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读后感>2023年日本经济书籍读后感(优秀5篇)

2023年日本经济书籍读后感(优秀5篇)

时间:2023-10-09 18:29:57 作者:LZ文人 2023年日本经济书籍读后感(优秀5篇)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读后感书写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样才能写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读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日本经济书籍读后感篇一

作为一名经管类专业的学子,对社会经济的深入了解是十分有必要的!于是,我到图书馆去借有关经济学方面的书籍。一排排的书架上放满了有关经济学的书籍,正当我为选择哪一些书籍时,《心情经济学》这一本书赫然出现在我面前。心情经济学?一看书名就知道跟人的心情有关,出于心情与经济关系的好奇,我借阅了这一本书。

这本书的作者是徐秀丽,说真的,我不认识,但是看了这本书之后,才认识到,这本书的作者对人的心情与经济之间的关系研究的竟然如此透切。

人,是离不开社会这一个大圈子的。作为社会上的一个人,就不可能不受到社会环境以及他人的影响。所以,当我们看到社会上大多数人都做着同一件事时,出于从众心理,我们可能也会随大流去干这一件事。但是,如果当大家都因为某些股东大幅度消极投资或者疯狂撤资的话,就有可能引起大众的投资信心暴跌,出现大规模的撤资运动,从而引起经济学动荡甚至经济危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就是经济的波动是由人自身的情感情绪周期和信心的波动引起并导致的。

书上说,经济学也有“蝴蝶效应”。经济学蝴蝶效应,也就是说经济状况的变化会引起一系列的情绪波动,并会把这种波动不断地扩大。拿经济危机来说,蝴蝶效应的出现,用心理学的“心理前景理论定律”解析就是说,人们在对待损失和获得的敏感程度上是有着截然不同的心理感受的,损失的痛苦要远远大于获得的快乐。所以人们为了避免损失,跟风撤资,导致社会上出现大量撤资的情况,最终酿成了经济危机这一严重情况。

还有,信心虽然只是精神层面的食物,但是它也能够对人们的行为产生积极影响,而能够转化成为现实的好成果。所以,要战胜经济危机,提升广大人们的信心是很关键的。

此外,这本书还列举了很多有关的例子,使得整本书不会看的枯燥无味。理论与现实相结合去讲解,是一个能够让别人信服的很好的方法。

日本经济书籍读后感篇二

身处泡沫之中的人,也愿意选择看到泡沫的美好。

日本通过增加税收来源控制财政支出,严格控制金融领域的利率,将资金投入至紧急重要的产业,利用一系列土地政策将土地重新分配,抓住美越战争美苏冷战的特殊时间窗口发展本国经济,从动态的战时市场中分得利益。增加税收的同时投资本土产业,严格控制投资资金流向,减少本土资金流出控制海外资金涌入,通过战时管制经济策略,逐步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战后的日本随着财富的累积技术的升级原有的制造业优势不再,随着投资市场的日益繁盛,因此而出现了即使不需要劳动也可以赚取高额利益的倒卖房产做空贷款银行赚钱方式,长此以往,房产泡沫日益严重大量银行金融企业倒闭,形成了恶性的经济循环,由于政府的严格投资把控,许多企业错失了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机会,既有产业的相关优势不再,新发市场中不具备任何竞争资本,人口老龄化严重,经济日渐衰退。

动态博弈的变化局势中,看似局内人的局外人,都会不自觉的以为自己看到的有限信息就是全部,身处泡沫之中而不愿冷静理智思考清醒分析的人,感受到的愿意相信和看到的只会是泡沫的美好,而少有人会想到泡沫破碎的可能,以及破碎后的应对策略。

从根源上分析本国的经济模型竞争对手的经济模型,结合战略目标和基本国情采取迅速动态变化的应对策略才可能会不被反超,国际博弈中,不存在不可替代的优势,只有永恒的利益。

一个国家经济的衰退既有外部的政治经济军事博弈因素影响,另一方面还是由本国政府对于当前局势以及自身所处地位和不可替代性的分析判断,不具有超前思维眼光只解决表面问题不深度解决问题的政策也难以推动国家经济长足发展。

日本是很强,但也是曾经很强,在新一轮的技术革命中,也会因没有在动态变化的市场中迅速调整适应跟进,加上之前一直存在却未被从根源上解决的问题,而产生了经济大滑坡的不可抑制的结果。

反观中美贸易战,我们是有生产要素供应链和劳动力成本等诸多优势,但这一切也并非不可替代,已经形成的优势也可能会被全球竞争格局下的新利益联盟所由外而内的替换取代,此时能做的只有尽可能加快技术人才的培育力度广度深度,加快产业链以及相关技术的升级,加快发展人工智能产业,争取在此轮竞争中不被全面替代和超越,在下轮竞争中具有拥有主动权的先发优势和博弈的筹码。

日本经济书籍读后感篇三

1.日本虽然是一个所谓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是其土地改革却十分彻底,这一方面是管理层受社会主义式的扶贫思想影响,另一方面,从军事角度来看,使农村脱离贫困也大有必要。因为农村是军队士兵供给的源泉,没有强大的农村就没有强大的军队。所以军部(特别是陆军)十分赞同农村改革。

日本先是通过《粮食管理法》。该法规定,佃农将粮食缴纳到国家,国家付款给农民,农民再用其中的一部分向地主缴付地租。通过这项法令,地租由实物支付变为现金支付,农村的状况大为改观。

由于地租为政府规定的固定金额,不随物价变动,因此随着战后的通货膨胀,农民的实际负担大幅减少。1940年高达农民总收成50.5%的地租,到了1945年已经实质上减至18.3%,租地制度成了徒有其表的存在。此外,政府还制定了双重米价制度。也就是说,在收购粮食时对农民和地主采用双重标准。政府以高价收购农民的粮食,但是对从地主手中收购的粮食却设定低价,这个制度也降低了地主的地位。

随后在1946年通过第二次农地改革法,“第二次农地改革法”规定,不在村地主的全部土地,以及在村地主拥有的超过规定面积的土地由政府强行征购,转卖给佃农。

政府以“交付公债”的方式向地主支付购地款。所谓“交付公债”是指由国家发行的债券,一定期限以后,持券人可以凭券换取现金,但不允许转让。由于后来发生通货膨胀,“交付公债”的实际价值大大缩水,几乎没有任何意义。

2.日本企业也相对比较稳定,实行日本式管理的企业,如同军队一样,从最高管理者到一线员工,所有人都为了共同的目标而通力合作。这里的共同目标首先是公司的生存,其次是扩大市场,在同业竞争中获胜。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把对公司具有高度忠诚心的日本企业的员工比喻为“企业战士”的确是实至名归。

3.日本战后的通货膨胀重创了富裕阶层,对一般平民却影响不大,这一点在全世界都是比较罕见的,真正做到了劫富济贫。

旧统治阶级的地主们拥有大量财产,这些财产因为通货膨胀迅速地失去了其原有价值。在农村,地主的大部分土地由于农地改革被政府强行收购,当初政府作为买地款付给他们的交付公债,随着节节升高的通货膨胀率,实际价值严重缩水。

且一旦缔结租赁合同,如果没有法院认可的“正当理由”,就不能解除合同。所以实际上城市土地所有者的收入也急剧减少。

财产税也对金融资产产生了很大影响。1946年颁布的财产税法》是对个人财产征税的专项法律。按照这项法律,纳税金额超过1500万日元的个人资产,税率高达90%。

在欧洲,拥有广阔土地的贵族阶级和不劳而获地操纵经济的资本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也得以留存下来。但是在日本,战争时期与战后推行的改革将战前的统治阶级一扫而光,为形成被称为“一亿总中流”的社会结构奠定了基础。

这就是曾经宜言“反对不劳而获”的战时改革派官僚所实行的各项改革所带来的结果。

2.日本的财政投融资政策其实就类似中国的政府融资平台。在政府预算以外,再形成一个小预算,这一点估计也是向日本学习的结果。

3.不良资产表外化,将不良暂时转让给表外企业,日本企业在九十年代就这样搞了。还有日本长期信用银行,中国的国开行等政策性银行完全就是他的翻版。

4.不对劲的感觉就是“这种情况明明不可能持续下去,可人们却一点儿都不觉得奇怪,而且不可能持续的情况也竟然一直在持续”的感觉。”

这是将来长期趋势可能逆转的标志。在市场上,不要浪费每一次危机。

如果想致富就必须辛勤劳动,而这个原则不再成立的状态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也就是说,现实变成了“不用劳动就能收获财富”。这是不可能的,至少是不可能长期持续的。

换句话说,就是出现了“从无中产生有”的情况。整个经济的可利用资源总量没有增加,有人变富就必然意味着有人变穷。所以,所有人全都不劳而获的状态,一定不会长久。

日本经济书籍读后感篇四

认识一对夫妇,两人都是名牌大学毕业,先后升为各自公司的高管,每次见到他们,都是那么意气风发,再加上夫妻感情和谐,简直羡煞旁人。但令人费解的是,他们明明收入不菲,却始终不愿生孩子,为这事,双方的父母也不知催了多少次,但小两口却铁了心要做丁克。今天的社会中,这对夫妻并不是个例,因为生育意识早已发生了变化,上一辈人喜欢多生几个孩子,然后再感叹养不起,而现在的人则明明养得起却又不肯生。

其实这个问题,在《人口与日本经济》一书中给出了合理的解释。早在18世纪,经济学家马尔萨斯认为,收入水平提高之后,人们将生育很多孩子。按照他的推论,经济大幅提升以后,人口数量也会相应地大幅增加,但事实恰恰相反。提出质疑的人叫布伦塔诺,他调查了19世纪末欧洲的人口动态,发现每个国家的平均收入水平都在提升,但出生率却一直在下降。而且通过分析收入和生育的关系,布伦塔诺还进一步发现,“低收入家庭的出生率并没有显著下降,反而是收入和教育水平较高的富裕阶层的出生率明显降低。”

为什么富裕阶层的出生率会降低呢?布伦塔诺提出了三个观点,放到我们今天也仍能解释得通。

日本经济书籍读后感篇五

摘录:很多日本人都对“昭和三十年代”怀有浓厚的乡愁。住宅小区的两居室里,一家人围桌而坐,看着黑白电视,其乐融融。看到这样的照片,就算没有出生在那个年代的人也不禁感叹“真让人怀念”(1955年-1965年)。这个年代在生活方式方面是现代日本的原点。

当我得知“黄金年代”这个词在欧洲意味着过去的荣光时,不禁有种奇妙的感觉。因为对于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人来说,谁都理所当然的认为黄金年代是指未来的时代。

发展中国家要赶超发达国家,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化和城市化,在这一过程中,势必会出现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工业化所需的技术已经得到开发,发达国家也已经示范了其使用方法,所以只需模仿就好。将来发展前景也比较容易预测,所以转换产业结构的速度自然很快。20世纪80年代的亚洲四小龙(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和90年代之后的中国也同样实现了20世纪50年代的日本同样的高速增长。

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联合国44个成员国会议,决定通过的金融体系,又被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固定汇率)。1976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临时委员会正式承认了浮动利率制。

联邦德国与民主德国合并,然而没有出现“德国的时代”。首先重建落后疲软的民主德国的经济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还有比这更根本的原因在于,德国的产业结构未能适应其后已经发生了巨大改变的世界经济环境,这与日本面临的问题相同。到20世纪70年代为止一直十分强大的经济体制已经跟不上80年代、90年代的世界经济的变化脚步。

中国的工业化发展始于1978年。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改革开放,发展现代化的方针,政策发生了历史性转变。1979年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设立了经济特区。1984年在上海,天津,广州和大连等地设立了经济技术开发区。不过这一时期的改革开放还只是在政治领域提倡,经济形态上尚未出现显著变化,到了90年代中期,中国开始推行国有企业改革。

电子产品的世界潮流是水平分工。夏普公司将制造企业迁回日本本土,龟山工厂被称为世界最先进的垂直一体化工厂,最终因成本而被打败。

整个经济资源总量没有增加,有人变富就必然意味着有人变穷。所以所有人全都不劳而获的状态一定不会长久。

相关范文推荐
  • 10-09 青铜葵花读后感感悟(大全9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感悟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感悟,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你知道心得感悟如何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感悟范文,欢迎大
  • 10-09 宝贝宝贝读后感(优质8篇)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读后感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
  • 10-09 爱迪生天才原话 爱迪生读后感(优秀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
  • 10-09 2023年教师任职定级审批表个人总结 教师转正定级自我鉴定(通用6篇)
    总结,是对前一阶段工作的经验、教训的分析研究,借此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并从中提炼出有规律性的东西,从而提高认识,以正确的认识来把握客观事物,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实际工
  • 10-09 狮子的王国的读后感 仙鹤国王读后感(模板10篇)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读后感书写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样才能写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读后感范文,
  • 10-09 财务学生自我鉴定(优质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
  • 10-09 2023年海军小学样 小学的课文读后感(汇总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
  • 10-09 清明节读后感 清明上河图的读后感清明上河图有感(实用5篇)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读后感。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读后
  • 10-09 美食文章的读后感 读书莫放拦路虎课文读后感小学课文读后感(实用6篇)
    很多人在看完电影或者活动之后都喜欢写一些读后感,这样能够让我们对这些电影和活动有着更加深刻的内容感悟。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读后感范文,
  • 10-09 写写读后感(通用5篇)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读后感。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些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