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方案>2023年教育部高考方案改革(实用5篇)

2023年教育部高考方案改革(实用5篇)

时间:2023-10-07 08:21:44 作者:笔尘 2023年教育部高考方案改革(实用5篇)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方案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方案。以下就是小编给大家讲解介绍的相关方案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育部高考方案改革篇一

本报讯(记者周逸梅)昨天,有媒体报道,据一名参与《中长期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专题小组的成员透露,《纲要》将针对高考(论坛)改革提出3套方案,并披露了方案内容。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昨天表示,目前《纲要》草案还没有完全定型,该报道提出的方案可能只是建议版本。

续梅表示,《纲要》的编写是由中央领导牵头,多个部门联动的。目前《纲要》还在编写过程中,其具体内容从教育部层面还不得而知。“所以我们都没有看到过所谓的官方版,感觉有些离谱。”续梅认为,那份官方版方案估计也是对高考改革的建议方案,不代表最终《纲要》的草案。至于那份民间版本的高考方案,在4个月前征集意见时,教育部已经收到这份建议,并且正在研究其可供吸纳的内容。

之前,曾传言8月份《纲要》的草案内容要公布,并进行下一步的意见征集过程。是否所谓官方版的“漏风”预示着《纲要》草案即将面试?续梅表示,在去年8月开始着手布置《纲要》编写工作时有个初步的计划,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会有具体情况,所以目前《纲要》的`公布还没有一个时间表。

相关传闻中的官方高考改革方案

方案1:通过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参加高考的前提条件,可经过多次考试通过。高考只考3门:语文、数学、外语,不分文理科。高校根据高考成绩,参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成绩,择优录取。

方案2:通过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参加高考的前提条件,可经过多次考试通过。高考按学科群考5门:语文、数学、外语、实验学科中与报考专业有关的任选一门、人文学科中与报考专业有关的任选一门,不分文理科。高校根据考生高考成绩,参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成绩,择优录取。高校可根据培养方向和目标,以加权平均分数录取,不同专业加权系数不同。

方案3:高等职业院校与普通高等院校招生考试分开进行。考试内容体现不同特点,不分高低层次。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和条件成熟的省市要积极探索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培养规律和特点的人才选拔模式。

(京华时报)

教育部高考方案改革篇二

如何确定异地高考方案,袁贵仁认为,应该因地制宜。

“因为你知道,有流出地,有流入地,有大城市,也有中等城市,因此各地差别很大。”他举例称,如果(北京)完全不接收外地来京打工人员子女,打工人员肯定不干;但是,如果完全接收,北京也接收不了。因此,这个主要工作需要各地因地制宜,因为各地需要权衡利弊:如果门槛过高,就难以吸引外地人才,而如果门槛过低,人太多又接收不了。现在压力大的是北京、上海、广东,因为这些地区,是流动人口较为集中的地区。

全国政协委员、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则指出,双方都有难处,“从北京家长的角度看,好不容易在这里打拼这么多年,吸的是pm2.5的废气,房价很高,找工作不容易,每天上下班这么累,好不容易有个孩子要高考了,分数稍微低一点,就要被大家骂;但对于外地的人来讲,也觉得非常不公平,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就失去了起跑线上的优势呢?”

据此,张尧学认为,应该把招生权力还给大学,让每个大学自主招生。而具体应该两个考试结合:国家主持的毕业考试(类似美国的sat),结合各高校的自主招生。

“只要政府下决心,可行性很大,是可以保证公平性的。”张尧学说。

袁贵仁指出,目前高考没有地域不公平。原来西部高校少,经济实力弱,录取率低,地域的确有差别。但经过近10年努力,录取率已大体相当。目前,高考录取率全国平均是70%多,最低的省也已达67%,虽然还有一点距离,但已不像过去差那么多。2012年,教育部从600多万个招生指标中拿出17万个,由东部大城市的学校招西部学生。

袁贵仁说,现在有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我虽然上学了,但是多数上的是二本,或者职业学校,去年教育部又推出新举措,针对集中连片的14个特困地区680个县,专门拿出1万个一本高校指标,招了一万多一些,把这680个县重点大学的录取率提高了十个百分点。

教育部高考方案改革篇三

截至目前,已经有四个省市[上海、浙江、青海、山东]公布了具体的高考改革方案,语文、数学、外语统一参加高考,每科150分,英语考两次,选择最高分计入总分,其他科目任选三科参加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成绩并计入总分。四个省市新政策执行高考年份分别为:上海2017年、浙江2017年、青海2021年、山东2019年。

作为2016年高考的学生,根本不用担心这些改革问题,就算你们是试点省份,最早也是在2017年的时候实施,和本届考生没有关系。而那些高一或高二的准高考生,只要你在入学的时候,本省份没有具体的高考改革方法落实,也和你们无关,高考改革三年早知道的原则是不能打破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为大家分享的3篇天津2018年高考改革新方案,教育部高考改革新方案2018年天津就到这里了,希望在天津高考改革新方案2014的写作方面给予您相应的帮助。

教育部高考方案改革篇四

有媒体报道称,教育部近期确定高考改革方案。教育部新闻发言人表示,除了教育部长在《学习时报》上发表的文章中有关高考改革部分的论述外,教育部并未对外公布有关所谓的“高考改革方案”。目前已经进入了2011年高考轨道,即便有“高考改革方案”也不可能现在公布。

部长发文定调高考改革思路

在今年1月3日的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上,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在《全面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实现科学发展》中透露了“下一步高考改革的主要思路”。但值得注意的是,“高考改革的主要思路”并不等于高考改革方案。

袁贵仁在这篇文章中透露说,高考对素质教育的实施、人才培养选拔影响很大,社会高度关注。下一步高考改革的主要思路是:

一是按照不同类型人才培养要求,把普通本科和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分开;

二是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引导学生学好各门课程,克服文理偏科现象;

三是探索有的科目一年多次考试,减轻高考压力;

四是完善高校招生名额分配办法,清理并规范升学加分政策,维护考试招生公平公正;

五是加快建立多渠道升学和学习的“立交桥”,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多次选择机会。考虑到高考涉及面广、敏感度高、政策性强,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成立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研究制定改革总体方案,指导改革积极稳妥、有序推进。

短时间难出台具体方案

对于“探索有的科目一年多次考试,减轻高考压力”的改革思路,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体制改革研究室副主任王烽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相对于其他科目来说,英语考试在我国发展比较成熟,会有比较多的参考价值。

但他也表示,这是整个高考改革中的`一部分内容,也是教改的一个方向,“但目前来看短时间内可能还很难出台具体的实施方案。”王烽解释说,从高考改革来看,考什么、考几次都要取决于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整个步骤,因此不能将此事看做一个单一方向的改革,需要全盘考虑。

浙江等省份开始“一年多考”

目前浙江省高考中,英语为150分,30分的英语听力被放到了平时举行,即每年的3月和9月举行,学生可自主决定参加考试的时间,而如果参加两次考试,可以将较高的成绩计入总分。此外,去年开始,天津市高考英语听力考试不再随同全国统一高考举行,而是安排在每年3月的最后一个周六。

(

教育部否认形成高考改革方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教育部高考方案改革篇五

1、取消文理分科自主选择理化生史地政三科学业水平成绩计入高考成绩

2、高考只考语文、数学、外语,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3、提升学业水平考试的重要度

4、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省份

1、提高大西部和人口大省的录取率

2、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人数

3、高职院校招生脱离高考,通过职业测试和学业水平选拔

4、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项目

5、完善自主招生制度、控制自主招生规模

6、推进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

7、逐步取消高考录取批次

我们再说说《招生改革意见》这个文件的大方向是什么呢?

1、减轻学生压力,促进学生多样化发展;

2、规范考试制度,维护考试公平,扶持弱势区域;

3、高校根据专业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特长双向选择。

2、小明高考英语考了满分,可其他科目丢了150分,按照理想设定,他应该进入全国英语专业最好的高校就读,可现行高考制度,他进不了。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