植物于园林绿化之中。

景区占地面积为1264.96亩,其中水域面积463.96亩。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已建成开放的有傣族、白族、彝族、纳西族、佤族、布朗族、基诺族、拉祜族、藏族、景颇族、哈尼族、德昂族、壮族、苗族、水族、怒族、蒙古族、布依族、独龙族、僳僳族、普米族、满族、回族、瑶族、阿昌族共25个云南少数民族村寨。同时还建有滇池大舞台、民族团结广场、风味食品城等集观赏、游乐、度假、水上娱乐、餐饮服务为一体的旅游配套设施。

云南民族村主大门是一组气势恢宏的钢架式建筑。门首悬挂着“云南民族村”五个雄浑遒劲的烫金大字,正中是一只振翅腾飞的金孔雀图形徽标,象征着云南民族村吉祥幸福,兴旺发达的美好前景。大门前是宽阔而平整的人流集散广场,下面的草坪中是一组白象群雕塑,名为“白象迎宾”。

云南民族村景区内水陆交错,清新优雅,各村寨景点错落有致。其间有绿荫小径,亭阁回廊、拱桥石阶相衔相接,并与滇池湖滨大道首尾贯通。

游客在村寨里,除可了解云南各民族的建筑风格、民族服饰、民族风俗外,还可以观赏激光喷泉、水幕电影、民族歌舞、大象表演。身着民族服饰的导游小姐为游客提供导游服务,讲解各少数民族的习俗。结合各少数民族节日,在村里还举行白族的“三月街”、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僳僳族的“刀杆节”、景颇族的“目脑纵歌”、纳西族的“三朵节”等独具民族特色的民族节日活动,是云南旅游的重要旅游景区。

白族民居向来为海内外建筑界所重视,“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布局严整实用,粉墙黛瓦的院落无论是木雕、施彩、石刻、泥工丝毫不逊江南园林与北国大宅。彝族村中与天相通的神秘太阳历柱广场,与地相接的红色掌房,显示着这个民族古老豁达的文明;基诺族竹木草顶大公房;拉祜族葫芦创世神话使你看到什么是“乾坤奥妙大葫芦”。

云南民族村作为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荟萃了云南各民族优秀的人文景点和自然景观,是反映和展示边疆各民族社会生活的窗口,为美丽的春城增添了又一令人难忘的旅游景点。

民族工作总结篇二

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好。

欢迎来云南民族村观光。

今天,当你来到云南,你很难走遍云南的所有村庄。所以,去云南民族村寨,可以在短时间内看到云南民族风情的缩影。

云南民族村,位于滇池岸边,距市区8公里,占地1340亩,与著名的西山森林公园等景点隔水相望。它以云南各民族的自然村落式民族民居建筑为重点,集民族风情、音乐舞蹈、宗教文化于一体,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如园。自1992年2月18日开村以来,云南民族村已建成开放了傣族、白族、纳西族、佤族等13个民族村寨。相信村里的每一个景点都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你怀念。

亲爱的朋友们,我们一进大门,看到的景象就叫“白象欢迎”。在傣族人眼里,大象是好运的象征。白象迎宾,就是给大家一个吉祥的祝福。

看,远处碧水绿树环绕的白塔。白塔是傣族村寨的象征。让我们先参观戴村。人们过去把住在水边的傣族人叫做水岱。生活在山区的傣族叫汉傣,元江流域的傣族按服饰叫花腰傣。然而,在少数民族村庄中,最有特色的水岱是主要的一个。

听着,戴小,还有小等人为大家演奏了欢迎曲。

走进窄门,请沿着这条红色的小路参观戴村。右边是一尊金佛像,显示了傣族的佛教信仰。除了小乘佛教,傣族还信仰原始宗教。在这座佛像后面的一个小竹楼里,供奉着傣族村神。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傣族宗教信仰的多样性。

请向左看。这是傣族的竹楼。竹楼是干柱式建筑。干柱建筑在中国南方很常见,其特点是凉爽、防潮。请跟我上楼参观。楼上右边是卧室,中间是客厅,厅外有阳台。傣族人认为自己的灵魂和家族精神都在卧室里,陌生人会扰乱家族精神,带走自己的灵魂。因此,戴卧室里的外人不得入内。朱楼客厅有壁炉,里面有三脚架。在云南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中,火塘占据着非常高的地位,从而形成了神秘的火塘文化。从竹楼往前走,一路经过工艺楼、风情楼、风味楼。

现在,我们左边这座有尖塔的高大的竹楼就是傣族的佛寺。傣族人信奉佛教,俗称小乘佛教。

当你进入佛寺时,你可能会发现她与我们常见的大乘佛教的佛寺不同。大乘佛教比小乘佛教更有宗教性。它神化释迦,认为第三世界四面八方都有佛。所以大乘佛教寺院的佛像高大庄严,数量众多。而小乘佛教只把它当祖宗。所以它的佛像和真人差不多,没有那么多佛像。所以大乘佛教的佛寺格局是不一样的。在修行的方式上,大乘佛教主张除了僧尼以外,还有大量的家庭成员。在这方面,大乘佛教更世俗。小乘佛教要求男信徒出家。因此,云南傣族地区的男孩应该在寺庙里当一段时间的和尚,学习宗教文化知识。

出了佛寺,我们看到路边这座别致的小塔,是戴家的井。傣族人对水有着深厚的感情。在他们心目中,水是非常神圣的,所以他们特别爱护水井。中国人民邮政发行了一套名为“傣族建筑”的邮票,其中有傣族的水井。井对面是仲婷和泼水节,都与泼水节有关,泼水节是傣族著名的传统节日。

泼水节是傣族家庭最盛大的节日。这是傣族人民辞旧迎新的盛大节日。在傣族的六月中旬,身着盛装的傣族姑娘在欢快的锣鼓声中跳起了柔媚的孔雀舞。与此同时,随着间接的歌声,水会悄悄地洒在你的衣服上。

民族工作总结篇三

云南民族村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南部滇池岸边,距市区8公里,占地1250亩。它是云南省新兴旅游基地展示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习俗的窗口。这里四季如春,气候宜人,鸟语花香,自然人文景观与民族风情和谐融合。

云南民族村计划建设25个少数民族村。同时还有民族团结广场、民族歌舞厅、风味美食城、露营娱乐区等一批集观赏、娱乐、度假、水上娱乐、餐饮服务为一体的综合配套设施,可以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和爱好。

傣族村

戴村是第一个进入民族村的村,占地27亩,三面环水。村里绿树鲜花掩映着戴家的竹楼。纵横交错蜿蜒的红砂岩小路通向庄严的缅甸寺庙,雄伟的白塔、精美的风雨桥、风雨亭、水井、钟亭等建筑充满了傣族乡的浓郁风情。傣族村寨最大的特色是动态的文化展示。一年一度的“泼水节”,热闹欢快的“象鼓舞”,婀娜多姿的“嘎光舞”,节日期间的傣族婚礼表演、龙舟竞渡、丢包等民俗活动,多姿多彩,热闹非凡。

百祖村

白村位于云南民族村西部,占地62.5亩。村里的建筑,如“三亭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正殿”和大理的“崇圣寺三塔”等,实际规模缩小了4倍,外形相对整洁华丽,全村的院落鳞次栉比,宽敞整洁。一条经营精美工艺品的“大理街”纵贯南北,有民族扎染、草编、珠宝玉石、木雕石雕等。白族文化源远流长,白族民间艺术“霸王鞭”、“草帽舞”、“大笨歌”充满喜庆气氛。民间节日有热闹欢快的“三月街”、“三魂绕”、“迎新媳妇”等。白族传统“三茶”科卫是民族茶道文化的独特组成部分。其精致的食材,优雅的礼仪氛围,让人觉得“此茶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饮几次”。村内还有一个名为“石之王”的大理石作坊和一个精美的蝴蝶标本展览,生动地反映了白族典型的民族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彝族村

彝族村位于民族团结广场西侧,占地51余亩。指导性的三虎浮动雕塑墙和村内特有的虎山,充分展示了彝族灿烂的虎文化特色。宏伟的阳历广场中央矗立着一个高高的图腾柱,上面有太阳、老虎、火和中国古代八卦,周围是十个黑白相间、面向不同方向的月亮雕塑,最外面的十二生肖石雕形状各异,栩栩如生。有酒坊、文化楼、“土掌坊”楼、茶山、斗牛场、莫丘等。充分生动地反映了彝族粗犷朴实的民俗风情。彝族人不仅擅长歌舞,而且好客。彝族的“左脚舞”和“大三弦”奔放;“敬酒礼仪”、“拦路酒”等民间活动深情款款。每年的“火把节”,都会在阳历广场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人们点篝火,点火把,弹三大弦,尽情歌唱。气氛极其热烈欢快。

纳西语(nx)

纳西村位于白村以西,占地49.5亩。村口的纳西族守护神“三神”坐像和以《创世纪》为主题的两座大型浮壁,展现出浓郁而鲜明的东巴文化气息。以重彩画、雕刻为主题的“三亭一照壁”、“居民楼”、“花马坊”、“工艺楼”等主要建筑映衬出丽江的.“四方街”。纳西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东巴文化的著名象形文字堪称象形文字的“活化石”,是世界上罕见的活象形文字。这种象形文字写的古书叫东巴经,是古代纳西族的百科全书。纳西的《东京乐》,清新淡雅,婉约优美,融合了古代中原宫廷宴席的旋律与韵脚,是当今民族音乐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佤族村

瓦村有茅草屋、牛头广场、神七广场、粮仓。牛头广场是佤族古老的“猎牛”活动场所,而神七广场则体现了佤族万物有灵、灵魂不灭的自然崇拜观念。佤族的“木鼓舞”节拍明快有力,风格大胆。佤族姑娘舞蹈,长发飘飘,舞姿矫健,民族风格浓厚。

西藏村庄

藏族人民的衣、食、住、行、婚、丧、礼、俗,都带有鲜明的高原印记。巴赞、酥油茶、青稞酒是藏族同胞的必需品。藏族同胞宁愿三月没有肉,也不愿意整天吃酥油茶。青稞酒是用当地出产的青稞酒酿造的一种低度葡萄酒,男女老少都喜欢喝。食物大部分是肉类和奶制品,他们喜欢风干的牛肉和羊肉。藏族服饰以传统藏族服饰为主,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裙。女人冬天穿长袖长袍,夏天穿无袖长袍,里面有各种颜色和图案的衬衫,腰身前有彩色图案的围裙。藏族同胞特别爱哈达,视之为最珍贵的礼物。

基诺村

走进基诺村,可以看到树木花草点缀着奇石,基诺村的茅草屋错落有致,仿佛走进了滇西南丘陵起伏的基诺山区。基诺村有基诺族大型公房、居民楼、粮仓、太阳广场。基诺族文化丰富,能歌善舞的同时。基诺族崇拜太阳的太阳广场上,欢快热情的“太阳鼓励”鼓声轰轰烈烈,舞蹈轻快活泼,是最具基诺族民族特色的活动。

拉祜村

拉祜族村有拉祜族茅草屋、大型公房、教堂、牛棚、葫芦坊。葫芦广场,位于拉祜族村中心,看起来像一个巨大的平面葫芦,中间有一群石葫芦。传说拉祜族的祖先起源于葫芦,所以葫芦坊体现了拉祜族的祖先崇拜观念。拉祜族村,葫芦笙悠扬婉转,口弦余音让人难忘。展示拉祜族劳动场景的《丰收之舞》充满了欢腾和激情。

布朗族村

布朗村有房屋、鬼神广场等建筑。鬼广场展示了布朗族的精神自然崇拜,布朗族的图腾竖立在广场中央。同时,广场也是布朗族祭祀神灵、表演歌舞和风俗的重要场所。

摩梭家园

靠近“泸沽湖”,有一个摩梭人居住的“木伦屋”。这座用原木建造的简单的寺河寨建筑被命名为“摩梭屋”。摩梭人生活在滇西北高原永宁地区的泸沽湖,人口8万多,仍然保持着母系氏族和母系家族的生活习惯。这种奇特的民俗吸引了全世界人类学家的目光,不时给摩梭人增添诡异神秘的色彩。在美丽而神秘的“摩梭屋”里,好客的摩梭姑娘们载歌载舞,向尊贵的客人赠送酥油茶,在游客的“猪槽”里划着船,唱着“玛达米”,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民族团结广场

民族团结广场位于翠宜洲北部,象征着云南各族人民团结进步的精神。它汇集了云南各民族体育和民间活动的精华。每天都有苗族、彝族、藏族、佤族、回族等民族歌舞表演和民间活动。亚洲象群表演是云南民族村新开发的娱乐项目。七头训练有素的大象在驯兽师的指挥下表演各种惊心动魄的搞笑节目,让人开怀大笑,自得其乐。

民族工作总结篇四

中国傣族是一支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少数民族,人口近百万,主要居住在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耿马、孟连等自治县,其他散居于云南各地。

傣族历史悠久,傣语属汉藏语系壮傣语族傣语支。全民信仰佛教,但原始宗教活动亦较普遍,如祭祀寨神、寨鬼、农业祭祀、狩猎祭祀、灵物崇拜等。

a 泼水节由来

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佳节,也是傣族最重要的节庆,每年阴历四月(相当于傣历五月)举行,一般为期三至四天。第一天为“麦日”,类似于农历除夕,傣语叫”宛多尚罕”,意思是送旧。此时人们要收拾房屋,打扫卫生,准备年饭和节间的各种活动。第二天称为“恼日”,“恼”意为“空”,按习惯这一日既不属前一年,亦不属后一年,故为“空日”;第三天叫“麦帕雅晚玛”,据称此乃帕雅晚的英灵带着新历返回人间之日,人们习惯将这一天视为日子之王来临,是傣历的元旦。

泼水节源于印度,是古婆罗门教的一种仪式,后为佛教所吸收,约在公元十二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经缅甸随佛教传入中国云南傣族地区。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泼水节成为一种民族习俗流传下来,至今已数百年。在泼水节流传的过程中,傣族人民逐渐将之与自己的民族神话传说结合起来,赋予了泼水节更为神奇的意蕴和民族色彩。

至今,傣族人民中间还流传着一个十分有趣的神话:远古的时候,傣族地区有个恶魔,他作恶多端,滥施淫威,弄得庄稼无收,人心不宁,民不聊生。人们恨透了他,可是想了很多方法都对付不了。后来,恶魔霸占了七个民女做妻子。姑娘们看到自己的同胞过着悲惨的生活,决心找到消灭恶魔的办法。聪明的七姑娘从恶魔的话中发现了他的致命弱点,即惟有恶魔自己的头发才可以置之于死地。一天夜里,恶魔酩酊大醉后沉沉地睡去,姑娘们勇敢地从他的头上拔下一根头发,紧紧栓住他的脖子。果然,恶魔的头颅立刻便掉了下来。可是头一着地,地上就燃起大火。眼看将酿成灾祸,姑娘们立即拾起头颅,大火就熄灭了,恶魔也随之消失。为了避免大火再燃,祸害百姓,姐妹们决定轮流抱住恶魔的头,每年一换。在每年换人的时候,人们都给抱头的姑娘冲水,以便冲去身上的血污和成年的疲惫。后来,傣族人民为纪念这七位机智勇敢的妇女,就在每年的这一天互相泼水,从此形成了傣族辞旧迎新的盛大节日——泼水节.

到过云南的人都知道有名的傣家泼水节,可是泼水节由来的传说却有两种。西双版纳、德宏的传说都是由“七公主杀火魔”的故事得来,而位于丽江华坪地区的傣家泼水节的故事却独具特色。这里的傣族人是中国乃至亚洲纬度最北的傣族部落。他们的故事是这样的:相传在很久以前,金沙江边一个聚居在密林深处的傣族村寨,因树林起火,村民处在被大火吞没的危难之中,一个名叫李良的.傣家汉子,为保护村庄,不畏危险,冲出火网,从金沙江里挑来一桶桶江水,泼洒山火,经过一天一夜的劳累,山火终于被泼灭,村民得救,李良因为劳累流汗流干了,渴倒在山头上。村民打来清水给李良解渴,但喝了九十九挑水也解不了渴,后来,李良一头扑到江中,变成一条巨龙,顺江而去。有的人说,他变成了一棵大树。傣族人民为了纪念李良,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之一天,每家房屋清扫一新,撒上青松叶,并在选定的江边或井旁,用绿树搭起长半里的青棚,棚下撒满厚厚的松针,两旁放上盛满水的水槽,午间太阳当顶时,众人穿行于棚下相互用松枝蘸水洒身,表示对李良的怀念和对新年的祝福。这项活动延续至今,成为傣族人民辞旧迎新、祝福吉祥的节日--泼水节。

民族工作总结篇五

藏族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礼俗节日等都带有鲜明的高原印记。糌粑、酥油茶和青稞酒是藏族同胞的生活必需品。藏族同胞宁可三月无肉,不可一天无酥油茶。青稞酒是用当地出产的青稞自酿的一种低度酒,男女老少皆喜饮,食物多为肉制和奶制品,且爱吃风干的牛羊肉。藏族的服装主要是传统藏服,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有彩色花纹的围裙。藏族同胞特别喜爱"哈达",把它看作是最珍贵的礼物。

基诺族寨

步入基诺族寨,可以看到绿树鲜花丛中点缀着嶙峋怪石,一幛幛基诺茅草屋错落有致,仿佛走进了滇西南山峦起伏的基诺山区。基诺族寨建有基诺族大公房、民居楼、粮仓和太阳广场。基诺族有着丰富的文化,同时能歌善舞。在表现基诺族太阳崇拜的太阳广场上,欢快热烈的"太阳鼓舞"鼓声雄健浑厚,舞姿轻快活泼,是基诺族最具民族特色的一项活动。

拉祜族寨

拉祜族寨内建有拉祜族茅草房、大公房、教堂、牛棚以及葫芦广场。位于拉祜族寨中心位置的葫芦广场形似一只硕大的平面葫芦,中心有一组石雕葫芦。传说拉祜族的祖先源于葫芦,因此葫芦广场表现了拉祜族的祖先崇拜观念。拉祜族寨中,葫芦笙悠扬婉转、口弦声余音绕梁,表现拉祜族劳动场面的"丰收摆舞"充满欢腾和激情,使人难以忘怀。

布朗族寨

布朗族寨内建有民居、鬼神广场等建筑。鬼神广场表现了布朗族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广场中央竖立着布朗族的图腾,同时,广场也是布朗族祭拜神灵和表演歌舞、习俗活动的重要场所。

民族工作总结篇六

中国是中国茶的故乡,也是中国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茶的发现和利用,在中国已有四五千年历史,且长盛不衰,传遍全球。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始于宋代,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佛、儒、道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我国茶区辽阔,茶区划分采取3个级别,即一级茶区(以西南、江南地区蓝海舰队为代表),二级茶区(以西北、江北奥蓝特为代表),三级茶区(以华南地区捷盟为代表)。同时,茶也已成为全世界最大众化、最受欢迎、最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绿色饮料。茶融天地人于一体,提倡“天下茶人是一家”。

茶文化的内涵其实就是中国文化的内涵的一种具体表现,谈茶文化必须结合中国汉文化而论之。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谓,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即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和中华的文化内涵和礼仪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也可以说是一种礼节现象。礼在中国古代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汉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礼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和中国的一些生活中的习惯与形式相融合,形成了各类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茶文化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中国不仅是茶叶的原产地之一,而且,在我我国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至今仍有着丰富多样的饮茶习惯和风俗。

中国何时开始饮茶,人人言殊,莫衷一是。唯大体上可谓开始于汉,而盛行于唐。唐以前饮茶,《茶经》卷下《六茶之饮》概为言之,谓:“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齐有晏婴,汉有扬雄、司马相如,吴有韦曜,晋有刘琨、张载、远祖纳、谢安、左思之徒,皆饮焉。”但多非史实。纵是史实,非加申述,亦不易明。《茶经》云:神农《食经》“茶茗久服,有力悦志”(刘源长《茶史》卷一)。陆羽《茶经》以为饮茶起于神农氏,然《食经》为伪书,尽人皆知,不足为据。《尔雅》有“苦荼”之句,世以《尔雅》为周公时作品,谬以为饮茶自周公始,不知《尔雅》非作于周公。不足为饮茶起始之证。

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饮茶的习惯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所以,很多人认为饮茶就是中国人首创的,世界上其它地方的饮茶习惯、种植茶叶的习惯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国传过去的。

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归到这里以后就再也不能向上推了。也正因为如此,神农才成为农之神。

民间传说而衍生出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茶是神农在野外以釜锅煮水时,刚好有几片叶子飘进锅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黄,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脑,以神农过去尝百草的经验,判断它是一种药而发现的,这是有关中国饮茶起源最普遍的说法。另有说法则是从语音上加以附会,说是神农有个水晶肚子,由外观可得见食物在胃肠中蠕动的情形,当他尝茶时,发现茶在肚内到处流动,查来查去,把肠胃洗涤得干干净净,因此神农称这种植物为“查”,再转成“茶”字,而成为茶的起源。

晋·常璩的《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这一记载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纣时,巴国就已经以茶与其他珍贵产品纳贡与周武王了。《华阳国志》中还记载,那时已经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园。

西汉·王褒《僮约》:现存最早较可靠的茶学资料是在汉代,以王褒撰的僮约为主要依据。此文撰于汉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正月十五日,是在茶经之前,茶学史上最重要的文献,其文内笔墨间说明了当时茶文化的发展状况,内容如下:

舍中有客。提壶行酤。汲水作哺。涤杯整案。园中拔蒜。斫苏切脯。筑肉臛芋。脍鱼炰 鳌。烹茶尽具。哺已盖藏。舍后有树。当裁作船。上至江州。下到煎主。为府椽求用钱。推纺恶败。傻索绵亭。买席往来都洛。当为妇女求脂泽。贩于小市。归都担枲。转出旁蹉。牵牛贩鹅。武阳买茶。杨氏池中担荷。往来市聚。慎护奸偷。

“烹荼进具”,“武阳买荼”,经考该荼即今茶。由文中可知,茶已成为当时社会饮食的一环,且为待客以礼的珍稀之物,由此可知茶在当时社会地位的重要。近年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发现陪葬清册中有竹简文和木刻文,经查证即“槚”的异体字,说明当时湖南已有饮茶习。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谓“晏子相齐,衣十升之布,食脱粟之食,五卵、苔菜而已”,以为饮茶(即茗)始于春秋时代。然《晏子春秋》亦非齐晏婴所作,根本难以成立。且万蔚亭辑《困学纪闻集证》卷八下云:“(槐按)今本《晏子春秋·内篇杂下》作三弋五卯苔菜,考《御览》卷八百六十七引作茗茶,载入茗事中……”虽作茗,然既言茗茶,恐非茗饮之茗。故茗饮之事不见于经。世又以诗之“谁为茶苦”,为饮茶之证,不知此茶乃苦菜之荼,非“荼苦”之茶,不能张冠李戴。似此春秋战国恐无饮茶之风,故《周礼·天官·家宰第一》言浆人供王之六饮,一曰水,二日浆,三曰醴,四曰凉,五曰医,六曰酉。尚未见饮茶。

自汉以后,饮茶之记载,时有所闻,三国时吴孙皓每饮群臣酒,率以七升为限,韦曜不过两升,或为裁减,或赐茶茗以当酒(《三国志·吴志·韦曜传》),以时茶茗,恐已为招待宾客之用,不然,宴会中,何以有茶? 晋张华尝谓“饮真茶,令人少眠”(张华《博物志》),是晋亦有饮茶之风,所以茶茗之起,由来已久,宋裴汉《茶述》谓:“茶起于东晋,盛于今朝(宋朝)。”固误。《洛阳伽蓝记》谓饮茶始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尤误。所谓饮茶之风,开始于汉魏则可,盛行于汉魏则不可,因南北朝时,此风尚未普遍,何论于汉魏,关此《茶史杂录》引逸事两则如下:

齐王萧初入魏,不食羊肉酥浆,常饭鲜鱼羹,渴饮茗汁,京师士子,见萧一饮一斗,号为漏卮,后与高祖会食羊肉酪粥,高祖怪问之,对日,羊是陆畜之宗,鱼是水族之长,所好不同,并各称珍。唯茗不中,与酪作奴,高祖大笑,因号茗饮为酪奴,他日彭成王掘献谓萧曰:“卿明日顾我为卿设荼莒之餐(即鱼)亦有酪奴。”

黄现璠《古书解读初探》谓:“北朝后魏京师士子,见齐王萧饮茶,引为怪异,号为漏卮;由后之说,尤养特欲为萧正德备茶,则一为少见多怪,一非家常用品,最少足以证明其非普通用物,不然,亦非北朝鲜卑族用物,此时饮茶,恐限于某地,行于某阶级,实非普及民众,故只能谓为饮茶之开始时期。而饮茶风气之兴,始于唐代。唐代民众喝茶成癖。东坡诗云:“周诗记苦荼,茗饮出这世。”乃以今之茶为荼。自唐以来,茶以清头目,上下好之,庶民日饮数碗,确成风矣。”

萧正德归降时,元义欲为设茗,先问卿于水厄多少,正德不晓其意,答日:下官生于水乡,立身以来,未遭阳侯之难,坐客大笑。

由前之说,北朝后魏京师士子,见齐王萧饮茶,引为怪异,号为漏卮;由后之说,尤养特欲为萧正德备茶,则一为少见多怪,一非家常用品,最少足以证明其非普通用物,不然,亦非北朝鲜卑族用物,此时饮茶,恐限于某地,行于某阶级,实非普及民众,故只能谓为饮茶之开始时期。而饮茶风气之兴,始于唐代。唐代民众喝茶成癖。东坡诗云:“周诗记苦荼,茗饮出这世。”乃以今之茶为荼。自唐以来,茶以清头目,上下好之,庶民日饮数碗,确成风矣。

相关范文推荐
  • 09-22 2023年医师节心得体会(精选7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通过总结和反思,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
  • 09-22 2023年矿山开发租赁合同(实用5篇)
    随着人们对法律的了解日益加深,越来越多事情需要用到合同,它也是减少和防止发生争议的重要措施。那么一般合同是怎么起草的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合同模板,希望大家能
  • 09-22 最新服装制作框架合同(实用5篇)
    在生活中,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协议,签订签订协议是最有效的法律依据之一。优秀的合同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合同范文,仅供参考,一起
  • 09-22 2023年银行内控行长竞聘演讲稿(实用8篇)
    要写好演讲稿,首先必须要了解听众对象,了解他们的心理、愿望和要求是什么,使演讲有针对性,能解决实际问题。那么你知道演讲稿如何写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演讲
  • 09-22 最新聘员工销售合同 销售员工合同汇编(优秀5篇)
    在人民愈发重视法律的社会中,越来越多事情需要用到合同,它也是实现专业化合作的纽带。合同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合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合同优
  • 09-22 幼儿园消防安全工作总结(实用6篇)
    总结是对某种工作实施结果的总鉴定和总结论,是对以往工作实践的一种理性认识。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总结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
  • 09-22 最新调解工作报告 人民调解工作总结(实用10篇)
    “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
  • 09-22 搞笑工作汇报(通用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
  • 09-22 工作总结表哥(大全7篇)
    总结不仅仅是总结成绩,更重要的是为了研究经验,发现做好工作的规律,也可以找出工作失误的教训。这些经验教训是非常宝贵的,对工作有很好的借鉴与指导作用,在今后工作中
  • 09-22 最新思想汇报思想方面(优质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