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秘知识>2023年数学中的教学思想包括 例谈高中数学基础知识教学中的解题思想(实用5篇)

2023年数学中的教学思想包括 例谈高中数学基础知识教学中的解题思想(实用5篇)

时间:2023-10-07 16:33:29 作者:雅蕊 2023年数学中的教学思想包括 例谈高中数学基础知识教学中的解题思想(实用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数学中的教学思想包括篇一

一、以情激情

以情激情就是教师以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打动和感染学生,使师生情感交流,产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教师的情感应跟随教学内容,该乐则乐,该悲则悲,该怒则怒。教师的讲述或高亢激昂,或如泣如诉,努力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逐步把学生的激情推向高潮,达到思想道德的升华。如讲祖国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时,教师朗读:“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我们的祖国拥有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我们的祖国山河雄伟壮丽……”这些抑扬顿挫、充满激情的话语,使学生感受到了祖**亲的可亲可爱,产生了对祖国由衷的赞美和强烈的依恋之情,从而获得巨大的精神力量。

二、以理激情

以理激情就是教师针对学生难以理解或难以分辨是非的问题,由浅入深,有理有据地讲清道理,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寓于说理之中。如讲发扬集体主义精神时,有些学生对大公无私不能接受,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的。为了解决教学中这一理论上的重点,思想认识上的难点,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讲解。首先指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自私作为一种思想道德意识,不是人天生就有的,而是社会发展到产生了私有制以后才产生的。接着指出,无产阶级提倡的大公无私是以承认个人利益为前提的,自私自利与正当的个人利益不是一回事。又指出,大公无私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道德原则,我国现阶段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就是提倡集体主义,发扬大公无私精神。最后指出,即使是资本主义国家,也没有把自私自利、损人利己作为社会公德。正是由于道理讲得透彻,激情寓于说理之中,才使学生看清了问题的本质,看清了问题的全部,解开了心中的疑团,从而自觉地培养了集体主义精神,树立了集体主义观点。

三、以景激情

以景激情就是根据教学要求创设某种特定的情境,进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情感。如讲祖国独立强盛,才可能有个人的一切时,教师指导学生边看插图边回忆电影《开国大典》,同时播放毛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的录音。学生在这种情境中情绪高昂,激动万分,热爱祖国之情油然而生。

四、以趣激情

以趣激情就是应用幽默或富于哲理的故事、典故、谚语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如讲热爱科学,勤奋学习时,我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美国有一位名叫谢皮罗的教授,一次洗澡后拔去澡盆塞子,水流流出时的旋转方向引起了他的注意。后来经研究得出结论,澡水旋转方向与地球自转有关。这个有趣的故事强烈地吸引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研究科学问题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在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教师自身还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教师的教学行为应和所传授的知识内容相统一。求实的态度、民主的作风、简洁的语言、昂扬的精神状态无疑对学生获得这些相应的品质具有表率作用。第二,教师应具备和自己所传授的知识内容相符合的人格形象。只有教师自身具备了高尚的情操和博大的胸怀,才能宽容学生的错误,更好地塑造学生的品格。第三,教师要积极研究来自社会大课堂的道德内容。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对思想政治课教育有重要影响,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教师只有积极研究这些内容,并结合课堂教学进行正确的分析、补充、修正,才能使课内外形成统一的力量,共同作用于学生的心灵。

数学中的教学思想包括篇二

(长春外国语学校)

摘要:新课改要求数学教学采用螺旋式上升的模式,导致高中数学的很多内容在初中都曾简单学过,因此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时容易忽略知识的形成,从而影响了其对数学思想和解题方法的掌握。为了杜绝学生的这种错误思想,结合实例,探求不等式解法、对数及对数运算这些基础知识中蕴含的解题思想,以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中的教学思想包括篇三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青岛已实施了七个年头,这七年里,大家有欢喜、有困惑、有汗水、有收获.为了推进下一阶段的.课程改革工作,青岛市初中历史学科举行了“历史学科内外迁移教学法”研讨会,在本次研讨活动中,我有幸参与海峡两岸的交往一课的展示,对迁移教学法进行了初步探索,形成了自己的一些感悟.

作者:李欣作者单位:河北省灵寿县初级中学,河北,灵寿,050500刊名:青年文学家英文刊名:theyouthwriters年,卷(期):“”(12)分类号:g632关键词:

数学中的教学思想包括篇四

例谈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生活化教学

柏延学

新课程教育理念中提到“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思想政治学科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这就要求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从生活到教学”的新课程理念,将生活实践体验与教材理论逻辑有机统一起来,立足学生生活实际,设置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情境。

下面是我的具体做法,以求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教师要树立全局观念和创新意识

对整个教学模块在自己的脑海中要有整体印象,以便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及时调整教学模块的顺序,整合教学资源,收到“一材多用”“以点带面”的效果。众所周知,思想政治课最显著的特征是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但教材总有一定的滞后性,这也是学生上政治课产生厌倦情绪的重要原因。为此,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注重改进教学方式和丰富教学内容,让课堂教学赋予时代性,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讨论。我的做法是:针对每年三月,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全国“两会”召开,此时恰逢学生刚刚开学,学习热情高涨,我将《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适时提前,结合第一课《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等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关注“两会”,并通过对时政的分析,让学生既了解社会热点,又能理解理论知识,将思想政治课的学习融入社会生活中。

在全国“两会”召开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渲染“两会”的重大意义来点燃学生求知的热情。不失时机地布置任务:“两会”指哪两会?其构成成员的称谓及产生方式怎样?它们分别是我国哪种政治制度的组织机关?这些机关分别有哪些职能?当学生从宏观上把握以上常识后,再引导学生关注“两会”进程。要求学生将“两会”的议程及活动情况做搜集整理,并联系课本的相关内容,让学生在每节政治课前用五分钟时间展示其收获,体会“两会”是如何体现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的,又是如何体现公民政治权利与义务的。

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学生的有效参与,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热情,拓宽了学生视野,锻炼了学生参与社会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让学生领会到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以及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现代人本主义教学价值观强调人的自我实现,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主体,教师要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培养他们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敏锐性。在本模块的生活化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动脑思考、动手实践、调查探究、交流辩论、自主合作等方式,促使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这种研究型、参与型、体验型、实践型的学习,实现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等多样化学习方式的转变,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通过生活体验和情景感悟,能既把他们培养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的主体,又能让他们在自主探究活动中完成价值的生成,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获得终生发展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四、教师要善于运用联系的方法,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

伴随“两会”的进程和学生的积极参与,有关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职权及其优越性,人大代表的职权与义务,人民政协的性质及其职权等知识点学生基本都能掌握。在涉及我国国家领导人选的产生以及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相关议题时,再次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查阅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的主要议题: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在广泛征求党内外意见、反复酝酿协商的基础上,向“两会”推荐国家机构领导人员人选的建议名单和向全国政协推荐的全国政协领导人员人选的建议名单。审议通过了建议国务院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这样将党代会和人代会相联系,让学生明白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体现我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这样的教学伴随“两会”的进程逐步展开,所以时间周期比较长,内容也有点庞杂,它将高中政治教材中第一单元《我国公民的政治生活》和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的有关知识融入社会生活中。但是只要教师精心准备,持之以恒,学生的参与意识被调动,就能达到既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实现,又能紧跟国家大政方针,体现政治学科的时代性,彰显政治学科的特色与魅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的教学既拓展了教学的空间,关注了学生的主体体验,又把学习置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下,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真正体验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第二中学)

数学中的教学思想包括篇五

摘要:在小学生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过程中,数形结合思想起了重要的作用,好比桥梁。学生的数学思维也得到很好的拓展,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本文就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数形结合;小学数学;几何模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形结合思想,其本质是将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笼统的数学语言与一目了然便于理解的图片联系起来。利用数形结合,数形相互间转化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主观视觉上可以理解的图片。这样做,不仅使得学生容易理解所学的知识而且老师也更容易讲解清知识,减轻了老师和学生的压力,使学生对数学有了新的认识,不易产生厌学思想。不过就目前的教学而言,数形结合思想所用少之又少,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老师意识到数形结合对学生学习的好处,数形结合思想必定会广为流传。以小学数学中最常见的六类问题来体现这种思想比普通思想的进步之处,感受下这种思想的奇妙之处。

一、在分数除法中的应用

记得以前有这样一道题,小明有一本课外书,第一天读了这本书的1/10,若剩下的页数他计划3天读完,则他每天得读多少?刚开始看到这样的题,相信大家都一头雾水,不知道该如何做,如果只是一味地做,相信很难做出来。如果这个时候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就会容易很多。画一个矩形,把这本书看成这个矩形,把它分成10分,其中一份涂成黑色,表示已读的部分,剩下的九份是未读的部分,如果需要三天读完,只需要把剩下的九份分成三部分,就很容易得出每天需要读的书是1/3.再如一共有10个学生,其中1/2的学生喜欢跳舞,4/5的学生唱歌、跳舞都喜欢,问只喜欢唱歌的学生有几人?解答过程为:画一个矩形,分成10分,其中的5份涂成红色表示喜欢跳舞的学生,8份涂成蓝色表示喜欢跳舞唱歌的学生,可以看到,其中有3份是重叠的,则可以得出只喜欢唱歌的学生是3/10。

如果只是埋头做,不仅学生自己难以完成,老师也难以讲解,最后学生再遇到这类型题也难以解答。

二、倍数中应用

在小学的数学中,“倍数”的概念难以理解,这类型题目也很难做,如果讲解不清楚,学生自己做不会做,将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

例如小明、小红共有10元,小红是小明的4倍,问小明和小红分别有多少钱?如果利用图形解答,这类型题目就会很简单。把小明的钱数作为1倍数,小红的钱数是他的4倍,那么这10块钱就相当于是小明钱数的(1+4)倍,由此就可以知道小明的钱数,随即在求解小红的钱数。解答过程为:小明的钱数:10/(1+4)=2元;小红的钱数:2*4=8元。

再如学校一二年级一共有150个同学,其中一年级是二年级的二倍,问一、二年级各有多少个同学?这个题也是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就特别简单。解答过程如下:把二年级的同学看成1倍数,那么二年级的同学就是它的2倍,这150个同学就相当于二年级同学的(1+2)倍,则可以先求出二年级的同学随后求解一年级的学生数目。二年级的学生数目:150/(1+2)=50人;二年级学生:50*2=100人。

三、鸡兔同笼问题

例如笼子里有鸡和兔若干只,从上面数9个头,从下面数28只脚,问鸡兔各有多少只?

这类问题应该是大家在学习数学中最大的心理阴影吧,现在回忆起来都觉得好难。然而这类题也有很多的求解方法,最简单的自然是画图求解。

总所周知。鸡有2只脚,兔子有4只,均为一个头。因此先画9个圆圈,表示9个头,然后开始画脚,先每个头上都画两只脚,一共是18只,还剩10只脚,继续在头上两只两只的画脚,直到10只画完。由画的图可以得出,有5只兔子,4只鸡。这类问题如果不结合数形思想,是很难搞清楚的。

四、几何模型中的引用

例如计算1-1/2-1/4-1/8-1/16=?这种题如果直接计算对于小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如果采用数形结合思想,就会游刃有余了。先画一个大正方形,一分为二,其中一部分涂成黑色,表示被减掉的部分;将剩下的部分一分为二,其中每一部分都是1/4,其中一部分涂黑,表示减掉的部分;剩下的部分继续一分为二,每一部分就是1/8,其中的一部分继续涂黑,表示被减掉的部分;将剩下的部分一分为二,每一份都是1/16,涂黑一部分,剩下的一部分即为所求的解,可以知道是1/16。

再例如,小明有10颗糖,给了小红1/5,给了小兰剩下的1/4,又给了小李剩下的1/3,问小明还有几颗糖?解答过程如下:画一个圆,分成10份,每份代表1颗糖,把其中的两份涂黑,已经给了小红,剩下8份,这8份中,再涂黑两份,代表给了小兰,剩下的6份中,再涂黑两份表示给了小李,则可以知道小明还有4颗糖。利用树形结合解决问题,这类问题的解决就十分容易。

五、正方形、长方形的应用

用4个边长为4的正方形,拼成矩形或正方形后,其中周长最大是多少,最小的又是多少?做这类题目时,要边想边动手画图。画图看看共有几种拼接的方法,周长又各是多少,不能一味地只是想,而不画图。

六、年龄问题

姐妹两人今年年龄和17岁,已知去年姐姐的年龄恰好为妹妹年龄的2倍,问今年姐姐妹妹各是多少岁?这种题目是典型的应用题形式,在没有学习未知数的时候,树形结合就显得尤为重要。本题中。姐妹年龄的和今年17岁,则去年和为15岁,画一条线段分成15份,每份表示的是1岁,则可以知道其中有5份是妹妹的年龄,10份是姐姐的,就可以知道今年姐姐11岁,妹妹6岁。

结束语: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树形结合思想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解决问题中,把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和一目了然的图形结合起来,使得数学问题更加形象化、具体化,使得学生容易理解其中的奥妙。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才会牢固,难以忘记,会激发起学习的积极性,为今后的数学学习乃至于物理、化学的学习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程龙琴.例谈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j].小学教学研究,2011(8).[2]杨云.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教育,2015(2).[3]孙凤鸣.浅谈树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素质教育,2016,207(6).[4]黄梅琴.“数形结合”是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分数乘、除法》教学反思[j].小学教学设计,2012(2).

数形结合教学心得体会

《数与形》教学

高考数形结合教学心得体会

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之探究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