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计划>专业会计学毕业论文(通用16篇)

专业会计学毕业论文(通用16篇)

时间:2023-10-31 13:07:33 作者:HT书生 专业会计学毕业论文(通用16篇)

毕业论文是对学生知识体系和专业技能的一个整合性和系统性的展示,通过毕业论文可以加深学生对专业领域的认识和理解。下面是一些经典的毕业论文案例,通过学习它们,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会计学毕业论文

会计制度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的几方面:

第一,在实行会计核算改革后,虽然针对事业单位的情况建立相应的法律和制度,但是在实际的开展中因为会计核算人员的能力有限和事业单位还没有设计出较合理的会计核算的制度如在会计的科目和核算的内容上就出现了一定的问题这些使得会计核算未能很好地开展。

第二,由于在不同的事业单位中对会计的科目及会计的内容上有一定的不同这使得不同的事业单位之间出现了报表不能一致的情况,这样导致了会计信息的不准确性及理解性较差,并且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事业单位在经济方面的往来更是密切,不同单位不同的会计科目这使得单位之间在处理经济业务时出现了困难。

第三,我国对事业单位的监督制度不到位,虽然会计在进行核算制定了相应的条例,但是由于监督的不够好,企业在进行经济活动时违反了成本过低或是不力造成了有法不依等违法的操作。第四,事业单位内部因控制制度不健全也使得会计核算出现了一定的问题主要是一些事业单位私自挪用国家的专项金或是对一些项目进行私自收费等这些行为都是由于会计制度不健全造成的。

3.2会计的行为不规范。

会计的行为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下面的的情况中:

第一,原始凭证方面,存在着填写不完全,主要是在一些项目中没有进行填写或是表述不清晰,甚至对其中的一些数据进行更改,论文格式这样的行为严重违反了事业单位中在会计核算中的相应的规定即在填写会计凭证是必须将其填写完整,而且对数据不得随意更改否则将严重的影响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第二,记账凭证方面,同样存在着与原始凭证一样的问题,并且对原始凭证的审核并没有达到要求。

第三,在账务方面,主要是指由于在事业单位的内部由于实行财务与会计核算的分开管理,这种形式大大的对企业的财务管理造成了影响,使得单位的管理事物和账簿之间进行了严格的划分,因为这样的结果是财务人员只是在资金的规范使用方面发挥着作用,但是并不能实现对事业单位的资产的监督。

第四,在对支出方面的审核和控制也出现了力度不行等,主要是在原始凭证的审核手续不完整。

第五,在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上实行的是收付实现制这种做法反映的会计信息并不能符合配比原则,并且不能准确反映事业单位的结余情况,不能准确反映事业单位的资产和负债情况,这些都是会计的一些不规范行为。

3.3会计预算的执行力较差。

事业单位预算的执行能力较差主要是表现在以下的一些方面:

第一,事业单位对经济活动中的一些资金支出情况并没有进行很好地记录,并且在对资金的管理和审核方面并没有按照严格的标准进行,这种情况很大的程度上造成了资金利用的浪费。

第二,在事业单位对预算进行编制的过程中,每个部门都在争取自己部门的最大利益,并没有就公司的整体情况进行把握,这样为预算的进行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第三,一些事业单位在使用专项资金上,只是对拨款的过程进行了严格的控制,但是专项资金分配到各部门中将不再对其使用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督,这样往往导致了专项资金并不能很好地发挥其的作用,甚至有些单位对于专项资金的分配中,并没有将专项金用于专项的研究,而且事业单位使用这些资金对其他资金的不足进行弥补,以上的这些情况都导致了会计预算的执行能力较差。

3.4会计核算实物存在问题。

会计实务核算方面:主要是对于固定资产的核算问题和无形资产的核算问题上出现的问题。在固定资产的核算上,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并没有得到很好证实,固定资产应该只是核算账面的价值并不计提折旧。在无形资产的核算上,一般事业单位对无形资产时常忽略,即使将其登记入账但是还是会存在不健全的情况,并且事业单位对无形资产的认识不足,这样都造成了对无形资产的浪费。

会计学毕业论文题目

摘要: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依靠企业并购使企业发展更加迅速。企业之所以进行并购就是为了获取对他方企业的控制权,但企业并购具有相当高的风险,企业并购是否会成为成功的并购与并购中财务风险有相当大的关系。本文着眼于国内企业分析我国企业并购的动因及企业并购中产生的财务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风险规避策略,即企业需正确估计并购的价格、融资渠道需多样化、优化并购交易时的支付方式以及并购后有效整合企业,使财务风险降到最低。

关键词:企业并购;财务风险;价值评估;融资渠道。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逐渐完善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并购活动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市场经济下,企业并购是资本扩大的有效手段,对实现企业资源优化配置有很大作用。企业并购是一项投资、融资行为,财务风险贯穿于整个并购活动中,对并购活动的成功起关键作用。所以,在企业并购过程中须对财务风险做好防范,这对并购活动的成功至关重要。

一、企业并购动因。

企业并购的动因有取得规模效应、取得战略机会、降低企业经营风险、获得优势互补的协同效应。并购可以使企业规模得以扩展,合理的资源配置可大规模生产单一产品,单位成本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企业通过并购可获取战略机会。一方面是为获得市场上的占有率;另一方面可以降低企业进入新行业的风险。并购可以提高企业在行业的竞争力,扩展企业生产规模,实现企业的增长。通过并购,企业获得被并购企业的资源,分享他们的经验,从而形成竞争优势。所以,企业并购之后不仅可以实现在产品、管理、技术的互补性,而且可以实现企业文化的相互作用,并最终促进企业发展。

二、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

并购中的几种财务风险相互联系、制约,它们主要包括定价风险、融资、支付及财务整合风险。

(一)企业并购估价风险。在并购过程中,价值评估风险一方面是由财务报表引起的,企业通过财务报表了解被并购企业的财务状况等信息,而被并购方有时为了一己之利,隐瞒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这极易使并购方高估目标企业价值;另一方面是价值评估,并购企业在对目标企业进行评估时,中介机构故意选择不恰当的评估方法来取得一己之利,导致价值评估结果与企业实际价值有很大的偏差。另外,评估参数的选择会由资本市场的完善与否来决定,这也会对目标企业价值的真实反映有所影响。

(二)企业并购融资风险。企业并购融资风险是指企业为确保并购资本的需求而进行融资,由企业资本结构的变化与筹集资金对企业经营影响而带来的风险。企业融资的方式将影响融资风险的大小。企业并购融资方式有自有资金、发行股票、债券及信贷融资等。当企业采用现金支付方式时,会计毕业论文虽会使得并构成本有所下降,但会导致现金短缺现象的出现,产生财务风险。股权融资虽然风险小,但资本成本高,股权增加会稀释原有股东的权益,影响其资本结构。债券和信贷融资虽然资本成本比较低,然而,在企业经济效益不景气时,就会致使企业面对债务压力。

(三)企业并购支付风险。并购支付风险就是说并购方为实现购买,选取何种支付方法所造成的风险。不同方式所带来的资金压力及风险大小也会有很大的差异。最简易的方式是现金支付,能控制目标企业,但会有一定的资金负担。若选取股权支付的方式,会使并购方成本增加,减少对目标企业的控制权。混合支付是指企业采用现金、股票及债券支付等组合支付。混合支付会使资本结构拥有良好的状态有很大的难度,并购后财务整合难度会更大。所以,混合支付也会有一定的风险。各种支付方式带来的风险均会有所不同,并购方对方式的选取可以减少一定的风险。

(四)企业并购财务整合风险。在并购交易完成后,并购企业需要对被并购方进行一系列全方面的整合,其中,财务整合是重中之重。当并购企业在整合期内,若财务行为不妥,潜在的财务风险会发生,继而会出现并购成本增加、资金短缺等现象,这些均会阻碍企业发展;在整合期内双方也许会因财务制度及机构设置产生相反意见,致使企业产生一定的损失;企业内部也应做好监控措施,否则会有财务风险的产生。

三、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规避策略。

(一)合理确定并购企业价值,规避评估风险。在确定并购前,并购方特别需对被并购方的财务状况做细致的分析,保证所了解的各个方面信息是准确无误的,这将会使企业遇到的财务风险减少。并购企业应逐步完善价值评估体系,采取合适的评估方法对目标企业进行价值评估。采用不同的价值评估方法可能得到相异的估价,并购方可依据并购时的动机,选择不同的定价模型,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就可合理确定被并购方价值,使估价风险下降。企业还应用调查的方式分析被并购方资产构成及分析也许会出现的财务陷阱。另外,并购方应有效运用报表以外信息,觉察报表中可能有的漏洞,继而使并购的估价风险有所降低。

(二)拓展融资渠道,规避融资风险。资本性支出是企业并购的前提条件,但根据企业自身的现金状况不能满足并购所需资金,最理想的融资渠道是借助外部资金满足自身需求,保证企业并购过程中资金链更持久。合理的预算融资需求量及选择恰当的融资方式可更好地降低企业融资风险的发生率。另外,并购企业应积极开展不同的.融资渠道来使其多样化,来确保融资结构的合理,使用灵活的方式来降低现金的支出额,例如采用股权、债券支付等多种支付的混合。还有,政府部门应积极研究多样的融资渠道,例如建立投资银行、完善资本市场和设立并购基金等,保证企业融资渠道的多样化。

(三)支付方式的多样化,规避支付风险。企业并购选用不同的支付方式,其带来的风险也会有所不同。各种并购支付方式都具有一定的风险。并购方可根据其财务状况及被并购方的意向,将现金、股票及债券支付等设计为不相同的组合,分散单一支付的风险,使并购成本降低。随着中国并购法规的不断完善和并购操作流程的不断规范,并购方应根据自身的财务情况,选取支付方式时采用现金、债务及股票等方式的不同组合,加大对混合支付的研究,选用公司及可转换债券和认股权证等证券组合来进行并购支付。

(四)有效整合并购后的财务风险。为了实现企业的规模经济及协同效应,构建新企业核心及价值,在并购交易完成之后,并购方须将自身和被并购方的资源进行整合。企业可从财务人力资源、管理目标等方面加大对财务的监控。另有,完善对财务的整合。并购结束之后,企业应在熟悉目标企业的生产方式、财务状况、发展潜力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情况,提出对目标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将其列入自身的预算管理体系之内。最后,企业还应对资产及负债等财务资源合理地优化配置和整合。

在并购的各个阶段都会存在财务风险,其是各类风险的综合反映。所以,在并购过程中,企业要不断地改善其内部的风险控制体系,有效规避财务风险,这有助于提高并购的成功率,实现企业的资源优化配置。

会计学毕业论文题目

2、“案例教学法”在高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3、“学习情景工作化”与“岗位模拟”教学方法的运用。

4、《成本会计》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思考。

5、《企业会计岗位综合实训》多元化评价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6、acca专业教育有助于培养国际化会计人才吗?

7、cicpa与acca课程知识分布比较分析。

8、案例教学在会计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9、案例教学在会计专业统计学课程中的应用。

10、本科财务分析课程教学实践困境之思考。

11、博弈论与会计学之关系。

12、财会专业本科金融衍生工具教学改革探讨。

13、财会专业大学生就业与人才培养探讨。

14、持有至到期投资教学之“模拟贷款法”

15、代记账式仿真教学模式下会计现代学徒制研究。

16、第八届全国高职高专会计系主任(院长)联席会议在郑州召开。

17、动态模拟防真会计实验室场景建设探索与实践。

19、对当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问题的思考。

20、对高级会计学研究范畴界定的思考。

21、对高职高专院校《财务会计》课程实践环节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22、对信息环境下的高校财会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创新进行探究。

23、对中职学校财会专业教学的几点思考。

24、法务会计:基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探索。

25、反馈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在中高技会计实训类课程的运用。

26、改变理念,创新机制,共建会计专业校企合作新模式。

27、岗位模拟教学法在会计实训教学中的运用。

28、高等院校会计实践性课教学窥探。

29、高校注册会计师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30、高职《财务会计》教学方法改革。

31、高职cpa后备人才培养的swot分析。

32、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33、高职会计基础课程网络学习方法探析。

34、高职会计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究。

35、高职会计实训教学模式的优化。

36、高职会计专业“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路径探索及反思。

37、高职会计专业“虚拟学习共同体”的知识建构和策略研究。

38、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调查研究。

39、高职会计专业毕业实习改革之“五个统一”模式的探索。

40、高职会计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41、高职会计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与实施。

42、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改革体系研究。

43、高职院校“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改革研究。

44、高职院校出纳实务课程改革探讨。

45、高职院校会计实训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46、关于高职会计专业在线自主学习模式中教师角色的定位分析。

47、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分析。

48、关于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实训教学的思考。

49、关注中职会计专业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几点思考。

50、国际认证对会计学专业建设的启示。

企业生产经营中高级会计理论的应用。

浅谈我国高级会计行业发展趋势研究。

浅谈我国高级会计应该具备的素养。

高级会计理论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应用。

关于高级财务会计基本内容构成的探讨。

完善高级会计监督与管理体系的思考。

论述如何创新与完善高级会计监督管理体系。

关于完善高级会计监督与管理体系的思考。

企业生产经营中高级会计理论的应用。

关于完善高级会计监督与管理体系的思考。

有关高速公路高级会计人才培养战略。

新形式下高会人员应具备知识结构。

对高级会计学研究范畴界定的思考。

20x年高级会计实务重点解析及应试策略。

我国高级会计人才培养的体系构建和策略研究。

对于提高高级会计人才职业能力的思考。

高级会计人员社会需求的实证分析。

浅谈我国高级会计人才培养。

对高级会计人员素质再提升的思考。

独立学院“高级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高级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铁路高级会计人员职业技能框架的调查与分析。

基于ahp和模糊评价的高级会计人才综合素质评价。

1、金融会计风险原因及对策分析。

2、金融会计风险的形成原因。

3、金融会计风险的形式及预防分析。

4、企业金融会计的风险防范及控制研究。

5、金融会计风险及防范措施分析。

6、企业金融会计的风险因素及合理化防范路径思考。

8、金融会计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初探。

9、关于强化金融会计内部审计的对策探讨。

10、农村合作金融会计监督机制的建立浅析。

11、关于企业金融会计风险的探讨。

12、金融会计的风险预防。

13、事业单位金融会计中的风险因素分析。

14、国际化金融会计视角下国内商业银行的问题探讨。

15、金融会计教学团队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16、新型金融环境下金融会计风险成因与防范措施。

17、浅议商业银行金融会计风险的防范与化解。

18、企业金融会计的风险防范及控制探讨。

19、互联网金融会计核算问题分析。

20、金融会计中的不稳定因素及应对手段。

21、20x年第四季度金融会计动态。

22、企业金融会计风险及防范措施浅析。

23、关于强化金融会计内部审计的对策探讨。

24、基于金融会计视角分析金融风险的合理防控。

25、网络经济对传统金融会计的影响。

26、新型金融环境下金融会计风险的原因分析。

27、浅述互联网金融会计核算及税收管理。

28、浅谈互联网金融会计核算问题。

29、20x年第一季度金融会计动态。

30、商业银行金融会计风险防范与控制。

31、企业金融会计风险原因的分析及防范措施。

32、浅析大数据时代下金融会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33、企业金融会计的风险因素及合理化防范路径分析。

34、金融会计理论探索与制度创新——中国会计学会金融会计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综述。

35、新形势下金融会计风险成因与防范措施研究。

36、基于金融会计视角分析金融风险的合理防控策略。

37、基于金融会计视角分析金融风险的合理防控。

38、分析金融会计视角下的金融风险防范。

39、应用型高校金融会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40、互联网金融会计核算问题分析。

41、中国会计学会金融会计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召开。

42、企业金融会计的风险因素及防范路径。

43、信息化背景下的金融会计风险分析。

44、加强企业金融会计制度建设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45、浅析企业金融会计的作用。

46、浅谈金融会计综合效益指标创新管理问题。

47、单位金融会计风险原因的分析及防范措施。

48、企业金融会计风险原因的分析及防范措施。

49、金融会计信息系统市场环境的塑造。

50、企业金融会计的风险因素及合理化防范对策。

会计学毕业论文题目

3、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

4、绿色税收体系的重构与会计核算问题研究。

5、环境会计新探。

6、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7、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与债务融资相关性研究。

8、我国企业环境成本确认计量与控制研究。

9、基于公司治理结构下的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研究。

10、企业自然环境价值的度量及应用研究。

11、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12、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13、关于企业环境负债若干问题的思考。

14、资源流成本会计应用研究。

15、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影响因素研究。

16、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指标体系及其评估研究。

17、我国制药行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18、企业绿色财务管理资料体系设计及推进机制研究。

19、环境会计理论与实务研究。

20、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21、环境会计报告研究。

22、企业环境成本核算研究。

23、企业环境会计核算体系研究。

24、我国企业绿色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25、我国企业绿色会计制度的设计。

26、我国全面实施环境会计的障碍与对策研究。

27、我国环境会计研究。

28、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29、“两型社会”建设中的企业绿色审计改善研究。

30、建筑企业绿色价值链构建研究。

31、企业环境会计核算体系及信息披露的研究。

32、我国森林生态效益价值的会计计量。

33、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框架的建立研究。

34、可持续发展下绿色会计在我国的推行研究。

35、环境信息披露的研究。

36、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37、上市公司绿色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38、森林资源资产的计价与会计核算研究。

39、可持续发展下绿色会计的应用研究。

40、基于面板数据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研究。

41、绿色会计在我国的发展与运用。

42、企业环境会计基本理论与实务研究。

43、社会职责视角下的中小企业绿色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44、环境会计视角下的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研究。

45、构建我国绿色会计核算框架的研究。

46、绿色会计的生态哲学思考。

47、台湾环境会计制度之研究。

48、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环境资产会计研究。

49、印染企业建立环境会计核算体系的研究。

50、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成本管理绩效评价模型。

51、煤炭企业环境会计计量研究。

52、构建我国绿色税务会计的研究。

53、企业绿色管理理论研究。

54、论我国绿色证券法律制度的完善。

55、环境成本确认与计量研究。

56、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的会计确认计量改善研究。

57、低碳经济下绿色成本管理模式研究。

58、我国重污染行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59、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资料的研究。

60、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探讨。

61、资源节俭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研究。

62、神农架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财务分析和评价。

63、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64、构建企业绿色税务会计核算体系的研究。

65、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

66、环境管理会计。

67、我国船舶及配套企业环境会计研究。

68、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与评价体系研究。

69、环境会计与环境保护。

70、生态工业园区的绿色管理体系研究。

71、绿色技术创新制度及其结构设计。

72、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73、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会计报告研究。

74、碳会计理论若干问题研究。

75、企业绿色会计理论与实践研究。

76、电力企业绿色成本核算方法及应用的研究。

77、企业绿色管理体系研究。

78、绿色会计视角下煤炭企业的成本核算优化研究。

79、科学发展观与绿色gdp核算。

80、青海省资源型企业绿色会计核算研究。

81、我国企业环境会计报告问题及其对策探析。

82、碳排放权的会计确认计量与披露问题研究。

83、主体功能区功能补偿区间的会计计量研究。

84、海峡两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

85、首阳山电厂绿色经营策略研究。

86、我国石化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87、我国企业环境会计应用研究。

88、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89、我国企业社会职责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90、环境经济综合核算研究。

91、绿色gdp理念下的环境成本研究。

92、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93、我国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94、基于企业价值链理论下我国企业社会职责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95、基于公允价值的我国政府会计研究。

96、论企业环境审计的开展。

97、“两型社会”下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研究。

98、我国绿色gdp绩效评估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99、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环境会计研究。

100、基于低碳经济观下企业环境成本的核算与控制研究。

1、作业成本法在医疗器械行业的应用研究。

2、基于作业成本法的冷链物流成本核算研究。

3、基于作业成本法的项目成本管理改善研究。

4、作业成本法在a物流企业的应用研究。

5、基于作业成本法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核算及决策研究。

6、作业成本法分析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7、作业成本法在cs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物流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8、基于作业成本法的制造企业采购成本管理的研究。

9、作业成本法在中小制造企业的应用研究。

10、基于作业成本法的烟草物流企业的成本控制。

11、es公司作业标准成本法的案例研究。

12、作业成本法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差异化战略定位中的应用研究。

13、作业成本法在家电制造业的应用研究。

14、作业成本法在a公司应用研究。

15、作业成本法在汽车制造业的应用研究。

16、h银行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研究。

17、作业成本法在公交保修企业的应用研究。

18、作业成本法在制造业物流成本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19、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成本管理研究及应用。

20、作业成本法在物流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21、基于作业成本法的煤炭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研究。

22、基于作业成本法的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研究。

23、作业成本法在hf公司成本核算中的应用研究。

24、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成本管理中应用研究。

25、作业成本法在c物流公司的应用。

26、作业成本法在高新技术企业的应用研究。

27、作业成本法核算应用研究。

28、基于作业成本法的煤炭企业成本控制研究。

29、作业成本法在t企业成本核算中的应用研究。

30、基于作业成本法的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研究。

31、作业成本法在我国制造业的应用研究。

32、作业成本法的成本核算体系设计研究。

33、基于作业成本法的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估算研究。

34、作业成本法在g公司的应用研究。

35、作业成本法在快递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36、作业成本法在我国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中的应用研究。

37、基于作业成本法的制造业物流成本管理系统研究。

38、作业成本法在sh电机公司的应用研究。

39、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的成本核算研究。

40、基于作业成本法的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研究。

41、作业成本法在我国制造业中的应用创新研究。

42、基于作业成本法的y物流公司成本控制研究。

43、作业成本法在a机械制造公司的应用研究。

44、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物流企业的应用研究。

45、作业成本法下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研究。

46、金威公司作业成本法应用研究。

47、x汽车零配件企业作业成本法运用研究。

48、作业成本法的实施及可行性研究。

49、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50、作业成本法在db物流企业的应用研究。

51、作业成本法下的r医院项目成本管理研究。

52、作业成本法有关成本动因问题的研究。

53、作业成本法在制造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54、基于作业成本法的a企业成本控制研究。

55、ks公司作业成本法应用研究。

56、作业成本法在jk公司的应用研究。

57、基于作业成本法的物流企业成本控制探讨。

58、作业成本法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59、作业成本法在a公司的应用研究。

60、新制造环境下的成本管理。

61、作业成本法在a钢铁企业中的应用。

62、基于作业流程的标准成本法在制造业中的应用研究。

63、基于作业成本法下物流企业成本控制研究。

64、作业成本法的实施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65、基于作业成本法下潘津煤矿的成本控制研究。

66、ng公司作业成本法应用案例研究。

67、基于作业成本法的物流成本控制研究。

68、作业成本法在欧亚公司的应用研究。

69、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70、作业成本法在企业的应用。

71、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发展应用研究。

72、基于作业成本法的xe项目产品成本管理研究。

73、基于作业成本法的l炼油企业成本控制体系研究。

74、作业成本法下的成本控制系统构建探析。

75、作业成本法在火电企业应用研究。

76、作业成本法在金川集团公司的应用研究。

77、基于作业成本法的城市公交车运营成本控制研究。

78、作业成本法在制造业物流成本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79、作业成本法在x食品加工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80、作业成本法在t公司的应用研究。

81、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在企业成本核算中的应用研究。

82、作业成本法在h家具厂的应用。

83、基于作业成本法的医院成本管理研究。

84、作业成本法在速递物流企业成本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85、标准作业成本法在yg公司的应用研究。

86、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温州滨海大酒店客户盈利性分析。

87、基于作业成本法的xy矿业公司成本管理研究。

88、作业成本法在地方政府行政运行成本核算中的应用研究。

89、作业成本法在建筑施工企业的应用研究。

90、基于作业成本法的企业环境成本核算研究。

91、作业成本法在d公司的应用研究。

92、作业成本法下农产品批发市场物流成本分析与应用。

93、作业成本法在果蔬汁加工企业的应用研究。

94、作业成本法在企业物流成本中的应用研究。

95、基于作业成本法的物流企业成本核算体系研究。

96、作业成本法在航空制造企业中的应用。

97、作业成本法在电缆制造行业的应用研究。

98、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在d企业应用设计研究。

99、作业成本法下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核算与控制研究。

100、制造企业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应用研究。

101、作业成本法在电力工程企业成本核算体系中的应用。

102、作业成本法在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103、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成本控制。

104、基于作业成本法的农产品企业物流成本的研究与应用。

105、作业成本法的运用研究。

106、作业成本法在精铸企业的应用设计。

107、作业成本法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108、作业成本法在华盛公司的应用研究。

109、作业成本法在×企业产品成本核算的应用研究。

110、作业成本法在酒店业的应用研究。

111、基于作业成本法的高校教育成本核算问题研究。

112、我国企业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研究。

113、作业成本法在a汽车金融公司的设计应用。

114、业务流程再造中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研究。

115、作业成本法在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116、s公司成本核算方法的研究。

117、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在制造企业的运用研究。

118、基于作业成本法的snd物流公司的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研究。

119、作业成本法在la烟草公司物流成本核算中的应用。

120、估时作业成本法在航空零配件制造企业产品成本核算的应用研究。

121、作业成本法在船舶分段制作中的应用研究。

122、作业成本法在矿山企业成本核算中的应用。

123、作业成本法在企业风险管理成本核算中的应用研究。

124、作业成本法在a高新技术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125、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结合应用研究。

126、作业成本法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应用研究。

127、基于作业成本法的sq公司物流成本控制研究。

128、作业成本法与标准成本法的比较与融合。

129、作业成本法及其在企业中应用的研究。

130、作业成本法的应用与实践。

131、作业成本法在m煤炭公司环境成本控制中的应用。

132、作业成本法在商业银行的应用。

133、基于mes环境的作业成本法应用研究。

134、m公司基于作业成本法的物流成本控制研究。

135、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成本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136、作业成本法在m银行的应用研究。

137、作业成本法在造纸企业的应用研究。

138、作业成本法在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中的应用研究。

139、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核算系统的设计。

140、基于作业成本法的企业控制成本体系研究。

141、基于kpi的zg研究院会计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研究。

142、我国高等院校会计信息系统的改善研究。

143、会计稳健性对我国民营上市公司债务融资影响的实证研究。

144、上市公司股权性质政府补助与会计稳健性研究。

145、分析师关注职业声誉对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影响研究。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会计学毕业论文

在进行会计核算体制的完善方面需要从下面的几方面着手:第一,在各项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实现其科学和实用性,并且建立完善的会计核算的监督体系,对于非法行为要依据相应的法律和法规对其进行严惩,这样将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由于会计核算导致的损失。第二,完善事业内部的监控体制,对事业单位中的一些工作进行严格的规范并对任务进行很好地控制,这样才能使会计核算顺利的进行。第三,坚持收支两条线的方针,并要继续加强国库集中收支政府的集中采购为重点的制度改革,认真贯彻制度的实施,规范好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

4.2加强财务的监管工作。

事业单位根据自身的特点建立相应的内部管理体制,科学的对财务进行监督管理这将使得财务管理活动顺利进行,为了做好财务管理的监管工作,这就需要做到:第一,加强对事业单位的日常经济活动的收支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查。第二,事业单位预算的一些情况需要与任期领导的离任专项审计要进行结合,这样可以提高在任领导对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的重视。第三,在财务方面实行公开制度,通过民主和大众的监督来对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进行提高。

4.3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

财务人员的职业素质将对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的顺利进行有很大的影响,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不断地改革中,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素质将成为事业会计核算进行的重要内容主要可以采取以下的一些方法对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素养进行培养:第一,首先要加强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可以通过学习班或是对会计人员进行定期的集训以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第二,加强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方面的考核,并对财务人员的工作提出标准和要求,促使财务人员不断的自觉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第三,在招聘财务人员时需要提高标准,以便引进高职业技能的财务人员。

会计学毕业论文题目

摘要:企业会计学作为财会类专业自考科目,具有应用性强、务实性强的特点,该课程强调实际操作和知识综合应用,老师在课堂讲授的理论、技能和方法等知识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最终完成,但目前,企业会计学的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分析了企业会计学的教学现状,并对实践教学方法进行的分析。

关键词:自考企业会计学教学方法。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会计是很重要的岗位,是企业搞好管理的很重要环节;好的会计,不仅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信息、依据和策略,还能为企业打通经营渠道,为领导疏通关系,从而保证领导顺利经营,同时还能够为企业节约税金及费用,防止企业资源的无谓流失。因此,会计人员,不但应当熟练掌握会计法和会计知识,还应当熟练地操作会计实务,进行会计处理。

企业会计学是财会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财会专业学生走向财会工作的本钱,只有打好结实的基础才能胜任会计工作。但是为了提高自考通过率,企业会计学课程的学习基本上为理论知识的学习,实践教学几乎为空白。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效果必然是不理想的。

二、影响自考企业会计学通过率的因素。

1.对于一些先修课程未能学透。在会计教学中的多门课程一般都是顺序进行的,存在一定的连贯性。如果学生先修课程基础不牢,在学习后续课程时往往会力不从心。尤其对于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如果先修课程《基础会计》与自考课程《企业会计学》的学习实间间隔偏大,这往往会造成在学习《企业会计学》时不知所措。此外,在学习《基础会计》时,只求一知半解,求职欲望不够强烈。

2.沉迷网络,学习积极性不高。在这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网络网住了人们,学生们也不例外。在课堂上玩手机者颇多,学生注意力分散,课堂效果很差。

3.学生对自考的认识不到位。学生自愿报名参加自考,但是参加自考之后,学习的积极性并未提升,甚至出现很多弃考的现象。这是因为自考生在象牙塔中生活的太安逸,不知道社会的残酷,不能清楚地认识到自考的意义。故而只满足于技能的提升,对于理论知识不屑一顾,如此种种都反映出学生对自考的认识不到位。

4.社会各界对自考的重视程度不足。这主要体现在自考毕业生的就业层面。有研究表明,自考毕业生就业率不高,造成自考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大众认可度低、文化偏见。在一些招聘简章中明确标明要求应聘者为统招学历,不是很认可自考学历。这是因为人们认为,自考生是未能走上统招路的学生,这些学生综合素质较低。

三、提升企业会计学自考通过率的策略。

1.教师层面:

1.1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考生的生源一般来说较差,学习不主动,上课不专心听讲,管理不到位的话,易出现懒散的状态。在企业会计学教学过程中,我喜欢和同学们打成一片,让他们在喜欢上这门课之前,首先喜欢上自己,我认为这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也是实现教学模式从“传授”向“引导”转变的重要一环。

1.2提升学生自考的信心。在毕业之际有很多学生不想参加自考,觉得自己底子差,再怎么样努力也不会自考成功。针对这种现象,我一般会和他们一一交流,尽量做到斩草除根。此外,我还认真研究考试大纲,讲透历年考试真题,将每章的重难点与真题对应,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增加其自考必胜的信心。

2.学校层面:

2.1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学校应该建立互动式、案例式、模拟式教学模式,老师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应以现实中的企业作为案例,使学生了解企业的相关业务,增强学生对企业业务的感性认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2让学生教育学生。挑选自考成功,并且获得不错工作的学生来校为学弟学妹们加油打气,正所谓“事实胜于雄辩”,举办此类活动能使学生心中产生艳羡之情,思考自己的大学学习状态是否偏离了自己的目标,向优秀的人看齐。我相信参加活动之后大多数学生会为了能够拥有好的工作,提升自身价值而踊跃加入到自考行列。

3.社会层面:更新用人观念。用人单位要树立正确的用人观。作为用人单位首先要消除对自考生的偏见与岐视。很多企业在招聘雇员时在招聘启示上明确表示只接收全日制普通本科毕业生,深入调查发现,并不是自考毕业生的能力无法胜任所需的岗位,而是雇主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学历文凭无法认可,这就是典型的学历歧视。与性别歧视、地域歧视、户籍歧视和形象歧视有着共同根源和成因的自考毕业生学历歧视同样也是社会偏见的蔓延。学者认为,用人单位对自考生的偏见和歧视实际上是一种非智力壁全。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这种非智力壁全会给经济行为主体人增加经济成本,降低经济企业的生产效率,使企业在运行过程中缺乏活力。因此,用人单位在招聘应届毕业生过程中,在岗位进行详细的需求之后,根据求职者的能力大小和能力匹配度来决定是否录用求职者,消除对自考毕业生的学历歧视。

总之,自考毕业生是否能够顺利就业,不仅取决于自考生自身的能力和态度,还与用人单位的用人观密切相关。

四、结语。

目前我国自考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规模,但在管理上尚有一些未开拓的领域需要深入研究。由于社会大众对于这一特殊群体的长期偏见,造成了目前这一群体的心理调整上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总体上是在个体与社会的互动当中形成,也必将在积极的社会互动当中得到改善。对于民办教育工作者而言,认清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源所在,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入手,在加强具体学生心理疏导的同时增加群体心理的调节,必将有利于这一特殊群体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会计学毕业论文致谢信

随着毕业论文的完成和答辩日期的临近,毕业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回想以前的点点滴滴,不禁充满感动。不知不觉在吉林大学商学院学习了六年,这六年是人生最珍贵、青春的六年,从刚入大学的迷茫,经历了些许挫折到最终走向现在的成熟,慢慢找到人生的方向,都是在吉林大学度过的,我相信在这里的六年是我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感谢父母的默默支持,感谢老师的谆谆教诲,感谢同学的陪伴,让我度过了这美好的六年大学生活。从本科到研究生,一直在吉林大学会计系的怀抱里学习成长,对这里的爱和感情难以言表,每一位老师鲜活的形象印在我的脑海里。毛志宏老师的渊博幽默、韩丽荣老师对学术的不倦追求、赵岩老师旁征博引的机智、李益平老师专业的讲课风格、黄义星老师和蔼可亲的关怀、郑丽老师严谨的学术态度,都深深的影响着我,是这些老师们的辛勤教导使我六年来不断成长,从一个对会计一无所知的学生变成现在一名合格的会计系毕业生。在此由衷的感谢我的导师李清教授,李老师一直用他渊博的知识教导着我,使我在这两年的研究生学习中,不断学习成长,积累了许多知识和方法。

毕业论文从选题到阅读参考文献、建立模型、搜集处理数据、得出结果、回归分析以及最终落笔写成文字,经历了几个月的时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李老师给予了我耐心的指导,严谨的学术态度感染我在论文过程中保持认真的态度,最终论文在一次次的修改后得以完善。另外,感谢任朝阳师兄在论文写作当中给予的帮助,感谢他对论文提出的宝贵意见。

感谢会计系的每一位同学,在你们的陪伴中我走过了人生这美好时光,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收获成长,这份同学情谊将是我人生最美好的回忆。感谢大学遇到的所有人,也许真到要离开的时候才会更加深刻的感到这份留恋和不舍。

感谢我的父母和家人,他们的默默支持使我能够安心在这里学习,感谢他们一直以来对我的关爱和付出,希望我的表现没有让他们失望。多年离家没有陪伴在父母身边,自觉亏欠许多,以后定会更加好好的努力回报他们。

在吉林大学的六年时光转瞬即逝,我也实现了人生成长的蜕变,踏实的做事态度,对人宽容平和,并用一颗感恩的心看待生活,感谢母校吉林大学培养了我这样的做人做事的态度。如今快要离开这里,这是学生生活的结束,同时是另一种开始,以后我会更加努力,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希望一直在路上,希望成为一名合格的吉大人!

电大会计学毕业论文

摘要:管理会计以企业现在和未来的资金运动为对象,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为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经营管理决策的科学依据为目标而进行的经济管理活动。管理者如何接受和运用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和社会效应。

关键词:管理会计,货币时间价值,变动成本法。

一、管理者货币时间价值分析和运用的意义。

货币时间价值是指一定量资金在不同时点上价值量的差额。它反映的是由于时间因素的作用而使现在的一笔资金高于将来某个时期的同等数量的资金的差额或者资金随时间推延所具有的增值能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消耗社会资源,现有的社会资源构成现存社会财富,由于社会资源的稀缺性,又能够带来更多社会产品,所以现在物品的效用要高于未来物品的效用。管理者将贴现法的现值法、净现值法、获利指数法、内含报酬率法等方法进行演算权衡,决定企业将来的发展。货币时间价值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概念,涉及到企业的投资决策,甚至对各级政府投资决策都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管理者运用变动成本法分析和运用的意义。

变动成本法是指在组织常规的成本计算过程中,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条件,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并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算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其中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如企业的直接人工、直接材料等。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范围内,不随产量的变化而(使总成本)变化的成本。如果管理者真正地发挥基本职工的积极性,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必须特别重视固定成本的控制,在获取收入后,必须首先弥补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再考虑固定成本的补偿,此是管理者人性化、持续性的管理理念。

二、管理层运用管理会计基本方法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影响。

(一)国家政府的法规制度的引导是影响管理会计基本方法应用的主要原因。

自1月1日起,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体系正式实施。上市公司等企业实施会计审计准则体系,是实现我国会计审计准则国际趋同、有效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促进资本市场发展、确保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管理会计没有审计的鉴证、证明,没有证监会等的监督,国家各个部门没有规定,是可进行也可不进行的内容,管理者对其重视程度自然降低甚至忽略。

(二)房地产交易改变管理者的货币时间价值理念,影响可持续发展。

近十几年房地产建设速度奇迹般的发展,价格急剧上升,占地拆迁使人们一夜巨富,净现值吸引着人们,满足着人们对金钱的欲望,土地的未来意义及终值意义被忽略或者无可奈何。各种媒体报道购买房屋分期付款的人们对此的质疑和看法很少,似乎购买者均认可合同签署的月供金额。这是在利用人们对货币时间价值认识不足而愚弄人们,因此影响了货币时间价值的正确理解、应用。

小论文我国现行的法律规定了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期限,居住用地是70年,工业用地50年,商业用地40年,综合用地50年,而房屋的使用寿命通常长于这个年限。假若利润率为10%,之间没有通货膨胀及风险变化,则50年后的1元值现在0.0085元。人们可能不清楚这具体数字,但明白将来的钱越来越不如现在的钱,于是人们竭尽全力获取最大的收益,企业家利用现有的资源为自己的私利和家人积蓄财富,特别是个别国有企业的管理层及治理层利用国家资产,也就是纳税人的义务堂而皇之争取个人财富最大化,破坏了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管理层运用管理会计基本方法进行管理的设想。

(一)政府及公务员首先接受管理会计观念的渗透。

一国政府既有政治职能又有经济职能。政府运行需要大量资金,政府工作及工作人员的行为影响重大。因此,无论政府政策方针制定者、决策者及具体的工作人员,应该系统学习理解管理会计知识。官员及公务员不仅确实行使政府公务的职责,同时必须明白政府的支出,特别是他们的报酬多数属于固定成本,需精打细算、合理预算,节省纳税人的所尽的义务,将自己的工作量视同业务量,付出多些,索取少些,形成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政府要求管理者接受并运用管理会计的方法及理念。

各级政府在理解管理会计基本方法和含义的基础上广泛宣传,提醒管理者运用货币时间价值分析市场经济现象,提醒企业管理者注意变动成本的潜在作用,引导如富士康一样的企业管理者切实关注雇员、一线劳动者的心理感应。在失业、就业成突出问题的当今市场经济中,用机器人替代活人,似乎是一个创新、技术进步,实际上是在制造社会不和谐的因素。提醒管理者们,特别是国有企业的高层,不要贪心,不要形成暗中逆流,影响社会和谐。

总之,大专以上会计专业毕业的人员应当接受或进修过管理会计的课程,对于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应当知道,在工作中应当将管理会计的方法和理念应用到工作中,并影响周边人员。会计人员运用管理会计理念随时、及时、适时地向相关管理者提出合理化建议,协调企业内外财务关系,起到参谋的作用。高层管理者必须尊重并接受他们的看法和建议,必然会产生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吴大军.管理会计[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王斌.企业集团财务管理[m].北京:中央电大出版社,2009.

[3]杨有红.高级财务会计(第2版)[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会计学的毕业论文

二,学时与学分:14学时14学分。

三,适用专业:会计本科专业。

四,课程教材:无。

五,参考教材:无。

六,开课单位: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会计系。

七,课程的目的,性质和任务。

八,课程的主要内容。

论文选题;。

查阅相关资料;。

撰写论文提纲;。

撰写论文;。

论文定稿.

1绪论………………………………………………………………………………….

1.1课题背景及目的……………………………………………………………。

1.2国内外研究状况………………………………………………………。

1.3课题研究方法……………………………………………………………。

1.4论文构成及研究内容………………………………………………………。

2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定义和发展………………………………………………….

2.1公允价值的概念……………………………………………………………。

2.2公允价值概念的变迁………………………………………………………。

1.2.1公允价值在美国的应用历史和现状………………………………。

1.2.2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历史和现状………………………………。

3新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具体体现……………………………………………………。

3.1在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中公允价值的体现…………………………。

3.2在投资性房地产准则中公允价值的体现…………………………………。

3.3在债务重组准则中公允价值的体现………………………………………。

3.4在其他具体准则中公允价值的体现………………………………………。

4公允价值在我国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4.1我国经济环境不成熟导致信息的可靠性无法保证……………………….

4.2公允价值的实施成本的限制…………………………………………….

4.3公允价值计量对利润的影响…………………………………………….

4.4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与其他计量属性的磨合问题…………………………。

5公允价值合理运用的建议………………………………………………………。

5.1改善经济环境建立公平自愿的活跃市场………………………………。

5.2谨慎选择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合理确定公允价值………………………。

5.3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完善企业内控制度…………………………。

4.3.1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

4.3.2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

4.3.3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145.4健全公允价值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公允价值披露和审计制度…………。

4.4.1健全公允价值相关法律法规……………………………………….

4.4.2建立公允价值披露和审计制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会计学的毕业论文

(一)爱岗敬业。会计人员应当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本职工作,努力钻研业务,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适应所从事工作的要求。爱岗敬业是会计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中最基本的规范,是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爱岗敬业要求会计人员要热爱自己的职业树立职业责任感和荣誉感,在工作中忠实地履行岗位职责,以积极、健康求实、高效的态度对待会计工作,做到认真负责、恪尽职守。

(二)诚实守信。对会计人员来讲就是要求会计人员要尽最大的努力,围绕企业经济运行的总体目标,在反映企业对外交往和商品交易活动的过程中切实做到诚实可信、遵守承诺。

(三)廉洁自律。廉洁自律是提高会计职业声望的基石,是保证。

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前提条件,是会计工作的行为准则,廉洁自律要求会计人员要坚持会计工作原则,敢于同违法违纪现象作斗争。廉洁自律的基本要求是:会计人员要自尊自爱,严格要求;要加强道德修养,不贪不占;要从小事做起,防微杜渐,自我约束;要加强学习,自觉接受社会的监督。

(四)遵守准则。

1.熟悉法规。会计工作不只是单纯的记账、算账、报账工作,会计工作时时、事事、处处涉及到执法守规方面的'问题。会计人员应当熟悉财经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做到自己在处理各项经济业务时知法依法、知章循章,依法把关守口,同时还要进行法规的宣传,提高法制观念。

2.依法办事。一方面,会计人员应当按照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会计工作,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另一方面,依法办事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树立自己职业的形象和人格的尊严,敢于抵制歪风邪气,同一切违法乱纪的行为作斗争。

遵守准则,依法办事,是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重中之重。会计工作以会计准则为指导,以会计处理为载体,涉及社会生活中的所有经济事项和方方面面,这就要求每一位会计人员必须自觉遵守会计准则,牢固树立财经法制意识,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各种诱惑面前不为所动,有“不义之财不可取”和“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志气,“不惟情,不惟钱,只惟法”。

(五)保守秘密。会计工作性质决定了会计人员有机会了解本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生产经营情况,有可能了解或者掌握重要商业机密。这些机密一旦泄露给竞争对手,会给本单位的经济利益造成重大的损害,这对被泄密的单位既不公正又很不利。泄露本单位的商业秘密也是一种很不道德的违法行为。因此,作为会计人员,应当确立泄密失德的观点,对于自己知悉的内部机密,不管在何时何地,都要严守秘密,不得为一已私利而泄露机密。

二、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具体表现。

在我国,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对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监督却失之于宽,在不少地区甚至显得苍白无力: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公告(第五号)显示,共抽查了159户企业和为这些企业出具审计报告的117家会计师事务所。在被抽查的159户企业中,资产不实的有147户,共虚增资产18.48亿元,虚减资产24.75亿元,资产失真度0.95%;所有者权益不实的有155户,共虚增所有者权益19.36亿元,虚减所有者权益18.17亿元,所有者权益失真度1.82%;利润总额不实的有157户,共虚增利润14.72亿元,虚减利润19.43亿元,利润总额失真度33.4%。

亿元,主要用于发放福利补贴及其他不合理开支??

上述数据与事例,客观反映了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可以说,会计职业道德的丧失已经严重扭曲了会计信息和经济信息、破坏了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影响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和环境、侵害了相关方的利益。正是基于这一问题的泛滥和严重性,关于会计诚信和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越来越成为公众关心和探讨的焦点。

三、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

(一)制定一套可操作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制定一套可操作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和评价系统是完善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我们认为,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主要应包括注册会计师道德规范、对外财务会计道德规范和内部管理会计道德规范三个方面的内容,具体包含职业精神、职业修养、职业责任以及职业公正四个方面的要素。其中,注册会计师道德规范应包括的内容有客观独立、执业法规、履行责任、竭力服务、资料保密、职业信誉、职业技能等;对外财务会计道德规范主要应包括遵守法规、充分披露、真实客观、恪守信用等内容;而内部管理会计道德规范则应当包括科学理财、节俭廉洁、严格监督、协调合作、信息保密、练技精业等内容。

的有用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会计信息的提供者―――会计人员本身的职业道德水准。就此而言,会计人员必须在职业生活中对自己的思想品质、思想意识方面进行自我锻炼、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要把履行会计职责转变为自觉遵守的道德行业准则。

(三)实行会计职业自律机制为主、行政管理为辅的模式。会计职业道德的实施主要依靠会计人员道德感和思想觉悟,而非受制于外力。因此,会计职业道德不应由政府直接出面制定,而应由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学会等民间组织来制定、颁布与监督实施,实现会计行业自律。相应地,可在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学会等会计组织内成立道德委员会来履行会计职业道德的监测评价职能,对道德评价结果应使用奖罚手段,利用大众传媒宣传正反面典型,加以舆论引导,使会计职业道德置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以发挥”社会法庭”对行业自律行为的警示作用。职业道德评价对广大会计职业界来说,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和十分重要的行为约束方式,它是道德规范付诸实施的必要方式,是促使道德力量发挥作用的必要环节。

(四)培育良好的会计诚信环境。会计人员不仅工作在会计领域,更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其职业道德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在一个道德意识淡泊,公共意识低下,自我中心突出的社会环境下,不可能营造出高品味的会计职业道德。净化环境,不是光靠会计职业界的努力能做到的,而要依托于社会各方面的变革与协调,尤其是应与法律、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同步。

会计学的毕业论文

摘要:初级会计学是普通中、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随着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初级会计学作为职业院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关键一环,其教学模式也逐步由传统教学型向教学实践型转变。

关键词:理论操作实践。

初级会计学是在会计基本理论的指导下,讲述会计业务方法的原理和应用。职业院校选用的教材内容基本以簿记技术为主,通过阐述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职校生学习专业会计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三大块:一是有关会计基本概念、会计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基本程序与方法等会计学的基本理论;二是以借贷记账法为核心的有关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表等内容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三是会计工作的理论与方法。

一、职业院校初级会计学的教学特点。

众所周知,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方法与普通高校有很大的不同,因此,职业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学必须因材施教,体现鲜明的职教特点。

1.目标明确。

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实践型和技能型人才,它不同于普通高校的专业理论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因此在初级会计学教学过程中必须首先树立明确、符合实际需要的会计教学目标,即立足于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学习的需要,体现职业院校培养会计人才的特点,注重会计理论与方法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2.内容新颖。

一方面由于职校生在校学习二到三年就进入企业从事相关工作,这就要求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必须“短、平、快”。另一方面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起,我国开始会计制度改革,从理论到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实务操作中的新业务、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涌现,使会计处理变得更加灵活,会计选择的空间更大。这些都决定了在教授初级会计学时不仅要讲授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也要紧紧围绕我国会计改革现状,讲授财政部新出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等内容。这样可以使学生毕业进入用人单位后,第一时间进入角色、投入工作,从而有效地缩短学生与用人单位的“磨合期”。

3.结构合理。

职业院校的初级会计学必须从学生知识掌握的状况出发。以会计要素核算为例,该章主要介绍借贷记账法的应用,可以与第一章会计对象理论和中级财务会计学教学内容紧密衔接,这样既能体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认识过程,也易于职校生理解和掌握。同时要学练结合,这样能够更客观地检验学习效果。

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发展到今天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合格的会计专业人才。以笔者学院为例,虽然学院是以冶金为骨干专业的职业院校,但院领导一直十分重视会计专业建设,不断根据市场与企业的需要完善本院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围绕学生的会计岗位所需的基本技能构建了以初级会计学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并培养了一支专业教师团队,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率也在逐年提高,但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不足之处。

1.理论与实践脱节。

初级会计学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沿用传统的会计教学模式,注重教会学生理论知识,却忽视了教会学生如何应用这些知识。学生也许学会了书本上的怎样编制分录、怎样编制报表,但遇到会计工作中的实际业务时,却不知如何下手处理,也不知道如何利用这些生成的信息帮助解决日益复杂的企业问题。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不能形成一个良好而持久的运行机制。

2.教学方法落后。

许多职业院校初级会计学的教学方法单一,很多教师仍然采用的是“填鸭式”满堂灌输,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依据,按部就班地一部分一部分地讲授课本知识。在这种方法下,课程结束时,学生不一定能够形成对初级会计学这门课的总体认识。学生对学习初级会计学也缺乏兴趣,只是被动地接受相关知识,课堂效果不佳,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3.师资队伍建设不给力。

笔者学院讲授初级会计学的教师都是有着丰富理论知识的中青年教师,他们都是大学一毕业就分配进学校的。他们的工作经历是从“学校”到“学校”,这就导致他们缺乏必要的实践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也造成了教学中的重理论,轻实践。同时会计专业理论知识的加速更新,要求教师不断加强继续教育,但许多学校的.领导、教师对此缺乏必要的认识,仍然抱残守缺、墨守成规。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任何教学都需要教师来组织。教学目标和课程等设置得再好,也要靠教师来完成;新的教学方法再好,也要教师来运用。教学的改革不包括教师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是不实际的。要搞好职业院校初级会计学的教学改革,首先必须从师资队伍建设入手。一方面鼓励会计专业教师继续再教育,不断“充电”,学习会计新理论、新制度;另一方面组织教师走出学校,走进企业,深入会计工作的一线,真正做到将教师的专业知识储备与会计工作实践接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改革的成功。

2.改革教学方法。

传统的以教师授课为主的教学方法应被“教师授课为辅,学生参与为主”的教学方法所取代。在这种新的教学方法下,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学生则通过小组协作、案例研究、模拟操作等方式,获取新的知识,从而达到锻炼实际会计操作能力的目的。同时针对学生掌握相关专业知识的现状,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账务处理程序这一章节时,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由学生自己制订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分析影响账务处理程序选择的因素,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预定的项目;讲授会计错账更正方法时,可采用任务驱动法,由教师先进行操作示范,并结合录像、课件进一步向学生展示操作的全过程,然后让学生动手实际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错误,之后教师对操作步骤进行复述,特别提醒容易出错的步骤和环节,最后总结要点;讲授通用记账凭证时,采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分别扮演制单员、出纳员、审核员、记账员和会计主管的角色,体会不同角色的作用、责任,从而全面认识记账凭证。

3.加强实践教学。

会计是一个操作性和应用性极强的职业,同时对工作经验的要求很高,这和现在几乎是纯知识性的教学存在很大矛盾。为此教师在讲授初级会计学课程时,可以安排4~5周的时间进行实训学习。教学教师也完全可以在会计电算化实训室中指导部分章节的完成。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引入erp沙盘模拟实训课程,使学生通过实物沙盘的直观模拟,基本了解企业账务处理的各个环节。此外,不断拓宽校企合作的模式,每年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去企业社会实践,可以实现学生在校理论学习与企业财务实际操作需求的“无缝对接”。

总之,职业院校初级会计学的教学必须始终以企业、社会的需求为出发点,充分体现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全面培养职校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

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

一、课题的来源。

高科技的发展大大缩短了企业产品寿命周期,为了公允的反映企业资产状况,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应运而生,并成为当今国内外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普遍关注的热点。2月15日,我国财政部颁布了与国际惯例趋同的新企业会计准则,新准则的出台,虽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资产减值的会计核算,但在实务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因此,本人就我国现行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粗浅的讨论。本课题是自选课题。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也在不断加大,使得资产减值会计成为各国会计规范的热点问题。长期以来,由于受历史遗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资产减值会计在我国发展还不是很完善,我国的企业界普遍存在着高估资产价值的现象。为此,我国从“四项减值准备”的出台,到升格为“八项减值准备”,再到202月15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资产减值》,将计提资产减值范围扩大到除现金资产之外的几乎所有资产项目,可以说,我国关于资产减值的会计规范正逐步走向完善。为使企业更加真实客观地反映资产的公允价值和财务状况,规范证券市场信息的披露行为,使广大投资者对企业盈利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更具信心。这正是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三、国内外发展状况、发展水平与存在问题。

1、国内发展情况。

1993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产经营风险加大,经营困难、破产倒闭日益频繁,使得企业的应收账款实际上总有一部分收不回来。根据谨慎性原则,在1993年会计制度改革时,我国的会计制度中第一次明确地接受资产减值的观念,允许所有企业针对应收账款这一流动资产项目计提减值准备,这是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发端。

随着市场经济逐步发展,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会计报表提供的信息成为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然而企业会计报表报告的资产项目的账面价值与其实际价值不符的现象日益严重,很多企业存在高估资产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投资者决策判断。为了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会计期末资产的价值,降低会计报表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风险。我国在19颁布了《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将计提减值的范围由1项资产扩大到4项资产(分别是应收账款、存货、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到20的《企业会计制度》再次将计提减值的范围由4项资产扩大到8项资产(分别是应收账款、存货、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委托贷款、无形资产),至此计提减值的范围已覆盖会计报表中主要资产项目,资产减值计提幅度也从由政府严格限制逐步过渡到由企业根据相关标准自行判断,满足了企业自身发展和会计报表信息使用者的需要。2006年我又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资产减值》,新准则规范了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等内容,并引入了“资产组”和“资产组组合”的概念,将计提资产减值范围扩大到除现金资产之外的几乎所有资产项目,标志着我国的资产减值会计正向国际化的道路迈进。

2、国外发展情况。

资产减值的会计思想最早可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13世纪至15世纪的意大利城邦产生了较完备的复式簿记系统,这可以被看作是资产减值会计思想的雏形。

20世纪初,随着人们对固定资产折旧会计认识的逐步深入,有关学者开始对资本资产减值会计处理进行研究。到了30年代,在一些学术刊物上开始有了探讨资产减值会计处理问题的文章,人们开始了对资产减值会计处理问题的探索。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企业的外部环境也充满了不确定性因素,为了应对环境变化给企业及会计实务带来的新问题,资产减值会计问题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研究的热点。

80年代开始至今,人们对长期资产减值的认识逐步深入,对资产减值会计的规范逐渐从特殊行业转向了一般行业。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于年6月发布了《ias36资产减值》,3月,iasb发布了有关改进现有国际会计准则的一份征求意见稿,提出了对ias36中关于资产减值内部指标和使用价值确定作几项主要变动的建议。3月,iasb发布了修订后的ias36,并根据对年3月的征求意见稿中提出的建议做了修改,并于1月1日生效。

3、存在问题。

(1)资产减值确认的问题。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增加了资产组的概念,使资产减值的计提有了更具体的标准。但资产组的判断是一个理论上简单但在实务操作上很复杂的问题,它需要大量的职业判断,而且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方式灵活多变,特点各不相同,在确定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时,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这就增加了执行难度。

(2)资产减值计量的复杂性。基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资产减值会计规范,是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中技术含量最高、操作最为困难的一项规范,其实施依赖于会计的职业判断,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职业要求。

(3)资产计提后转回的问题。虽然新准则规定了资产减值准备“一经确认,不能转回”,但这仅仅规范的是长期资产,对存货、投资性房地产、消耗性生物资产、建造合同形成的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资产等排除在其适用范围外,使企业在进行资产减值测试与计提时,缺乏统一协调,增加了会计职业判断的难度,也意味着仍然存在着通过减值准备转回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

四、研究目标、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研究目标。

通过对新准则中资产减值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提出浅显的`意见,使企业能更加合理真实公允地反交易事项带来的经济实质。对企业资产减值的计提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希望能够引发人们对新准则更加深入的思考。

2、研究内容。

(1)资产减值的概述,主要包括资产减值的确认范围、判断标准、计量方法。

(2)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即资产使用过程中的会计处理和资产处置时的会计处理。

(3)新准则下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

(4)对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主要从宏观和微观方面提出意见。

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分析新准则中资产减值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

2、针对新准则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五、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在系统分析探讨资产减值会计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新准则中资产减值会计处理存在的相关问题,最后提出个人建议。

六、具体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财政部会计司.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6[m].人民出版社.2007。

[3]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资产减值会计[m].大连出版社..

[4]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m].中国财政出版社.2008。

[5]范敏.浅析我国资产减值准备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j].会计之友.2008.(09)。

[6]赵小明.处置资产时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j].财会月刊.2008.(21)。

[7]方桂英.对资产减值准备在我国会计领域的探讨[j].消费导刊,2008(12)。

[8]张红玲.浅析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02)。

[9]刑俊生.浅析执行资产减值会计准则中的几个问题[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18)。

[10]张帆、罗廷博.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准备相关问题[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07)。

[11]杨素云.实施资产减值会计的对策研究[j].经济论坛,2008(18)。

[12]邵庆瑞、巫珊玲.我国资产减值会计规范的变化与实施中的问题[j].财经论丛,2008,(01)。

[14]金未.相关性与真实性的博弈——资产减值会计现状、矛盾及其走向[n].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8,(05)。

[15]马妍.资产减值会计计量中公允价值问题的思考[n].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8,(02)。

[16]刘亮.关于新会计准则中资产减值准备的思考[j].财务与审计.2008.(09)。

[17]曾繁苏万贵.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与盈余管理的相关性研究[j].经济论坛.2008.(02)。

[18]肖练、梁贵森.新准则资产减值准备对企业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08,(09).

[19]程仲鸣、王海兵.准则变化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与转回的影响[j].会计之友.2008.(05)。

工作计划进程表。

20xx年10月下旬查阅相关资料,斟酌课题,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及兴趣初步确定毕业论文研究课题。

20xx年10月下旬—10月31日根据所选课题查阅相关资料,确定毕业论文的题目。

20xx年11月1日—11月15日查阅相关资料,初步拟定论文提纲。

20xx年11月16日—12月撰写开题报告,搜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完成开题报告并交指导老师审阅。

20xx年12月—20xx年2月深入调研,搜集和整理有关论文写作的相关资料,开始撰写初稿。

20xx年3月将初稿提交指导老师审阅,根据指导意见对论文进行检查并完成修改工作。

20xx年4月撰写中期报告,完成中期报告并交指导老师审阅。

20xx年5月将修改后的毕业论文再次提交指导老师审阅,根据指导意见对论文进行全面检查并完成修改工作,修改完成后定稿。

20xx年5月下旬校对、打印论文并提交给指导老师。

会计学的毕业论文

1可能性标准。

资产减值的可能性标准,是指对有可能发生的在资产减值方面的损失,即回收金额小于账面金额时,在负债报表中予以确认这种标准可以避免所发生过的不必要的一些减值损失的确认,与历史成本的框架能够保持高度的一致,使用这种标准计量的时候应该采用公允的价值进行计量,确认的时候则应该利用未来现金流方面所做的贴现值为基础,这种标准同样存在标准及限制条件不明确的问题,因而,此标准存在被人滥用的可能。

2经济性标准资产减值。

经济性标准是指在资产负债报表里面,所有的出现过减值的,就要对其明确,和计量使用的基础是一样的。使用经济性标准的话,此时的资产具有可定义的特征,即资金就是所预期的一个未来的经济利益;能够降低减值明确时期的主观性,有着非常优秀的实践意义和稳定性。

二、我国现行资产减值会计的现状。

1资产减值准备方面的确认与计量之间难度大,资产减值准备是对于未来经济利益预期的一个确认,因为不确定因素太低,而掌握未来实际能掌握的资源和信息太少,无可避免的将面临非常大的难度去进行计量,主要因为以下两方面原因:(1)我们国家如今的市场体系不合理,资产信息存在问题。缺乏依据来对资产减值的准备提计;(2)对于技术更新市场变化等等不确定因素过多,计量不是会计专业能力所能做到的,还需要极多部门甚至于企业之外的专业评估机构的参与才能有所确定。

2对可变现净值及可收回金额的计算具有复杂性,对于要进行计算和确认的可回收金额、可变现净值,会由于工作者的差异而出现一定的差异,由于此类运算依靠人的主观性,它的结局有非常多的出入,无法精准的分析。而确定在可回收金额中的未来现金流的预计,则要对未来一个时期内的贴现率和现金流入量做个预计和确认,然而,贴现率是一个无法把握的不稳定因素,从而使资产减值准备提计变得弹性大而难以确定。

3资产减值的披露内容非常简单,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其有关资产为账面价值减去准备之后的金额来反映,而且,资产减值准备提计在准备确认当中的损失没有清晰的甚至没有在利润表中体现出来,因此,相对于国际会计职责来说,我国的新准则十分不完善。

4资产减值准备提计同实务操作中所发生的困境对于资产减值准备的合理计量,前提是建立在一个合理而且操作性强的计量标准之上。然而,实际计量当中的可操作性于理论的合理并不一致,因为对未来现金流的现值的正确计量,十分有难度,一般必须使用别的`辅助事项才可以开展好,比如现金流的计量标准销售净值等等。因此,资产减值准备提计与实务操作有难以协调的困境。

三、如何完善资产减值。

1重要性原则。

当分析该项减值内容的时候,要积极的论述那些意义关键的事项,比如对负债资产损益等,对于那些会干扰到决定人活动的关键的会计内容,可以结合设定的步骤和措施来分析,针对那类意义并不是非常关键的会计内容,可以在不干扰决定人以及使用人的背景之下,结合要求的会计措施和步骤,对其精简分析。

2要确保计量规定是一致的,防止并且降低人为性的活动。

如今时期,我们国家会计行业的发展不是非常合理。由于会计对于政策的选取有着非常显著的多样化的意义,此时就给单位增添了很多的弹性内容。之所以在我们国家设置该项减值准备,其中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意义就是为企业利用会计选择及专业判断像市场推广自身的信息和产品,其能够降低决定选取的多元化,将标准综合,进而能够有效的避免工作者的活动随性,防止其具有主观意义,提升资产减值准备的计量方法等。

3当前我们国家的信息领域和价格领域要不断的强化并且完善。

我们国家如今的价格领域和信息领域中有非常多的不合理的要素,是很不完善的,有非常多的不明确的事项。在我们国家,不管是一般的机构,亦或是政权管控机构等有着优秀的服务特征的单位,要想获取单位的投资的话其难度非常大,而且市场的价位不明确,也不具有合理的措施以及衡定标准来确保该项计提活动的开展。所以,要想确保单位的计提准备规范合理,确保核算真实合理,确保资产领域的价位公平的话,就要切实的强化信息领域以及市场领域的发展。

4单位的绩效测评体系要切实的发展。

目前外界对于单位的经济测评和考察等的规定,一般只是关注结局,只是分析其利润,很少关注结局的生成步骤等,此时就导致单位因为各种自身的以及外在的缘由,掩盖报表的真实信息,通过粉饰等活动来应付考察工作的开展。要想合理的应对如上的不利现象,就应该积极的完善并且改进单位对于绩效的测评体系,确保它科学有效,将财务和其他的一些指标有效的联系到一起,只有这样才可以切实的处理好如今被利润掌控的不利现象,指引单位朝着有序的方向发展迈进。

总体上说,该项探索和使用,对于我们国家单位的资产品质的提升,降低运作费用和风险等都有着非常显著的意义。该项会计是结合稳健原则而开展的,要想创建一个优秀的市场氛围,变革当前的生产活动不合理的状态,就要切实的提升并且完善管控理念,提升工作者的素养。

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

摘要:我国于1月1日起开始执行《行政单位财务规则》,这一规则是由国家财政部修订并颁布的,旨在改革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工作,使其财务管理工作更具科学性、规范性,并对其日常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管控,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最终实现行政事业单位的持续发展。新会计制度的引入可以显著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财管工作效率,本文针对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在新会计制度下开展财管工作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思考。

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被统称为行政事业单位。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改革也是必然。在行政事业单位改革的进程中,其中财务管理工作被视为重中之重,它关系到行政事业单位财产的安全性与完整性,财务管理工作的改革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国推行了新的会计制度,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无论是会计核算方面,还是预算制定等方面,都有了更为严格的标准,这对我过行政事业单位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一、行政事业单位在新会计制度下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内容及意义。

新颁布的会计制度的落实,一方面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计量制度、会计制度目标和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放弃原有的全额预算管理、差额预算管理和自收自支等预算办法,使用新会计制度提出的核算收支、定额定项补助、结余留用、超支不补等管理办法,这就给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不小的挑战。在新会计制度管理下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内容将更为广泛,主要包括资金管控、收入与支出管理、成本控制和预算管理等内容。由于上述四个方面的工作与本单位的日常管理息息相关,因此对行政事业单位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性的有效保障。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信息包括财务报告、预算执行情况报告等所有与经济活动相关的内容。财务管理通过对预算、成本、资金、收入支出等财务活动的监督和有效控制,就能保证财务信息的完整和真实。

2.合理保证单位资产的使用有效性和安全性。

财务管理对于单位货币资金或资产毁损、挪用的风险能够起到有效的防范作用,而且还能帮助单位解决一些资产使用效率低下、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从这一层面保障了单位资产的使用有效性与安全性。

3.能够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得到间接的提升。

财务管理在具体的财务工作中对预算、成本、资金、收入支出等进行监督和控制时,在客观上也提高了单位的管理水平,强化了对外服务的基础条件,从而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得到间接的提升。

二、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在新会计制度下开展财管工作存在的问题。

1.在新旧会计制度没有做到缜密的衔接。

在推行旧会计制度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都比较混乱,随心所欲的设置一些账目,致使许多财务账目不够规范,在账务处理方面精确性较低。当国家开始推行新会计制度时,原有旧账目就无法进行精准处理,而且在新旧会计制度的过渡过程中冲突颇多,加之原有的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执行力不充足,使得一些单位没有切实的落实新财务制度,阻碍了新会计制度的顺利实施。

2.单位内部的财务从业人员专业水平不高。

行政事业单位都有专门负责财务管理工作的人员,在现实中由于单位内部的财管人员欠缺新型的财务知识,对新的财务管理知识掌握不到位,在财务管理中不能坚决的制止一些财务不规范操作,很容易诱发多种财政违规使用问题。同时,国家财政资金对于行政事业编制的单位扶持力度较大,如果单位一把手对于资金的监管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再加上财务人员的基本职业操守欠缺,不依法履行应尽的职责和义务,使得单位财务管理活动陷入了被动、僵化的境地。此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财管人员在财务管理工作期间,缺乏对于预算管理的重视,不能从整体性和大局性来进行预算编制,导致预算的`精确度低,降低了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久而久之,影响到财政资金的使用有效率,而且还有可能带来预算资金被挪用等问题。

3.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体系不健全。

长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资金的管理上缺乏最基本的严谨,许多单位都不能严格执行预算,资金挪用、超支使用甚至财政资金被闲置现象不断涌现,归纳来说主要原因是对资产管理工作不重视,资产的清算和盘点不及时并且缺乏一套完善有效的资产管理体系,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堪忧。例如,政府采购预算作为事业单位预算的一部分,存在预算编制不细化,准确定低,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

三、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新会计制度下推行财务管理的几点建议。

1.改变会计记账方式,顺应新会计制度的实施。

新会计制度的实施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管工作提供了明确的资金信息导向,在实际工作中自觉的完善旧会计制度下的记账方法,以顺应新会计制度的潮流,强调本单位的资产和负债情况,明确单位内部会计的具体职责和相互之间的关系,稳步提升资金的使用有效率。

2.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

新会计制度的有效实施,依赖全体财务人员业务水平和管理意识,即财务人员需要有较高水平的专业素养。针对财务人员财务管理意识相对缺乏的情况,单位要大胆引进优秀的财管从业人员。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可对全体财务人员开展专业培训,组织优秀财务学科带头人讲解新会计制度的基本常识和应用方法在最短时间内让本单位的财务人员熟练和科学的领悟新会计制度的内涵和应用实例。作为财务人员,也要加强财务人员之间交流学习与借鉴,牢固树立财务管理的先进观念和优化意识,并切实运用到财务管理工作中。单位还要建立激励机制,通过科学合理的竞争,选拔优秀的业务骨干参与财务管理,激励财务人员以过硬的业务能力完成本职工作。在工作中不断培养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可以很大程度地增强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归属感,通过为提供培训和平等的竞争机会,促使从业人员自身的专业素养不断提高。

3.持续更新财务管理理念。

目前,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新会计制度要得到真正贯彻落实,就要严格依照《会计法》的相关的规定,在单位内部对财务管理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并深刻理解其重要意义;不断深化财务人员对管理工作的最新认识,在新会计制度下遵循新的管理理念,有意识地淡化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人为因素。这就要求财务人员在具体的工作中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单位的财政、审计等部门也要将履行自身职能,强化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力度,在统一明确相应的规范和标准的前提下,促使财务管理工作逐步走向正规化发展的方向;对资金开支的结构及财务资金的实际用途细致分析判断,依据《会计法》的相关法律规范对账目不够具体不够明确等现象,予以必要的惩罚。以实际行动维护尊严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资金使用透明度,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的有效利用率。

4.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正规化资产管理。

财务资金的监管是行政事业单位日常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在传统会计制度管理模式中,资金被大量挪用的现象时常出现。因此,科学的监控资金流向,对资金的有效使用率和行政事业单位自身的财务透明度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能强化资金的专款专用。合理区分专项划拨的资金与日常开支资金,避免产生资金被挤或占被挪用的问题的发生;科学合理的归纳总结资金的具体使用情况,并进行评估,从基础上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使用资金的科学性和自觉性。

5.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预算管理和控制。

单位的预算管理控制是构成行政部门预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会计工作的目标及会计核算基础上,都突出显示财政预算管控的需求。新预算法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财务的预算体系更加完善与透明,实施跨年度平衡机制,增强了财务风险的控制力,完善了转移支付制度,增强了预算支出的约束力。当前,在新会计制度实施和推进下,可将基本建设的费用支出列入单位一体化的财务大账账目中,经过系统的核算,不但能最大限度的保障完整的会计信息,同时也给财政的监督和审计提供便利条件,使得单位财政资金的安全得到有效维护。针对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而言,其重点无非是管理开支等方面,而完善单位财务开支管理,主要依靠的就是国家有关部门出台的相关政策法规和单位自身的财务制度。想要切实地做好财务收支的监督管理工作,就要做到有法可依。

四、结束语。

财务管理工作在行政事业单位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具有特殊意义,它不但促进了行政事业单位的持续、健康发展,还有效提升了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新会计制度的颁布与实施给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与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还会不断遇到新的问题,要善于分析、解决问题,最终找到新会计制度与财务管理工作的完美契合点,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

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

[摘要]本文主要从新准则下利润表的理念变化、计量变化、列报变化以及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内涵变化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提出在分析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的利润表时,要在经常性收益与非经常性收益、已确认已实现收益与已确认未实现收益、计入损益的利得和损失与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三个方面加以关注。

我国财政部2016年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和惯例,严格界定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会计要素的定义,明确规定了有关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计量原则,引入了资产负债表观的理念,凸显了资产负债表的核心地位,改变了收入费用观下利润表在企业财务报告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情况。因此,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下,企业的利润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变化。

(一)理念的变化:收入费用观――资产负债表观。

多年来。我国的会计准则遵循的是收入费用观。在收入费用观下,收益是一定时期的收入减去各类相关成本费用后的差额。即收益=收入-费用。1993年7月1日开始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五十四条明确“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也就是说,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数据都是考虑到收入确认和费用配比之后的结果。在收入费用观下资产负债表是利润表的副产品。

2006年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引入了资产负债表观的理念,即会计准则的制定者在制定规范某类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准则时。应首先定义并规范由此类交易产生的资产或负债的计量;然后,再根据所定义的资产和负债的变化来确认收益。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三十七条规定“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简单的说,利润表中利润的度量主要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利润表可以被看作反映企业一定期间净资产的变动表。

(二)计量的变化:历史成本――公允价值。

1993年《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第十九条明确“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物价变动时,除国家另有规定者外,不得调整其账面价值”,也就是说历史成本是会计计量的基本属性。

2006年发布的新准则不再单纯强调历史成本为基本计量属性,而是适度、谨慎地引入公允价值,在投资性房地产、生物资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资产减值、债务重组、金融工具、套期保值、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等方面都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并且将符合一定条件的公允价值的变动直接计入了损益,进入利润表。按照公允价值进行会计计量,能够更加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向投资者提供更加相关的信息,有利于提升会计信息的有用性,符合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

(三)报表列报的变化。

新旧准则下的利润表的列报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首先,新准则下的利润表不再区分主营业务与其他业务。而是统一在“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中进行列报。这一方面是基于市场经济中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经营内容呈多元化发展,不同经营业务收入相当,主营业务与其他业务的界限已经很模糊;另一方面也是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与国际准则的趋同。

其次,由于新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新准则下的利润表增加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项目;新准则下的利润表还单独列报“资产减值损失”项目,明细列报“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项目等,并将“营业费用”改为“销售费用”、将“投资收益”纳入营业利润的范围,使会计信息更加简洁透明。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充分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四)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内涵的变化。

由于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凸现了资产负债表观的理念。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所得税会计处理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以及列报变化等因素,使得新准则下的利润表中的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准则下的利润表将“投资收益”项目列入营业利润的范围,改变了旧准则下的营业利润仅反映企业正常营业活动所产生的经常性收益的状况,即企业利用资产对外投资所获得的报酬也属于营业利润,符合资产负债表观的理念。

新准则下的利润表增加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项目,将未实现的资本利得和损失纳入了利润表,使得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中包含了部分资本性收益,符合综合收益观点,同样符合资产负债表观的理念。

所得税的会计处理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即企业在取得资产和负债时,应当首先确定其计税基础,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为(应纳税或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然后确认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实质上就是资产负债表观的体现。同时,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所得税会计的实施使得新准则下的利润表中列示的所得税费用与当期会计利润相配比。减少了由于税法规定与会计准则不一致产生的税后利润的波动。

二、对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分析。

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与旧准则相比,理念更先进,体系更完整,内容更丰富。新准则按照国际会计惯例对会计信息的生成和披露作了更加严格和科学的规定,强调了财务报表列报项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在主要方面和关键环节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笔者在实务中分析新准则下的利润表时,认为以下三个方面值得关注。

(一)经常性收益与非经常性收益。

旧准则下的利润表中营业利润不包括“投资收益”项目。因此在分析企业的利润情况时。一般认为营业利润即为企业的经常性收益,很多企业在进行考核时也会用到经常性收益的指标,主要用来反映通过经营者努力所获取的经营性收益。新准则下的利润表中将“投资收益”项目包括在营业利润中,并且还增加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项目,因此在分析企业的利润表或对企业进行考核时,都要注意营业利润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经常性收益要重新分析计算,以真实反映企业的经常性收益。

(二)已确认已实现收益与已确认未实现收益。

对于收益的确定,旧准则遵循的是收入费用观,因而利润表上所反映的收益并不是企业的全部收益。即未包括持有资产价值增值(或减值)的收益,利润表中的收益只是已确认已实现的收益;新准则则遵循的是资产负债表观,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并将符合一定条件的公允价值变动直接计入损益、进入利润表,利润表中的收益不仅包括已确认已实现的收益,还包括已确认未实现的持有资产价值增值(或减值)的收益。因此,在执行新准则的企业制定利润分配方案时,要注意区分已确认已实现收益与已确认未实现收益。这是因为一方面已确认未实现收益并没有给企业带来现金流量,过度的利润分配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和经营;另一方面。当持有资产的市场价值扭曲或波动剧烈时,过度的利润分配中可能隐含了资本的返还,从而损害企业的盈利能力。

(三)计入损益的利得和损失与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新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将符合一定条件的公允价值变动直接计入损益,即将未实现的资本利得和损失纳入了利润表。使得利润表的收益中包含了部分资本性收益,符合综合收益观。但新准则下的利润表并非完全的综合收益观。综合收益观认为“收益是除股利分配和资本交易外特定时期内所有的交易或企业重估所确认的权益的总变化”(《会计理论》汤云为、钱逢胜),但是我国新准则将“利得和损失”分为“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和“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例如《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第十六条规定“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投资性房地产按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计价,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因此,报表使用者要全面了解企业的收益情况。不仅要分析利润表,还要关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

当前,一些单位由于管理松弛,内部会计控制环节薄弱,账目不清、财产不实、数据失真、会计资料散失,费用支出预算得不到控制、潜在亏损增加,违法违纪现象时有发生,如挪用公款赌博、炒股,买基金投资,采购、销售等业务中假公济私,取回扣等等,给单位和国家带来了巨大损失。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作为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自我调节和自我约束的内在机制,处于企业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位置,因此,其健全与否,关系到一个单位的经营成败。具体来讲,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保证会计信息等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健全的内部会计控制,要求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信息在采集、记录、汇总的过程能真实反映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从而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2.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及防止资产流失。

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要求对资产的接触、处理均按严格的授权审批要求进行,它能科学有效地监督和制约财产物资的采购、计量、验收等各个环节,从而有效地纠正各种浪费现象,减少损失,确保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

3.有效防范经营风险、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及实现管理层的经营目标。

(四)内部会计控制的方法。

1.人员素质控制。

内部会计控制的一切措施、方法和程序,都要由人来完成,为了保证职工具备相应的工作胜任能力,应做到:采用有效的用人政策;建立会计人员正确的职业道德观;提高会计人员业务水平,进行定期继续教育;定期岗位轮换,以加强会计监督。

2.组织机构控制。

把控制功能结合到组织机构中,使其具有防护性功能。具体包括三方面内容:

(1)独立的会计机构,以提高会计控制的有效作用。

会计组织要相对独立。会计组织机构设置一般是根据单位经济业务规模和会计业务需要而决定的,规模较大,业务较多的单位应当设置会计机构。规模很小,业务和人员都不多的单位,可以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或者实行代理记账。不论是否单独设置会计机构,承担会计业务的会计人员群体―――会计组织应相对独立。会计机构的独立性是影响内部会计控制系统职能发挥的重要因素。

(2)职权的明确划分,即划清财务与会计工作。

会计的职责主要负责记录财务收支、资产变动、进行纳税申报,编制报告提供会计信息;财务的职责是筹划资金、制定信用政策,办理现金收支款项等。

(3)使不相容职务分离,以利于相互监督。

其中主要包括:授权批准与业务经办、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会计记录与财产保管、业务经办与业务稽核、授权批准与监督检查等职务。

3.会计记录控制。

会计记录控制是整个会计控制的核心,包括可靠的凭证制度,完整的簿记制度,严格的核对制度,科学的预算制度,合理的会计政策和程序等。

一是可靠的凭证制度,其基本要求是种类齐全,内容完整,连续编号。种类齐全是要求一切经济业务都要通过合法的原始凭证加以反映,不应使某一活动处于凭证的监督之外;内容完整指凭证具有良好的设计格式,不仅能够全面反映经济业务的情况,还须能够反映出几个部门共同处理的手续。连续编号指所有凭证都应顺序编号,防止伪造和销毁,以掩饰劣迹行为。所有凭证要按月装订成册,妥慎归档保管。

二是完整的簿记制度,是指在可靠的凭证制度基础上,依据设置的科目建立账户,并遵守会计原则进行核算和登记账薄,做到不重不漏,明晰可靠。同时还可按责任会计的账户分类,将其经营成果与有关负责决策人加以记载,不仅确保会计记录的严密性,更重要的是达到有效的成本费用控制。

三是严格的核对制度,包括凭证之间的核对,凭证和账簿之间的核对,账簿之间的核对,账薄与报表之间的核对。通过核对做到证、账、表相符。

四是科学的预算制度,要求明确预算项目,建立预算标准,规范预算的编制、审定、下达、执行和考核程序。预算内资金实行责任人限额审批,限额以上资金实行集体审批。严格控制无预算的资金支出。

五是合理的会计政策和程序,在国家制订的会计准则的指导下,从本单位会计工作的实际出发,建立合理的会计政策和程序,进行协调工作和相互控制。

4.风险控制。

树立风险意识,针对各风险控制点,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通过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报告等措施,对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行全面防范和控制。

第一明确规定授权批准的范围、权限、程序、责任等相关内容。

第二建立和完善内部管理报告制度,全面反映经济活动情况,及时提供业务活动中的重要信息,增强内部管理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相关范文推荐
  • 10-31 最热在志愿者会议上讲话(通用19篇)
    演讲稿的语言应该简洁明了,不过度使用复杂的词汇和句子结构。如果你在写演讲稿时感到困惑和无从下手,不妨参考一下以下的演讲稿范文。尊敬的各位领导、青年志愿者们:大家
  • 10-31 2023年邮票齿孔的故事课件大全(20篇)
    范本可以让我们对于作文的要求和标准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写作任务。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优秀的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 10-31 专业辅警个人辞职申请报告(模板15篇)
    辞职报告是离职员工对公司贡献和经验的总结,同时也是对未来职业规划的思考和展望。下面是一些精选的辞职报告案例,希望对大家制定辞职计划和撰写报告有所帮助。
  • 10-31 最新烟草访销的工作体会范文(17篇)
    工作体会不仅仅是对工作内容的总结,更是对自身态度和价值观的审视和反思。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一些优秀员工的工作体会,这些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自己的工作经验。
  • 10-31 实用交警队党员心得体会(模板13篇)
    党员心得体会是对党员在提升自身素质和履行党员义务过程中的思考和感悟。小编特意选取了一些党员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一起学习和分享。交警工作是为保障道路交通安全而服务
  • 10-31 优秀请假返岗申请书(汇总19篇)
    在我对某个行业有着较深的了解后,我决定写一份更多申请书,来申请一个相关公司的工作岗位。如果你对申请书的写作还不够自信,不妨学习以下优秀范文,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 10-31 精选小学采摘活动的心得体会范文(23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过去行为和决策的自我评价和思考,有助于我们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在阅读他人的心得体会时,可以思考他们的观点和思路是否值得借鉴和学习。
  • 10-31 优质部门工作汇报(汇总15篇)
    工作汇报是对自己工作成果的客观评估,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最后,祝大家在撰写工作汇报的过程中取得优秀的成绩,也祝愿大家在工作中取得更多的成功。
  • 10-31 专业做一名温暖的老师心得大全(20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经历的反思和思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改进自己。阅读这些心得体会范文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从而更加聪明地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 10-31 实用医院联网申请书(通用21篇)
    申请书的目的是通过书面表达方式来展示申请者的能力、意愿和诚意。我们特意收集了一些成功申请者的申请书,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尊敬的医院领导:在递交这份辞职申请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