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读后感>碎片化阅读读后感(精选12篇)

碎片化阅读读后感(精选12篇)

时间:2024-01-05 11:38:16 作者:HT书生

读后感是通过对读过的书籍或文章进行思辨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其中的知识和思想。我们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经典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写作的参考和借鉴。

碎片化阅读作文

碎片化阅读,它既像一层的阶梯,支撑着你向高处走去,又像一座座牢笼,禁锢着你远航知识大海的心。

全国政协委员聂震宁说过:“《论语》和柏拉图的《理想国》,不也是一种碎片式的结构吗?善待碎片化阅读,善待随处可见的“低头一族”们,利用阅读终端阅读也不错。”但在史学博士廖峰眼中,他觉得“人或成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而在我看来:碎片式阅读,既能载舟,亦可覆舟。

碎片式阅读,是盖建知识性大楼的一砖一瓦。

碎片式阅读之所以能成为大众阅读的趋势,首先是因为科技进步与信息技术覆盖全球而产生的,当今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下,想出时间来细细阅读一本书,其实是一种奢望,正因为这样简短精炼的碎片式阅读才能天衣无缝地融入我们的生活中,充当主导地位。其次,碎片式阅读,大多都萃取了各种各样,形色不一的人生哲理,并不需要像阅读一整篇小说或是传记那样,花费大量时间来总结人生道理。最后,大多数碎片式阅读与看报有大多相同的特点,内容都会选取赶得上潮流,追得上时事的新颖内容,这让读者被新事物所迷,因此爱上了碎片式阅读。不能因为碎片式阅读不出自名师之手,不得到社会的认可,而漠视了他在阅读上的重要地位,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要坚持下去,积累各式各样,奇闻异事,传记文学,当今时事,也能筑建每个人的阅读大楼。

然而,碎片式阅读,是压在你思想上的一座大山。

书,一张张印着墨字的纸,串成一本。渐渐地,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书可能会被碎片式阅读霸占版面,远离我们。事实上,碎片式阅读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阅读即是静下来捧着一本书,幸福的阅读,而不是坐在公车上,地铁上,拿着手机,埋着头,手上随意划来划去,随意的阅读。碎片式阅读,并不是比我们得到更深沉的思想方面的东西,大多数碎片式阅读,太肤浅地将人生哲学写出来,即使我们看了读了,也无法领悟其中的奥妙,少了一种领悟的过程,也就少了一种豁然开朗的喜悦,失去了阅读原本的意义。

我们允许碎片式阅读渗入我们的生活,让我们体验片面知识,但不允许碎片式阅读充当主流,扼杀了我们深层的思想,弱化思想的进步。

碎片化阅读

在互联网大势发展的今天,人们都在享受网站带来的便利,它让我们工作效率加快,增加闲暇生活的乐趣,正如阅读,从书籍上获取信息改为了轻巧的手机,并且能在地铁上,车上的一切空余时间来阅读,但这看似增加了我们的阅读量,实则是让阅读变得“碎片化”

阅读的“碎片化”是由于网络媒体写作的“碎片化”忘网络问斩风格变得短而简单,在阐述事件时无法完整,之选择最吸引人眼球的部分,从而变得粗糙,片面。而这一切的背后是因为现代人“快”的心态,凡事只追求效率,只会为了获得更多的信息。而呢些“碎片化”的信息都蒙蔽了大多数人的眼睛。由此观之,“碎片化”阅读带给人们很多弊端。

阅读的碎片化让人们难以分辨真假。现如今,网络信息遍地,用手机在微博,微信上随便浏览都能有上百条文章,繁多的文章让人们眼花缭乱,难以分辨,从而变得谣言漫天,一些名人明星的舆论八卦在顷刻之间被炒作的沸沸扬扬,人们之关注时间的表面而对时间的真假不抱有怀疑,单对事件评头论足。阅读的碎片化让人们丧失了分辨能力。

阅读的碎片化让人的思维钝化,零散的文章让我们变得支离破碎。当看到长篇的文章时,没耐心将它看完,反而我们选择更短,更简单的文章,久而久之就丧失了分析信息的能力,思维变得简单。

我们不能只享受现代化带来的便利而忽视它的弊端,使它影响人的心态。

碎片化阅读作文

时代在一点一点的变化,阅读的方式也变得越来越多。在你的意识里阅读是怎样的呢?是拿着一本厚重的书捧在手里,翻动着木质纸张看那些密密麻麻的字,还是在电脑、手机等多媒体设备上可随意的查找、翻阅大量的书籍报刊?我认为后者更好。

我发现在图书馆看书有很多的不足。

我也经常去图书馆,可家住的离图书馆比较远,去时要么就是乘公车,要么就走路。特别是夏天热得很,感觉连呼吸都困难,可谓是一大折磨。老师有次布置了个作业让阅读《水浒传》,当时图书馆已经关门了,爸爸就在他手机上给我搜到了少年版的《水浒传》让我阅读。第二天老师问的问题我都有读到,这种足不出户就能阅读到书籍的感觉太棒了。

渐渐地我也会在手机上查找图书,当在图书馆看到的好书都想立马借来,可有的书内容让我很感兴趣,但字太密麻,看一会眼睛就酸得很,就不能更加专心的阅读了。我到家后试着在电脑上下载了阅读软件,发现上面可以自己随意调节字的大小,和背景的样式,在上面阅读从不会感到眼酸,如果要长时间阅读,可以开启护眼模式,对眼睛也是保护的。

发现碎片化的阅读有那么多的好处,我便多次使用碎片化的阅读。有时总想把书随手带在手里,可一本书总是不方便随身携带。我就会把想看的书在手机上找到并下载来,就算没有wifi也能畅快阅读。

大家肯定遇到过这种情况,在若大的图书馆里要找到一本自己想要的书太费时间了。一次我在图书馆里想找一本在网络上很火的小说,可兜了好几圈,就是没有找到那本小说,最终以悲哀告白。

回家我还不想放弃阅读那本小说的机会,就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发现网上有很很多的阅读这本书的方法,我照做了。怀着满满的兴奋和喜悦读完了这本书,满满的满足感。

一般图书馆虽然是很大的,但藏书肯定不会那么全面,而在碎片化的阅读里网络是很广泛、全面的。基本上只要是你想要看的图书就都能在网络上搜到,也不会那么费劲。

总之,在这被网络笼盖的时代,有很多很多的事物都在逐渐变得更加方便,生活是如此,阅读亦是如此。碎片化的阅读可以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阅读到好书;让我们能跟加方便的查找图书;让我们随时随地的阅读;更能广泛我们的阅读知识总而言之,统而言之碎片化的阅读真是带给大家很多的方便,大家不妨去试试哦!

碎片化阅读作文

在这信息化时代,阅读被完全碎片化了,人们利用百度,电子书,mybook之类的软件来阅读一本本精彩的书,这显然是很好的,人类的好奇心,求知欲被无限地拓展开了。但是呢,喜欢这样读书的人,你们可能不知道这样阅读的坏处。

在世界各地,这样看书的“低头族”多不甚数,在等地铁,等火车的时候,人们便会拿出手机,快速上网阅览书籍。但如果这时地铁来了,火车来了,怎么办?我们肯定会关闭手机,立马踏上这班火车,这班地铁。在这断断续续的阅读中,我们能收获什么?当你学习完或工作完后,你才会发现,在等车时阅读的书全部忘记了。

我在一年级时接触了这种电子书,妈妈说这样看书十分费眼睛,我便不再这样看书了。自从不看电子书后,我都会珍惜每一本买回来的书,打开纸质的书本,读着一个又一个字,享受着这些文字带给我的乐趣。我爱这些书,他们给了我许多与众不同的发现,给了我求知欲。但现在,这种求知欲呢?这种人类本身就有的求知欲呢?想看什么书,就看什么书。只要有一部手机,便能阅遍天下书。可这有用吗?在这些网站中,成千上万本书迎面扑来,到底看哪本?能阅读完吗?在这样的碎片化阅读中,我们的阅读速度便会变得特别快,就是这样,我们也就越不专心,吸取的知识越少。而纸质的书籍只能印刷有限的字,从而给我们思考的时间。

我们在一次次碎片化阅读后,能吸取什么“营养物质”?我们又能掌握多少知识?林海音书中写出的窃读是多么快乐,默多克作拥传媒帝国,却只用10分钟时间读电子书,万维钢励志欲用自己的时间来阅读有价值的书。

在微信,qq,微博上阅读更是没有营养,这些软键里读物的思维密集度十分低,我们不需要去咀嚼其中的意思,而那些真正高深的书籍,往往是很难理解的。我们需要把整个人的精力都投入到书本中,全身放松的去阅读。在这样的阅读中,我们需要动用自己的大脑,来思考着每一个力透文章的字,去琢磨其中的意思。像杂志,报纸之类的都是思维密集度低的书,我们可能需要去阅读报纸,去了解国家大事,但这种思维密集度低的书只能算是零食,零食不能多吃,而那些思维密集度高的书本才是主食。所以这些“零食”,对我们的益处大吗?就算你能掌握一次次碎片化阅读中的所有内容,但是光吸收“零食”怎么行呢?一本好书,就是那些有着灵魂的书,需要我们去想象的书,去鼓励我们发现“金库”,探索知识的书。

所以,同学们,从现在做起,从此刻做起,不要再做无谓的碎片化阅读了。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做朋友。现在,我们就要和这样的人做朋友。当你与“许多道德高尚的人”作朋友时,你会突然发现:你已经如蛹化蝶,展翅欲翔了。

碎片化阅读作文

碎片化的生活让我们利用起碎片化的时间,而在改变我们的行为与习惯的同时,碎片化的生活也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的认知与心态。

过去每每静下心来读一本好书,享受着属于自己的“书式”生活。拿着一本印刷精美的书籍,去享受印刷文字的快乐,那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现在我们更多的是合上了飘着墨香的纸质书籍,拿起了冰冷的手机。比起印刷媒体,如今我们读的更多的是电视、计算机的显示屏和手机。前些时候,两张照片流传于网络,值得深思。一张是日本学生在机场候机时手捧书籍、认真阅读的场景,另一张背景同样是在机场,候机的中国学生们面无表情、目不斜视地盯着手机网上冲浪。闲暇之余我们阅读的更多的是图象,而不是文字。

历史上的中国人信奉“腹有诗书气自华”,如今的中国却被国民的低阅读现状所困扰。这种差距不只是在学生们身上体现,在我国,读书全民平均每年读的书籍的数量比起日本、英国等国家都是要落后许多。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之一便是碎片化阅读的出现。碎片化的阅读相较于书籍的阅读来说,短小轻松,也更容易理解。因此,人们比起阅读书籍更喜欢碎片化阅读也是人之常情。久而久之,便再也见不到我们手中捧着的书本,留下的只有手机。可是,阅读仍有许多碎片化阅读所没有的益处,阅读可以让我们暂别尘世,到书中的世外桃源歇一歇。阅读可以让我们有所领会、有所提升。而如今的我们,更愿意去选择碎片化的阅读,远离长时间的用心阅读,甚至逐渐丧失了静心阅读的能力,好不容易想坐下阅读,却发现自己已经无法再用心体会书中的世界了。

我们一开始时由于碎片化阅读的轻松而对其产生的好感让我们走入了碎片化生活的循环,让我们去碎片化外的世界没有了去追寻的能力。同时,碎片化的阅读由于难寻其根源,内容的真伪也难以确定与考证,碎片化阅读的堆积让我们也接触不少错误的信息,形成了错误的认知。

是时候该放下手中的屏幕,打开一本书了。重新体会、慢慢品味碎片化外的生活。

碎片化阅读作文

碎片化阅读,看似为终日奔波忙碌的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人们借助网络,以最迅捷的速度获得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求知欲得到了史无前例的满足。可是,当我们仔细审视身边的那些低头族,便不难发现,那些忙里偷闲使用手机阅读的人,以看微博里的段子,和看网络上流行的小说者居多。经历了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鼎盛时期后,21世纪最抢眼的文体——段子,趁虚而入了。曾经有人调侃,“早上打开微博,有一种君临天下审阅奏折的感觉。”而这种比皇帝上朝还繁忙的行为,多数时候却是无意义的。

碎片化的阅读,势必会导致碎片化的思想。你无法奢求140字的微小说能表达出10万字巨作的内涵;那些为了博人眼球故意夸大其词,甚至传播虚假新闻的所谓内部新闻,也不见得具有传统新闻行业的公正报道和深入思考。当人们都仅仅从事物的表象入手,变得不求甚解;当人们都人云亦云,疯狂的在朋友圈转发,丧失了主观判断的能力,人们的思想已经在一步步走向碎片化了。

阅读本无所谓对错,正所谓开卷有益。可是面对碎片化阅读日趋严峻的现实,人们也不得不抬起垂在屏幕前的头,仔细思考一番了。

碎片化阅读作文

我常时不时地问起自己什么是碎片化的时间,我相信很多人都有和我一样的`疑惑,它究竟是什么,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还是会昙花一现成为历史想来想去,也不能知道答案,反而是一团浆糊。迫于好奇心,我到了图书馆寻求答案。终于这个谜题被我解开了,可随之而来的又是疑问。

当下,我们在这样急促的生活节奏中生活着,时间必然是紧凑的。但是在这当中有几分钟是空闲,这也就是碎片化的时间。

我曾在放学的公交车上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阅读文章,不仅如此,在图书馆我也阅读了相同的文章,感触是完全不一样的,碎片化的阅读可能只能概括大意,而用充足的时间去认真阅读,你会有你自己的观点,并且会细细品味,慢慢理解,而不是囫囵吞枣。

如果一篇名著被撕成碎片,在碎片中阅读会使人觉得难受,并不会吸取其中的知识,而是在断章取义,终究没有完整性,就好像我曾在一篇文章中看到的那样,“我们在生活的节奏下挤出一点精力享用一碗速成的心灵鸡汤。但是我们忘了,鸡汤虽好,却不管饱。”在这里心灵鸡汤就好似碎片化的阅读,终究是不管饱的。

一篇文章,它可能严肃理性,也可能有着深奥的哲理,可是在碎片化的阅读里东拼西凑,勉强看完一篇文章,也许你能把文章内容倒背如流,但是你真正从书中明白了什么吗,答案是没有。

尼尔·波兹曼曾说过:“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没错,我们热爱阅读,所以我们不能忘了阅读的本意,不能因为阅读而毁了阅读。

碎片化阅读作文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们越来越多的依赖于电子化网络设备,来从事我们的学习、生活与交流,我们买一件衣服可以通过国联网、吃顿饭可以在手机网络平台中叫饭店送餐上门,所以我们已与网络密不可分,由此我们这个时代也可以称之为碎片化时代,我现在就来浅谈一下我的碎片化阅读。

碎片化阅读其实是指以手机、电子书、电脑通过网络搜索、查找而形成的浅阅读,比如说我查找一个语文中的成语解释、又比如说我查找一个英文单词或者数学题答案,都可以通过这个方式。记得小学时期有一次,回家作业中有一道语文题目“谈谈对三国时期诸葛亮这个人物的描述以及主要功绩”,我通过电脑网络查询,很快就找到了相关答案,并照着查找的答案写在作业本中,第二天老师把作业本发下来后,果然不出我所料,我得到了个理想的成绩,回家后我向父亲炫耀了我“优异”的成绩,谁知父亲问我:你知不知道三国鼎立的意义是什么、火烧赤壁的典故又是什么?我不出意料的什么都回答不出,这时我才明白,我仅仅只是对照语文题目的'要求找到了答案,我根本不懂得这个时期的历史典故,我觉得这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浅阅读或是碎片化阅读。

我想碎片化的生活模式虽然使得我们日常生活越来越便利,但它却使人与人之间越来越缺乏应有的交流,人们并未因此而增加情感,相反使得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冷漠;而碎片化阅读虽然增加了我的所谓学习效率,但我觉得随之带来的却是没有正确的思考以及知识面的狭隘与平庸,因此我要决定要改变目前这种状况,在平日闲暇之余,认认真真的阅读各种书籍,做到深阅读,从而真真正正的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碎片化阅读作文

在移动互联网大为发展的今天,我们的生活逐渐被碎片化了——碎片化的阅读,碎片化的购物,碎片化的时间,碎片化的社交……碎片化的生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心态与认知。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现在的科技十分发达,从读报纸和书改为从手机上看电子书。现在的我们在看一篇很长文章时很少会有人从头读到尾,我们大多会挑自己喜欢内容看,把认为无趣的地方省略掉,这样无法让我们了解到全面的知识。

同时我们也应该高效率。但不能对知识的渴求急不可耐,要用心理解,因为每一本书,每一段话,都是作者们用心写的,这些文章段落中都有作者的思想。不要草草读一遍就好了。麦考利曾经说过:了解一页书,剩余匆促的阅读一卷书。

记得的有那么一次,那天我正打算把一本还未看完的书看完,可刚看了几页的书,妈妈的电话就打了过来,接起电话,原来是妈妈叫我去做几张试卷,好好复习,马上要考试了。听完妈妈的一阵后,我不情愿的放下书,去完成妈妈布置的试卷,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战斗”,终于把妈妈布置的作业做完了。心想:作业做完了可以继续看书了吧!可谁知正看在精彩的地方,这时门铃响了,打开门,原来是送快递的,于是我拿过快递,并且签收了。

一个下午过去了,而我还是没有把那一本书看完。

碎片化的阅读当然也是有利又有弊的。有些人认为碎片化的生活是好的,可以让我们阅读的更轻松,更简易化。可以用零碎的时间来阅读。还有一些人认为碎片化阅读不好,不利于我们思考,会让思维变得浅显。

我认为碎片化的阅读的利与弊,都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只要我们有一颗坚定的心,那么一定可以吧碎片化阅读的弊改为利的。

碎片化,让我们的生活选择变得多样化,感受到了互联网的魅力,但我们必须做好选择,认真权衡取舍,不在碎片化中迷失了自我。

《碎片》读后感

刚看了韩寒的博客《碎片》,感慨不深不浅,于是写了此篇——俗吧,这样的开场白看完就知道接下来要说什么“碎片”好,一晚上都在想着吧——不,这不俗,至少在“刚看了”的后面是“碎片”字样,在此之前是没有人。

而此时,我趴在书桌前的床上,写着自己的态——就是“趴着写这篇《态》”的状态,也只是住在这个房间里的人所想到的一个碎片。

好了,开始介绍正文吧。貌似整文下来,一印象最深就是那个半夜12点多,在高速公路上坐在因抛锚且没电的车里等着被拖走的无奈场景。看着苹果和安卓,他们都已经“低电量自动关机”,想着app上更新的点击量,此时他们都是浮云。还有就在不久前,摸夜步履瞒跚的走过的山路深处的水泥房,记得韩寒用过他家的乳白色的座机电话。然后我幻想了一下那个憨态可掬的老人半夜起来开门的画面,或者此时屋里面有位老妇“衣衫不整的酣睡”——乡村生活嘛,总是那么朴实。想想多久没有见到年岁已长的`爸妈和家里的座机电话了。那时是小学时候了,电话放在很高的床头柜是上,对于那时110的我是很高了,接电话要爬上踏板(放在床前放鞋的木板,有很长了,不宽),还有爷爷家的要垫把凳子才能摸到话筒。我们现在看到的座机电话和大哥大,也就像那是爸妈见到上辈穿的清朝时的民装一样的惊喜和感动。我看到会感动,会想着过去的温馨的画面,罢,那些都是过去的态。过去的态,我还在大小石头子乱蹦的山路小心行走,还在床前木踏板上趴着玩,还在用没有灯照着漆黑的灶台。不过后来蜡烛盛行,灾后来手电筒就更方便了。在黑夜的房间里,脸部尽可能的做着狰狞的表情,吧手电筒照着下巴,突然打开开关,又关掉,再打开,忽明忽暗的出现在你的面前,你都忘了那时的态势多么真实。

只顾着回忆,差点都忘了韩寒。他的《碎片》里没有那么多久远的回忆。一开始,左耳按着苹果,右手握着安卓,眼睛看着电脑里的微博,甚至还心系卫星电视里可能出现的需要的信息——对不住,让大家扫兴了,写的有点夸张。但事实的情况显得更触目惊心,“身边的碎片越来越多,新闻越来越爆,话题越来越杂,什么又都是来的快去的也快,多睡几个小时就感觉和世界脱节了,关机一天就要被人类抛弃了”。在这个信息时代里的忙碌,你也许会忘了曾经呆坐在门前树下看星空,即便在车“寸圈难动”只能等待救援的时刻,也不会中意的看繁星点点的夜空,而是想着手机里某个可以分辨星座的软件,或者只有在梦里才能梦到那个“窗前明月光”的小时候的态。

韩寒说,现在他所写的一切,到明天或许就会被人忘记,“24小时内只能服用一次,明天就是新的药丸,却至于不了你任何的顽疾,记着也好,忘记也罢,有一个一直都在的人或事物,总是好的”。

小时候也好,现在也罢,还有未来,我发生的一切,你记住他们都会在事关记忆里形成一个个态。在你心里,或许,68%是现在需要完成的,21%是马上可能的突发事情,但请留1%的纯粹时间来保存此时的态,这将是未来要串起来的东西。这样的态,留着总是好的。

碎片化阅读作文

碎片化阅读之所以能成为大众的喜爱。首先是因为科技进步与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在现在这种如此快节奏的生活中,想细细读一本书,有点不太现实,正因为这样,简短精炼的碎片化阅读就能天衣无缝地融入到我们生活中,充当主导地位。其次,碎片化阅读大多都是各种各样,形色不一的人生哲理,并不想一片小说那样,花费大量时间来总结人生道理。碎片化阅读与看报又有着许多相同的特点,所以内容选取赶得上潮流,也追得上时事的新颖内容,这让读者所沉谜与其中。因此就喜欢碎片式阅读。不能因为碎片式阅读不出自名师之手不得到认可,而漠视了它的存在。

然而,碎片化阅读是压在你思想上的一座大山。渐渐地,随着科技的进步,碎片式阅读霸占版面。事实上,碎片式阅读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阅读是静下来捧着一本书,幸福的阅读,而不是坐在公车上、地铁上,拿着手机,埋着头手上随意划来划去。大多数的碎片化阅读都很肤浅地将道理写了出来。就少了一种领悟的过程,也少了一种豁然开朗的喜悦,失去了阅读原本的意义。

说了这么多了,现在让我谈谈自己吧。记得小的时候,我看过许许多多的厚书,如三国、西游记,那时候还没有接触那些电子设备,可以有足够的时间来看书,但是现在呢,长时间地依赖于电子设备的`我们已经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看一本厚厚的文学书了,大家都会选择去看同名电影,所以忽略了原文的意思,现在我们的阅读已经在改变成了看头条、朋友圈、论坛、知乎,来获取信息了,可是如今的网络上造谣事件频频发生,以至于我们根本分不清什么信息是真的,什么信息是假的了,简直就是真假难辨。我们相信大家都有着这样的经历吧,假如你长时间地看着书,时不时地会拿出手机看两眼,这正是对电子设备的依赖,可见,如今科技发达的世界,是有那么多的弊端啊!

碎片化阅读渐渐地渗入到我们的生活中,让我们体验片面知识。但它弱化了我们思想的进步。

碎片化阅读作文

现在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想要看一本好书,你并不需要费力去书店购买书籍,只要在家打开手机,到相关的app中下载之后即可开始阅读,想何时读便何时读,不想读了也可以随时合上。可方便的背后,确实将我们的阅读变得碎片化。

碎片化阅读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概念呢?可能很多人还并未听说过这个概念。举个例子吧,倘若你正在阅读一个章节,这时朋友给你发送了一个十分有趣的帖子,你点击后打开阅读,付之一笑,接着你又翻回那个章节继续阅读,可是满脑子还是想着刚才的帖子。而这几个章节也就糊里糊涂地阅读完了。试问,在这样的情况下,你真的.是认真看完了那一章节,或是后几个章节吗?如果是数天后,或是数小时后,一位朋友问起你读到了些什么内容,有关那几个章节的,你真的能回忆起来吗?答案往往是否定的。

说白了,所谓的碎片化阅读,就是因为太多的干扰来分散人的注意力而产生的。电子书的方便是不可否认的,但与其碎片化的影响相比是否值得呢?如果我们把其与传统的阅读方式相比较,不难发现,传统书籍阅读起来较为麻烦,但阅读的效率和质量却是高了许多。所以说,这两者各有其的优势。可碎片化的阅读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危害。基本功还不足够扎实的我们可能会因此混淆一些知识,整个知识体系中可能会逐渐出现一些漏洞。如果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漏洞积少成多,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看似碎片化的阅读是因为那些方便的电子书导致的,其实不然,这些碎片化的阅读往往是因为人的注意力过于分散导致的。因此,我们应该设法正确的使用这些工具,控制并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才能避免这种碎片化的阅读。

相关范文推荐
  • 01-05 婚礼证婚人致活动致辞(优质20篇)
    无论是大型活动还是小型聚会,致辞都承载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许和努力。通过阅读这些范文,可以对致辞的写作风格、结构和表达技巧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最得当的证婚词
  • 01-05 班会组织心得体会范文(22篇)
    生活中的点滴小事让我明白了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追求物质,而在于感受和珍惜每一天的快乐。这是一篇关于成功技巧的心得体会,作者通过对成功人士的观察和研究,总结出了一些成
  • 01-05 学生会文娱部工作计划大全(24篇)
    学生会工作计划的制定也要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和需要,与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密切合作,确保各项工作与学校整体发展目标相一致。学生会工作计划是学生会在一段时间内对工
  • 01-05 码头竣工验收报告(实用21篇)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写报告成为了我们学习和工作中常见的任务之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写报告有所启发和参考。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是施工全过程
  • 01-05 眼科医生年终总结及计划范文(17篇)
    总结范文能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做出改进和提升。通过参考这些总结范文,我们可以更好地总结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提高个人素质和综合能力。2014年即将过去
  • 01-05 班主任的事迹材料(实用15篇)
    事迹材料的编写需要注意事实性和客观性,不能夸大或歪曲事实。接下来,我们将一起欣赏一些事迹材料,希望能够激发大家对成功和成长的渴望。小马,男,回族,中共党员,生于
  • 01-05 线上课程建设方案(专业13篇)
    在现代社会,建设方案的编制成为各个领域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它涉及到经济、技术、环境等多个方面。在参考其他项目的建设方案时,需要注意项目的特殊性和实际情况的差异。
  • 01-05 物业过年心得体会(汇总17篇)
    心得体会是在实践过程中对经验和感悟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文字表达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思考和理解所学所得。以下是一些优秀心得体会的摘录,希望能够激发大家写作的
  • 01-05 清廉医院工作计划(专业17篇)
    医院工作计划是针对医院职员在工作方面的规划和安排,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为目标。在以下给出的医院工作计划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优秀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
  • 01-05 绿化工程施工合作协议(优秀19篇)
    施工是将设计方案变成实际工程的过程,需要严格按照工程施工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操作。接下来是一些施工的注意事项和经验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乙方: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