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秘知识>小学数学长方形的认识 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教学反思(通用5篇)

小学数学长方形的认识 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教学反思(通用5篇)

时间:2023-10-05 18:39:57 作者:曼珠 小学数学长方形的认识 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教学反思(通用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数学长方形的认识篇一

本课主要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边和角的特征,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正方形的边长,能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边和角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为此,我做了如下设计:

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在生活中,对长方形和正方形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本课教学中,我直接出示了两张形状分别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片,问他们是什么图形,再要求他们在教室中找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欲望,孩子们观察细致,学习热情高涨。

在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时,我首先让学生摸一摸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和角,并数一数。让学生在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中,对长方形和正方形边和角的特征有一个初步的感知。

然后让学生猜一猜长方形边和角的特征,想想可以怎么验证,动手试一试,再小组内交流验证的方法,最后反馈。

学生在讨论之前往往想法没有那么全面,通过讨论,很多孩子能用多种不同的"方法证明长方形的特征,如有的孩子用尺去量两组对边的长度再进行比较,有的孩子对折之后进行比较,有的孩子用三角板比了长方形的四个角,发现四个角是直角,更有的孩子想到了把四个角重合在一起的方法,比一次就证明了四个角都是直角。孩子们的思维能力真是让我大吃一惊。

这一环节的设计我先给了学生充分思考,动手探索,有了自己的一些小发现的基础上,再进行讨论。这就避免了有的孩子的思维被别人带跑,没有自己思考的机会。同时,在交流中,孩子能学着倾听别人的意见,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

正如新课标所提倡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仅仅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孩子们在轻松自由的小组活动中,热烈讨论,积极思考,碰撞出了思维的火花,我真心为他们感到高兴!

小学数学长方形的认识篇二

在教学这一课时后,我对教学预设和课堂教学实际生成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思考。

我的教学预设是:

1、通过“摸” 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表面,让学生亲身体验体会平面和曲面。

2、通过“画” 表面,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体会“面”是从“体”上剥离出来的。

3、通过“找” 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上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进一步识别新认识的图形,体会“形”和“体”紧密联系。

4、通过“找”图中、教室中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培养学生识别图形的能力,同时体会数学和生活是紧密联系的。

5、通过“围”图形,体会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区别。

6、通过“数”图形,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应用能力。

7、通过再次用长方体、正方体“拼”图形,加深对“体”表面的认识,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总之,是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动手操作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感受形与体之间的联系,发展空间观念。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比较理想的,能基本达到教学目的的教学环节:

(一)是学生在“摸” 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表面时,能够一下子体会“平”的和“弯曲”的面的不同,因为在设计问题时,注意了有目的性地问,如“哪些面是平的?哪些面是弯曲的?”而不是问:“这个面是什么感觉?”以免学生的思考、回答没有方向性。

(二)是在长方体上“找”长方形时,长方体保持不动,学生能根据方位说出上、下、左、右、前、后六个面都是长方形。因为在教学设计时,考虑到如果长方体转动,就很难数清一共有几个长方形了。

(三)在“找” 图中、教室中的长方形时,学生能发现“隐藏”的图形,如:书签中的小孔是圆的,手绢中有许多正方形的图案;能发现教室前面墙上的国旗是长方形的,教室门上的锁眼是圆,田字格是正方形的。。。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

当然,这是在共同研究了其他老师的教学,发现问题后加以改进的,我觉得这种“一课多上”形式非常好,能使教师通过共同的讨论发现问题,并研究怎样解决问题,对提高教学水平有有很大的帮助。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是通过“围”图形,体会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区别时,有同学在钉子板上围出了个多边形,说围出了圆。看上去挺像圆的,这时,不应教师告诉学生这不是圆,应利用实物投影仪把那个多边形放大,然后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自己发现这个图形的边是直的,所以不是圆。除了在钉子板上围图形,还可以提供小棒“搭一搭”,通过更多的动手实践方式使学生加深体验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区别。相信通过自己动手搭图形,学生可以体验到用四根同样长的小棒可以搭成正方形,用两根长的两根短的小棒可以搭成长方形,搭不成圆。

(二)由于语言不够精简,课堂节奏调控不当,出现时间不够用的情况,导致再次用长方体、正方体“画”图形,加深对“体”表面的认识,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这一环节来不及完成。而这一环节我个人认为是很重要的。在这一环节中,可以让学生在小组里合作展开讨论交流,发展学生的能力。

今后要在课堂语言上下功夫,教学设计要更紧凑,随着学生认识的层层深入,更细化“提问”和“操作”的目的性,更多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水平,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缩小教学预设和课堂教学实际生成间的距离。

小学数学长方形的认识篇三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第80页例2,做一做,练习十七第3——8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借助观察、操作,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能在钉子板上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发展空间想像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索、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获得对空间与图形知识的直观经验,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同时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操。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正确区分正方形和长方形

【教学准备】课件和长方形、正方形的纸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复习图形:我们一年级时已经认识了一些图形,看这些交通标志(点击课件),开火车说出它们的形状。其实,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都是由一些图形构成的,现在让我们去观察、去发现、去体验图形的多姿多彩吧。

2、导入新课:老师还有很多的图形你们想办法把它们分类好吗说出你们这样分类的好处(生:想)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请同学们齐读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长方形、正方形特点

(一)认识边的名称

1、出示长方形、正方形的纸

2、你认识这两个图形吗?

3、你还知道什么?(长、宽、边)

(二)操作体会长方形、正方形特点

1、请你动手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

2、汇报:

(1)对折后发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2)用直尺量,正方形的4条边都相等。

(3)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个直角。

3、小结

三、巩固练习

1、第80页做一做第1题。

请你在上面的方格纸上画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2、第80页做一做第2题。

3、练习十七第3——6题。

4、练习十七第8题。

四、总结

五、作业

练习十七第7题。

板书:

长方形正方形

角:4个直角4个直角

边:4条4条

相对的边相等4条边都相等

小学数学长方形的认识篇四

当前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开展着,新的课程标准,呼唤着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诞生。作为一名正处在课程改革浪尖上的小学教师,应倡导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操作实验为主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经历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与技能,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独特的自我。从而让有效的教学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健康发展。

二、设计思路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一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二单元“认识图形”中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并为今后进一步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作好了铺垫。在设计本节课时,我依据教材特点,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从学生的视角出发,瞄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最佳联结点,为其提供自我感悟、自我发现。自我展示的时空。由未知到巳知,由具体到抽象,由整体到部分,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从而生动而具体的认识两种图形的基本特征,在轻松、民主的氛围中发挥潜能。

本节课的教学实践过程,我分为四个环节来进行:

第一环节:激趣导新,创设自主探究的情景。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始动力,也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时,他们就会积极地、主动地、执著地去探索。所以,使学生喜欢数学,对数学感兴趣,是促进学生自主探索的前提。由于数学知识本身具有抽象性,又相对枯燥无味,与学生以具体形象为主的思维和生动活泼的特点构成矛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利用小学生爱玩。好动的天性,通过创设有趣的情景,引发好奇心、激发主动参与的兴趣,把学生引入创设好的学习情境中,使他们跃跃欲试。

这节课在引入新课时。我采用了“以玩激趣”的方法。众所周知,“玩”是孩子的天性,本节课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让学生小组合作“玩积木”。小组内用事先准备好的一篮形状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积木摆出一个自己最喜欢的物体。这一活动对学生来说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积木是孩子们喜爱的玩具之一,但在课堂上玩积木是他们意想不到的。利用学生熟悉的玩具,投其所好,抓住童心,激发兴趣,使学生带着强烈的兴奋感和参与意识,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去。接着通过观察,发现积木的形状都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触摸和感觉积木的一个面,从而巧妙地把“体”和“面”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实现了新旧知识的自然过渡。

这一系列活动,一方面使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对长方体和正方体进行了再认识,进一步体会了其特征,为区别“体”和“面”做好了准备。更重要的是学生由“玩积木”激发致一种人人想动手、个个想参与的跃跃欲试状态,正是下一阶段的探索学习所需要的一种心境。

第二环节:实践操作,培养自主探究的精神。

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就忘记了;看过了,就明白了;做过了,就理解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善于用实践的'眼光处理现行教材,力求把教材内容设计成物质化活动,让学生动手“做”数学。教学过程应着眼一个“实”字,贯穿一个“趣”字,突出一个“动”字。教学中通过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交流和应用等活动方式,参与、体验实践探索过程,使学习活动更加科学、实用,使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这一环节分为四层来教学:

第一层:立体引入,“画”图形。

首先让学生围绕刚才所摸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沿着边画出图形来。再把一些画好

的图形进行展示,把反馈评价的权力交给学生:“他画得怎么样,你能评价一下吗?”学生在相互评价的过程中,孰优孰劣很快见分晓。既培养了学生认真观察、善于发现的学习习惯,又体现了教学民主的思想。然后出示老师剪好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问它们的名字该叫什么,学生在“长(正)方体”和“长(正)方形”之间争论不休,通过多方理由地阐明,从而明确“体”与“形”概念间的区别,初步感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引出课题。

第二层:动手操作,“剪”图形。

让学生用剪刀把画好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剪下来,要求边要剪直。学生剪完后、及时给予鼓励,以增加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达到对知识的再次感知。

通过以上两层的教学,教师把枯燥抽象的知识变为学生生动具体的操作活动、给了学生充足的用眼看、用手做、用嘴说、用耳听、用脑想的时间和空间,使长(正)方形四条边、四个角、边要直、角要正(直角)的特征在学生的脑海里形成表象。

第三层:仔细观察,“分”纸片。

让学生把小组内剪下的大小不同的长方形、正方形纸片,按形状来分一分组。当学生能把长方形和正方形分开时,说明学生已经感悟到了二者的区别,再次加深了对两种图形特征的理解和认识。

第四层:合作交流,“说”特征。

这一层是教学的重点,主要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探索新知。老师先提出问题:长方形和正方形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小组内可以先小声说一说。这时学生们会根据眼中看到的图形,先大胆地进行猜想。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提出疑问:用眼睛观察到的是否准确?这就需要大家来验证一下。同学们可以利用桌上的工具和材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验证,看那个小组想的办法最多,最先得出结论。

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建立起民主、尊重与信任的人际关系,又能提高学生自我意识、自我分析、自我调整的元认知能力。

创造了最大限度的活动余地,使学生有了充足的时间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提高了自主探索的时效性;学生尽情的表现、发展自己,使课堂有了生机、充满活力;每一位学生都在亲自实践中认识理解新知,逐步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体会感悟出其特征,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第四环节:应用拓展,提高实践创新的能力。

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挖掘创新潜能的重要手段。我在设计这节课的习题时,注意把握好练习的度和量,对教材里的习题做了适当调整。组合和补充,使学生学而不厌,做而不烦,做到难易适中,体现趣味性。多样性、层次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等特点,从质和量上适应不同程度学生的需要。

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录音:“同学们,我是机器狗小博士,也加入到你们的学习活动中来了!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有趣的题目,想来考考你们,同学们敢不敢接受我的考验呢?”机器狗小博士生动而又富于挑战性的语言,无不激起学生们学习的热情,再一次投入到积极的学习活动中去,进入到小博士的习题中。

一、说一说

请学生说一说在我们周围和日常生活中都有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通过举例,使学生从生活实例中发现数学问题、用数学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体会和感悟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扣素养。

二、摆一摆

让学生用桌上的6根小棒先摆出一个长方形,然后把这个长方形改成一个正方形。

再一次区别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渗透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联系,深化对图形的认识。

三、找一找

请同学们帮下面的图形找到自己家。

低年级学生在认识图形时,往往容易受标准图形的影响,产生认知上的偏差。在判断时,易出现错误,这样的变式练习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策略。“图形分家”就是引导学生在观察、判断、辨析中进一步认识这两种图形的特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表象。

4、摸一摸

这一题以游戏的形式出现。每桌放一个不透明的、装有一些图形和物体的袋子,进行“摸图形”的游戏。老师先请一位同学共同示范,提出要求,一人拿袋子沉图形,一人摸。然后同桌两人开始合作,进行摸图形的活动。

使学生在游戏中练习、思辨,不仅实现了巩固知识的目的,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剪一剪

“王奶奶家有一个圆形的茶几,她想给茶几铺上一块方形的桌布,可家里只有一块大小相仿的长方形花布,(出示花布)怎样剪才能把这块布做成正方形的桌布呢,你能帮王奶奶想想办法吗?注意要尽量减少浪费。”学生可以小组内交流合作,让学生利用桌子上的长方形花纸剪剪看,看谁的方法最巧妙、最科学。在学生汇报时,要求说明这样做的理由。

本题的练习,为实践和创新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不仅使学生在实践中看到自己的创新成果,体验到创新的乐趣,激发他们创新探究的意识,而且使学生切身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

6、涂一涂

多媒体显示“机器狗小博士”的动画形象:“小朋友们,我的很多朋友也已经来到了你们的身边,不信请找一找你们的抽屉,就会发现他们了!”学生们各自找到画有机器狗的图纸,发现他们的身体大多是由长方形和正方形组成的。让学生给长方形和正方形分别涂上一种最喜欢的颜色,达到进一步区分两种图形的目的。涂到最后发现,机器狗的口袋里(袋口是弧形的)装有半截不知足长方形还是正方形的图形。让学生进行猜想和假设,从而得出,在判断这两种图形时,不能只凭一部分就断定它的形状,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既提高了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又培养了学生从小学会全面观察问题的能力。

利用多媒体,使机器狗小博士形象的画面和风趣的语言,贯穿于整个练习过程,集音、像、动画为一体,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激发起学生练习的兴趣,创设出一种积极,活跃的练习氛围,使原本枯燥无味的练习变得生动而有趣,提高了练习的效率和质量。

第四环节:提问总结,回顾全课。

喜欢当小老师,是学生好胜心理的使然。在课末“提醒”和“留作业”的设计既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又巧妙地提出更高的学习目标――学习的自我规划。其实也是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收获的信息进行筛选扣梳理,较好的体现教师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教学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教育新理念。

从这节课的设计上,我深刻的认识到:教学不等同于发展。只有那些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的教学,只有那些能够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发掘的教学,只有那些在孜学内容上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经验系统的教学,只有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地、深层次体验的教学,也只有那些能给学生足够空间,足够活动机会的教学,以及那些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才能有效的增进学生的发展,创建一种开放的、浸润的、积极互动的课堂文化。这样的教学,从学生的发展来说,是潜能的开发、精神的唤醒、内心的敞亮。独特性的彰显和主体性的弘扬;从师生共同生命历程的角度来说,是经验的共享、视界的融合与灵魂的感召。

小学数学长方形的认识篇五

在教学这一课时后,我对教学预设和课堂教学实际生成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思考。

我的教学预设是:

1、通过“摸”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表面,让学生亲身体验体会平面和曲面。

2、通过“画”表面,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体会“面”是从“体”上剥离出来的。

3、通过“找”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上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进一步识别新认识的图形,体会“形”和“体”紧密联系。

4、通过“找”图中、教室中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培养学生识别图形的能力,同时体会数学和生活是紧密联系的。

5、通过“围”图形,体会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区别。

6、通过“数”图形,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应用能力。

7、通过再次用长方体、正方体“拼”图形,加深对“体”表面的认识,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总之,是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动手操作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感受形与体之间的联系,发展空间观念。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比较理想的,能基本达到教学目的的教学环节:

(一)是学生在“摸”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表面时,能够一下子体会“平”的和“弯曲”的面的不同,因为在设计问题时,注意了有目的性地问,如“哪些面是平的?哪些面是弯曲的?”而不是问:“这个面是什么感觉?”以免学生的思考、回答没有方向性。

(二)是在长方体上“找”长方形时,长方体保持不动,学生能根据方位说出上、下、左、右、前、后六个面都是长方形。因为在教学设计时,考虑到如果长方体转动,就很难数清一共有几个长方形了。

(三)在“找”图中、教室中的长方形时,学生能发现“隐藏”的图形,如:书签中的小孔是圆的,手绢中有许多正方形的图案;能发现教室前面墙上的国旗是长方形的,教室门上的锁眼是圆,田字格是正方形的。。。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

当然,这是在共同研究了其他老师的教学,发现问题后加以改进的,我觉得这种“一课多上”形式非常好,能使教师通过共同的讨论发现问题,并研究怎样解决问题,对提高教学水平有有很大的帮助。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是通过“围”图形,体会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区别时,有同学在钉子板上围出了个多边形,说围出了圆。看上去挺像圆的,这时,不应教师告诉学生这不是圆,应利用实物投影仪把那个多边形放大,然后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自己发现这个图形的边是直的,所以不是圆。除了在钉子板上围图形,还可以提供小棒“搭一搭”,通过更多的动手实践方式使学生加深体验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区别。相信通过自己动手搭图形,学生可以体验到用四根同样长的小棒可以搭成正方形,用两根长的两根短的小棒可以搭成长方形,搭不成圆。

(二)由于语言不够精简,课堂节奏调控不当,出现时间不够用的情况,导致再次用长方体、正方体“画”图形,加深对“体”表面的认识,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这一环节来不及完成。而这一环节我个人认为是很重要的。在这一环节中,可以让学生在小组里合作展开讨论交流,发展学生的能力。

今后要在课堂语言上下工夫,教学设计要更紧凑,随着学生认识的层层深入,更细化“提问”和“操作”的目的性,更多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水平,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缩小教学预设和课堂教学实际生成间的距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相关范文推荐
  • 10-05 漂亮的纸条舞小班美术教案 小班美术教案漂亮的小手(实用6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下面是
  • 10-05 吸引人的促销活动方案设计(通用5篇)
    确定目标是置顶工作方案的重要环节。在公司计划开展某项工作的时候,我们需要为领导提供多种工作方案。方案能够帮助到我们很多,所以方案到底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
  • 10-05 2023年助产士进修鉴定表 进修自我鉴定(优秀8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
  • 10-05 班级月总结(实用5篇)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是时候写一份总
  • 10-05 2023年创新实验教学方式案例 初中生物创新实验教学计划(大全6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
  • 10-05 最新国旗下讲话安全教育日(优质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
  • 10-05 环保的宣传标语有哪些 环保宣传标语(精选7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
  • 10-05 家长教育孩子的演讲稿 家长会上孩子学习教育心得演讲稿(优秀5篇)
    演讲稿是一种实用性比较强的文稿,是为演讲准备的书面材料。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用到演讲稿的地方越来越多。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演讲稿吗?以下我给大家整理
  • 10-05 2023年自相矛盾反思 自相矛盾教学反思(大全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
  • 10-05 2023年红与黑的经典语录(通用7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