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演讲稿>登幽州台歌教学设计省一等奖 登幽州台歌教学设计(模板7篇)

登幽州台歌教学设计省一等奖 登幽州台歌教学设计(模板7篇)

时间:2023-10-13 11:46:53 作者:雁落霞 登幽州台歌教学设计省一等奖 登幽州台歌教学设计(模板7篇)

通过明确岗位职责,可以避免工作重叠和职责不清的问题。编写岗位职责时,需确保其与组织员工的素质要求和能力匹配。掌握不同岗位职责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职场中的复杂性。

登幽州台歌教学设计省一等奖篇一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2、借助注释、课后练习,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借助注释和课后练习,以及相关资料,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指名回答。对,就是陈子昂,大家通过预习,对他有了一定的了解。老师这里也有一份阵子昂的资料,请个同学读一读。

2、谁来说说课题的意思。幽州台在哪儿?(登上幽州台的感受)到底是怎样的感受呢?(心旷神怡、豪气、空旷、不妨融入自己的想象再读课题吧)

3、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千古流传的诗吧。

4、初读古诗。

生自由读诗,提出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注意读出诗的节奏、韵味。

(2)读完后邻座互读,互相正音。

检查初读情况:指名读,学生评议读得如何?(读准了字音,诗的节奏把握很准,读出了诗的韵味。相机划出诗的节奏)

赛读(男女小组)、齐读。

(现在我们已经读通读顺了诗句,其实每一首诗句字里行间中都隐藏着作者别样的情怀,下面我们就走进陈大诗人的心里,一起去感受他的悲情吧!

了解古诗我们还要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体会。下面是老师找到的一份资料,请大家用我们刚学到的默读的方法读读吧。)

1、学生自读

出示学习要求:

(1)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

(2)你从诗句中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并说说你是怎么体会到的?把你的体会读出来。

(3)小组交流自己的体会

2、全班交流体会

(预设:生不逢时的惆怅之情、怀才不遇的哀叹、报国无门的悲愤、知音难觅的苦闷、建功立业的渴望、理想破灭的痛苦、“独”字渲染了诗人不可名状的孤独悲凉质感、“怆然而涕下”逼真的描绘了诗人热泪飞洒的情态和悲愤)

3、升华朗读

(苍天无语,只能静静的听他倾诉,北风呼啸,替他把满腔悲愤宣泄,情何以堪,——让我们把把诗人的情感宣泄出来吧,)生齐读古诗。

听了大家的朗读,老师也想替诗人把感情宣泄出来,(师配乐朗读)

4、练习背诵

有没有谁能像老师这样抒发一下感情的?

1、小结学习古诗方法:

(1)理解诗句,初步弄懂诗意。

(2)想象古诗意境,体会作者感情

(3)熟读吟诵

2、默写古诗。师::是的,诗人是不幸的,报国无门,独上高台,知音难觅,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诗人的遭遇是不幸的,但又是幸运的,他留下了这样一首足以万古不朽的诗作,我们也是幸运的,在一千多年以后能欣赏到这样一首名垂千古的诗篇,让我们拿起自己的笔,把诗人的情怀也流淌在我们的纸上吧。(生默写古诗)

1、课外读读陈子昂的诗作

2、试着改写这首诗,注意人物的心里描写

板书设计

登幽州台歌

前后

(寂寞苦闷)

悠悠怆然

登幽州台歌教学设计省一等奖篇二

垣曲初中主备人:杜俊霞审核:七语组执教人:

学习目标

1、体味诗的阔大苍凉的意境之美;2、理解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难点

1、体味诗的阔大苍凉的意境之美;2、理解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学习过程一、导入

1、作者:【陈子昂】(公元659—公元700年),字伯玉,唐代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代表作】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等。

2、背景: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随军担任参谋。武攸宜根本不懂军事,接连打了几次败仗。陈子昂进谏,建议不仅未被采纳,反而被贬斥。

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大兴。

1、朗读诗歌,注意节奏,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再读诗歌,结合注释了解大意。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眼泪

悲伤的样子。3、大意:

(在幽州台上)我向历史长河的前端和后面望看去,也看不到像燕昭王那样的贤君。

1、前两句诗是从什么角度写的?“古人”与“来者”分别指谁?“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时间角度前:过去。后:未来。“古人”:燕昭王一类的古代礼贤下士的明君。“来者”:未来的燕昭王一类的明君。

两个“不见”相互映照,表达出诗人对贤明君主的钦敬仰慕之情,也表露出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感伤。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却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幅境界雄浑、浩瀚空旷的艺术画面。

诗的前三句粗笔勾勒,以浩渺宽广的宇宙天地和沧桑易变的古今人事作为深邃、壮美的背景加以衬托。

这首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

六、随堂练习填空

1、诗人俯仰古今,倾吐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满腔忧愤之情的诗句是:2、登楼眺望,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情绪的诗句是:

3、本诗与屈原《远游》中:“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意境相近的诗句是:选择

1、赏析该诗,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中的“古人”指古代的明君贤士,这句表现了诗人对历史上君臣遇合,风云聚会成就一番事业的无限向往之情。

b、颔联中的“来者”指后世的明君贤士,这句表现了诗人苦于人生有限而不及见“来者”的无限伤感之意。

c、颈联“念天地之悠悠”中的“悠悠”意思为“长远得无穷无尽的样子。”d、尾联“独怆然而涕下”中的“涕”解释为“鼻涕”。2、.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短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奈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

b.“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里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文人。c.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诗人面前仿佛出现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图景。

俯仰古今——时间的绵长登楼眺望——空间的辽阔无垠独自凭吊——心绪之孤单悲苦。

孤独生之短促怀才不遇

登幽州台歌教学设计省一等奖篇三

霸州市第十八中学

张向阳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此诗,能够理解翻译。最好能当堂背下来。

2、体会诗歌阔达苍凉的意境之美。

3、理解诗人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苦闷情感。教学重难点

1、重点:诗歌的朗读背诵和理解翻译

2、难点:诗歌的情感意境理解和描绘。教学过程

1、导语:

同学们生活中有没有遇到委屈的事情呢?

通过同学的回忆,体会委屈的情感,建立一个情感联系,跟诗人感情互通的目的。

比如被父母批评,不被同学朋友理解,因为送同学回家晚了,被家长批评。跟家长出门,指导的道路正确却不被采纳等等。

同时调动课堂气氛,让学生通过回忆回答,很快的进入课堂氛围。

那么,历史上,有一个人,比起你的事情来说,是倒霉头透顶了。——设置悬念,引出此诗的作者和经历,了解此诗的写作背景。

2、介绍作者生平遭遇播放陈子昂图画。

简介:陈子昂幼而聪颖,少而任侠,年十七、八,尚不知书。后因击剑伤人,始弃武从文,慨然立志,谢绝旧友,深钻经史,不几年便学涉百家,不让乃父。青少年时轻财好施,慷慨任侠,24岁举进士,以上书论政得到女皇武则天重视,授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曾因“逆党”反对武后而株连下狱。

3、此诗背景

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族叛乱,陈子昂随建安王武攸宜出征,参谋军事。武攸宜轻出兵,致使前军陷没。陈子昂热情进谏,并自荐分麾下万人为前驱,但武氏以书生轻之,不纳。数日后,陈子昂再谏,激怒了武氏,将其贬为军曹。此时的陈子昂,满怀悲愤。登临幽州台,写了一首诗。

凡是去过的学生,对这个问题肯定感兴趣。而且,因此会加深印象。

5、介绍幽州台

幽州,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市。幽州台:即燕国时期燕昭王所建的黄金台。修建黄金台用于招纳贤才,因燕昭王将黄金置于其上而得名,其师郭隗为例,成为当时燕昭王用黄金台招纳而来的第一位贤才。著名诗人陈子昂也写了一首幽州台的诗《登幽州台歌》.幽州台又名“蓟北楼”,也有称“燕台”。

6、看到此台,陈子昂什么心情?引出诗歌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7、教师范读。学生朗读。自读。读给同桌挺听。找同学朗读。目的,就是加强学生的朗读。

8、翻译解释。

翻译词句,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阔达。怆然:悲伤,凄恻。涕:古时候指眼泪。前:向前看。念:想到。翻译诗歌内容向前看不见古之贤君。向后望不见当今圣明。

一想到天地无穷无尽,苍茫一片。我倍感凄凉独自落泪。

9、分析探究

前不见古人,古人指什么人?后不见来者,来者指什么人?

描绘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画面。

这道题只要学生描绘,基本就没问题。学生同桌讨论,再然后找学生描绘。登台远眺,宇宙苍茫,孤单寂寞。

诗歌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学生讨论,同桌。然后找学生回答。只要学生说的词语接近,就让他们记下来。

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寂寞孤独,悲凉悲戚。壮志难酬,报国无门,对英明君王的渴望,和自己人生的苦闷。诗歌表达了什么样的意境?天地人三位一体。创造出悠远辽阔。

空旷苍茫。慷慨悲凉的意境。诗人登台远眺,产生怎样的联想?

联想过去赏识贤才的英明君王和现在自己悲戚的遭遇。由此表达诗人什么情感?

怀才不遇,报国无门。这个是为了巩固学生的记忆,在前面,已经总结过。最后小结

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此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的典型社会意义。

登幽州台歌教学设计省一等奖篇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2、借助注释、课后练习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诵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能凭借语言文字,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了解作者:

1、同学们,在我国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就像是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永开不败。而学习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让我们领略诗歌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有名的诗——《登幽州台歌》,齐读诗题。

2、你们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吗?

3、简介作者,为理解诗情奠下基础。

二、自读诗句,理解诗意。

1、学生细读诗,借助词典,把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掌握,实在不会的则做上记号质疑。

2、指名读。读出韵味和节奏。

3、说说自己读懂了哪些句子?你展开了哪些想象?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句?

4、全班交流。

三、朗读指导,领悟诗情。

1、再读体会,思考:诗中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我们该用什么语气读呢?

2、学生自由读,在小组内讨论。

3、情感朗读,赛读。

4、齐读。

四、总结全文:

1、总结古诗。

2、总结学法:

a、学生回忆:我们是怎样学习《登幽州台歌》?

b、老师总结学习方法:

(1)理解诗句,初步弄懂诗意。

(2)想象古诗意境,体会作者感情。

(3)熟读吟诵,拓展延伸。

作业设计:读一读陈子昂其他的诗

板书设计: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登幽州台歌教学设计省一等奖篇五

1、学习诗歌,培养学生欣赏古诗的能力。

2、指导学生朗读,研读品味,体悟诗的表现手法。

3、体会诗人在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初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通过诗歌的语言和诗中的形象体会诗人在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古之文人大多是孤独的,古来圣贤多寂寞吗。孤独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内心酸楚,孤独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的怀才不遇,孤独是“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的百无聊赖……其实孤独既是一种心境,一种感伤,也是一种超然。现在我们就去感受一位大唐诗歌中起到承前启后作用的中坚人物内心的那份孤独。

1、朗读指导

学生自由读,再找学生朗读。在读时用心揣摩诗的内容和情感。

2、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陈子昂(661~702),唐代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自幼具有豪侠浪漫的性格。少年时代曾闭门读书,遍览经史百家,树立了远大的政治抱负。24岁举进士,上书论政,为武则天所赞赏,拜麟台正字,转右拾遗。他曾在26岁、36岁两次从军边塞,对边防军事问题提出过一些有远见的建议。38岁后解职回乡,为县令段简所诬,入狱,忧愤而死。他的诗标举汉魏风骨,强调兴寄,反对柔靡之风。有《陈伯玉集》。696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犯边,武后派建安王武攸宜率军出征,陈子昂随军参谋第二次来到边塞。武攸宜亲贵出身,全然不晓军事。陈子昂屡献奇计,不被理睬,反遭贬斥,降为军曹,因而抑郁不得志。蓟丘是春秋时燕的旧都,燕昭王姬平曾在这里修碣石宫,筑黄金台,卑身厚币以招天下贤豪之士,乐毅、邹衍、剧辛等人先后到燕,助昭王大败齐国,称雄一时。

3、合作探究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受?

向前看,像燕昭王那样的古代贤君再也见不到了;向后看,后代的贤君又在哪里呢?一种茫然与无奈自然涌上诗人的心头。

(2)、诗人为什么会“怆然而涕下”?在这泪中还包含着什么深层的精神?

诗人立足于幽州台这个时间与空间的交汇点。眼观天地,空间无边无际,而个人何其渺小!神游今古,时间无始无终,而一生何其短暂!再加上明君贤臣、英雄豪杰难追难待。于是一种沉重和孤立无援、独行无友的孤独袭上心头,不禁“怆然而涕下”!诗歌中所表达的不只是客体的浩渺,更有诗人在怆然流涕后的抗争与进取,诗歌中蕴含着诗人力图为国建功的积极精神。

板书设计: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寂寞悲愤的情绪

怀才不遇的苦闷

登幽州台歌教学设计省一等奖篇六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了解作者:

1、同学们,在我国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就像是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永开不败。而学习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让我们领略诗歌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有名的诗——《登幽州台歌》,齐读诗题。

2、你们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吗?

3、简介作者,为理解诗情奠下基础。

二、自读诗句,理解诗意。

1、学生细读诗,借助词典,把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掌握,实在不会的则做上记号质疑。

2、指名读。读出韵味和节奏。

3、说说自己读懂了哪些句子?你展开了哪些想象?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句?

三、朗读指导,领悟诗情。

1、再读体会,思考:诗中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我们该用什么语气读呢?

2、学生自由读,在小组内讨论。

3、情感朗读,赛读。齐读。

四、总结全文:1、总结古诗。2、总结学法

a、学生回忆:我们是怎样学习《登幽州台歌》?

b、老师总结学习方法:(1)理解诗句,初步弄懂诗意。(2)想象古诗意境,体会作者感情。(3)熟读吟诵,拓展延伸。

作业设计:读一读陈子昂其他的诗

板书设计: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有关于登幽州台歌教学设计一等奖,登幽州台歌优秀教案的相关内容,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信息,可持续关注我们。

登幽州台歌教学设计省一等奖篇七

《登幽州台歌》》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2、借助注释、课后练习,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借助注释和课后练习,以及相关资料,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多媒体素材

一课时

二 次 备 课

2、指名回答。对,就是陈子昂,大家通过预习,对他有了一定的了解。老师这里也有一份陈子昂的资料,请个同学读一读。

2、谁来说说课题的意思。幽州台在哪儿?(登上幽州台的感受)到底是怎样的感受呢?(心旷神怡、豪气、空旷、不妨融入自己的想象再读课题吧)

3、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千古流传的诗吧。

4、初读古诗。

生自由读诗,提出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注意读出诗的节奏、韵味。

(2)读完后邻座互读,互相正音。

检查初读情况:指名读,学生评议读得如何?(读准了字音,诗的节奏把握很准,读出了诗的韵味。相机划出诗的节奏)

赛读(男女小组)、齐读。

(现在我们已经读通读顺了诗句,其实每一首诗句字里行间中都隐藏着作者别样的情怀,下面我们就走进陈大诗人的心里,一起去感受他的悲情吧!!

了解古诗我们还要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体会。下面是老师找到的一份资料,请大家用我们刚学到的默读的方法读读吧。)

1、学生自读

出示学习要求:

(1)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

(2)你从诗句中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并说说你是怎么体会到的?把你的体会读出来。

(3)小组交流自己的体会

2、全班交流体会

(预设:生不逢时的惆怅之情、怀才不遇的哀叹、报国无门的悲愤、知音难觅的苦闷、建功立业的渴望、理想破灭的痛苦、“独”字渲染了诗人不可名状的孤独悲凉质感、“怆然而涕下”逼真的描绘了诗人热泪飞洒的情态和悲愤)

3、升华朗读

(苍天无语,只能静静的听他倾诉,北风呼啸,替他把满腔悲愤宣泄,情何以堪,——让我们把把诗人的情感宣泄出来吧,)生齐读古诗。

听了大家的.朗读,老师也想替诗人把感情宣泄出来,(师配乐朗读)

4、练习背诵

有没有谁能像老师这样抒发一下感情的?

1、小结学习古诗方法:

(1)理解诗句,初步弄懂诗意。

(2)想象古诗意境,体会作者感情

(3)熟读吟诵

2、默写古诗。师::是的,诗人是不幸的,报国无门,独上高台,知音难觅,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诗人的遭遇是不幸的,但又是幸运的,他留下了这样一首足以万古不朽的诗作,我们也是幸运的,在一千多年以后能欣赏到这样一首名垂千古的诗篇,让我们拿起自己的笔,把诗人的情怀也流淌在我们的纸上吧。(生默写古诗)

1、课外读读陈子昂的诗作

2、试着改写这首诗,注意人物的心理描写

相关范文推荐
  • 10-13 教师转正申请书(模板16篇)
    离婚申请书通常包含夫妻双方的个人信息、婚姻状况、离婚的原因以及财产分割等内容。点击下面的链接可以查看一些成功转正申请书的范例,或许会对大家有所启发。教师转正申请
  • 10-13 最新幼师竞聘的演讲稿三分钟(模板8篇)
    奋斗,是一种不服输的斗志,只有坚持奋斗才能战胜一切困难。下面是一些和谐社会的探索和实践,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幼师竞聘的演讲稿三分钟篇一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 10-13 平安夜快乐祝福语 平安夜快乐的祝福语(大全16篇)
    每个岗位都有不同的职责和要求,员工需要根据自己的岗位职责来完成工作。第五,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在工作中展现自己的能力。请大家仔细阅读下面的岗位职责范文
  • 10-13 最新节约用水倡议六年级oo字 五年级环保节约用水(通用14篇)
    打败你的只有你自己,坚韧不拔的心态是成功的关键。总结要具备实用性,我们需要总结出一些实用的经验和方法,以便将来借鉴和运用。下面是一些脍炙人口的励志名言,它们会激
  • 10-13 初三暑假日记(模板18篇)
    制作提纲可以让我们在写作过程中更加高效地找到论据和相关信息。在编写提纲时,我们应该尽量避免过于笼统或过于详细的描述,保持适度的抽象和具体。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提纲示
  • 10-13 最新适合雨天发的句子搞笑(优秀16篇)
    一分钟,意味着时间的短暂和有限,我们应该怎样用好这短暂的一分钟呢?怎样才能撰写一篇准确、简洁而又有深度的一分钟总结?在这里,我们为大家呈现一些经典的一分钟总结范
  • 10-13 最新读汤姆索亚历险记心得体会(精选20篇)
    工作心得是对自己在工作中的经验和体会进行总结和归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接下来是一些学习心得范文的选取,它们或许能为你提供一些写作的思路和方
  • 10-13 最新经典人生感悟短句 人生感悟的经典语录(通用9篇)
    运动会是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好机会,也是提升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引领运动潮流,通过校园健康日等活动预热运动会。接下来是一些精彩的运动会宣传语,让我们一起为运动
  • 10-13 最新房地产销售个人工作总结如何写(大全12篇)
    税务是国家对公民和法人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的一种重要手段。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服务月活动的经验总结和改进方案,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指导和帮助。房地产销售个人工
  • 10-13 最新奥运心得体会 迎奥运心得体会(实用12篇)
    培训心得是对培训内容和方法的思考和反思。以下是一些实习心得的收集,希望对正在进行实习的同学们能够有所启发。奥运心得体会篇一奥运会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体育盛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