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心得体会>新时代从心出发心得体会(优质18篇)

新时代从心出发心得体会(优质18篇)

时间:2023-11-19 06:54:16 作者:碧墨 新时代从心出发心得体会(优质18篇)

写心得体会是一个反思和思考的过程,通过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教训,可以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这些范文涵盖了不同领域和不同主题的心得体会,包括学业成长、职场经验、个人成长等方面。希望大家能够通过阅读这些心得体会范文,从中汲取灵感和启发,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和思维能力。快来一起看看吧,相信一定能够有所收获!

心得体会

新时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也是一个变革的时代。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新时代有着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在过去的几年中,我通过学习、工作和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深刻感受到了新时代所带来的变化和影响。

新时代意味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普通人,我们需要思考如何与时俱进,如何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在我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在学校和工作中,我一直在努力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这些都是适应新时代所必需的。同时,有效地运用自身的能力来服务社会,也是体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

第三段:社会变迁与个人责任。

新时代,伴随着社会变革的脚步,权利和责任也在发生变化。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认识到自身的责任与义务,并以此为出发点,主动参与到社会进步的行列中来。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我们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推动社会和谐与共同发展,用实际行动为新时代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四段:思想觉醒与创新精神。

新时代对我们提出了更高更广泛的要求。在思想方面,我们要保持警醒,不断追求真理,勇于创新,避免停滞不前和敷衍塞责的倾向。在实践中,我们要具备创新精神,敢于尝试,敢于跨越,勇于打造自己特色的品牌,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积极推动新时代社会的发展。

第五段:结语。

正是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深刻感受到了人类社会的巨大变化。在新一代青年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应该从思想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自我提升,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为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新时代,我们不仅仅是未来的希望,更是当代国家和社会的中坚力量,相信我们的未来将会更加美好。

纪念红军长征出发85周年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心得体会5

最近,学习了《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开篇——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章节。深感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的执政理念和亲民爱民的真挚情怀。

彰显了人民的主体地位。他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饱含着对人民的尊崇和热爱。回看他一路走来,始终尊重人民的主人翁地位,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

体现了鲜明的人民立场。他坚持为民服务理念,践行党的宗旨的根本要求。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带领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蕴含真挚的为民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无论是在基层、在地方,还是在中央工作,最牵挂的是人民群众,展现出亲民爱民真挚情怀。他主政精准扶贫,亲赴穷困老区、边疆,倾心为老百姓解困、脱贫出实招、抓落实。下大气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让群众坚定跟党走的信心和信念。

通过学习,更加深了我对习近平总书记的崇敬,更加坚定了跟习近平总书记走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作为一名在集体企业工作的基层党务工作者,树立“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的理念,就是要在岗位工作中,围绕职工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尽心努力工作,用心服务职工”。要直面职工群众的现实需要,关注职工群众冷暖,反映职工群众诉求。带领职工群众积极投入企业经营创效,创造美好生活,使职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小康路上一起走。

纪念红军长征出发85周年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心得体会5

30年前的1986年,我刚从总参谋部调到中央电视台军事部,正赶上拍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50周年10集电视连续节目《长征·生命的歌》。初来乍到,担任编辑,知道了很多关于红军的传奇故事和有趣的细节。比如四渡赤水,毛主席用兵真如神。为什么说红军会那么神呢?除了党中央、毛主席正确运用战略战术之外,掌握敌人情报也很重要,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信息战。当时红军从国民党部队缴获了一部电台,敌人开始不知道,还在电台里狂妄地直接用明语对话。红军通过电台既了解了敌人动向,又故意用敌军上司的口吻发出指令,调动敌军的主力部队晕头转向地朝相反方向去追赶。尽管后来敌人发现了情况,修改了密码,红军又想办法破译了密码。这才有了《长征组歌》里“四渡赤水出奇兵”“兵临贵阳逼昆明”“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的几句经典歌词。这档电视节目获得了全军专题片特等奖。

纪录片片头。

第二次拍长征是在时隔后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这次我接任了总编导。我首先想到的是,10年前我们釆访到了当时健在的红军聂荣臻、徐向前两位元帅,这10年间,两位元帅先后离开了我们,随着肖劲光大将的辞世,10位大将也都离开了我们。我要利用这次机会尽可能在更大的范围内,抢救性地采访拍摄,我特别邀请了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陈铎来演播室主持节目。这一次,我们釆访和收集到张宗逊、洪学智、萧克、张爱萍等10位上将,以及部分开国将领,后来转到地方的领导人,红军后代,国际友人,党史、军史专家以及原国民党官兵等,留下了极其珍贵的影像素材。其中,原红一方面军团政委郭林祥上将,讲述了红一方面军从离开中央苏区的8万多人,到陕北只剩下1万人左右的悲壮历程。原红25军团政委王诚汉上将,讲述了红25军政委吴焕先身先士卒、屡建战功,不幸于会师前英勇牺牲,3400名官兵跪在政委牺牲的河边,高喊“我们要政委”的悲壮故事。原红二方面军师政委廖汉生中将,讲述了在阿坝草原上只比他小一岁的警卫员把煮好的牛皮鞋底给他吃,说“你是首长,还要管事”,这种可以牺牲自己来保全同志生命的感人故事。原红四方面军88师政委郑维山中将,讲述了与红一方面军会师后,朱德总司令一早来看他们,没有打搅他们,坐在凳子上等他们醒来,并和蔼亲切地和他们谈话的经过。原陕北红军军长何晋年少将,讲述了迎接红25军、中央红军到达陕北的难忘经历。这些亲身的经历,真实、生动、感人,我建议这档电视节目的名字定为《长征·英雄的诗》。它和10年前的《长征·生命的歌》,被当时广播电影电视部的领导评价为“堪称姊妹篇”。这次长征节目,获得了中央电视台优秀节目一等奖。

陈荻芳大校在宣讲。

两次拍长征,当时在社会各界都产生了很好的反响,但受到篇幅的限制,还有很多长征的内涵没有得到很好的挖掘,特别是长征中的许多不可能,最终都成为可能,这是为什么?我特别想要用充分的时间、足够的篇幅,不断深入采访,逐步深度解读,由此引发了我要第三次再拍长征的渴望。

时间很快到了,与前两次不同的是,我选择了与70年前,也就是1934年10月长征开始作为节点,同步制作、同步播出,提前筹划了方案。正当我满怀信心要报选题时,接到了部队要我退休的命令。这个时候,我没向组织提出任何其他要求,而是诚恳地希望再拍一次长征,片名为《解读长征》,每周一集。广告语是“与70年前时空同步,用今日观点解读长征”。

我们摄制组人员很精干,军事科学院长征研究专家徐占权、撰稿人李凯军,主持人唐剑都是一个顶几个用的人。一个28岁的年轻编导,每周通宵达旦好几夜。有一次他无意抓自己的头发,竟然一把把脱落,我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一位年轻的妈妈,刚刚生完孩子不到两个月,就参加了摄制组,一干就是一年。我当时也已经年近60岁,心理压力大,右腿膝盖突然积液肿胀走不了路,咬着牙靠打针吃药坚持工作。我和摄制组一道勇敢地挑战了拍摄播出、经费筹措、身体透支的极限,节目收视率稳中有升。

长征沿途留下了很多宣传标语和石刻口号,“平分土地”是红四方面军在四川刻下的最大的标语之一,每个字高7米、宽5.3米,相当于一座3层楼房大小。当年协助红军錾刻标语的老乡说,红军说话算数,说打土豪分田地,就给老百姓分田地。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军旅书法家李铎从标语的数量上、内容上、视角上,特别是用什么样的字体宣传效果最好等方面,解读了红军是一支真正有文化的革命军队。

为了真实体验,我们还把演播室搬到了红军两次渡赤水河的二郎滩渡口现场,泸州电视台把转播车开来了,还专门找来了当年为红军渡河的老船工现身说法,请房东乡亲讲述当年的红军英勇打仗、纪律严明的所见所闻。

《解读长征》从开播到10月,整整一年,共播出了53集,完整地解读了红一方面军、红25军长征的历程。而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还有一年的长征历程,以及三大主力红军大会师都没有拍,这成了我当时心中最大的遗憾。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和中央电视台国际电视总公司为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要拍摄一部电视节目邀请我担任总编导这是我第四次拍长征又一次圆了我的梦。我深思熟虑后感到红军从1934年10月被迫转移走过千山万水历经千难万险到1936年10月胜利大会师这两年创造的奇迹在中国革命历史的长河中绝非偶然。它所产生的长征精神前与中华民族历经艰难、百折不回的民族精神息息相关后与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执政理念一脉相承。因此我找到了展示长征精神承前启后的切入点。

1950年4月13日,我国最长的川藏公路北线破土动工。担任筑路总指挥的就是曾经三过草地的老红军陈明义将军,他率领7万大军发扬长征精神,奋战了4年半,在1954年12月25日,全长2412公里的川藏公路北线修通了。然而,有3000多名筑路官兵和民工,长眠在了这条西部天路上。这条天路平均不到1公里就有一位烈士倒下,这条天路就是用鲜血和生命筑成的。这条路就和长征路一样曲折和艰难,结果又绝处逢生走向胜利。因此,我提议这部片子的片名确定为《长征·胜利的路》。

参加4次拍长征,越拍越有感情,也是我从40至60岁之间完成的,这整整成了我生命中最值得回味的岁月,我很欣慰,也很享受。虽然我已经退休了,但心里总是念着长征,长征是一个取之不尽,挖之不竭的精神富矿,我希望和热爱长征、研究长征、实践长征的朋友,把弘扬长征精神的使命担当起来,把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作为新的起点,并永远成为常态。我还希望有朝一日,用我4次拍长征的经验和资源,和我们年轻的电视工作者一起,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再拍摄一部电视片,片名就叫《长征·复兴的梦》!

长征文物中的红色记忆。

军博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大型综合性军事博物馆,从1960年8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起,一直都设有专门的红军长征展区。自19起,军博连续举办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70周年、80周年大型主题展览。展览中展出的一幅幅照片、一件件文物以及美术作品、景观等展品,生动逼真地向观众再现了长征这段悲壮而光辉的历程。

每次长征主题展览,红军过草地时吃剩的皮带都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为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我采访过几位老红军。红军走过的草地属于偏远贫瘠、经济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加上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红军根本没有办法筹措到足够的粮食。红军3个方面军先后五过草地,草地里的野菜也早就被吃光了。最后往往皮带成了唯一可以吃的食品。皮带可不像咱们吃饼干那样用手一掰就嘎嘣嘎嘣地咬着吃就行了,得用经过多次实验才得出的方法:就是先用水泡,泡到一定程度再用火烤,烤透了再放到锅里煮,然后把一条皮带分成几截发给大家吃。不单是皮带,包括皮鞋、皮挎包、马鞍子都被吃光了。不管味道如何,这些皮制品曾经拯救了许许多多红军战士的生命。当时红军中就流传一首打油诗:“牛皮鞋底六寸长,草地中间好干粮,两寸拿来熬野菜,两寸拿来做清汤,一菜一汤好花样,留下两寸战友尝。”当时要想留下一条皮带,那不是自己能说了算的,要经过党小组、党支部的批准。这次军博展出的皮带是红四方面军战士周国才吃剩的皮带,全班的皮带一条条地轮着吃,最后才轮到当时年仅14岁的周国才。这条皮带是他在战斗中缴获的。这个时候,他估摸着快要走出草地了,就哭着请求大家说:同志们,别吃了,留着做个纪念吧。就这样,这条皮带保留了下来。周国才一直非常珍惜,还在上面烫了“长征记”3个字。每每看到这条珍贵的皮带,红军长征的艰苦岁月就好像浮现在我的眼前。

红军过草地非战斗减员数量巨大,为什么呢?我做过专题考证。在草地上行军,一怕踩进草甸中的泥沼。行军时必须时时刻刻小心翼翼,脚要踩在草丛根部。泥沼一般很深,如果一旦踏进去,越挣扎就会陷得越深,不及时抢救,三五秒中就会被污泥吞噬,只留下几个气泡了。哪怕陷进去不动,一二十分钟后泥浆也会没过脑袋,不见了踪影。二是怕过河。河底也有泥沼,失去了草根的依托,一不小心踏进泥沼之中,旁边的人根本没有办法施救。三是怕中毒。草地上的土壤水分达到饱和状态,致使土壤严重缺氧,厌氧状态下有机物分解缓慢,只呈半分解状态,最终形成泥炭。泥炭层会产生沼气,雾蒙蒙地飘着对人的呼吸产生很大威胁。还有草丛里的水,由于久不流动,已经腐朽变质,散发着恶臭的气味,喝了就会使肚子发胀,甚至中毒而死。如果不慎脚划破了,被这毒水一泡,也会红肿溃烂。四是怕气候多变,温差悬殊。一会儿是烈日当空,一会儿又是风雨交加;一会儿是漫天大雪,一会儿又是冰雹骤下。陡然降温不但令人难以忍受,更容易使人生病、发烧。

正因为如此,红军总指挥部考虑草地行军的特殊性,决定部队要轻装前进,还特别规定,炊事兵每人携带的重量不准超过40斤。红三军团一个连队的炊事班本来只有7人,他们扔掉了很多盆盆罐罐,唯独坚决不舍得扔下一口30多斤重的行军锅。进入草地后,这口锅果然派上大用场,用它烧开水、做饭、烧姜汤,在草地恶劣环境下,就是这一口水、一碗汤,为保持人的生命力发挥了重大的作用,甚至说是神奇的作用。炊事兵只带了3天的口粮,背着沉重的行军锅,顶着风雨在草地沼泽中行走,比一般战士更重更累。一次次前面的炊事兵走着走着就栽倒在草地上牺牲了。后面的炊事兵默默走上前去,背着行军锅继续向前。连队走出草地时,全连战士没有一个掉队减员的,可是7名炊事兵却长眠在草地上,连一个人的姓名都没有留下来。但长征路上这段战友情深的故事却一代一代流传。几十年来,我们军事博物馆一直在查找这么一口锅,今年的长征主题展,新征集到的行军锅也首次展出。

长征主题展览的大量文物中,尤为珍贵的是一条斑驳古老的木船。它是206月,在中央红军的长征出发地——江西于都发现的。消息传到军事博物馆后,我们立刻组成专家组赶到于都县考察鉴定。据文献记载,当年红军8.6万余人从于都县出发,要渡过600米宽、3米深,流速达每秒1.2米的于都河,想徒步涉水肯定是不行的。此时,敌人正在向于都逼近,情况万分危急。当地老百姓闻讯后,立即自发送来800余条木船,还有大量的门板、床板,一位70多岁姓曾的老人家把自己的寿材都送了来。红军迅速利用这些船在8个渡口架设5座浮桥。在每条船的船头还亮起了一盏马灯,每当夜晚800盏马灯映红了整个河面,导引着红军部队过河。为了防止国民党飞机轰炸,这些浮桥白天拆、晚上架,8天里15次反复架设和拆除。当时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周恩来万分感慨地说了一句话:苏区人民真好,于都人民真亲。……在于都县,我们根据船形、船质,以及走访当地老人后,最终确定这条船就是当年红军用过的那种船。木船离开于都那天,老区乡亲们将木船披红戴花、装扮一新,万人空巷、前呼后拥。一路走一路唱着《十送红军》,还采取当地嫁新娘的方式,将木船抬上车。看到这个场面,我的眼睛湿润了。几十年过去,老区人民心中对红军依然一往情深。部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新长征路上继往开来再出发。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党中央想的就是千方百计让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

5月20日至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革命老区考察调研,深入企业、农村、革命纪念馆,实地了解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工作进展情况,深情缅怀当年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在苏区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勉励大家一定要牢记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新中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倍加珍惜我们党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强调不能忘记党的初心和使命,不能忘记革命理想和革命宗旨,继续高举革命的旗帜,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江西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红土地。老区人民为革命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巨大贡献。现在国家发展了,人民生活改善了,我们要饮水思源,不能忘记革命先辈、革命先烈,不能忘记革命老区的父老乡亲。在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更要把老区如期脱贫摘帽的工作抓紧抓好,着力解决好“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让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生活。脱贫摘帽并不是万事大吉,而要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好,加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健全乡村治理体系,使乡村的精神风貌、人居环境、生态环境、社会风气都焕然一新,让乡亲们过上令人羡慕的田园生活。

“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进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的最好时间节点。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就是要教育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增进群众感情,践行群众路线,锤炼忠诚干净担当政治品格,当好人民勤务员,为完成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而努力奋斗。这也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此时赴革命老区考察调研的深意所在。

革命理想高于天。在当年中央苏区和长征途中,党和红军就是依靠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强的革命意志,一次次绝境重生,愈挫愈勇,最后取得了胜利,创造了难以置信的奇迹。今天,在新长征路上,我们要战胜来自国内外的各种重大风险挑战,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依然要靠全党全国人民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强的革命意志。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和长征精神,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铸就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革命精神。这些伟大革命精神跨越时空、永不过时,是砥砺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不竭精神动力。我们要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教育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永远发扬伟大的革命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路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摆在我们面前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工作更伟大。共产党人的长征永远在路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革命的旗帜,弘扬革命的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在新长征路上续写新篇章、创造新辉煌!

纪念红军长征出发85周年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心得体会5

众力并则万钧举,人心齐则泰山移。政府工作报告绘就了新一年工作蓝图,我们要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始终为人民奋斗、同人民一起奋斗,竞相奋斗、团结奋斗,把梦想写在国家、民族灿烂的未来中。

步入新时代,如何使改革落地见效?如何履职尽责?代表委员们有自己的想法。

“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创新发展新突破,要积极发挥深圳在推动科技变革、产业变革中的作用,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合作新平台。”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深圳市市长陈如桂说。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电公司杜儿坪矿掘进一队副队长董林表示,展望新征程,他准备学习智能化设备操作,努力向“高精尖”技术队伍迈进。“去产能任务依然艰巨,改革阵痛还会持续,我们要咬紧牙关、勤学苦练,因为时代不等人啊!”董林说。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任务中,很多和农村有关。“要实现乡村振兴,有很多基础工作要做。”余必丽说,首先要开展好“三变”改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利用好农村闲置土地。村党支部要搭建好平台,壮大村集体经济。其次要加强技术培训,让每个村民掌握一到两门实用技术。

“作为一名新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我感到身上责任更大了。我不仅要把这次全国两会会议精神向乡亲们传达好,还要带领村民继续奋斗、建设美好生活。同时,我还准备做一些关于乡村振兴的调查研究,为富民强村找出路、想办法。”余必丽说。

“作为一名基层民警,我的职责和使命是守护百姓的平安,让每个人都能在新时代、新起点,为美好生活而奋斗。”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西安市公安局莲湖分局劳动南路派出所民警郝世玲说,作为新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将把两会精神带回去,同时让更多人学法、守法、用法。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曲周县“爱心车队”队长张青彬说,回去之后,首先要紧紧抓住当下这个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把我们燕赵儿女拥护、爱戴习近平总书记的真挚情感,化作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强大力量,落实到每项工作中”。

作为“爱心车队”一员,张青彬准备把之前形成的“七项免费、两项半费”等机制延续下去,把为群众做好事的传统继续下去,把过去没做完、没做好的事更彻底、更完美地做好,带领车队一如既往地为广大群众服务。

侨联是党和政府联系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桥梁和纽带,在新时代将争取更大作为。刘以勤表示:“在新时代,作为一名侨联工作者,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主责主业上聚焦发力,在根本任务上深耕厚植,广泛凝聚侨心、侨力、侨智,团结动员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纪念红军长征出发85周年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心得体会5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前进道路上,“四大考验”“四种危险”依然存在,改革“硬骨头”依然难啃,发展短板亟待补齐,风险挑战尤须防范。肩负新使命、踏上新征程,迫切需要我们激荡新气象、激发新作为。

“我们共产党人心中装着民族、装着人民的利益,没有过不了的难关,没有渡不了的险滩。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一定会达到目标。”苻彩香说。

近年来,中国创造了一系列工程神话。全国政协委员、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顾明表示,过去,工程建设领域的先进技术很多被国外垄断。经过几代人努力,尤其是近5年来,我们突破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虽然很多领域起步晚,但因为我们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很快就赶超上来了。”顾明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_,对中国工程建设领域未来面临的“硬骨头”十分清醒。他说,随着中国发展水平提高,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需求逐步向山区、沿海等结构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的方向发展。“但中国工程人有善于学习、努力拼搏的奋斗精神,也有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意识和决心,同时还有做大项目的勇气,这是很难能可贵的。”_表示,相信中国工程人未来一定能设计、建造、完成更高难度的工程项目。

“我十分赞同用‘奋斗’来概括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新青年出版社董事长冯丹藜表示,中国改革进入关键时期,我们要继续发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凝神聚气,奋斗不止。

“‘奋斗’作为中国经济腾飞的不竭动力,是几代人克服困难、努力拼搏的幸福来源,也是整个中华民族实现复兴的意志体现。”全国政协委员、搜狗公司首席执行官王小川表示,新时代奋斗者应该不怕失败、敢于挑战、勇于担当,做追求极致的创新家,做不忘初心、怀揣梦想、矢志奋斗、再次踏上征程的开拓者。

纪念红军长征出发85周年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心得体会5

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思政课教师是党领导和依靠的铸魂者,要做到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纪律严、人格正,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当好灵魂的工程师,为未来的奋斗者铸魂。

以马克思主义特性铸魂青年学生。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社会革命的历史实践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任务以及奋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未来预期相结合,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发展做出了理论创新和理论总结,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100年前,中国青年们呼唤着“德先生”和“赛先生”,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带来了思想基础。从此中国有了一批围绕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之下的青年群体。正是这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奋斗牺牲,才换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今天的中国青年要真正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牢思想大坝,坚信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增砖添瓦、贡献力量。

以人民性铸魂青年学生。“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以及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开始显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为人民的美好生活努力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勉励青年,“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作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历史和实践深刻地启示我们,青年只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才能迸发出最强劲的奋斗力量。广大青年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立场,学习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情怀,教育引导广大青年站稳人民立场、保持人民情怀,以人民为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与人民同守战线,与人民共创事业。

以传承性铸魂青年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要教育引导新时代的青年学生进一步领会思想精髓,不能仅仅将眼睛盯住眼前的世界,而要从伟大的中国历史和文化中去探寻推动当今世界发展的智慧和启示,同时也要将自身奋斗融入到历史的进程中去。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必须加强对青年学生的近代史教育,让他们能够更加深刻、直观地领略到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奋斗历程的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广大青年学生更要具有宽宏的历史视野、深邃的历史智慧和“建功必须有我,功成不必在我”的历史担当。

灵魂愈是强大,信仰愈是坚定,前途愈是光明。当代中国思想政治理论课铸魂育人的重要工作,就是让广大青年学生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汲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养分,使青年学生更好地魂归主义、魂系人民、魂牵历史,做有思想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不负时代与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纪念红军长征出发85周年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心得体会5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3月底的西柏坡,春意盎然。

1949年的三月,在成功指挥“三大战役”、胜利召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后,毛泽东主席带领中共中央从西柏坡启程,踏上“进京赶考”之路。临行前,毛泽东说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60多年的实践证明,我们党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同时,这场考试还没有结束,还在继续。

为更好地传承革命精神,继续做好新时代“考试”的答卷,全面启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新闻宣传,中宣部28日在河北西柏坡举行“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启动仪式。全国近百家媒体的新闻记者以及部分高校学生等约300人参加了仪式。仪式后,数百位新闻人将从西柏坡出发奔赴全国各地蹲点调研采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谱写出无愧于时代的亮丽答卷。

中共指出,西柏坡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的圣地、精神的高地,在这里举行启动仪式就是要寻根探源、追溯初心。他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用心讴歌光辉历程,用情展现人民奋斗,用功书写精品力作,激发干部群众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真挚情感,凝聚新时代团结一心、艰苦奋斗的磅礴力量。

纪念红军长征出发85周年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心得体会5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作重要讲话,首先强调的是理论武装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展这次主题教育,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的迫切需要。为此,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必须加强理论武装,提高政治站位,以此来推进支部建设。

一是要在真心学习上下功夫。真心学习理论是一种政治态度,也是提高政治站位和推动工作的动力源泉。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其能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基层党支部建设好坏。实践证明,要不断提高自己,不断改造自己,就必须自觉加强理论学习。不学习就会落伍,就会迷失政治方向,就不能正确把握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不能更好地运用新理论解决新问题,就可能造成工作质量低下或者失误。

二是要在学通弄懂上下功夫。理论学习是硬功夫,来不得半点虚假。在新时代,我们党顺应时代发展新要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丰富、逻辑严谨,没有钻研的硬功夫,就难以学通弄懂、融会贯通、理性认同。因此,理论学习要静心凝神,原原本本读原著、原汁原味学原文、逐字逐句悟原理,做到知其言更知其意、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进而以理论上的清醒保证政治信念的坚定,提高政治站位。

三是要在结合实际上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曾引用一句古诗“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所有的学习和思考都要导向实践。在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中,基层党建工作要求高、任务多。为此,要结合本单位实际,持续推进党支部“三会一课”质量年工作,夯实党建工作基层基础;继续探索“面上学习+主题宣传+日常谈心”的职工宣传教育模式,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真心关心和服务职工,积极开展“一人一事”思想政治工作,确保职工队伍稳定。

纪念红军长征出发85周年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心得体会5

近日,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和人民网强国论坛联合主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网上系列座谈会。座谈会第四场邀请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院)长谢春涛,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蔡昉,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向明,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吴舜泽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围绕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以下简称《三十讲》)所关注的“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美丽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等热点难点话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与会嘉宾一致认为,《三十讲》全面系统深入精准地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逻辑清晰、语言鲜活,是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论读物,对于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有非常显著的帮助。

精准脱贫是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集中体现。

贫困问题是关乎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也是党和政府保障改善民生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蔡昉在座谈会上表示,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也是党中央着力解决的问题。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贫困老乡能不能脱贫。”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坚持用新发展理念在民生短板上发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加大扶贫收入,创新扶贫方式,扶贫开发工作呈现新局面,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和一系列开创性成就,随着一系列惠民富民政策的推进落实,我国的贫困人口总数不断下降、贫困地区面积不断缩小,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对于如何推进精准脱贫,刘元春表示,要在精准实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对此,他建议:一要进一步明确精准脱贫的目标,坚持“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既不降低标准,也不抬高标准,要抓好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人群的脱贫工作;二要着力提升贫困群众的内生脱贫的动力,夯实精准扶贫经济基础和制度基础;三要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坚持大扶贫格局,常抓作风机制建设,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来抓。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千年大计。前不久,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同志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必须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

对此,吴舜泽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很早就用金山银山、绿水青山作比喻,生动形象地阐明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

全国生态环保大会正式确立、明确宣示、总结归纳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吴舜泽强调,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亮点,也是这次大会的一个标志性成果。“《三十讲》虽然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没有进行具体归纳,但是在《三十讲》中的第22讲,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都有体现,体现了习近平经济生态文明思想的精髓。从这个角度来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发展的思想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产物。”

中国梦即是人民的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进、开辟未来的精神旗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中国梦视野宽广、内涵丰富、意蕴深远。王向明表示,中国梦的实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个梦想,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表达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国梦是一种形象的表达,是一个最大公约数,是一种为群众易于接受的表述。”这意味着每一个人能在为中国梦的奋斗中实现自己的梦想,因此,王向明指出,中国梦是国家情怀、民族情怀、人民情怀相互统一的梦。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同时,中国梦的提出,不仅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在国际社会也产生强烈反响。中国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在实现各自梦想的过程中相互支持,相互帮助,中国愿意将自身的发展经验和机遇与世界人民共享,“因此,中国梦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中国梦与人类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梦想相一致,是开放、包容、共享的梦。”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管党治党提供科学指南。

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这一思想载入宪法。当前,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谢春涛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做贡献。它集中反映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立场、民族抱负、世界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的历史性变革和成就,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的结果,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不懈追求。

谢春涛表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为实现管党有方、治党有力、党建有效提供了科学指南。“理论的力量是巨大的,我们党历来重视理论武装,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宣传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它成为我们全党全国人民的共识,在实践当中让它发挥更大的作用。”

学钟杨精神,在新时代长征路上砥砺前行。

鲁迅先生说过,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钟杨,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卓越的科研工作者、杰出的人民教师,就是这样千千万万个民族脊梁的典型代表,他用自己的一生忠诚地践行了对党和人民的承诺。他曾经说过,“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同样,一种精神也可以鼓舞亿万人民。斯人已逝,精神永存。钟杨精神像一颗种子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像一盏明灯照亮无数人的前行之路。钟杨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

学钟杨精神,不忘初心,忠于理想。人生53年,援藏16载,每年在xz工作150天,共计跋涉50多万公里,收集到上千种植物的4000多万颗种子;从事植物学、生物信息学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30多年,桃李满天下;参与筹建上海科技馆、上海自然博物馆,作为学术委员会成员义务服务……这一串串数字的背后是钟杨每天只休息3、4个小时,长期与17种高原反应不断抗争,不知疲倦地与时间赛跑,是他时刻秉怀作为党员、作为教师、作为科研者的使命和责任感。只要国家需要,再艰苦的科研也要去做,钟杨心中牵挂的是国家、是科研、是学生,唯独没有家人和自己。他短暂而又充满光辉的一生都是在书写着不忘初心,矢志不渝,教书育人,科研报国。

学钟杨精神,动真碰硬,苦干实干。为保护种质资源,打造国家生态屏障,钟杨毅然放弃上海舒适的工作环境,一脚踏入青藏高原“生命禁区”,足迹遍布xz最偏远、最艰苦的地区。别人嫌苦叫累不愿意去的地方,他都抢着去。不管是遭遇山石滚落,还是露宿野外,他都坦然接受,将自己的所学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痛风发作,腿痛难忍的时候他仍咬牙坚持爬到海拔6000多米的珠峰采集种子;突发脑溢血,中风以后他稍作休息又不顾医嘱以忘我的精神投身xz建设。别人定闹钟是提醒自己起床,而钟杨凌晨3点定闹钟是为了提醒自己休息。他像一个英勇的战士无畏地冲在科研第一线,间培养了6名博士、8名硕士,还填补了xz生态科学高等教育的空白。

学钟杨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一名党员,要敢于成为先锋者,也要甘于成为奉献者。”钟杨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钟杨少年得志,15岁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毕业后分配到武汉植物所,本来可以养尊处优,悠哉游哉地过完自己的一生,但他却在放弃了副厅级的岗位,选择成为一名普通老师。为了投身植物研究,他更是远离家乡和亲人,带着面包、榨菜加矿泉水,数年如一日,秉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坚定信念,执着为祖国的科研事业作奔波忙碌,为培养下一代植物学研究人才而不懈努力。堂堂名牌大学教授,勤俭到住旅店时会将剩下的肥皂头和一次性牙刷带走,穿着29块钱的牛仔裤,戴着赶毛驴的人才戴的破帽子,却给xz大学捐助了几十万元。钟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什么叫做敬业奉献。

如今,钟杨先生的骨灰已经撒入奔腾不息的雅鲁藏布江,永远留在那边他毕生所为之奋斗的土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虽然人已远去,但他的精神遗泽将滋润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砥砺前行。

踏上实现宏伟蓝图的新长征。

核心提示全国两会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党的十九大提出的行动纲领、战略决策、重要部署落实到一个个报告、法案、方案中,在新时代征程上树起一座丰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战略安排既实事求是,又面向未来,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我们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化、开放再扩大。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各项政策措施开花结果。我们要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乡村振兴等诸多战略。

“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是新长征的总动员,让我们共同奋斗,脚踏实地落实各项战略安排,努力创造属于新时代的光辉业绩。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参加20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认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将“近期、中期、远期”目标有机结合,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必须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

向“两个一百年”目标挺进。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既符合国情,又顺应了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全国人大代表、闽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陆銮眉说,“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利于凝心聚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全国人大代表、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黄茂兴说,“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新情况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安排和部署,清晰地描绘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线图,完全符合基本国情,也是通过艰苦奋斗可以实现的宏伟目标。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不仅可以更好地使改革开放成果惠及全国人民,而且将对世界的繁荣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教育长罗宗毅表示,要完成“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必须始终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教育事业肩负着重大使命。”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廊坊市第六中学教师何金英说,在今后工作中将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事关我们引领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潮流、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

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事关我们能否引领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潮流、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事关我们能否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研究所所长高培勇指出,一个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宏观调控体系已初步确立。“这一体系不仅聚焦于发展规模,而且更注重发展质量;不仅着眼于短期调控,而且更注重持续增长动力;不仅着力于需求侧的总量收放,而且更注重供给侧的结构优化;不仅立足于政策层面操作,而且更依赖于改革行动加以实施。”要按照新时代要求,努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意味着必须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路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质量中推动新旧动能转换。”黄茂兴代表说。

“高质量发展是一场关系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全国人大代表、飞鹤乳业董事长冷友斌表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必须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进入新时代,我国的发展路径、理念、方式都发生了变化,经济体量、国际影响力与以往不可同日而语,经济发展已经从‘量变’发展到‘质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说,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必须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已经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必须完成的任务。

努力打好“三大攻坚战”

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围绕完成年度攻坚任务,明确各方责任,强化政策保障,把各项工作做实做好。

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巩富文说,金融作为国家重要核心竞争力,是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要消除金融风险隐患,一是要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防范重大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二是要加强财政能力建设,使财政成为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屏障;三是要织密织牢金融安全网,全方位防范重大金融风险;四是要优化重大金融风险处置模式,将风险防范于初期。

全国人大代表、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教授潘越认为,当前资本过多流入房地产、股市等领域,一些实体经济企业甚至忽视了主业或科研投入,资金在金融系统中“空转”,从长远看将导致经济增长乏力。未来仍应继续加强金融监管,规范金融市场的交易行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脱贫攻坚领域已经取得决定性进展。,按照每人每年2300元的农村贫困标准计算,年末农村贫困人口304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289万人,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贫困发生率3.1%,比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

“当前,我国仍有3000万左右的贫困人口。在现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老年人、病人、残疾人等特殊贫困群众比例不小,越往后脱贫攻坚的难度也会越大。”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郭军建议,在加大精准脱贫力度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对脱贫群众生产生活状况的监测,并对扶贫工作成效予以跟踪,开展脱贫后评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为完善扶贫政策提供依据。

今年我国要在推进污染防治方面取得更大成效。巩富文委员表示,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上,要高度重视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制度保障,同时建立起相关的市场机制,“生产者、消费者、企业、社会组织等都应该负起相应的责任”。

陆銮眉代表建议,由财政部门统一设立“生态环境损害修复基金”专户,为全面推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奠定基础。同时,扩大生态环境损害修复资金来源,除了财政拨款、环境致害人缴纳这两项比较稳定的方式外,还可采用行政处罚罚款及征收的排污费、对潜在侵权危险的企业征收一定的环保税、发放生态福利彩票等市场化运作、社会化募集方式,扩大生态环境损害修复资金的来源渠道。

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团长曾静萍说,政府应积极引导居民增强环保意识,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纪念红军长征出发85周年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心得体会5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70年砥砺奋进。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项项民生政策接连出台,一桩桩民生实事落地开花,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人们的幸福感也不断提升。70年来的伟大历程和宝贵经验,这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

回望新中国成立70年历史,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在各自领域挥洒汗水、努力奔跑,凝聚起一个民族的奋进力量;千千万万普通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为祖国建设发展矢志奋斗。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取得的巨大进步,见证了奋斗者的铿锵足音,接续奋斗的伟大征程。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最小的一颗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你生活的岗位?”这是雷锋日记中的一段话,它告诉我无论在什么样的岗位,无论做着什么样的工作,都要发挥最大的能力,做出最大的贡献。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坚持用先进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

新时代,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为了实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我们要实施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新时代,我们必须坚持对主观世界的改造,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作为一切工作的行动指南。

让我们做新时代的艰苦奋斗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在艰苦奋斗中净化灵魂、磨砺意志,在艰苦奋斗中奋力拼搏、砥砺前行,共同开辟中华民族发展的康庄大道,迎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纪念红军长征出发85周年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心得体会5

阴雨绵绵,山路湿滑。记者来到江西于都县偏远的宽田乡上堡村,踩着泥泞的山间小道,爬进半山腰的石山背篾丝洞。

刚进这个石灰岩天然溶洞,便得手脚并用小心翼翼往下挪,踏到洞底平坦处往前走近百米时,红军后代兰清森赶紧伸手拦住:“危险!前面是悬崖!”止住脚步,低头看去,漆黑一片,打开手电筒也难以看清。

站在悬崖边,兰清森动情地介绍说:“1935年4月,时任瑞西县委书记马德明陷入敌人重围,后不幸被俘。面对敌人的酷刑折磨,马德明没有屈服投降。”后来,马德明假称篾丝洞内埋有金条银元。等敌人将他抬进洞里,在悬崖附近忙着挖东西时,马德明跳下悬崖,壮烈牺牲。

1934年10月,中央机关和红军主力准备战略转移长征时,成立了中共中央分局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继续领导留守苏区的主力部队1.6万余人及地方游击队开展游击战争,以牵制敌军主力。

10月底,宁都、于都、瑞金、会昌四县的三角地区组建瑞西县,马德明任县委书记,中共中央分局、中央政府办事处等机关迁入瑞西县内。

中央红军出发长征后,国民党军快速进占中央苏区各县。至11月23日,瑞西县成为中央苏区仅存的一方孤岛。面对几十万敌军,马德明领导瑞西县游击司令部和瑞西县独立营,坚持开展游击战争,积极安置红军伤病员。

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有7000多名伤病员留在苏区治疗,瑞西县砂星区(今于都县沙心乡)群众细心照顾伤病员,杀鸡烹米给红军伤病员吃,村民刘发娣收留安置12名红军伤病员的故事,更是惊心动魄。

刘发娣的孙子朱书荣介绍,当时爷爷朱学球参加红军,奶奶冒着生命危险,陆续收留12名红军伤病员,将他们藏在茂密山林的地窖里。孩子们分头帮忙,有的挖野菜找红薯,有的趁天黑偷偷送饭,有的上山采草药。硬是坚持照料了一年多时间,12名伤病员痊愈后陆续奔赴战场。

篾丝洞山脚下,矗立着革命烈士纪念碑。面对马德明烈士和上堡村160多名烈士的纪念碑,记者一行深深鞠躬,默哀致敬。

抬头望去,烈士纪念碑正对着的山顶上,一面红旗高高挺立!

没有长征的“长征”

一边是革命的队伍,一边是两个不满10岁的儿子,面对国民党军给出的这个残酷选择,武阳游击队队长刘国兴毅然选择了前者。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8.6万余人开启了载入人类史册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但还有许许多多红军队伍留守苏区坚持游击斗争,牵制大量国民党军,战略上配合主力红军行动,同时在华中、华南地区播撒革命的火种。

刘国兴的游击队伍就是其中一支。他们依托马荠塘及白竹寨一带,采取“诱敌深入、且战且退”的灵活战术,多次击溃敌人,拆毁民团碉堡,以致当地流传着称颂游击队的民谣:“黄田府,粟坑县,白竹寨胜过金銮殿。”

1944年冬,刘国兴被国民党军杀害。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刘国兴,其生活居住过的马荠塘村改名为国兴村。

“刘国兴舍小家,保大家,感动了更多乡亲,纷纷加入他领导的游击队。”在刘国兴的旧居旁,他的同族宗亲、现年71岁的刘国樟说,尽管那时游击斗争很残酷,“但是有游击队在,老百姓心里就有底。”

1935年3月的一个夜晚,中共瑞西县委书记兼游击司令部司令员马德明率部突围,自于都宽田上堡向白竹寨行进。途中,马德明尚在吃奶的小儿子受到惊吓,突然的哭叫声在寂静的山谷中回荡,极有可能引来敌人。

幸而旁边游击队员出主意:快给孩子喂奶,这才止住了孩子的哭声,保全了队伍的安全。

然而,不久后,马德明的妻子和小儿子就被国民党杀害,马德明也在游击战斗中受伤被俘,于1935年6月英勇就义。

尽管没有参加艰苦卓绝的长征,留守苏区的游击队时刻在付出巨大的生命代价。

粤赣边区军政委员会委员杜慕南率领的红色挺进队在其家乡赣州市安远县南部与寻乌县边境一带进行游击斗争,在缺吃少穿、“围剿”频繁的恶劣环境下,依靠群众的支持,挖公路、剪电线、烧桥梁,四处活动打击敌人,不仅对敌人造成很大威胁和震慑,也极大鼓舞了群众的信心和斗志。但由于叛徒出卖,杜慕南不幸被捕,于1936年5月壮烈牺牲,时年23岁。

穿过武阳镇邹氏祠堂前的望江亭,来到绵江河畔,一株高大葱郁的樟树静静矗立,不远处曾是当地百姓无私搭建的“红军长征第一桥”。红军长征出发时,百姓主动送来门板、床板,甚至寿材,几乎家中所有可用的木料都用来搭设了浮桥。

然而,老百姓对红军有多爱,国民党军对百姓就有多恨。主力红军长征后,中央苏区人民遭受了国民党返乡团的疯狂报复,不少村庄成了“无人村”“血洗村”。据不完全统计,仅在赣州境内,瑞金有1.8万人被屠杀,兴国有2142人被害,于都被杀3000余人。

“当年树上挂满了人头,都是拥护红军的乡亲和参加游击斗争的队员们的。”村民邹红波指着河边那株大樟树说,自己的伯父邹光林当年曾是粤赣省政治保卫局局长,在红军长征后留守当地进行游击战。

据邹红波介绍,邹光林1941年牺牲在当地,头颅也被国民党军挂在这株樟树上。“再怎样恐怖的手段,也吓不到乡亲们,还是跟着共产党走,拥护革命。”

新长征路上继往开来再出发。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党中央想的就是千方百计让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

5月20日至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革命老区考察调研,深入企业、农村、革命纪念馆,实地了解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工作进展情况,深情缅怀当年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在苏区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勉励大家一定要牢记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新中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倍加珍惜我们党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强调不能忘记党的初心和使命,不能忘记革命理想和革命宗旨,继续高举革命的旗帜,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江西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红土地。老区人民为革命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巨大贡献。现在国家发展了,人民生活改善了,我们要饮水思源,不能忘记革命先辈、革命先烈,不能忘记革命老区的父老乡亲。在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更要把老区如期脱贫摘帽的工作抓紧抓好,着力解决好“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让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生活。脱贫摘帽并不是万事大吉,而要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好,加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健全乡村治理体系,使乡村的精神风貌、人居环境、生态环境、社会风气都焕然一新,让乡亲们过上令人羡慕的田园生活。

“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进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的最好时间节点。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就是要教育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增进群众感情,践行群众路线,锤炼忠诚干净担当政治品格,当好人民勤务员,为完成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而努力奋斗。这也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此时赴革命老区考察调研的深意所在。

革命理想高于天。在当年中央苏区和长征途中,党和红军就是依靠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强的革命意志,一次次绝境重生,愈挫愈勇,最后取得了胜利,创造了难以置信的奇迹。今天,在新长征路上,我们要战胜来自国内外的各种重大风险挑战,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依然要靠全党全国人民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强的革命意志。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和长征精神,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铸就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革命精神。这些伟大革命精神跨越时空、永不过时,是砥砺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不竭精神动力。我们要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教育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永远发扬伟大的革命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路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摆在我们面前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工作更伟大。共产党人的长征永远在路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革命的旗帜,弘扬革命的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在新长征路上续写新篇章、创造新辉煌!

牢记当年“为什么要出发”

“我们要饮水思源,不要忘了革命先烈,不要忘了党的初心和使命,不要忘了我们的革命理想、革命宗旨,不要忘了我们中央苏区、革命老区的父老乡亲们。”5月2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省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会见于都县红军后代、革命烈士家属代表时动情地说。四个“不要忘”,是对先烈的缅怀,是对长征精神的传承,也是“要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的决心。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征服皑皑雪山,穿越茫茫草地……中国工农红军完成了一次史诗般的远征。在这条征途上,共产党人以对国家的深刻忧患、对民族的责任担当,把自己的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用火一样的热情、铁一般的意志,铸起精神的丰碑,谱写下中国革命史的光辉篇章。

历史不断向前,长征永远在路上。从争取国家解放、民族独立的伟大抗争,到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光辉岁月,从开启改革开放的壮丽征程,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于中国而言,这始终是一段“在路上”的征程,始终肩负使命,始终需要攻坚克难。就像今天,我们走在新的长征路上,虽然没有雪山沼泽,没有天险阻隔,但一样布满暗礁与荆棘。深水区的改革阵痛、转型期的两难烦恼,多少思想的桎梏需要打破、多少利益的羁绊需要挣脱。民族复兴曙光在前,正需要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在长征中纪念长征,在奋进中继续奋进,跑好接力赛中我们这一棒。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85年前,一支脚踏草鞋的队伍,从江西于都集结出发,开始跋山涉水、历经九死一生,将足迹印在了两万五千里的漫漫征途。85年后,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始终牢记当年“为什么要出发”,从革命精神的源头汲取攻坚克难、勇毅前行的不竭动力,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走向新的胜利。

汲取长征中的信念伟力。

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三名女红军在长征途中,在一位老人家借宿,这位老人叫徐解秀。临走的时候,三位女红军看到老人家也比较穷苦,为了表达自己的感谢,就把当时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半条给老人留下了。

后来老人反复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来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共产党人坚信:有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就一定能渡过难关。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精神追求,是中国共产党人安身立命之本。正是因为拥有了这样一份理想信念,我们才能够得到亿万人民的支持,才能够“从胜利走向胜利”。

震撼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顽强的中国工农红军冒着枪林弹雨,爬雪山、过草地、啃树皮,异常艰难地跨越十多个省份,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穿越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党和红军几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用顽强意志征服了人类生存极限。到达陕北时,人员剩下不足十分之一。若心存私心杂念,意志不坚,没有铁一般的忠诚和铁一般信仰的支撑,长征,这一人类历史的壮举注定无法实现。

“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是长征精神的精髓。”一位在战斗中刚刚入党的警卫员,在过草地时,为了抢救陷入泥沼的文件箱,献出了年仅18岁的生命。当他渐渐沉下去的时候,手里还紧紧攥着一块银圆,这是他的第一次党费,也是最后一次党费……长征途中,红军不仅要面对山高路险的恶劣环境,还要面对几十万国民党军围追堵截的死亡威胁,还常常经受饥寒交迫的生存考验。他们深信:“只要跟党走,就有前途,就会胜利。”铁一般的信念使红军队伍成为一股股拖不垮打不散的钢铁洪流。

“3年不喝湘江水,5年不吃湘江鱼”。这是当地老百姓流传的两句话,足见当年血战湘江之惨烈。漫漫征途上,没有丰厚的粮饷,没有高官厚禄的许诺,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义无反顾地牺牲,只是为了心中的信念;一往无前地跋涉,只是为了前方的光明。“革命理想高于天。”新时期,检验一名干部理想信念是否坚定,主要看其在重大政治考验面前有没有政治定力。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看齐意识,保持对党绝对忠诚,真正做到心无杂念,德无杂质,行不乱章,自觉与党中央保持政治同心、思想同向、行动同步,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甘当为民奉献的孺子牛。

“人生如屋,信念如柱。”每一代人都肩负有自己的使命,都有自己的长征路。当前,我们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实现中国梦的推进期,更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夯实如磐信念,尽责担当,越座座“雪山”、涉处处“险滩”、过片片“草地”,把长征精神中蕴含的优秀基因赓续下去,向着伟大中国梦强力奋进。

纪念红军长征出发85周年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心得体会5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赴江西考察调研,有一项行程是向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敬献花篮。8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胜利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时指出:“全党一定要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作风,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新时代的长征路是希望之路、幸福之路、光明之路、奋进之路、腾飞之路,党的十九大报告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描绘出宏伟蓝图,令人心潮澎湃,值得期待。新时代的长征路,也绝不是轻松之路、坦途之路、顺利之路,这条路必将充满挑战、充满艰辛、充满斗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为之付出更多的努力。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要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从伟大征程中汲取精神力量,回望长征,昂首阔步再出发!

坚定理想再出发!革命理想高于天,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面对形形色色的敌人决一死战、克敌制胜,这些都是长征精神的内涵。长征路上,一批批战友倒下了,后面的红军指战员掩埋好战友的遗体,擦干身上的血迹,又义无反顾地冲上去。是什么力量在激励、推动他们?是理想与信念的神奇力量在激励他们奋斗、前进,他们凭着永远跟党走、甘愿把自己的一切献给革命事业的赤胆忠心,英勇奋战,直至长征的胜利。新时代的长征路注定荆棘密布。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越是困难的时刻,越不能松劲,越要坚定理想信念,咬紧牙关、乘胜追击。此时此刻,真正的中国共产党人就要把共产主义的信仰植入灵魂,扛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一步一个脚印,向着胜利的彼岸全速进发。

艰苦奋斗再出发!新时代的长征与当年的红军长征相比,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已经走过的新长征之路相比,虽然在环境、条件、任务、力量等方面有很大不同,但都是具有开创性、艰巨性、复杂性的事业。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注定荆棘密布,我们还会遇到各种风险挑战,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必须居安思危,始终保持革命热情和斗争精神。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人最鲜明的政治品格,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人民美好生活而攻坚克难不懈努力的奋斗史。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奋斗走到今天,也必须依靠奋斗走向未来。

践诺履责再出发!中国共产党人的诺言是什么?就是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中国共产党人的职责是什么?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时代在发展,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却不曾改变。红军长征时期,军纪严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因而得到群众的积极拥护。现在,我们紧紧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康庄大道上阔步前行。但也有一些党员干部忘了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丢失了“初心”。将于今年6月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就是要激励和鞭策广大党员干部走好走实群众路线,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真真切切把人民放在心中,为群众多做好事,多办实事,努力提升群众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和满足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既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要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每一名共产党人,必须时刻不忘初心,牢记崇高使命,永远保持一颗为党、为人民矢志奋斗的心,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新长征路上继往开来再出发。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党中央想的就是千方百计让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

5月20日至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革命老区考察调研,深入企业、农村、革命纪念馆,实地了解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工作进展情况,深情缅怀当年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在苏区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勉励大家一定要牢记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新中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倍加珍惜我们党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强调不能忘记党的初心和使命,不能忘记革命理想和革命宗旨,继续高举革命的旗帜,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江西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红土地。老区人民为革命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巨大贡献。现在国家发展了,人民生活改善了,我们要饮水思源,不能忘记革命先辈、革命先烈,不能忘记革命老区的父老乡亲。在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更要把老区如期脱贫摘帽的工作抓紧抓好,着力解决好“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让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生活。脱贫摘帽并不是万事大吉,而要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好,加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健全乡村治理体系,使乡村的精神风貌、人居环境、生态环境、社会风气都焕然一新,让乡亲们过上令人羡慕的田园生活。

“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进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的最好时间节点。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就是要教育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增进群众感情,践行群众路线,锤炼忠诚干净担当政治品格,当好人民勤务员,为完成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而努力奋斗。这也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此时赴革命老区考察调研的深意所在。

革命理想高于天。在当年中央苏区和长征途中,党和红军就是依靠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强的革命意志,一次次绝境重生,愈挫愈勇,最后取得了胜利,创造了难以置信的奇迹。今天,在新长征路上,我们要战胜来自国内外的各种重大风险挑战,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依然要靠全党全国人民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强的革命意志。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和长征精神,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铸就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革命精神。这些伟大革命精神跨越时空、永不过时,是砥砺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不竭精神动力。我们要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教育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永远发扬伟大的革命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路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摆在我们面前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工作更伟大。共产党人的长征永远在路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革命的旗帜,弘扬革命的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在新长征路上续写新篇章、创造新辉煌!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走好新长征路。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江西考察,他强调,我们不能忘记党的初心和使命,不能忘记革命理想和革命宗旨,要继续高举革命的旗帜,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江西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要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中部地区崛起的伟大事业中来,走好新长征路。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是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革命战争年代,这里的人民为革命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会见于都县红军后代和革命烈士家属代表时,习近平总书记动情地说:“中国共产党要不忘初心,全中国人民要不忘初心,不忘我们的革命宗旨、革命理想,不忘我们的革命前辈、革命先烈,不要忘了我们的这些父老乡亲们。”

61岁的谢金俊当时在场,他的外公林守辉是红军战士,1933年在战斗中牺牲,总书记的讲话,让谢金俊倍感温暖。

饮水思源,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赣南苏区振兴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强,对口支援机制越发完善,广大群众感受到的是满满获得感。

这里是于都县梓山富硒蔬菜产业园,一场蔬菜种植的技术指导课正在进行。就在几天前,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大棚,了解当地蔬菜产业发展情况。

两年前,梓山镇的六个村子合力建起了这个蔬菜产业园。现在,产业园每年可提供时鲜蔬菜6万吨,不少村民也回乡打工,户均年增收近万元。村民黄五秀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给了总书记。

离开大棚,总书记来到了有着700多年历史的潭头村,这个村以前基础设施薄弱,村民大都住在土坯房里。这几年,党和政府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帮助村里发展产业,建起扶贫车间。年,潭头村实现整村脱贫。

村民孙观发是红军烈士后代,一家老小现在住在二层小楼。这次,他们家迎来了习近平总书记。

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也是总书记一直关心的,这次考察,他深入企业,详细了解稀土产业发展情况。他强调,技术创新是企业的命根子。

从企业到农村,从缅怀革命先烈到看望红军后代,习近平总书记希望江西,努力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作示范、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描绘好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要落实好总书记要求,走好新长征路。

文明新时代心得体会

讲文明,守纪律是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保障,是优良学风建设的前提。优良的学风是思想道德品质,学习精神与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是成长的基础。

有人说——校园是一个温馨的家,有人说——校园是一条多彩的河;而在我看来,校园更应该是美丽的世外天堂,同学们,我们就是一个个洋溢着青春自然气息的天使。校园是我们的校园,拥有良好校风的校园才的是我们梦想中天堂。优良的学风是提高教学质量,建立良好校风的重要条件。不是疾风骤雨,却能滋润万物。不是骄阳炽热,却能解冻生命;不是春花灿烂,却能传播希望。因此,我们要有一个好的校园就必须从我做起,讲文明,守纪律,建立起良好的学风,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学风,是读书之风,是治学之风,更是做人之风,是一所大学的气质和灵魂,也是一所大学的立校之本。学风建设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思想、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

我们每一位同学都会充满遐想,渴望着我们的校园就是这如诗如画的天堂。有的同学会说,文明守纪,学风建设不就是要求我们好好学习,遵守纪律,保持校园整洁吗?这很简单,我能做得到。但是,当我们静心沉思,回眸再去认真地检查我们过去的一些微小如沙般疏漏和瑕疵的时候,就会发现我们距离理想中良好校风的天堂,还有很多的`行为要改正。

要树立“文明守纪,优良学风,从自己做起”的意识,明确文明守纪,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积极行动起来,以文明守纪,创建优良学风为己任,从严要求,做一名符合时代要求的优秀大学生。培养文明的生活和行为方式、时间观念、自控能力、公德意识、团队精神和集体观念,发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规范行为举止,强化日常管理,努力建设和谐的学习氛围和宿舍、班级环境。我们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应做到哪些最基本的呢?端正学习态度,刻苦踏实,勤奋进取,充分利用校园学习资源与设施,拓宽知识面,不旷课、不迟到,不早退,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专心听讲,勤做笔记,认真作业。树立积极主动,自觉独立的学习意识和精神。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及公益服务活动。我们要从日常的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树立起同学们的榜样,带动更多的同学。记得有位名人说过:“浪费自己的时间,是在浪费自己的生命;浪费别人的时间,就是在扼杀别人的生命。”没有纪律性的班级犹如散沙,难聚成塔,不讲文明守纪律的人更不会成为中华民族的栋梁。

不积溪流,无以至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学校的主宰者是我们,我们是良好学风的建设者。学风建设是一个需要同学的共同努力,相信每一位同学都是有责任感与集体荣誉感的优秀的同学,我们是一个集体,我们要拥有团队学习的精神与共同进退的意识在这里,希望全班同学拿出我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建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班风学风而努力。

读新时代心得体会

近年来,中国进入了新时代,这是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在这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期,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以新的思维方式来面对世界。通过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学习,我深刻地体会到了读新时代的重要性和价值。下面我将在五个不同的方面给大家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读新时代意味着增强社会责任感。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句话深刻地触动了我。作为新时代的一员,我们要清楚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应该时刻保持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和关注,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其次,读新时代意味着更新观念意识。新时代带来的是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我们要拥抱变化,跟上时代的步伐。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到,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这让我深感到创新对于国家和个人的重要性。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不断适应和引领时代的发展。

第三,读新时代意味着培养全面发展的素质。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到,要“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科学素质和工作能力”。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作为一名合格的新时代人,我们应该全面发展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只有具备全面发展的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并为国家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四,读新时代意味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多次强调人民至上、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新时代,我们要坚守正确的价值观,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我们都要为他人着想,关心他人的成长和利益。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心怀全人类,争做时代的先锋。

最后,读新时代意味着提升自身修养。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在新时代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这给了我很大的激励。作为每个人来说,我们要注重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通过阅读经典著作,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我们能够提升自己的修养,为社会的文明进步做出贡献。

总之,读新时代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使命。我们要增强社会责任感,更新观念意识,培养全面发展的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自身修养。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为实现中国梦作出自己的贡献。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开创新时代的辉煌!

论新时代心得体会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称之为新时代。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我们得以体验到前所未有的变革和发展。作为新时代的一员,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把握这个时代的特点呢?以下是我对新时代的心得体会。

首先,新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通过互联网的普及,我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到海量的信息,无论是新闻资讯,还是各种学习和娱乐资源。这种信息的爆炸给我们带来了便利,同时也需要我们具备更高的信息素养。在信息泛滥的同时,我们需要学会辨别真假信息,避免被虚假信息所误导。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学会正确利用信息,善于挖掘和整合有效的信息资源,为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提供有益的支持。

其次,新时代是一个技术创新的时代。在科技的推动下,各种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穷。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应用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变化。我们正逐渐进入数字化、智能化的时代。在面对技术创新带来的机遇时,我们需要敢于尝试,勇于创新。同时,我们也要学会理性看待技术创新带来的挑战,明确科技的边界,避免出现技术过度依赖的问题。只有在正确的技术导向下,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新时代的挑战和机遇。

再次,新时代是一个开放包容的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在这个时代,我们要有开放的心态,接纳不同的文化和理念。多元化的思维和视野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和融入这个多元化的社会。同时,我们也要保持包容的态度,尊重他人的权益和差异,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只有在开放包容的氛围中,我们才能够更好地交流和合作,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最后,新时代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我们面临着许多全新的挑战和问题,如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社会不公等。在新时代,我们不能仅仅关注个人的发展,更要关注社会的发展。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努力为社会作出贡献。同时,我们也要有勇气直面各种挑战和困难,克服困难,并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只有通过与挑战的较量,我们才能不断进步和成长。

综上所述,新时代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机遇的时代。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做好充分准备,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以开放的心态去接受,以创新的思维去应对,以勇气和毅力去战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新时代,实现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

文明新时代心得体会

为进一步推动我院校风建设,强化广大同学的文明意识、纪律行为,展示当代青年学生的良好精神风貌,彻底消除影响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不良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共同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学院在全院学生中开展了“遵规守纪,争做文明大学生”活动。

我班全体同学积极响应学院号召,于__年4月9日晚7点在314室召开了以“整学风,明纪律,争做文明大学生”的主题班会。

参加会议的有我班全体学生、辅导员和其他班级的代表。本次班会目的:

1、让学生知道遵守纪律是学习的保证。

2、教育学生要遵守学校纪律、遵守公共秩序。

3、教育学生要讲文明,做个有教养的人。

班会一开始,在班长的带领下同学们共同学习了学院关于“9。28事件”的处理意见,并指出此次事件的危害性以及给学院带来的不良影响。同时教育同学们讲文明和遵守纪律的重要性。随后,由我班东二607宿舍牵头,我班同学共同做出了“坚决抵制不文明行为”的表态。整个班会都在欢快的气氛下进行,辅导员的讲话将本次班会推向了高潮。

可我们不能忘本,不管是学生还是社会中的人都应该时刻讲究文明,文明应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纪律不单是对我们学生有约束力,自古以来,纪律对各行各业都是一种保证。在战场上,纪律是技术打胜仗的保证;在企业里,纪律是盈利的保证;在科技上,纪律是成功的保证;在学校里,纪律是学习的保证。通过本次班会,加深了同学们对文明和纪律的认识,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讲文明、守纪律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更应该传承大学生的优秀文化,积极响应学院号召,争做文明学生。对于校规校纪,我们不仅要熟记于心,而且要处处事事落实到行动上,我相信,在校规校纪的规范下,我们的明天会更好。

进入新时代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们正式踏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这个时代充满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给每一个人都带来了许多新的体验和感受。在这个新时代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许多重要的道理和价值观,并且思考着如何在这个时代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发展。下面就是我在进入新时代所得到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我认识到在这个新时代中,要不断适应和学习。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我们需要保持学习的态度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只有保持学习的心态,我们才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并且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在这个新时代,我深刻体悟到了自己必须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其次,我发现在进入新时代中,人们更加注重个性和创新。不再满足于单一的标准和模式,人们开始追求个性化的发展和独特的创新。在这个时代中,我明白了不仅要迎合潮流,更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个性特点。只有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创新能力,才能够在这个时代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认可。因此,我下定决心要不断寻找并发扬自己的个性特点,并通过创新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另外,我感受到在这个新时代中,人们更加注重情感和人性的关怀。在这个冷漠和竞争的社会中,人们开始追求情感回归和人性关怀。我在生活中看到了许多人们用真心真意去帮助别人,用爱心去关怀和照顾弱者。这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和人性的温暖。在这个新时代中,我下定决心要更多关注他人的需求和感受,用自己的行动去温暖和关怀他人。

最后,我意识到在进入新时代中,要有远大的目标和坚定的信念。在这个变革和不确定的时代,只有有着坚定信念和远大目标的人才能够在困难和挑战面前保持坚守和奋发向前。与此同时,我发现只有通过不断努力和奋斗,才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在这个新时代中,我要坚持自己的信念,树立起远大的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不断追求进步和完善自己。

总之,在这个新时代中,我通过各种经历和体会,深刻认识到适应变化、追求创新、关注情感、坚持信念的重要性。这些心得体会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在这个新时代的发展方向和努力目标。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相信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我一定能够在这个新时代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统计新时代心得体会

统计是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拥有准确的数据和信息对于国家决策、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大数据的广泛运用,统计工作也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在这个新时代下,统计人员面临着新的挑战,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自己在统计新时代工作中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发展理念与方法的创新。

面对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新时代,统计人员需要积极适应新的发展理念和方法。我们要抓住大数据时代的机遇,主动学习和掌握新的技术和工具。例如,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新兴技术对于统计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我们也要注重数据质量的提升,要时刻警惕数据造假、数据泄露等问题,确保数据的准确和可靠。

第三段:职业素养与综合能力的提升。

在统计新时代中,单一的专业知识已经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我们需要具备丰富的综合能力。除了统计学和数学基础知识外,我们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才能。只有具备这些综合能力,我们才能更好地完成统计工作,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第四段:数据驱动与科技创新的融合。

统计新时代中,数据驱动和科技创新成为主导发展的核心要素。统计人员需要善于利用大数据和信息技术,运用数据分析和挖掘工具进行工作实践。数据驱动和科技创新的融合,不仅能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更能够开创新的统计工作方式和领域,推动统计事业向更高水平迈进。

第五段:责任担当与社会影响的塑造。

统计人员在统计新时代中更要担起责任,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服务社会。我们要关注社会热点和民生问题,通过数据分析提供科学决策支持,为国家和社会的大事操盘。此外,我们还要加强统计宣传,提升公众对统计工作的理解和认可,使统计事业在社会中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结束需要报价。

相关范文推荐
  • 11-19 保险公司员工竞聘演讲稿三分钟(精选13篇)
    三分钟内,我们可以回忆一段美好的回忆,也可以思考下一步的计划。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推荐一些在三分钟总结中常用的写作模板。开展好以下工作:一是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加
  • 11-19 幼儿园大班老师毕业致辞(热门20篇)
    幼儿园大班是孩子们进入学校的第一步,是他们接触到集体生活的开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幼儿园大班教学活动案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你们好!在这个阳光灿烂、鲜花朵
  • 11-19 医院青年文明号事迹材料(优秀21篇)
    事迹材料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如文字、图片、视频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形式来展示和传达信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事迹材料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这些范文涵盖了
  • 11-19 社区社会保障调查报告(实用15篇)
    通过调查报告,我们可以了解到社会问题的真实情况,为解决问题提供科学的依据。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调查报告范文,仅供参考。这些范文涉及的主题丰富多样,包括社会问题
  • 11-19 物流管理学生自我鉴定(优质21篇)
    范本具有启发性和示范性,它们可以激发我们的写作灵感,并指引我们在特定写作领域中的表达方式。探寻范文真谛:通过阅读这些范文范本,你能够更好地理解写作的内涵和外延。
  • 11-19 为梦想奋斗事例大全(15篇)
    梦想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使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希望和意义。接下来是一些关于梦想实现的案例和故事,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20xx年8月13日,这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当
  • 11-19 大专机电一体化职业生涯规划书(专业22篇)
    无情的时光老人像一阵寒风,走得无声又匆匆,成绩已属于过去,未来的工作还很艰巨,写一份职业规划,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准备吧!相信大家又在为写职业规划犯愁了吧!下面是小
  • 11-19 星级评定实施方案(模板15篇)
    实施方案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项目的目标,并达到预期的效果和效益。下面是一些实施方案的实践经验总结,希望能对大家的工作有所帮助和启发。为了保证“星级文明户”评选工
  • 11-19 焦化厂化验室工作总结范文(18篇)
    在写月工作总结时,我们应该注重数据分析和事实依据,让总结具备说服力和可信度。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些精选的月工作总结范文,相信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和帮助。
  • 11-19 环境监测站二五年工作总结(热门20篇)
    在月工作总结中,我们需要客观地对待自己的工作表现,不仅要看到成绩,也要看到问题。如果你对月工作总结的写作感到困惑,不妨参考以下几篇范文,相信会对你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