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自我鉴定>端午粽飘香(实用13篇)

端午粽飘香(实用13篇)

时间:2024-01-23 16:23:02 作者:薇儿

优秀作文能够展现出作者的个性和情感,给读者带来深刻的思考和感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优秀作文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飘香的端午作文

每到端午,在我们家乡,那天,家家户户都是要在门前挂上青青的艾叶和别的叫不出名来的青藤避邪祈福。我们小孩子最为高兴,因为可以名正言顺地为家里做点事啦,我们上山采青,然后把摘来的艾叶等挂在自家的门前,小孩子家家串门,看在眼里,喜上心头,也为那些独居老人门前挂上一把青青的艾叶,以表节日的祈福。

到了晚上,妈妈便要把白天摘来的艾叶、柚子叶、长命草等我不知名的叶子煲成水,用来给我们一家人洗澡以驱邪。在那时只觉得用这些叶子水洗澡很好玩味道很香,可没想到可以驱邪什么的,只是晚上倒是没有那么多蚊子咬我那稚嫩的皮肤了,哈哈,睡觉也香甜了。

端午节还有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包粽子了,我们家乡人包的粽子,只有那种纯纯的家乡口味,唔,特别的香,是用山上的一种叫“蚊惊”的植物烧成的灰做成的灰水和在做粽子的材料里。做成的粽子,味道独特,轻咬一口,满齿噙香,透着自然的草木清香,这是家乡的味道,爱极了。如果你偏爱吃甜点,则可剥了粽子,轻点白沙糖,又是别有一番风味。

飘雨的端午,飘香的端午,今天,又飘来了端午时节的快乐粽香,原来美好的事物在我记忆深处从不曾失落,就像那串挂在家乡门前的艾草青青还有那独特的粽子飘香……在我的记忆长河里永远都是鲜活的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飘香的端午作文

你知道端午节吃什么吗?没错,就是粽子。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对,传说是为了纪念楚国爱国大诗人屈原。小粽子还有许多的谜语:“四角六边斜,掉入锅中间。锅底翻跟斗,起来脱棉袄;四角六边长,珍珠里面藏,要吃珍珠肉,解带解衣裳。”对了,今年的端午节又快到了,走在大街上,小粽子的香味传千里。家里也是粽飘香。

我也很想体会这种气氛,便向奶奶要求,让她教我怎样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糯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准备好枣子,红豆,糯米做馅,将自己喜欢的馅煮得香喷喷的,就可以开工了。

先把长长的糯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馅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均,最后把糯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

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形。我开始学的时候,总是把四个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个角,就是揉成了一团球。

奶奶不只一次看着我的“杰作”发笑,这,这能叫粽子吗?你让细线系在什么地方啊?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猛火煮大约一个小时后,再开文火煮30分钟就可以了。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待的要揭开盖子查看情况。因为从锅里飘出粽子那香气,让我唇唇欲动。

等待的时间总是漫长的,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里“解放”出来的时候,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解开,就能看到里面金黄松软的“棕肉”了。咬一口,美味无比,我差点连筷子都要咬下来了。

今年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品尝到自己劳动的果实。那感觉不是一般的甜蜜。

飘香的端午作文

又是粽叶飘香时,可我用力的想啊想,却怎么也想不起那包着粽叶的粽子的模样。

每到端午前夕,家家户户是要腌制鸭蛋,浸泡粽叶的。因为妈妈工作忙,加上她对这些传统的节日一向不在乎,所以我从未见过自己家里有这些迎接节日的准备,但是每到端午前,奶奶一定是会托人送来煮熟的粽子和咸鸭蛋的。

端午节总是在上学,是没有机会在老家看到奶奶忙碌的身影的,但是我知道,她也一定是早早买来上好的糯米,早早浸泡在木盆里,洗刷干净粽叶,挑出破损的叶片,撕成条状,搓成细绳备用。到了端午前一天,奶奶忙完家务,把木盆端到堂屋,准备好粽叶和装粽子的盆,坐在小板凳上开始包了。

她是怎样随手就把粽叶在左手中完成一个圆锥形的样子的呢?尖尖朝下,大头朝上,右手抓一把糯米放在粽叶里,然后双手像变魔术似的,就几下,手中出现一个饱满的、被捆的五花大绑的三角形的立体的粽子。

全包好了,奶奶在灶上烧一大锅热水,放进刚包好的粽子和洗干净的鸭蛋,不一会,蒸汽袅袅,突然看不清奶奶的样子,等烟雾散去,灶台上,装好汇成商学院一盆粽子和鸭蛋。

下午,这些粽子和鸭蛋就被送到我家,被妈妈浸泡在凉水里,静待第二天的到来。那含着奶奶手指血丝的粽子,到底会被谁吃呢?这并不重要,因为每一个粽子,每一粒米,都浸透了奶奶的心血。

后来我吃过很多种类的粽子,有同事的妈妈亲手包的,有学生家长亲手包的,有食品公司做的,甚至品尝过一些所谓“天价”的粽子,但总是没有小时候,我吃过的那一两个白糯米的粽子味美、熨贴。

没有爷爷奶奶的小镇,能算故乡吗?没有奶奶亲手包的粽子的端午节,算是端午节吗?

又是粽叶飘香时……。

端午飘香演讲稿

同学们,老师:

大家好!我是xx。马上我们迎来的就是端午节,听到这个节日大家应该都很熟悉吧。但我还是要为大家介绍介绍!

端午节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也是六月xx日,端午节也被称为端阳节,午日节等。

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吧!归纳起来,大概有几点吧:

1、纪念屈原,屈原是楚国诗人,他在这天汩罗江殉国。

2、迎接伍子胥,当时人们把伍子胥视为河神。

3、纪念孝女曹娥,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她只有十四岁,每日每夜沿江痛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后抱出她父亲的尸体。

4、迎涛神,伍子胥含冤死后,化为涛神,后来人们把伍子胥的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江。

在端午节我们会吃粽子,都是用艾叶包的,家人在一起吃,其乐融融,大家吃得津津有味。粽子的品种很多,有蛋黄粽,有肉粽,还有蜜枣粽等。我们还会在端午节这一天划龙舟,划龙舟是为了祭祀屈原,曹娥。划龙舟不是一个人在划,而是十几个人一起划,有一个人在前面击鼓。龙舟的样子更是美轮美奂,非常精致,都是用木雕成,雕刻家们都是精雕细琢。我们还会看到街上的妇女都带着艾虎,人们认为艾虎可以驱邪,小孩子们还会戴着香囊,可以驱避毒虫。

今天就讲到这里了,端午节大家也知道了不少吧,我就不介绍喽!

谢谢大家!

飘香的端午作文

“哇,真香!”一看到飘香的粽子,我不由得惊叫起来。那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粽子的“三香”醉人,沁入了我的心脾。

外婆常说,端午节要戴香包,可以辟邪、保平安。我突发奇想,自己做个香包,为外婆求平安。

拿出布料与香料,我一改大大咧咧的性格,认真地做起了慢工细活儿。为了让香包独具特色,我大笔一挥,将布料“美化”了一番。“极具个性”是我做香包的主题。线入针孔,挽结,这看似简单的步骤也耗费了我不少精力。缝边,系结,一个小香包已初见轮廓,再塞入棉花与艾草末,我艰难地完成了一个香包。外婆收到我做的香包,高兴坏了,而我收到她做的香包,感觉温暖极了。

艾香充斥着整个家,我们享受着彼此的温暖,这艾草真香。

到了晚饭时,最重要的便是吃粽子了,想着即将尝到的美味粽子,我不禁垂涎三尺。

下午,外婆包的粽子正紧锣密鼓地准备中。只见她将一片粽叶卷成一个待封口的“小漏斗”,再按我的指挥往里添料——多些肉、多些菇、少些米……然后变戏法儿似的将粽子包得紧实又美观。这一个个小粽子可是我们共同的劳动成果呢——米是我洗的,肉是妈妈切的,香菇是姐姐弄的,最后由外婆包好上锅蒸熟。粽子出锅时,肉味儿混着清淡的粽叶香四散飘去。我必定是第一个上桌的,尝上端午节的第一口粽子,真幸福。

粽香四溢,我沉浸在满满的幸福中,这粽子真香。

在我家,过端午节时,外婆总会给我们讲故事,这次也不例外,她拿出了一个老古董——一组照片,也许是放了许久,味儿有点冲。

那年端午节,外公带着外婆到外地去看龙舟赛,人潮涌动。发号枪一响,选手们握着桨,动作一致地向前划,场面壮观。外婆兴奋地站起来大声呐喊,为选手们加油助威,而这一幕就定格在了外公的相机里。外婆要我们向那些选手学习,团结一致,努力拼搏。顿时,我不觉得那照片的味儿冲鼻子了,这是珍藏在岁月中的香味,是外婆对我们的期待,对我们的爱。

岁月藏香,我理解了外婆的爱与期待,这些照片真香。

我想,这香的不仅是我充实的端午节,更蕴含着家人的爱。这个“三香”四溢的端午节就深深地留存在我的记忆里,暖心暖怀。

飘香的端午作文

农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了,这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虽然离端午节还有近一个月,可超市里早已卖起了各种口味的粽子。这不禁使我想起了去年的端午节。

每年快到端午之前,姥姥、姥爷就忙活起来了。他们早早地去市场买回粽叶,还有白白的糯米,把花生、金丝小枣、豆沙等辅料都准备好。

端午节那天,我和妈妈来到姥姥家。听妈妈说,从她小的时候起,一到端午,姥爷就要包粽子,已经包了几十年了。包粽子是个技术活,家里只有姥爷一个人会包粽子。可是今天,我们一进门就看见姥姥正在和姥爷一起包粽子。妈妈奇怪地问:“妈,您怎么也包起粽子来了?”姥姥说:“你爸爸现在身体不好,一个人包不了那么多粽子了,等我学会了,明年就由我来给你们包粽子。”听了姥姥的话,我和妈妈看向姥爷,只见姥爷戴着老花镜,背微驼,拿粽叶的手有些微抖,他把两张长长的棕叶并排重叠在一起,围成一个小漏斗形,用勺放入糯米,再把棕叶折上几折,然后系上棕绳,一个四角尖尖,小巧别致的粽子就包好了。姥姥手脚麻利,也学会包粽子了,只是粽子的个头儿比姥爷包的总要大一号,而且棕叶裹的有些松散。不过我想,味道会同样好吃。

妈妈对姥姥说:“以后您就别包粽子了,太辛苦了,咱们还是到超市买粽子吃吧。”姥姥说:“超市里的粽子哪有自家包的好吃。你们都爱吃粽子,现在我身体还好,还能包的动。”

粽子全都包好了,满满的一大锅。姥姥放好了水,就上火煮起来,开锅后要用文火整整煮上三个小时,满屋子都飘散着粽子清香的味道。

粽子终于煮好了,我迫不急待地抓起一个,打开棕叶一看,被煮得发黄的糯米泛着亮光,放入口中既柔软又滑润,和着甜甜的豆沙,又带着一股粽叶的清香,那味道直沁到人的心里。

在姥姥家吃完了端午饭,姥姥还给大姨、二姨,还有我家各拿了一大包的粽子。姥姥、姥爷可真好,这么疼爱我们,可他们都已经是七旬的老人了。我望着他们满头的白发,心里在默默地祈祷,祝福他们永远健康长寿。

今年的端午节,我和妈妈早已商量好,一大早就去姥姥家,我要和妈妈一起帮姥姥包粽子。

我喜欢热热闹闹的春节,团团圆圆的中秋节,可我最喜欢的还是粽子飘香的端午节。

端午粽飘香作文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快到20xx年了,过去那些美好的情景常常在我的脑海中浮现。让我们用真诚的笔墨,描绘出这些美好的记忆吧!

今年的端午节,同学们兴高采烈地提着自己家里包的粽子来到学校,这是送给老师的。同学们互相攀比着自己的粽子,谁带的最大、最多,谁就是最受同学的称赞和羡慕的人。

到了学校,大家纷纷把一袋袋香喷喷的粽子堆到讲台上。看着这么多香甜软糯的大粽子,我心里美美哒!大家都期待着老师快来,猜测着老师看到这些的高兴样,猜测着老师会说什么。“老师来了!”不知谁喊了一句,大家赶紧坐好。

一进教室,老师便被这堆成小山的“百家粽”吓了一跳。弄明白是怎么回事之后,老师动情地说:“谢谢大家,谢谢你们的爸爸妈妈!大家的心意老师心领了,可是这么多,老师也吃不完呀,该怎样处理这些大粽子呢?”看着同学们瞪大眼睛等待结果的样子,老师笑了,“咱们一块儿吃掉它们吧!”

这怎么行?同学们都说:“不行不行!这是我们送给老师的,怎么能自己吃呢,回去怎么给爸妈交代啊?”老师开始给大家做“思想工作”了:“老师理解大家的心意。可是这么多,老师的确是吃不完呀。你们就当帮帮老师的忙,顺便也都尝尝、品品别人家的味儿,互相点评一下。好吗?”同学们都被老师说服了,不由得纷纷点着头说:“行!行!行!”

我们开始分粽子了,大家你一口我一口地吃着,老师也和大家一起说说笑笑,吃着粽子。看着我们大口大口的吃着,她的眼神流露出来的分明是母爱!

同学们都说自己在家吃不了多少粽子,可是和同学在一起觉得越吃越好吃,越吃越甜,好像和老师、同学在一起吃比在家里吃更香、更甜!这就是和无话不说的“亲人”在一起所有的独特情谊吧!

粽子的香气弥漫了整间教室,这就是真挚的友谊和浓厚的师生情谊呀!这份“粽情飘香”的美好会永远留存在我记忆的最深处,它是最美好的,最快乐的。

端午粽飘香作文

又是一年五月五,粽香悠悠,记忆的精灵带着我的思绪回到了小时候。

早晨的小院里,我坐在木凳上,歪着小脑袋,看着奶奶包粽子。一盆昨夜泡的糯米,一把鲜绿的粽叶和一盘红红的枣儿摆在奶奶面前。只见奶奶将三片粽叶在手中排好,中指和食指一夹一转卷成漏斗状,然后将糯米放入其中轻轻压实,又拿起一颗枣放入其中,再将粽叶神奇地转来转去,接着用一根细细的线绳,三下两下,绕来转去,一个漂亮的三角粽就呈现在我的眼前了。

看着奶奶手中翻飞的粽叶,娴熟的动作,让我佩服极了,这哪里是在包粽子,在我的眼中,分明是在制作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那情景一直定格在我的记忆中。

那时只想着吃粽子,并不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奶奶一边忙碌着,一边给我讲着。我从奶奶那里知道了这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奶奶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煮。当粽子的香味飘满小院的时候,奶奶把粽子端到了我的面前。我迫不及待地拿一个剥开粽叶,里面白白的糯米露了出来,一股清香沁人心脾,咬上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甜。

如今,我在苏州读书,每到端午节没有机会看奶奶包粽子了,但脑海里总会浮现出小时候奶奶为我包粽子的情景。

现在我吃过很多花样的粽子,但我始终觉得奶奶包的粽子好吃……。

端午粽飘香作文

初夏时节,街头巷尾开始飘起粽子的香味,我不禁又想起姥姥的粽子。姥姥很善于包粽子,两片苇叶,在她手里转个弯,再一压一折,一个粽子就包好了。豆沙馅、蜜枣馅、香肠馅、鲜肉馅……只要想吃什么口味的,姥姥都能包进粽子里。

姥姥包的粽子又漂亮又严实,下锅再怎么煮,从没漏过一粒米。

每次煮粽子的时候,整个房间都飘着那温暖的、夹着糯米和粽叶清香的味道。我一闻到这个味道,就迫不及待想要掀锅盖了。剥开粽叶,只见糯米已经被粽叶染上了一层黄绿色,晶莹发亮,咬上一口,软糯、清香,那滋味,我现在写着写着,都要流口水了。

我最爱吃蜜枣馅的,姥姥在每一个粽子里都会放两颗很大的蜜枣,只要咬一口,就能吃到馅了。蜜枣吸饱了水,又浸上了糯米和粽叶的香气,不是那么甜,而是变得更香了。我恨不得连粽叶上沾的一粒米都不放过。

不光我爱吃,邻居家的小伙伴也都爱吃姥姥的粽子。所以每次姥姥都坐在那包很久,一次要包上百个,煮好几锅。然后再派家里的每一位成员去送粽子。“小宇家没有老人,家里没人会包,还要买,买的哪里有自己包的`好吃!”“楠楠妈妈最爱吃我包的白米粽子,前两天见我还问我要不要包。”“大牛每次从老家回来,都给我们带那么多蔬菜,咱也不能光吃人家的呀!”……几家一分,那么多的粽子就见了底。我不高兴了,“姥姥,就给我们留这么几个呀?”姥姥笑着说:“有姥姥在,还能没有你吃的?先把人家的给了再说。”虽然是这么说,但每次都是送邻居的多,自己留的少。

爸爸和妈妈都是外地人,在南京没有亲戚,但是自从姥姥来了以后,我们在小区里也结识了许多好邻居,遇到了事情,总是互相帮忙,亲如家人。姥姥送去的不仅仅是粽子,更是人与人之间的关心和牵挂。

端午佳节来临,姥姥又从老家来给我们包粽子了,一想到那么多小朋友都能尝到姥姥的手艺,我比自己吃了还开心呢!

文档为doc格式。

端午粽飘香作文

“桃儿红,杏儿黄,五月初五是端阳,粽子香,包五粮,剥个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万年长!”当大街上孩童们唱起了这首歌谣时,我就知道又到了吃粽子的时候了。

每年的端午节奶奶都会给我包粽子吃,今年也不例外。一大早,奶奶已经忙开了。

你瞧,奶奶先把粽绳、粽叶煮好洗净,剪去粽叶两头,然后把米洗净,把红豆、红枣和糯米混合。奶奶说:“包粽子首先要把粽叶卷成你想要的粽子的大小。”奶奶边做示范动作边说,“卷好的粽叶里放上糯米,要把糯米压紧,这样包出的粽子才好吃。”我认真地听着,眼睛盯着奶奶变魔术般的双手。最后,奶奶在中间放了一颗红枣,用线绳缠绕两三圈,系成活扣,就大功告成了。

看着奶奶包得那么得心应手,我也忍不住想露两手。奶奶好像看穿了我的心思似的温和地说:“玲玲,我一步一步慢慢包,你仔细看着点,跟我一块儿包。”我愉快地答应了,心想:包粽子一点也不难。

奶奶先把粽叶平放在左手心,然后用右手捏住粽叶的边,向里翻转卷成冰激凌蛋筒形状。“放糯米,压紧!”,还没等奶奶说完,我的米“哗啦”一声撒了一地。顿时,我像霜打的茄子——蔫了,奶奶微信着对我说:“遇到困难,不能轻易低头,每件事从不会到会总要有个过程。”听了奶奶的话,我继续包起来,经过反复实践,终于包好了第一个粽子。看着自己的“作品”,我心里乐开了花。

粽子出锅了,满屋皆是清香四溢。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感觉更是香甜无比!

端午粽飘香作文

思量当年,端午起源,汨罗江畔,楚国屈原。

江中的波涛如聚如怒,狂风划过你的脸颊,那个吟唱着“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屈大夫,也醉了吗?那为什么任那江水浸湿他的足迹,任那西风撩乱他的发丝,任那波涛冲刷沉沙的折戟,任那敌人践踏楚国的尊严?别了,我的祖国;别了,我的故乡;别了,我眷念的山河!

随着一块巨石沉入江底,你停止了呼吸,身躯沉下了,灵魂升华了,你化作一缕粽香,虽然淡不可闻,但却经久不散。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连篇累牍,回归正题。于是,五月初五这张白纸上,开始有了别样的色彩。

“粽叶香里说屈原,听取鼓声震天。”号令起处,千舟竞渡,分开波涛,踏起重浪,万龙竞跃。一点雄黄,几里飘香,驱走百毒,带来安康。

但端午节最吸引我们的地方,怕仍是那粽子吧!

你看那粽叶翻折再翻折,折出了一只只碧绿的棱锥;你看那线绳穿梭再穿梭,穿出了一串串诱人的香粽;你看那清水蒸煮再蒸煮,煮出了一锅锅四溢的粽香。

一手执粽,一手剥皮,糯米微露,粽香四溢,轻闻其香,心旷神怡。

现在,我正坐在考场上,端午的粽香已隐隐飘来。况且,今年端午节与父亲节正好相逢,那股香甜更加浓郁。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犹如一片大海,而端午节恰似这汪洋大海上的一叶龙舟,千百年来未曾沉没,反而更加绚烂多彩。中华文明又如一只茶壶,粽叶便是那香茗,经过岁月的浸泡,香气扑鼻,沁人心脾。

览世界历史,千百年来薪火相传,延续不断者,唯我中华文化,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

粽香悠然飘来……啊,又是一年端午粽飘香!

端午粽飘香作文

农历五月初五,正是端午节。端午节作为我国纪念战国时期伟大诗人屈原的传统节日,于20xx年5月20日列入国家文化遗产,于20xx年9月30日入选世界文化遗产。

不知在多少年前,汨罗江平静的水面旁,一位爱国诗人怀着无比的悲愤,抱着一块大石头投江而死,那位爱国诗人就是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

当地百姓闻得屈原投江后,立即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但始终不见屈原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楚国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洞庭湖,可还是没有寻到屈原的尸体。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于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人们又恐江里的鱼虾伤害屈原的身体,就纷纷从家里取来米饭,用叶子包着,用丝线扎着,以免松散,然后把米团撒入江中,口中唤着“鱼儿,鱼儿,莫伤亲人”,后来渐渐地形成了吃粽子的习俗。有唐代文秀《端午》一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风俗大同小异,除了赛龙舟和吃粽子,还有许多五花八门的习俗。如有些地方在小儿头上用雄黄画“王”字,驱五毒,挂艾草、菖蒲、榕枝,饮雄黄酒,吃“五黄”等。

端午节有许多不同的别称,如端阳节、重午节、天中节,又如解粽节、菖蒲节、浴兰节等。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让我们品着粽子,闻着艾草菖蒲的清香,听着端午节的来历故事,收获知识,将我国的传统节日发扬光大!

端午粽飘香作文

小时候,除了春节,便是最爱这端午。免去一天的忙碌,聚成一堆,笑着乐着玩着。阖家欢乐。

儿时爱惨了老家。每次过端午,我永远是第一个迈出家门的。趴在车窗上,往外望。记忆中的绿粽叶浮现在了眼前,粽香萦绕在了身边。外面的街道空无一人,处处耸立着如同鸟笼一般的高楼大厦,将人情味紧紧的锁在了里面。压得喘不过气来。

如果说城市是鸟笼,那农村便是森林。每一到过节的时候,便最是热闹的时候。

爷爷家有十多口人。聚在那一个小小的正间里犹如下饺子一般,挤挤碰碰,笑声四起。女人们在庭院里包粽子。奶奶总愿意在端午节这天包粽子,洗鸡蛋,说是在那天就应该做那事,太早太晚都不好。男人们在正门前抽着烟,谈论着家乡事。最得意的没过于我们小孩子了。将十五没有点的老鼠灯拿出来,先上演一出老鼠赛跑,跑跑停停,欢歌笑语。但最遭殃的也是我们这群孩子。大人们凑在一起最爱讨论的便是孩子的成绩,每一听到这一溜烟儿那一小群便奔回自己家,帮着母亲包粽子,洗鸡蛋。

每到端午,奶奶一定会讲这个故事。听了千百回了,却总是听不倦。每一次听,都会有新的味道。

进来帮忙抬哟!来喽!一声叫唤,一声应。一个个绿油油的粽子上了锅,中间摆上几个鸡蛋,盖上盖子准备煮了。老家还有一个令我欢喜的那就是灶台,那可是要真正生火的。往里弄上干柴,取一个包水果的纸点着,待燃的差不多了,就扔到里面。这扔也是讲究方法的。要往里扔,往小木头上扔。这才好点。

粽子很快就出锅了,揭开盖子,一大锅水汽向上冒着。打开门,热气开始向外冒,细长的云雾遮住了屋顶,仿佛天上的白云跑到家里来了。整个厨房都是云雾缭绕,如踏仙境。

水汽要等一会才散,可粽子却等不及了。伸出一双双小手,等待着我给他们扒衣服。爷爷很严格,没到点绝不准吃。可奶奶很照顾我们这群馋猫,总是偷拿出粽子和鸡蛋给我们解馋。哪怕爷爷看见了,奶奶也给我们打掩护,让我们跑的远远的,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粽子格外香甜,糯糯的口感和咸甜的味道萦绕在口腔,勾起了内心一阵阵的酥麻。咬到蜜枣的时候,总会甜的牙疼。但每次哭过后,都会去咬下一口,然后再哭。那时候哪家孩子哭的时间最长,哪家的粽子就越甜。端午节成了唯一可以哭的节日。

粽子锅里的鸡蛋味道也很棒。鸡蛋在粽子锅里游过泳后,穿上了一件褐色的外衣。轻轻咬一口,粽叶的香味充斥着口腔。鸡蛋是要蘸糖吃的,甜丝丝的感觉在舌尖上跳舞,在心尖上畅游。无与伦比。只可体会而不可言会。

午饭过后,最让我兴奋的事来了。绑五数。那是由五种彩线编成的一个小绳,分别绑在人的五个地方。颈,双腕,双脖。小姑娘爱美,小时候又没啥饰品,自是最爱绑这东西。看着奶奶的手上下穿梭着,像是织女下凡一般的灵巧。挑。捻。系。转。扣。一个小小的五数就出现在了掌心。小巧玲珑。连父亲也闹着要绑一个。

彩虹般的五色线系在身上。孩子们都争相出街,比一比谁的更漂亮。这个比赛没有冠军,因为每个孩子都觉得自己的最漂亮。大人们也都乐在其中。

母亲每次端午节下午都会煮银耳汤,象征着甜甜蜜蜜。可银耳汤刚煮出来的时候并不好喝,又热又酸。让人忍不住将五官皱在一起。每次看到我这个样子,奶奶都会笑着跟我说:孩子,万事开头难,有时需要等待时机。

到了晚上。男人们还在饭桌上把酒言欢,脸上都有了红晕。女人们在炕上闲聊,扯着家常。孩子们则在外面,将灯点上,四处嬉戏。偶尔有个孩子摔倒了,也都利索的爬起来,继续追逐打闹。

星火点点,每家都冒着袅袅炊烟。明月高挂,家人一起把酒言欢。欢歌笑语,坐在一起扯个家常。醒世铃音,鼠灯中的嬉戏玩笑。

有一种美,叫家乡的风俗。有一种爱,叫故乡的节。有一种人,叫乡人。

相关范文推荐
  • 01-23 排球教学教案(模板19篇)
    教案模板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而设计的一种规范工具。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的教案模板,供大家参考。这些模板覆盖了多个学科和教学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步
  • 01-23 学年第二学期历史备课组工作计划范文(17篇)
    工作计划范文应当明确具体的目标和绩效指标,以便后续进行工作成果的评估和反思。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优秀的工作计划范文,相信它们会对我们写作有所启发和指导。
  • 01-23 高中必修四拿来主义教案(模板22篇)
    通过编写高中教案,教师可以合理安排教学步骤,确保教学的有序进行。以下是一份经典的高中教案范文,供广大教师参考和学习。引用:本文《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人教版)》来
  • 01-23 海南省事业单位聘用合同(精选17篇)
    单位需要不断适应和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灵活机动地调整和发展自身。下面是一些关于单位总结的精选范文,希望能够为大家在写作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各单位在签订聘用合同
  • 01-23 人体简史的读后感(汇总14篇)
    读后感是对所读内容的思考和理解的表达,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和吸收书中的知识。然后是一些经典的读后感示范,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启示。《人体简史》不但告
  • 01-23 小学语文和时间赛跑教案设计范文(21篇)
    教案的编写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活动,更是一种教育行为,它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成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小学教案案例,
  • 01-23 新娘经典美好致辞(热门20篇)
    良好的致辞还需要注意节奏和语调,以及运用身体语言和肢体动作,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是一种聪明的做法,以下是一些备受赞誉的致辞文字,希望能够
  • 01-23 助理工程师个人年度总结(实用16篇)
    通过个人总结,我们可以回顾过去的经历,发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此处为个人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和帮助。光阴似箭,岁月如梭,
  • 01-23 面试中自我评价(优秀19篇)
    通过自我评价可以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进而制定出更有效的提升计划和目标。在这里,我们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自我评价的精彩文章,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学习能力强:
  • 01-23 幼儿园英语工作计划大全(18篇)
    幼儿园工作计划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关注幼儿的参与感和体验感,让每个幼儿都能够充分展现自己的潜力。这里有一些精选的幼儿园工作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