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思想汇报>核酸检测志愿者新闻稿(汇总8篇)

核酸检测志愿者新闻稿(汇总8篇)

时间:2023-10-14 20:48:24 作者:笔舞 核酸检测志愿者新闻稿(汇总8篇)

每个人都应该为环保贡献自己的力量,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写环保总结需注意语言简练、条理清晰,突出重点。通过范文的阅读,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环保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核酸检测志愿者新闻稿篇一

根据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安排部署,大亚湾开发区于7月份开始面向全区居民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工作。为保障工作的有序、高效开展,7月份以来,团区委、区志愿者联合会联合街道团工委、各志愿服务组织面向社会发布协助开展核酸检测志愿服务招募公告,并得到了广大青年志愿者的积极响应和广泛参与。截止目前,共招募8000余名青年志愿者前往各核酸检测点配合医务人员开展核酸检测工作。

志愿者们根据分工,奔赴全区各个核酸检测点参与全员核酸检测志愿服务工作,在现场积极进行秩序引导、协助登记、检测群众体温、提醒群众戴好口罩等工作,为不会使用手机微信小程序扫码登记的居民提供指导帮助。用实际行动和责任担当,保障每一项工作都严格按照防疫要求落实到位,协助核酸检测工作平稳有序进行。

本次志愿服务为大亚湾开发区核酸检测工作提供了大量人员支持,有效缓解一线工作人员短缺的压力。下来,团区委将继续组织动员更多青年加入到青年志愿者的行列中来,积极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在抗击疫情实战中彰显青春风采与责任担当。

核酸检测志愿者新闻稿篇二

4月4日清晨6点,永年区启动第三轮全员核酸检测,在达康小区核酸检测点,永年联社志愿者们连续第三天在现场维持秩序,帮助居民提前做好准备,用心用情用力助力全民核酸检测“加速度”。

为扎实开展好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永年联社党委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对志愿服务分工作了具体安排。志愿者们各司其职,24小时在分包社区卡口值班,为全员核酸检测提供了有力保障。一是做好检测“宣传员”。入户引导居民主动参与、积极配合核酸检测工作,并在规定的时间到指定的核酸检测点进行检测,提示居民全程戴好口罩,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做好个人防护。二是做好信息“登记员”。对做完核酸检测的居民做好信息确认登记工作。全力排查未检测人员,了解未检测人员具体情况,通知应检尽检、不漏一人,确保核酸检测全覆盖。三是做好物资“输送员”。安排专人统计社区居民所需物资、专车购买,切实保障广大群众居家封控期间日常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疫情就是命令,永年联社志愿者,勇于冲锋、绝不退缩,充分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身上的红色马甲就是他们的铠甲,在这场无硝烟的战斗中他们时刻铭记“雷锋精神”,充分表现了他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在抗疫一线,亮起了一道美丽的红色风景线。永年联社继续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做好金融服务的同时,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农信力量。

核酸检测志愿者新闻稿篇三

由于学校疫情防控任务重,原有的保安人员数量严重不足,为此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决定抽调部分教师党员志愿者、学生志愿者,加强对校门、围墙等重点部位和重点时段的疫情防控。“作为党员教师,我们听从组织安排,时刻准备着参加志愿服务!”“我请求加入这场战斗!”3月23日,机关党委书记曹友余向全校党员教师发出征集“抗疫”志愿者的倡议后,学校的“党建工作群”里便迅速炸开了锅,100多名党员教师纷纷请命“抗疫”。

从3月24日起,学校在校园的10个重点部位安排志愿者值守,每天参与的党员教师逾70人。连日来,他们的身影始终活跃在校园的每个角落:协助保安人员对进入校门的师生测量体温、制止学生翻越围墙、对未戴口罩的师生进行规劝……他们无惧风雨,用昂扬的斗志坚守岗位,为全校师生筑起一道安全防线。

核酸检测志愿者新闻稿篇四

为全面贯彻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扩充基层全员核酸检测采集人员队伍,提升全员核酸检测效率,更加方便居民参与全员核酸检测筛查,惠民道街道积极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志愿者招募活动。

自活动开展以来,街道组织各社区加强宣传,积极招募符合要求的人员,吸引了包括街道、社区工作者、社区老党员、网格志愿者和热心居民等300余人的报名参与,体现了辖区居民对全民防疫、共同守护健康的热忱。

为保障全员核酸志愿者的专业素养,街道组织开展了对志愿者的专业培训,从理论知识、实地演练等方面提高志愿者的采样能力,2022年6月29日,街道首届全员核酸志愿者招募考试在街道一层会议室举行,第一批38名志愿者参加了此次考试。

本场考试的考官来自慈瑞医疗的专业医护,并由美好社工协助组织开展。首先进行了笔试,检验了志愿者们对核酸采集理论知识的掌握,笔试后医护人员对采样流程进行了现场演示,随后分成4组对志愿者们进行了实际操作的考核,从手卫生操作、穿脱防护服、鼻咽拭子采集、样本转运、医疗废物处置等各个方面严格把关,确保志愿者们的操作规范、精准,并现场打分。

通过志愿者们的认真学习和考官的专业测评,街道首届全员核酸志愿者招募考试圆满结束,通过本次考核的人员将正式成为基层全员核酸志愿者,他们用温暖的爱心、认真的态度和专业的能力诠释着奉献社会的精神,接下来,街道将持续开展此项培训和考试活动,使更多的'热心人士能够加入到专业志愿者行列,为辖区居民的健康安全贡献力量。

核酸检测志愿者新闻稿篇五

为有效管控疫情传播扩散风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近日,彬州移动分公司组织志愿者,在包抓小区西陆花园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志愿服务活动。

当天16时,全体志愿者早早就来到现场开展全面准备工作。通过喇叭、微信群等方式,通知群众核酸检测时间、地点和注意事项,确保“应检尽检,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小区居民佩戴好口罩、手持手机健康码,在志愿者的引导下有序待检。志愿者对居民进行现场登记、核对信息后发放“核酸检测贴纸”,对行动不便和居家健康监测人员安排专人上门检测,确保核酸检测实现全覆盖。检测前,志愿者们为群众讲解核酸检测采集流程,提醒居民规范佩戴口罩,有序排队、排队间隔距离、做完尽快离开,避免聚集等事项。现场组织有序,工作开展扎实,经过大家共同努力,截至当天21时,西陆花园小区共完成1421人的核酸检测,圆满完成了包抓小区九轮全员核酸检测任务。

核酸检测志愿者新闻稿篇六

为积极响应广州市政府疫情防控政策,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遵照上级部署,于3月2日下午2时在我校图书馆一楼开展了全员核酸检测的工作。

在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下,分批、分流组织教职工及学生有序进行核酸检测。

本次检测工作历经近6个小时,共完成采样近2万人次。医护人员牢记使命,冲锋在前,为我校全体人员做核酸检测工作。

现场人员繁多,我校积极号召各校级组织成员参与本次核酸检测工作,协助医护人员顺利完成本次任务。

进行核酸检测人员均佩戴口罩,有序排队,经相关工作人员核对并登记信息,完成核酸检测后迅速离场。

本次核酸检测工作圆满结束,我校衷心感谢奋战在前线的医护人员和协助本次工作的老师及志愿者们。同时,遵守校园防疫要求,是每个学生的`责任。让我们做好自身防护工作,共创美丽和谐健康的校园吧!

核酸检测志愿者新闻稿篇七

疫情发生以来,常常会听到排队、核酸、绿码这样的字眼,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已经习惯了睁开眼就要守住绿码这样的生活,疫情当下,作为被守护着的'一员,我一直都很称赞我们国家的`防疫工作和感谢身处一线的防疫工作者,今天有幸成为防疫工作的一员,切实地感受到了防疫工作者的辛苦,在一样的环境下重复百遍千遍同一个动作,以及解决现场遇到的各种问题,短短几个小时的志愿服务就已经让我感到疲惫,更何况一线的工作者们一直坚守岗位,为我们的幸福生活负重前行呢!

大白不仅仅是一个形象,大白服也不仅仅是医护人员的防疫盔甲,它更代表了一种责任、使命!

核酸检测志愿者新闻稿篇八

这个学期,当得知学校要组建核酸检测志愿服务队的消息时,李荣龙毫不犹豫地报了名。他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参加核酸检测志愿服务的那个早上。清晨六点一刻,校园里还十分安静,当他来到华师附小检测点时,发现已经有很多学生志愿者在那里等着。负责人简要介绍情况之后,李荣龙便跟其他志愿者一起,穿好防护服,戴好口罩,用手机帮前来检测的老师和同学录入信息。扫健康码,核对姓名,发放棉签,简单的三个动作李荣重复了一上午,“虽然有点儿腰酸背痛,但听到老师和同学说句‘谢谢’,我就很开心,觉得自己参与的这件事很有意义。”其实,这并不是李荣龙第一次参加志愿服务,刚进入大学时,他便加入了圣兵爱心社,迈出了志愿服务的第一步。爱心社“济困助学、服务社会”的宗旨让李荣龙深有共鸣。

入社半年多,只要有时间,李荣龙就会参加义卖、利废、旧衣捐赠等活动,筹集到的资金全部用来资助品学兼优的贫困高中生。穿着红色马甲,提着编织袋,穿梭在一栋又一栋的宿舍楼里,敲开寝室的门,轻轻地问一句:“同学,你们有废纸箱或者旧衣物可以捐赠吗?”曾经“被光温暖”的李荣龙终于有机会为助力贫困学子完成学业尽一分心、出一份力。

随着参加活动的次数慢慢变多,李荣龙也在慢慢成长。从一开始的支支吾吾、轻声细语到如今的游刃有余、从容自信;从最开始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学长学姐分配的任务,到现在独当一面地负责策划整个活动,李荣龙笑言,“成长就像升级打怪,总要经历层层关卡,才能逐步升级”。

如果说李荣龙“服务他人、回报善意”的初心是一粒种子,那么华师的志愿服务就是汩汩水源,灌溉种子、破土而出、茁壮生长。作为校团委指导下的校级学生组织,我校青年志愿者联合会在全校23个基层单位设立了院级青年志愿者协会,具体指导11个志愿公益类学生社团,从暑期支教、金晖助老、阳光助残到疫情防控、生态文明建设等,构建了体系完备、供需对接的'“志愿服务圈”,为广大志愿者提供了多方位、宽领域的志愿服务平台,让“有时间当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成为华师新时代青年的新时尚。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