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实习报告>2023年植物营养学实验报告(实用8篇)

2023年植物营养学实验报告(实用8篇)

时间:2023-10-11 01:26:09 作者:笔舞 2023年植物营养学实验报告(实用8篇)

实习报告要求实习生对自己在实习期间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写实习报告时,我们要注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来描述和总结自己的实习经历。接下来是一些实习报告的范文示例,供大家参考和参考,希望能够在写作中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植物营养学实验报告篇一

一、实习时间:

20xx年2月21日至20xx年3月21日

二、实习地点:

三、实习目的:

园林植物学是以园林建设为宗旨,对园林植物的分类习性、繁殖、栽培管理和应用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的一门学科。园林植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观赏园艺、园林科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经营与管理、推广与开发、教学与科研等,本次植物学综合实习的重点在于园林苗木的播种繁殖、栽培养育以及销售经营等方面。通过在苗圃场见习一个月,跟随苗圃场工作人员学习一些常见园林苗木的繁殖养育以及销售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可培养园林专业学生对园林苗圃的兴趣,培养具有一定实践操作能力的园林毕业生。

四、实习主要任务:

1、墨兰的上肥、分株、装袋

2、黄杨的育苗装袋、扦插

3、桂花以及细叶榕的移栽

4、九里香的盆栽春季修剪

五、实习执行方式:

以五或六人为以单位,个人为小组进行实习任务。

六、实习主要内容:

实习时间:2月25日——3月8日

实习地点:xxx

实习内容:

1、墨兰的上肥、分株、装袋、上盆等

(1)栽培基质

砾石按照2:1的比例进行配置的,淋水腐化之后,是比较优良的培养基质。

(2)分株与消毒

分盆时首先用左手五指抓住兰苗基部盆倒置过来并轻轻叩击盆周围使盆与盆土分离再细心土坨轻轻拍打抖落泥土小心清理兰根剪去腐烂根、断根、枯叶及干枯假鳞茎用清水冲洗干净兰根放入托布津1000倍液或高锰酸钾800倍液进行消毒杀灭伤口附近病菌,最后就可以进行分株了,分好后妥善保管。

(3)上盆

盆选用10#的聚乙烯塑料育苗袋,种植前先盆底排水孔上面盖大片碎瓦片并铺窗纱接着铺上山泥粗粒即放入兰株(兰株根系分布要均匀、舒展勿碰盆壁)往盆内填加腐殖土埋至假鳞茎叶基处并泥表面再盖上层白石子或翠云草既美观又保持表土湿润接着用盆底渗水法使土透湿取出用喷壶冲净叶面泥土放置蔽荫处缓苗周转入正常管理。

(4)上肥

墨兰施肥宜淡忌浓般春末开始秋末停止施肥时气温18摄氏度—25摄氏度宜阴雨天均宜施肥肥料种类有机肥或无机肥均生长季节每周施肥次秋冬季墨兰生长缓慢应少施肥每20天施次施肥喷少量清水防止肥液沾污叶片施肥必须晴天傍晚进行阴天施肥有烂根危险。

2、黄杨的育苗装袋、扦插

黄杨,黄杨科黄杨属。高可达7米。喜光,亦耐半阴;喜温暖湿润气候,并有一定的耐寒性;喜肥沃湿润的中性至微酸性土壤,耐干旱和贫瘠;生长缓慢,耐修剪。主要以扦插方式为主。

块或者土块,装好袋之后将其均匀放置在整平好的荫棚底下,等待插苗。

(2)插穗选择

黄杨用扦插繁殖可随时进行,但以夏季采用当年生长的嫩枝条作插穗成活率高。插条选取当年生木质化或半木质化的优良枝条。插条采集后,剪截插穗宜在阴凉背风处进行,用的刀剪要锋利。在截剪时,对节间已长出小枝的枝条,沿节上下各0。5厘米处截断,再按小枝的着生位置把茎节剖成两半,分两枝扦插,对未长出小枝的枝条必须留2节,上端在芽的上方1厘米处截成平切面,下端在离芽0。5厘米处截成马耳形或平切。

3、扦插

扦插宜浅不宜深,小枝分株扦插平截面向下,深度以母株入土1厘米为宜;大枝扦插的深度为下一茎节插入上中1厘米,插穗与地而成45度左右倾斜,浅插斜插有利于插条提前生根成活。扦插后要把插穗周围的土壤压实并随即浇一次透水,使插穗下部与土壤贴实。扦插的行距一般为16——15厘米,株距6——8厘米。扦插时,插穗上的叶片不宜留得过多,也不宜全部剪除,下部叫叶片可全部连叶柄剪去,上部留2片叶,再根据叶片的大小,每个叶片冉剪上1/2至2/3,减小水分与养分的过多消耗。

黄杨扦插后,要求搭棚遮荫,以减少蒸腾量和阳光直射苗床。早春或晚秋扦插时,还应加盖薄膜,以防冬害。扦插后还应经常浇水,保持苗床土壤湿润,以苗床表面土壤不显白为宜。扦插苗追肥可结合浇水进行,也可用磷酸二氢钾加尿素进行叶面喷施。除草工作要十分细致,不要碰撞插穗。

3、八月桂的移栽

(1)整地移栽的八月桂苗的植株比较大,但不论是大小,整地方式都是先全垦、放基肥。八月桂高在10米以上,所以整地是挖坎种植,坎的大小直径在2米,并且开好排灌沟。

(2)起苗八月桂是在阴天早上起苗,留根长度(主根)约75厘米;带有大土球,土球大小为径级的6至10倍。因为要长途运输,所以起苗后及时用了黄泥浆蘸裸根苗,并用湿润的稻草或薄膜等进行包,并扎紧成捆。起好后八月桂放在了背阳、背风的地方,并用阴网覆盖根部。

盖上篷布或阴网,并且及时运到了目的地。

(4)种植前苗木的处理八月桂苗运到目的地后,立即卸了车并将苗木坚立放在背风、背阳或用遮阳的地方。种植前再一次修剪八月桂的枝叶及根系,所留的枝叶占总枝叶的1/3至1/2,因为土球过大,所以多留了些。

种植:因为是挖坎种的八月桂苗,所以先在坎底回放少量的松土,把苗立在坎中央,坎面高出苗的根颈部3至5厘米,扶直回填土至坎的1/2左右,稍微提一提苗,然后至坎面2至3厘米处,四周均匀压实并回填土到坎满。如种植时天气干燥,可用黄泥浆加1%的过钙来浆根后种植,还可在坎内拌泥浆种植。种植后应及时浇透水。

(5)植后管理种好后的八月桂关键在于水分的管理,在第一次浇透水后用稻草覆盖,并保持土壤的湿润,避免过干过湿。培植池垒好后进行后期管理大苗还应用竹材把苗撑牢,以防风吹摇动使苗倒伏或歪斜,影响根与土的粘合。如是秋季种的最好还用稻草包树干,以防裂皮。同时在新种时的天气如果干燥,应进行叶面喷水或树干喷水,苗成活后转为正常生产管理。

七、实习总结与体会

一个月的实习历程结束了,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单位领导和师傅阿姨们的热心指导,使我受益良多。在各项工作中我都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每项工作。虽然开始由于经验不足和认识不够,觉得在苗场不能学到我想要的园林施工技能,但我迅速从自身出发寻找原因,通过几天工作和领导师傅及阿姨的交流加深,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至于迅速的转变自己的角色。为使自己尽快熟悉工作,进入角色,一方面抓紧时间查看相关资料,熟悉自己的工作职责,另一方面我虚心向领导、一线工人请教使自己对苗圃的情况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和了解。

刚步入工作岗位我难以适应角色的转变,不能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认为没有多少事情可以做,我就有一点失望,开始的热情有点消退,完全找不到方向。但我还是尽量保持当初的那份热情,想干有用的事的态度,不断的做好一些杂事,同时也勇于协助领导做好各项工作,慢慢的就找到了自己的角色,明白自己该干什么,这就是一个热情的问题,只要我保持极大的热情,相信自己一定会得到认可,没有不会做,没有做不好,只有你愿不愿意做。在苗圃中,很多工作都是孤燥的,或许千遍一律,比如套苗,把土球8公分的苗套种到25公分的袋子中,然后填土,虽然这也是一个简单的活,只要谁有力气都可以,其实不然,还需要一个人的耐心和细心。刚开始的时候,我也犯了错误,没有把苗种到袋子的居中位置,太过偏移与袋沿,那是不正确的,在师傅的讲解下,终于明白那会影响苗木造型。

苗场作业也是挺辛苦的,不过,通过一线的实践,我学到了很多课堂是接触不到的作业操作技巧,对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实习工作中,苗圃负责人刘总对我们实习生也诸多照顾,指导我们加强实践技能的同时,还教导我们要尊重一线工作的工人。他说,有时候,在某些方面,资深的工人比自己还懂得多,你们有不懂的就虚心请教,只要态度好,师傅们都不会藏私的。同时,他也告诉我们,他们公司对刚招聘入职的实习生也是先安排到苗圃工作学习的,为的是让员工对苗木的生长习性也更深一步的认识,在以后实际施工作业中,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一个月的实训结束了,真的学到了很多在学校所没有学到的东西。如何与人沟通,如何自我学习,如何适应陌生的环境,如何克服面对一个人在外的不易。懂得了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学会品尝工作中的艰辛和快乐。我认识了自己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我打算做好以下几点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一、做好学习工作计划,继续加强对园林公司各种制度和业务的学习,做到全面深入的了解公司的各种制度和业务。二、以实践带学习全方位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在注重学习的同时狠抓实践,在实践中利用所学知识用知识指导实践全方位的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三、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端正学习态度,以更加积极的学习态度更加热情的作风努力学习。

植物营养学实验报告篇二

明天就要进行动物学实习的展示了,好紧张,会不会抽到我答题呢很有可能,看来不能随便乱抱佛脚,我会努力准备,不会让组里成员失望的,当然,前提是抽到我啦。

动物学实习是我们在野外实习的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通过这次的野外实习,不仅仅是我,大家都收获了很多。这次的实习不仅使我们更近距离的接触了各种动物,了解各种动物,巩固了我们的专业知识;同时我们也锻炼了我们各个方面的能力,开拓了眼界,提高了我们学习的主动性。实习不仅仅使我们亲近自然,得以观察到学校里没见过的动物,弥补了学校中大多都是标本或标本不足的情况,而且弥补了我们在理论课堂上记忆抽象概念而没有动物图像的不足。

为期5天的动物学实习,在端午节那天结束了。由于有了植物学实习的经验,我们对动物学实习的痛苦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植物学实习的时候,我们是集体行动。所有人都围着老师和植物转。而动物学实习,我们的自主性极大。整个动物学实习下来,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眼明手快”。那些瓢虫、蛾、蜂等等都隐藏在密密麻麻的树叶或草丛中,需要仔细地观察才能发现。而在帽峰山最难捕捉的就是大大的凤蝶了。它们“身手敏捷”,每次从深谷飞出,都引起一片惊呼,但我们尝试了无数次,最终还是没有抓住!很失望!但是,在火炉山,由于地势较为平坦,峡谷不深,加上有了帽峰山捕蝶的经验,我们这次很顺利地捕捉到了很多种类的蝴蝶。

可能是由于小时候,经常在山里玩耍,去摘野果,捉蝉,掏鸟窝之类的,我一点也不害怕那些动物,反而觉得很有趣。当然,我们抓动物不是随便乱来的。设想过我们要抓哪一类动物,我们初步了解了它们的习性,然后开始寻找目的地。在火炉山,我就在水边的小石头下,抓到一条很大的马陆,还有在浅水处抓到一只小蟹,很开心!上山不久,我还抓到一只正在蜕皮的蝉!那个蝉壳已经从背中线裂开,可以看到幼蝉绿色的背部!等到11点半休息的时候,居然发现蝉已经完全从壳里钻出来了!绿绿的!整个过程也就不到一个小时!可惜抓到它时,卡氏液不在我们这个小组(因为我们这个大组分成两个小组来行动了)。不然可以把它固定在壳里。也很可惜,那天没能向老师说明我观察到的这个现象。

在大学城,我在湖边抓了一只有绿色条纹的.蜻蜓。这种蜻蜓很难抓!它总是在湖边忽悠一下就飞走。我觉得自己有点邪恶啊!因为我是趁它产卵的时候,用捕虫网抓住它的。在野外实习的过程中,我们还看到了蜻蜓交尾和蝴蝶交尾的现象。学习了动物学之后,我们不再以玩乐的眼光来观察动物,而是从专业的角度来观察思考,也发现了一些动物世界中有趣的事情,而不仅仅是看大盘表面现象。

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我们小组分工合作,大组的联系就不够紧密。实习路上,我们打趣说我们这是西天取经呢!

制作标本的时候,我们一起查阅资料,为确定每一只虫子的目而纠结;制作标本的时候,为蚂蚁的微小而叹息。制作标本的过程,我们不断翻书查阅,使我们的知识得到一个梳理和巩固。

我觉得,这次动物学实习又一次增进了小组成员之间的感情,增强了同学们之间的了解,为我们的大学生活增加了更多有趣的故事。同时,也学习到了很多知识。最后,老师人性化地取消了个人考试,让我们很感动!

三天的到外实习,很累很辛苦但真的很快乐。想想就够乐的咯,这辈子也就这次动物学实习了,真的没有什么机会可以以这副武装到广州的帽峰山、火炉山和大学城横行啊!哈哈,想到别人的眼光我们虽然一开始也挺尴尬的,可是后来,大家都觉得自己开心就好,何必在乎其他人的眼光。爬山爬到累的腿都直抖了,火炉山的阶级太恐怖了。哪有那么陡的,顺便崇拜一下那些每天登山的人。最近肯定提到爬山,肯定不去了。我们组的合作良好,昆虫捉到很多,蝴蝶扑到了很多,大家都是捕蝶大户了。希望明天的展示顺利进行,老师有问我们必答!!

植物营养学实验报告篇三

起初对实习没抱有太大的热情,因为去外面实习必然要乘车,而我晕车,是特晕的那种,见到车就想吐。第一天清早乘车去鹫峰,车子走得可真慢呀,尤其是在盘山公路上蜿蜒蛇形时,我感觉我的胃都要出来了,我真的想跳车啦。但是下车稍作休整之后,我顿时被鹫峰迷人的景色深深地吸引住了。平缓的山坡处处散发着绿的生机,迷人的花香沁人心脾,我还没来得及驻足欣赏,老师就带着大队人马浩浩汤汤席卷过来了。我这才意识到此次实习不是出来游山玩水的,于是只能打起精神,掏出纸笔,追随人流而去。山上的植物可真多呀,我一生也没见过这么多植物,更何况需要一一辨认。但是环顾四周,一个个同学如狼似虎,见到植物就挖,发现新的植株就抢,这场面近乎疯狂,我也等不及啦,拿起剪刀加入到第一波扫荡队伍中,所过之处,植株欲哭无泪呀,高大的乔木尚能自保,矮小伏地的要么被搜挖枯竭,要么惨遭践踏蹂躏,毕竟两个班五六十人呢,其破坏力真的不容小觑呀。老师寓教于乐,同学们对这也乐此不疲。整个过程中,我基本做到了认真听从老师指导,细心辨认植物、采集标本,留心做记录,生怕记漏、记错任何一个种名儿,遇到特别的植株与同学相互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请教老师。利用午饭间隙,将采集好的植物压成标本,并记好实习日记。第一天收获颇丰,我认识了116种植物,了解了部分植物的用途,譬如唇形科的益母草、北京黄芪,景天科的景天三七具有药用价值,而壳斗科的栓皮栎树干竟可以做暖壶塞子,最为有趣的是木兰科的鹅掌楸,也叫马褂木,它的叶子可以用来写情书,多么浪漫呀。这次实习给我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接触大自然的机会,我通过对植物的辨认,了解植物的科属特征,进而加强巩固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我深切感受到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其中滋味。第一天的实习是难忘的,用心学到的东西将使我终身受用。实习也对大家的体力与团队协作力提出了一个很大的挑战,如果第一天的实习用“累”来概括,那么第二天的实习就应是疲惫了。第二天,目的地是北京植物园,本想乐游园一番,无奈天公不作美,自清早至傍晚淅淅沥沥的雨没有停歇,于是我们在雨中享受了这一场值得回味的特别实习。

雨中游北京植物园别有一番滋味,园子里的花真多,好多都是我从未见过,也不知道名字的花。感谢老师告诉我一些美丽的花儿的名字。有的同学显得格外兴奋,频频按下相机的快门,一行人都停下脚步等他们,欣赏着他们“抢”镜头的如醉如痴的身姿。然而,植物园中奇花异草上百种之多,他们是无论如何也拍不完的。那雨也来凑热闹,铺天盖地,千丝万缕地将植物园中风姿各异的树木和奇花怪草笼罩起来,满眼绿色一时间虽实犹幻,仿佛一位画界高手正在一幅巨大的画布前浓墨重笔地挥洒??沿着细碎的沙土路慢慢前行,雨丝在伞面和树叶上发出的'沙沙声,听起来很惬意舒心,周围很安静,几乎见不到游人,路两边栽植着等待辨认的树木,徜徉漫步间,转过一个慢坡,突然传来人语喧哗声,举目望去,竟是梁启超的墓,我们一行人怀着肃穆的心情瞻仰拜谒了伟人,随后继续寻找植物。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紫薇树,粗大干枯的主干顶端上,冒出蓬勃的翠色,抽出柔美的枝条,随风摆动,舞动着满树的艳丽和芬芳,真有枯木逢春,梅开二度的感觉。雨中植物园,别样的景致,别样的风情。

植物营养学实验报告篇四

期一周的植物园参观实习很快就结束了,从目的地回来之后,好好的整理了下实习记录,发现植物园参观实习其实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通过参观实习,让我们更加亲近大自然,接触我们所学的植物,以便更加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使我们掌握的知识更加牢固,掌握标本的制作,了解植物的多样性和植被的类型。在此过程中也还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

刚开始真正的实习之旅时,班主任请了植物园的专业老师一路为我们讲解植物园里的各种植物,可是我们的这一批同学还是显得比较多,几十个人围着专业老师转,有时压根就没有听到老师讲了些什么,这样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表示系里以后可以稍微调整下,合理安排好人员,好让我们学习的更多,虽然我拿着高枝剪有时还能离老师稍微近一点,或多或少还能听到老师讲解的植物知识,但是我感觉讲解的知识远远不够我的需求,还有一点就是走马观花似的一路我认识了许多植物同时我也忘记了许多植物,需要记忆的植物真是太多了,但是真的特别有意思。

还记得刚到植物园参观实习的时候,大家都特别的兴奋,导致第一天采摘的植物不怎么多,而且在压制标本时的速度也不够快,可能是分工不怎么明确吧,总之效率不高。总结了经验教训后,第二天我们采摘的植物就比其他几组要多,我们不管遇见了什么植物,反正只要是自己不认识的植物就先采回来,再问老师。其中有几种印象较深刻的植物让我了解到,其药理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像杜仲、金樱子,独活,阔叶十大功劳等。一路下来还有像安息香科的野茉莉、称锤树。还有老鸦柿、银荆、马比木,石笔木等等植物。在植物园的时候最喜欢的事就是给植物换纸,换纸时就会主动的认识那些我不认识的植物,及一些相关的特征和属于哪科哪属叫什么名字,会去主动的学习。现在学习了生物的多样性,就更想去了解植物的群落以及分布的环境,我们对植物的分类、压制,带给我们的愉快,使我们会更加主动地去学习,而且学习的效果也更加好。

时间过的很快,一转眼我们这次的植物园参观实习就结束了,总的来说,这次实习让我受益匪浅。

植物营养学实验报告篇五

外出实习的机会很是难得,因此这次实习是令我很兴奋。虽然这次去实习时为了学的更多的知识,但是还未去实习时我就开始在幻想去实习的地方是多么的美丽、神秘,实习时是多么的开心。在这次实习中我也是学到了很多东西。

我们的实习时间历时三天(__年11月9号~11号),第一天实习是小哨山上,我早晨9:00出发,下午13:30坐车回来。我们的任务是上山采集植物并将采集好的植物制作成标本。到了小哨山下,我们都迫不及待的往山上爬,在上山的路上,我们一边上山,一边采集植物,植物何其之多,风景何其之亮丽。上山前老师教会我们在采集植物时,最好的是要有花、有叶、有根、有果实。在采集植物时更是得到老师在旁指导。得到老师的指导,我们在采集时减少了很到麻烦。也许是长时间没有上山的缘故,我们山上都很兴奋,我们满上遍野的去采集植物,看新奇的景观。当我们采集好植物时,老师教我们压制标本,还不时告诉一些我们不知道的植物,让我们认识、了解了很多我们以前不知道的植物。

在山上,见到了小哨山上的很多奇景,比如是很多不同形状的石头,很多新奇的小花。 这次山上之行更是让我学习到了很多之前不曾有机会见到的植物(忍冬科的天门冬),也让我认识了一些在课上见过图片而不曾见过真实模样的植物,让我在课上的知识得到了巩固。在山上,我们精诚合作,最终我们完成了任务。

第二天实习是步行去植物园,去植物园的任务是去认识更多的植物(种名、学名、科名和生长地区)。虽然我以前也去过植物园,但那是去游玩,不曾留心去注意植物的名称、习性等等。这次去植物园让我见识到了很多不曾相识的植物(比如,漆树科的清香木、忍冬科的水红木等等)。植物园的植物种类很多,珍惜植物也不少,植物园里可以一边学知识,一边赏景,也是一件快事。植物园之优美,大有回归自然之感。我也很喜欢这次去植物园。

第三天,我们是在实验室里鉴别我们采集回来的植物,并制作标本。在实验室里,老师教会我们鉴别植物,教会了我们制作标本。我们整整花了两个小时才把所有植物鉴别完成。虽然在鉴别植物时有些枯燥,但是当鉴别出自己采集回来的植物也大有成就感啊。看到上几届同学制作的养眼的标本,更是大欣慰。

三天的实习虽然是很短暂,但是在三天的实习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我不但得到了亲近大自然的机会,还学到了很多知识。这次实习让我更深的认识了植物,还学会制作标本,同时,还使我们的凝聚力得到加强了,我想我们以后合作的回更加顺利。这次的实习,会为我们以后的很多知识做好铺垫,我很高兴,我参加了这次实习。

植物营养学实验报告篇六

明天就要进行动物学实习的展示了,好紧张,会不会抽到我答题呢很有可能,看来不能随便乱抱佛脚,我会努力准备,不会让组里成员失望的,当然,前提是抽到我啦。

动物学实习是我们在野外实习的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通过这次的野外实习,不仅仅是我,大家都收获了很多。这次的实习不仅使我们更近距离的接触了各种动物,了解各种动物,巩固了我们的专业知识;同时我们也锻炼了我们各个方面的能力,开拓了眼界,提高了我们学习的主动性。实习不仅仅使我们亲近自然,得以观察到学校里没见过的动物,弥补了学校中大多都是标本或标本不足的情况,而且弥补了我们在理论课堂上记忆抽象概念而没有动物图像的不足。

为期5天的动物学实习,在端午节那天结束了。由于有了植物学实习的经验,我们对动物学实习的痛苦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植物学实习的时候,我们是集体行动。所有人都围着老师和植物转。而动物学实习,我们的自主性极大。整个动物学实习下来,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眼明手快”。那些瓢虫、蛾、蜂等等都隐藏在密密麻麻的树叶或草丛中,需要仔细地观察才能发现。而在帽峰山最难捕捉的就是大大的凤蝶了。它们“身手敏捷”,每次从深谷飞出,都引起一片惊呼,但我们尝试了无数次,最终还是没有抓住!很失望!但是,在火炉山,由于地势较为平坦,峡谷不深,加上有了帽峰山捕蝶的经验,我们这次很顺利地捕捉到了很多种类的蝴蝶。

可能是由于小时候,经常在山里玩耍,去摘野果,捉蝉,掏鸟窝之类的,我一点也不害怕那些动物,反而觉得很有趣。当然,我们抓动物不是随便乱来的。设想过我们要抓哪一类动物,我们初步了解了它们的习性,然后开始寻找目的地。在火炉山,我就在水边的小石头下,抓到一条很大的马陆,还有在浅水处抓到一只小蟹,很开心!上山不久,我还抓到一只正在蜕皮的蝉!那个蝉壳已经从背中线裂开,可以看到幼蝉绿色的背部!等到11点半休息的时候,居然发现蝉已经完全从壳里钻出来了!绿绿的!整个过程也就不到一个小时!可惜抓到它时,卡氏液不在我们这个小组(因为我们这个大组分成两个小组来行动了)。不然可以把它固定在壳里。也很可惜,那天没能向老师说明我观察到的这个现象。

在大学城,我在湖边抓了一只有绿色条纹的蜻蜓。这种蜻蜓很难抓!它总是在湖边忽悠一下就飞走。我觉得自己有点邪恶啊!因为我是趁它产卵的时候,用捕虫网抓住它的。在野外实习的过程中,我们还看到了蜻蜓交尾和蝴蝶交尾的现象。学习了动物学之后,我们不再以玩乐的眼光来观察动物,而是从专业的角度来观察思考,也发现了一些动物世界中有趣的事情,而不仅仅是看大盘表面现象。

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我们小组分工合作,大组的联系就不够紧密。实习路上,我们打趣说我们这是西天取经呢!

制作标本的时候,我们一起查阅资料,为确定每一只虫子的目而纠结;制作标本的时候,为蚂蚁的微小而叹息。制作标本的过程,我们不断翻书查阅,使我们的知识得到一个梳理和巩固。

我觉得,这次动物学实习又一次增进了小组成员之间的感情,增强了同学们之间的了解,为我们的大学生活增加了更多有趣的故事。同时,也学习到了很多知识。最后,老师人性化地取消了个人考试,让我们很感动!

三天的到外实习,很累很辛苦但真的很快乐,想想就够乐的咯,这辈子也就这次动物学实习了,真的没有什么机会可以以这副武装到广州的帽峰山、火炉山和大学城横行啊!哈哈,想到别人的眼光我们虽然一开始也挺尴尬的,可是后来,大家都觉得自己开心就好,何必在乎其他人的眼光。爬山爬到累的腿都直抖了,火炉山的阶级太恐怖了,哪有那么陡的,顺便崇拜一下那些每天登山的人~~最近肯定提到爬山,肯定不去了。我们组的合作良好,昆虫捉到很多,蝴蝶扑到了很多,大家都是捕蝶大户了。希望明天的展示顺利进行,老师有问我们必答!加油啦加油啦!

植物营养学实验报告篇七

春华秋实,岁月潇湘。转眼为期一个月的园艺生产实习就过去了。在这次的实习中,我学的不仅仅是如何进行育苗管理,让我感触更深的是一种工作态度,一种观念,一种对园艺产业的认知,一种认识人生与自我的启迪。

这次的实践中,在积累成功经验的同时,我也在不断的认识自己的不足,吸取实践中得来的教训。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和缺点,并且不断剖析自己以取得进步。我相信此次实习经历会对我产生深刻而长远的影响。

时间过的真快,在这段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也认识到了自己很多的不足,受益匪浅,以下是我对实习生活的总结以及一些心得体会。

实习是一种对用人单位和实习生都有益的人力资源制度安排。对接受实习生的单位而言,是发展储备人力资源的措施,可以让其低成本、大范围的选择人才,培养和发现真正符合用人单位要求的人才,亦可以作为用人单位的公关手段,让更多的社会成员(如实习生)了解用人单位的文化和理念,从而增强社会对该组织的认同感并赢得声誉。

对我们而言,实习可以使每一个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尝试不同的工作,早日了解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内容获取相关经验,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逐步完成职业化角色的转化,发现自己真实的潜力和兴趣,以奠定良好的事业基础,也为自我成长丰富了阅历,促进整个社会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

植物营养学实验报告篇八

在暑假期间,我最喜欢看的节目就是cctv10的动物世界,这次的节目进行很大的改动,比如“最毒的动物”,或者是“致命毒液”其中都讲到了一种相当出名的杀手——黑寡妇。黑寡妇也许是世界上声名最盛的毒蜘蛛了,但一般来说,被黑寡妇咬伤并不会致命。黑寡妇的腹部有红色的沙漏状图案,这是它的标志性特征。“黑寡妇”蜘蛛身体为黑色,雄蜘蛛腹部有红色斑点,身长在2—8厘米之间。由于这种蜘蛛的雌性会在交合后立即咬死配偶,因此民间为之取名为“黑寡妇”。

黑寡妇蜘蛛(简称黑寡妇)是一种具强烈神经毒素的蜘蛛。它是一种广泛分布的大型蜘蛛,热带及温带地区发现。成年雌性黑寡妇蜘蛛腹部呈亮黑色,并有一个红色的沙漏状斑记。另外黑寡妇蜘蛛这一名称一般特指属内的一个物种latrodectusmectans,有时也指多个寡妇蜘蛛属的物种,其中有31已被识别的物种包括:澳洲红背蛛和褐寡妇蜘蛛。

黑寡妇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ricus被发现几乎遍布全球。其他的品种通常比较稀少,并且分布范围稳定。然而,颜色花纹的多种多样并不是黑寡妇之间的唯一区别。这个物种也能从猎食方法,外形特征,网的编织,卵包的形状,躲避场所,体型大小,交合方式等等不同来区别。即使从毒性上也能区分不同种类。应该注意的是成体雄性是没有毒腺的。当你被雌性黑寡妇叮咬以后,你死亡的风险只有百分之五。但你的身体都会遭受剧痛。尽管是轻微的叮咬,他们的毒性直接影响到中央神经系统和肌肉组织。

黑寡妇蜘蛛的毒液会促进神经递质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的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肌肉,能引起肌肉的收缩。一般而言,黑寡妇蜘蛛的毒素对儿童和体弱者威胁较大。在毒液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毒液中含有一种叫做latrotoxin的蛋白质,这种蛋白可以促进乙酰胆碱的释放;此外还有一些分子量相对较小的多肽和毒素,这些小分子物质与细胞表面的阳离子通道在空间结构上显示出一定的同源性,能够与离子通道特异结合,它们能影响钙、钠和钾等阳离子的离子通道1;另外还有更简单的小分子化合物。

黑寡妇的毒液比草原响尾蛇还厉害15倍,在美洲市场,它的价值比黄金贵千百倍,一盎司最少230万美元,此外,它的蛛丝强度超过目前所有已知的天然纤维,甚至连以坚韧著称的钢丝和凯夫拉纤维都望尘莫及,它的韧性,在拉断前足可以延伸27%,强度则超过普通蛛丝的2倍。

但是尽管其毒素的毒性很强,但注射剂量很小,且黑寡妇蜘蛛咬人导致死亡的案例非常少。所以大家不用特别害怕的。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