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案>最新苏教版四上数学教案 四年级苏教版数学教案(通用12篇)

最新苏教版四上数学教案 四年级苏教版数学教案(通用12篇)

时间:2023-10-12 20:41:29 作者:笔尘 最新苏教版四上数学教案 四年级苏教版数学教案(通用12篇)

小学教案是小学教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小班教案范文的选取具有代表性,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小班教学的特点和要求。

苏教版四上数学教案篇一

(1)学生独立练习,指名四人写在教者准备的纸上。并注意巡视,以发现学生解题中的问题,并有意进行收集。

(2)集体评析。先引导学生看过程,同意吗?这个结果比较大,怎么读?再出示一份错误作业,他错在哪儿了?提醒学生计算时要小心。

(3)总结计算法则。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我们都是分几步做的?第一步做什么?所得的结果的末位怎样?接着说下去。

苏教版四上数学教案篇二

1、课本要包上书皮,并在课本的封面的最上端写上名字。

2、本子:准备一个数学练习本和一个课堂作业本。

3、铅笔:每天至少带两根削好的,用完之后要放在笔盒里。

4、每节上课之前,要把下节要上课所需要的学习用品准备好。

苏教版四上数学教案篇三

1、能正确的口算整百整十数加、减整百整十《·》数、以及整万数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计算的正确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口算,并说一说口算过程

二、学习新课

教师把最后一道口算题250+400改为250+470(即例1)

1、提问:同学们会口算250+400,那么怎样口算250+470呢?请大家试一试。

2、学生交流汇报,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演示课件“口算加、减法”)

板书汇报结果。(设想三种方法)

a.200+400=600,50+70=120,600+120=720

b.250+400=650,650+70=720

c.25+47=72,250+470=720

(第三种方法是把250看作25个十,470看作47个十,25个十加47个十得72个十,所以250+470=720)学生说出这种方法应给予鼓励。

(二)教学例2

2、小组讨论:怎样口算才能又对又快。

3、汇报结果,说出思路。

4、练习

(1)口算(要求说出口算过程,方法自选)

(2)一个数是390,另一个数比它多150,另一个数是多少?

(三)教学例3

1、出示例3、口算:

(1)17万+8万=_________万

由学生自己说思路

(2)27万+19万=_________万

因为27+19=46,所以27万+19万=46万

(3)27万-4万=_________万

因为27-4=23,所以27万-4万=23万

(4)35万-28万=_________万

2、练习

(1)口算(要求说出口算过程)

34万+18万= 23万-18万=

250万+750万=50万-27万=

(2)一个数是820万,另一个数比它少150万,这个数是多少?

三、课堂练习

1、口算,并把得数填在空格里。

+5020042037025

430

580

一6020031045025

480

630

2、口算

24万+6万76万+19万65万-47万

15万+35万29万-13万40万-18万

69万+26万82万-54万230万-70万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都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是怎么口算的?(让学生各抒己见,讲出自己采用的方法)

五、课后作业

1、口算下面各题。

2、口算下面各题。

苏教版四上数学教案篇四

1.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计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2.能解决简单的小数加减混合的实际问题。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小数加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歌手大奖赛的情境,提出了“谁的总分高呢?高多少?”的问题,随后呈现了常见的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用分步列式计算,另一种是用综合列式进行计算。重点是使学生了解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在研究的过程中,将计算方法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在探究的过程中,教材在解决问题之前先让学生估计一下结果,渗透估计的思想。

对于情境中涉及到的一些专门用语,如“专业得分”“综合素质得分”,我要给学生稍作解释。当学生理解了情境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先估算,再组织学生独立探索,并在全班进行交流。

练习的设计中“购物”取材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并且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有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三、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大多数学生基础良好,对学习数学抱有浓厚的兴趣。经过几年对新教材的学习,学生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敢于质疑,有初步的自主探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有个别学生学习习惯不太好,设计教学过程需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孩子的发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播放实况录像。

(播放本校田海燕老师参加全镇教职工声乐比赛的实况录像,学生看的十分投入,看完后一片掌声,并议论纷纷:“我们音乐老师唱的真棒!”“像名星!”“她得了第几?”“一定是冠军!”)

生:(急切的)“想!”

(多媒体出示两位选手及其成绩的画面,形式与教材基本相同,5号选手变为田老师,9号选手变为贾老师)

师:同学们,你发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谁能得第一呢?

生2:贾老师能得第一,因为它的专业得分比田老师的高。

生3:不对,田老师的综合素质得分比贾老师的高,所以田老师能得第一

生5:(非常自信地)我知道!我从电视上见过,专业得分就是演唱得分,综合素质得分就是音乐理论知识得分,把每个人的两项得分加起来进行判断谁是冠军。

师:你真是个用心的孩子!就像你说的人们一般是将两项得分加起来判断谁的成绩好一些,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判断她们谁表现得好一些。

(二)自主探究

1.师:谁能估计一下她们的总分大约各是多少?

生1:(思考)她们的成绩差不多,都超过9分了。

生2:她俩的成绩很相接近,我们必须具体算一下,才能比出高低。

师:该怎样算呢?请同学们试一试,看谁的方法欢迎!(学生立刻行动起来)

师:谁想把自己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生1:5号选手的总分已经知道了,我要求出9号选手的总分,再和5号选手的得分进行比较。我的列式是:8.65+0.40=9.05 (分) 9.43-9.05=0.38(分),田老师是冠军,比贾老师高0.38分。

生2:我的想法和他一样,但是我是把两个算式合并在一起的,列式是:9.43-(8.65+0.40)

师:为什么要有小括号呢?

生3:因为要先算出9号选手的总分。

师:像这样的加减混合题,同学们会一步一步计算出得数吗?试一试。

(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

生:9.43-(8.65+0.40)

=9.43-9.05

=0.38(分)

师: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应注意什么?

生:在列竖式时,小数点对齐在加减。

(三)拓展应用

教师展示购物清单。

新世纪超市购物清单

2005.09.15 15:41

商品名称 数量 单价 小计

面包 2 2.70元 5.40元

酱油 1 4.85元 4.85元

应收:10.25元

客付款:20元

找零:9.75元

师:从这张购物单上,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我想核对一下2个面包和一瓶酱油的总价对不对?

生2:我想给阿姨验算一下,看钱是否找对?

……

师:看来同学们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那么,这些问题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吧!

(学生活动后汇报)

生1:第一个问题:2.70+2.70+4.85=10.25(元),和购物小票上一样。

生3:第二题不对,结果应该是9.75元,他忘记退位了!因为被减数是整数,小数点在个位的后面,所以我用竖式时,在20的后面点上小数点,然后补上两个0再计算。

生4:我们也是这样想的,这样退位时不容易发生错误。

生5:老师,我们没补写0,但我们心里是这样记着的。

师:同学们的想法都不错,在被减数的小数位数比减数少时,列竖式时,要给被减数的末尾添上0,如果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也可以不把0写出来。

2.自编自算

出示数据4.12 12.3 5.08

师:用这些数能写出连加、连减或加减混合的算式吗?

(学生编算式、交流)

生1:4.12+12.3+5.08

生3:他编的题我们现在没法算,应改成12.3-4 .12-5.08

生4:12.3-(4.12+5.08)

师:现在我们就来计算自己编的三道题,在计算时要注意同学们提醒的几个问题。

五、教学反思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为学生创设了与之联系密切、富有情趣的生活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探究-,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知识的探究中。田老师是我班的任课教师,学生十分关心田老师能否得冠军,这种心理促使学生急切的想知道贾老师的总分,从而全身心的投入到新知识的探究中。

练习的设计我尽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但感到有趣味,而且也感受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我组织自己编题自己算,使枯燥的计算富有趣味性,使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充分体会到成功的愉悦,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六、案例点评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师注重为学生创设现实生活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实现了自主学习,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1.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

本节课从课题的引入到教学过程都注重从学生熟悉的身边事例中挖掘教学素材。例如:为学生创设了本校教师参赛的实况,学生关心自己教师的成绩,学习兴趣油然而生,使课堂充满了情趣,并且使学生真实的感到数学就在身边,体验到了数学源于生活。

2.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

本节课的教学不管是新知识的探究还是知识的应用。教师都能大胆放手,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去计算,去思考,去发现。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学生之间形成了一个良好的互动空间。

3.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苏教版四上数学教案篇五

教学目标:

1、借助现实情景认识线段、射线、直线。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线段、射线与直线。

2、培养操作、观察、发现、总结、概括等能力。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感受数学的重要作用。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认识、区分线段、射线与直线。

教学难点:

理解直线与射线的含义。

教学用具:实物展示台

教学过程 :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二) 小组合作,深入探究

1、认识线段

(1)建立线段的数学模型,认识端点

(3)画线段

师:请你在练习本上画出1条线段,师巡视指画法不同的学生画在黑板上,同位互相看一看画的线段,反馈出线的问题。如:画弯,没点两个端点,画的方向等。

强调线段的方向可以自由调整。

(4)读线段

师:谁能帮老师给黑板上的这条线段起个名字?怎么读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两个端点命名,给线段命名,生读,师板书:读作:线段ab(或ba)指出有两种读法。

强调:读线段时可以从任意一个端点读起。

(5)找线段

师:其实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条线段,请你找出1条线段,用手指出它的两个端点,与同桌说一说。

同位互动,指2个生汇报。

2、认识射线。

(1)建立射线的数学模型

课件演示手电筒的灯泡发射出一束光线,问:你看到了什么?

(2)画、读射线

师:射线有什么特点?怎么画?怎么读呢?请你先思考再动手试一试,完成后和同桌交流。

师巡视发现问题,让一组同桌到黑板上板演。

师:刚才你在画射线时遇到了哪些困惑?又是怎样解决?读射线呢?

引导学生在辩论中明确:·要先画一个端点,然后沿着任意一个方向画一条直直的线,指出:由于射线无限长我们只需要画出线的一部分就可以了。·为了方便读,要把射线的端点用大写字母“a”表示,再在射线上任取一个点用“b”表示,但是不能取在两端,读作:射线ab,不能读射线ba,读射线时要从端点读起,只有一种读法。

(3)寻找射线

师:想一想,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物体发出的射线?

引导学生说出:激光、探照灯、红外线、太阳、灯泡等。

师:别忘了恩泽地球上万物生灵的太阳发出的光线也是射线。

3、认识直线

(1)建立直线的数学模型

(2)画、读直线

师:直线又有什么特点?怎么画?怎么读呢?请你先思考再动手试一试,完成后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师巡视发现问题,让一个四人小组到黑板上板演。

师:谁有不同的想法?追问:点a、点b是直线的端点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在辩论中明确:·由于直线无限长我们只需要画出线的一部分就可以了。·为了方便读,要在直线上任意取两个点用a、b表示,但是不能取在两端,读作:直线ab(或ba),读直线时从哪一端读起都可以,有两种读法。

(4)找直线

生举例如:高压线、铁路、高速公路等。

(三) 实践活动,归纳特征

比较三线的区别与联系: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三种线,请你认真观察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或不同的地方?

指生说其余同学补充。

指出:看来三种线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课件演示:·直线向两端无限延伸;·在直线上截取1条线段;·一条线段去掉1个端点向一端无限延伸,就可以得到一条射线;·线段、射线也是直线的一部分。

(四) 综合运用,感知提升

第一关:猜谜语,打一线的名称。

1、有始有终(线段)

2、无始无终(直线)

3、有始无终(射线)

第二关:他们谁说对了?

1、小明说:我画的线段长4厘米。(对)

2、小红说:我画的射线长1米。(错)

3、小丽说:我画的直线长2分米。(错)

第三关:试一试画直线。

1、过一点画直线

先任意画一点,然后过一点画直线,师带领学生完成。

体会:过一点,可以画出无数条直线。

2、过两点,画直线。

学生操作体会。

追问:能不能再画呢?

总结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第四关:你发现了什么?

从老虎山到狐狸洞有许多条道路,哪条路最短?(小结:两点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五)检测。

判断题:

(1)直线ab长30cm。( )

(2)线段的一端能无限延长。( )

(3)线段cd长5cm。( )

(4)射线的两端能无限延长。( )

苏教版四上数学教案篇六

1、《精打细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1)、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除数为整数的小数除法和整数除法的计算类似,只要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就可以了。

2、《参观博物馆》―――整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的小数除法

整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先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做,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后面填上0继续除。

3、《谁打电话的时间长》―――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1)、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2)、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要把被除数和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照小数除以整数的方法进行计算。

4、《人民币兑换》―――积、商的近似值

求近似值方法:积取近似值是先精确计算,再根据题目要求取近似值;商取近似值是直接根据要求多除一位,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取近似值。注意:有时会出现四不舍、五不入的情况,应根据题目的特点去求出近似数。

5、《谁爬得快》―――循环小数

(1)、循环现象:生活中很多时候有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如:日出日落、时间……

(2)、循环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就叫做循环小数。

(3)、会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方法与小数取近似值的方法相同,保留几位小数就看这个小数的下一位。

6、《电视广告》――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1)、小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

(2)、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完全相同。

激情奥运

(1)通过“奥运”提供的各种信息,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有关的问题。

苏教版四上数学教案篇七

知识与技能:1、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的乘除法口算和笔算的计算方法,在计算过程中能灵活应用因数和积的关系,商变化的规律正确熟练地计算。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合作精神。

苏教版四上数学教案篇八

1、竖式计算练习(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指名板演,完成后及时反馈。

(2)指名说说中间一题的计算过程,明确乘数中间有0时应怎样计算?

2、找错改错练习。(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让学生在书上独立找错改错。

(2)小组交流,找出错误的原因,并认真订正。

3、列竖式计算练习,(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4、解决实际问题练习。(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学生默读题目,分析题中所给的信息,并独立在书上填写结果

(2)组织交流,你是按怎样的数量关系计算总价的?

(3)全班反馈计算有无错误,如有错误共同订正。

苏教版四上数学教案篇九

1、在课堂上做作业时应该听清要求,明确格式,不擅自离开座位或窃窃私语,保持教室的安静。

2、作业格式规范、行款整齐,独立、按时完成。

3、作业若有差错,需要更改之处,不可乱涂乱改,只须在错误部分划两条斜线或直线,删去即可,再在规定区域订正。

4、作业姿势要端正,左手按住作业本或是平放桌上,右手离笔尖一寸,胸离课桌一拳,眼离书本一尺,自觉保护视力。

5、作业本要妥善保管,不能乱扔、乱写、乱画与撕毁,保持作业本的卫生与整洁。

苏教版四上数学教案篇十

1、复习数位顺序表(书p53)

请一学生说一说小数数位顺序表,引导学生注意数位、和记数单位的区别,帮助学生记忆。

小组比一比:

小数点()是整数部分,()是小数部分。

在小数中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都是()

(1)小数点右面第二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左边第二位是(),它的计数单位是()。

(2)小数部分的计数单位是()

(3)小数一定比1小吗()举例

(4)比1小的小数,它的整数部分一定是()

(5)大于7小于8的小数有()个

(6)大于7小于8的一位小数有()个,二位小数有()个

(7)由5个0.1,6个0.01和8个0.001组成的数是()

(8)0.4里有()个十分之一,有()个百分之??

注:在小组比赛中复习小数相关易错知识

2、小数性质

(一)复习概念

(二)小数化简1.2300000,将1.23改写成5位小数

注:强调小数末尾去掉或者添上零,小数大小不变。但是如果是在小数点的后面添上或者去点零,小数大小有可能改变。

再强调3位小数就是小数点后面有3位,几位小数就是小数点后面有几位

练习:

(1)0.6里面有()个0.01(2)0.61里面有()个0.01

(3)3.61里面有()个0.01(4)0.061里面有()个0.001

7÷100改写成小数();23÷1000改写成小数()

34÷10000改写成小数();3÷1000改写成小数()

0.25写成分数();0.312写成分数()

把小数90.90100化简后是()

将小数40.070化简后是()。

3、复习小数点移动的规律

练习:63.6×10×100÷1000

63.6缩小为原数的1÷10缩小位原数的1÷1000

把300缩小为原数的()是0.3

(2)由0.56到0.056是()。

a缩小10倍b扩大10倍c缩小100倍

(3)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两位,再向左移动三位,得到的数比原数()

练习:2.37米=()厘米1.46米=()毫米

5070千克=()吨6.5吨=()千克

1吨25千克=()吨52米4厘米=()米

教师提问:

是乘进率还是除以进率?

4、巩固练习:完成书上练习。

苏教版四上数学教案篇十一

1、课堂上回答提问与提出问题规范地举起右手示意,不能站着举手或是边举手边喊,经教师允许后起立站直回答,如果不知道怎样回答,应礼貌地如实告诉老师:“对不起,我不懂(我没想好)。”发言完毕,经老师同意后轻轻坐下。

2、答题或提问态度严肃认真,立姿自然得体,讲普通话,吐字清晰,声音响亮。

答题形式讲究规范,用上“我认为……”、“我发现……”、“我补充……的意见”等说话形式,做到说话完整,条理清楚,有自己的独特看法。

苏教版四上数学教案篇十二

1)出示情境图片:

2)观察图,说说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问:要使三艘货船的等候时间的总和最少,应该按怎样的顺序卸货?

学生讨论

3)可以有哪些卸货的顺序?每种方案总的等候时间是多少?

列出表格,问:从表中你有什么发现吗?

引导学生思考汇报

4)找出最优方案

相关范文推荐
  • 10-12 专项资金申请书(通用8篇)
    低保申请书的撰写需要确凿的理由和充分的证据,以确保申请人能够获得应有的救助。助学金申请书范文中包含了一些成功者的个人经历和感悟,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启发。专项资金
  • 10-12 九年级语文谈读书教学视频(大全8篇)
    发言稿的结构可以分为开头、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每一部分都应该紧扣主题,贯穿思路,形成完整的逻辑链条。结合实际情况,可以加入个人经历或案例分析,以提供更具体的例证
  • 10-12 2023年保护环境的演讲分钟(通用15篇)
    加油稿是一种情感的传递,通过文字鼓舞人们战胜困难。这里有一些优秀的欢迎词范文,它们既能参照写作技巧,又能给你带来思维的启迪。保护环境的演讲分钟篇一尊敬的教师们,
  • 10-12 2023年六查六看自查自纠总结 六查六看自我剖析材料(优秀8篇)
    教师总结是教师自我觉察和分析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不足和改进的方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一些学期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灵感。六查六看自查自纠
  • 10-12 最新青春成长的句子经典语录(精选8篇)
    即兴可以是言语上的即兴演讲,也可以是艺术表演上的即兴创作。对于即兴表演来说,准备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即兴表演的训练方法和建议,帮助我们提升自己的表演能力。青
  • 10-12 最新我爱我班级班会教案 小学生我爱我的班级班会教案(汇总5篇)
    教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和评价等内容。如果您正在为大班教案而烦恼,不妨参考一下这些范文。我爱我班级班会教案篇一本次活动对象是xx电子班辅导
  • 10-12 2023年生日诗词短句(汇总8篇)
    发言稿是一种以口头方式表达思想观点的文稿,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在发言稿中使用一些生动的词语和形象的比喻可以增加演讲的吸引力。"尊敬的各位嘉宾,大家好!我很荣幸能
  • 10-12 2023年电力调度员先进事迹材料(大全8篇)
    奋斗是一种历程,它没有捷径可走,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如何在奋斗中保持秩序和组织?让每一次努力都能够高效而有序地进行。奋斗是一种积极向上
  • 10-12 最新半截蜡烛教案及板书(通用8篇)
    五年级教案是为了指导和安排五年级学生的教学活动而编写的一种教育教学计划。它包含了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的内容,有效地提升了教学质量和效果。教师在教学
  • 10-12 最新大作家的小老师阅读 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反思(精选19篇)
    编辑是为了修正语法、拼写和标点符号等错误,提升文章的专业性和规范性。在总结中提出建议和展望,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总结的意义和影响。编辑是对已有材料进行加工、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