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心得体会>2023年参观长沙教育基地感想体会与收获(通用5篇)

2023年参观长沙教育基地感想体会与收获(通用5篇)

时间:2023-09-28 01:34:14 作者:念青松 2023年参观长沙教育基地感想体会与收获(通用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参观长沙教育基地感想体会与收获篇一

6月23日,作为襄阳桥隧车间党总(支)部的一员,我有幸参加了洪湖瞿家湾镇教育基地红色之旅。追寻革命先辈的奋斗足迹,感受积淀浓厚的革命精神,经过近5小时大巴车的长途运行,上午10:10分,到达目的地―--洪湖市瞿家湾镇,路途的坎坷颠簸使我们深刻感受到当时先辈们为了完成革命,实现理想的种种艰辛。

此行的第一站安排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瞿家湾的“明清一条街”,在大门口车间党总支部书记王建华,组织全体党员着夏季制服,佩戴党徽,面对党旗庄重地重温了入党誓词,让我们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使我们更加坚定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信仰,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信心和决心。该街道长约700米,宽近3米。有保存较为完整的21栋文物古建筑,两旁的老房子,具有典型的江汉平原古风小镇特色,土木结构,灰墙玄瓦,装饰精巧形成了特有古朴韵味,流溢出传统的古老气息,经过数百年的磨砺,整条街的历史建筑仍旧保存完好。经过看展板和碑文,得知瞿家湾是洪湖赤卫队的发源地,这片红土地上长眠着无数英烈,哺育了元帅贺龙和上将贺炳炎等人,烙下了周逸群、段德昌、谢觉哉、关向应等一批革命家的深深足迹。踩着油滑光亮的石板条路,漫步老街,当年中共中央湘鄂西分局,湘鄂西省委会,省苏维埃政府、湘鄂西革命军事委员会等革命旧址曾在此设立,都在向人们陈述那难忘岁月的血与火的战斗。展厅内陈列着洪湖赤卫队当年使用的鱼叉、土炮、自制手枪、锈迹斑斑的大刀等文物。看着这些场面,脑海中不禁回想起当年那种硝烟弥漫的场面,很难想象我们的革命先烈就是用这些简陋的工具一步步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此行的第二站安排在蓝田红色教育基地,需乘船到达。站在游船的夹板上,洪湖水面上吹着凉爽的风,沿湖两岸芦苇丛生,甚为茂密。此时的我,无心欣赏洪湖美景,情不自禁地回想起小时候常常唱的洪湖水浪打浪的歌,眼帘总是浮现出当年先辈们划着小船打芦苇战的情景,大约过了40分钟,我们到达基地岸边。顺着具有洪湖特色满满的观荷长廊,看到很多准备待演的洪湖游击队和身穿国军服的伪军,伴随着那个年代的歌声,让大家的心情都显得很沉重。穿过500米长廊后,我们到达第一个景点,观看水上实景演出《这一仗打的真漂亮》洪湖水的美景成为了一个天然幕布,成片的荷花、芦苇是当时赤卫队的屏障,不到半小时的演出把我们拉入到了那个难忘时代。紧接着我们又来到了彭家大院,第二个演出厅,观看了实景剧《看天下劳苦大众得解放》片段截取韩英母亲探监,母女话别的场景。简陋的舞台,却挡不住两位专业演员的精彩演绎,不少党员眼眶红润,留下了热泪,被剧中母女深沉情感和韩英的坚强意志所感动,感受到了韩英同志为了劳苦人民甘于奉献、不怕牺牲的大大无畏精神。

这次洪湖之旅,虽然只有短短的几个小时,我却收获颇多,作为一名基础党员干部,过去的那段奋斗岁月离我们生活比较遥远,我们不能像很多老党员那样将其这段历史滔滔不绝,但这次参观唤起了我们对老一辈革命者英雄事迹的向往,他们虽然已经离开人世,但他们的革命精神依然广为流传。

我们作为新时期的党员,应,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履职尽责,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踏着革命先烈的足迹,把他们甘于奉献,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永远传承下去,勇于开拓创新,为铁路建设事业不断增添光彩,奉献自己的微薄力量。

参观长沙教育基地感想体会与收获篇二

x月x日-x月x日我有幸到x小学学习和参观,在历时两天的考察学习中,我们先后听取了天津市河东区实验小学董芠校长、x小学王栋校长关于特色办学的工作报告,并实地参观了x小学特色办学及文化氛围。听取了王敏勤教授的专题报告,观看了x小学才艺节目,听了两节高质量的课及说课。虽然这次考察学习活动已经结束了,但所参观的学校的校容校貌、教育理念、办学特色、师生风采无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感触颇深,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胸中似有千言万语,却无从下笔。另外还学习了天津市河东区实验小学的办学理念“好习惯”、“负责人”、“高质量”深深地被打动;疏理了自己的思绪之后,使我更加清楚的认识到,新时期教师工作应具备一定的技巧和素质。下面我就从以下五方面谈谈这次考察学习的一点感受和体会。

一、真正的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才是教育的归宿

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的主旋律,新课程的实施和教改理念的不断实践,成为落实素质教育的助推剂,教师和教育教学管理者是教育发展、学生成长的生力军。我们所参观考察的学校(x小学),集中优势教育资源,办优质教育,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着眼于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五育并举,特别是才艺教育、美读、美写教育大力彰显了办学特色。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兼顾。大到学校的硬件设施,小到校园中的一草一木,无不展现着良好而又务实的育人氛围,无不体现着素质教育旺盛的生命力。例如:学生的手工制作展示、各种功能室的利用、用系统论的观点管理学校等使学校的发展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教学成绩。教育就是塑造人,让学生享受高起点、高品位的德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与坚强的意志,成为有人性的人。相比之下,我以前在潜意识之中还是只看重学生的成绩的,在育人方面缺少创新和实践,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为学生德育方面的发展创造的条件还不够。学校所形成的教育规模、管理风格和办学特色无不渗透着教育者的教育智慧,无不凝聚着他们辛勤的汗水。教育是一项神圣的事业,学校将素质教育演绎的淋漓尽致,大气豪迈而又自信!

二、教育的成功源自教育细节的成功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草率、粗放的校园环境无疑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伤害。我们所参观的x小学校园环境优美,建筑设计布局合理,校园文化氛围浓厚。名人画像、雕塑、格言警句随处可见。学生的绘画作品、书法作品、小制作、工艺品等在细微之处体现着教育者为学生才能的展现和拓展所做的努力与良苦用心。这些做法对我们都是一种启发和提醒,如果我们在这些方面进入了一种常规教育的话,那么对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才能的展现无疑是一种促进。

三、提高自身基本素质,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直接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自古以来就强调身教胜于言传,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而且要做的更好,更具有示范性,在无形之中为学生树立榜样。同时教师还要善于创新,做到以德育德、以个性育个性、以创新育创新。要想做到这些,教师还要不断的完善自己,不断地学习有关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实实在在的形象。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过:“教师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的本领。育人先育心,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的教育,才能引起孩子心灵深处的共鸣。”所以老师要善待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当成自己的朋友,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多与每一个学生接触,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与学生打成一片,切实走进学生的心灵,做学生最信任的领路人。

四、教师要有责任心

教师肩负着即教书又育人的重任。首先,教师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雄厚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其次,教师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责任感、使命感。这样就会有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就会有甘为人梯、善为人梯的精神。这两天的考察学习使我认识到作为学生老师,要用自己满腔的爱去关心,去尊重每一个学生,耐心细致地去指导每个学生,才能做到对学生的关心,体现出教师的责任心,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得到良好的教育。

总之,此次考察学习是一次难忘的学习经历。对我来说是受了一次极好的教育,也是对我教育教学工作的鞭策!以上仅是我个人考察学习的一点体会,并不能展现此次参观考察的全貌。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作井底之蛙,在反思中调整自己,努力践行新课程理念,努力实施素质教育才是根本,才能不虚此行!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多学习先进经验,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力争使自己做的更好。

参观长沙教育基地感想体会与收获篇三

星期天,因妈妈去学校值班,把我也带到了二高校园。

一进校门,就看到原来的花坛变成了一个小广场。妈妈告诉我,西峡二高是育德中学旧址,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西峡县委在这个小广场上新建了红色教育基地。

在妈妈的带领下,我参观了这个红色教育基地。小广场面积不大,正中央是一个纪念碑,纪念碑上面最耀眼的是一面巨大的红旗,红旗前面是作文四个人的雕像。妈妈说,那是育德中学最早的革命家。纪念碑四周是白色的,上面印着革命家的故事。环绕着纪念碑的是圆形的花坛,低矮的绿化带中红色的大字特别的醒目:弘扬革命精神,争创文明校园,争做时代新人,传承红色基因。

参观结束,我十分激动,我是一名少先队员,我要学习革命先烈的精神,好好学习,增强本领,为红领巾添彩,为国家做贡献。

参观长沙教育基地感想体会与收获篇四

20xx年10月19日—20日,利用2天的时间全校班主任赴北京开展了别开生面、特色鲜明的外出考察活动,这次活动针对性强、效果突出、明显,使我受益匪浅。

具体感受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真正的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才是教育的归宿。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的主旋律,新课程的实施和教改理念的不断实践,成为落实素质教育的助推剂,教师和教育教学管理者是教育发展、学生成长的生力军。我们所参观考察的两所学校北京广渠门中学和清华附中都是北京市有很大影响力的教育集团中心校,这些学校集中优势教育资源,办优质教育,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着眼于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五育并举,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兼顾。大到学校的硬件设施,小到校园中的一草一木,无不展现着良好而又务实的育人氛围,无不体现着素质教育旺盛的生命力。教育就是塑造人,让学生享受高起点、高品位的德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与坚强的意志,成为有人性的人。放手让学生自主参与管理,学生自发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参加社会实践,培养社会责任感及实践创新能力,让学生树立爱心意识、责任意识和维护正义的精神。这些学校所形成的教育规模、管理风格和办学特色无不渗透着教育者的教育智慧,无不凝聚着他们辛勤的汗水。教育是一项神圣的事业,这些学校将素质教育演绎的淋漓尽致,大气豪迈而又自信!

二、教育的成功源自教育细节的成功。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草率、粗放的校园环境无疑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伤害。老子曾说:“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教育作为一种事业,如果光停留在口头上而不体现在行动实践上,则无异于空中楼阁,如水中月、镜中花。我们所参观的这些学校校园环境优美,建筑设计布局合理,校园文化氛围浓厚。名人画像、雕塑、格言警句随处可见。学生的绘画作品、书法作品、小制作、工艺品等在细微之处体现着教育者为学生才能的展现和拓展所做的努力与良苦用心。这些做法对我们都是一种启发和提醒,如果我们在这些方面进入了一种常规教育的话,那么对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才能的展现无疑是一种促进。

三、提高自身基本素质,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班主任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直接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自古以来就强调身教胜于言传,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首先做到,而且要做的更好,更具有示范性,在无形之中为学生树立榜样。同时班主任还要善于创新,做到以德育德、以个性育个性、以创新育创新。要想做到这些,班主任还要不断的完善自己,不断地学习有关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实实在在的形象。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过:“教师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的本领。育人先育心,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的教育,才能引起孩子心灵深处的共鸣。”所以老师要善待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当成自己的朋友,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多与每一个学生接触,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与学生打成一片,切实走进学生的心灵,做学生最信任的领路人。对学生要注意语言分寸,多鼓励学生,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这样才能搞好师生关系,管理班级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班主任要有责任心。教师肩负着即教书又育人的重任。首先,班主任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雄厚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其次,班主任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责任感、使命感。这样就会有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就会有甘为人梯、善为人梯的精神。这几天的考察学习使我认识到作为学生老师的班主任,要用自己满腔的爱去关心,去尊重每一个学生,耐心细致地去指导每个学生,才能做到对学生的关心,体现出班主任的责任心,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得到良好的教育。

总之,此次考察学习是一次难忘的学习经历。对我来说是受了一次极好的教育,也是对我教育教学工作的鞭策!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多学习先进经验,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力争使自己的班集体更加优秀。

参观长沙教育基地感想体会与收获篇五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青少年教育基地的落成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校外学习和活动的大世界。走进教育基地,我们能够学习到许多关于东庄的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通过参观,我们深深体会到革命先烈为东庄解放所做出的巨大牺牲,是我们多少先烈用鲜血与生命才换来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我觉得,我们应该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我相信,这里将会是我们快乐的第二课堂,这里丰富多彩的活动将使我们的学习变得生动有趣!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一切,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高尚的品德,继承和发扬革命前辈的光荣传统,爱祖国、爱人民,用一颗感恩的心报效祖国、感恩社会、孝敬亲人。我们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真正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一定要成为祖国最坚固的栋梁之才!

东庄中心小学2015年9月9日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