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案>新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案(模板5篇)

新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案(模板5篇)

时间:2023-09-23 08:47:20 作者:雨中梧 新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案(模板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新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案篇一

1、学唱歌曲《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2、认识常用课堂打击乐器碰铃、响板。

3、听赏歌曲《吹芦笙》。

1、能有兴趣地听喜乐,并 知道《吹芦笙》是表现哪个民族的儿童歌曲。

2、能有表情地演唱《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3、认识碰铃与响板,并知道正确的演奏方法。

学唱歌曲《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cd

(一)学唱《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1、教师挂出中国地图和长江、黄河风景图,介绍长江、黄河,并请学生指出长江和黄河在中国地图上的位置。

2、教师将歌曲范唱一遍,或播放童声独唱录音。使学生初步了解歌曲的歌词、节奏和情感。

3、跟着教师有表情地分句轻声学唱。

4、请几级学生集体演唱,并评出有表情且音色较美的小组进行表扬。

(二)听赏《吹芦笙》

1、教师播放歌曲《吹芦笙》,引导学生欣赏,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

2、教师简单介绍侗族及其吹奏乐器芦笠的主要特点。

3、引导学生在听赏时接唱歌曲中的衬词。

4、在听赏几遍以后,可让学生跟随录音轻声哼唱。

(三)认识打击乐器:碰铃、响板

1、教师向学生展示乐器实物,演示基本的演奏方式,并让学生识别两种打击乐器的不同音色。

2、教师将乐器发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正确的敲击方法。如乐器数量不够,可轮换进行。

3、教师出示卡片

碰铃dang dang dang dang

响板da da da da da da da da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统习演奏。可分组交换练习,每两人为一组作乐器交换。

新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案篇二

教具:多媒体、钢琴

教学目标

学习、体验大合唱的声乐演唱形式,并欣赏作品《黄河大合唱》里相应乐章,增强对这些艺术形式表达的效果的了解;同时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

重点难点

在欣赏作品《黄河大合唱》的同时,使同学了解这支乐曲的创作背景和其中包含的民族抗争精神与人民奋起保卫祖国的伟大力量。

一、前预习及导。、《黄河大合唱》是我国近代合唱音乐的一座光辉的里程碑,也是我国近代大型音乐作品的典范之作。

《黄河大合唱》创作于1939年3月,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作品用感情饱满的笔墨,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歌颂了具有悠久历史的伟大祖国。作品以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一黄河为背景,热情地讴歌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保卫祖国的必胜信念。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以他不可遏制的创作热情,仅仅用了6天时间,就完成厂这部巨作的初稿。同年月,《黄河大合唱》在延安演出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毛主席都跳了起来,很感动地说了几声‘好’。”(冼星海日记)

2、《黄河大合唱》诞生于1938年武汉沦陷后,著名诗人光未然写成长诗——《黄河吟》。和光未然有过多次合作的冼星海凝神倾听后,突然,他一把夺过光未然的诗稿,冲回宿舍——他要立刻把这部长诗谱上音乐!

从3月26日开始,冼星海窑洞里的灯光彻夜通明。他支撑着病弱的身体,在土炕上日夜赶写。奔腾的乐思常常使冼星海无法自抑,他时而斜躺在土炕上抱头沉吟,时而坐起来振笔疾书。六天后——1939年3月31日,《黄河大合唱》脱稿了。4月13日,经过10多天的排练,《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首演。从此以后,伴着抗日的烽火,随着复仇的巨浪,《黄河大合唱》响彻在青纱帐里、长城内外,合唱人数从30人、60人、80人,壮大到100人、500人、1000人;演出地点从延安、重庆、香港,扩大到纽约、神户、多伦多。

。都熟悉了吗?下面看我手势,先左边这一方唱,然后再右边唱,准备,起-

(可以再来几遍)。我们刚才所演唱的形式就是齐唱。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大合唱。请同学们看到书p89面,用两分钟的时间,学习大合唱的介绍。大合唱是一种多乐章的大型声乐套曲,包括独唱、重唱、对唱、齐唱、合唱与轮唱(有时穿插朗诵)等。(多媒体)

2、同学们,你到过黄河吗?你渡过黄河吗?你知道河上的船夫拼着性命和惊涛骇浪搏战的情景吗?如果你不知道的话,那么你听吧!(音乐欣赏《黄河船夫曲》)齐唱给我们欣赏者一个什么感觉?(表现出万众一心、齐心协力、团结一致的精神)

3、下面请同学们唱这个练习,(︱1

4︱-‖)用“啦”,起(跟琴唱),很好,对。再请右边的同学跟我一起唱(︱1

同学们,这是什么演唱形式?(合唱,很好)

下面请同学们看到书p8,《黄水谣》,我们来尝试一下歌曲合唱,第一句,“黄水奔流向东方,河流万里长。”(两部分不同的旋律)

同学们,感受怎么样?接下来,让我们来欣赏合唱《黄水谣》。(多媒体)

《黄水谣》这首女声、混声合唱前后所表现的情绪有变化吗?(可要求同学回答,开始婉转、秀丽,表现黄河两岸人民生活怡然自乐;中间低沉,悲痛的呻吟;后面借用黄河水奔流不息,痛诉侵略者带来的灾难)

4、大合唱还有一种歌唱形式,对唱。欣赏《河边对口曲》(对唱采用一问一答,舒说了千家万户妻离子散)、《黄河大合唱》有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乐章,知道吗?请听,反复了四遍,注意仔细听辨。(欣赏《保卫黄河》)有怎样的区别?请同学说说。

齐唱——二声部轮唱——三声部轮唱——齐唱

轮唱,此起彼伏的音乐,如咆哮的黄河水,一波推一波,前浪推后浪,表现出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气势。(再来听辨一次)

作品共有八个乐章,每章开首均有配乐朗诵。

a、《黄河船夫曲》(齐唱)

b、《黄河颂》(男高音或男中音独唱)、《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三弦伴奏)

d、《黄水谣》(女声二部合唱)

e、《河边对口曲》(对唱)

f、《黄河怨》(女高音独)

g、《保卫黄河》(轮唱)

h、《怒吼吧,黄河》(混声合唱)

三、总结、了解什么是大合唱

2、学习体验黄河大合唱中四个乐章

四、下

新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案篇三

教学目标:

1、通过几部经典歌剧和舞剧的对比欣赏,让学生了解歌剧是一门融诸多因素于一体的却又相互有别的综合艺术形式,激发他们认识传统歌剧的兴趣和欣赏经典歌剧的能力,启发学生从审美角度认识歌剧的时代价值。

2、通过歌剧选段《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和《这一仗打得真漂亮》聆听,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知道歌剧音乐在歌剧中的作用;了解我国新歌剧的基本特征。

教学内容:

1、《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选自歌剧《小二黑结婚》

2、《这一仗打得真漂亮》选自歌剧《洪湖赤卫队》

教学重点:

1、让学生了解歌剧的艺术魅力和艺术价值。

2、重点介绍歌剧《洪湖赤卫队》选曲,熟悉部分唱段。

教学难点:让学生积极参与、体验、理解歌剧音乐。

教学教具:钢琴、音乐影视资料、歌曲乐谱及画纸等。

教学过程: 组织上课。

一、设问导入。(5分钟)

分别播放舞剧《天鹅湖》、歌剧唱段《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第一段、音乐剧《猫》和话剧《雷雨》录像片段。

师:哪一首是歌剧?

生:《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

师:你们作出如此判断的理由是什么?

生:歌剧是以唱为主。

师:你们说的很对,那么这节课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来了解我国的歌剧艺术,感受我国歌剧的艺术魅力。

板书课题:中国歌剧艺术

二、感知与认识。(31分钟)

1、 播放《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第二段录像片段。

师:你能看出这段录像里包含哪些艺术种类吗?

生:音乐、文学、戏剧、美术等等

(歌剧构成的要素囊括了当今世界上现存的绝大多数艺术品种——文学、戏剧、诗歌、音乐、舞蹈、绘画等综合艺术形式)

师:那么,接下来我们再来欣赏歌剧唱段,就综合形式和综合方法作进一步来了解。

2、 欣赏《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第三段录像片段。

师:这段选段里有没有对白?

生:没有。

师:在歌剧这一综合艺术中,各类艺术是否平分秋色?

生:不,音乐占主导地位。

师:在这首歌曲里,音乐中除了歌唱外,还有什么?

生:器乐音乐。

师:歌剧里,声乐和器乐是否平分秋色?

生:歌唱最为重要。

师:歌唱在歌剧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生:表现作品、推动戏剧发展。

师:通过刚才聆听,你认为歌剧在演唱上具有怎样的风格/

生:民族唱法或者美声唱法。

师:这首歌曲里有没有舞蹈?

生:没有。

(可见,舞蹈并不是必要的,即便有,也是一种色彩性、过度性的)

师:歌剧的舞台美术给你的印象如何?

生:感觉好美、好真实等等

(歌剧里的舞台装置、布景、灯光、服饰、道具等追求写实风格及历史文化依据的可靠性、真实性)

师归纳:歌剧的综合建立在主次分明,严密有序的基础上,音乐在歌剧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

3、 学生随录音演唱《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第三段,感受音乐情绪。

师:这首歌曲具有怎样的风格?

(学生根据课本上p223材料回答:具有民族特点和地方色彩)

引出:我国歌剧创作过程及特点。

教师介绍我国新歌剧简况。

2、 特征:反映群众的斗争生活,创造具有鲜明的形象和性格唱腔,继承民族音乐传统和借鉴西洋歌剧的创作经验,既有时代特点又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1、 学生阅读课本中p225材料,结合播放歌剧《洪湖赤卫队》录像片段,了解歌剧情景。

2、 播放《这一仗打得真漂亮》录音。

问题:1、这首歌曲演唱形式是怎样的?(有领唱、合唱、齐唱)

(可见,歌剧中的声乐演唱形式很多,有独唱、合唱、重唱、某些段落还有接近说白的朗诵)

3、 歌曲具有怎样的风格特征?(浓郁的湖北地方特征)

(音乐主要吸取了湖北地方民间音乐,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乡土气息和个性化的音乐形象)

4、 你听了这首歌曲,你的心情怎样?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谈感受)

师归纳:歌曲的情绪风趣、幽默、活泼、开朗,演唱坚定有力,表现了赤卫队员们乐观、开朗的革命精神风貌。音乐朴素开朗、激昂坚定、将主人公韩英、刘闯革命的坚定意志表现得淋漓尽致。

5、 生演唱第二段领唱、齐唱部分。(把学生分成两组,以一领众合的形式演唱)再次体验战士们取胜的喜悦心情和乐观开朗的精神面貌。

三、拓展与创造(8分钟)

生:《洪湖水浪打浪》、《小曲好唱口难开》等。

师:下面就请你们用各自喜欢的表达方式来演绎这首《洪湖水浪打浪》,好吗?(提供歌谱)

学生根据自己的喜欢分成四组:

a、舞蹈组同学随音乐即兴起舞。

b、部分学生随音乐模仿划船动作。

c、《洪湖水浪打浪》部分学生随音乐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d、《洪湖水浪打浪》部分学生用绘画的形式把歌曲中表现的景色画出来。

(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表现要求学生自评,师生互评)

课堂小结:(1分钟)

今天我们学习了中国歌剧艺术,让我们了解、感受了我国歌剧艺术的魅力;通过两部经典歌剧唱段的欣赏,体验、了解了歌剧中所刻画的人物性格,歌剧音乐在歌剧中所起的作用;更让我们知道了我国新歌剧创作特征:反映群众的斗争生活,创造具有鲜明的形象和性格唱腔,继承民族音乐传统和借鉴西洋歌剧的创作经验,既有时代特点又有鲜明的民族风格特征。今天,我们走近了歌剧,让我们真正地感受了我国歌剧的艺术魅力,所以,我们要热爱我国的民族音乐,热爱歌剧艺术。

教学构想:

对于欣赏歌剧,学生的心理难免存在一种畏难情绪:歌剧是一门可望不可及的艺术,太古典也太深奥,并且学生平时接触歌剧也不多。因此用歌剧、舞剧、话剧、音乐剧作为选择来导入,意在打破这种心理定势,让学生在较为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通过易于把握的对比欣赏由浅入深地进入到歌剧的艺术领域。在大量浏览、设问、演唱和重点欣赏相结合的基础上设计了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特点,共同演绎歌曲《洪湖水浪打浪》的环节,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展示了学生的才能,又是对歌剧艺术作了进一步的了解和升华,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及对歌剧艺术的热爱,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表现和倾听的能力。

新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案篇四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聆听、感受、体验歌曲的基础上,了解通俗音乐的基本特征,并在健康向上的审美标准认识通俗音乐的社会价值。

2、知识与技能:聆听《懂你》及《好汉歌》,感受、体会歌曲的音乐情绪,再结合身边熟悉的或感兴趣的流行歌,分析流行与经典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认识其题材、体裁及音乐风格。

3、过程和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讨论、分析、整合、总结,学习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的讨论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聆听《懂你》及《好汉歌》,两首通俗歌曲,了解通俗音乐的特点,能够围绕怎样的流行音乐是具有社会价值的观点畅所欲言。

教学难点:

分析、整理、归纳各种观点,对如何正确对待流行现象形成一定的认识能力。提高对通俗音乐的鉴别能力,加强对通俗音乐的了解和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是我和同学们共同学习和欣赏通俗音乐的第一课,在学习和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安静应该是必须的一种条件,试想,在嘈杂的环境中有可能进行音乐创作或者音乐欣赏吗?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请同学们配合我,让我们共同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为我们成功的进入音乐的美妙世界创造前提条件。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流行

1、首先老师要播放几首大家喜爱的流行歌曲片段(如吴克群的《为你写诗》、周杰伦的《夜曲》、小沈阳的《我叫小沈阳》)听完后大家猜猜歌名及歌手。

2、接下来老师要求每组派一名小歌手为全班清唱自己最拿手的流行歌曲。

教师:同学们唱的都很好,也很投入,相信今天在班里会刮起一阵猛烈的流行风,此时此刻就让我们来欣赏今天的两首流行歌曲。(知识补充:通俗音乐也称流行音乐或大众音乐。一般指结构短小、轻松活泼、通俗易懂的声乐或器乐作品。)

3、歌曲《懂你》是一首关爱母亲、歌颂母亲的歌。歌曲以一种凄楚的韵味,真挚地表达出对母亲的美好情感。乔羽:作词 谷建芬:作曲。接下来就让我们带着对母亲的真挚美好情感来欣赏这首歌曲。

4、歌曲《好汉歌》1988年春节期间,电视剧《水浒传》中央电视台首映,很快该剧的主题歌《好汉歌》传遍大江南北。正因为该歌曲以纯朴、豪放的风格吻合梁山诸多好汉的性格。再加上歌曲曲调取材于山东、河南一带的民歌,使音乐有浓郁的地方韵味。让我们大脑带着水浒传里的片段来欣赏这一歌曲,身临其境地享受《好汉歌》中的阳刚之气。

二、自主学习,综合探究——畅谈流行

学生:…………

教师:(经典与流行,有时还能完美的结合。同学们喜欢王菲么?知道苏轼么?请欣赏《明月几时有》。)

伴随大屏幕的《明月几时有》的旋律,师生一起歌唱,把课堂推向高潮。

三、整合知识——感悟流行

教师:欣赏完流行音乐的环节过后,我们要来感悟流行乐。这个任务就交给在座的每位聪明的同学们。“各抒己见——我看流行”目的是让同学们感悟流行对自身的影响,并能正视自己的追逐潮流。(要求学生能结合自己喜欢的流行乐经行剖析,发现其中自身的不足,并能简明扼要。)

学生:…………

教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我相信经过这阵流行风,刮向每一位正视流行音乐的同学们,他们一定会有很大的感悟。

四、总结

今天的课堂刮起一阵流行风,相信大家对流行音乐也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潜意识中也能够有一种健康向上的审美标准来认识流行音乐。流行音乐大都没有经过历史的检验,其中鱼龙混杂,精华与糟粕并存。只有经过不断实践的检验,才能产生更多优美、高尚、具有高度艺术性的作品。

新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案篇五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了解音乐的基本要素。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几首音乐作品的鉴赏,知道音乐本身不能明确告诉“我们什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认真聆听音乐作品,体验欣赏音乐的乐趣,从而增进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重点:

通过想象、联想以及对音乐要素的判断,能概括出音乐 “不能告诉”我们什么的简单道理。教学难点:

领悟音乐艺术的非语义性和非具象性,理解音乐不能明确“告诉”我们表现什么的道理。

一、新课导入:

(课前播放《莫扎特 c大调小提琴协奏曲》,让学生们在音乐声中走进教室。)师:上节课我们了解到开启人类智慧宝库有三把钥匙。还记得哪三把钥匙吗? 生:数学 文学 音乐。

师: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点题)

二、新课教学:

1、听赏与体验

(一)

(1)听赏《乱红》,思考:乐曲令你联想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师小结:同学们的想象很丰富,同一段音乐令我们大家联想到了如此多的画面,说明你们听懂了这段音乐。当然,没有听懂的同学也不要泄气,想听懂音乐首先要懂得音乐的语言。音乐的语言有很多。音乐语言(即:音乐基本要素)包括很多要素: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区、音色、和声等。

用心

专心 1

自由舒缓。当然要想听懂音乐光靠了解音乐的基本要素是不够的,还需要我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2)听懂音乐的方法:

一、想象和联想。

二、音乐的基本要素。

(师启发学生从音乐基本要素出发,发挥丰富的想象与联想。)生: „„

(4)师小结:激情澎湃的旋律,狂浪波涛般的速度,紧密的节奏。让我们可以联想到很多。

(5)为刚才这两段音乐各自配一个标题。生:„„

师:第一首标题为《乱红》出自欧阳修的“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第二首标题为《c小调练习曲》(革命练习曲)是1830年肖邦在维也纳演出后,动身前往巴黎时,听到华沙起义失败的消息使他感到震惊,激起他极大的愤慨。肖邦把自己的悲愤和祖国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表现出波兰民族在华沙起义失败后顽强不屈的意志。《革命练习曲》是后人给他加的一个标题。师小结:无论是有标题还是无标题的音乐,音乐本身都不能明确告诉我们什么,音乐的魅力在于能够激发我们无限想象的空间。由于我们每个人对音乐的感受、想象、理解都是不尽相同的,所以才又各自不相同的答案。接下来,运用刚才的这两种方法,我们现在再来欣赏一首乐曲。

2、听赏与体验

(二)(1)欣赏《少女的祈祷》。

(2)介绍曲作者与变奏曲式结构:

爱心

用心

专心

地表现了一个纯洁少女的美好心愿。(3)曲式结构:变奏曲式。

引子---主题---变奏(变奏1---变奏2---变奏3---变奏4)

变奏:乐曲结构原则运用各种手法将主题等音乐素材加以变化重复.万变却不离主题。

比如:对《小星星》的一段旋律进行变奏。

(4)分段解析乐曲。

引子:四个下行音阶,摹拟教堂的钟声。

主题:在一个短小的停顿之后,右手以八度音奏出三连音为主的优美主题。为了给人加深印象,这个主题反复了一遍。稳重的低音与和声伴奏烘托着庄重的教堂气氛。

第一变奏:右手加有许多装饰音,显得十分华丽。

第二变奏:是左手低音部做抒情演奏吟唱,没有了装饰音而显得十分庄重和格外虔诚。

第三变奏:其实旋律和声还是第一变奏,变化的是演奏的力度表情。

第四变奏:实际上是第二变奏的延续,同样,也是演奏力度表情的变化、使华丽的琶音更加绚丽,而稳重的低音和声保持着虔诚庄重。(4)完整聆听全曲。(师在每段变奏时作简短的提示引导。)

思考:音乐告诉我们了什么?少女是一直都在祈祷,还是中间有其他变化?

生回答„„

(5)师小结:音乐只能给我们情感上的共鸣或引起对某种场景的联想。不可能像小说,电影一样告诉我们具体的真实的生活画面和思想理念。

三、课堂总结

音乐具有非语义性和非具象性。音乐不能明确告诉我们什么,音乐的魅力就在于让我们产生情感的共鸣,能让我们展开无限想象的空间。

爱心

用心

专心 3

相关范文推荐
  • 09-23 最新我不是弱小的阅读答案 好妈妈教学反思(精选7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我不是弱小的阅读答案
  • 09-23 检验工作述职报告(优秀9篇)
    在现在社会,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报告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新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09-23 2023年合规活动方案(模板7篇)
    “方”即方子、方法。“方案”,即在案前得出的方法,将方法呈于案前,即为“方案”。方案的制定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包括资源的利用、风险的评估以及市场的需求等,以确保方
  • 09-23 2023年小学一二年级语文教研计划 二年级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大全5篇)
    计划是一种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制定的有条理的行动方案。写计划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计划书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
  • 09-23 音乐会报告书(实用5篇)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掌握报告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对于个人和组织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报告优秀范
  • 09-23 2023年初中数学教研个人计划 初中数学教研计划(精选7篇)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是时候开始写计划了。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作计划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
  • 09-23 导游转正申请书(优秀7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接
  • 09-23 迎新教职工活动方案(通用5篇)
    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具有内容条理清楚、步骤清晰的特点。方案能够帮助到我们很多,所以方案到底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
  • 09-23 2023年初中语文老师期末教学反思(优质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初中语文老师
  • 09-23 最新幼儿园教研组长工作计划春季 幼儿园教研组工作计划(模板9篇)
    计划是人们在面对各种挑战和任务时,为了更好地组织和管理自己的时间、资源和能力而制定的一种指导性工具。怎样写计划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计划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