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方案>最新课程建设方案 课程实施方案(精选10篇)

最新课程建设方案 课程实施方案(精选10篇)

时间:2023-10-07 10:38:49 作者:QJ墨客 最新课程建设方案 课程实施方案(精选10篇)

“方”即方子、方法。“方案”,即在案前得出的方法,将方法呈于案前,即为“方案”。优秀的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方案策划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课程建设方案篇一

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从学校的实际状况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构建学校办学特色,打造“个性化”学校形象,发展学生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进步,科教发展,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

1、校本课程要体现基础性:

基础教育要重视基础,校本课程将立足于打好学生文化基础、品德基础、身心基础为目标。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综合和运用。

2、校本课程要体现发展性:

根据学校实际状况,兼顾到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树立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教育价值观,把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当作校本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

3、校本课程要体现现实性:

校本课程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开设了课程,在开发过程中主要依靠学校的自身力量来完成,所以要充分考虑本校老师队伍的整体实力,科研水平及学生的发展情况,还有学校的设备资金等因素,目标不能远离实际。

4、校本课程要体现主体性:

校本课程的主体性体现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需要,教师的充分参与,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要重视教师的主动精神,要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使校本课程得到更大的开发。同时,还要充分了解和反映学生的实际,重视学生参与,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不断根据学生的需要完善优化校本课程。

(一)、建立健全校本课程开发体系

校本开发不是一两个人能完成的,是由校长、课程专家、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的。学校要形成开发校本课程的组织网络,形成领导小组——教研组——教师——学生的开发网络,通力合作,共同创建“学习化校园”。

1、成立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课程的初步审议)

组长:蒋志敏

副组长:乔磊、赵春丽

组员:班主任、自然、社会、综合实践课程等相关教师

2、成立课程开发研究小组(负责课程的具体开发)

组长:蒋志敏

副组长:乔磊赵春丽

组员:班主任、自然、社会、综合实践课程等相关教师

(二)、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的师资培训和课题研讨

1、在校本培训中设立校本课程开发专题,进行讲座辅导和自学研讨,深入领会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和作用,提高认识,明确目标。

2、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根据学科特点、学生实际、学校状况、及目标导向等因素,研究开发校本教材,将此作为教研组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

3、强化科研意识,以“校本教材开发”为课题展开研讨,使校本教材的开发步入科研、教研的科学轨道。

4、创造条件,开展校本课程开发的技能培训。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程序:

1、成立组织。

2、通过学生座谈等了解学生各种需求。

3、全面评估分析确定校本课程总体目标,制定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

4、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指南。

5、培训教师—教师申报课程—对教师申报课程进行审议—编订《学生选修课程目录及课程介绍》。

6、向学生公布《学生选修课程目录及课程介绍》。

7、组织学生选择课程。

8、确定校本课程。

9、形成完整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10、任课教师拟订具体的《课程纲要》。

(四)、校本课程的结构:

根据学校实际,完全靠自己开发的校本教材

艺术课程:美术、书法

技能课程:生物、物理实验、各兴趣小组

专题课程:心理辅导等

(五)、校本课程的评价

1、学生学习评价:问卷调查

2、学习效果评价:信息反馈

3、课程评价体系

(六)、几点要求

1、加强校际间的校本课程交流借鉴

2、注重特长生的培养

3、体现特色课程设计

课程建设方案篇二

高等职业教育就是培养造就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加强高职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我院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自本学期进行高职教学改革以来,我们机电系全体教师作了大量的工作,为使本次高职教学改革取得实效,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1.提高对高职教学改革的认识

要进一步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决定》和宣钢分院院长《关于我院高职教学改革的思考》的讲话,进一步认识到搞好高职教学改革,从大的方面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必然要求,也是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劳动就业的重要举措。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高职教育的地位更加突出。就我院来说,要想把高职教育办出特色,办出质量,办出规模,办出效益,就必须大力加强教风和学风建设,树立开放的教育观、人才观,本着“做大做强”的原则,从传统的办学模式中摆脱出来,不断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推动高职教育在新形势下取得更大发展。

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树立全员参与意识,使每位教师将对教改的被动适应变为主动参与。树立以更新教育思想观念为先导,求真务实,才能真正推进高职教学改革的新理念,进一步巩固和加强高职教学改革的成果,使真正提高高职教学质量成为可能。

2.提高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再认识

高等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于“技术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其教学模式应具有“专业设置的适应性、培养目标的实用性、教学方法的训练性”等三个基本特点。根据高职专业的特点,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对我院高职专业的培训目标进行再认识,树立高职的培训目标就是服务一线的高级技术人才,要达到这些目标,要树立:教育理念要转变,课堂教学要改革、实践教学要加强、评价体系要创新、“双师型”教师是关键。

1.确立“三兼优一发展”的培养目标经过三年的培养,优秀的高职毕业生,应当成为人格发展和身心发展兼优,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兼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兼优,个性得到健康发展的优秀大专毕业生。

2.编写出本专业的应知应会其特点是:

(1)既有知识结构方面的要求,也有能力方面的要求,以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

(2)能力培养力求规格化、标准化,尽可能列出等级标准、达成期限与养成措施,以便学校检查考核及用人单位选用毕业生。

要求全体老师都要根据所教学科和所教专业的不同制定出不同的教改计划,然后各教研室先后制定本教研室的教改计划及本专业的教改计划,对各自的教改计划召开专门讨论会、研讨会进行研讨交流,并征求学生意见,最后形成具有操作性强的三位一体的教改实施方案。

2.编写制定(修订)专业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包括实践教学计划、主干课程建设方案、特色课程建设方案、选修课实施方案)

在广泛研讨和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出符合教改精神和具有操作性强的各种教学计划和实施方案。使其特点是:

(1)课程分组,形成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主干课与辅修课、特色课等不同模块,不同的组合可形成不同的专业方向或新的专业生长点,以灵活适应专业调向的需要。

(2)在课堂的纵向衔接上,采取三明治方式,即实践教学实践,以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3)强化实践环节,教学实践和实践教学应占总学时的40%以上,以突出能力培养。

3.编写各课程的教学纲要。

(1)既有学科知识体系,又有能力训练体系,对应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

(2)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侧重传授应用知识,兼顾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

4.编写实践教学计划

(1)本学科在三年修业期内安排三次实习:一年级为认识实习,主要让学生通过岗位调查了解未来就职岗位对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身心素质、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要求。二年级进行专业实习,要求学生通过实际操作锻炼使主要专业能力基本过关。三年级进行综合实习,要求能像正常职工一样顶班上岗。

(2)三次实习均纳入教学计划。有实习指导书明确规定实习的目的、任务、要求,实习过程中有教师指导,实习结束后进行考核,并作为重要的专业成绩载入学籍。

高职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是要通过每一位教师的日常教学来实现的,为防止出现以往那种“雷声大,雨点小”的教改局面,以求实效。为此我们制定了教改实施措施与办法如定期检查和督促教改的实施情况、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教改的成果等。

1.坚持推行“三制三化”措施

为不使我们的教学改革走过场,我们机电系制定相关的教学管理及监管措施,坚持推行“三制三化”措施,“三制”即教学质量系主任负责制;教师相互听课制(规定年轻教师每学期至少听10节课,其它教师每学期至少听5节课);一票否决制(如出现教学事故,在评优、晋级、职称等方面暂缓考虑)。“三化”即教研活动正常化;教师授课规范化;教学检查、质量评估经常化。

2.教师教学评价体系

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估,就是对教师的业务进行考核。通过评估,能及时将各种评估信息反馈给教师本人,使其明确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了解自己的实际教学水平,促进自我提高和完善。同时,可引入竞争机制,使科学的.评估结果成为教师晋职、晋升、表彰的重要参考依据,以调动教师搞好教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师资队伍的群体优化。

教学质量评估的内容以课堂教学为主。原则上每学期进行一次。评估对象为本系所有担任本学期教学任务的专职教师。

3.教学质量评估方法:

评估由三个方面的人员分别评估,评估结果由三个评估结果综合而成,即学院教学研究室专家的评估、教师的互评和学生评估。

1)专家评估

设计好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估表由研究室专家通过听课,检查教案,查看学生作业批改情况等填写。

2)教师互评

在学期结束前本系所有教师根据本学期的听课情况填写评估表。

3)学生评价

学生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是在大部分课程结束或期末考试之前两周进行,以班级为单位统一组织在指定教室对本学期所有任课教师一次性评估打分。每个班级的评估工作由班主任负责组织,评估前向学生讲清评估的意义和要求,取得学生的理解和支持,尽量减少因师生关系或因管理严格可能对评估带来的负面影响。

为了保证评估的公正性、保密性,评估资料由专人保管,评估过程中不得随便调阅。评估结束后,所有评估资料及时归属教务处和系保存,由教务处负责将评估结果录入教师教学业务档案。

4.教学管理上,严格把好“八个关”在教学管理上,我们严格把好八个关:

1)把好备课关,无教案、无备课笔记的教师不准上课堂。

2)把好授课关,教师讲课必须严格按教学计划,提倡多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

3)把好作业关,各门课程都要有严密的作业和习题,教师对作业全批全改。

4)把好教材关,一定要选用最新教材,常规每年教材更新率达20%以上。

5)把好教师聘任关,建立外聘教师档案和网络,对校内外教师进行定期考核。

6)把好考试关,严肃考场纪律,加强巡考、主考制度。

7)把好教研活动关,每学期由系组织大型教研活动三次以上。

8)把好实习关,在校内外建立实习基地,并采用仿真模拟习题,以加强实训教育。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其责任感、协作精神和自律意识,使之正确认识自我,看到自己发展的方向,确定努力的方向,使我们的学生个个对社会,对自己充满自信,目标明确。因此,我们要求系里的每一位教师,在教学时,每一位班主任,在开班会时,在各种场合,以自身人格的力量,情感的力量去感化学生,教育学生。其次,在整个系和整个教育学院营造一个健康的、高品位的环境来熏陶和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让学生在这样一个氛围中去思考,去感悟,去理解,从而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完善自己。在教学中应特别注意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把德育教育融于教学之中。同时,善于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正确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良好的职业品质。如通过组织专题报告会、录像会和体会交流会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责任感、协作精神和自律意识。

1.本着以教科研促教学的精神,把当前的这场高职教学改革当成科研课题来研究,采取全体教师参与的方法,边学习、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边落实,积极探索我院的高职教学改革新经验和新方法。

2.制定相应教科研鼓励政策,以科研促教学。为此我们制定了科研奖励制度,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如科研成果的被鉴定(或论文发表)等,系里将给予一定的奖励,我们打算在这种改善办学条件上(教学)的软环境方面加大投入,以督促教师自身素质的发展与提高,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为切实提高高职教学的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加快高职教学改革的同时要高度重视课程体系的调整,打破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的同时,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建立以职业综合能力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安排上,实践教学课一般应占教学计划总课时的50%左右,安排相应的基础技能训练、模拟操作课程。即使是理论教学,也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围绕培养能力来开展,配合技能训练来进行。专业教学在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同时,应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了体现理论与技能并重的关系,我们把技术操作性(或实务性)较强的课程从传统课程表中分离出来,单独成表(如三年安排的三次实习)。在确定课程内容时,根据未来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删繁就简、摒弃落后、陈旧的内容,增加生产、服务、建设、管理第一线实用的最新技术。

1.增开一些选修课、报告、讲座,扩大视野,及时掌握有关新的行业政策变化

为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重大行业政策的变化,必须适时地开设一些选修课或讲座课,增加必要的新知识和信息,使专业教学融理论、实务、政策、法规于一体,使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不断更新的、与时代脉搏同步跳动的境地。

多媒体教学集图、文、声、像于一体,有直观、形象、生动、信息量大等特点。而网上教学则可随时获取最新资料,了解最新动态,开展实践教学就可在网上进行,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考核应采用多样化的考试形式,注重过程考核和能力测评,理论和实践成绩要做到比重合理。

会计实践性教学从以下五个方面,即演示教学、案例教学、单元实务训练、校外综合实习、社会调查等来组织实施:

1.演示教学

这是一种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演示和解说实践性教学。采取幻灯演示教学、电视录像演示教学、多媒体教学软件演示教学等。这种方式要与日常课堂教学活动结合运用,以帮助学生对所学(或即将学习)的知识建立感性认识,并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这种方式应根据教学需要安排在课堂教学之前、之中或之后。增加课堂教学容量,压缩课堂教学时间,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可理解性,提高教学效果。

2.案例教学

这是一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围绕某教学案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对其进行分析、推理,提出解决方案,并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进行探讨、交流的实践性教学形式。部分课程可采用此种教学形式。案例教学的关键在于案例设计,要求案例来自实践,同时又要经过加工提炼。案例应尽可能多地包含各方面的信息资料,包括直接和间接、确定和不确定的资料,且答案应是多元的。案例教学能改变学生被动、消极地接受知识的状况,通过让学生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3.单元实务训练练习

这是一种在完成课程某一单元教学内容后所进行的阶段性实务训练的实践性教学形式。单元练习是为课堂教学内容服务的,在内容设计上应系统地反映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完整、系统地掌握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练习中既要有确定解的问题,又要考虑能反映复杂多变的现实情况并有多个解的问题,以培养学生充分应用提供的资料全面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并提出多元化解决方法的能力;要考虑不局限于某一单元的综合问题,以培养学生利用本课程已学知识,甚至其他前导课程的知识、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4.校外综合实习

这是一种直接让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跟班或顶班参加工作的实践性教学形式。校外实习一般属岗前练兵,是教学环节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属于综合性实习,其实习内容涉及广,包括企业规章制度、工艺流程、制造工艺等诸方面的业务。除此之外,通过校外实习,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校外实习的目的主要是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锻炼和培养。

5.社会调查

这是一种利用假期或校外实习机会或特定安排一定时间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调查、并撰写专题报告的实践性教学形式。社会调查一般由学生独立完成,调查的内容和形式也可由学生自主选择,学校和教师应做好组织、动员和事后的交流、检查工作。社会调查是学生深入实际了解社会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是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观察、分析、表达、交际、合作及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培养。

1.教学内容的改革要贯彻“必需”和“够用为度”的原则

在实施教学改革过程中,必须对传统的专业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改革,强调课程目标要体现职业定向性、课程内容要重在应用技术、课程组织要以实践为中心线索,高职教育要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专业课程教材也要体现“专业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严谨性是必要的,但在教学上不能过分形式化;专业教学内容上必须紧紧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按“必需”和“够用为度”的原则取舍高等机电内容,适时加入一些现代行业中公认为最具基础性的内容,使我们所培养的人才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胜任所任的岗位职责,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专业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实施专业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必须对传统的专业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是主要的教学环节,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中要做到:对课程内容可采取“多定性少定量,多讲应用少推导,多自学少讲解”的教法,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把学生推向“学习主人”的位置,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1)结合专业、讲清概念

在讲解专业课程时,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或与专业相结合的实例中引出,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工程思想,拓宽学生的思路,使学生提高把实际问题转化为工程问题的能力,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2)减少不必要的理论推导

我们培养目标的从业岗位,决定了高职学员不必对专业知识的公式、定理的来龙去脉像理科师范类学生那样要搞得清清楚楚,而是要能用这些公式来解决实际运算问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不必要、用较多时间进行理论推导、公式证明。我们可把用于推导公式的时间来让学生反复利用这些公式作更多的练习,解决更多具体问题,在作业、练习的布置及考试考核上要充分体现这一思想,提高把实际问题转化为专业问题的能力,提高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在教学方法上,应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3.专业学习评价的改革

现行的传统专业学习评价已不适应现在高职生,我们应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变以一张考卷为手段的单一评价方式,可采用写总结、论文、自我评价等灵活多变的形式,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由于社会的发展变化对高职教育形成了多方面的挑战,使高职教育面临着日益复杂而艰巨的任务,要广泛持久的提高高职教学的教学质量,保持高职教学改革的成果,关键就在于教师的自身素质。要把培养一支教育观念新、创新意识强、师德高尚、水平高超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作为办学的第一要务。为此,我们拟采取以下措施:

1.立足校内,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的个人基本素质。通过岗前培训、在职进修、在职攻读硕士研究生或外出考察等多种途径,帮助教师提高个人基本素质和水平。对于新分配来校的毕业生必须进行岗前培训,重点学习操作技能,并考取相关的上岗证和技术等级证书。对于那些没有企业实践经历的教师,应分期分批派遣他们去企业实习,顶岗锻炼,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2.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兼职教师队伍。应不惜优厚待遇,聘请一部分确有专长的兼职教师,这样做,一方面弥补了学校技能课教师的不足,保证了教学上较高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又加强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保持了学校师资结构的灵活性,也提高了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

3.面向社会,招贤纳士。高职教育的性质,决定了高职院校的教师即要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更要有很强的实践技能。而实践技能相对不足这是多数高职学校教师队伍的一个薄弱环节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高职院校应主动出击,招贤纳士,将那些既有一定理论水平,更有熟练操作技能的“能人”充实到教学岗位。事实证明,他们由于有生产、管理或科研的实践经验,教学中能较好地把书本理论与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不照本宣科,不空谈原理,形象生动,信息量大,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4.在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的同时,要求全体老师尽可能地取得相应的技术等级证书和专业资格证书。

5.提高自身层次,促使每一位教师转变观念,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在新形势下,要求每一位教师要有危机意识,使每一位教师真正意识到学校的发展、系的发展与教师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使大家真正做到群策群力,团结协作;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要求每位教师注意收集各方面信息,拓宽视野,不断学习,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规定每个教师每年至少开设一个针对学生的讲座,内容可是各方面的,经济、会计、法律、科技、时事、人生观、教育学、心理学等,从而使学生更加了解社会,适应形势,树立正确人生观,学到更多更新的知识,从而得到全面发展。

6.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高职学校在加强教师业务素质提高的同时,不应忽视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教师的品德操守,待人接物言谈举止等将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示范效应和人格熏陶,对他们成人、成才起着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巨大影响。所以,应把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造就一支为人师表、身正为范的教师队伍,为学生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要求高职教育的专业课教师不能是纯学者型、教学型的,而是通教学、通生产科技、通经济的综合性人才。既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要有动手操作和科技推广能力,还要有经营能力和市场意识。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实践性教学的需要,才能培养多能型人才的需要。

1.建立专业教材样本书库,将本专业所涉及到的可以用作教科书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尽量多购置一些,一方面可作为教师学习、备课的参考书,另一方面可作为教材征订的重要依据。

2.编写授课讲义

对个别变化比较快的课程,编写授课补充讲义;对比较成熟的学科,可考虑自己编写符合高职教学改革精神的教材。

为使教学改革不流于形式成立系高职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考核领导小组,加强对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监督和考核。

课程建设方案篇三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好地帮助每一位学生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浙江省教育厅日前下发了《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在体现义务教育基础性、全面性和公平性的基础上,强化选择性教育思想,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设,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育评价,积极推进差异化、个性化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综观我校课程建设现状,在进一步梳理学校办学思想的同时,我们认为依托课程建设,能进一步提升我校办学内涵,助推孩子们的个性发展,让每个孩子都成为一个精彩的世界。基于此,从当前学校办学思想、师生发展诉求、现有课程资源出发,遵循《意见》相关精神,构建学校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一)经验与优势

温州市江岠小学是一所老学校,坐落在杨府山涂村,地处城郊结合部,创办于1946年,随着体制改革,20xx年由村小变为鹿城区区属学校。学校占地面积约7992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约2753平方米,绿化面积约达1000平方米,校园布局比较合理,一年四季洋溢着花香,xxxx年获得“温州市绿色学校”称号,是一所有着园林特色的学校。xxxx年又被评为“温州市行为规范达标学校”。

目前,学校有教学班18个,667多名学生,50名专任教师,其中硕士研究生1人,本科学历有37人,专科毕业有12人。“绽放心中的爱”是我们的校训,“充满活力充满智慧充满和谐”是我们的校风,“乐于奉献乐于探索乐于分享”是我们的教风,“学会思考学会交流学会生存”是我们的学风。学校目前正引来学校发展的最大机遇,随着鹿城新城新金融区的建设,学校将拆迁重建为与金融区匹配的现代化学校。

学校紧紧围绕“一切为了孩子的将来”办学理念,以“绽放心中的爱”为校训,以课程建设为载体,在学校管理方面,倡导规范加特色;教师管理方面,倡导达标加专长;学生管理方面,倡导合格加特长。

同时,学校基于教师特长、学生兴趣爱好,由学生、教师双向选课产生所开设的20个社团活动以及各文化节活动都趋于课程化建设,这为我校xxxx学年的`拓展性课程设置提供了参照版本。

学校要努力让孩子喜欢上学、让教师体验成功的幸福、让课堂充满创造的欢乐,使学校焕发出了“爱“的华彩。

(二)问题与挑战

1、从课程结构看,之前学校对国家课程的校本化的开发较为单一,只依赖于三爱特色课程。校本课程的多样化和微型化有待加强,如德育课程,艺术课程,语言课程,思维课程的开发步伐尚未跟上。关于特长类课程本校教师的专业指导能力比较低下。

2、从课程评价看,学校有关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奖励制度尚未出台,这对于扩大课程建设的教师参与面有不利影响。

3、从课程特色看,对提高学生兴趣特长的课程的建设有待加强,尤其是体艺学科的拓展性学习课程开发与实施需要形成学校特色,文化学科与学业成绩提升需要形成良性的互动,学科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

4、从课程实施条件看,虽然学校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校本课程开发骨干教师队伍,学校领导也重视课程的纲领性建设。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对于方案的设计和资源的积累,很多老师还存在观望、等靠的畏难思想,教师仅把课程当作科目,没有形成一种开放、自主、科学的课程意识,其课程发展能力的欠缺和意识的淡薄是学校课程发展存在的核心问题。

1.学校发展目标。

办有爱的教育。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国近代教育学家夏丏尊说:“教育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人类的永恒需要,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航标灯,是人类所要代代相传的文明火把。“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也是着名教育家霍懋征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座右铭。

如果说“师德”是教师职业的神圣灵魂,那么“师爱”则是进行教育的原动力。对于教师,就是要用满腔的爱去爱事业,爱学校、爱工作,爱学生。师爱,除了是教师的一种道德素质,还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着重体现在教师对爱的理解、对爱的意义的认识以及对爱的把握上。爱是奉献,爱也是理解。但是,爱对于每位教师来说不仅仅只是一种付出和给予,它包含了丰富的内涵。一是要用自己的爱心去唤醒学生,教会学生去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社会;要用自己的言行感召学生,影响学生去爱学习,爱劳动,爱助人,爱创新。二是尊重、理解、信任和爱护每一个学生。尊重有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理解能冲破师生间的冰封,信任会交融师生心灵,爱护会点燃师生的友谊之火。三是激励、赏识、参与、期待每一个学生。激励每个学生求进;赏识每个学生的才能;创造条件让每一个学生参与教育教学活动;来自教师的期待是学生积极进步的动力。真诚的爱、热情的鼓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四是真诚公正,严爱相济。爱不是放纵,爱里有严,爱里有教育。同时,教师爱工作、爱学生更要爱自己。要塑造学生的灵魂,首先要塑造自己的灵魂,必须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具有优良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把对教育爱的热潮,在爱的教育过程中找到无穷的乐趣。

课程建设方案篇四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校将唐诗课程引入到学生的学习计划中,这对于扩大学生文学视野、培养学生审美情操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参与一所学校唐诗课程方案的试行过程中有了很多收获与体会。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将围绕唐诗课程方案的设计、实施、教材选取和效果评价四个方面,总结和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首先,唐诗课程方案的设计至关重要。唐诗的学习不能简单地将诗歌内容传授给学生,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情感认知和艺术鉴赏能力。因此,唐诗课程方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设计出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文学素养要求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注重培养学生阅读与理解唐诗的能力,并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和表演。同时,方案的设计还应包括灵活的教学方法和科学的评价体系,以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

其次,唐诗课程方案的实施是关键。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可以采用让学生朗读唐诗、比较不同的翻译版本、进行仿写和创作、进行情境再现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对于唐诗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让学生之间通过合作研究、讨论与交流共同成长。

再次,教材选取与使用是唐诗课程方案的重要环节。优质的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和保障。在选择和使用教材时,教师要注重挑选与学生体验和发展需求相匹配的教材,注重教材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同时,教师还应注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材的删减和修改,以便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能力水平。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多角度、多媒体等方式来丰富教学内容,提供更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最后,对于唐诗课程方案的效果评价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及时的评价和反馈,能够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和提高学习效果。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如课堂测试、作品展示、小组讨论等,来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表现水平。此外,教师还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配合,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长发展,形成家校联动的良好合作关系,提高教学的质量。

综上所述,唐诗课程方案的实施对于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唐诗课程方案的设计、实施、教材选取和效果评价的思考与总结,能够更好地指导教师和学校开展唐诗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艺术鉴赏能力。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唐诗课程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广大学生打开一扇了解古朴而精彩文化的窗户。

课程建设方案篇五

第一段引入:作为一名学生,我有幸参与了学校针对唐诗的课程方案,这是一次深入了解和欣赏唐诗的机会。在这一学期的学习中,我收获了许多关于唐诗的知识,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唐代文化与历史。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唐诗课程方案中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对于唐诗的欣赏和理解,我从最基础的韵律和格律开始。通过课堂上老师的讲解和分析,我渐渐掌握了唐诗的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的格律特点,也了解到了唐诗中的韵律之美。在课后的阅读中,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唐诗的韵律之美。例如,在杜牧的《秋夜寄邱员外》中,他运用了七言古体诗的格律,使诗意更加凄婉动人。通过对格律的深入学习,我对于唐诗的欣赏也更加独到,能够更好地体验唐诗带给人的愉悦和震撼。

第三段:除了格律,唐诗还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无论是描绘壮丽山河,还是抒发作者的情感和思考,都体现了唐代文人的思想和观念。在课程中,老师带领我们深入解读了一首首经典的唐诗。例如,在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他以登高的形式,寄托着对国家兴旺发展的美好愿景。通过分析诗人的用词、意象和讽喻,我触摸到了当时社会背景下文人士人们的期盼和不满。通过学习唐诗,我不仅了解到了唐代社会的繁荣和风貌,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情感和思考方式。

第四段:不仅如此,唐诗还给了我许多美好的感受和思考。唐诗的简洁和深度,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向古代文学的大门。在阅读和欣赏唐诗的过程中,我与诗人产生了某种奇妙的共鸣。诗中的景物和情感在我的心中呈现出明确的画面,使我仿佛回到了唐代的华丽辉煌。与此同时,唐诗中的一些哲理和智慧,也深深地触动着我。例如,在杜牧的《秋夜寄邱员外》中,他描述了自己深夜思念友人的情景,通过诗人内心的挣扎和愧疚,我也对友情和人情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唐诗中蕴含的人生智慧,让我思考并追寻着自己的人生意义。

第五段总结:通过这次唐诗课程方案,我在欣赏和理解唐诗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体验和领悟。从格律到文化内涵,从美感到思想感悟,唐诗课程方案让我对唐诗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不仅如此,在感受唐诗的同时,我也培养了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我感激这个机会,因为它让我不仅从中获得了知识,更深入了解了一个时代和一群文人的情感和智慧。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这些体验和收获将成为我不断探索文学之路的助力和动力。

课程建设方案篇六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学艺术对人们的生活和思想发展起到了更为重要的作用。作为中国文学中的瑰宝,唐诗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智慧,在许多人的心中具有独特的魅力。为了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和欣赏唐诗,我校在课程设计上引入了唐诗课程方案。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我对这个课程方案有了一些深刻的体会和心得。下面我将从“开启文化之门”、“培养审美情趣”、“提升语文素养”、“传承与创新并重”和“人文关怀与人生启迪”的角度进行阐述。

首先,唐诗课程方案能够开启学生文化之门。作为一门古典文学的瑰宝,唐诗以其博大精深的艺术价值和独特的审美感染力吸引着学生。通过学习唐诗,学生们不仅可以了解唐代的社会风貌和历史背景,还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刻人生智慧和情感体验。在课程中,老师们通过引导学生朗诵和模仿唐诗,从而使学生进一步融入到唐诗的世界中,感受到唐诗的内涵和魅力。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唐诗不再是遥远的古代文化,而是近在眼前的艺术之光,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文化的力量。

其次,唐诗课程方案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唐诗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其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能够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在唐诗课程中,学生们通过学习和鉴赏优秀的唐诗作品,不仅能够提高对于艺术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还能够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文学创作能力。通过模仿和创作唐诗,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唐诗的独特之处,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文学素养。

第三,唐诗课程方案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唐诗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其语言精炼、具有韵律美和形象感染力,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在唐诗的学习中,学生们不仅能够学会借鉴和运用唐诗的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还能够提高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分析和理解唐诗中的内涵和意境,学生们能够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理解能力,从而使自己的语文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第四,唐诗课程方案兼顾传承与创新。唐诗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课程中,老师们既传授给学生唐诗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又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和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通过学习和创作唐诗,学生们能够将自己的个性和创造力融入到唐诗中,使唐诗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和艺术魅力。

最后,唐诗课程方案注重人文关怀与人生启迪。唐诗以其深邃的哲理和真挚的情感启迪着人们的灵魂。在唐诗课程中,老师们通过讲解和讨论唐诗中的思想和情感,引导学生从中感悟和领悟人生的真谛。唐诗中蕴含的人生智慧和情感体验,以及唐诗课程中的人文关怀和思想引导,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唐诗,还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健康向善的生活态度和人生价值观。

综上所述,唐诗课程方案在学生的文化教育和个人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学习和欣赏唐诗,学生们不仅提高了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还提升了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并且能够传承和创新唐诗的精神智慧和艺术魅力,从中获得人文关怀和人生启迪。可以说,唐诗课程方案使学生对于文学的理解和欣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为学生们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课程建设方案篇七

秉承“不放弃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学校“活动育人、全员育人,服务育人”的教育模式为指导,以“享受运动的快乐”为活动主题,结合我校阳光体育活动,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有效地促进广大师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通过校本课程的实践与研究,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型建设人才。

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也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对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质的形成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阳光体育运动”意味着学校体育的春天到来。“阳光体育运动”号召学生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去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全国各地正在积极探索,以创新的手段推进学校体育教育。

1、让体育锻炼成为增强体质的最积极、有效的手段,通过体育锻炼提高抗病能力,增强有机体的适应能力。

2、通过体育锻炼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提高神经系统对人体活动时错综复杂变化的判断能力,并及时做出协调、准确、迅速的反应,使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

3、调节人体的紧张情绪,改善生理和心理状态,恢复体力和精力。

4、增进身体健康,使疲劳的身体得到积极的休息,舒展身心,消除读书带来的压力,从而精力充沛地投入学习、工作。

6、培养师生的团结、协作及集体主义精神。

1、主体性原则:确认教学的本体地位,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教学作为民主的、积极的和创造的实践活动来开展,使学生成为追求真、善、美的主体。

2、趣味性原则;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的特点,教师要尽可能地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内容,并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做到难易适中,形式丰富,内容新颖,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乐于参与,在参与中自信起来,以求实效。

3、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灵活作出内容上的修改,以便控制课堂,适时调整。

4、开放性原则:教学内容可根据需要选择于课堂、校园、文明礼仪展室等场所进行,充分发挥不同场所的作用,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现已开发的课程有《排球》和《太极拳》两本。以体育外堂和课外活动为主要授课方式。(略)

(一)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

全体级部主任

(二)教师配备:由学科专业老师和班主任授课,与团委社团活动相结合,级部负责学生检测、评价(2个学分的认定)

(三)课时保证:每周一课时。考勤检查记录同其他学科。

(四)常规检查:常规检查同其他国家课程安排的学科,备课、检测、活动,每月由级部检查一次,半学期由教务处、教科室联合检查一次。

1、学生评价:

(1)按时参加课程学习,出勤全,修完教材全部内容。(占50%)

(2)参加学校组织的校本教材学习内容测试,成绩分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档。(占30%)

(3)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积极在生活中对教材所学内容实践应用(以图片音像资料等为证)。(占20%)

(4)按照山东省中学生学分管理办法,级部综合以上情况予以计分。

2、教师评价:

(1)课堂教学常规检查同其他学科。

(2)组织学生活动,包括社团中的相关活动,按新修订的教师评价中的规定执行。

(3)督评办不定时到教学楼、校园进行专项督察,对礼貌用语、礼貌行为的落实情况量化计分,对不符合教材要求的言行予以提示、警告、扣分。扣分分三级:学生、科任教师(班主任)、级部。最后积分按照一个学科的比重计入教师评价。

1、要加强领导,广泛动员,提高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对选修教材学习的重视。让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

2、充分挖掘学校、社区、实践基地、德育基地的教育资源,发挥体育类社团活动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推动活动的深入开展。定期展现师生员工在实践活动中的阶段性成果。

3、要加强师生双向评价机制的探索,促进师生两个积极性,真正校本课程的实施推向深入。

4、要进一步丰富课堂资源,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同时,通过外派教师学习等形式,积极进行专业师资培训。

5、把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的要求落实到底。

课程建设方案篇八

“雕刻”是以各种不同材料雕刻为载体,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掌握知识与技能,雕刻艺术的内容极为丰富,从中了解我国的饮食文化和雕刻工艺,及雕刻知识和各种雕刻技艺,受到艺术的熏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情操。雕刻艺术作为一种造型艺术,运用雕、刻、琢、磨、钻等方法制作出具有实用性、装饰性和欣赏性的艺术作品。根据雕刻材质不同,可分为石雕、木雕、竹雕、砖雕、角雕、牙雕、核雕、食品雕刻等;根据雕刻形式不同,可分为浮雕、圆雕、透雕等多种。雕刻一般要经过构思、选料、雕刻、修整、美化等步骤。

在食品雕刻中使学生基本掌握基本雕刻手法和基本雕刻刀法,为以后自主研究石刻、砖刻,角刻等提供了可以借签的经验。雕刻是常见的劳动技能,让学生喜欢雕刻。

1、知识目标:通过探究性学习,使学生了解雕刻 的历史起源,雕刻是传统艺术之一。有悠久的历史是祖国文艺百草园中的一朵奇葩。

2、技能目标:通过学生自足学习和老师必要引导,基本掌握雕刻常用章法与刀法。

3、情感目标:通过综合实践课,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认真、细致的良好作业习惯,热爱祖国文化艺术的良好情感,发展学生观察能力、判断能力、想象能力与表现能力。

1、雕刻的释义。

2、雕刻的发展及起源。

3、雕刻工艺的基本要求和技术要领。

4、雕刻的种类及用具。

5、雕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如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教学目标就要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

1、在教学方法中运用“讲解—示范—模仿”让学生通过观察:模仿 教师示范演示动作、掌握基础知识和操作原理。

2、“自学—发现”学生通过自学,发现其中知识技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纠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勇于实践的精神。便于学生学习方法。

3、在方法上也可采用分析、启发、探究、实践的方法。“指导—实践”。指导学生看、想、做、动手、动脑相结合,突出学生主体作用与教师主导作用。努力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知识与技能相结合,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突出劳技课特点,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劳动实践,有利于学生掌握劳动技术与技能,有利于锻炼学生意志,有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正确劳动观念。

教学重点依据教学内容,利用学校电脑室,让学生带着问题与疑问上网查资料。了解雕刻历史与起源、印文章法、看课文“自学—发现”的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自学发现其中的知识、技能、奥妙。掌握操作要领,懂得操作一般步骤。

教育难点突破有赖于学生实践操作“听到的易忘记,看过的记得牢,做过了才能学会”。在实践中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与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运用现场演示讲解,用课件制作教学手段。学生根据现有水平灵活运用,发挥优势学生楷模作用,让学生互相交流,相互学习。使学生作品得到最佳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在教学手段方面,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电脑室,让学生课前收集资料,学习各种雕刻手法,上课时教师用课件演示及展示往届学生优秀作品,为学生创造一个深入其中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同时通过各种教学方法的应用,缩短理论和实践距离,加快学生对章法、刀法掌握,提高学习效果。

4、在学习方法上,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重视实践操作,让学生知识正迁移。如,导入“雕刻艺术”让学生观赏、分析课文中雕刻,感受各种不同雕刻种类的表现形式。让学生欣赏往届学生雕刻及名人雕刻,感受到雕刻就是以物作纸,以刀代笔。民间俗语(做时短,看时长,予人方便,予己方便)。看书模仿、学习、试试看。在实践中以组为单位,边学习边讨论,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不但让学生“学会”,更让学生“会学”。由于中小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他们一般能根据教学目标有计划、有选择地观察、动手操作和思考问题。而且他们有很强的好奇心,不满足于教师的传授讲解,总想自己亲身探究来发现问题,得出结论。雕刻课中许多内容可精讲,还给学生一片自由的空间,放手让学生去自学、自悟、发挥想象,让其大胆去试、去探索、去琢磨。即使走一些弯路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创造平等、自由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敢于动口、勇于动手,在操作中互相讨论、共同提高。引导学生在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增减些,变一下形,换一种材料或加工方法会怎样?这种技能和方法还能用于什么地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

综合实践课可分为分七个学年进行,每学年至少安排一个周。通过实际操作演练,培养学生独立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至六年级:了解雕刻的定义分类以及雕刻的历史来源。

七年级:了解雕刻的定义分类以及雕刻的历史来源,基本掌握木雕工艺的技术要求和基本要领。

八年级:了解雕刻的定义分类以及雕刻的历史来源,基本掌握木雕工艺的技术要求和基本要领,并可以简单的制作雕刻作品。

教具准备:课件制作、石刻刀一套、印床一付。

学具准备:青田石、石刻刀、复印纸、拷贝纸、2b铅笔、水砂纸。(如用转印法渡稿,还需用毛笔、墨水)

课程建设方案篇九

20__年4月22日下午,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12名老师集聚在西校区伦理楼208,对本学期20__级《书籍设计》课程进行教学总结与交流,设计学院常务副院长李林平、视觉传达设计系主任云曼以及承担课程教学任务的10名老师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李林平副院长主持。

交流会上,李林平副院长指出虽然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纸质图书带来一定的冲击,但《书籍设计》是一门检验综合设计能力的必修课,它涉及字体、版式、插图、开本、纸张、印刷等基础知识,还揉合了学生对书籍设计的主观思考、风格提炼、审美诉求、文化定位等,是对学生前期所学知识的综合呈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云曼老师在分享经验中时提出,学生最初的选题很重要,选题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作业质量。同时强调了教师要引导学生解读书籍蕴含的文化气息,充分利用视觉元素点、线、面之间的组合,结合纸张肌理带来的不同触觉感受,了解印刷工艺和装订方式,尽可能探索书籍设计的特质。

曾竹竹老师指出部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大多是为了完成作业,设计流于形式和外表,缺少对书籍内容的通读和把握,尤其缺乏对书籍本身的喜爱和感情投入,以至于书籍的设计创意表达不够完整,甚至匾乏。

陈力行、梁雨荷、马啸、聂泰宇、曲忠成、张光等几位老师分别展示了班级学生作品。几位教师就教学中遇到的关于学生选题把控、印前检查等问题,向在场经验丰富的老师提问,云曼主任和曾竹竹老师针对老师们的提问分享了她们的教学方法。

李林平副院长围绕老师们提出的课程中“创新更重要还是合理更重要?”这个问题谈了他的观点,他认为“创新”应建立在“合理”的基础上,创意不能凌驾于文本阅读之上。我们学校作为应用型大学,根据视觉传达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学生基础能力等,老师在引导学生的时候要偏向于合理和实用,其次再考虑所谓形式的创新。教学重点在字体、字号、图像、空间、节奏、层次、阅读性的整体把握,教师应在这个过程中起引导作用。

会后老师们细细翻阅了学生作品并做了进一步交流,大家纷纷表示,总结会就教学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学习研讨,在研讨中进一步提升教学技能,收获颇丰。

课程建设方案篇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面临着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方案的考验。作为一名学生,我深切感受到了课程方案对于学习的影响。下面,我将从个人学习成果、综合素质提升、兴趣培养、创造思维以及课程完善五个方面来谈谈我的学校课程方案心得体会。

首先,学校的课程方案使我获得了丰硕的学习成果。课程内容合理设计,不仅满足了学习要点的掌握,也鼓励我们进行拓展延伸。例如,在数学课上,老师不仅教会了我们解题的方法,还让我们参与到一些有趣的数学应用活动中,如利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我不仅收获了知识,还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课程方案使我在综合素质上有了很大提升。学校注重培养我们的综合能力,因此在课程方案中增加了各种综合实践活动,如实验研究、课外调研和社会实践等。这些活动让我们学会了如何合作与沟通,如何收集、整理和分析信息,如何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这些活动,我们的独立思考、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此外,课程方案还培养了我的兴趣爱好。学校给予我们选择的自由空间,通过设置选修课等方式,让我们有机会追求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我选择了音乐课作为我的选修课,通过学习音乐,我充分发掘了自己的音乐天赋,并在校内外的音乐比赛中获得了一定的成绩。课程方案的合理设计,为我们提供了培养兴趣和个性的机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再者,课程方案培养了我的创造思维。在学校的课程安排中,开展了一系列的创新实践活动,如科技创新大赛、艺术创作等。这些活动让我们有机会将知识落地实践,提高了我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些活动中,我发现只有通过创造性地思考,才能得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通过这些实践经验,我的创造思维得到了进一步的培养。

最后,我认为学校课程方案仍有待完善。尽管现行的课程方案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课程负担过重,有些科目的学习任务过多,导致我们缺乏时间进行课外活动和自主学习。其次是课程内容不够贴近实际生活,有些知识点与我们的实际应用距离过大。因此,我希望学校能进一步优化课程方案,减轻课业负担,并将更多实际案例融入到教学中,让我们真正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总之,学校的课程方案对于我们的学习影响深远。它使我们获得了丰富的学习成果,提升了综合素质,培养了兴趣爱好,发展了创造思维。然而,课程方案仍有不足之处,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我相信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我们的课程方案将会更加贴近学生的需求,为我们提供更好的学习平台。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