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自我鉴定>2023年早教自我鉴定结合 早教老师的自我鉴定(汇总5篇)

2023年早教自我鉴定结合 早教老师的自我鉴定(汇总5篇)

时间:2023-10-07 10:58:52 作者:琉璃 2023年早教自我鉴定结合 早教老师的自我鉴定(汇总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早教自我鉴定结合篇一

在今天的中国,面对越来越大的生活压力,很多父母都很焦虑,很多人觉得孩子自己工作繁忙,或者家庭条件一般,无法给孩子提供好的生活条件,难将孩子培养得十分优秀,而这种焦虑往往会让孩子也恐慌不安。殊不知,普通家庭一样可以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孩子真正需要的,首先是父母的“爱”与“懂”,静静地陪伴在孩子身边,陪孩子一起长大,此外辅以良好的教育,任何家庭都可以培养出杰出的孩子。在教育孩子时,父母不仅要有爱孩子的心,更要懂得如何去“爱”,还要舍得付出时间和精力,陪伴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先说“爱”,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如何去爱孩子?吃好穿好住好,提供最好的生活学习条件?真正的“爱”是理性的爱,不是对孩子百依百顺,合理的要求尽早满足,不合理的要求不管孩子这么哭闹都不去满足,这就是爱;建立一定的规矩,让孩子懂得遵守规则、懂得约束自己,这就是爱;多给孩子肯定和鼓励,少一些否定和粗暴,这就是爱。

再说“懂”,你懂你的孩子吗?她(他)的一哭一笑一举一动,她(他)的断断续续的不完整的话语,她(他)的淘气甚至是破环的行为···很多父母是不懂自己的孩子的,比如我们小区一个妈妈,总是抱怨儿子不会画画,怎麽敎都敎不会。有一次我女儿和她儿子一起画画,我女儿画小人,圆圆的脸,两个眼睛,一个嘴巴,还有身体和四肢。她儿子跟着会画了,也是画个圆是脑袋,中间两个小圆球是眼睛,再画一道短弧线是嘴巴!她非常惊讶,简直不敢相信!因为在此过程中没有人教过!

还有一些父母,看到孩子想去玩沙玩水就会禁止,担心孩子弄脏弄湿,有的父母见孩子把玩具或者工具拆开便会不分青红皂白先责骂···其实孩子每做一件事都会有她(他)的理由,我们不妨多多倾听,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一次逛街,女儿总吵着要回家,怎么哄都不行,我蹲下来抱她,发现从她的.角度看去,都是大人们的腿!这对她来说真是太乏味了!我赶紧对她说,逛街不好玩对吗,她说是的,我说那我们回家吧,她欢呼雀跃!倘若把她斥责一番或是打一顿,她该是何等的委屈!

早教自我鉴定结合篇二

上周二的时候,我班又新来了一个孩子叫乐瑶。这个孩子一看就显得聪明伶俐,乖巧可爱。乐瑶上课、吃饭也很守规矩,可是有一件事却让我费尽心思,那就是午睡。

开始第一天,她总是不肯午睡,一到中午就会哭闹着要妈妈,这下可愁坏我了,她总是哭闹吧,又会影响其他孩子睡觉,我是左哄右哄才让她平静下来。

第二天,我从她家长口中知道平时午睡她妈妈都会抱着她陪在她身边,久而久之也就养成了只有妈妈陪着她她才会午睡的习惯。了解到这一点,我开始主动的与她沟通,午睡的时候我会陪在她身边,摸摸她的头,而她就喜欢来抱着我,这时候我也会很配合的去抱着她,这样慢慢的她开始越睡越安稳也愿意睡觉了,对我也越发的亲近了。

像这样的孩子,以前我遇到过不少,不过大多在我悉心的陪同呵护下,最后都平静地睡着了。这件事也让我更加确信只要用真心去对待孩子、教育孩子,每一个孩子都会成为父母心中的乖孩子、老师心中的好孩子。

现在,对那些刚入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大多都不喜欢在幼儿园午睡,一方面这是由于幼儿的睡眠时间、睡眠环境变化带来的不适应,导致幼儿在幼儿园入睡困难,另一方面还有可能是孩子的爸爸妈妈的错误教育方式造成的。

午睡对于幼儿来说是很重要的。当孩子感到疲劳时,自然就会产生睡眠的要求,但我们又不能强迫孩子睡觉,只能通过培养孩子睡觉的良好习惯入手,帮助孩子午睡。

一般来说,新入幼儿园的孩子中午不睡午觉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安全感。对离开亲人、对环境生畏缺乏安全感的新入园的胆小的孩子,他们总爱是用双眼睛窥探周围,凝视老师。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在他们的床前停一下,给他一个温柔的微笑,让孩子感到安全感。反复几次,就能让孩子养成独立安静入睡的良好习惯。

作为幼儿教师,孩子的良好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善于把握幼儿的心里特点,积极探索幼儿教育的规律和方法,呵护每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让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好梦!

早教自我鉴定结合篇三

随着幼儿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近几年来,在“活动区与幼儿发展”的活动中,孩子们不仅获得了生活经验,其它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活动中我们发现:幼儿选择区角活动,往往只对社会性的区域感兴趣,如:建构区、角色区,对一些科学区、音乐区语言区的兴趣光顾很少,参与率低,但这些区域对幼儿智力的开展却有一定的作用。

幼儿期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让孩子们的智力得到发展,我们就要引导、关注孩子们走进学习性区域,在活动中,通过观察发现,孩子们参与学习性区域的原因是有的活动内容单调,引不起幼儿的兴趣,如:科学区只投放一些塑料锤子、剪刀、螺丝刀、几辆破小车、还有一些成品的蒙台梭利玩具,音乐区教师就只贴上一幅跳舞的图片,再放上一个录音机就是音乐区了,孩子们有的连看也不看,一点也不感兴趣,语言区教师只投放上几个头饰,对刚入园的小班幼儿来说或许会感兴趣,但对大、中班的幼儿来说就太单调了,这些材料既引不起幼儿的兴趣,更满足不了幼儿的需要,这样对幼儿智力的开发有一定的欠缺。

怎样才能开发幼儿的智力,让幼儿得到智力发展呢?我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开发幼儿的智力。

一、活动形式要灵活多样

活动中一般是集体教育活动、小组教育活动和个别教育活动,这样就要将一些促进孩子智力发展、个性发展的课改内容融化到区角活动中,针对每个孩子智力发展的不同,针对每个孩子实际情况进行指导,如:大班幼儿学习10内数的加减运算,多在集体教育活动中进行,作为教师一般以个别能力强的幼儿为标准,忽视了能力弱的幼儿和接受比较慢的幼儿,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在活动区中不仅仅给孩子提供一些杯子、插花、更重要的是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感兴趣的、有利于幼儿发展的材料,大班学习数字,教师就可以在益智区投放各种各样的数字游戏、数字棋,在美工区中投放材料让幼儿画有趣的数字,在语言区中让幼儿认识关于数字的成语,在探索区中让幼儿探索神奇数字变变变等等,教师指导孩子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不管是什么样的材料,不管是摆弄一次、两次,只要是安全、卫生、孩子喜欢,教师就要近距离的去指导,让孩子有成就感,能产生学习的兴趣。

二、选择的内容要体现出层次性

1、为了能引起幼儿主动参与的兴趣,教师要有潇洒的语言,亲自参与活动,引发孩子的学习欲望,让孩子感觉到和教师之间是没有距离的,是平等的,教师更要根据孩子的需要和参与情况及时更换材料,以防孩子对材料产生厌恶,不参与活动。例如:大班在训练幼儿10以内加减运算时,教师用废旧材料制作的数字小动物,引起了幼儿较高的兴趣,教师可以在做做玩玩区中投放废旧材料让幼儿制作数字小动物,就这样让幼儿在兴趣中开发智力,增长见识。

2、根据幼儿的不同差异,帮助幼儿选择不同难度的内容,例如:中班的王丽涵小朋友智力比其他幼儿弱,教师经过观察,发现她对插雪花积塑比较感兴趣,于是教师就有意识的加以引导,让她按颜色、大小排序。当看到她能独立完成作品时,就让她自己说说结果,而教师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让她自己感到有成就感。小班的杨硕小朋友自理能力比其他幼儿差,教师通过观察发现后,便引导杨硕进活动区中玩系鞋带、扣扣子、喂娃娃,利用生活活动中教师投放的鲜艳材料引起幼儿进活动区玩的兴趣,既做到了让幼儿进活动区活动,又培养了幼儿的自理能力。

三、材料的提供要适宜、美观、耐用

1、材料由粗糙到美观、耐用。

以前教师给孩子提供活动区材料往往是一次性的,而且易坏、粗糙、不耐用,使孩子很容易玩烦了,因此活动区活动的质量一直提不上去,甚至有的教师埋怨孩子不会玩,不认真玩,孩子的智力得不到发展,其实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投放的材料没有按幼儿的需要和幼儿的兴趣来投放,以及教师没有精细的指导,现在看来,儿童某方面的能力决不是通过一次性能完成的,他需要在一段时间内多次与材料相互作用,因此教师要选一些耐用的材料,供幼儿活动,另外,我们较忽视材料的审美功能,现在,我们不仅要注重材料的耐用,还要注重区角中材料的美观,从而使幼儿产生玩的兴趣,例如:大班设计的有趣的数字,与其匹配的食物卡片和数字棋,中班设计的树,与其匹配的是各种各样的树的图片、图书,小班设计的是彩色世界,与其匹配的是各种各样的瓶装颜色,这些材料既耐用耐磨、又美观漂亮,适用性好,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幼儿非常喜欢这些材料。

2、一种材料指向一个目标和多个目标

青岛市《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在活动中发展,幼儿与环境作用的过程就是活动,只有在丰富多采的活动中幼儿的发展才能成为现实,因此,教师们在提供丰富多彩的材料的同时,既要考率到幼儿发展的现有目标,又要考虑到幼儿发展的阴形目标和多个目标,以便于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如:大班区角中棋类区,幼儿有两人玩的、三人玩的、还有一人玩的,语言区材料的提供,有各种各样的幼儿图书、有趣的汉字、好听的歌谣、唐诗三百首,探索区材料的提供,有好玩的纸、神气的陀螺、有趣的称、会变的颜色、神气的水,中班音乐区教师投放了各种各样的打击乐,自制的表演服装、首饰,美工区中教师在材料投放上投放很多自然材料,有花生皮、麦芨草、高粱杆、玉米皮、各种各样的树叶等等。小班生活区材料的提供,有系鞋带、扣扣子、喂娃娃、夹花生,益智区教师提供了富有童趣的小猫钓鱼、堆火车、小鱼过河等等,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复习巩固汉字的认识,又能学会分类等,不同玩法中,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

体会与反思:

1、学习性区角活动给孩子提供了一个既简洁,又温馨的开放环境,孩子们喜欢在区角中自己选择,自由结伴,真正体现自己是活动的主人,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在学习性区角活动中,我们教师有更多的时间观察、了解指导幼儿,可以因人、因时、因地为幼儿进行个别指导,使幼儿在操作活动中不知不觉完成了学习任务,教师也对幼儿有了不同的了解。

早教自我鉴定结合篇四

所指小孩早期,系指小孩从出生到读小学的这段时期。小孩此时的智力,最初只是一种潜能,正处于作为智力物质裁体的大脑的高速发育期。这时如果相应的大脑机能得不到合理有效的开发,其潜能就可能被抑制、扭曲,很可能让小孩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导致一步输,步步输的“马太效应”。小孩早期的智力开发,是在其智力成形的最佳可塑期补充必要的营养,为其日后能成功地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环境奠定基础。而这一如此重要时期的智力开发,又多是受切望获取育儿知识,却苦于没有精力的父母及其家人的影响,故笔者提出几点浅见,以供思考。

一、家教理念小孩早期智力开发的前提

不管我们是否意识,每一个作父母的人,在其意识深处都持有自己如何育儿的理念。而这种理念总是在经意不经意之中,通过自己的言行、态度、情绪等感染和调控着小孩的智力开发。可叹的是在现实中,诸多广为流传的,比如“玉不琢,不成器”、“艺多不压身”、“多管教会使小孩懦弱”等诸多并不严谨的箴言俚语,已在很大程度上被捧为金科玉律的育儿理念,而偏执地理解和接受。我们不乏看到相当多的父母,或把小孩当“神童”,在其辩别能力尚未成熟时,便逼小孩认字、背书、算术,并以“狼爸”、“虎妈”自耀;或把小孩当“填鸭”,不看条件,不问对象,盲目地送到各种培训班,使小孩疲于奔命,还以对小孩前途负责而自励;另一种类型的父母则相反,以为小孩天资不够,娇纵其率性,任其不受约束所为等等,岂不知,如此作法训导出来的小孩,要么虽有可称道的考分,却不擅变通,思维狭窄,长大终无大作为;要么虽也可谓多艺,但蜻蜓点水,无一精到,养成浅尝辄止的陋习;要么虽也看似活泼,能说会道,而一味耽于野趣,贻误了智力发展最佳时期。

那么,我们应该具备怎样的小孩早期智力开发理念呢?笔者认为,应从训导的过程、方式、目的等三个方面来把握:一是训导过程。训导必须以小孩的生理、心理和认知结构的当时状况为契机:顺其童趣,亲子互动,因势利导,鼓励自主;必须让小孩从与同伴的互动的乐趣中吸纳知识,而不是将他禁锢在特定的模式和范围,过份地呵护。为了训导而训导,不是启发心智,而是揠苗助长,扼杀求知欲望。要知道,绝对权威家庭,一方面只会使特别有禀赋的小孩产生动力。其所促成的能力,多是比较僵硬、定势的形式思维能力。当然,强势的形式思维能力,在精确演算,严格推理方面,具有大的优势,然而,当其遇到难题时,往往会出现思维的“短路”。正如我国部分很有技术实力的企业,研制不出自己的品牌,只会给国外代工。另一方面,对一般智商的小孩而言,则是随影附形,难以摆脱的心理压力。由于时时担心出错被罚,精神常处高度紧张状态,严重者,还会导致心理残疾。有亲和力家庭的效果则不同,其会让小孩感受到“心理安全”,在充满自信的自主活动中品尝到吸纳知积的快乐。只有享受到了“我能行”、“我知道”的荣耀,小孩才会在吸纳知识时发挥想象和创意。二是训导方式。训导方式没有一定不变之规,或所谓的万能之法。其奥妙是乎更多在于“有心”、“无意”之间:即在时间过程上,是隐性的“有心裁花”,用有节奏、有规则的生活方式,让小孩从小养成良好的求知兴趣和习惯;在空间范围上,是显性的“无意插柳”,及时给小孩刚刚萌生的良好的兴趣和举动,以明确的肯定、奖励;给初露苗头的不当行为和欲念,以耐心的点拨、疏导。让小孩生活在始终生活在心身健康的社会文化氛围之中。三是训导目的。我们应该清楚,任何高操的技能和良好的主观愿望,都不可能改变小孩已有的智力上的遗传基因。我们所能做到的,不过是用适当的方法,尽可能地将小孩既有的智力潜质发掘出来。对绝大多数小孩的智力潜质而言,只要开发的得当,就足够使其成为一名杰出人才。只是,我们也应知道,小孩的智力表现的确有差异。而这种差异,并不是由智商这个唯一元素决定。比如随机相生促成的兴趣,生活环境养就的习惯,处境际遇导致的观念等诸多因素,均会影响小孩的智力表现,导致对小孩智商的误判。我们应用动态的眼光及时发现小孩智力上的闪光点,适时提供必要的条件,促成小孩的内部动机,使其自己发动自己,主动地发挥自身的潜能。

二、大脑机能小孩早期智力开发的源泉

智力是大脑的生物机制。其生成和发挥,如同活水出于源泉。所谓对小孩早期智力的开发,其实质就是“欲流之长者,必浚其源泉”,依循于大脑神经活动机制,开发大脑。我们不是专业人员,没有必要,也不可能研究过深的大脑生物理论。但是,如果缺乏大脑生物机制的基本常识,那么,我们所实施的对智力的开发,就往往会是“塞源而欲流长”,未能预知效果的,带有高风险的“黑箱”操作。

人的大脑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高级神经系统,简而言之,是一个由无数个大小形状不同的神经元相互联结组成的,具有视听、记忆、思维等区域功能和结构的网状系统。其基本活动机制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前者是指大脑神经元处于活跃状态。此时能灵敏地感受外界的剌激,使之得以保存和记忆;后者是指同一神经元因使用时间过长,已消耗过多的神经物质,处于疲惫状态,使剌激感应度下降,造成学习困难,乃至无法继续学习。这一原理,为我们疏浚小孩早期智力“活水”,提供了依循的途径。对新奇的东西感兴趣,是小孩与生俱来的禀性。但其对象、内容、范围广泛,涉及到小孩全部的活动领域。而其被触发的诱因,几乎纯碎是激发性的,没有定向,且随剌激特征的变化而变化。作为父母,我们不能任由小孩随心所欲地对待新奇,让其从小养成见异思迁,喜新厌旧的陋习,而是应该引导小孩尽可能地专注某几种活动,让他在反复触摸、摆弄这些物件中丰富感觉,留下记忆,早日形成认知表象。小孩能对某种活动产生持续的兴趣,并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必是蕴藏于他对此物的一定了解,需要进一步的探究,从中获取心理满足。故而,父母应把小孩最初的兴趣引导到有知识含量的游戏中,或能激发小孩求知情趣的活动上,促成其内驱力定向的态势。当然,我们不能忘记,小孩大脑神经的每次兴奋过程,均会因神经物质消耗的牵制而进入抑制过程。此时,肯定、称赞和奖励等强化手段适度合理的运用,可让小孩形成正向的条件反射,从而延长大脑神经的兴奋过程。同时,这一愉悦体验还会被保持,孕育小孩日后重复这一活动的倾向。要知道,持续有定向的兴趣还会演化成一种心理需要。而一旦心理需要积淀为内部动机,那将成为小孩一生孜孜以求的追寻目标。

早教自我鉴定结合篇五

中国古语谓:“人之初,性本善”,孩子们在小时候确实都很天真纯洁。但有时由于某些特定因素的影响,有些孩子也会出现说谎的现象。我们班有个孩子叫曹梁妍,有一次我们班小朋友夏夏的新华字典丢了,她跑来告诉我,并对我说她的字典上写上了名字,还说已经丢了两天了。我心想:两天的时间,到哪儿去找呢?说不定拿的人已经把字典拿回家了,怎么查?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我到班中让所有的孩子都把自己的新华字典拿出来,进行查字典比赛。(目的是找拿字典的人)一听比赛,大家兴致勃勃的都查了起来,我下去随意翻了几本新华字典,没想到:无巧不成书,在小妍的新华字典上,我发现了上面有夏夏的名字,虽然已经擦掉了,但影子还留在上面。但为了孩子的自尊心,我没有向全班宣布。

课后,我把小妍叫到办公室,让她说说字典的事,没想到她面不改色,说是妈妈买的,我又问了上面影子的事,她又说,自己刚才记错了,这本事夏慧怡借给她的,她忘记还了。

两次的回答,很明显她在说谎,于是我给她讲了《狼来了》的故事,告诉她,第一次说谎有人信,第二次有可能有人会信,但第三次绝对没有人会相信你的。听完故事,她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事后,我又及时与她的家长进行联系,向家长反应了这一情况,家长反应孩子在家也有类似的情况,而且家长也惩罚过,打骂,不理睬,可是没什么效果。

针对孩子的这一情况,我又采取了以下的应对措施:

1、加强与父母的联系。让父母平常要多与孩子交谈,通过交谈了解孩子的心理希望、要求,对孩子提出的问题,在孩子能够理解的程度下,纳心解答,并肯定孩子的求知欲。同时,通过与孩子的交谈,告诉孩子父母对他的希望和要求。

2、利用中午和课余时间,经常向她讲一些诚实的故事,对孩子以正确的引导和教肓,使孩子从小在潜移默化中认识到诚实的孩子受人喜欢,说谎的孩子不受人喜欢。

3、在班级中,为她树立学习的榜样,老师和家长首先以身作则,当她有了一丁点的进步时,及时表扬她,让她知道诚实的孩子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

现在孩子的说谎现象已经有所好转,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孩子一定能成为一个诚实的人。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