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心得体会>智慧团建心得体会 智慧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智慧团建心得体会 智慧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时间:2023-07-27 12:48:01 作者:储xy

心得体会是个人在经历某种事物、活动或事件后,通过思考、总结和反思,从中获得的经验和感悟。心得体会是我们对于所经历的事件、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和反思。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智慧团建心得体会 智慧教育培训心得体会篇一

通过智慧课堂专题培训,促进我树立智慧教学理念,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了适应在智慧课堂环境下的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提升了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智慧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力。

1、领悟有效教学。

怎样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在从有效性走向优质教学呢?我认真学习着专家在讲座中的每一句话,思考着每一个观点。从学习中使我深刻的领悟到了:在教学中应不断探索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处理好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课堂欲设与生成等等之间的关系。

2、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学习的过程是一次知识积累与运用、创造的过程,因此要会学、善用。我每次听专家讲座和观看课堂实录后,总要有一个思考,即如何将这些优秀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及典型的案例带进自己的课堂,有针对性的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缩短同发达地区学校教学上的差距。通过实践对理论、经验的检验,寻找这些方式方法上的不同点、相同点与衔接点,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方法,提升自身的课堂教学艺术。开阔学生的视野,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

3、提高自身素质,学会终身学习。

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把不断学习作为自身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教学实践中,将学习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在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各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学生对知识的需要。做反思型教师,养成反思习惯,反思自已的活动过程,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决策以及所产生的结果的过程,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通过总结经验,向更完善的目标努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平台,不断扩大学习资源和学习空间,注重与其他教师和专家的合作探讨,提高教研水平。

所以通过这个阶段的学习,我明白了要转变学习的观念,要从需要我学变成我需要学,这样才会提高学习的效率,及时巩固操作方法。通过带着问题学习,在无形中也更新了自己的教学理念。跳出ppt的教学思路去构思新的教学设计,结合智慧课堂的教学理念,去构思教学设计,丰富教学形式,又是一次焕然一新的备课。

本次培训后的几点思考:

3.智慧课堂的教学过程,要结合实际,根据解决什么问题就选用什么样适合的工具来进行教学设计。并非在一堂课里把智慧教室系统的各项功能使用个遍就是智慧教学,就叫智慧课堂。

智慧团建心得体会 智慧教育培训心得体会篇二

和过去《教学大纲》相比,许多老师发现:《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引入了过去大学的内容,比如《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中的晶格能、手性分子、金属晶体的堆积方式等,《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中的焓变和熵等内容。新教材也增加了大量的有关大学的内容,比如《有机化学基础》中涉及了红外光谱和核外电子共振图谱等内容。这些内容的出现,许多老师的第一反映是:新教材难了。进而提出质疑:许多内容自己读大学时都很难搞清楚,放在高中教材中,中学生能明白吗?教学实践中,我们由该怎样教学呢?粗粗看来,老师们提出这样的疑问视乎可以理解。但如果我们认真研究课程标准,上述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对于任何教学内容,我们在教学实践时,总应该从以下四个层面去把握:一是“教什么”的问题,二是“为什么教”的问题;三是“教到什么程度”的问题;最后是“怎么教、怎么学”的问题。下面就结合有关内容就上述四个方面来探讨关于大学内容下放的问题。

一是“教什么”的问题。这个问题比较明确,要教的内容就是课标中提出的、在教材中得以具体化的相关教学内容。要解决这一问题,只要通过阅读课程标准和教材,就能把握住。比如,上面老师发现的、课程标准和教材提出的相关内容,都是教学中要教的内容。

二是“为什么教”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旨在明确教学内容的内在价值,它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要明确某个内容“为什么教”,就必须站在课程体系的角度和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待。比如,“熵”为什么要在选修教材中出现?这是因为:在当今社会,熵的概念的确很有用。除了化学领域之外,在其他很多领域都用到熵这一概念,包括生命科学,甚至社会科学的一些领域也用到熵变的观点。让学生了解一点熵变的基本思想是有益处的,课标将熵变引入高中化学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此外,还应该明确:《化学反应原理》是供具有理科倾向甚至化学专题发展倾向的学生学习的,让具有这些倾向的学生学习、了解一些“熵”的内容,是有利于学生将来大学继续深造的。

红外光谱和核外电子共振图谱等内容为例,安排这些内容,其目的是什么?《课程标准》在“活动与探究建议”中提出:“查阅资料或观看影像:质谱仪、元素分析仪在有机化合物组成分析中的运用”以及“观察:同分异构体的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图谱。”因此,教该内容的在于让学生明确: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有机物分子结构的测定提供了许多先进手段,从中感受到技术的进步对科学研究的巨大促进作用,并为将来进一步学习有机化学内容做个铺垫。从这一内容的教学价值来看,教学的关键显然不是要求学生掌握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图的原理,也不要求学生会分析每条谱线所代表的意义。教学时仅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核磁共振图谱来区分简单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即可。对于这样的要求,对于理科学生来说,显然是可以掌握的。因此,只要明确课程标准要求,合理控制教学难度,学生是可以掌握的。

四是“怎么教、怎么学”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课程标准”中的“活动与探究建议”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指明了方向:通过“查阅资料或观看影像”和“观察”等方式来开展教与学。而且新教材中设置的栏目也为教学方式提供了方向。只要认真领悟,就能有效地开展教学。

一、在师德修养方面:

二、在学科学科培训方面:

本期,我积极地参加各种学科掊训。按时参加教职工大会,聆听校长们对教学的安排,意见及对老师的建议,并且认真地作好笔记。这一学期,学校开展了专题讲座,我按进参加,并且写出反思;其他学科,如数学、历史,我也耐心地去听,获得了很多启示。我认识到,要搞好学科教学,必须与其他老师互通有无,取长补短,绝不能固步自封,否则不能适应日新月异发展的社会性主义教育界的需要。

《高中继续教育心得体会》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三、在教育技术培训方面:

学校没有组织过多的教育技术培训,但我并不放松对教育技术的学习。

我认真地参加公开课活动,去观摩别人运用教育技术的情况,与时俱进,发现不足,予以弥补。作为现代教育岗位的老师,我意识到必须掌握新的多媒体技术,才能更好地实施教学。我学习了“会声会影”等软件,并与计算机老师学习,制作音频和视频,学会了制作简单的课件。

四、在专业学习方面:

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时感到知识不够用。因此我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学习培训活动,我认识到,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接触到更多的理念,才能对教学作更多的思考,获得新的启示。

五、不足之处及今后打算

1、培训中,有些内容的学习不够,不能更深入地学习其理论精髓。

2、培训活动欠丰富,作为教师个人也沁有很好地进行自我调整,不能很好地把地方特色教材运用上来。

3、学与用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学以致用应是教师学习的实践的一个重要目标,但本人在这方面做得还十分表面化,还需要进一步地努力。

有关中继教的学习内容还有很多,在这里我就谈上面的几个方面。现在的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逆水行船,不进则退。作为一位人民教师,应该意识到,教学也需要与时俱进,否则就会害人害己。本人虽然地完成了本够期中继教任务,在新的学习里,我想,我一定要继续地投入到中继教的洪流中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为教育教学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以不愧人民教师这一光荣称号。

教师的工作就是奉献,让我们牢记学无止境,为人师表,让我们用行动去播撒爱,让我们用爱去培育心灵,让我们站的新的历史高度,在教育、教学的工作实践中,用高标准的师德观念,规范自身的行为,提高自身的素质,让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出不平凡的力量。

作为一名教师要适应现代教育工作的需要,就应该具备现代教育技术的素质。如果不具备现代教育技术的素质就不能完成或很好地完成现代教育和未来教育的教育和教学任务。因此,现代教育技术要应用现代教育媒体和开发各种现代教育技术,要适应工作需要首先应掌握现代媒体技术。如果只有现代教学媒体,教师不能很好的应用在教学中,就不能很好的发挥其作用,教师还应该具备优化教学过程的系统方法,即教学设计,因此,教师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素质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教师掌握了现代技术,有助于改善教师的能力结构。增强教师对工作的适应性。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具备在教学过程中的听、说、读、写、算、推理以及计算机应用等基础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应用教学媒体的能力,思想品德工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应变机智,创造能力。

学习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不仅使我在原有的教学能力的基础上有所改善,增强我对新时期现代信息教育工作的适应性,更重要的是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素质的要求。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我们要充分认识现代信息技术的这种巨大的作用,我们要提倡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为目的、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的教学技术应用观。要本着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挖掘和发挥传统的各种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黑板、粉笔、挂图、模型等传统教学工具,录音机、投影机等传统的教学手段,在学校教学活动中同样具有独特的生命力,在教学中都有用武之地。当然,每种教学手段也都有其局限性和使用范围,所有的教学手段都有其自身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

以开阔教师的教学视野,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从而更好地激发教师的创造性和智慧。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突破各种资源的时空限制,使得课程资源的广泛交流与共享成为可能。为此,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同时,也要积极参与网络资源的建设,运用网络技术贡献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成果,使之成为网络资源的一部分,与广大同行交流和共享。另一方面,还要鼓励学生学会合理选择和有效利用网络资源,从而增加和丰富自己的学习生活经验。

继续教育培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培训的过程中,在强调理论和实践并重的同时,培训活动始终贯穿着一些真实的任务,以任务驱动的形式组织培训,学员对该任务的完成情况是培训是否完成及其有效性的重要评估依据。活动中大家也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在此我学到很多东西。就我个人认为,以真实任务来组织培训过程,能够贴近教师的真实教学背景,从而极大地激发我们的学习动力,提高我们的参与意识。在培训过程中,虽正值酷暑,但我们每一个老师都流露出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我认为,保持这种心态对每个人的工作、生活都是至关重要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感到了学习的快乐。同时也希望今后能多举办一些这样的培训,因为教育信息技术更新是很快的,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掌握最新的知识,把工作做得更好!

智慧团建心得体会 智慧教育培训心得体会篇三

刚进学校时,一切对于我来讲都是陌生的。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大门口的牌匾。“xx中学”四个字虽然冰冷的刻在匾上,但是透过这四个字,我感受到的却是一种热情、一种坚韧、一种不拔。穿过走廊,我走入了我的班级十四班——我未来三年的学习地点,一生的家。

刚踏入班级门口时,我的心情是忐忑的,毕竟这里的一切都是崭新的,从进班级的一刻,意味着一切重新开始了。

班里的同学都很热情,才短短四天,这个集体中的成员间有了一种团结、温暖的感觉。第一天下午在体育馆内厅主任讲话时,他的每一句话都给我上了一课。无论是朴实纯正的校风,严谨负责的老师,还是热情友善的同学,都让我坚定了爱这所学校的信念。

八月十八日,我第一次经历军训。

军训这个词,在十八日前对我来讲是陌生的,直到那一天,我才真正理解了它的含义。军训不仅是对我们身体的考验,更多的是对我们一直的磨练。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人如诗中的宝剑,梅花一样,都是在不断磨砺中长大的。军训很苦很累,站军姿的时候我脑海中一直浮现古人的话:“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筋骨”,我们经历的只不过是一次军训,这点苦、这点累都受不住的话,我们怎么为建设祖国出自己的一份力呢?大屏幕上滚动的几行字令我感受颇深:“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教官们每天贪黑起早,为的就是给我们创造良好的军训条件,每当想起教官每天只有不到五个小时的睡眠,心中早已经为他们响起了澎湃的响声,经过教官耐心细致的训练,我们十四班每个人少了份娇气,多了份坚强;少了份依赖,多了份自强;少了份怨天尤人,多了份勇往直前!

军训真的很累,却很快将与我们告别。留在我们心底的,是痛苦,也有欢乐,更多的却是感激。在最后,感激教官不知疲倦的教导,让我成为了一名更优秀的x中人。

智慧团建心得体会 智慧教育培训心得体会篇四

1、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头脑。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而21世纪的职业主体是技术性工作,这就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1世纪的劳动者应该成为受教育程度更高、对新技术适应能力更强、具备计算机应用和跨国语言沟通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要具备这样的知识和技能,首要的是学好科学文化知识,而学生文化知识学习的状况如何,很大程度取决于是否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个学生,如果能够课前认真预习、课堂全神贯注地听讲、课后巩固复习、思考发现问题,然后加以分析、解决、整理,这样达到的学习效果往往事半功倍;而相反,如果课前不闻不问、课堂似是而非、课后似懂非懂,没有自己的分析、思考、加工和整理,学习起来自然无头无绪,久而久之,对知识的认识、理解和运用会比较混乱。这就提醒学生必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学习方法的形成,从而可以系统地掌握所学的科学文化知识,以便以科学的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也要求任课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把住关口,在入学初始阶段就给学生打上深深地烙印,让学生认识到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快速地克服、解决过去存在的不良习惯,保证学习的质量,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文明健康方式促进成长。

每一个人都是生活在社会大家庭中的活生生的一份子,其生活状态如何,也直接或间接地关乎着社会发展的状况。而作为学生,能否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他一生的学习、工作、发展等意义重大。由于受到形形色色扑面而来的大众传媒的影响,许多青少年的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主要表现是心情浮躁、追求时尚、注重感官刺激,结果做事不负责任、不考虑后果、不设想将来,往往为了一时的潇洒而耽误了一辈子的前程,后悔莫及。这就要求老师要从学生的一生发展着想,指导学生认识到真正的生活应该是什么样的,帮助学生处理眼前诱惑与长远发展的关系,进而确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人生奠定良好的基础。这样,学生才能够克服困难,不懈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锻炼多方面的能力,确立长远的人生目标,对自己的生活负责,为国家、社会发展尽义务。

3、养成良好的心理习惯——以积极乐观心态挑战羁绊。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人们从关心改造自然界与人类社会逐步深入到关心人们的内心世界。在广泛的人群中,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心理学家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与分析,发现青少年学生中存在这样那样心理问题的不占少数,而且呈现上升的势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认真观察,也不难发现学生中广泛存在的厌学、情绪频繁波动、早恋、缺乏明确的人生目标、对人对事缺乏信任感、缺乏自控能力等等情况。看到这样的局面,我很着急,也很痛心,认识到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习惯的至关重要性,更在思考如何指引学生走出各种心理误区,让他们能够健康、快乐、积极地成长,勇敢地面对、思考、解决人生不同阶段存在的不同问题。经过反复思考,我认为最行之有效的方式还是多关心学生的内心世界,多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多关注学生接触的外部环境,同时,更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增加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指导学生随时进行心理调节。这样在遇到问题甚至是难题时,学生才不会一味地退缩、逃避、恐慌,而是可以逐渐地面对、正视、调节,直至加以积极地解决。俗话说,心病还需心药医,而心病的“治疗”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因此,我们要做好长期心理战斗的准备,抓反复、反复抓、长抓不懈,方能逐步解决长期以来被忽视而又积聚很深的心理问题。

要成才,首先要学会做人,要做好人,做对社会、对他人有益的人,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必不可少和至关重要的。

二、学会理性思考

在进入高中阶段以前,基于所处的年龄段、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和能力以及个人的认知构成,学生们的思考方式以感性认识为主。步入高中之后,由于生理、心理的发育、成长,课程的科目设置、难易程度的增加,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将会有一个跨越式发展,而跨越式发展的程度除了与个体差异相关外,还与能否尽快学会运用理性认识关系密切。

所谓“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把所获得的感性材料,经过思考、分析,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整理和改造,形成概念、判断、推理。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飞跃,它反映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高中新生由于特殊的年龄、心理、认知能力,使他们具有如下特点:从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看,他们大多数正处于十六七岁的年龄,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接受能力比较强,但兴奋点仍主要集中在直观感觉上;从思维特征看,仍未完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从认知结构看,通过初中的学习,他们已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由于刚刚接触高中教材,因此对一些具体问题的认识未免存在一定的肤浅、偏颇和模糊。所以,对于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遇到问题、困难是草率、冲动,还是理智、冷静,我想结果可以说是截然不同的。而能够自觉地运用理性认识进行理性思考,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逐步培养、形成的过程。而这里我强调的学会理性思考,既指这一过程,更是要突出思考的内容。

1、思考人生的价值取向——选择什么样的道路。

步入高中阶段,应该说是人生进入了一个新的起点,思考的问题也应该更加成熟、理性,而其中无法回避地就要探询人生的价值,也就是要逐步形成和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认识事物,利用事物,并在自己的思想意识中形成了判断事物有无价值或价值大小的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价值观。一个人能否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对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对于人生选择和人生道路具有不同的导向作用。青年学生更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评价标准,树立与当前时代相适应的正确价值观,以便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做出应有的贡献,完成时代赋予青年的使命,同时也使自己得到发展和完善。可见,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确立什么样的人生价值观,就是选择生命之舟航向的大问题。这同样也是对“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一个大考验。教师必须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指导学生设计人生的蓝图、确立前进的方向、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道路,从而能够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大舞台上有所作为。

2、思考未来的专业方向——成就什么样的事业。

由于缺乏对人生的长远规划,很多学生学习知识、锻炼能力很被动,特别是对于自己将来到底要选择什么样的专业方向,许多学生从来没有慎重考虑,甚至出现很多随潮流、大帮哄、凭感觉、看情绪的情况,高考报自愿、选专业很盲目,上了大学发现并不是自己的专长或者远非自己的兴趣所在,严重的还有所选方向早已落伍于时代发展的要求,以至于学习起来很痛苦,看不到前途。这就充分说明一句古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真理性。所以,在学生步入高中时,老师就应该提示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观察时代发展的趋势、思考自己的兴趣与特长,这样就可以提前很长一段时间探询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并且不断地加以调整、完善,到报考时就可以水到渠成,缩短发展方向,少走很多弯路,人生道路就可以顺畅、宽阔许多。

3、思考终身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抱负。

由于青少年是跨世纪的一代,是中国21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青年学生必须具有历史责任感,担负起时代发展的重任,而能否树立起崇高的理想、远大的抱负具有决定性意义。本着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生思考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有了强大的精神支柱,就会有前进的巨大动力,对自己及国家的长远发展就会有所思考、有所行动,不会为眼前的困难、浮躁所羁绊,做出一番伟大的事业。一个人特别是年轻人的使命感、责任感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能否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关系重大,所以这方面的教育尤为重要,而且方法必须得当,否则会流于形式、变成说教,反而让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学生反感,达不到预期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把握住时代发展的方向、深刻认识中华民族教育的目标,又要了解学生的思想特点、心理品质,与时俱进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激发学生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烈愿望,并能够自觉地转变为求知的欲望、品德修养和投身伟大实践的行动,在实现远大理想、抱负的同时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繁荣富强。

以上所述两点是本人的一点心得体会。实施几年来在学生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受到了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认可。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学习、分析和总结理论,目的还是为了更好、更有效地指导教育、教学的实践。在实际工作中,我不断地思考着,力图用有效的方式实施自己的想法,使得学生能够积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勇于面对当前个人成长中所遇到的形形色色问题、承担起时代赋予的伟大使命与历史责任。

脚下路正长。实践的过程将是漫长的,道路也决不会一帆风顺,这里肯请广大教育工作者,能够多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彼此间多交流,以便逐步寻找到最佳的教育方法。同时,恳请专家、领导多多加以指导,共同前进。

智慧团建心得体会 智慧教育培训心得体会篇五

自从妈妈给我买了这本《爱的教育》之后,我带着好奇心打开这本书,看着这本书的前言我发现了这么一句话:打开这本书,一起来接受一次“爱的教育”吧!

我突然发现“爱的教育”这四个字打了双引号,我顿时,充满了好奇心:“爱的教育”是什么?“爱的教育”又为什么要打上双引号呢?我跑上前去问妈妈,妈妈却说:“孩子,你已经长大了,应该有能力去看懂这本书,并且理解这书中的道理。”于是,我用心地读了这本书里的每一个故事,每一句话。

在丘林小学同学们的行为中终于,我理解了“爱的教育”这四个字的真正含义了!爱的教育其实就是从每件点点滴滴的小事感受到。每当到这儿,就会想起我生病的时候妈妈那担忧的眼神,学习下降时爸爸那严厉的目光,出去游玩时老师那和蔼的笑容,遇到困难时同学们那无私的帮助,在这里,无论是爸爸妈妈的呵护、老师的关心,还是同学们的互相帮助,这些都是爱!

在爸爸严厉的管教下、在妈妈的精心照料下以及老师和同学们在学习上给予我的帮助。我打心底里的知道他们为我付出的这一切都是对我那无私的爱。在他们爱的鼓舞下,我要扬帆起航,努力做到最好!

智慧团建心得体会 智慧教育培训心得体会篇六

人们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书育人是一件漫长的事情,它既会让你在每天上课批改作业的单调枯燥中消磨激情,也会时时刻刻发生各种“突发状况”,充满挑战。我们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和道德萌芽的肥沃土地。也正因如此,教育需要智慧。

教育的智慧实际上是教师的智慧,教师的智慧又表现为一种人生的境界。作为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持续精进才能领悟教育智慧的真谛,才能了达到灵魂工程师高远而旷达的人生境界。教育的道理,其实都是些大道理,朴素的道理,都是些家常话。譬如说,要尊重学生,身教重于言教,“成人”应优先于“成才”,因材等。道不远人,大道理就不难悟到。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自古然。教育的智慧,大都是缘于一些古老的智慧。古老的智慧存在古典之中,经典往往比时尚更接近其实,因为它经过了岁月的洗礼和一代又一代人的社会的实践。

《教育的智慧》这本书中提到,参加教育工作需要一份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有带着这一份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在教育的道路上用心去体会课堂,将学生真正的放在心上。你每天所要面对的不单单是几十个学生,他们是几十个家庭。农村家庭,本就经济较为拮据,毫不夸张地说,有时候,他们的孩子是他们整个家族“翻身”的希望,他们将一切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寄托在他们的下一代!而这份寄托,往往需要我们教师用真心去对待,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希望,我们要把学生让在心上,尊重每一位孩子的未来,用心灵去赢得心灵。

智慧和智慧教育并不神秘,虚空和复杂,但也并不简单。我们不能使智慧教育简单化,不能为智慧而智慧,刻意去追求智慧教育,重要的是寻求智慧和智慧教育的支撑,让其水到渠成,应运而生,在不经意中让智慧进入心灵,进入教育过程和生活过程。

“教育是一种诗意的修行,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用生命温暖生命的过程。”让我们慢慢地行走其间,且行且修炼,让柔软从心间滋生,进而蔓延至整个鲜活的个体,用心去陪伴和守护孩子的成长!

如果不是因为这样的读书活动,我可能很难这样认认真真、像模像样地读这样一本教育书籍。翻开这本书的第一页,在封面反面的折叠处,写着作者李镇西的简介,第一句话是这样的:一位深受孩子喜爱也深深爱着孩子的老师。“爱”这个字,是教师教育里经常出现的,也是我经常在思考的,我有无私地把自己奉献给教育吗?我真正地爱学生?读了《爱,不是教育的一切》这一章后,我觉得自己对教育里的爱好像有了新的理解。

爱,是成为教师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便不能为师。在大学里,曾经听教育学的老师说过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现在,又重新温习了一遍这个故事,有了更深的理解:育人之道,爱心为先。“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是绝对站得住脚的,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得出“有了爱就有了教育”的结论,教育出来爱,还要有思想、智慧、技巧等。

当老师需要爱心,作者李老师认为,所谓“爱心”,是童心的自然表现,爱孩子是天性流露而不是道德使然。真正的教育首先是充满情感的教育,任何形式的体罚都离开是对学生的爱与尊重,是谈不上任何教育的,都是应该根绝的,但是科学而成功的教育却离不开惩罚。教育惩罚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受到民主精神、法治观念、平等意识、独立人格的启蒙教育。把教育当作一份事业,而不仅仅是一种职业,热爱这份事业,就会热爱学生,对学生的那份真情就会情不自禁的流露或者瞬间迸发。既要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还要研究学生的心理,做一个有魅力的老师,把学生吸引到身边,如果我做到了这些,我相信我也能够让我的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句话:“把整个心灵都奉献给孩子吧!他们是那样的天真、可爱,每一个都是可以成为有用之才的,你们眼里、心里都要装着孩子……”对于这句话,李老师也给了我新的理解:“把心灵献给孩子”而不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应该允许我们老师留点心灵给父母、给孩子、给爱人、给自己。对于普通教师来说,捧着一颗心来,带走半根草也没有什么的。我知道自己做不到博爱,但是我相信自己能够努力做到一视同仁地关注并尊重每一个孩子,不因其学习成绩、家庭背景、经济状况、性格相貌等因素有所偏爱与冷落。

以上仅是我对《教育的智慧》的肤浅理解,难逃俗套的同时也是纸上谈兵,希望能启发我更好地去反思去思考我未来教育的方向,以后作为一名老师如何更好地去教育学生,如何从教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教育的目的。

暑假中,我有幸拜读了李镇西先生所著的《教育的智慧》,这本书就如同一盏明灯,让我豁然开朗。使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深刻的了认识,并对以后的教学工作充满了热情与信心。

在该书中,就教育的文化、经济、政治、社会及个体的发展功能,清晰的向我们展示了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告诉我们该如何正确的认识素质教育。同时也告诉了我们,教育与惩罚的关系。

应该说,教育本身就包含有惩罚的因素。教育,不仅意味着提高人的道德水平和知识能力水平,同时意味着按文明社会与他人交往的准则规范人的行为,即通常所说的“养成教育”。这种“养成教育”,带有某种强制性——这种养成良好文明习惯的“强制性”与我们现在反对的思想专制不是一回事。作为社会人,不遵循起码的公共规则与秩序是很难与人交往的。同时,在一个集体中,一个人违纪必然妨碍其他更多的人学习。这样,为了尊重多数人学习的权利,有时不得不暂时“剥夺”个别人的学习权利——也就是说,必须予以必要的惩罚。

总之,教育不能没有惩罚,但惩罚不是体罚,而且我们提倡的'“教育惩罚”应该充满现代民主精神。这样的“教育惩罚”使民主精神真正深入学生心灵:学生与班主任享有一样的权利,班主任与学生具有同等的义务。在这样的机制中,学生开始尝试着自我教育与民主管理的实践,切身体验着集体与个人、民主与法制、纪律与自由、权利与义务、自尊与尊他的对立统一关系,潜移默化地感受着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尊严与人格的平等。这样的教育惩罚,实际上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受到民主精神、法治(注意,不仅仅是“法制”)观念、平等意识、独立人格的启蒙教育——而这正是面向未来的现代教育所应该包含的基本要义。

经校长向全校教师推荐,利用暑假期间,我有幸拜读了学校发的《教育的智慧》一书,我想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但要好好读它、品它、更重要的是学以致用。读完这本书后,我有许多感触,本书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劝学》、《师说》、《学记》,从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了剖析,所揭示的教育智慧给我们从教者以无限的启迪。

最初接触《劝学》篇是在初中。当时所学是节选的内容,读完之后,受益颇深。从“学不可以已”知道了学习不可以停止,一个人的一生都应该不断地学习,也即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终身学习”。而今再次接触《劝学》,并学习全文内容,更是了解到内容的精髓,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环境对人发展影响,以及学习的目的、程序、内容和方法等。为我们为何学习、如何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建议。其精辟之处是无法用一言两语总结出来的,只有亲自通读全文,才能领会其精华所在。

在《劝学》中,荀子提到“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这段话很好地说明了学习不是一日之事,而在于日常不断地积累。积土成为山,风雨就会从那里兴起;积水成为深潭,蛟龙就会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养成良好的品德,于是就能达到很高的精神境界,智慧就能得到发展,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所以不积累小步,就没有借以远达千里的办法;不汇聚细流,就没有借以成为江海的办法。骏马跳跃一次,不能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走个不停。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用因为心思专一的缘故。同样道理,学,用心一也。

《师说》主要论述的是关于师道的问题,充分说明了从师的必要性,开篇就以“古之学者必有师”阐明了自己的观点,而且以圣人孔子不耻从师为例子,证明了自己的观点。明白了圣贤之道为谁所掌握,谁就是老师。不应该受地位和年龄的限制,从而不去向“老师”请教问题。更应该做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完整地定义了教师的职责。这里把“传道”放在了第一位,“授业”放在了第二位,如果用现在的教育观点来说,就是把德育放在了第一位,智育放在了第二位,韩愈认为“授业”是为“传道”服务的,充分说明了德育的重要作用。

《学记》是一个丰富的思想宝库,字里行间处处都闪烁着教育理论的光辉。它内容的主要精神,是从正反两方面总结师与生、教与学的相互关系及其影响的经验教训。《学记》里讲:“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能够为人师也”,作为一名教师,在明白自己职责的基础之上,还要有好的教学方法。作为一名老师,“师”的内涵很广泛,“师”的底蕴更重要。《学记》认为,当教师的只有既懂得教育成功的原因,又懂得教育失败的原因,才能胜任工作。“故君子之教,喻也”。也就是说,有经验有修养的教师,总是善于运用启发诱导的方法。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引导学生,但不牵着他们走;严格要求他们,但不施加压力;不把道理和盘托出。做到“和”、“易”、“以思”,就算是循循善诱了。《学记》中有这么一段话:“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者反之,车在马前。”认为教师搞清楚了“为裘”、“为箕”、“驾马”三条道理,也就懂得教育的途径了。这给我们揭示了两个道理:第一,要注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第二,要重视练习,持之以恒,求其得心应手。

面对这么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好好地发现它、理解它、珍惜它、用好它,感谢《教育的智慧》这本书,让我的假期不虚度!

合上林崇德的《教育的智慧》,书中的一些话语仍在我脑海中回荡,“发展学生的智力与能力,应该从培养思维品质入手”“教师参加教育科研,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家庭教育的重点必须放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上”……这些内容给了我很多启示,了解学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传播知识的同时灵活的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它的教育智慧是真正从学生的长远发展着想,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思维是智力与智能的核心,他强调要重视各种逻辑思维的发展,既要发展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又要发展他们的形象逻辑思维和动作逻辑思维。在数学的教学过程当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对于某一道题目的解法,常常有很多种,教师就要让学生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形成求异思维;对于一些定理的归纳,要让学生自己学会总结,形成求同思维。教师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大胆的在课堂上提出有疑问的知识点进行全班讨论交流。

一个学生的成才,不仅依赖于智力因素,而且依靠非智力因素。林崇德教授在他主持的全国26省市、自治区各实验点的一个共同的突出的措施是抓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如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林崇德教授提出了四条主要措施,即发展兴趣、顾及气质、锻炼性格、养成习惯。从兴趣入手,能培养师生感情,提高教学水平。的确是的,在课堂上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相当重要。程颐说过:“教人未见其趣,心不乐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故事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或通过多媒体课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林崇德在教改实验中特别重视“勤奋”,并要求实验班抓住“勤奋”学习的良好性格特征,养成勤奋的学习习惯。

林崇德在第八章也谈到了班主任工作的一些方法。作为班主任,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健全一套自己的班级管理模式,形成班级强大的凝聚力,让每位学生都能在班集体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教师要及时纠正以往的某些错误认识,深刻提醒自己要科学治班,明白合理科学的管理对整个教学活动的必要性,清楚管理不仅仅是老师约束学生,而是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我约束。

总之,读过这本书之后,让我领会到了教育也是一种享受、一种智慧,使我从中学到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当然,在品味林崇德老师的感慨和智慧时,有些地方让我与实际的情况相联系,也引发了不少的困惑和思考,但给我更多的是心灵的净化和启迪。

智慧团建心得体会 智慧教育培训心得体会篇七

1.智慧是靠“勤奋”出来的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我知道自己不是一个特别聪明的人,那么就需要以勤奋来弥补。特别是作为一名教师,要特别加强对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学习和研究。教师唯有从古今中外的一切文明成果中汲取营养,才能成为学者,成为能师。

2.智慧是靠“交流”出来的

教师的教学是单人单科放行的,教师的劳动在大部分时间里是个体性的。备课、钻研教材、上课、辅导、批改作业都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要独立完成,但决不能因此而忽视教师之间的交流作用。交流就是互相学习、共同讨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善于学习,善于博采众家之长为我所用,是走向成功的一条捷径。共同讨论,益处更多。

总之,智慧型教师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自身要勤于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思考力、感悟力、教育智慧,还要勤于学习,善于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智慧型教师”应成为我们教师不断追求、自觉探索的目标。

智慧团建心得体会 智慧教育培训心得体会篇八

高中阶段的家庭教育是一个薄弱环节,有必要加强,关于教育孩子你有什么心得呢?下面是有高中家长教育孩子心得体会,欢迎参阅。

我的孩子考上了北大非常好的专业(专业要的分很高),这次高考总成绩在西城是前三名以内(隐去文理),英语和语文单科成绩都在北京市前20名以内。

孩子从小兴趣爱好广泛,小时候弹钢琴——中途废了,中学时弹吉他——半截歇了,高中时吹葫芦丝——现在还有动静,就唯独画画还是其最喜欢的——铅笔画、圆珠笔画,从小到大任性画着。最爱看影片——法国《虎口脱险》,喜欢nba,喜欢德国足球队,更喜欢f1法拉利车队的舒马赫。在去年十一舒马赫进行赛车生涯倒数第三站的时候,愣是拖全家到上海看f1去了,这要是让班主任老师知道还了得?因为学校一再叮嘱放假在家,各科要“闭门思过”。

说说课外学习,所有校外补习班,包括学校自己办的,不管花钱的免费的,孩子从不参加,即使今年寒假学校高考班加课,也是这样,挑2天顶不过去的上上。孩子认为,只要课前预习,带着问题听讲,记住知识点,做好作业,就行了。可能我们觉得这说起来简单,结果能是这样吗?我想这还要检查几段式的成效:预习中的问题课上能否讲到?讲到了能否听懂?听懂后能否能记住?记住后能否能举一反三?讲不到和听不懂的,课后还要问老师同学,记不住的和举一反三的要常练习。孩子不想听已经掌握的课,认为耽误时间。其实这不能怨老师,现在的教育又不是私塾——因人施教,要照顾大多数学生的基础来掌握教学进度,“快”的同学就要将就一下,所以,补习班的事情随孩子定,自己把握吧。

记得我在这里某个帖子曾说过,务必要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学习的成果跟学习时间没有绝对正比关系,但也不会出现反比。例如有的人身在内心在外,稍有风吹草动心就跑了,这点,要学习一下出家人的打坐和读经的功夫。更有学生甚至根本看不进去学不上来,听读练习左进右出,模样正确但做功无效。这样的学习效率是应该要当事“演员”和家中“观众”好好反思一下的。

我的孩子有21点左右睡觉的习惯,有f1直播的时候夜里都起来“值班”——有国外时差,但这情形不多(去年12月底舒马赫退役了,赛车就从此不看了)。春节后到高考前也没有睡觉超过22:30的,这样会保证白天上课的精神。早睡不会失眠?习惯了就好了,失眠是因为我们大人心事太多,脑子里天天上演无穷集的肥皂剧,一桩桩一幕幕的循环放映没完,小孩子没那么多事儿。

关于家长:我们对孩子的管理是“放”,放不是放纵,管也不是管死。这样管理的理由是源于孩子的自觉性非常强,对事物的看待比较理性。我们在学习上没有管理过孩子,凭其自觉,即使功课上有小过失,也没有在过错上责备过,相信孩子自会吃堑长智的。我也劝各位千万不要用过重的言语教导孩子,例如说自己的孩子笨或不如某某,看到孩子因试卷低级错误而影响成绩时,可以说:你如果做对了,考分还会更高之类的话,其实提醒的作用是一样的,没必要挫伤和戳伤孩子的自尊心,孩子们的身心都是脆弱的稚嫩的,有时孩子理解不了我们刀子嘴后面藏着的豆腐心。

孩子从小学习不错,也从没给其设立过学习上的榜样——如向某某学习之类的,我们认为没必要,徒增压力。其实家长的言行举止都在影响着孩子,之所以选择经济,可能是因为我经常看些经济类文章和报道,孩子也跟着看,潜移默化了。家中所有的课外读物,孩子都看,只要感兴趣的,全捋一遍,高考冲刺阶段,也每天看书报杂志。当然太专业的就看不懂了,连环画现在还看呢,倒是不喜欢电脑游戏。

在管理孩子的事情上,我们大部分的工作就是照顾其生活起居,教育一些学校不教的中国传统文化,全是修枝剪叶的小活,没操什么太大心,移桩伐干的动静不曾发生。学校家长会20xx年来我从没去过,都是爱人代劳,回来沟通一下。记得今年初,家长会后爱人听取某老师意见时,其反映,虽然孩子历来是学校的第一、二名,但有时他任教的这科作业完不成,我知道后即刻与孩子沟通,委婉的问各科作业多不多,做得完吗?当得知在“雪片飞舞”时偶有舍弃,我问:会影响自己什么?回答是:做不过来就挑着做,一看就会,纯属耗时走流程的,没时间就不做了,一眼看不懂的要做,多点儿时间也认了。我没有过多责备,只是说要尊重老师,要给人面子,今后尽量减少这样的事发生。

关于社会:孩子们像破茧而出的幼虫,不谙世故,学校闭门造车的事又太多,学生极度缺乏社会实践课,关心关怀他人的机会根本没有(独生子女原因),现在的思品课政治课都是应景的教育,除了应付考试,我们家长看看都觉得空洞,再加上现今社会礼崩乐坏,也根本指望不上学校除书本以外能给孩子们教授如何做人,德育看来只能靠自己言传身教了。如今的学校除了竞赛就是评比,一切围绕着书本,围绕着升学,不让学生带上眼镜誓不罢休,说句难听的话,我们这是缺“德”的教育。孩子身上的小毛病不及时纠正,日积月累就形成了不良习惯,这改起来就费劲了,一旦习惯变成了习性就去不掉了,有可能还会通过基因遗传下去。

算命有言:“面由心生”,民间有语:“相随心变”,说的都是人的面相可转。这善能使鬼变成人,恶也能使人变成鬼。生活中,有的人五官挺端正但并不美,仔细想来,是其脸上每一细胞里都缺少善的内涵。有的人相貌平平,却令人感到亲切和不凡,这是其面部各细胞间“善”的组织液都“透”出来了。

这是我给孩子发的一封邮件,我看到孩子读了,不知小小年龄是否理解,但我觉得够浅显了,但愿今后能知行合一。

总之,学习没有太多捷径,要靠积累。什么叫积累,就是“累”的聚积。我孩子握笔的中指一侧有个硬结,肯定永远不会消除了,虽然这与一贯的不良持笔姿势有关,但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学习成果的积累和不良习惯的形成。

最后谈一下对知识、学问、文化、智慧这几个合成词不严格的浅显理解:

什么才叫知识,它是人们通过日常的“见闻觉知”逐渐积累起来的大百科常识。它跟上学与否没关系,再粗俗的人都会有很多知识。

什么才叫学问,它是将人们的知识应用到具体生活中去。它跟读书多少没关系,有一技之长的工人、农民,他们可能是文盲,但手艺出众,这就是学问。

什么才叫文化,它是用所学到的“文”修正自己的行为,化掉自己的禀性,变化自己的气质。没有“化”的人应该叫“文人”,而不是“文化人”。它跟教育程度没关系,这样的人太多了。

人拙手笨地写了一天,也希望各位望子成龙的家长心想事成,课本以外的千万不要忘记教,那是我们的责任,也是义务,责无旁贷。

第一:不要给孩子制定不切实际的奋斗目标,不要给孩子的行为太多的约束。如果不顾孩子的自身实际,只知道让孩子这个拿第一,那个要优秀,就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压力,还有一些父母只让孩子学习,这也不让干,那也不让干,这只会让孩子感到压抑。

第二:给孩子安排足够的休息和娱乐时间。如果孩子不能得到足够的睡眠,休息不好就会感到身心疲劳,无法集中精力学习。最终使孩子感到紧张,给孩子带来压力,娱乐是化解孩子压力的较好途径,与孩子一起做游戏,使孩子沉浸在快乐的事情当中,压力就会被抛到九霄云外。

第三:积极鼓励孩子。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做父母的还可以采取积极鼓励的态度,这也能大大减轻孩子的学习压力,而父母对孩子的否定态度则往往会增加孩子的学习压力。

第四: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做父母的善于观察孩子,当孩子的情绪不好时,要注意帮他调整,孩子有话,该说就让他说,孩子委屈,该哭就让他哭,孩子郁闷,该喊就让他喊。。让孩子畅所欲言,一吐为快,帮助他解除心理压力。

第五:教孩子思维不要绝对化。家长往往把考上大学看作是孩子的唯一出路,很自然孩子就会潜移默化的接受家长的思想,一心一意努力奋斗,为上大学而学。那么在竞争激烈强手如云的考生中,如果孩子一旦失利,没有迈进大学的校门,那你想他会有出路吗?他会有希望吗?因为他把出路和希望寄托在“一定”或 “必须”上了因而后果可想而知。

第六:教育孩子平时广交朋友。若孩子能有善解人意、开明豁达的朋友,开导帮助他理解父母的爱护和关心,那本来属于不开心的苦恼以及对父母的责怪也许会转化为对父母的理解和感激。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各人所经历的烦恼与忧愁、幸福与快乐,都能给人以启迪。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自人类文明诞生至今,无限存在的永恒课题。她延续至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今日,仍是我们无法回避.异常重视的问题。

“人生如梦,人生苦短”,父母一生中应完成的任务,总结起来不过区区两件,一是在社会中实现自我,获得事业的成功。二是教育好自已的后代,完成自我延续的重要部分......教育孩子,从与孩子共同生活的时间,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到对孩子的言传身教,每一位家长都任重而道远。

孩子的成长应该是立体的.多方位的.多能力的成长,对孩子的教育也是立体.全方位式的教育,仅仅依赖学校教育,忽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是一种缺憾。

家庭教育既是一门综合性很高的艺术,又是一项异常复杂的过程,它不仅要求家长有个方面的知识和见识,而且要求家长懂得怎样更好地与孩子进行沟通,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在求知.交友.做人.自我修养等各方面获得良好的教育,促使孩子把潜力完全发挥出来。

教育孩子是一项十分复杂的事情,也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望子成龙,盼女成风”是普天之下为人父母者最大的心愿。这种心愿从小处看,可以成就一个人的骄傲与辉煌,从大处看,可能造就一个民族的自豪,甚至成为一种文明与进步的代表。遗憾的是,就一些父母而言,望子女成才的心愿却很难实现,下面就我个人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爱孩子,尊重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在生活中要尊重孩子,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孩子,与孩子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组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做父母的要爱孩子,也许你会说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了,哪个做父母的会不爱自已的孩子呢?但有些父母的爱并不能被孩子接受和认可,我就常常给我调皮的儿子一个个亲切的拥抱,一个个浅浅的微笑,一次次循循善诱的开导,一件件小小的礼物,这会使孩子很自然的感受到父母给予他的爱,也增强了他对父母的信任感,所以我们家长都应该用爱心去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父母与孩子良好的沟通的前提是倾听

父母要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学会平等地与孩子交流,静下心来倾听孩子要诉说的一切,哪怕此时你在忙.再累,也要专心致志地倾听,不时地询问孩子:“在学校有什么有趣的事吗?上课时你对自已的表现满意吗?今天你的笑脸又增加了吗?每当我这样问儿子的时候,他总是十分兴奋的向我汇报一切,当他说出自已对事情的看法时,我也会尊重他的意见,与他商量办,给了他足够的信心和自信,我认为这对培养孩子的品格十分重要,倾听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学问。

三.鼓励孩子敢于迎接挑战

当今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所以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敢于迎接挑战的精神,学习上我常鼓励儿子说:你太棒了,真聪明这么难的知识你都能答对,妈妈好佩服你啊,他一听就很高兴,而且还调动了他的学习积极性,当他遇到困难时,我不断地给他打气,此时我也会和孩子一起努力,用实际行动感染他,也达到了品德教育的目的。

四.教育孩子正确地面对挫折

五.培养孩子的适应能力

在实践活动中,针对发生变化的客观形势运用自已的智力等诸因素进行自我眺控.自我改造.实现主观与客观相融,从而保证实践活动正常进行的能力,自古以来,它就是求得生存的基本能力,今天人类社会迅速变化和激烈竞争的时代,需要人们更强的适应能力,谁的适应能力强,谁就能生存下去,就能更好地发展下去,就能迈下成功的彼岸。

六.与孩子一起阅读书籍

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孩子可以从中得到快乐及满足,能感受到爱及温暖,有时更甚与对书本身的兴趣。

七.表扬是塑造好性格的妙方

八.父母冲动的行为会让孩子性格逆反

父母应该认识到,逆反是青春期孩子发泄情绪的一种方式,父母应该冷静处理,不要总和孩子“顶牛”多和孩子沟通,这样才能逐渐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

九.学会宽容和忍让

宽容是一道美丽的风景,能够宽容和忍让别人缺点和错误的人,确实是一个高尚的人,这样的人,便是人世间一道道美丽的风景,宽容更是一种能力,人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宽容伤害自已的人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我们的心如同一个容器,当爱越来越多的时候,仇恨就会被挤出去,我们只有不断地用爱来充满内心.用关怀来滋润胸襟,才能让仇恨没有容身之处,宽容不仅需要广阔的胸襟,更需要很高的智慧。

十.遇事允许孩子申辩

申辩也是一种权利,有的父母喜欢那种腑首帖耳“听话”的孩子,父母怎么讲,孩子就怎么做。一旦发现孩子做错了,就会不分青红皂白地训斥,打骂孩子。不允许孩子申辩,这样不但不能使孩子心服口服,还会使孩子滋长一种抵触情绪,为谎,推脱责任埋下恶根,孩子申辩本身是一次有条理地使用语言的过程,也是父母交流的过程,如果父母能意识地找一些问题来与孩子辩论,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训练。

十一.避免把孩子的分数看得太重要

作为父母不要整天盯着孩子的分数,做孩子分数的晴雨表。孩子得了高分就心花怒放,得了低分就心灰意冷。弄得孩子整天心情紧张,诚惶诚恐,无心学习,父母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品德培养上,放在创造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上,让孩子将来即使上不了大学,也能够自食其力。

十二.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如何教育的父母

家长总爱将教育孩子当成风筝,任其高飞,线绳终端不离手心才踏实,而孩子却愿当只小鸟,渴望飞翔,家再温暖,也总是孩子练飞的首站,而不是他飞翔的天空,不能将其终生关在小天地里,家长的双手不是用来使劲捆绑孩子手脚的,而应该是用来磨练孩子翅膀的。

智慧团建心得体会 智慧教育培训心得体会篇九

每月的青年教师读书心得交流是我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良好契机,3月份的读书交流很多优秀教师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读书体会,同时也进一步加深了自己对这本书的理解。《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把晦涩难懂的心理学的规律、效应和法则用浅显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案例来介绍,阅读时能让我激活自己熟悉的真实经历,在没有读过这本书之前对这些突发情况总有这样那样的困扰,读了这本书后里面的很多心理学知识以及指导让我感受到智慧的启迪。以下是我对这部分内容的一些心得体会。

1、思维定势——柳暗花明又一村

思维定势也称惯性思维,是指在实践中获得的稳定的、定型化了的思维方式。例如书中提到的一个事例:小明的爸爸有3个儿子,老大叫大乐,老二叫二乐,那老三叫什么呢?由于思维定势很多人的答案会是三乐,但正确答案应该是小明,因为题目中明确说到小明的爸爸有三个儿子。因此可见思维定势对问题解决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我们一旦形成了习惯的思维定势,就会习惯地顺着定势的思维去思考问题,不愿也不会转个方向、换个角度想问题。

事有本末,物有终始。归根结底还是思想决定行为,之所以有习惯,是因为养成了惯性思维。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思维定势的影响也是无处不在,比如学生经常受做题经验的影响,照搬或机械套用某个公式或解题办法而常常张冠李戴或者舍近求远。因为最先得到的信息会在我们的脑子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此而产生的“第一印象”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我们的思维固定起来。因此教师应当创设能够提供自由思维空间的情境,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打破定势的影响。

2、连锁塑造效应效应——小步子,大目标

书中讲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对恩爱的夫妻,丈夫从不愿意做家务,为此妻子很是苦恼。有一天,妻子受到高人的启发,终于用一个巧妙的办法改变了丈夫。那到底是什么方法呢?其实很简单,就是有一天妻子上班前把米洗好,放进电饭煲里。而下班时她故意晚回家一会儿,并给丈夫打电话“我现在不能回家,你只需要插上电源,我们就能及时吃到晚餐了。”丈夫觉得这很简单,就爽快地答应了。妻子回到家后热烈的拥抱了丈夫,并对他的行为大加夸赞。

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后,妻子又把米洗好,但是不放进电饭煲,要求丈夫放进电饭煲并插上电源。丈夫觉得这并不以前麻烦多少,于是每天还是按妻子的吩咐把饭煮好。慢慢的妻子留下的工作越来越多,而且每次都会因为丈夫小小的进步大加夸赞。于是丈夫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自己的行为,同时也潜移默化的改变了对做家务的态度,每天主动地承担了许多家务。故事中妻子的做法在心理学上就叫“连锁塑造效应”。它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在训练之前我们首先要把大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被训练对象每完成一个小目标我们都要及时对其进行奖励,奖励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通过奖励促使其最终完成大目标。

这一原理在教学中的应用:很多学生贪玩,不能安静坐下来学习,针对这种情况不妨利用连锁塑造。开始时,只让他学习10分钟,完成后,允许他做15分钟他喜欢的事情作奖励。经过一段时间,他已经能够坚持10分钟学习之后,就要求他连续学习15分钟,如能达到,就让他自由活动10分钟或者其他奖励。这样逐步要求,使他不断增加认真学习的时间,逐步使他能够坚持较长时间认真学习。适当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学习新的行为、消除已有的不良行为。

当老师觉得学生的某个习惯很不好需要纠正时,或者是希望培养学生的某一个好习惯,就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一个他稍稍努力就能达到的一个个小目标,这样逐渐进步,慢慢地接近你和学生都想达到的那个大目标。一个人的习惯行为是在长期的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因此,不良的习惯行为不会一下子就消除;健康的行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要有对学生进行长期连锁塑造的观念,有意识地一步步的培养与巩固孩学生的行为习惯,千万不可急于求成。

浏览这本书时无意看到书中书签上有这样一句话好的教师都是出色的自我教育者,这本书无疑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希望在这本书的伴随与指引下我能一步一步更加成熟。

智慧团建心得体会 智慧教育培训心得体会篇十

《爱的教育》讲述的故事正是如此。

在《爱的教育》中,有一段故事令我印象深刻。在一个雪天,加罗菲在玩雪球,一不小心就打到了一位老先生的眼镜,而眼镜碎了,伤到了那位老先生眼睛。而在这时候,加罗菲能在加罗内的陪伴下,去向老先生道歉。再后来,还送去了一本精美的集邮册换取那位老先生宽恕,那可是他最重要的东西啊!

在生活中,人往往犯了错,都会不敢去承认。但我却敢,为什么我敢呢,因为我看了《爱的教育》后,受到了启发。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夜,我在外面独自游荡,忽然想起,妈妈让我去买作业,我就踏进了一条寂静的小路。看着我的影子慢慢地移动,突然,一行字映入了我的眼帘——查理书店。到了,到书店了,我推开书店沉重的门,买了书,把书放进袋子就离开了书店。

在昏黄的路灯下,我打开了袋子,想看一下有没有漏掉没有买的书,结果我发现袋子里多了一本书,那是一本我非常喜欢的书,我一直想拥有的一本书。可如果留下来就是偷窃啊!我一直在犹豫,突然,我想起了《爱的教育》中的故事,做人要诚实啊,于是我便返回了书店。

回到了书店,我和老板说了事情的经过,并把书还给了老板,还和他道了歉,老板并没有关生气,还用手摸了下我的头,说:“你真是个好孩子。”我脸红了,只有老天才知道我刚才心里在想什么。

相关范文推荐
  • 07-27 参观学校的心得体会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
  • 07-27 铝熔炼安全培训心得体会
    在撰写心得体会时,个人需要真实客观地反映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具体详细地描述所经历的事物,结合自身的经验和知识进行分析和评价,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好的心得体会
  • 07-27 养多肉的心得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
  • 07-27 熬夜调查报告心得体会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小编给大
  • 07-27 防疫期间线上培训心得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
  • 07-27 居家劳动教育心得体会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
  • 07-27 交警培训简报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
  • 07-27 老师培训心得体会总结报告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 07-27 读书心得视频分钟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
  • 07-27 电信销售心得体会总结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电信销售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