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读后感>最新读后感格式内容 高中生读后感格式(实用8篇)

最新读后感格式内容 高中生读后感格式(实用8篇)

时间:2023-09-24 16:02:00 作者:翰墨 最新读后感格式内容 高中生读后感格式(实用8篇)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读后感。什么样的读后感才能对得起这个作品所表达的含义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读后感格式内容篇一

什么惊人的场面描述,没有华丽的辞藻,仅是白描的笔触却也写得生动。

故事中的人物都很饱满,是完整的人。比如写明子受戒时,有一个山东和尚受戒烧戒疤太疼,山东和尚骂人了:“俺日你奶奶的,俺不烧了!”简直就是村野俗夫!这和尚的反应让人觉得十分的真实,直爽的山东汉子的形象跃然纸上。虽写的是和尚,却不是超脱世俗的和尚,境界很高,只知吃斋念佛,不食人间烟火。和尚也在那个世外桃源过得潇洒,能够自给自足,靠着自我的本事获得吃穿,那里的和尚能够偶尔吃肉,甚至能够娶妻。还有小英子家房子独村独落,有田没有全拿来种粮食,而是有半亩种了小英子喜欢的荸荠。这种有些理想化的社会生活,在当时就应是有些超凡的。

故事中明子和小英子之间的感情纯纯的。从开始到结尾,两人之间的关系总有些微妙。开头埋了伏笔,将两人从空间上拉近,到之后两人之间不断的交集。似乎只是孩子间,玩伴间的情谊,没有明确的错综复杂的感情,一向简简单单,似水长流,一点一点渗透到故事中,一种朦胧的感情,直到最后的真情流露才把故事推到高潮。最后,文章用一个省略号结尾。

读后感格式内容篇二

我看了一本短篇小说——《红奶羊》。看完后,我深有感触。

从《红奶羊》中,反映出三种爱:

父爱——那是在一个血色的黄昏。猎人和猎犬发现狼爸爸黑宝,羊妈妈茜露儿和幼狼黑球居住在葫芦山洞。狼爸爸黑宝为了保护幼狼黑球,毫不犹豫地纵身一跃,窜出洞口,打了猎人和猎犬一个措手不及,再以猎人和猎犬追得上的速度逃走,引开猎人和猎犬,让他们远离葫芦山洞。黑宝出去以后,就再也没回来过。看到这里,我深深地感动了,这就是伟大而深沉的父爱。

母爱——不一般的母爱,那是跨越种族的母爱。如果当初羊妈妈抛弃了黑球不管,黑球肯定会饿死。狼是羊的天敌,抛弃黑球,茜露儿既可以高高兴兴地回到羊群中,又可以为羊群做出贡献——为羊群消灭一只将来可能威胁羊群的狼。茜露儿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感情战胜了理智。羊妈妈茜露儿决定继续抚养幼狼。原因很简单,因为黑球还是一只不懂事的幼狼,它没有做过任何伤天害理的事情。多么伟大的母爱呀!羊妈妈茜露儿居然能收留将来可能危及她以及她的家人的幼狼。动物之间都能有如此无私的母爱,我想,作为万物之灵的我们也应该做点什么吧。当我们看见在街上乞讨的人时,我们该现出我们的爱心,给他们一块面包,一块巧克力或者一两块钱……让爱心传递开来。

孩子对母亲的爱。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小狼黑球并没有因为是喝羊奶长大而改变本性。尽管如此,也不妨碍小狼黑球对羊妈妈茜露儿的爱。当比狼还要凶猛的豺狼出现,羊妈妈的处境十分危险时,小狼黑球挺身而出。尽管黑球力量各方面都和豺狼相差甚远,可黑球没有畏惧。黑球和豺狼展开了激烈的殊死搏斗,最终黑球赶走了豺狼。我想,我们也应该为爸爸妈妈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让父母不那么的劳累。

从这短篇小说中,让我看到跨越种族的爱,世界因爱而美丽!

读后感格式内容篇三

人生如寄卡拉ok的出现,令音乐工业出现了个不太好的现象。作曲人因为迁就卡拉ok顾客,所以在音域上收窄了创作范围。从前流行曲的音域已在十一二度(即十一、二个全音幅度)里徘徊,现在因为要令完全没有受过任何声乐发声训练来扩阔音域的普罗大众唱得舒服,就把歌曲旋律用音,限制在十度之内。而且乐句写得特别易唱。迁就顾客,在商业社会运作,视为天经地义,但迁就到这种程度,就未免有些矫枉过正。

90年代计算机技术,突发猛进,令全球音乐行业改写了规矩。起初,在70年代,价钱廉宜的电子组合器(synthesiser)minimoog出现令音乐行业注意力集中在键盘之上。然后可以一起演奏五个音符的复调(polyphonic)软件出现,鼓机(drum machine)又在80年代日新月异,令一组复杂的节奏,按钮即成。跟着再出现序列发生器(sequencer),复有简称为midi的(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软件面世,于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作曲家。midi软件,可以把任何种类的声音,转变成可回放的讯号,一旦储存计算机记忆系统,日后即可以随时捡出来使用。任何作曲的元素,例如旋律程序,乐句,节奏组合,变化,或者歌声,都可任意检出,和其它声音讯号作出种种不同组合。这等于说,任何可以按动电脑(computer)键盘的.,都可以成为作曲人(42)。

这等于音乐民主化。作曲再不是一小撮有天赋或是受过严格音乐训练的人才可以尝试的专利玩意。但这种横向发展有好处,也有缺点,科技机器令作曲人增多,却没有令水平提高,反而,很多时候,令水平下降(43)。

--黄沾

这个总结适用于大部分的流行文化。某种意义上讲,中国搞音乐的人越多,《爱情买卖》就越多。

从现象上看,中国音乐创作没有进入普及阶段的时候,确实有过一段高潮期。《一无所有》、《黄土高坡》、《弯弯的月亮》…不过我觉得这次井喷和时代有关,并不能说明问题。文坛这个时期也是出了一些优秀的作家,比如朦胧诗派发展到最顶峰。

现在作曲的人数是那个时段的几十倍,甚至更多,结果最红的是《爱情买卖》,和一些翻唱欧美日本的歌曲。整个中国内地,现在真正创作得是那么一回事的,好像也只有玩农业重金属的凤凰传奇。

我觉得如今最大的问题是,流行音乐元素完全标准化,彼此对调,都不成问题,很多歌唱着就能唱串,诸如“你的泪光,柔弱中带伤,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歌曲内容也是出奇的统一,全部是苦情歌。所以便连听众的反应,也因而标准化起来。

文化工业毕竟不是真正的工业。标准化,规模生产。歌迷往往就能得出一个结论:某某某自己抄袭。分别无外乎两种:抄自己,抄别人。

在市场供不应求的时段,这种毛病当然无所谓。香港音乐也有过这样的黄金时刻。词作家们实在太忙,大家的“时间都是借来的”,以至于无瑕去修改自己写的歌词中的病句。

但是一旦市场波动,这种可有可无的文化商品,往往死得最惨。开始,香港音乐一年不如一年,便是可想而知的事情。

倪匡有一个论断,一个地区的流行歌曲能反应这个地区的主流价值观和文化取向。

按照倪匡的说法,中国目前最火的题材应该是感情类别,而且是“我是受害者”的感情类别。所以那些宫斗穿越剧确实是投其所好了。

虽然不知道lz说的是什么,但总感觉lz很利害的样子.

读后感格式内容篇四

读后感是议论文中最常见的文体之一,也是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文体。但从以往读后感训练的情况来看,效果并不尽人意。其实,写好读后感也有章可循。若活用“四字诀”,则更容易生效。

一、引——围绕感点,引述材料。读后感重在“感”,而这个“感”是由特定的“读”生发的,“引”是“感”的落脚点,所谓“引”就是围绕感点,有的放矢地引用原文:材料精短的,可全文引述;材料长的,或摘录“引”发“感”的关键词、句,或概述引发“感”的要点。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引述,“引”都要简练、准确,有针对性。

二、议——分析材料,提练感点。在引出“读”的内容后,要对“读”进行一番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

三、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写读后感最忌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就事论事撒不开,感不能深入,文章就过于肤浅。泛泛而谈,往往使读后感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震撼。联,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当然在联系实际分析论证时,还要注意时时回扣或呼应“引”部,使“联”与“引”“藕”断而“丝”连。

四、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总结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不管采用哪种方式结尾,都必须与前文贯通,浑然一体。读后感始终要受“读”的约束,开头要引“读”,中间还要不时地回扣“读”的内容,结尾也要恰当回扣“读”的内容不放松。

当然要写好读后感,关键还要读透材料,抓准感点。怎样读透材料?一般说,如果是记叙文,就要抓住人物最突出的某种品质,最有价值的语言行动或事件所包含的深刻意义;如果是议论文,就要把握中心论点;如果是寓言或哲理性的散文,就要领会其深刻的寓意。当然,读一篇文章,感可能是多方面的,要在分析、思考的基础上,选择最值得发表,感受最深,见解新颖独到,最有针对性和现实感的感受来写,一篇读后感只能容纳一个感点,其他感点无论多么好,都要忍痛割爱。明智之举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并围绕一个感点,联系实际,谈深谈透。

示例:

我要把自己炼成一块真正的钢铁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使我爱不释手,保尔· 柯察金那顽强的品格多么令人钦佩!如果你读了这本书,就会明白具有钢铁品质的人是“大写”的人。

保尔一生十分坎坷,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他还坚持写书,对自己毫不顾惜。书中写道:他呕心沥血写的稿件丢失了,多么令他灰心失望啊,但他重新振作起来,用顽强的毅力完成了巨著。书中有段名言脍炙人口:“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应该为碌碌无为而悔恨„„。”保尔可谓强者的化身。

尔的形象又浮现在眼前。对,我该做一个坚强的男子汉!我应该为家人分忧解难,决定下厨做饭菜。妈妈脸上露出了笑容,紧紧拉住我的手说:“你真是咱们家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啊!”我指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说:“是它教会我的!”

每当我遇到困难而退缩时,每当我受挫折而落泪时,我就会想起保尔那高大的身影,要把自己炼成一块真正的钢铁!

读后感格式内容篇五

今年暑假,我读了美国着名作家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我十分佩服小说中老渔夫的意志,他让我懂得了一个人一定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获得成功。

小说描写的是一个年近六旬的老渔夫,在一次单身出海打鱼时,钓到了一条大鱼,却拉不上来。老渔夫同鱼xxx了几天后,才发现这是一条超过自己渔船数倍的大马林鱼,虽然明知很难取胜,但仍不放弃。后来又因大马林鱼伤口上的鱼腥味引来了几群鲨鱼抢食,但老人仍不愿就这样放弃,最终突出重围,将大鱼带回了渔港,让其他渔夫佩服不已。

当我读到“老渔夫想:这里离海岸实在是太近了,也许在更远的地方会有更大的鱼。”时,我十分佩服这位老渔夫,因为他这时已经打到了一些鱼,但他没有安于现状,而是向着更大的目标前进。再看看我们,平时遇到一点小困难,我们都叫苦连天。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应该像这位老人一样胸怀大志,去追求更好、更大的目标。

当我读到“大马林鱼开始快速地围着小渔船游动,将缆绳缠绕到了桅杆上,老人右手高举着钢叉,在它跃出水面的一瞬间,竭尽全力地向它的心脏掷去,一声哀鸣结束了大鱼的生命,它静静地浮在水面上??”时,我的心也像一块大石头落了地。我非常钦佩老人那种毫不畏惧、坚持不懈的精神,虽然知道对手实力很强,但他没有丝毫退缩,而是迎难而上。正因为有了这种精神,老渔夫才获得了这场生死较量的胜利。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学习老渔夫的精神,做事情不怕困难,才能取得成功。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老人最后说的这句话富含哲理。就如音乐大师贝多芬所说“我可以被摧毁,但我不能被征服”.只要是人就都会有缺陷。当一个人承认了这个缺陷并努力去战胜它而不是去屈从它,这才是人的本性。人生本来就是一种无止境的追求。它的道路漫长、艰难,而且充满坎坷,但只要自己勇敢顽强地以一颗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战,他将永远是一个真正的胜利者!

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种种困难挫折,正因为有像老人那样的人,敢于向自己困难挑战,不管他们挑战限度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值得我们永远敬重的。因为,他带给我们的是人类最为高贵的自信!

读后感格式内容篇六

  命之起落,生离死别,尝尽人间至苦。行至黄昏,垂垂老牛,身后万象人生,至苦至难不能愤,终究是活着。这是对福贵一生的概括,也告诉了我们活着的意义。

  曾经远近闻名的阔少年福贵因xxx赌博而败尽家产,此后,厄运的阴影一直追随他的脚步,残暴地夺走每一个与它有缘的人的生命,毫不怜惜,毫不同情,残忍到决绝的地步。

  活泼健壮的儿子,突然死于一次医疗献血;本已嫁为人妇,有了一个幸福归宿的女儿,却在难产中死去;善良贤惠的妻子家珍被软骨病夺去了生命;老实能干的女婿死于工地的一次飞来横祸;聪明可爱的外孙是吃豆子撑死的。

  “活着本身没有任何意义,有意义的是生活”,福贵历经波折的一生,早已明白“活着是为了吃饭”。忍受一切苦难、波折,面对亲人一个接一个的的死去,他依旧选择活着,心怀仁慈、善良、坚毅,这不是悲剧。

  罗曼·罗兰曾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愿你在往后余生,在看清现实后能够选择做一个英雄。“活着”是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对生的看开,对死的豁达,对苦难的容忍。

  活着,要学会珍惜。福贵亲手将自己家的财产拱手让人,他的人生也彻底由富转贫,但也从此有了担当,懂得了什么是家。

  活着,要扛起命运的无常。哪怕历经生死,哪怕遇到再多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福贵都没有放弃自己的生命,而是选择了好好活着。用坦诚的心态,踏踏实实过好余生的每一天。面对生命,我们最该有的态度就是,它若灿烂,我们就笑脸相迎;它若风吹雨打,我们就保持微笑,砥砺前行。

  是人都在活着,这个世间的万事万物也在活着。不同的活着对人类而言是一种精神,而对于其他生物来说是一种过程。被为生命碾压过,才懂得世间的慈悲。

  暮年,与一头同样叫福贵的老牛,走在夕阳下……

  人活一世,没有什么胜利可言,活着,便是一切。

读后感格式内容篇七

咚咚,咚咚,生命之乐敲响了。这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声音,最动听的声音。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聆听生命行走的声音,聆听生命跳动的声音……

贝多芬的生命之章

翻开贝多芬的生命之乐,这是他用自己的一生普及成的一首曲子,你能从中感受到他的不甘,他的愤怒,他的悲伤,和他用痛苦换取来的欢乐。全场欢乐的音乐,正如他的人生一样在不停的跳动。

在他知道自己有一天将会失去这世界上唯一能永远陪伴自己的音乐时,他绝望了,可是他很快便再次振作了起来。在维也纳举行的第九交响曲的第一次演奏会,获得空前的成功。情况之热烈,几乎含有暴动的性质。他的心在这一刻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膨胀,音乐将他的血管燃烧至沸腾。

但是世界永远不会根据人的意志来运转。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终于咽下最后一口气,原因是肝病。在他临终前突然风雪交加,雷声隆隆,似乎连上天也在为这位伟大音乐家的去世而哀悼。

贝多芬的一生,是苦难的,但却也是最幸福的。因为他在自己的一生中不懈的奋斗了,虽然最后天不遂人愿,但是他那激昂的斗志却永远的留在了我们的心弦之上。

轻轻的将书合上,静静的思考着。贝多芬在生命将要终结时那不甘的眼神,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我想他这样一个失去了自己最宝贵的东西的人尚能如此,我们这些幸福的人们却每天都在抱怨着,总是觉得上天对我们不公,要不就是在祈祷着,希望能从天上掉下来一个机会。可是谁又为那些残疾人想过,他们每一天都在努力着,都在奋斗着,从不肯放弃自己。

在看完这一本书的那一刻,我决定了,我一定要像贝多芬一样,努力的去奋斗,为的不是别的,只为我们心中同样的不甘,同样的不愿这样放弃,我一定要勇敢努力的创造出一片属于我自己的天地,不管在成功路上我将遇到多么大的困难,我都不会放弃,因为我相信“凡是不懈努力的人,不怕困难的人,便一定能才成功”

读后感格式内容篇八

《大雪无痕》讲述故事的第一个特点体现在样式上。实际情节的内核并不复杂,是一宗以数额很大的原始股贿赂高级干部的反贪题材。可编导却运用了综合思维的结构手法将其讲得有声有色,讲的.富于特点而又吸引人。创作者将反贪样式与侦破样式以及家庭爱情样式相结合、相综合,形成具有现代特征、多信息、独特的电视剧。几条不同特点的戏相互交叉、穿插、融合,增强了影片的可看性与信息量。实际上,《大雪无痕》还具有心理剧的因素,可惜未加以发展运用。比如周密这条线的后半部分,日记的因素、犯罪后心理的因素、犯罪的灵魂剖析,如何从自杀转为杀人,以及公安局方雨林等对周密的心理攻坚及双方的心理仗等。而廖红宇与冯祥龙的线也可以往心理方面发展。如果综合进心理剧因素,相信戏会更丰富更好看。而后半部分戏也不至于蹋下去。

模糊思维与悬念构置

以往我们比较强调要把故事讲清楚,强调的是明确性。实际上要讲好故事还必须强调另一方面即事物的不确定性。《大雪无痕》开局开的好就在于表现了事物的不确定性,制造了大量的悬念。第一集表现了为衣锦还乡的军区丁司令员举行歌舞升平的招待会,山庄戒备森严,通过“拦车”揭示了丁洁与方雨林的神秘关系,接着找张秘书、枪声、张秘书被害、“他杀!”点明规定情境;如何在违背常规的时间地点作案……提出一系列悬案。主人公方雨林的出现也是充满悬念,他与丁洁的爱情关系?他本人的被处分处境?他与马局的矛盾?通过这两组扑朔迷离,显影式地提出“525”“东钢”原始股案件的中止,接着表现了两位关键知情人的死亡。又通过方雨林与马局的矛盾点出案件牵涉到上边的复杂性。更巧妙的是让第一嫌疑人周密通过爱情线浮出,而且是在他升职为市长的背景下……编导在讲述这一复杂的故事时设置了许多“突来之笔”“悬来之笔”“神来之笔”。为观众构置了一个个悬念,形成了一个个期待,使连续剧抓人好看。悬念的基本特点在于它的模糊性,其核心内容是不确定性。

《大雪无痕》的开局正是取了情节的一些非感性的点、面、线、表现了事件运动过程中模糊与不确定的波纹。这就好比将一个石子扔进湖里,我们不去表现“扑通”的中心处,而是有选择地去描述富于悬念的波纹,通过一系列跳跃式的波纹的描述以显影的方式逐渐深入到中心。悬念的运动过程的非线性及不平衡、不明确状态却显现出波澜起伏、跌宕多姿、曲折有致,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在有关情节的点、面、线上,都延伸着无穷的悬念魅力与韵味,而在情节的纵深角度上,采用的是点与点的跳跃,不是仅停在一个点或一条线上,形成纵深感的诱导性拓展性的悬念。而在情节的横向上,则由点、线通过相互的关连性因素扩展为面,复合的面形成开拓性,生发性和多义性。自然,模糊性思维应来自于整体性的思维,而模糊与清晰是彼此交融,相得益彰的。《大雪无痕》的悬念成果无疑是来自模糊思维的艺术观念,特别是前半部分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围棋思维与复杂形象

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历史,因此,主要人物的塑造,人物性格的构成与发展对讲好故事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大雪无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如周密、丁洁、方雨林、马局等,都因为塑造了人物形象的复杂性。创作中情节叙事与人物塑造的简单化、直白化,往往来自于宏观创作思维模式的浅显。为了更形象地讲述,我们一般将创作、思维模式称之为:“多米诺”——“跳棋”——“围棋”思维模式。多米诺(骨牌)思维一般都是直来直去,虽有变化但永远是一种线性简单思维,如创作一个人高兴,就一个劲儿欢乐,痛苦呢,一个劲儿悲痛欲绝,塑造一个好人就好到底,坏人就一无是处。然而生活并非如此。该剧正因为表现了周密性格中的两面性、还因为表现了方雨林性格中对待爱情不可理喻的复杂性、表现了马局在复杂规定情境下性格中的灵活多样性、丁洁的爱情生活体现在灵魂深处斗争的丰富性,才使得这些圆整的复杂形象更真实、更抓人。

跳棋思维虽然在跳的进程中有许多变化,但,怎么变化也是从这个三角跳向那个三角,有始有终,有因有果,这种过于明确的因果思维有时难以反映人与生活的复杂性。而围棋思维更接近人与生活的本体,充满复杂,辩证,并在几百个方格中立体展开。看似在这边围你,突然那边摆一个棋子,似乎不着边际,实际很有道道,也许是关键的一着。这是一种结构,它更能反映现实生活与人的丰富性、复杂性与生动性。比如枪杀事件发生后,不去写周密如何恐惧,如何掩盖罪行……而是写他与丁洁的恋爱,写他对童年及自己成长奋斗史的回顾,甚至写他居然将自己的日记给恋人丁洁看等等。这无疑增强了人物的神秘感及剧情的悬念。显然创作者试着将笔触深入到人物的灵魂,表现更复杂、更隐秘的第二宇宙——人的心灵。这种情节构置与人物塑造颇有些围棋的味道,可惜在后边没有把它下到底。

纵观20集,也有遗憾之处,感觉编导的创新追求不完整,不彻底,有一种跛脚的感觉。一是前半部分好,后半部分弱;另外是方雨林——丁洁——周密线好,廖红宇——冯祥龙线弱。好就好在有创新观念新;弱就弱在比较落套,缺少创造力。

相关范文推荐
  • 09-24 最新化学教学课后反思与总结(优秀7篇)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是时候写一份总
  • 09-24 2023年企业管理调查报告(大全5篇)
    报告,汉语词语,公文的一种格式,是指对上级有所陈请或汇报时所作的口头或书面的陈述。怎样写报告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报告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
  • 09-24 2023年二升三年级暑假计划表(优质10篇)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一起对今后的学习做个计划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计划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计划范
  • 09-24 中学课程实施计划(模板5篇)
    计划是一种灵活性和适应性的工具,也是一种组织和管理的工具。通过制定计划,我们可以更好地实现我们的目标,提高工作效率,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有序和有意义。这里给大家分享
  • 09-24 最新二下识字教学反思(优秀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
  • 09-24 幼儿园艺术活动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艺术教案及反思(汇总10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享,
  • 09-24 最新小班班主任教学计划第一学期 小班第一学期班主任评语(大全6篇)
    做任何工作都应改有个计划,以明确目的,避免盲目性,使工作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计划的作用,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应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计
  • 09-24 幼儿园户外活动跳房子教案(实用10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
  • 09-24 热门初心讲堂心得体会大全(18篇)
    教学反思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从而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以下是一些教师们分享的教学反思心得,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初心讲堂是一场持续的公益讲
  • 09-24 最新低语组教研工作总结(模板5篇)
    写总结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每一个要点写清楚,写明白,实事求是。写总结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总结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