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总结>最新建筑学考研经验贴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与建筑考研经验小结(模板5篇)

最新建筑学考研经验贴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与建筑考研经验小结(模板5篇)

时间:2023-09-20 14:53:07 作者:雅蕊 最新建筑学考研经验贴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与建筑考研经验小结(模板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建筑学考研经验贴篇一

不得不说交大的论坛版块很火,我猜很可能的原因是饮水思源的传统和报考人数的多吧,再有就是论坛里提供的专业课资料足够全面,专业课初试的试题都能搜集到,这是报考其他学校的同学相当羡慕的,很多学校近几年的专业课试题都不公布的,我平日上论坛不多,但也受益不少,因为很容易就获取了初复试的全部资料,不用费很多力气去搜集。

考研的过程中上网不多,上论坛也不多,因为很容易被论坛上同学们的信息刺激到敏感的神经,例如某某同学说看了多少多少,专业课看了几遍几遍,通信报考人数1000+,学长们发布的复试经验,都非常的有计划非常的细致,给人的感觉就是考研真的很难很难,很辛苦很辛苦,同时会觉得自己差的好多,差的好远,觉得自己糊里糊度的过的,哪里有那么周密的复习计划。

其实我自己考研没有那么多的复习策略,我先期就是感觉什么差点什么重要就多看点什么,也大概背了背单词看了数学课本,暑假前就干了这些事,因为当时还有不少课要上的,暑假过完后期才大概分了下时间,例如上午看数学,下午看政治英语,晚上看专业课和数学,我想说的是,不要被很多信息吓到,每个学校的论坛上都有很多这所大学考研多难,竞争多激烈的信息,弄到最后好吧,哪个学校都不敢考了,其实除了一些名校,不报考太热门的专业,都是有可能的,这是我的感觉,当然考前我没这种感觉,考上之后才有这种想法,认真准备了,不报难度太大的学校专业,那么考哪都差不多。我不是狂妄的同学,我本科也不是211,只是鼓励大家考研没有想象的那么难,也不用总担心报考人数,据我获得的信息是北交通信学术没有1000人报考,所以不要自己吓自己,整个过程一个平缓的心态,不太慌。

怎样准备初试很多同学都说过了,用的资料大家也基本一样,剩下无非就是坚持住,这一点我做的好,但是又不好,不好的地方是我早晨不爱起床,如果不让我睡我会状态不好,于是每天到教室基本响起广播体操的声音(上午大课间了),于是上午我只有两个小时时间,数学明显时间不够,于是挤到晚上再看一会数学;好的地方是我比较能坐的住,不会有太多烦闷之类的,也没有其他同学有时高效率有时低效率的情况。

政治大家都差不多吧,我复习浪费了很多时间,本来打算下午看政治英语的,无奈大纲解析很费时间,进展缓慢,不知不觉就把英语时间挤没了,英语有一点基础,就没怎么花时间,基本上只准备下了作文,我作文很差,六级那一项才60分,那个黄皮的150篇做了几篇,感觉不好,就没做,只做了真题。

数学要花大量时间的,这个不能含糊,要实打实的做了,复习全书看了不到3遍,660题有些难,考研不考这么难,400题做了几套,没卡时间,有的难有的不难。今年考研的数学题都比较基础的,没那么难。把基础的做个差不多,分数应该不会难看。

专业课我失败了,考完数学时我感觉我考上了,考完专业课时我感觉我有可能挂了,倒数第三道考了卷积码,很久没考过,没把握,倒数第二道,倒数第一道都没把握,但是不能空着,大题都好几问,会哪问就写上哪问,没有上问的结果,可以只写公式,这个应该有分。总之专业课很失败,看的多,做的少是很大原因,再有真题没重视起来,看着顺不行,要不看答案一律自己做,很可能没那么顺了。

关于通信复试,笔试信号与系统,听力英语。这个大家都一样。复试基本情况了解下,分光波,电磁,计算机网,有线,ip,无线组123,光波招人最多,其次计算机网,别的人数好像都差不多,不同组竞争成度不同,复试的`小规则不同,但总体来说大部分的组联系导师非常非常的重要,分高也要联系,联系晚了就不好了。我非本校,分数不高不低,考虑了光波,后来还是去了个竞争比较激烈的组,见了导师,导师人很好很好,也是一种缘分,我有幸被录取,外校没任何关系,导师告诉我了成绩,交大虽没有及时公布笔试听力成绩,老师都能看到的,最后复试的总成绩公布在了研究生院的招生系统中了,交大是公平的,老师难道不想招好学生?我所在的组复试的问题多种多样基本没重的,根据你的反应问的,要准备的包括计算机网络,通信原理,你的毕设,做过的项目等。

初试通信原理我只对倒数三道有点印象,其他的比较基础,倒数第三道卷积码,你觉得这有线性分组码循环码重要么,我没怎么准备这个,但是就考了,而且不算非常基础,重点真不好说,通信原理复习要细要全面,几乎每一章都会出一道大题的,没什么捷径,但是根据历年真题自己可以适当把握,根据自己的判断,不要只相信别人的,做了历年真题后肯定会有自己的想法,要知道学长们都半年不碰这个了,切身体会少了很多。倒数第二道是am+fm,但是与以往做法不同,我没做出来。最后一道好像是最佳接受机,这个多做几道题目训练下应该做出来,但我眼高手低了。

复试信号是很基础的题目,如果做了信号的初试01-的题做这个完全没问题,初试题目也很基础,很简单,但这只是12年的情况,每年可以有不同,多个心眼好。听力,不说难或容易,有一部分录音质量很差,而且老师在上面搞卷子,敲到桌子上,我有一部分完全没听,题型12年很搞笑很多种,比六级种类还多,居然还有newsitem,音效很差,听不懂没事,可以根据选项蒙,我蒙了30多分。听力不太好的同学要练练,这个真刷人,15分卡,没过不能面试。

祝13的同学心想事成!

欢迎访问大学网考研频道。

建筑学考研经验贴篇二

首先得说一下,我初试分数不是很高,13是收33人,除了保送生,收21人,我们复试的时候是31人进复试,我自己复试后查了一下自己的排名,第11、12名左右的样子。

我可能和其它考研同学情况不太一样,我考研是大三11月左右决定的,当时我们寝隔壁有人做考研代理,然后她找不到代理,然后我就进去了,当时想的是先当着,如果业务做的好的话,说不定还能让我去蹭课去听,或是更加便利的获取一些考研资料什么的,反正当代理是一直做到7月份吧,但结果还不错,可以去听课。当然我不是鼓吹着说是只要当代理就可以获得某些便利,人家机构不会白白雇用你的,没有必要讨这些便宜,我只是说我成本不高但收获了一些像这种值不值得去报班,有没有必要去报班,报班报什么比较好。因为你作为某个机构的代理,同时也要了解其他的机构情况,而且我有同学报其他的机构,我可以有相互比较。

一、英语

先说说我英语吧,68,分数不高,也不算低。英语我上半年主要是背单词和翻译,当初买了一本英语星火的准备背完,但背了一遍就没坚持的`下去,然后有听那个吴耀武老师他介绍的那个他和他学生整理出来的25天背单词的那个,我就是按照他介绍的方法严格执行下去的,还有同时我借用拓词背单词的软件,才开始每天背半个小时吧,大概一个月把整个单词过了一遍,之后又把单词快速过了几遍,就没有再用托词了,当你被到一定地步时,就会发现背上的就是背上,背不上的还是背不上,所以暑期开始后就没怎么太把精力放在集中背单词上了。

翻译也是大三下半学期是用以前简单的考研历年真题(大概是之前的)选了好多篇进行翻译,当然遇到的单词也有整理,然后每天抽时间和那个25天单词一起背,从暑期开始就主要做阅读理解和完型了,当时做的是黄本书,用了两本02-的历年真题解析,用铅笔做,反正做了好几遍,完型没有必要做好几遍。当时也有用模拟题,但真没有必要,反正下半年就一直做真题,然后看解析什么的。倒数第二个月考试背小作文,每天背一种模板,最后一个月开始大作文,我用的是考试虫作文书,个人觉得不错,篇数少,页数薄,背着也觉得轻松,大作文就读读,然后背几篇那个不同颜色标注的结构语句就好。新题型最后一个月做就好。还有最后说一下,不要对自己英语觉得沮丧,我大四英语考研阅读只要做阅读理解基本只对一半,很稳定,不管是难还是简单,都大概错8、9个,当时就要崩溃了,但最后结果还是不错。坚持就是胜利!

二、政治

68没什么可说的,我文科本来就不好,虽然下了狠功夫,但还是比较失望的。也说一说经验和教训吧。选择题真的很重要,如果有时间就尽量提前看看政治很多同学报名都是想要心里安心点,但实在没有必要。如果实在要报名,个人觉得文都还可以,不是说他课讲得好,它在南京是网授,一是比较方便,在各个学校上课,二是它资料比较全,反正我到最好在我们学校图书馆背书的时候,要么就是拿着30天30题背,有么就是拿着文都发的小本本在背。还有可以在微博上关注一些考研政治名师,还有挺好的。

三、数学

120几,分数不高,就说几点教训吧。数学复习全书还是得看透,考试的时候有一道填空题跟全书里差不多,当时就不会,然后订正了一遍就没多注意,好伤心,4分没了。还有基本概念、基本定义、定理什么的要认真看,就证明题还不少。

专业课

说是今年压分,但就我打听到的也有130几的,我是暑期就开始复习了,用了汝宜红老师的ppt,书就是铁道出版的和胡运权的运筹学,特别说明一下,铁道出版的那个存储论章节还是多看看,例题什么的,因为胡的那个存储论比较简单反正真题时一定要做的,论坛里也有,我当时就是在论坛里找了不少,还挺全的,但有的不太清晰,就在红果园里买了一份资料,很清晰,也有答案,还不错。

虽然还是有点忐忑,但是总算心里有些底了,不三心二意说是找调剂,联系调剂学校的事了。而且学长在复试的时候真的帮了我不少忙,心里挺感激的。

还有总的说一下吧,一定要对自己的时间、学习有个计划,这样心里有底,也可以很好的约束自己。当初就是在论坛里看到那个日历,挺好的,我就是用那安排学习计划的,同时要注意弹性时间,不要太死太紧,让自己没有呼吸的余地,还有注意锻炼身体,注意身体健康,我当初在我们学校考研教室,我前排的一位男生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啊,之前就一直在座位上吭哧吭哧学习,我坐在他后面,都没见过他正脸几次,当时都佩服死他了,到最后两个月就不太好了,桌肚里不是就放着胶囊和药片什么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啊。

好辛苦,手都酸了,挺感谢论坛的,无私帮助我们这些考研的人,谢谢!

建筑学考研经验贴篇三

上午很快结束了面试,抽的面试号比较靠前。之前得到的信息是四个专业课全部都会面试,抽两道题。结果却不是这样的。总共有7,8个老师,我都没敢扫视,具体几个也不清楚,反正就是一长排,考生坐在对面。桌上放三个信封,分别是民商法、国际法、经济法,考哪个专业抽哪的题,估计报宪行的应该是抽民商法吧。我报的民商法,好像报民商的很多。进去之后,老师首先让你自我介绍一下。我觉得个人陈述表上写的挺清楚的啊,就只随便说了几句,什么奖励什么的都没有说,本来以为老师会根据个人陈述表问一些问题,结果什么都没问,就直接让你抽题了!这时我才后悔之前没有多说几句,估计个人陈述表老师都不看,这时候你应该多突出一下自己的成就和奖励什么的,让老师留下好的印象。可惜我什么都没说。唉,说下抽的题。

开始抽了两道。

(1)诉讼时效的中断和中止的区别。

(2)什么是保险人的说明义务,《保险法》是如何规定的?

刚抽完问题就要回答,根本没有时间让你思考。之前我还以为四个专业的内容都考,就没怎么看民商,重点看比较弱的经济法,但还好,第一个问题比较基础,就磕磕巴巴的回答了。回答的过程中,老师也不怎么搭理你,除非你停顿的时间过长,老师会说上一句。就是气氛比较压抑,并且几乎只有正对着你的那位女主考官跟你交流。第一个问题算是过去了,第二个保险法的问题,我就比较为难了,根本没看商法,保险法还是选修课。我就直说了,那老师问那你们商法都学什么?我就简单说下,老师说那你再抽一个题吧。我又抽了一道:诚实信用原则在合同法中的体现。还好,还记得一点,但刚开始回答错了,后来想起了先合同义务、后合同义务,说了几句,又停了,唉,真是一紧张什么都忘记了,也没有时间思考。

最后我就灰溜溜走了,心想肯定完蛋了!

出来之后,等待英语口语面试。英语口语面试是两个女老师,还挺和蔼。只是简单问下你的姓名啊,学校什么的,之前准备的自我介绍也没什么用了。也没有问日常的'生活问题。然后让你随便抽一张纸,上面写的法律英语的文章,但是比较短的那种,让你朗读一遍,随后翻译。我考前没有看法律英语,但幸好抽的文章比较简单,文章都是关于公司法的。但读的还是特别磕巴。读完翻译完就ok了。但听有的同学说,有的翻译完之后还要用英语回答问题。还好,我没有遇见。在口语面试时,我有幸看到了一点前面人的分数,有最高分30分的,但也有12分的。

建筑学考研经验贴篇四

本人是七月中旬开始复习的,先说一下我的各科用书。

数学:李永乐复习全书+400题+真题。(123)

英语:真题+150下册(70)

政治:任汝芬系列+各种最后五套题(65)

专业课:测量学+历年真题(141)

数学:首先七月份中下旬我就是上午先读会英语真题,大约一个小时,也就是记一下单词,然后就是看数学全书看到午饭时间。下午继续看数学。第一遍全书会比较慢,建议在看全书之前至少能对课本有个大致的了解,有个大概的系统,知道哪里讲的是什么。九月份之前基本上就是英语真题和数学全书之间倒换着看。数学在这段时间建议集中精力细致的看,有的同学喜欢自己在本子上整理一遍,我也试过,但是确实不适合我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全书上有看不懂的地方一定记得去翻课本。因为课本上的才是最基础的东西,理解起来比较容易。

这短时间有些同学可能会忽略课本的重要性,最好是一遍看全书上的例题,一遍看课本上对一些定理的定义和解释,一章一章的过一遍。尤其是线代,我基本上是把课本先研究了一遍,线代比较系统,从头到尾都是关联起来的,而且我看线代概率论的课本的时候自己也会把性质定理的证明过程在头脑中过一遍。大概九月份左右会把全书看一遍,当然看不完也没关系,因为质量比速度重要,踏踏实实看一遍的效果比浮躁的看上两三遍还要好。

我认为数学只要仔细认真的看懂一遍,其他时间只是在重复记忆和练习做题速度。数学题万变不离其宗,抓住基础什么都跑不了。第一遍的时间会比较长,并且会有种看到后面前面的都忘记的感觉。不用急,慢慢来。大概9月份过完第一遍,然后开始第二遍。400题出来后我买了一套,400题综合性比较强,一天做一套题,第二天对答案研究(这个时间会比较长,有时候好几天研究完),做了大约有六七套的样子,剩下两三套也就看了看。这个时候就开始研究真题了,我是从后往前做的,和做400题差不多的过程,到最近几年的真题的时候看看时间。在做套题的这个过程中要利用好全书和课本,里面有很多类似的题目,一定把握好定义。有时候做题做多了会有种混乱感,返回课本理一下就ok了。

英语:英语这个东西就是个重复重复再重复。真题一遍一遍,一套一套的来,每天做,每天看。就那十套题,我看到随便翻开真题看第一段就知道这篇文章讲的主题,出题点,里面的单词都认识的程度。最开始先搞定里面的单词,然后看段落,比如为什么第一段要这么开头,它和第二段之间有什么联系,对于整篇文章的意义,这样一段一段的来。再研究每个题目,备选答案为什么这么出,每个备选答案的题点在哪里,错误答案和正确答案之间迷惑人的'区别在哪,这样就很透彻了。

最后到文章大意,文章的布局这些整体上的东西。当然在第一遍过真题的时候是不可能到这个程度的,每做一遍真题就会深入一点,每篇文章从面到点,再从点到面的过程。英语作文我不擅长,就最后弄了同学的一个模板,得分应该比较低,我就不多说了。到大概11月中下旬(也可能是12月份,我记不清了)真题实在无聊了,就买了本150篇的提高篇,我记得当时我去买的时候卖书的阿姨说这个书现在都不进了,就剩最后一本了,卖给我了。可能其他同学一开始并不是看真题,以至于到这个时间还在研究真题。说句实话,我感觉我的英语的阅读理解在这本书的帮助下达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一个飞跃的过程,真心建议弄一遍,也没几个钱。一开始看的时候会觉得这本书的答案实在是牵强的很,那是你还没到他这本书的那个程度(个人理解,勿喷),慢慢研究就会发现这本书的强大之处,所以强烈推荐!

政治:政治我最大的失误就是没有买红宝书,所以建议后来的同学一定要买一本看,从头到尾当故事书多梳理几遍。大家都知道,马克思主义原理,也就是马哲,是不能光靠看和背就可以掌握的。哲学是个很抽象的东西,一定要多理解,基于理解下的记忆才是最有效的。第一遍过完红宝书,你会发现,前面的都已经忘干净了,没关系,大家都是这样子过来的。

第一遍完了马上开始第二遍。这一遍不要哪么快,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都仔细理解一下,记忆的时候分类最好,比如政治原因,经济原因,历史原因等等。不用着急于每个小知识点的记忆,能大致的对每一大章节讲了哪些东西,分了哪些类,自己一个人合上书本能嘟嘟囔囔的大致介绍一遍,就像给人讲故事一样。政治这个东西真研究起来还是很有意思的,就像新闻联播,以前看起来全是废话连篇,那是因为没有理解它说的这句话的背后的含义,不过总之也很无聊(至少我不感兴趣)。到后面各种五套题出来后就往死了背吧,考试之前总是担心自己做大题的时候些不出来怎么办,到时候就知道了,只要是真的背了,写起来和尿崩一样,止都止不住的。大家背咱也背,在这事儿上随大流总不会错的。

专业课:测量学知识点不少,不过理解起来很困难的地方基本没有。我是快10月份的时候才开始看的,每天晚上看一小时政治,看两个小时专业课。课本后面的习题我找个个本子一套一套一步一步的做的,课本记忆一遍就去看真题了。真题也是每套从第一题开始一个一个的写的本子上,做个四五套就明白了,也就那点东西翻来覆去的考,越往后做越发现就是个熟练度的问题了。一定要每个题自己亲自写一遍,需要列表的自己拿尺子画出来。真题弄熟练后,我就又拿了个本子把真题的简答题每一套相似的整理一遍,比如每套题的名词解释都整理到一起,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其实挺无聊的,到后期纯粹就是体力活了。

初试的教训:数学是我吃亏比较大的,因为到快考试一个月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用到英语和政治上面了,导致数学做起来手很生,并且那段时间对于课本的基础有些遗忘,最后数学发挥远低于预期,我都感觉提前一个月考数学我都不是这个水平。同学们千万不要犯我这个错误了,一定分配好时间,越到快考试了越重视基础的系统化,和遗忘做斗争。

再一个就是政治,政治考试的时候那个试卷很长,我那个考试就一个单人桌,我就把卷子折叠起来了,答题的时候写起来又没个完,有点上头了,导致把这个大题的答案写到另一个大题的答题区域了,最后划掉又抄回来,另一个题目直接没有答题的空间了,只好在边边角角写了寥寥几十个字。后来我也有看到有的同学说可以和监考老师说明会怎么怎么样,我也不知道。

上面只是我的个人见解,并不适用于每一个人,请大家酌情采用,总之复习的时候贵精而不贵多。

至于专业课的侧重点,也就是围绕着历年真题来复习就好了。无论考研考什么,教材和真题绝对都是王道,真题非常重要,一定要好好做。仪器的操作(如水准仪、经纬仪)一般会在选择、填空、简答里出现,数据处理就是在后面占分数很多的大题里了。那几张处理数据的表格是考试的重点,一定要掌握。《测量学》这本书的缓和曲线那一部分再往后基本不会出细节题了,最后一个论述题会牵扯到而已。考试也就是围绕着历年真题以及课后题来出的。

复试的流程相信大家在其他帖子里面也都可以找到,简单一点吧,体检――笔试(英语听力和专业课)――面试(英文的自我介绍+长难句翻译+两道专业课)。面试的时候都是抽题的形式。比如连续支撑梁与点支撑梁的异同,道床弹性怎么测量。接着老师会随机再提问一两个问题,好好看指定的教材都不会特别的刁难同学们。

还有一点,北交的复试是相当公平的,至于同学们比较关注的歧视问题在我看来基本不可能,老师不会管你有没有过英语四六级,也不会在乎你毕业于哪所学校,普通二本或者三本都无所谓,只要你有能力就可以。

最后祝所有有志于北交的同学达成所愿。

建筑学考研经验贴篇五

关于考研:我写的这些东西只适用于一般人,如果是不用复习就可以考上的高人就不用看了。而且我的复习几乎就是个反面教材,大家引以为戒!心态非常重要,一定要坚持,不能对自己放松。参考书不要太多了,不要看到别人买了好多书就跟着买,都看不完买什么,那都是要钱的而且还不便宜!

政治:直到10月份我才想起来还有这门100分的课程,似乎有点晚了。买了本传说中的序列一,还有序列4,最后5套题,就这一点资料我就看了一个月,水平可想而知,还是什么也不知道!所以说真正是裸考了,考试那天拿着卷子也不知道难度如何,第一个选择题就不会!第四个也不会,单选错了好多,多选更不用说了,后面的大题我就记得有个老师说过“如果还有5分钟就要考试,你要复习的就是8个字,科学发展,和谐社会”,我就就懵里懵懂的做完了,没感觉,考完看有些专家的点评说是今年政治难度加大,加大了么?我真的不知道……57分,高还是低呢,已经不关我的事,能上线就好了。我记得有个老师说政治考70分以上很难,考50分以下也很难,看来是对的。(教训:大家也看到我最糊里糊涂的复习的一门课了,裸考真不是个好主意,千万不要学我,真不会就去报个班,或者下载些视频mp3什么的听听,很有帮助的)

英语:英语就是考验路上最大的拦路虎,很多人都倒在了这一关上,每年30多分的分数线还是让很多人心碎,难度可想而知。有人说考研考不考得上看英语,上不上得了好学校看数学。英语难度真的不低,单词量,语法,熟词偏义,长难句,这些都是很难以捉摸的东西,但是最难的是那些陷阱!试题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陷阱。无中生有,张冠李戴,偷换概念,扩大范围,这都是出题老师的拿手好戏,就是要玩死你,看似平淡无奇,其实暗藏杀机!有些人就知道埋头背单词,结果发现不会做题了,一做就错!很多人说单词也背了,语法也看了,一做题就蒙了,那是你火候还不够。我给说说我的复习方法,我英语用的张剑的黄皮书(不得不说真他妈是本好书),还有刚开始的时候找了个考研英语大纲词汇,薄薄的册子,每天背一点,发现效果不怎么好,但是还是坚持了下来。

后面买了黄皮书,就那两本,一个厚一个薄,厚的那本将真题分类,讲解附在后面,特别的详细,是复习的重点!薄的那本上面是所有的生僻词和长难句解析,我几乎将真题所有的单词,长难句一个一个过,记不住就用笔写!将每一个句子都用笔写过,写下来再自己分析,这方法看起来很笨却有很好的效果!我细看了五六遍,对历年真题每一个句子,每一个单词几乎都了然于心,对真题的题型,老师出题的思路都比较了解。

参考书其实两本书就够了,书多了也没什么好处,而且看不完,后面临考的.时候我买过一个关于写作的小册子,上面全是模板,对写作的复习大概在11月份开始,坚持每天写一篇再改,自己看不出来可以找同学或者研友改,背几个模板就差不多了,当然这离高分还差很远……(教训:英语我只复习了写作和阅读,翻译大概看了一下,对新题型和完型几乎没怎么管,这样做有个好处就是抓住了重点(我复习了80分的东西),可是同样也失去了那20分,如果想考高分的同学就不要这样了。考试的时候也是作文阅读做的还好,翻译太难估计得个1,2分,其余的题都是瞎编了)62分,还比较满意。

数学:数学一难度可能高于英语,要看的书摞起来很吓人!我数学并没有用普遍用的复习全书,我用的是历年真题,刚开始感觉复习全书太厚而我又是一个很懒的人,后来发现我做过的题摞起来比李永乐那些书还厚。我用的历年真题是从87年开始的,真的好多好多,。数学刚开始要以课本为主,把每一个知识点,每一个基本概念公式定理,都搞清楚,完全搞清楚!书后面的题做熟了就开始真题或者全书吧,做得多了自然就会了,但是不要只看不做,看得懂不等于会做,不然提起笔发现怎么也下不去手。老师说其实应该将数学的重点放在线代和概率统计上面,因为这两门的题容拿分,而高数部分几乎全是难题。(教训:我把高数部分花了大量的时间,导致线代和概率答得相当的糟糕,概率20多分我只得了可怜的5分。)

土木一般考的是政治+英语一+数学一+结构力学(大多考结构力学,还有少数考材料力学,土力学),结构力学这门课也很难,与数学同样需要计算,可是不同的思维方法是在是让人筋转不过弯来,结构力学我用的李廉锟的教材,其实谁的教材都一样的,讲的东西差不多,看自己的水平了,参考书就用了一本,于玲玲的那个,当当网上有卖,蓝皮的,大家可以自己去买。还有就是历年真题,我花了好多钱买的真题发现作用很有限,这里免费送给大家了。上大今年的题目感觉难度还是比较大,6个大题每个15分,剩下的选择填空都是每个5分,题量少了,难度自然大了。结构的下册也是要考的,今年竟然考了多自由度体系那个,我去,我只复习了单自由度的,那15分白白了。

关于报班:我不提倡报班,那都是些骗人的东西,他们看中的只是你口袋里面的票子,每年讲的东西都一样的,网上随处可见考研的资料,视频,mp3下载,可是为了寻求一种心理安慰而去花父母的钱上没有意义的辅导班,实在是不值得。网上有很多的资源可以去下载,比如鲤鱼网,考研论坛,里面的资料特别丰富,而且很多人将以前的辅导班归类,下载也是免费,一个mp3可以解决所有的资料问题。要是是在不懂政治就报个班吧,其余没必要。

关于上大:选择上海大学我参照了上大历年的录取情况,在考研论坛也查了好多资料,请教一些学长,所以说对上大的实力以及自己的水平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觉得还是有希望的,而且最好的一点是上大不用联系导师。

第三:上大复试主要考察土力学,这个特别特别重要。

ps:写这些东西只是说说我自己的经验,希望大家看到的是我做错的地方,少走弯路。最后再说一句:考上研,真没什么了不起,生活中还有好多难办的事,不过这条路真的很难走,希望大家加油。

(中国大学网考研/kaoyan/)
相关范文推荐
  • 09-20 2023年新人销售一天工作总结 销售个人工作总结(汇总7篇)
    总结是写给人看的,条理不清,人们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就达不到总结的目的。优秀的总结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
  • 09-20 2023年八年级班主任德育工作学期计划(实用8篇)
    当我们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想要达到的结果,并为之制定相应的计划。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明确目标,分析现状,确定行动步骤,并制定相应的时间表和资源
  • 09-20 2023年文秘年度工作计划(大全6篇)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是时候开始写计划了。我们该怎么拟定计划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个人今后的计划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
  • 09-20 最新教职工合唱队工作计划(实用5篇)
    计划是人们在面对各种挑战和任务时,为了更好地组织和管理自己的时间、资源和能力而制定的一种指导性工具。我们该怎么拟定计划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计划书怎么写才
  • 09-20 2023年新华书店活动总结(实用5篇)
    总结的选材不能求全贪多、主次不分,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总结的目的,把那些既能显示本单位、本地区特点,又有一定普遍性的材料作为重点选用,写得详细、具体。什么样的总结才
  • 09-20 2023年金店工作总结(通用6篇)
    总结是对某种工作实施结果的总鉴定和总结论,是对以往工作实践的一种理性认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总结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作总结书范文,仅供参
  • 09-20 税务前台工作心得体会 前台工作总结(优质6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记录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
  • 09-20 2023年工作计划和目标模版 工作计划目标(精选8篇)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一起对今后的学习做个计划吧。通过制定计划,我们可以更好地实现我们的目标,提高工作效率,使我们
  • 09-20 最新辅警工作总结自述报告 辅警个人工作总结(汇总7篇)
    报告是一种常见的书面形式,用于传达信息、分析问题和提出建议。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学术研究、商业管理、政府机构等。怎样写报告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报告应
  • 09-20 2023年村卫生室卫生监督工作年度总结(模板6篇)
    总结不仅仅是总结成绩,更重要的是为了研究经验,发现做好工作的规律,也可以找出工作失误的教训。这些经验教训是非常宝贵的,对工作有很好的借鉴与指导作用,在今后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