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秘知识>最新介绍西溪湿地导游词(优秀8篇)

最新介绍西溪湿地导游词(优秀8篇)

时间:2023-10-12 09:19:19 作者:飞雪 最新介绍西溪湿地导游词(优秀8篇)

导游词需要根据游客的兴趣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调整,使其更加贴合游客的喜好。如何写一篇生动有趣的导游词?这是每个导游都应该思考的问题。下面是一些精选导游词的片段,让我们一起领略导游词的美妙魅力。

介绍西溪湿地导游词篇一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是一个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西溪湿地导游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各位旅客朋友们:大家好!

杭州西溪湿地是新开发的一个生态掩护景点,原为沼泽遍布的迂腐民居村庄,含有很浓郁的汗青文化沉积,现辟为国度湿地公园。它就坐落在我栖身地的旁边,没事时常常去哪里逛逛。起首给人的感受是天然情形调和幽美,没有雕塑的陈迹。处处都是池塘,池塘边的树木七零八落,有的乃至横卧在水里。枯萎的荷叶、水草、芦苇在风中摇曳,摆弄着残败的身影。池塘边的小路曲曲弯弯,有的是泥路,有的是木板搭成的路,有的是水泥块铺成的路。路的双方,栽种了品种富厚多样的树木,堪称湿地植物王国。我在一条整洁大度的木板路上走着,不经意地走到了一间水下生态博物馆。

透过玻璃可以看到小鱼在游动,水下植物此时还处在蛰伏期,只看到一些枯枝残叶和希罕的绿芽。我想,到春天必然很悦目。公园里有两条贯串对象南北的大马路,对象偏向叫绿堤,南北偏向叫福堤。绿堤的双方是湿地生态植物园;福堤的双方是首要景点。起首到了西边的河渚街,这条古色古香的小街,正在策划着各式百般的传统土特产物,有蓝印花布店,豆腐坊,酿酒坊,伞店,手工艺编织店,龙舟陈列馆等。店肆都是木制门板,雕花窗户,每家店肆门前都飘零着招商旗,颇有复古之风。走过河渚街,面前耸起一座高塔,约四层,有盘梯可上。不远处,是游船船埠,哪里有两棵大樟树,树干粗大,浓荫蔽日。又有绿水相映,实为炎天最佳乘凉处。我没有登船游览,猜想别有一番滑稽。

随后便掉头沿福堤向南走去,右转弯穿过竹林,见到一排排掩映在竹林中的古刹和古民居,哪里有交芦庵,云水庵,西溪山庄,厉杭二公祠等构筑,静闲有致,古朴典雅,是念书休养的甜头所。走出竹林,沿福堤朝南走去,便到了高庄。这是清朝乾隆时期宫廷学者高士其的住所,也是迎接乾隆的处所。庄园部署得犬牙交织,竹林环绕,水波寂静,视野坦荡,美不胜收。昔时高士其的得意其乐可以想见。

湿地公园种了许多花草,再过几天,梅花就要开放。到当时再访湿地,就是另一番情况了。

各位旅客朋友们:大家好!

西溪国度湿地公园是一个集都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度湿地公园。20xx年11月03日,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20xx年1月10日,被评为国度aaaaa级旅游景区。

洪园是西溪湿地三期,虽名气不如东区非诚勿扰大,但景致却一点儿也不比东区差,乃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好吧,着实,我更喜好它的平安,宁静地像个温婉的女子。

偷得浮生半日闲,且到洪园走一走。美景如画自不说,清爽氛围润鼻喉。摘(zhe)完菜往复打鱼,捕上一条大鲫鱼。女人醉了不消酒,遇见美食不住口。缘起洪生《永生殿》,定要洪府走一走。老树攀爬探院墙,桃梨争相朵朵开。蜿蜒溪流城中绕,飞檐翘角映水中。只觉半日尚太短,否则洪园走个遍。

西溪湿地西区洪园国度湿地公园

荆源访古

“荆源”为乡土地名,“访古”即追寻原生态之西溪。荆源访古景观由移植的近50幢江南古构筑和五常原有的汗青构筑构成,今朝有部门构筑已建成,这些古构筑以他们久长的汗青传承和深挚的文化积淀,吸引着人们探寻的脚步,它所拥有的浓重的乡土气味和原汁原味的江南文化风采,布满着原生文化的魅力,是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配合浮现。

洪园余韵

洪氏家属是宋、明、清时期闻名的“钱塘望族”,明尚书洪钟暮年归隐于西溪五常,建洪园,为休憩吟咏之所,槿篱茅屋,小桥横溪,从此洪氏家属在五常繁衍生息数百年,涌现出了洪楩、洪昇等一批汗青绅士。昔时,洪钟承先世遗业,青缃盈积。构书楼,课后辈,闲与老农村翁究晴雨、话桑麻,怡然自乐。此次复建,尽现园内峰石崩云,花木扶疏名胜。浮现平安淡泊、阔别喧哗的归隐文化。

艺术荟萃村

中京城市湿地艺术聚落,该村庄以“重拾西溪人文影象,缔造今世艺术聚落”为理念,以西溪大人文汗青文脉为配景,操作基地脉络理解、开合有序、野趣横生的湿地生态空间名堂,首要包罗“梦西溪”、“艺术家旅馆”、“艺术创意俱乐部”、“艺术创作实践基地”在内的艺术构筑空间聚落,凝塑西溪人文艺术精力内在,成为杭州都市不行或缺的今世艺术基地。

寿堤

“寿堤”是西溪“三堤十景”之一,西溪国度湿地公园内共有三条长堤,别离定名为“福、绿、寿”,与“福禄寿”谐音。“寿堤”是三堤中最长的堤,全长5470米,寓意与杭州市打造康健都市的方针相同等。将龙舌环绿、慈航送子、龙舟胜会、洪园余韵、火柿映波等浩瀚的西溪美景串珠成链,组成了一幅西溪湿地中最美的图画。

五凡人家

五凡人家是体验西溪五常原生态文化的重要地区之一。活跃地重现了临水而居的湿地原居民的传统民居、原汁原味的出产器材和习俗,展示了湿地村子的传统糊口方法和风情。

秋芦飞雪

西溪有“三雪”,桃为绛雪,芦为秋雪,梅为香雪。秋芦飞雪所处地理位置在蒹葭深处,四周河道溪水环抱,东面秋雪滩上芦花摇曳,一经风吹,斑白而轻如棉絮,随风飞扬,如漫天飘雪。金秋时节,游人可以泛舟缓缓融入芦苇的天下,也可以登秋雪庵弹指楼,观秋芦遍野,赏芦花胜雪,乃西溪一绝。

火柿映波

柿基鱼塘、桑基鱼塘是几千年农耕劳作形成的西溪湿地特定地貌。在西溪星罗棋布的池塘的塘基上遍布着大巨微小的柿树,光百年以上的老柿树就有4000多株。柿树既起着固堤、护堤的浸染,同时也组成西溪一道绝佳的风光,尤其到了秋日,天高云淡,风清气爽,柿子熟的时辰,柿叶也变红了,这时更有芦荻互为映照,芦白柿红,令民气醉。游人不单可以在柿林中浴风徜徉,更可以一饱口福。

龙舟胜会

自古以来,每年夏历端午节,西溪四邻八乡之龙舟胜会于此,这一传统习惯勾当至今长盛不衰。相传清乾隆帝南巡江南,曾在深潭口抚玩蒋村龙舟,欣而口敕“龙舟胜会”。自此西溪龙舟申明远播。此刻,每年端午龙舟胜会,深潭口和五常河流人声鼎沸,热闹很是,古戏台上戏曲、武术、舞龙舞狮出色纷呈,水中几百条龙舟交往穿梭,试比坎坷,这项象征西溪人勇猛固执,百折不回,追求柔美糊口的精力。

介绍西溪湿地导游词篇二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约为11.5平方公里,分为东部湿地生态保护培育区、中部湿地生态旅游休闲区和西部湿地生态景观封育区。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浙江西溪的导游词,欢迎大家参阅。

在路上导游跟我们说西溪湿地被称作“杭州之肺”西溪湿地国家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一期占地面积3。46平方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

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进了西溪湿地眼前看到的不是绿树就是清清的河水,仿佛仙境一般。我们边走边看,过了一会终于到了坐船的码头。我上了船之后就拿起水枪向窗外吸水,张老师看见了生气地对我说:“你不能把手伸到窗外,如果有船靠近的话这样该多危险啊!”。我可怜的水枪被张老师没收了,忽然我看到窗外有一些白色的小鸟在湖面自由的飞翔,我向导游打听才知道那些小鸟原来是白鹭。之后我们一行人来到了大樟树前。

只见大樟树的枝干粗壮、枝叶繁茂,像一把撑开的大雨伞,为人们遮风挡雨。大樟树的枝干大约要七八个大人手拉手才能把大樟树抱住,而且在大樟树的树阴下能同时做一百多人。刚见到大樟树的时候我惊讶的下巴都快掉下来了,大自然真的很伟大,我们在大自然的面前是多么的渺小呀!

杭州是著名的丝绸之乡,,我们一行人再返回的途中来到了丝绸甩卖现场,当时我的零花钱已经花光,于是向张老师借了20元钱,给爸爸买了一个丝绸内裤,给妈妈买了一个丝绸钱包。

张老师夸我真有孝心。美丽的杭州西溪湿地真令人流连忘返。

我们一家一起去了西溪湿地。一路上人山人海,四周彩旗飘扬,好多外地人来杭州玩,热闹得很!爸爸好不容易把车停好,靠在花坛边。我们便兴奋地下了车。终于走到了,我们向前望去:游客们像一个个黑色的蚂蚁,布满了整个入口。有的在买票,有的正要坐船,有的还在休息。我一看顿时着急了,连忙冲了上去,排上了队,买好了门票。

我们又走了长长一段路,到了码头。我非常喜欢坐游船,连忙又排上了队。终于,我听到了“呜,呜”的声音,是游船来了!我像小鸟一样的兴奋,走进了船。我们开始了旅行,船静静地开着,远处不时传来一声声鸟叫。只见每一丛生长在水边的花草都有木桩护着。导游介绍说:“每个木桩上都有3—4米长,直伸进河底的泥土里,都是为了防止岸上的泥土被那来势甚急的水流给冲下去。”我边听边吃着东西,观看着风景,那粗壮的柿子树,上面结了好多个又大又圆的柿子。柿子树很粗壮,,水很柔和,这两个配起来真是美丽极了。那前方一丛一丛的树林,若隐若现,真是美啊!湖面上,倒映着一丛丛树的美丽身影。水静静地流着,天空碧蓝碧蓝。空气时不时地给我们带来一阵阵清香。“嗷,嗷!”一阵叫声突然从我耳边传来。

只见一只只白色大鸟展开双翅,横掠过湖面,两只爪子同时伸展开,伸入水中,那浅白色的长毛在风里荡漾。它们不怕我们的游船,像一个个战士,在天空中翱翔、飞舞。我问了妈妈,回忆起这种鸟叫白鹭。这又让我想起来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真的让我激动不已!接着,我们又下了船,又走了,又上了船,见到了好多小动物。松树,柳树,柿子树……都有。船靠了岸,我依依不舍地下了船,又望了一眼与我相伴的大树、小鸟、天空和湖面,它们还是那样若隐若现,美丽动人。“这美丽的,西溪湿地!”我不禁感叹道。

各位游客,您好:

欢迎来到西溪湿地

西溪湿地国家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一期占地面积346平方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西溪之胜,独在于水”。西溪保护区内生物景观及其丰富。以芦苇、柿林、梅花为名的植物资源,构成了湿地十分丰富的生态景观,芦苇是湿地的标志,现尚存300余亩,“河渚芦花”名列湿地景观之首。柿子林是西溪的一大特色植物,西溪柿子曾是直送京城的供品,现西溪存有的柿林树13000多棵,百年以上的老柿树约有4000棵。

与湿地风光相媲美的是,杭州西溪还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据史料记载,康熙、乾隆等帝王,苏轼、米芾、唐伯虎、郁达夫、徐志摩等名人都曾游览过西溪,并留下不少诗文和书画作品,成为西溪文化的宝贵财富。

西溪湿地的简单介绍就到这里,希望大家玩的开心,希望这里,能给您留下美好的回忆,谢谢大家。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西溪,古称河渚,“曲水弯环,群山四绕,名园古刹,前后踵接,又多芦汀沙溆”。如今的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坐落于杭州市区西部,占地面积10.08平方公里,分为东部湿地生态保护培育区、中部湿地生态旅游休闲区和西部湿地生态景观封育区。西溪集生态湿地、城市湿地、文化湿地于一身,堪称中国湿地第一园。西溪湿地以独特的风光和生态,形成了极富吸引力的一种湿地景观旅游资源。湿地内河流众多,水渚密布,温度适宜、雨量充沛,植被繁多,大面积的芦荡,众多飞禽走兽,到处鸟语花香,空气清新。在西溪,你可以泛舟湖漾港汊,可以垂钓河塘柳荫,秋风中可以观柿听芦,冬日里可以探访梅花,也可以在初春时踏青漫步,在夏日下采菱赏荷,其中的野趣妙意,真是令人流连忘返。

西溪之胜,独在于水。水是西溪的灵魂,园区约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等水域,正所谓“一曲溪流一曲烟”,整个园区六条河流纵横交汇,其间分布着众多的港汊和鱼鳞状鱼塘,形成了西溪独特的湿地景致。

西溪之重,重在生态。为加强生态保护,在湿地内设置了费家搪、虾龙滩、朝天暮漾三大生态保护区和生态恢复区。入口处设湿地科普展示馆,园区内有三个生物修复池和一块湿地生态观赏区。西溪还是鸟的天堂,园区设有多处观鸟亭,给游客呈现出群鸟欢飞的壮丽景观。

西溪人文,源远流长。西溪自古就是隐逸之地,被文人视为人间净土、世外桃源。秋雪庵、泊庵、梅竹山庄、西溪草堂在历史上都曾是众多文人雅士开创的别业,他们在西溪留下了大批诗文辞章。深谭口百年老樟树下的古戏台,据说还是越剧北派艺人的首演地。

西溪民风,淳厚质朴。每年端午节在深谭口举行的龙舟胜会,历史悠久,形式独特,被誉为“花样龙舟”。烟水渔庄附近的“西溪人家”、“桑·蚕·丝·绸故事”重现西溪原居民的农家生活劳动场景,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水乡典型的民俗。

大家好,欢迎来到西溪游玩,我是今天为你们服务的导游王导,希望大家今天能玩得开心!

西溪景区是国家4a景区,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名胜古迹众多,素有“东台之根”的美誉。

看!我们现在所在的就是董永七仙女文化园啦!董永七仙女文化游园由汉唐风格组成的,里面有24个景点,有董孝贤祠、有浮雕长廊等。这里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董永卖身葬父,感动了天上的七仙女,七仙女便来到人间,与董永结为夫妻。但好景不长,天神知道了此事,便要求七仙女回到天上,就这样,董永和七仙女再也不能相见了。

现在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海春轩塔。海春轩塔建于唐贞观年间620_年,距今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海春轩塔的历史悠久吧。你们知道吗?海春轩塔故称“尉迟塔”,又称“定海针”还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是砖块做的,高20多米,七级八面说到这儿,该让你们去看看啦!记住,要做一个文明游客哦!

时间真快呀,今天,我都要和你们说再见了,希望下次还能做你们的导游!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们今天将来到东台著名的景点——西溪。我姓陈名逸,大家可以叫我小逸,希望大家能玩得开心。

往前走,看,我们到了!前面是什么台呀?它就是海春轩塔!海春轩塔建于唐贞观年间,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它为江苏第一古塔,由唐朝名将尉迟敬德监造,故称“尉迟塔”。此塔能为航海船舶回归导航,故又称“定海针”,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塔为砖塔,高20多米,七级八面。海春轩塔与千年古刹泰山寺交相辉映,形成了素斋馆、莲花广场、广福禅寺、慈孝文化馆和佛教文化集中体验区等特色景点。

时间不多了,也该说再见了,还真有点舍不得,不过下次你们来的时候,我还会做你们的导游!

介绍西溪湿地导游词篇三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西溪,古称河渚,“曲水弯环,群山四绕,名园古刹,前后踵接,又多芦汀沙溆”。如今的`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坐落于杭州市区西部,占地面积10.08平方公里,分为东部湿地生态保护培育区、中部湿地生态旅游休闲区和西部湿地生态景观封育区。西溪集生态湿地、城市湿地、文化湿地于一身,堪称中国湿地第一园。西溪湿地以独特的风光和生态,形成了极富吸引力的一种湿地景观旅游资源。湿地内河流众多,水渚密布,温度适宜、雨量充沛,植被繁多,大面积的芦荡,众多飞禽走兽,到处鸟语花香,空气清新。在西溪,你可以泛舟湖漾港汊,可以垂钓河塘柳荫,秋风中可以观柿听芦,冬日里可以探访梅花,也可以在初春时踏青漫步,在夏日下采菱赏荷,其中的野趣妙意,真是令人流连忘返。

西溪之胜,独在于水。水是西溪的灵魂,园区约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等水域,正所谓“一曲溪流一曲烟”,整个园区六条河流纵横交汇,其间分布着众多的港汊和鱼鳞状鱼塘,形成了西溪独特的湿地景致。

西溪之重,重在生态。为加强生态保护,在湿地内设置了费家搪、虾龙滩、朝天暮漾三大生态保护区和生态恢复区。入口处设湿地科普展示馆,园区内有三个生物修复池和一块湿地生态观赏区。西溪还是鸟的天堂,园区设有多处观鸟亭,给游客呈现出群鸟欢飞的壮丽景观。

介绍西溪湿地导游词篇四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区西部,离杭州主城区武林门只有6公里,距西湖仅5公里。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约为11.5平方公里,分为东部湿地生态保护培育区、中部湿地生态旅游休闲区和西部湿地生态景观封育区。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浙江西溪的导游词5篇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坐落于浙江杭州市区西部,距离杭州西湖五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中国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占地面积约11.5平方公里,分为东部湿地生态保护培育区、中部湿地生态旅游休闲区和西部湿地生态景观封育区。园区约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正所谓“一曲溪流一曲烟”,整个园区六条河流纵横交汇,水道如巷、河汊如网、鱼塘栉比如鳞、诸岛棋布,形成了西溪独特的湿地景致,集生态湿地、城市湿地、文化湿地于一身,堪称中国湿地第一园。

1、历史沿革

远古雏形,在四、五千年前,西溪的低湿之地,如受天目山春夏洪水的冲流,此处被淹没便成了湖泊,而干旱之时,湿地也就出现。湿地随隐随现的现象,因此可以把它称为雏形阶段。从东汉熹平元年(172年)建造南湖算起,到唐末五代为止,大约有一千多年时间,是西溪湿地形成期。

宋元发展到了宋元时期,在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年),朝廷正式在此建置西溪镇,这是西溪进入新阶段的开始,这也说明了西溪是个千年古镇。

明清时期,西溪两岸的社会经济与文化,得到了多方面的进展,养鱼育蚕、种竹培笋与茶叶果蔬等农副业得到发展,成为郊区农业的特色民国萎缩民国后,湿地日渐萎缩。

到了20世纪五十年代,西溪地域多个乡镇的建立,工厂企业的发展,使西溪湿地范围逐渐缩小。

2、地理环境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区西部,横跨西湖区与余杭区两区,离杭州主城区武林门只有6公里,距西湖仅5公里。公园总面积约为11.5平方公里。

地质地貌: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河流总长100多公里,约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等水域,其间水道如巷、河汊如网,鱼塘栉比、诸岛棋布;陆地绿化率在85%以上,土壤主要有红壤、岩性土和水稻土3个土类,其中以红壤和水稻土分布最为广泛。气候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17℃,年平均相对湿度78%,年平均降水量1399mm,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较长,四季分明。

3、自然资源

动物资源:昆虫: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昆虫标本有480种,两栖类:溪国家湿地公园有两栖类1目4科10种爬行类: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有爬行类3目8科15种鸟类: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有鸟类15目41科126种,其中有松雀鹰、雀鹰、普通鵟、红隼、燕隼、游隼、褐翅鸦鹃和斑头鸺鶹等8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兽类: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有兽类5目7科14种鱼类: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有鱼类45种,隶属 6目14科35属,其中10种鱼类为人工养殖品种。

4、生态价值

西溪湿地是杭州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湿地能够调节大气环境,湿地内的丰富的动植物群落,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同时它还能吸收有害气体,达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应对城市空气污染问题,为城市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和良好的气候条件。

西溪湿地还是一个典型的多样化生态系统,湿地复杂多样的植物群落,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是鸟类、两栖类动物的繁殖、栖息、迁徙、越冬的场所,对于提高城市物种多样性有重要的作用。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坐落于浙江杭州市区西部,距离杭州西湖五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中国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占地面积约11.5平方公里,分为东部湿地生态保护培育区、中部湿地生态旅游休闲区和西部湿地生态景观封育区。

园区约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正所谓“一曲溪流一曲烟”,整个园区六条河流纵横交汇,水道如巷、河汊如网、鱼塘栉比如鳞、诸岛棋布,形成了西溪独特的湿地景致,集生态湿地、城市湿地、文化湿地于一身,堪称中国湿地第一园。

2015年10月,西溪湿地旅游区主要存在安全隐患明显,多处人流集中处无警示标识,游船安全设施不到位;导览服务不完善,导游讲解水平抵,标识系统不完备,商业设施标识混乱等问题,对景区给予严重警告,并公开通报,给予6个月时间整改。

在路上导游跟我们说西溪湿地被称作“杭州之肺”西溪湿地国家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一期占地面积3。46平方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

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进了西溪湿地眼前看到的不是绿树就是清清的河水,仿佛仙境一般。我们边走边看,过了一会终于到了坐船的码头。我上了船之后就拿起水枪向窗外吸水,张老师看见了生气地对我说:“你不能把手伸到窗外,如果有船靠近的话这样该多危险啊!”。

我可怜的水枪被张老师没收了,忽然我看到窗外有一些白色的小鸟在湖面自由的飞翔,我向导游打听才知道那些小鸟原来是白鹭。之后我们一行人来到了大樟树前。

只见大樟树的枝干粗壮、枝叶繁茂,像一把撑开的大雨伞,为人们遮风挡雨。大樟树的枝干大约要七八个大人手拉手才能把大樟树抱住,而且在大樟树的树阴下能同时做一百多人。刚见到大樟树的时候我惊讶的下巴都快掉下来了,大自然真的很伟大,我们在大自然的面前是多么的渺小呀!

杭州是著名的丝绸之乡,我们一行人再返回的途中来到了丝绸甩卖现场,当时我的零花钱已经花光,于是向张老师借了20元钱,给爸爸买了一个丝绸内裤,给妈妈买了一个丝绸钱包。

张老师夸我真有孝心。美丽的杭州西溪湿地真令人流连忘返。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西溪之胜,独在于水。水是西溪的灵魂,园内约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等水域,正所谓“一曲溪流一曲烟”,整个园区六条河流纵横交汇,其间分布着众多的港汊和鱼鳞状鱼塘,形成了西溪独特的湿地景致。

西溪之重,重在生态。为加强生态保护,在湿地内设置了费家塘、虾龙滩、朝天暮漾三大生态保护区和生态恢复区。入口处设湿地科普展示馆,园区内有三个生物修复池和一块湿地生态观赏区。西溪还是鸟的天堂,园内设有多处观鸟亭,给游客呈现出群鸟欢飞的壮丽景观。

西溪人文,源远流长。西溪自古就是隐逸之地,被文人视为人间净土、世外桃源。秋雪庵、梅竹山庄、西溪草堂在历史上都曾是众多文人雅士开创的别业,他们在西溪留下了大批诗文辞章。帝王将相如宋高宗、康熙、乾隆等也挥洒墨宝以表达对西溪的倾慕之情。据考证西溪还是越剧北派艺人的首演地。

西溪民风,淳厚质朴。每年端午节在深潭口举行的龙舟胜会,历史悠久,形式独特,被誉为“花样龙舟”。烟水鱼庄附近的“西溪人家”、“桑蚕丝绸故事”、“西溪婚俗馆”、“西溪酿酒坊”重现西溪原居民的农家生活劳动场景,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江南水乡典型的民俗。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坐落于浙江杭州市区西部,距离杭州西湖五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中国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占地面积约11.5平方公里,分为东部湿地生态保护培育区、中部湿地生态旅游休闲区和西部湿地生态景观封育区。园区约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正所谓“一曲溪流一曲烟”,整个园区六条河流纵横交汇,水道如巷、河汊如网、鱼塘栉比如鳞、诸岛棋布,形成了西溪独特的湿地景致,集生态湿地、城市湿地、文化湿地于一身,堪称中国湿地第一园。

1、历史沿革

远古雏形,在四、五千年前,西溪的低湿之地,如受天目山春夏洪水的冲流,此处被淹没便成了湖泊,而干旱之时,湿地也就出现。湿地随隐随现的现象,因此可以把它称为雏形阶段。从东汉熹平元年(172年)建造南湖算起,到唐末五代为止,大约有一千多年时间,是西溪湿地形成期。

宋元发展到了宋元时期,在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年),朝廷正式在此建置西溪镇,这是西溪进入新阶段的开始,这也说明了西溪是个千年古镇。

明清时期,西溪两岸的社会经济与文化,得到了多方面的进展,养鱼育蚕、种竹培笋与茶叶果蔬等农副业得到发展,成为郊区农业的特色民国萎缩民国后,湿地日渐萎缩。

到了20世纪五十年代,西溪地域多个乡镇的建立,工厂企业的发展,使西溪湿地范围逐渐缩小。

2、地理环境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区西部,横跨西湖区与余杭区两区,离杭州主城区武林门只有6公里,距西湖仅5公里。公园总面积约为11.5平方公里。

地质地貌: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河流总长100多公里,约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等水域,其间水道如巷、河汊如网,鱼塘栉比、诸岛棋布;陆地绿化率在85%以上,土壤主要有红壤、岩性土和水稻土3个土类,其中以红壤和水稻土分布最为广泛。气候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17℃,年平均相对湿度78%,年平均降水量1399mm,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较长,四季分明。

3、自然资源

动物资源:昆虫: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昆虫标本有480种,两栖类:溪国家湿地公园有两栖类1目4科10种爬行类: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有爬行类3目8科15种鸟类: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有鸟类15目41科126种,其中有松雀鹰、雀鹰、普通鵟、红隼、燕隼、游隼、褐翅鸦鹃和斑头鸺鶹等8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兽类: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有兽类5目7科14种鱼类: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有鱼类45种,隶属 6目14科35属,其中10种鱼类为人工养殖品种。

4、生态价值

西溪湿地是杭州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湿地能够调节大气环境,湿地内的丰富的动植物群落,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同时它还能吸收有害气体,达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应对城市空气污染问题,为城市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和良好的气候条件。

西溪湿地还是一个典型的多样化生态系统,湿地复杂多样的植物群落,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是鸟类、两栖类动物的繁殖、栖息、迁徙、越冬的场所,对于提高城市物种多样性有重要的作用。

江西浔阳楼溪导游词

江西导游词

鸳鸯溪导游词

花溪导游词

江西景德镇导游词

介绍西溪湿地导游词篇五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坐落于浙江杭州市区西部,距离杭州西湖五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中国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 、国家5a级旅游景区,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占地面积约11.5平方公里,分为东部湿地生态保护培育区、中部湿地生态旅游休闲区和西部湿地生态景观封育区。园区约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正所谓“一曲溪流一曲烟”,整个园区六条河流纵横交汇,水道如巷、河汊如网、鱼塘栉比如鳞、诸岛棋布,形成了西溪独特的湿地景致,集生态湿地、城市湿地、文化湿地于一身,堪称中国湿地第一园。

1、历史沿革

远古雏形,在四、五千年前,西溪的低湿之地,如受天目山春夏洪水的冲流,此处被淹没便成了湖泊,而干旱之时,湿地也就出现。湿地随隐随现的现象,因此可以把它称为雏形阶段。从东汉熹平元年(172年)建造南湖算起,到唐末五代为止,大约有一千多年时间,是西溪湿地形成期。

宋元发展到了宋元时期,在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年),朝廷正式在此建置西溪镇,这是西溪进入新阶段的开始,这也说明了西溪是个千年古镇。

明清时期,西溪两岸的社会经济与文化,得到了多方面的进展,养鱼育蚕、种竹培笋与茶叶果蔬等农副业得到发展,成为郊区农业的特色民国萎缩民国后,湿地日渐萎缩。

到了20世纪五十年代,西溪地域多个乡镇的建立,工厂企业的发展,使西溪湿地范围逐渐缩小。

2、地理环境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区西部,横跨西湖区与余杭区两区,离杭州主城区武林门只有6公里,距西湖仅5公里。公园总面积约为11.5平方公里。

地质地貌: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河流总长100多公里,约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等水域,其间水道如巷、河汊如网,鱼塘栉比、诸岛棋布;陆地绿化率在85%以上,土壤主要有红壤、岩性土和水稻土3个土类,其中以红壤和水稻土分布最为广泛。气候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17℃,年平均相对湿度78%,年平均降水量1399mm,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较长,四季分明。

3、自然资源

动物资源:昆虫: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昆虫标本有480种,两栖类:溪国家湿地公园有两栖类1目4科10种爬行类: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有爬行类3目8科15种鸟类: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有鸟类15目41科126种,其中有松雀鹰、雀鹰、普通鵟、红隼、 燕隼、游隼、褐翅鸦鹃和斑头鸺鶹等8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兽类: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有兽类5目7科14种鱼类: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有鱼类45种,隶属 6目14科35属,其中10种鱼类为人工养殖品种。

4、生态价值

西溪湿地是杭州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湿地能够调节大气环境,湿地内的丰富的动植物群落,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同时它还能吸收有害气体,达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应对城市空气污染问题,为城市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和良好的气候条件。

西溪湿地还是一个典型的多样化生态系统,湿地复杂多样的植物群落,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是鸟类、两栖类动物的繁殖、栖息、迁徙、越冬的场所,对于提高城市物种多样性有重要的作用。

介绍西溪湿地导游词篇六

到了门口,一行醒目的大字映入眼帘。上面写着: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我们走进了大门,里面有许许多多复古的建筑,这些建筑与边上的一池荷花融为一体,仿佛回到了过去。再向前走,对岸一片翠绿的景象。我们还幸运的看到了一只水鸟,赶紧“抓拍”下来。

我们又到了高庄。前往高庄的路上是一片生机勃勃的竹林。高庄很大,要很长时间才能看完。高庄的房里有许多古董,边上还放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请勿触摸”的字样。可见,这些都是很老很老的文物了。还有一个大门,上面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其精美程度一点也不比千柱屋的百马图差。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我也是按自己等角度来评论它们的。高庄有很多楼房,有的还有楼梯。高庄真的很古老,连楼梯也禁止上。高庄还有许多大水池,里面种植着荷花,睡莲等植物。要是在这里拍古装戏,那都用不着横店影视城了!高庄何止是大户人家,都快富甲天下了!游览完了高庄,我仿佛看到了高庄以前繁荣昌盛的景象。

看完了人造风景,就要开始看自然风景了。虽然这里没有别的景区那么壮观,却将一种宁静,祥和,淡定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树林里静悄悄的,好像世界上别人都消失了。这里远离城市的喧闹,污染和汽车尾气,是难得一遇的好地方。妈妈不由自主的赞叹道:“这里处处都是风景啊!”我们好像被无边无际的绿色包围着。蝴蝶飞舞着,好像在问我们它美不美。蜻蜓围着我们飞来飞去,好像一个导游在给我们引路。一个小湖上,一只大鸟正飞快地滑翔而过,丰满的羽翼在湖面上掠过。树上不知藏着什么机灵的小家伙,偶尔还会有几只蜻蜓停在水面上。可是他们的动作都很快,好像在刻意避开我们。我们再往前走,前面有一座小木桥。桥下面的湖上漂浮着一些植物,给了我们真正到了野外的感觉。桥下面一边的植物是绿色的,而另一边却是红色的。我们走上了一条蜿蜒在无尽绿色之中的小路。路边上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湿地是地球之肺。”所以我们更应该保护湿地,留住绿色。这么多树,对人类有多大的帮助可想而知。要知道现在这样的好地方已经不多了。

到了中午,我们找到一个小木屋,边上还有木桥。这里可真是野生动物的天堂啊!我们的木屋下有一个十分美丽的小湖,边上群山环绕,眼前一片绿色,真是赏心悦目!别看这湖美,美丽中也隐藏着危险。假如你也到西溪湿地游玩的话,千万不要贸然下水,这里的水深两米以上。

下午了,我们又游览了片刻,筋疲力尽,便走了。我望着大门,心里想着刚准备进去游玩时我有多么的期待。

介绍西溪湿地导游词篇七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坐落于浙江杭州市区西部,距离杭州西湖五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中国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西溪湿地公园导游词,欢迎参考!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水是西溪的灵魂,园内约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等水域,正所谓“一曲溪流一曲烟”,整个园区六条河流纵横交汇,其间分布着众多的港汊和鱼鳞状鱼塘,形成了西溪独特的湿地景致。

为加强生态保护,在湿地内设置了费家塘、虾龙滩、朝天暮漾三大生态保护区和生态恢复区。入口处设湿地科普展示馆,园区内有三个生物修复池和一块湿地生态观赏区。西溪还是鸟的天堂,园内设有多处观鸟亭,给游客呈现出群鸟欢飞的壮丽景观。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坐落于浙江杭州市区西部,距离杭州西湖五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中国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 、国家5a级旅游景区,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占地面积约11.5平方公里,分为东部湿地生态保护培育区、中部湿地生态旅游休闲区和西部湿地生态景观封育区。

园区约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正所谓“一曲溪流一曲烟”,整个园区六条河流纵横交汇,水道如巷、河汊如网、鱼塘栉比如鳞、诸岛棋布,形成了西溪独特的湿地景致,集生态湿地、城市湿地、文化湿地于一身,堪称中国湿地第一园。

20xx年10月,西溪湿地旅游区主要存在安全隐患明显,多处人流集中处无警示标识,游船安全设施不到位;导览服务不完善,导游讲解水平抵,标识系统不完备,商业设施标识混乱等问题,对景区给予严重警告,并公开通报,给予6个月时间整改。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坐落于浙江杭州市区西部,距离杭州西湖五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中国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 、国家5a级旅游景区,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占地面积约11.5平方公里,分为东部湿地生态保护培育区、中部湿地生态旅游休闲区和西部湿地生态景观封育区。园区约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正所谓“一曲溪流一曲烟”,整个园区六条河流纵横交汇,水道如巷、河汊如网、鱼塘栉比如鳞、诸岛棋布,形成了西溪独特的湿地景致,集生态湿地、城市湿地、文化湿地于一身,堪称中国湿地第一园。

1、历史沿革

远古雏形,在四、五千年前,西溪的低湿之地,如受天目山春夏洪水的冲流,此处被淹没便成了湖泊,而干旱之时,湿地也就出现。湿地随隐随现的现象,因此可以把它称为雏形阶段。从东汉熹平元年(172年)建造南湖算起,到唐末五代为止,大约有一千多年时间,是西溪湿地形成期。

宋元发展到了宋元时期,在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年),朝廷正式在此建置西溪镇,这是西溪进入新阶段的开始,这也说明了西溪是个千年古镇。

明清时期,西溪两岸的社会经济与文化,得到了多方面的进展,养鱼育蚕、种竹培笋与茶叶果蔬等农副业得到发展,成为郊区农业的特色民国萎缩民国后,湿地日渐萎缩。

到了20世纪五十年代,西溪地域多个乡镇的建立,工厂企业的发展,使西溪湿地范围逐渐缩小。

2、地理环境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区西部,横跨西湖区与余杭区两区,离杭州主城区武林门只有6公里,距西湖仅5公里。公园总面积约为11.5平方公里。

地质地貌: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河流总长100多公里,约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等水域,其间水道如巷、河汊如网,鱼塘栉比、诸岛棋布;陆地绿化率在85%以上,土壤主要有红壤、岩性土和水稻土3个土类,其中以红壤和水稻土分布最为广泛。气候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17℃,年平均相对湿度78%,年平均降水量1399mm,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较长,四季分明。

3、自然资源

动物资源:昆虫: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昆虫标本有480种,两栖类:溪国家湿地公园有两栖类1目4科10种爬行类: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有爬行类3目8科15种鸟类: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有鸟类15目41科126种,其中有松雀鹰、雀鹰、普通鵟、红隼、 燕隼、游隼、褐翅鸦鹃和斑头鸺鶹等8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兽类: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有兽类5目7科14种鱼类: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有鱼类45种,隶属 6目14科35属,其中10种鱼类为人工养殖品种。

4、生态价值

西溪湿地是杭州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湿地能够调节大气环境,湿地内的丰富的动植物群落,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同时它还能吸收有害气体,达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应对城市空气污染问题,为城市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和良好的气候条件。

西溪湿地还是一个典型的多样化生态系统,湿地复杂多样的植物群落,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是鸟类、两栖类动物的繁殖、栖息、迁徙、越冬的场所,对于提高城市物种多样性有重要的作用。

介绍西溪湿地导游词篇八

西溪湿地是有名的景点,吸引了很多游客来欣赏美景,导游要向游客介绍好湿地公园的特色。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杭州西溪湿地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在路上导游跟我们说西溪湿地被称作“杭州之肺”西溪湿地国家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一期占地面积3。46平方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

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进了西溪湿地眼前看到的不是绿树就是清清的河水,仿佛仙境一般。我们边走边看,过了一会终于到了坐船的码头。我上了船之后就拿起水枪向窗外吸水,张老师看见了生气地对我说:“你不能把手伸到窗外,如果有船靠近的话这样该多危险啊!”。 我可怜的水枪被张老师没收了,忽然我看到窗外有一些白色的小鸟在湖面自由的飞翔,我向导游打听才知道那些小鸟原来是白鹭。之后我们一行人来到了大樟树前。

只见大樟树的枝干粗壮、枝叶繁茂,像一把撑开的大雨伞,为人们遮风挡雨。大樟树的枝干大约要七八个大人手拉手才能把大樟树抱住,而且在大樟树的树阴下能同时做一百多人。刚见到大樟树的时候我惊讶的下巴都快掉下来了,大自然真的很伟大,我们在大自然的面前是多么的渺小呀!

杭州是著名的丝绸之乡,我们一行人再返回的途中来到了丝绸甩卖现场,当时我的零花钱已经花光,于是向张老师借了20元钱,给爸爸买了一个丝绸内裤,给妈妈买了一个丝绸钱包。

张老师夸我真有孝心。美丽的杭州西溪湿地真令人流连忘返。

到了门口,一行醒目的大字映入眼帘。上面写着: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我们走进了大门,里面有许许多多复古的建筑,这些建筑与边上的一池荷花融为一体,仿佛回到了过去。再向前走,对岸一片翠绿的景象。我们还幸运的看到了一只水鸟,赶紧“抓拍”下来。

我们又到了高庄。前往高庄的路上是一片生机勃勃的竹林。高庄很大,要很长时间才能看完。高庄的房里有许多古董,边上还放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请勿触摸”的字样。可见,这些都是很老很老的文物了。还有一个大门,上面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其精美程度一点也不比千柱屋的百马图差。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我也是按自己等角度来评论它们的。高庄有很多楼房,有的还有楼梯。高庄真的很古老,连楼梯也禁止上。高庄还有许多大水池,里面种植着荷花,睡莲等植物。要是在这里拍古装戏,那都用不着横店影视城了!高庄何止是大户人家,都快富甲天下了!游览完了高庄,我仿佛看到了高庄以前繁荣昌盛的景象。

看完了人造风景,就要开始看自然风景了。虽然这里没有别的景区那么壮观,却将一种宁静,祥和,淡定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树林里静悄悄的,好像世界上别人都消失了。这里远离城市的喧闹,污染和汽车尾气,是难得一遇的好地方。妈妈不由自主的赞叹道:“这里处处都是风景啊!”我们好像被无边无际的绿色包围着。蝴蝶飞舞着,好像在问我们它美不美。蜻蜓围着我们飞来飞去,好像一个导游在给我们引路。一个小湖上,一只大鸟正飞快地滑翔而过,丰满的羽翼在湖面上掠过。树上不知藏着什么机灵的小家伙,偶尔还会有几只蜻蜓停在水面上。可是他们的动作都很快,好像在刻意避开我们。我们再往前走,前面有一座小木桥。桥下面的湖上漂浮着一些植物,给了我们真正到了野外的感觉。桥下面一边的植物是绿色的,而另一边却是红色的。我们走上了一条蜿蜒在无尽绿色之中的小路。路边上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湿地是地球之肺。”所以我们更应该保护湿地,留住绿色。这么多树,对人类有多大的帮助可想而知。要知道现在这样的好地方已经不多了。

到了中午,我们找到一个小木屋,边上还有木桥。这里可真是野生动物的天堂啊!我们的木屋下有一个十分美丽的小湖,边上群山环绕,眼前一片绿色,真是赏心悦目!别看这湖美,美丽中也隐藏着危险。假如你也到西溪湿地游玩的话,千万不要贸然下水,这里的水深两米以上。

下午了,我们又游览了片刻,筋疲力尽,便走了。我望着大门,心里想着刚准备进去游玩时我有多么的期待。

周家村入口: 越过西溪桥就进入了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换乘中心——周家村,这是整个园区的主入口。周家村除了是游客集散和了解园区信息的主要区域外,还设有“西溪问茶”茶室供游人消遣休息,“西溪礼品”出售西溪特有的鸭舌帽等礼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里也是西溪生态展示馆和青少年生态教育基地所在,充分体现出园区以生态为重的理念。

烟水渔庄: 烟水渔庄位于烟水庵的南部,濒临朝天暮漾。这里展示了西溪农事鱼耕活动,也是游客休闲、餐饮的中心。在美丽的渔庄里,我们可以享受到西溪的美味佳肴,吃到各种风味和品种的淡水鱼;大众垂钓区让游客享受到野外垂钓的闲情逸致。

泊蓭草堂:此为明末清初钱塘人邹孝直(名师绩)的庄园。邹氏读书乐道,不求闻达,与两个弟弟在此耕读自娱,诗礼治家。当时这一带芦苇丛生,野趣盎然,从高处远远望去,整片庄园似仙岛泊于水上,故名"泊蓭"。

西溪水阁:西溪自古多文人。 在这片土地留下了文人们许多的墨宝和足迹,西溪水阁主要用于文人藏书、读书及会友。如今的西溪水阁,有"兰溪书屋"和"拥书楼"两处藏书楼,使得游人在西溪厚重的文化气息中,去追随当年文人隐士的避世清闲。

梅竹山庄:此为清钱塘文人章黼(字次白)(约1777-1857)所建。庄内多古梅修竹,据史料记载,章次白对西溪的挖掘、疏浚工程作出的贡献很大。其为人性高洁,好读书,喜字画,常邀朋唤友至此吟诗作画。故名。

深潭口:深潭口又名深潭港,《南漳子》记载:"深潭口,非舟不渡;闻有龙,深潭不可测。"因此,深潭口成为蒋村每年龙舟胜会所在地,每逢端午,人来舟往,热闹非凡,为西溪的乡俗风情增色不少。

西溪梅墅: 西溪梅墅位于公园的东南面,毗邻西溪精华区域"秋雪庵"保护区。西溪的梅花主要在南宋辇道沿线,自古就非常著名,吸引了众多文人雅士前来赏梅。"冷淡生活茶轩"正好印证了古人"竹下映梅,深静幽彻,到此令人名利俱冷"的意境。

西溪草堂:为明晚期国子监祭酒冯梦祯(字开之)(1546-1605)别业。梦祯工于诗词,喜好收藏,晚年慕西溪山水幽胜,乃于安乐山永兴寺旁(现留下西湖高级中学)置地筑山堂别业,名"西溪草堂"。现移建于此。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