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总结>项目共同体方案(汇总5篇)

项目共同体方案(汇总5篇)

时间:2023-10-03 19:50:32 作者:紫薇儿 项目共同体方案(汇总5篇)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方案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方案。以下是我给大家收集整理的方案策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项目共同体方案篇一

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双减”意见的精神,以“强课提质”为着力点,促进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研究,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结合“教学视导”所发现问题,探索教研共同体建设新路径,特开展此项活动。

主题研讨、同课异构。

二、活动时间

20xx年12月7日——12月22日

第一阶段:课堂教学展示,第一节本地教师,第二节送课教师。

第二阶段:授课教师教学设计汇报与组长点评、交流。

第三阶段:主题研讨。

1.开展活动片区内乡镇中学全体相应活动学科的全体教师。

2.开展活动送课区直中学各年级的学科组长三人(便于与交流学校对口年级开展交流活动)。

1.请参会教师按时签到,保持会场秩序,禁止随意走动。

2.各参会教师要服从学校疫情防疫安排、注意交通安全。

项目共同体方案篇二

为落实“双减”政策与“五项管理”要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养,加强校际间的交流、合作与分享,依据20xx年孟津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孟津区第三教研共同体全体成员单位通过完善制度措施,积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聚集课堂四度,致力教学减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第三教研共同体成员单位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落实“双减”政策,共研高效课堂。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为“致力教学减负聚焦课堂四度”。在落实“双减”的同时,引导老师们严谨教学,立足于有质量的课堂。聚焦课堂“四度”,即课堂教学的知识引导有精度,目标达成有效度,学生参与有广度,作业设计有梯度。通过研讨和实践,聚焦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提高作业设计水平,拿出实招硬招真招,发挥新典型、新做法、新经验的带动作用,实现课堂教学的新面貌、新气象、新变化。

共同体成员单位领导与骨干教师线下集中,线上研讨,汇集各校优秀教育资源,查摆教研疑难。通过调研各单位教研现状,明晰了现阶段的教研方向:落实“双减”政策与“五项管理”要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养。

教研有了方向,再次会议集中研讨:各校的教研成功之处与学情现状、需要解决的困惑,最终达成共识,即在落实双减和五项管理的前提背景下提高课堂效率。以聚焦课堂“四度”为途径、为抓手、为突破口(知识引导有精度,目标达成有效度,学生参与有广度,作业设计有梯度),实施高效课堂。

教学中,要少提“是什么”的问题;要多提“为什么”的问题,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要精提“做什么”的问题。教师根据一定的学习目标,精心设计问题,适时提出问题,精确引导,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使知识引导体现精度。

通过学生学习实践活动,引领学生把思维过程转化为智能的积淀和学习方法的运用,使教学目标的`达成有效度。

教师上课面向全体学生,教学要以学生为本,以全体学生为本,这要体现在学生主体参与课堂的广度上。

作业设计有梯度的实现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点:

(1)层次性梯度作业,将作业要求分为最低要求、一般要求和较高要求三种。

(2)创新型梯度式作业,以三维目标为前提设计必做型作业和选做型作业。

(3)针对性梯度作业,当学生解决本层次问题后,应鼓励他们挑战更高级别的作业,使之获得更大发展。

经过多次的商讨、否定、修改、提炼,最终确定了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致力教学减负聚焦课堂四度。

共同体的成员校根据本学期教研主题对本校全体教师进行“课堂四度”教学理念解读,引领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共同体学科教研组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授课、磨课、评课、反思交流等。

共同体成员单位通过合作研讨,收集各学科不同做法,形成经验。活动在共同体成员教研处的共同设计组织下,以骨干为引领,在学科组示范,以点带面,全员推进。

展示内容如下:

1.版面展示:介绍各单位在本次活动中合作共研的历程,课堂教学的做法,学科组研讨的心得经验和完成的要求。

2.材料展示:学校材料,学科组材料,教师材料,学生作品。

3.学生素养展示:展示双减实施以来,学生在素养方面的提升。

4.课堂教学观摩:各学科进行公开课观摩。

5.研讨交流:分学科进行研讨总结,教研室进行指导。

项目共同体方案篇三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瓯海区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xx-20xx)》(瓯委办发〔20xx〕99号)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为目标,以“优质、共享、均衡、共进”为主题,以初中学校共同发展体为主要举措,努力构建“校际联合结对、区域联片组团、区外联谊交流”的组团共进发展模式。通过理念、资源、方法、成果、品牌的共享,全面推进瓯海义务教育科学、和谐、均衡和可持续发展。

把初中学校共同发展体作为一个以整体提升均衡发展、教育质量、教师素质为目的的校际合作组织,通过教育行政部门的协调指导,将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发展水平处于不同层次的学校,组建为若干个“初中学校共同发展体”(以下简称共同体),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提升初中薄弱学校办学水平,实现不同学校之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全面推动瓯海初中教育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均衡发展、优质提升。

全区17所公办初中学校、4所民办学校,以区域位置划分分别组建成中心区、东片区、西片区、南片区四个初中学校共同发展体(具体名单见附件),建立教学联网、课程联建、教研联动、教师联训、评价联考的“五联”运作模式。共同体不改变个体学校的法人、校名和行政隶属关系,保持原学校人、财、物各自独立。在学校管理、教师发展、教育教学、课程开发、学科建设、教育科研等方面开展形式多样的校际交流合作,加强先进办学理念、管理制度和经验成果的共建共享,促进学校共同发展提升。共同体每个成员学校轮流当值,负责组织牵头安排一学年共同体内的各项活动的开展。

1.实施课程联建行动,深化课程改革

各初中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意见》,以新课程理念和新课程标准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加强课程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性教育,统筹校本课程建设,开发和设置多校共享的校本课程资源。

共同体要建立定期的研讨例会制度,每学期确定1-2个主题,至少开展1-2次“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专题研讨活动。各校也可邀请共同体其他学校的中层以上领导参与校本课程规划制订、校本课程开发整合、课程实施评价制度的研究、指导和交流。

共同体要积极发挥、整合各校师资、资源的优势,可依据趣味性、开放性、实践性、发展性、整合性的设计原则,以学生资源条件、办学目标为主要线索共同研讨、合作开发校本课程。共同体可以共同拟定校本课程开发目标,编制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实施校本课程编写、使用、评价与修订工作。要围绕校本课程的功能定位要求,提高教师课程开发意识和科研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项目共推进,成果共分享。

2.开展教育教学联网行动,促进办学效益共提高

一是创新载体,德育模式合作构建。加强共同体在德育模式、德育内容、德育载体、德育方法、德育活动、德育评价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尝试在常规教育、专题教育和大型活动教育的联合策划、组织实施;开展德育专题培训、德育论坛或班主任工作论坛等活动,促使共同体德育队伍的共同成长。

二是健全体系,学科质量合作推进。加强共同体内学生各学科(含体育艺术类课程)的质量过程管理合作。积极开展共同体在教学进度把握、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质量检测等方面的合作,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教学质量的监测和分析,做到“调研共同进行、问题共同分析、措施共同研讨、质量共同提高”。

三是完善机制,落实教学新常规。建立“教学常规管理专项视导”工作机制,共同体内每学年开展不少于1次的区域教学常规交叉互查或者管理调研,重视检查和调研结果的反馈、交流和后续跟进,发挥教学常规的指导功能。每学年针对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实际开展不少于1次的专题培训会。及时发现、总结、推广教学常规管理的先进典型,提炼管理经验。

3.开展教师联训行动,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共同体要根据共同体内的教研大组的教学发展需求,以解决教学问题,引领教改方向,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为目的,以按需施教、全员培训、学以致用、从严管理为原则,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形式,积极联合开展主题式校本培训活动。

以学科教师资源互补为重点,推进共同体内“走教制”改革,建立“名师型”走教,“特色型”走教,“补缺型”走教等走教模式,逐步解决薄弱学校、薄弱学科教师资源缺乏的问题。

4.实施教研联动行动,促进教师专业共成长

一是建立骨干教师引领制度。共同体学校要进一步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充分整合共同体内名师资源,建立名师团队工作室,以骨干(名师)的互派蹲点、互动指导学习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共同体内名师带徒、带教研(备课)组、带课题的“三带”活动。

二是建立集体备课教研制度。要建立共同体学科研训组织(片教研大组),各学科推举一位名师为兼职研训员、集聚共同体名师和各校教研组长资源,制定切实可行的共同体学科联片教研制度和主题式活动计划,扎实开展学科专题教研、集体备课和各类评课活动,每学期至少开展二次以上专题活动。

三是建立科研培训联动制度。共同体各学校要依托片区教研大组,积极组织在科研课题研究和教师校本研修方面的合作,共同开展学术论坛、教学沙龙、业务研修和课题研究等活动,交流先进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科研方法,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

三是建立研训员蹲点指导制度。区教师发展中心要加强对各共同体研训活动的指导,并积极探索开展以共同体为单位的片区教科研活动。一个共同体至少确定一名研训员蹲点指导,每学年不少于四次。指导开展课程规划与建设,督导落实教学常规,助推“课堂教学变革”项目,深化校本研修指导,开展教育综合评价的探索。

6.实施整体考核行动,促进教育发展共推进。一是开展“共同体评先考核整体捆绑,共荣共进”的方式,对学校的办学水平、教师的评先评优、学生的综合评价进行全方位整体考评。二是共同体内要统筹兼顾,对工作成效突出的学校和人员进行表彰奖励。

1.加强领导,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初中学校发展共同体既是推进我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组织,也是义务教育管理的.一种有益探索尝试,更是深入推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抓手。学校组团式发展工作由局长室直接领导,义务教育科具体负责实施日常管理,区教师发展中心重点负责共同体内教、研、训活动的开展指导,政工科负责各共同体干部、师资的互动指导,督导室负责各共同体计划的落实督查和工作评价,其他科室按需开展工作。

2.突出重点,建立项目式的推进机制。共同体重点工作的项目化和专题化是实质性推进组团发展的切入点,校际间校级领导、中层干部、骨干教师的互动是关键点。各校要创新思路,紧紧围绕“五联行动”,找准目标定位,既要关注各校共同需求,做到面上联动,又要关注学校个体差异,做到点上深化,突出共同体的工作重点。同时,要按照“有所侧重、分步推进”的原则,合理规划每学期的工作重点,确定每学期的项目和专题,并有序安排人员的互访互派,扎实开展以项目和专题为抓手,以人员互访互派为关键的互研互学互促进活动。每学期期初,共同体要将工作计划(项目、专题)含人员互动情况上报局义务教育科,每学期期末将工作实施情况书面报告局义务教育科。

3.立足实效,健全有效的工作制度。共同体工作应实现规范化、长效化管理,讲求实用性、有效性,努力做到“日常交流工作常规化,重点推进工作项目专题化”,实现上下联动,横向互动,形成合力。因此,要完善共同体工作制度。共同体根据组团式发展的总体要求,逐步建立、完善共同体内的校长联席会议制度、分管校长和教导主任例会制度、学习培训制度、质量监测制度、青年教师培养制度以及校本研修、校际交流、人员互动等各项制度。建立督学联系制度。督导室每年至少指派一位督学联系一个共同体,参与指导计划制定、重要活动开展、绩效评价与督查,听取共同体的项目、专题工作汇报,研究协调有关重大问题。每学期要对各共同体工作实施情况进行督导和评价,规范和激励共同体的工作步入自主、科学、实效、常态化发展轨道。各共同体要及时通报工作的动态并总结推进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建立重点项目和专题工作的推进指导制度。

1.宣传发动(5月底完成)。开好班子会、教师会、中层干部会,认真学习领会建立教育发展共同体重要意义,使共同体各层面对共同体这种创新工作机制提高认识,积极拥护,认真参与。

2.成立机构(6月底完成)。共同体要成立理事会,安排轮流当值事项(表1中带*号学校默认为第一年当值学校),主持并召开各项共同体活动,制定共同体的活动制度和章程。义务教育科召开瓯海区初中学校共同发展体成立大会。

3.制定计划(7月底完成)。各共同体学校依据“五联行动”要求,制定共同体学校行政管理交流、教师交流、教研科研交流、项目合作等计划。

4.组织实施(9月1日开始)。按照本实施方案精神,围绕工作内容,逐步落实,稳步推进。实施过程中,要因地制宜,注重方法,力求实效;要加强联系,互通信息,共同推进;要关注情况变化,及时分析工作状况,总结经验,查找问题,调整工作方案,完善工作措施,促进共同体工作健康发展;要注意收集资料,建立档案,如实记录实施情况。

5.总结推广。区教育局对共同体建设情况每学期进行一次专题调查研究,每学年召开一次工作分析会议,介绍试点经验,在全区其他学校推广,促进全区初中办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项目共同体方案篇四

为贯彻落实《浙江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关于新时代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依托互联网等技术优势,构建仙居一小与埠头镇对垟小学、十都英小学两所乡村完小结对帮扶共同体,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实现学校间优势互补、均衡发展、共同进步,现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按省政府“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部署要求,依托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优势,把教育资源下沉到对垟和十都英两所村小,激发村小的办学活力,提升两所村小管理、质量、师资、文化等整体水平,实现城乡结对帮扶学校管理共进、教学共研、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师生互动、差异互补,从而助推我县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组长:

副组长:

具体工作负责人:

成员:

1.结对学校:仙居县第一小学——对垟小学、十都英小学

2.结对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美术、音乐、劳技及班主任工作

同步课堂:利用互联网技术,由仙居一小学校结对学科的授课教师同时对本校学生和结对帮扶学校学生开展视频直播互动教学。使结对的学校学生实现同步上课、同步作业、同步接受辅导,结对的学校教师共同备课、共同上课、共同批改作业和辅导学生,共同进行质量检测,让乡村学校的学生同步享受到城镇的优质教学资源。

教师网络研修:由线上研修和线下研修两种方式相结合,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优化师资队伍。线下,由仙居一小牵头组织进行集体备课,主题研修,双方老师共同成长。线上,定时不定时地进行教学研讨,课例研讨,重难点突破研讨等,并开展团队式的项目研讨活动,以此提升城乡教师教学整体水平。

资源共享:仙居一小无条件向对垟和十都英两所小学提供各类教育教学资源,涵盖教育管理、教学资源、文化建设等,通过共享,浸润两所村小快速发展。

课题研究:由仙居一小教科室牵头,各学科组长负责,与结对学校一起开展课题研究。

1.同步课堂。学校每学期将通过“主题教研”“项目团队”“家常课堂”等众多形式,把课堂向对垟和十都英两所学校开放,让对方学校的学生和老师融入到仙居一小的课堂教学中。同时,在基于学情的基础上,双方教师互相把控课堂,让远程教学更加高效。学校预计每学年向两所学校输送100多节优质课。

2.教师网络研修:由仙居一小和结对学校共同开展线上线下集体备课、教学诊断和主题研修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城乡教师教学整体水平。

1.结对学校分管校长作为结对的专职联系人,校际间要加强电话联系,及时通报信息,统筹安排相关活动。

2.结对学校应提前一周向对方通报各自的教育教学活动方案,提前准备。

项目共同体方案篇五

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双减”意见的精神,以“强课提质”为着力点,促进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研究,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结合“教学视导”所发现问题,探索教研共同体建设新路径,特开展此项活动。

主题研讨、同课异构。

二、活动时间

20xx年12月7日——12月22日

第一阶段:课堂教学展示,第一节本地教师,第二节送课教师。

第二阶段:授课教师教学设计汇报与组长点评、交流。

第三阶段:主题研讨。

1.开展活动片区内乡镇中学全体相应活动学科的全体教师。

2.开展活动送课区直中学各年级的学科组长三人(便于与交流学校对口年级开展交流活动)。

1.请参会教师按时签到,保持会场秩序,禁止随意走动。

2.各参会教师要服从学校疫情防疫安排、注意交通安全。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