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案>最新大虾和梭鱼教案中班 天鹅大虾和梭鱼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模板5篇)

最新大虾和梭鱼教案中班 天鹅大虾和梭鱼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模板5篇)

时间:2023-10-03 14:42:31 作者:雅蕊 最新大虾和梭鱼教案中班 天鹅大虾和梭鱼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模板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虾和梭鱼教案中班篇一

教学准备:

生字卡

教学过程:

教师行为学生活动

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

你喜欢什么动物?它们有什么本领?

你们对动物的了解真不少!

(出示天鹅、大虾、梭鱼图片)

现在老师请你们说说,在这三种动物中,你认识哪种

动物,它们的本领是什么?

(指梭鱼的图)谁知道这种鱼的名字?“梭”是一种织布用的工具。两头尖,中间粗,形状像枣核。(边说边板演)这种形状就是梭形。梭鱼的`名字就是根据身体的外形特点而得名。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篇世界著名的寓言故事。

它是俄国作家克雷洛夫写的。喜欢。

我喜欢小猫,它能捉老鼠。

我喜欢小猴,它的本领是上树、爬山。

我喜欢梅花鹿,它跑得很快。

我喜欢……

第一个是天鹅,它会飞(飞翔)。(师板书:天鹅)

第二个是虾,它会游泳。(师板书:大虾)

第三个是鱼,它也会游泳。

学生齐读课题

5.教师参与指6.导,7.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学习识记。(学会生字的同8.学举手示意。)

9.刚才同10.学们自学得很积极、很认真。现在请听老师读课文。尤其注意仔细听你点出来的字的读音,11.

听听老师读得是否正确。

12.师范读课文后,13.请学生从是否正确、通顺方面进行评价。你愿意像老师这样读,14.读给同15.

学听吗

同16.学们读课文很认真,17.很仔细。谁知道课文写了什么?1.灵活运用学过的认字方法进行学习,2.自己解决不3.

了的生字在小组内与同4.学合作进行学习。学生自由小声地读课文,5.点画生字自主学习。

6.指7.名8.读课文,9.随机检查纠正字音。学生互读课文,10.互相评价,11.

并根据朗读情况互相帮助纠正字音。

12.学生简单说说初读感受。

3.现在我们用一种有趣的读书方法来继续读课文。老师引读,4.你们接着读

5.出示词语:合伙费力自寻烦恼,6.给“烦”这个字编一个顺口溜就是

7.请你试着给“却”字换一个词语,8.把这句话读一读。自己先小声地试一试,9.再举手读给大家听。

仔细观察,天鹅、大虾和梭鱼给自己怎么上的套?

同10.学们识字的方法真多!有的用了熟悉部件的组合法,11.有的用了本学期新学的识字方法—部首查字法,12.

有的用了自己认识的字换一换的方法……这些识字方法在今后的阅读过程中要不13.断练习使用。

1.生默读课文,2.勾画词语,3.自读后,4.与同5.桌互读。

6.请你给“自寻烦恼”找找意思相近的词。

7.学生观察一到两分钟。

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认读生字。小组长出示字卡,学生认读。

理解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1.学们生字认识了,2.积累了很多词语,3.课文一定会读得更熟练。想不4.

想与组内的同5.学合伙读课文?

6.指7.导朗读

8.你最想对这三个动物说什么?1.生分组读课文。组长组织好评价。全班汇报朗读。

2.有感情朗读

3.自由发言

大虾和梭鱼教案中班篇二

教学目的: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词语:自寻烦恼、未动分毫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了解寓言内容,理解寓意,懂得不合作是办不成事的。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班上来了三位动物朋友,来,和他们打打招呼吧!认读“梭鱼”。

它们三个之间,发生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就叫——《天鹅、大虾和梭鱼》。(齐读课题)

二、读通课文,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就圈出来,用拼、问、猜、查的方式认识它。

2、同桌互读课文,如果还有读不准的字,请同桌帮帮你。

3、抽读课文,正音。

三、理解课文,感情朗读。

1、这篇诗歌到底讲了什么故事呢?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2、学习2小节。

(1)那么,他们是怎么拉车的,齐读2小节。

我们来看看课文最先告诉我们它们是怎么拉车的?

齐读“他们都给自己上了套,拼命的拉呀,拉呀,”

指导理解“上了套”、 “拼命”

感情朗读。

(2)那么他们是怎么拼命拉车的?指名读。

原来如此,来,我们一起读读天鹅是怎样拉车的……谁能来演一演?

感情朗读。

大虾又是怎样拉车的?读一读,演一演。

感情朗读。

梭鱼呢?读一读,演一演。

感情朗读。

这就是天鹅、大虾、梭鱼合伙拉车的故事,让我们再来仔细看看它们到底是怎样拉车的?齐读2小节。

3、学习3小节。

(1)因为他们这样拉车,结果怎样呢?齐读3小节。

指导理解: “未动分毫”

(2)为什么天鹅、大虾、梭鱼合伙拉车,大车却未动分毫?

师小结,齐读。

4、学习1小节。

指导理解“合伙”、“自寻烦恼”

齐读,思考: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5、师小结:瞧,就是因为天鹅、大虾和梭鱼做事不是心一条,没有好好合作,所以大车才……可见,只有大家团结合作,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才能办成事儿!

6、让咱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个有趣的故事吧。

第二课时

(略)

大虾和梭鱼教案中班篇三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

生:喜欢。

师:你喜欢什么动物?它们有什么本领?

生:我喜欢小猫,它能捉老鼠。

我喜欢小猴,它的本领是上树、爬山。

我喜欢梅花鹿,它跑得很快。

我喜欢……

师:你们对动物的了解真不少!

(课件出示天鹅、大虾、梭鱼图片)

现在老师请你们说说,在这三种动物中,你认识哪种

动物,它们的本领是什么?

生:第一个是天鹅,它会飞(飞翔)。(师板书:天鹅)

第二个是虾,它会游泳。(师板书:大虾)

第三个是鱼,它也会游泳。

师:说得正确!

(指梭鱼的图)谁知道这种鱼的名字?

(请学生试说。如果学生答不出,师随机讲解补充。

师:这是梭鱼。(板书:梭鱼点出“梭”字)请跟我读。(学生认读)

师:“梭”是一种织布用的工具。两头尖,中间粗,形状像枣核。(边说边板演)这种形状就是梭形。

梭鱼的名字就是根据身体的外形特点而得名。

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篇世界著名的寓言故事。

它是俄国作家克雷洛夫写的。

(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师:这篇课文写了什么?请同学们打开书读一读,点出不认识的字

灵活运用学过的认字方法进行学习,自己解决不了的生字在小组内与同学合作进行学习。

学生自由小声地读课文,点画生字自主学习。教师参与指导,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学习识记。(学会生字的同学举手示意。)

师:刚才同学们自学得很积极、很认真。现在请听老师读课文。尤其注意仔细听你点出来的字的读音,听听老师读得是否正确。

(师范读课文后,请学生从是否正确、通顺方面进行评价。)

你愿意像老师这样读,读给同学听吗?

(指名读课文,随机检查纠正字音。学生互读课文,互相评价,并根据朗读情况互相帮助纠正字音。)

师:同学们读课文很认真,很仔细。谁知道课文写了什么?

(学生简单说说初读感受。)

(三)再读课文,理解并积累词语。

(学生默读课文,勾画词语,自读后,与同桌互读。)

师:现在我们用一种有趣的读书方法来继续读课文。老师引读,你们接着读,好吗?

生:好!

师:合伙的人们如果不是心一条……

生(齐):什么事也干不好,

师:闹来闹去……

生:白费力,

师:到头来……

生:只能是自寻烦恼。

(师课件出示词语:合伙费力自寻烦恼)

师:咱们一起来读读这些词语。

(学生齐读词语。)

师:(出示字卡:烦)它读……

生:烦。

师:页字旁是我们在第七单元新学的一个部首。它的意思……

生:与头的意思有关。

师:那么,给“烦”这个字编一个顺口溜就是……

生:火烧到头上了,读作“烦”。

火烧眉头,读作“烦”。

(齐读词语:自寻烦恼)

师:请你给“自寻烦恼”找找意思相近的词。

生:自找烦恼、自找麻烦、自找倒霉……

师:理解得好!

(学生按老师示意再读词语:合伙)

课文中谁和谁合成一伙?

大虾和梭鱼教案中班篇四

教学目标:

1、认识汉字11个,会写2个生字。学习弓字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文。

2、借助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区分“合伙”与“合作”的意思。

3、理解寓意,懂得不合作不配合是办不成事的道理。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通过查阅书籍等方式搜集有关拉套方面的知识。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演示。出示一辆玩具车。哪能位小朋友能让它动起来,并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做?(指名做)就这样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有三个合伙人却让它纹丝不动,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共同走进这篇课文。

2、谈话、质疑。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都明白了合作的力量最大。但是只要合作就能办成事吗?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我们今天就来共同探讨。

二、自学

1、默读课文。全文共有几小节?并做好标记。

2、自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3、同桌互读。纠正字音。

4、指名读。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来读文,集体正音。

三、识字

1、读字卡。做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认读,扩词。

2、启发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字形。

3、认识“弓”是个新部首。观察字形,再看检字表中弓字旁的字。

四、交流

1、自读合作。小组讨论不懂的词语或句子。(可以一边读一边想,可以查字典、查资料或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也可问本小组同学、问老师等,将没读懂的部分作以标记准备全班交流。)

2、交流自读所得。可以帮助同学解决难题,并说出自己解决难题的方法给同学以启发;可以提出自己不懂的难题,向别人请教;可以说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这一环节的设计使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解决问题,同时也了解别人的学习方法,不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也为学生在课堂学习上提供了广阔的自由空间,而且还教会学生自主阅读的学习方法,培养了合作能力。)

4、学习第二小节。让学生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并提出不明白的问题。(学生可能不理解为什么它们都在使劲拉,大车却纹丝不动呢?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读第三句,再借助插图,自读自悟,体会这不是真正的合作。)

五、诵读

读出天鹅、大虾梭鱼用尽全力的感觉,并且还要注意读出诗的韵味和节奏来。

六、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想问?

大虾和梭鱼教案中班篇五

《天鹅、大虾和梭鱼》是一个世界著名的古老寓言故事,《伊索寓言》和《克雷洛夫寓言》都把它收入。它讲了不合作办不成事的道理。寓言分三个小节。第一小节开篇首先点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合伙的人们如果不是心一条,什么事业办不好。第二小节具体讲天鹅、大虾和梭鱼的故事。前半部分讲它们合伙拉车,天鹅、大虾和梭鱼都很用力,它们都给自己上了套,拼命地拉呀,拉呀。它们的目的也是一致的,都想把车拉动,可是“大车却一步也动不了”,车子也不算重,是因为它们虽然合伙拉车但没有做到合作。第三小节写的是事情的结果,再次表明不合作的后果。本课以诗歌的形式行文,简洁、生动,语言幽默而又通俗易懂,在使人发笑的同时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给人以有益的启迪。

二、设计意图

二年级的学生仍处在知识储备的低谷期,因此通过引导学生热爱阅读,享受阅读的乐趣,促进学生数量上的积累生词新词;再者二年级仍属于识字写字的关键期,通过多种形式的识字,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开掘学生的语言潜能,从而激发学生学字的乐趣。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创造了平台,促进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预设目标

1.读通、读顺诗歌,学习词语“合伙、自寻烦恼”,初步知道天鹅、大虾和梭鱼有什么烦恼。

2.会认生字“费、烦、毫”,会写生字“合、伙”,继续培养分析字形的能力。

3.进行说话、写话训练。

4.通过多次朗读,感受“合作”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点

1. 读通、读顺诗歌,学习词语“合伙、自寻烦恼”。

2.会认生字“费、烦、毫”,会写生字“合、伙”,继续培养分析字形的能力。

五、教学难点

1.会认生字“费、烦、毫”,会写生字“合、伙”,继续培养分析字形的能力。

2.运用“合伙、费力、自寻烦恼、分毫未动”进行说话、写话训练。

六、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 生字卡、天鹅、大虾和梭鱼的贴饰

七、课时安排:2课时

八、第一课时教学流程:

课前活动(考一考)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揭示课题

课前,老师和你们聊起了很多小故事,这些小故事都被收集到《伊索寓言》这部世界著名的寓言故事书里,这部寓言书里面的故事大多是动物故事,这些动物有各有各的特点,他们或狡猾,或聪明,或调皮,或老实,他们各有各的本领。这一节课,老师也想和大家一起来学习这部寓言书里的一个小故事《天鹅、大虾和梭鱼》。

2.读课题

师:没错,老师想告诉你们这个故事与单元主题“合作”有着很深的联系。看来读课题也有讲究。读好课题可是学好课文的前提。

二、初读诗歌, 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诗歌

自由大声地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注出小节的序号。

2.检查自读情况

师:看到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投入,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读好诗歌,我们请几个代表来读读诗歌。

师:看来,朗读真是学习语文最好的魔棒!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觉得真好,除了已经读通读顺诗歌,还读出了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三、再读诗歌,随文识字

1.走进第一节诗歌,理解“合伙”。

师:你们怎么理解“合伙”?

师:请同学用“合伙”再说一句话。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用“词语造句”的方法记住了“合伙”。

师: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合伙”这两个字,该怎么写。

师:看来写好字的秘密就是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

2. 识记 “费”

师:我们一起看看这个字“费”,怎么读?

师:“费”字是什么结构的字?谁知道它的部首?

师:我们知道我们中国的汉字最初都是由画演变来,那么“贝”最初跟什么关系,猜一猜。

师:谁能把“费”字“换一换”部首。

3. 理解“自寻烦恼”,识记“页”

师:谁能给这个词找一找近义词。

师:“烦”字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火字旁”,右边是“页”。

师:你们认为“页”字可能表示什么意思呢?

师:同学们你们能说出几个带有“页”的汉字吗?

师:你们知道这些字各表示什么意思吗?

师:“页”字的秘密真不少呀!为了紧紧地记住与“页”有关的字,老师也编了一首儿歌,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通过找出字的相同部件、编儿歌确实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更多生字。    

四、三读诗歌,初步释疑

1.读诗歌,了解三动物的“烦恼”

天鹅、大虾和梭鱼他们究竟因为什么事那么烦恼呢?一起来听听老师读诗歌的二三小节。请同学们画出表示它们烦恼的句子。

2.比较“未”与“末”

3.采用联想法认识“毫”

原来“联想也是识字的一种好方法。”

4.初懂诗歌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很多的识字方法,认识了很多生字新词,我们一起来看看词语“百宝箱”里增添了哪些词语。(屏幕出示)

合伙费力自寻烦恼  未动分毫

师:阅读中注意积累词语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它能帮助我们提高阅读水平。积累词语还能帮助我们了解诗歌主要内容。我们一起来动动脑筋,用这些词语和你的同桌来说说诗歌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出示“温馨小提示”)

师:同学们说得可真不错。请拿出你的小楷本把你刚才听到的或想到的或自己说的写下来。

5.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不仅把诗歌读通读顺了,也懂得了很多有趣的识字方法,而且也了解了三只动物他们有什么烦恼。这三只小动物不仅在《伊索寓言》里面出现,他们还在《克雷洛夫寓言》这部书里也出现,很高兴我们交上了朋友,所以老师决定把这部《克雷洛夫寓言》也送给我们班可爱的同学们。希望你们用你们能多读读诗歌,解决天鹅、大虾和梭鱼的烦恼。

五、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回家根据作业提示,多读读诗歌,下节课我们继续交流。

作业提示:

1.反复读诗歌,想想诗歌里那些句子写出了三只小动物在拼命拉车的?

2.多读读《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书中的故事,并从中懂得一些小道理。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