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总结>2023年模仿灯笼写散文 散文美丽的灯笼花(汇总5篇)

2023年模仿灯笼写散文 散文美丽的灯笼花(汇总5篇)

时间:2023-10-01 11:11:26 作者:纸韵 2023年模仿灯笼写散文 散文美丽的灯笼花(汇总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模仿灯笼写散文篇一

我小的时候父母就喜欢花,喜欢的如痴如醉……

大概是1972年,柬埔寨国国王西哈努克亲王访沈阳,为了欢迎西哈努克亲王,沈阳举行大规模的欢迎仪式,男孩穿上了白衣服,蓝裤子,女孩子也穿上了花衣裳,在那个摧残人性的年代,好久没有看到女孩穿花衣裳了。人们的生活逐步走向正轨,虽然戏匣子还是只唱着那几段样板戏,但大胆的人们也开始在平淡枯燥的生活中寻求美了,在自家的窗台上摆上几盆花,这在那个年代真是有点不同凡响。

我的老姨夫会养花,老姨家里住平房院子也不大,可家的前后院养满了花,让童年的我好不羡慕。那时外祖母还健在,外祖母常住咱家,偶尔也住我姨家,我也时常去我姨家去看外祖母。正值盛夏,灯笼花开得正旺,煞是好看,(灯笼花生长的花总是整齐、对称的而且很像灯笼,就像贴在灯笼上的剪纸。贴在宫灯、纱灯、笼式灯上的灯花一样具有对称性。而灯笼在中国代表的是吉祥、安宁)。

外祖母见我也喜欢灯笼花,就偷偷地剪下一个杈,让我回家压在花盆里,可过了半个多月,灯笼花还是蔫蔫的没活,我有点失望。母亲看看蔫蔫的灯笼花长长地叹息一声。父亲安慰我们娘俩说:这是盛夏,花是不爱活,春天栽花花,爱活!春天,我期盼春天!

四月的天,天气说暖就暖和起来了,父母决定把花苗挪到花架上,外边的阳光足,再加上浇些发酵的豆饼子水,花苗长得快,二十几天就长出了花蕾,让父母喜之不尽。一天,细心的我发现灯笼花开了,我把这件事第一个告诉母亲:是吗?母亲半信半疑,赶紧拉着我的手去窗外看,可不灯笼花已经开出了好几个花了,在夕阳的映衬下格外美丽典雅。母亲乐得嘴都合不拢了,让我去告诉正在忙碌晚饭的`父亲。栽种的希望终于开出了美丽的花蕾,父母喜之不尽。

到了深秋,父亲会把灯笼花挪到屋里,长得高大的也被剪枝,灯笼花会在室内越冬这时的灯笼花也不会开花,会长出小杈,到了来年的春天,父亲依旧会栽上灯笼花花苗,热心肠的父母还把花苗送给邻里同事也让大家一起感受灯笼花的美,夏天依旧会看到美丽的灯笼花,就这样,年年如此,父母年年栽种美丽的灯笼花,栽种美好,栽种希望!

模仿灯笼写散文篇二

天鹅的新邻居住了大半年,没有谁见过它,不知道长的是什么模样。

有一天,喜鹊无意中从新邻居的院子上空飞过,惊奇不已。

“朋友们,猜猜我看到了什么。”喜鹊落到了天鹅家里,对它和客人大雁说,“黑牡丹!你的邻居种出了黑牡丹,它在大白天里像夜晚耀眼的火焰。”

天鹅见多识广,道:“国王的花园里都没有黑牡丹——黑牡丹是一个传说,而奇迹就在自己眼前。它真行,我有个那么棒的邻居。”

“我们去开开眼界,不会有问题吧。”大雁说。

它们前去拜访人家。仆人把来访者带到了院子里,大家看到的主人是一只癞蛤蟆。它没有光滑的皮肤,身上长着一个个疙瘩,叫人乍一见时不免觉得恶心。

癞蛤蟆招待大家的热情能融化极地的冰雪。花园里绿草如茵、花香扑鼻,蜂蝶在花草间翩翩飞舞,令人心醉。它把珍稀的`黑牡丹送给了客人。

黑牡丹纯得像夜晚的魂魄,没有一丝杂色。喜鹊只是摸了摸金贵的花瓣,说:“我们不能收你的礼物。你种出这么名贵的花不容易,它可以卖很多钱。”

“我的花都是送人。”癞蛤蟆笑得天真无邪,惹人喜欢。

大雁说:“你漂亮的花园应该让更多人知道。”

天鹅优雅的体态跟公主似的,在一身白羽的衬托下更加美丽动人。人家目不转睛地看着癞蛤蟆。

“我、……”癞蛤蟆相形见绌,害羞地勾下了头。

天鹅一把拉起了癞蛤蟆的手,温暖着人家,道:“演员或许要长得漂亮,花匠即使不美,也可以用善心和巧手种出美丽的友情之花!”

喜鹊、大雁也和癞蛤蟆手拉手,说:“我们都是你的朋友。”

癞蛤蟆感动得热泪盈眶。

后来,癞蛤蟆开放了花园,人们在那里看到了纯真的美丽。

模仿灯笼写散文篇三

春节前逛芳村花市,看到小时候见过的灯笼花,广州人叫它宝莲灯又名倒挂金钟,是一种花形美丽的花卉,因为花朵呈管状或钟状并悬垂而得名。远远看着像花树非花树、像花篮非花篮,像花灯非花灯,盛开的灯笼花垂花朵朵,瑞彩蹁跹,美奂美仑,如悬挂的缤纷彩灯,十分漂亮,娇艳可人。灯笼花和挂在灯柱上、楼门檐上的绸缎灯笼,红色的、金色的、粉色的交相呼应,把节日的羊城装饰的更加红火、更有年味、更加充满生机。

买回的几盆灯笼花,摆放在阳台上,小小的灯笼花一只挨着一只,枝头上、茎叶间、花枝里、无处不见快要绽放的花骨朵和花的影子。静下心来仔细观赏,见那修长紫红枝条的上端,点缀着醉意的花苞,许多悄悄钻出来的花骨朵,密密麻麻的,也只有米粒大,不仔细看就不会看见它们,整个灯笼花大大小小的花骨朵,陪衬着正在开放的灯笼花甚是好看。过了四-五天,那些米粒大小的花骨朵已经有拇指大小了,整盆灯笼花的枝头上,好像挂满了一个个淡红色的宝葫芦,有的向下垂着、有的向上翘着、好象天生就有一种高傲的品质。各种姿态装点着整盆的灯笼花,一天一个样。

长大的宝葫芦,先是四片外萼裂开4条小缝,由小逐渐变大,直到四片外萼分开,向上翻卷,那些被花萼包围了久的紫色花瓣,也都急不可耐,争相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过不了两天,就绽开成了美丽的灯笼花朵。虽然花朵只有拇指大小,形状却十分奇特,从远处看去四片红红的花萼,犹如羞涩的姑娘张开袅娜微笑的红唇,向上微微翘起,给人以甜美的回馈。大大小小十多片紫色的花瓣向下张开,团团簇拥着长长的如流苏样子的花蕊,白里透红的垂在下面,就像一位身穿紫红色蕾丝裙、头戴皇冠的歌舞小婵娟在翩翩起舞!又过了四-五天,陆陆续续盛开的灯笼花三三两两地垂了下来,犹如一个个小仙女自天而降、缓缓飘落人间,舞转红袖、衣袂翩翩、阿娜多姿。

一盆盆、一盏盏漂亮的灯笼花,映红了整个阳台、照亮了人的生活、点燃了心中的激情!清风拂过,飘来缕缕醉人心脾的清香。有些醉心、有些迷恋、有些甜蜜。俯身轻嗅就不想再次离开了,让灯笼花的丝丝纯香与我的血液作伴,在我的身体里畅游,给我精神的'痴迷,给我记忆的留恋,给我甜美的享受,给我长久甚至一生的芬芳。我喜欢灯笼花一花两种颜色,展现了她独树一帜的性格;我欣赏灯笼花不倦的开放,给人以美感和享受;我赞美灯笼花的形状,给人以吉祥和幸福。

一些花儿凋谢了,又有新的花开了,一茬接一茬地开着。一朵朵、一串串的灯笼花,在哪生机盎然的深绿色椭圆形叶子的衬托下显得格外鲜艳。开谢了的灯笼花在高高的枝茎上、在密密麻麻的叶子中、在那修长紫色枝条的端尾里,挂满了绿色的宝石。这些“宝石”,虽然没有鲜花那么艳丽,但我觉得她们蕴涵着更多的淡雅、朴素、大方。

灯笼花的到来,给我家的阳台增添了美丽和生机、花红叶绿,争相斗艳,灯笼花与花城竟相开放的百花一起,开得那么有色彩、开得那么灿烂、开的那么更有个性。她给这个冬春的季节增添了阵阵暖意、她给新春佳节融入了欢乐的气氛;她给吉祥的生活带来了喜庆、安宁、和红火!

模仿灯笼写散文篇四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经常看到散文的身影吧?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那么问题来了,怎样才能完成一篇优秀的散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外甥打灯笼照舅经典散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提起“外甥打灯笼——照舅(旧)”这句歇后语,全中国的男女老少,差不多人人都会知道;但要问起这句歇后语的来历,恐怕就鲜为人知了。其实,这句歇后语就来源于东汉初年的河内郡怀县(今河南省武陟县)。究竟是什么来龙去脉,我一说你就会明白了。

按照武陟县农村传统老习俗,在正月初六到初九(初六或初九居多),当舅舅的要给外甥送两个大红灯笼,还有十支蜡烛,寓意好事成双,十全十美。舅舅通常是用整根甘蔗把灯笼挑在两头,担在肩上送给外甥,寓意外甥未来的日子节节甜。若没有甘蔗则用竹篙代替,寓意节节高。“送灯”习俗,是寓意前途光明、幸福美好,以此表达舅舅的衷心祝福。正月十五傍晚,外甥要恭请舅舅到外甥家中赴宴谢恩,打着灯笼远道迎接舅舅上门。外甥在前面打着灯笼照着舅舅走路,以表示对舅舅的孝敬。所以就有了一句歇后语:外甥打灯笼——照舅。外甥把舅舅接到家后,便把灯笼挂到自家大门上,以示吉祥。俗话说:“娘亲舅大”,舅舅的地位是很尊贵的。在武陟县,舅舅的的权力非常大,外甥们的分家析产、外甥母亲的养老待遇以及后事处理都是舅舅说了算。在甥舅团圆的谢恩宴上,外甥要给舅舅行三跪九叩的大礼,舅舅方才动筷子。

那么,这个打灯笼照舅舅的民俗又是何时起源的呢?这就要从东汉初年的河内郡怀县说起。

刘秀在南阳起兵反王莽,屡战屡败,后来在怀县城扎下根据地,建有怀宫和宗庙,还在此设立工官,制造铜钱等贵重物品,各种作坊应有尽有,作为战时首都,称为怀都(定都洛阳后改为陪都)。怀都成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要地和手工业制造中心。由此为转折点,刘秀才由弱变强,灭了群雄,坐了天下。直到今天,武陟大地上还到处珍存着刘秀当时的遗迹和故事。

据史书记载,建武元年(公元25年)8月,光武帝于怀宫祭社稷,并祭高祖刘邦、文帝刘恒、武帝刘彻,后进洛阳定都。怀县城在建武初期仍然是刘秀最重要的军事后方基地,建武元年至建武八年,刘秀曾经九次幸怀,在全国没统一之前,每次重大军事行动都是在此运筹决策。

东汉建武年间,强项令董宣曾在怀县(今武陟县)任县令多年。他为官正直廉洁,秉公执法,不畏权势,除暴安良,惩恶扬善,为民造福,深受武陟老百姓世世代代颂扬。因此,在武陟县民间至今仍然流传着董宣的很多传说故事。对于董宣的故事,人们津津乐道,有口皆碑。

据《后汉书》记载:董宣,字少平,陈留圉县(今河南杞县圉镇)人。他早年豪爽直率,爱打抱不平。为官后克己奉公,政绩显著,没几年就升任为北海(今山东昌乐县西)相。在北海,他不畏强权,依法处斩了残害无辜百姓的武官公孙丹父子及其朋党三十多人,董宣以“酷吏滥杀”的罪名被押送京城判为死刑。临斩前,汉光武帝刘秀得知董宣实属秉公执法,被杀的公孙丹等人罪有应得,遂派人飞马传诏,刀下留人,赦免了董宣,并把其调任为怀县县令。后来董宣又升任洛阳令,不畏权势,执法如山,当面斩决了皇帝姐姐湖阳公主包庇的犯了死罪的心爱男仆,不怕皇帝棒杀,据理死谏,拒不低头向公主认错,被光武帝刘秀誉为“强项令”。董宣死后,光武帝很悲痛,派专人前去吊唁,只见到董宣遗体上仅盖着一块破布被头,家中除了一辆破车和几斗大麦,别无他物。光武帝闻奏后感慨地说:“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下令以大夫之礼厚葬董宣。

首都洛阳至怀都之间二百余里,建有直达驰道,每隔三十里设一驿站,交通非常快捷,当天能打个来回。刘秀经常来怀宫居住与听政,并定期来此宗庙祭祖,皇亲国戚和文武大臣更是常来常往。有的皇亲国戚、文武高官依仗权势,在怀都城中恣意妄为,巧取豪夺,把怀都搞得乌烟瘴气。地方官员对此装聋作哑,不敢去管。城中民众有冤难诉,怨声载道。刘秀得知这种态势愈演愈烈,感到非常头疼,生怕发展下去危害自己的江山社稷,于是就点名叫秉公执法、不畏权势的董宣当上了怀县县令。

董宣一当上怀县县令,就深入民间,了解百姓呼声,贴出了“王法面前人人平等,王子犯法与民同罪”的通令,违法乱纪者顿时收敛了许多,社会秩序空前好转。但是,也有的皇亲国戚认为这个通令对于他们来说,只不过是一纸空文,丝毫不把他这个小小的怀县县令放在眼里,阴国舅就是其中的“挑尖人”。阴国舅是皇后阴丽华的弟弟,姐姐阴丽华从小就特别疼爱他。他仗着立有战功,在姐夫刘秀面前也很受宠爱。因此,他依仗权势,横行霸道,欺男霸女,巧取豪夺,成了怀都城里的臭名远扬的“贪钱太岁”。他嗜钱如命,只恨自己的钱少,就开了一家大赌坊,千方百计引诱平民百姓前来参赌。大赌坊只凭权势,无本万利,日进斗金;参赌百姓不少人倾家荡产、寻死上吊,妻离子散。

且说怀都城里有一户人家,户主赵有财,开有怀药商铺,家中富有钱财。娶妻董氏,单生一子赵登,年方七岁,长得甚是聪明可爱,一家三口,日子幸福美满。没料想赵有财深受大赌坊“大发横财,一夜暴富”的诱惑,越赌越输,越陷越深,不但落了个倾家荡产,而且债台高筑,无法偿还。正月初六,赌坊开市大吉。阴国舅带领赌坊打手武力逼债,赵有财上吊自尽。阴国舅连孤儿寡母也不放过,声言“父债子还”,又从母亲怀中抢走儿子赵登抵债。董氏寡妇呼天抢地,大呼救命。引来了众多乡亲围观。乡亲们摄于阴国舅权势,人人义愤填膺,敢怒而不敢言。

怀县令董宣微服私访,体察民情,恰巧路过此地,听到人声喧哗,哭声凄惨,就急步入内观看。当他从围观群众中详细了解到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也感到棘手难管。一边是当朝国舅,位高势大,自己是个小小的县令根本就不在他的话下。阴国舅手里拿着赵有财亲笔立下的借据和还债承诺书,表面上冠冕堂皇,理直气壮。另一边是孤儿寡母,处境凄惨,实在可怜,于心不忍,不可不管。董宣急得不停转圈行走,一时束手无策。众乡亲纷纷议论阴国舅,阴国舅的“舅”字充满了董宣的耳朵。有的乡亲直叹息董寡妇可怜,董寡妇的“董”字也开始在董宣的脑海里回旋。这两个字让董宣豁然开朗,急中生智,计上心来。他假戏真唱,挤入人群的中心,嚎啕大哭:“我的姐夫呀,兄弟我来迟了,你死得好惨呀!”他趁众打手一时发愣,没做防备,就把儿童赵登抢了过来,交到了董寡妇的怀中。众打手恼羞成怒,纷纷上前要打董宣。董宣挺身大喊:“我是县令董宣,谁敢打我!”众打手不敢再动。阴国舅走上前来,辨认确是董宣,就手里扬着借据和还债承诺书开口言道:“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这笔账如何了结?”董宣把这两张字据抢到手中,朗声答道:“董氏是我董宣的姐姐,这个赵登是我的外甥,这账由我董宣了结。”阴国舅一时真假难辨,不好下台,只好敷衍几句,领着打手悻悻而去。

董寡妇拉着小赵登对董宣千恩万谢。董宣说道:“咱们一个董字掰不开,你就是我的亲姐姐,这孩子就是我的亲外甥,咱们亲如一家,不必感谢,不要外气。”

董寡妇害怕阴国舅再来讨债。董宣笑道:“字据在我手中,赌债乃不义之财,谅他也不敢再来。”董寡妇不信,仍然惶惶不安。董宣回到县衙,正值正月初六之夜,就拿了自己的官衔灯笼送到赵登家,将灯笼挂到了赵登家的大门之上,只见灯笼上“怀县令董宣”五个大字格外醒目耀眼。从此之后,无人敢来再找董寡妇的麻烦,赵登家平安无事,小赵登前途光明。此等好事,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怀县,老百姓纷纷效仿,当舅舅的都学董宣的样子在正月初六给外甥送灯笼,以此表达舅舅的美好祝愿。而当外甥的则要学小赵登那样在正月十五打着灯笼迎接舅舅上门谢恩,外甥在前头打着灯笼照着舅舅走路,以表示对舅舅的格外孝敬。在甥舅团圆的谢恩宴上,外甥要给舅舅行三跪九叩的大礼,感谢舅舅的天大恩情。约定俗成,“外甥打灯笼——照舅”这句古语,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这个民间习俗传到了怀宫,光武帝刘秀听了很感兴趣,心想自己也是当舅舅的,也想得到外甥的这种特殊孝敬,欲下令推广全国。阴国舅从姐姐阴丽华皇后那里得知了这个消息后,就极力阻碍刘秀的这个英明决策。刘秀经多方了解,得知了这个民俗产生的根源,就对阴国舅严厉斥责,对董宣大加褒奖。阴国舅从此对董宣怀恨在心,蓄意报复。以后董宣和阴国舅多次斗智斗勇,“董宣智囚阴国舅”(见江山网微型小说栏目2017.12.23我的另文)最终董宣取得了胜利。此是后话,在此不表。由于阴皇后的从中作弊,刘秀将这个民俗推广到全国的想法没有得到完全实现。因此,现在有的地方保留了这个民俗,有的地方不流行这个民俗,但“外甥打灯笼——照舅”这句古语却在全国留传了下来。

在老社会的武陟县,“外甥打灯笼照舅舅”这个民俗根深蒂固,无论贫富,一概遵行。贫穷人家,哪怕舅舅只送个纸糊的小灯笼,也不得不送。外甥就是请舅舅喝碗稀汤,也不敢不请。至于富贵人家,那就排场大得很了。清代的武陟县毛昶熙家就是典型的范例。

毛昶熙,武陟县木栾店人,生于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卒于光绪八年(1882年)。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考中进士,咸丰十年(1860年)以左副都御史衔,在籍办团练,次年任内阁学士。同治元年(1862年)授礼部侍郎,先后调吏部、户部,授左都御史。光绪八年(1882年),任兵部尚书。在清代后期,毛昶熙是一位极其重要的人物,与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张之洞几位同等重要,深为慈禧和光绪皇帝所倚重。

毛昶熙的舅舅姜镐宜,是修武县五里源村人,为修武县的高门望族。姜镐宜在宗谱中名姜栗,字镐宜,虽为武生,但官授卫千总之职。毛昶熙之母姜氏,在家里四兄妹中最小,十六岁就嫁给了毛昶熙之父毛树堂做填房。

武陟县至今还流传着关于姜氏的民间传说。传说姜氏麻脸大脚,有一次,毛昶熙和他娘一起去拜访亲友,姜氏不小心把脚从轿中露了出来。毛昶熙看到娘的大脚,怕路人笑话,就轻声说:“娘啊,快把你的脚藏进去吧!”姜氏大怒:“恁爹还不嫌我的脚大,你倒嫌了?”说完,故意把脚伸出轿外,一摇一晃地招摇过市。

据传说,毛昶熙的舅舅姜镐宜给外甥毛昶熙送灯笼时,五里长街,马车从街头排到街尾,车上满载士兵,放铳震天动地,鞭炮响声不绝,大红灯笼开路,六班唢呐锣鼓,一路吹吹打打。四条清、白、黄、黑长龙,蜿蜒飞舞。涌动的人群络绎不绝,人山人海,推挤不动,都来观赏这个豪华的送灯场面。

外甥毛昶熙“打灯笼照舅舅”的时候,因官居极品,打十三棒锣开道,仪仗扈从,前拥后簇,车乘相衔,旌旗招展。朝廷恩典,动用了半幅銮驾,有对旗、对锣、对牌、对伞、对扇、金瓜、月斧、朝天镫。对旗上面绣有龙凤,是按照官阶做的`。对牌上面写有官阶名和“回避”、“肃静”等。对扇有二米高,把儿长一米,扇子上嵌有小镜子,闪闪发光。对伞有一丈多高。金瓜、月斧、朝天镫,也是成对的,一丈多长。顶上的金瓜,跟现在的香瓜差不多。月斧就是月牙形的斧子。朝天镫就是马镫,但在杆子的顶部朝向天空。

毛昶熙手提灯笼照舅舅,跪请舅舅坐上八抬大轿,抬轿人穿着特制的红色缎子马褂,步伐一致,优雅缓行。毛昶熙手提灯笼徒步前领。到了大门口,舅舅象征性地高举外甥门头挂灯。感恩宴上,毛昶熙向舅舅三跪九叩,恭请舅舅开席。宴会是满汉全席,歌舞演唱,热闹非凡。各地官员,争相祝贺,所送礼物,堆积如山。

俗话说:“甥舅亲,骨血亲,打断骨头连着筋。”因母亲与舅舅是同胞手足,遗传基因相近,所以许多外甥长得很像舅舅。

我也长得很像舅舅,舅舅待我比亲儿子还亲。我五岁的时候有个寒天住在舅家,和表哥并肩躺在一起睡觉,舅舅逼着表哥下床撒尿。我也要下床,舅舅却把我按在床上不让下来,叫我盖着被子尿在草褥上,生怕我受凉感冒。舅舅家很穷,平时没有盐吃。只要我去他家吃饭,他必定把我当成最尊贵的客人对待,想方设法也要借回一点盐来只让我一个人吃,生怕我受到一点委屈。我1963年考上初中时,因无钱交十二元的书籍学杂费,母亲就不让我上学了。我的舅舅得知这个消息后,就来俺家和我母亲吵了一架,又耐心说服她同意我继续上学。他回去变卖了家中仅有的口粮,替我交上了学杂费。因为我的父亲下世早,所以俺家的大事都是舅舅替我的母亲最后拍板。

我从小就特别喜爱舅舅,对舅舅有着特殊的感情。童谣说:“二月二,剃孩头,大仓满,小仓流,儿孝女孝日子甜,吃喝穿戴不用愁。男孩才高中状元,女孩富贵住高楼。小孩们,不剃头,生疙瘩,长虱虮。肿得头象大灯笼,一年四季黄水流。父母打骂不停息,十冬腊月死他舅。”我怕舅舅死在十冬腊月,必定在二月二乖乖剃头。童谣还说:“小外甥,打灯笼,正月十五照舅舅。请来舅舅吃宴席,扑通扑通磕响头。”这首童谣我铭记在心,每年都按时“照舅舅”。虽然舅舅很穷,只是送我一个纸糊的小灯笼,我也感到特别珍贵;虽然我家也不富裕,只是请舅舅吃一顿家常便饭,舅舅也感到非常开心。

我当兵退伍回到家中,口袋里第一次有了一百五十元钱的“巨大财富”,我拿出了一百元举办“打灯笼,照舅舅”的隆重仪式,以报答舅舅对我的天大恩情。我在宴席上对舅舅长跪不起,舅舅把我紧紧地搂在怀里,甥舅俩抱头痛哭,在场的人也都随着流下了眼泪,一切真情实感都化在了没有语言的行动之中。

如今有的年轻人连父母都不想孝敬,更别提孝敬舅舅了,对“打灯笼,照舅舅”这个传统习俗更是不屑一顾,嗤之以鼻。

现在过年过节时打灯笼的也很少见到了,纸糊的灯笼也被各种造型的塑料灯笼所取代,灯笼里用的蜡烛也换成了电池、灯泡。不过,我个人认为,有些传统美德若是丢掉了实在可惜。我真的不希望“打灯笼照舅舅”这种表达尊老敬老的传统民俗烟消云散,只是成为老人们的遥远记忆。

模仿灯笼写散文篇五

我家阳台上摆放着一盘灯笼花,它十分美丽。

它的茎是红绿交错的,两边并排着两列绿的似翡翠的叶子,下面倒挂着朵朵红得似火的灯笼花。花朵上面有四片花萼,向四周舒展开来,下面四片花瓣像害羞的小姑娘不敢舒展,而是拥抱着,仿佛是多年没见的老朋友。花中间,九根花芯并着肩长,摇来摇去的,像在伸懒腰。其中,有八根短的,一根长的,上面有许多花粉,花干了,花粉自然掉光了。可有强大的生命力,花枯了可它还有迷人的清香,让人心旷神怡,精神百倍。我累的时候,只要看它一眼,就一眼,我就会马上“起死回生”,使我的劲儿一直增加到极点,狂吧!

我家的灯笼花给我的生活添加了光彩,我爱灯笼花!

相关范文推荐
  • 10-01 最新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课后反思(汇总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
  • 10-01 最新上海房屋租赁合同版本下载(优质5篇)
    在人们越来越相信法律的社会中,合同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它可以保护民事法律关系。相信很多朋友都对拟合同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合同范本,仅供参考,大
  • 10-01 最新春天里教案反思小班(优秀7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这里我给大家
  • 10-01 客服转正申请书(优质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
  • 10-01 2023年单位办公室个人工作总结(汇总9篇)
    总结是写给人看的,条理不清,人们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就达不到总结的目的。优秀的总结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
  • 10-01 实用出国休学申请书(模板14篇)
    转学申请书是一种用于向学校或教育机构申请转学的书面材料。借助以下的劳动仲裁申请书示例,您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编写一份令人满意的申请书。尊敬的各位老师及校领导:本人
  • 10-01 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汇总5篇)
    做任何工作都应改有个计划,以明确目的,避免盲目性,使工作循序渐进,有条不紊。计划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方向,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和管理时间、资源和任务。下面我帮大
  • 10-01 2023年百万英镑读后感英文 百万英镑英文读后感(精选5篇)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读后感文章怎么写,我们
  • 10-01 思政教师培训研修总结 医学课程思政培训心得体会(优秀5篇)
    写总结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每一个要点写清楚,写明白,实事求是。什么样的总结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总结书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思政教师培训研修
  • 10-01 保护环境宣传标语(模板7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