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报告>两位数乘两位数三年级学情分析报告(大全9篇)

两位数乘两位数三年级学情分析报告(大全9篇)

时间:2023-10-09 05:13:09 作者:温柔雨 两位数乘两位数三年级学情分析报告(大全9篇)

报告,汉语词语,公文的一种格式,是指对上级有所陈请或汇报时所作的口头或书面的陈述。报告帮助人们了解特定问题或情况,并提供解决方案或建议。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报告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两位数乘两位数三年级学情分析报告篇一

教学目标: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应用知识。

教学过程:

1、向学生生动地讲述这个小故事,然后请学生说一说想法。

2、看书p68页故事的文字叙述,提出问题。

1、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方法,并将小组内的方法汇总。

(1)出示各组的方法,并请学生说明解决问题的过程。

(2)师对学生想出的各种方法进行总结和讲评。例如:一个字一个字地数可以得到精确的数字,但费事费力,不宜操作。

(3)借助学生所用的估算、笔算等方法,让学生回顾口算、估算、笔算方法,并说说计算过程。

2、练习十七第1题

(1)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对快!

(2)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并引导其总结出规律

3、练习十七第2题

(1)谁能说说企鹅的生活习性?

(2)出示企鹅卡片:它们要选择一块属于冰块嬉戏,大家愿意帮助它们吗?

(3)核对大家选择的结果,表扬学生助人为乐的精神

4、练习十七第4题

(1)观察情境图,让学生独立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2)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说说题意,问题是什么,基本的数量关系是什么?需要哪些数据,怎样列式计算等。

(3)请学生说说自己解决这个问题的全过程

2、作业

(1)将你自己总结出的口算、估算和笔算规律和你认为要注意的问题写在作业本止。

(2)回家收集有关世界杯足球赛的资料,完成练习十七第3题。

两位数乘两位数三年级学情分析报告篇二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2.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 ,初步培养独立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在探索过程中,感受乘法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有成功的体验。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观察情境图

你到过什么地方游玩?看到了什么?能和同学们交流交流吗?

演示情境图——美丽的街灯,引导学生观察。

师:仔细观察,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2.提出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找出相应的数学信息。

谈话:根据我们发现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教师板书:

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可能有:

29个广告灯一天租金多少钱?

一共有多少个灯泡?

一共需要多少米彩灯线?

师: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信息窗提出更多问题,将所有问题板书或装入问题口袋。

二、探究新知

1.板书问题

师:这节课先来解决“29个广告灯一天需多少租金?”好吗?

2.比较异同

师:大家先独立思考,观察要解决的问题与前面有什么异同?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3.交流算法

师:两位数乘两位数应该注意什么呢?

对齐数位,从个位乘起,再乘十位,……

师:我们再来练习一道,教师板书:29×32=928

4.总结概括

引导学生说计算方法,并通过交流,巩固算法。最后教师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先用两位数乘乘数的个位,再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十位,注意对位。

5.揭示课题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板书课题)

三、巩固练习 应用新知

1.自主练习

31页1、2、3题,独立解决。

31页4题,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想法。

2.补充练习

(1)最大的两位数和最小的两位数的乘积是多少?

(2)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几位数?

四、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你想对同学们说点什么?

课后反思:(略)

两位数乘两位数三年级学情分析报告篇三

63页例1、做一做,练习十五1、2题。

呈现例1的画面,让学生观察

用完整的话把这幅图的内容、问题说一说。

请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列出算式2412。

1、各组讨论:怎样计算2412。

请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

2、组织交流。

各组展示本组的算法。不容易说清楚的,就写在黑板上。

方法一:

2410=240

242=48

240+48=288

方法二:24

12

48242的积

242410的积(个位的0不写)

288

3、师生评议。

(1)请学生说一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2)教师对学生发表的意见作以肯定或补充。

(3)重点评议笔算。

检查竖式每一步计算的'方式,再现笔算过程。

1、尝试练习。

用竖式计算63页做一做的8道题。请几名学生上黑板板演,讲评。

2、独立完成练习十六第1题。

1、请学生讨论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并交流。

2、教师强调:用竖式计算时,每次乘得的数的末位应该和那一位对齐。还要注意记住进位数,正确处理进位问题。

教学目标:

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不进位)。

两位数乘两位数三年级学情分析报告篇四

1.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在弄清两位数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书写工整,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及善于思考的学习品质。

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1.口算。

2.笔算:743366589

指名板演,反馈,说说笔算方法。

3、列式计算。

4个21的和7个56的和3个48的和

20个21的和20个56的'和60个48的和

引出课题。

1.引入例题。

2124的积是多少,说说理由。

2.学生讨论。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算什么?

用竖式怎么计算。

3.学生反馈,选取几种典型格式讨论。

4.得出最正确的书写形式。

5.试一试。

214356274863

6.自学课本,小结: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要分几步计算?怎么算?怎么写?

1.完成书本中的练习。

2.找出学生中的错例进行改错练习。

作业本p6

两位数乘两位数三年级学情分析报告篇五

导学内容(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2~3页例2。

导学过程

(出示例2的情景图)

教师:一共有多少袋面粉?你们是怎么数的?

学生:每堆有10袋,3堆就有30袋。

教师:如果要算出这30袋面粉共总多少千克,我们还要知道什么条件才行?

学生:每袋面粉是多少千克?是25千克。

教师:现在可以求出这些面粉共重多少了吗?怎样列算式?

学生:25×30=

教师:这道题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计算呢?把你的想法和你的小伙伴商量商量吧!

学生间相互讨论,教师也参与到他们的讨论中。

学生1:我认为应该这样算。我们上节课学过25×10,25×10=250,再乘上3,250×3=750。

学生2:我们的方法和他的不一样,我们是用25×3=75,再用75×10=750。

……

教师出示练习题:

21×20=45×30=50×32=

学生做题时,教师察看作业情况。

教师:你们又是怎么算这些题的呢?

两位数乘两位数三年级学情分析报告篇六

一、复习引入,揭示课题

1.出示一幅订牛奶的情景图。(一份牛奶每月28元,订5个月要花多少钱?)

指导学生从图中获知数学信息及所求问题,提问:你打算怎样列式解答呢?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以前学习的什么知识呢?(285;前面学过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的知识)

教师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写出笔算过程,同时请其他同学口算:1320;1240;3021;lol5;2810。师:这些都是前面刚学过的乘法口算,说说你的口算过程。(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引导学生一起检查黑板上写出的285的笔算过程。提问:通过285的笔算,我们可以求得订5个月牛奶要花的钱。刚才口算2810可以解决这里怎样的问题呢?(订10个月牛奶要花的钱)

出示:订一年这样的牛奶要花多少钱?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812。再提问:与前面学过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相比,这是一道怎样的算式呢?(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师板书课题,并明确今天的学习内容。

二、展开探索,算法多样

1.估算2812的积大约是多少呢?(把28看作30,12看作10,2812的积大约是300)

2启发谈话:28x12的精确答案是多少呢?这是个新的'问题,小朋友,开动脑筋能否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得出2812的结果呢?请试着在纸上算一算!如果独立计算有困难,可以先自学课本30页中的算法,再独立进行计算。

3.学生在小组内展开交流,说说各自的计算方法。

4.全班集体分享,教师将其写在黑板上,并让学生分别说出思路。

三、深化研究,优化算法

1.回顾:我们还没有学习2812的计算方法,同学们就能用这么丰富的计算方法得出结果,真了不起!老师想知道,你们是借助以前学过的哪些知识来解决的呢?(第1种方法借助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以及笔算加法的知识;第2、3两种方法借鉴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4、5两种方法都是运用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知识。)

2.赏析:在这些算法中,你比较欣赏哪一种算法?(我喜欢第一种方法,因为它容易理解;我喜欢竖式计算,因为它比较清楚简捷;我认为四、五两种方法不仅容易理解,而且只用两步就可以算得最后的结果)

3.讨论:如果要计算2913你会选择怎样的计算方法呢?(同桌讨论,全班交流)提问:为什么没有同学选择像黑板上(4)、(5)两种方法来计算呢?(4)、(5)两种方法有局限性,乘数13不能像1那样拆。

4.比较:方法(2)、(3)都是用的竖式计算,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异同呢?(这两个竖式只是十位上的1去乘28,所得的积写法不同,其它都一样)提问:你是怎样理解这两种不同写法的呢?(方法(2)与以前学习的笔算一样,用乘法口诀一八得八、一二得二记录每步乘得的积;方法(3)乘数12十位上的1表示10,2810口算得280)思考:在方法(2)中,乘数十位上的1乘得的积28与第一次乘得的积56相比,写的位置靠前一位了,你是怎样理解的呢?(这里的28表示28个十)试想:如果乘数十位不是1,而是数字较大的9时,你觉得运用哪种写法比较好呢?(口算的方法有些困难,运用乘法口诀记录每步乘积比较容易)

观察方法(1)、(2)之间的联系,教师根据学生的口答进行连线。

5、小结:方法(2)是将方法(1)分步计算的过程用竖式的形式表示出来,当我们理解之后,采用方法(2)的写法不仅使计算过程清晰,而且还便于检查。所以小学阶段我们进行笔算的基本算法是竖式计算,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它的优势将会更明显。(完善课题,添上笔算)同桌小朋友相互说一说怎样用竖式计算2812,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尾要和十位对齐)

6.练习:出示课本第31页想想做做第一题,学生独立练习后,全班进行交流。

四、发现规律,学会检验

1.教师在黑板上出示1228的竖式,与刚才2812的竖式比较异同。(都是两位数乘两位数,只是乘数的位置交换了)提问:它们的计算结果会怎样呢?学生带着猜想补充完整课本31页试一试的计算并观察验证。启发:运用这一规律可以对两位数乘两位数进行验算。

2.课本想想做做第二题。

五、熟练运用,拓展提高

1.完成课本想想做做第三题,学生纠错后在全班集体交流。

2.学生独立完成课本想想做做第四题,教师巡视指导。

3.完成课本想想做做第五题。启发谈话:学以致用不仅能巩固我们学习的知识,还能提高我们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看到了这样的生活情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利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进行解答。

4.提问:你能利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计算语文课本上你喜欢的一篇课文大概的字数吗?(数一数课文每行有多少字,大约有多少行,利用今天学习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算一算就可以知道了)学生试着练习。

六、交流体会,分享收获

启发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你有很多学习的体会和收获,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吧!

两位数乘两位数三年级学情分析报告篇七

《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在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把第二个因数扩展到两位数。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本节教材分“不进位”“进位”两个层次编排。本节教学不进位的乘法,主要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笔算方法。学生虽然在乘法笔算的顺序和数位的对齐方面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但计算作为最根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应该是我们教学的重点。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我在设计本节课时注意了以下几点:

计算教学往往是枯燥乏味的,但计算的用处却是极其广泛的。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计算的用处,我充分利用了教材中的情境图,让学生感受到这些问题是生活中常常遇到的,从而产生学习的欲望。同时,让学生利用在情境图中获得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另外,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时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整编在学生喜闻乐见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故事情境中,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让学生再创造。”就是让学生通过数学活动,自己去探究,去寻找正确的方法。这节课中,在学习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时,我让学生借助旧知,独立去探索,去尝试计算。通过展示交流,让学生充分展示学习的思路,并在互相欣赏、评价的过程中,学着去质疑,去提问,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让学生真正自己领悟到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比较难掌握,小学生在计算时,往往会产生一些失误,比如,只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乘,漏乘某一位;把积的位置写错;或出现相加错误。如果不及时纠正,学生就会产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因此,在练习环节,我设计了一个让学生当评委的活动,通过辨别对错,提醒学生不要出现类似的错误。

另外,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以外,更注重引导学生掌握运算的技巧,使学生能够用最简捷、最有效的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迅速地解决问题。因此,我在练习环节中设计了一个“找鞋”活动,引导学生根据积的末位和首位的数判断积的大小的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检验能力。

最后,我设计了一个让学生计算一篇课文共有多少个字的活动,既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的用处,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实现了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的目的,因为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有可能遇到进位的问题,这就为下节课的学习埋下了伏笔。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我力求改变以往老师教,学生学的模式,真正实现以学定教,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能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主动建够新知识的网络,从而真正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

两位数乘两位数三年级学情分析报告篇八

这几天我教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现作出如下反思:

(1)备课时把握住了知识的前后联系。两位数乘一位数是笔算乘法的开始,两位数乘两位数是笔算乘法的关键。

(2)教学中成功创设了问题情景。教学时,我充分的利用了学生的年龄特点,给他们创设生动的情境,在学生入迷的听讲中,顺势提出数学问题,教学效果非常好。

(3)有效的培养了学生认真书写乘法竖式的习惯。a、教师的板书做到以身作则;b、要求明确,包括数字间的间距、相同数位如何对齐以及横线的画法;c、严格要求,作业批改中要求学生按要求书写。d、效果明显。

(1)过高估计了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掌握,结果导致部分学生在书写第二步乘积时,数位对错。

(2)没有考虑到学生口算能力的薄弱。学生出错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口算出错,原因之一是乘法口诀背错;原因之二是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出错。

(1)教学中既要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情景,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又要关注数学知识本身的逻辑联系,充分的利用已有知识学习新知。

(2)课堂上加强学生的口算练习。可以采取课前听算的形式,每天的题量可以少一些,但要细水长流,每天必练。

两位数乘两位数三年级学情分析报告篇九

本册教材紧紧围绕“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这一课程目标,以帮助、引导学生“学数学”为核心。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教科书注意选取发生在学生身边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有趣的、与现实意义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喜欢数学。如教材第二单元12页回收旧电池、14页乘车方案、16页北京申奥、20页猜猜看,这些情景与问题的呈现,让学生在熟悉的、感兴趣的问题情境中感悟、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

第二单元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百以内数的简单加减的基础上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等。接下来,我重点说课两位数减两位。

两位数减两位数,教材安排了4课时。内容设计呈现了“北京成功申办奥运”、“摆小棒”、“小明送给同学邮票”、“猜猜看”等学生喜闻乐见且有教育意义的情景。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设计的内容和情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尝试个性化的计算、估算方法,并积极地与同学交流,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下面,我着重谈一谈教材第16—17页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我的一些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正确地计算两位数不退位的减法

过程与方法:经历自主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爱祖国情感和为祖国的强盛而努力学习的信心。

教学准备:北京申奥画面或图片、课件

学习方式:小组合作、活动探究

本节课以北京成功申办奥运会为情境图,所以,课前课以让学生搜集有关奥运会的一些知识,以及雅典奥运会各国的奖牌情况。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又为课上学习打好基础。

一情景引入,创造良好氛围

教师努力营造让学生爱学、乐学的课堂教学环境,密切联系学生实际,创设教学环境,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今年刚刚开完雅典奥运会,根据课前积累,因此可以从学生的最近感知区入手,问“今年第28届奥运会在哪座城市举行的?你们知道下届奥运会在哪举行吗?下面,让我们再来重温一下那令人激动的历史时刻吧!”教师播放宣布20xx年奥运会主办权的的画面。我想,如果没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找一些图片给学生观看,看完后说说自己心里最想说的话。这样,以北京申奥成功的事情,激发起学生的自豪感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以学定教

“北京56票,多伦多22票,利用已知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留给学生这样一个开放性的题目,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像触角一样向外伸展。学生可能会提出“北京比多伦多多几票?”或“多伦多比北京少几票?”教师要使学生弄清这两个问题是一个意思,可以列成同一个算式56—22=,如果有的同学提出“北京和多伦多一共多少票?”,前面已经学了两位数加两位数,这时教师可以直接让学生列式解答,56+22=78(票)。

所以,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设想学生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怎么应变。在教学的过程中,尽管有时我们会觉得想得很周密,但在课堂上往往会出现我们意想不到的现象。这时,就需要我们教师临时调整教学策略,做到“以学定教”。

“56—22得多少?想一想,怎么算?”这是本课的的重点和难点,如果学生出现困难,这时候可以把问题放在小组内,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然后小组汇报。但如果已经有一部分孩子会计算了,这时还需要老师讲解吗?那就多此一举了。这时可以让他们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计算方法,然后请小老师到前边给同学们讲解计算过程,不清楚的地方教师再给强调。若学生提不到竖式计算的方法,这时教师可做为参与者提出来。

三鼓励个性化学习

还有的学生可能用竖式算出来的,这些教师都应该给以鼓励。这种形式呈现的算法多样化,不是同一问题不同解法的简单罗列,而是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个性化的算法交流。

计算出结果后,可以问一问学生北京比多伦多多34票,你有什么感受?激发学生爱祖国的情感和为祖国强盛而努力学习的信心。

四练习形式灵活多样

这节课的整体设计我把它放在了奥运会的背景下进行的,体现出整个课堂的完整统一性。因此,练习题的设计也是与奥运有连。对于课后练习,我是这样处理的:试一试用课件“空中的火焰”出示,“同学们,北京申办奥运会终于成功了,这是一件多么值得庆祝的事情啊!看,空中燃起了美丽的火焰。你喜欢哪个火焰?只要你答对藏在它后面得题,他就会然起来。”小学生的注意力比较短暂,这样可以激发起他们的积极性。练一练第一题可以让学生直接在书上完成,然后找几个同学到前面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第三题出示课件“奥运场馆”,每个场管里都有一组题,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直接说得数。这里教师可以多出一些题目,也可以加一些前面学过的内容。如果不使用课件,我们也可以找一些20xx年奥运场管的图片,既巩固复习了课堂学习,又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数学教育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知识生活化。“同学们,20xx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大家想去看比赛吗?”然后出示情景图,每个班的人数不一样,我想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一个调整,改为本班人数,小组讨论,列式计算。要提醒学生司机和教师都要占座位。

五课下作业拓展延伸

这样,将课堂学习与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用课上学到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第18—19页退位减法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会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在摆一摆、算一算的数学活动中,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体验算法多样化。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会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在用多种方法计算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加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准备:小木棒、图片或课件

学习方式:动手操作、交流研讨

教学时要使学生弄清楚十位上的“1”是怎么算出来的?教师引导时可以借助小棒,42减272减7不够减就要拆开一捆小棒,也就是向十位借了一个十。在学完数式计算后启发学生还有没有别的计算方法,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体验算法多样化。明白每种算法的算里。42—30=1212+3=15为什么要加3呢?要使学生明白应该是42减27,那么42减30多减了3,所以要把多减的3加上。学生在计算中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经历自主进行简单减法估算的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估算的意识,体验估算在生活和计算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主题图、动物图片和青蛙图片

学习方式:小组合作探究

这只是一个情景图。孩子们年龄较小,对于邮票可能接触的比较少,不太熟悉。怎么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生对相片比较熟悉感兴趣,一般教师家里都有相册,拿来便可当一个教具。课前可以先给学生看一看,一面课上分散注意力。“同学们,这是老师的一本相册,里面有80张相片,是我今年暑假旅游时拍的漂亮的风景,想送我们班每人一张,老师还有多少张相片?先估计,再计算”这样,不仅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联系了起来,还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激发起了学生的兴趣。

教材22—23页猜猜看

过程与方法:经历用学过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的过程;

教学准备:信息图、算式卡片、练一练第3题的课件

学习方式:小组合作探究、自悟、独立感知

猜猜看可以以情景图的形式出现,也可以学生从家里拿来实物,以小组或全班开展数学活动。

以上这些是我对教材的一些粗浅的理解,有不足之处请多多指教。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