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总结>最新初一考试常考题目 初一地理重要考点归纳总结(汇总8篇)

最新初一考试常考题目 初一地理重要考点归纳总结(汇总8篇)

时间:2023-10-12 20:46:32 作者:念青松 最新初一考试常考题目 初一地理重要考点归纳总结(汇总8篇)

一分钟,是人们用来衡量时间的最小单位之一。调整心态,合理规划,才能在一分钟内完成更多事情和收获更多成果。请大家共同来看看以下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分钟总结范文。

初一考试常考题目篇一

1、地球表面的水陆面积比例:海洋71%,陆地29%,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

能在世界地图上准确找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3、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亚洲、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

亚洲、非洲:苏伊士运河.

北美洲、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亚洲、北美洲:白令海峡.

4、陆地地形包括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大类.

5、在地形图上能找出喜马拉雅山、科迪勒拉山、青藏高原、亚马孙平原.

6、阅读大洲地形图,判断大洲的地形大势.

7、板块构造学说:

地球表层的岩石圈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分别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容易形成火山和地震.

8、全球两大火山地震带: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初一考试常考题目篇二

一,就是要上课认真听讲。这是非常重要的,老师会把重点难点讲得详细,如果你不听,那就会错过好多考试要点。所以,上课认真,没听到的多请教老师同学,这很重要的。

二,要不耻下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想学好地理就必须不懂多问,问多即懂。不要害羞,男学霸女学霸都可以问,也可以多向长辈父母,老师兄弟姐妹请教,做到知识无死角。

三,就是要勤奋背诵。背诵很重要,把笔记都背起来,就不怕考试考什么了。就要有耐心,认真背诵,全记住在心里,那肯定胸有成竹啦!

四,多练题。买一有带课文解释和练习题的教辅,多练就能应对考试。当然,要买一些练习题简而精的,这样不会枯燥,学习效率也快的很。

五,多动脑筋。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要多动脑,靠自己。脑子多转转,自然就灵活而又聪明啦!

六,多看图。看课本里的图片,更要学会看经纬度图,要灵活应用,不要学得死板,因为考试有很多都是出课本的题,所以要注意看,记在心里,才能随机应变。

初一考试常考题目篇三

1.元谋人“知道使用火”,北京人“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2.原始农业耕种方式:由“刀耕火种”到耒耜翻土。

3.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4.西周的亡国之君是周幽王,而非周厉王。

5.周朝的建立者是周武王而不是周文王,周朝的建立者姓“姬”,而不是姓“周”。

6.夏朝开创的王位世袭制,为以后历代王朝所承袭。西周实施分封制。

7.晋国是西周通过分封制建立的诸侯国,春秋时期晋文公城濮之战退避三舍;到了战国初期,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

8.“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而“仁政”是由孟子提出来的。

9.周代的贵族等级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只是对贵族的划分,不包括平民和奴隶。

10.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或“铭文”,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

11.春秋时期的特征概括为: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诸侯争霸。其根源是春秋时期经济的发展或生产力的发展。(如: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

12.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都江堰的修建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

13.鞅变法时秦国就建立了县制,而最早推行郡县制的是秦始皇。

14.朝时负责监察事务的是御史大夫;西汉时刺史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

15.朝规定以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汉武帝时统一铸造五铢钱。

16.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们的措施不同,但目的都是加强思想控制,巩固统治。

17.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是汉宣帝在位时期,不是汉武帝在位时期。

18.秦朝投降的对象是:刘邦。

19.秦末的农民起义是:陈胜吴广起义,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是:黄巾起义。

20.张角是黄巾起义的领导者,也是太平道(道教)创立者。

21.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有: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

22.三国的灭亡顺序:263年蜀国灭、266年魏国灭、280年吴国灭

23.书圣:王羲之;医圣:张仲景。书法成为一门艺术开始于:东汉时期。

24.夏朝历法叫“夏历”,祖冲之制定的历法叫《大明历》。

25.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原地区,龙门石窟、云冈石窟、莫高窟都与佛教有关。

26.曹操生活在东汉末年,非三国时期。

27.官渡之战为曹操打败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赤壁之战孙刘联军打败曹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8.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到南宋的时候,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

29.今天的南京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不同称呼:三国时期称建业;西晋时期称建邺;东晋和南朝(宋、齐、梁、陈)时期称建康。

初一考试常考题目篇四

知识点对朋友们的学习非常重要,大家一定要认真掌握,为大家整理了,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吧!

1.目前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

2.从陆地面积看,最大的.是俄罗斯,中国位居世界第三位。

从人口来看,最多的是中国,印度居世界第二。

3.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主要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

4.一些还没有获得独立的殖民地和属地,叫做“地区”。目前世界上有30多个地区。

5.国界主要依据山脉、河湖、海洋、经纬线来划分。

6.国界范围以内的领陆、领水和领空,总称领土。

8.目前,世界上有150多个发展中国家,大部分是二战后新独立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9.在国际上,习惯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把发展中国家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南”——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及北半球的南部。

“北”——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也有少数分布在南半球。

10.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正式成立于1945年,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其基本宗旨是“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初一考试常考题目篇五

想要学好英语,单词的学习是核心。我们所说的单词学习,并不是一味的依靠死记硬背的方式,而是通过模拟某个特定的场景或语言环境,在某段语句或文章中去学会理解单词的含义,学会掌握单词的用法,这样经过长时间的反复练习,不仅能够加深对单词的记忆,还能逐渐扩充自己的词汇量。

2、语法的学习

小学时只是简单的英语基础知识学习,初中才是学习语法知识的重要时期,在这段时间内语法知识学好了,以后学习更难的语法知识会得心应手。而学习的方法,最好是通过边学边做笔记的方式,要学习到的语法知识做简单的分类,根据重要以及难易的程度,来安排以后的复习计划。

3、文章的学习

随着英语教材中文章难度的加大,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会遇到越来越多的问题,因此,在学习或阅读新的文章前,最好先做下预习的准备,把文章中的生词和难点划分出来,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争取把所有的内容吃透,同时学会去背诵文章,对文章中的常见语句做好笔记。除此之外,在课后扩大自己的阅读面,从相对比较容易的英语文章开始,逐渐加强阅读教材的难度。

4、写作的学习

英语的写作是建立在自身优秀的阅读能力之上,只有大量的阅读英语文章,才能使自己掌握足够的词汇量,这样在写作时也会更加容易,而且初中英语的写作本身就不需要太多复杂的语句,只需要把所学到的词语结合成简单的句子就可以。

初一考试常考题目篇六

1、打好初中的基础。

数学的学习属于环环相扣,很多初中学习过的基础知识,到了高中还会大量使用,所以升入高中以后,葛艳波建议大家,如果初中数学基础太差,一定要想办法再弥补一下,不然会成为后续数学学习的绊脚石。

2、学习一定要有目标。

试想一下,一个学生学习数学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哪来的学习动力?有了学习目标就有了学习动力,那么学生在课堂上就会精神饱满、热情洋溢,学生会身心健康。没有目标的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完全属于被动式学习,效果很差。尝试给自己制定一些目标,比如下次考试考多少名,大学要考什么大学,每天要完成具体哪些任务,目标越明确、越详细越好。

3、学习要主动,不能被动式学习。

数学差生和优秀学生最大的差别,就是学习是主动还是被动。一定积极主动去参与学习,而不是被老师、作业逼着去学习。

初一考试常考题目篇七

学生都希望可以自己支配,做自己想做的事,接下来就是初中频道为大家整理的。

1.想一想,唐太宗为什么不杀颉利可汗,反而还优待他?

答:此题可以联系西汉时的和亲政策。汉初,刘邦脱白登围后,汉匈和亲,汉族公主入匈奴嫁给单于。西汉后期,昭君出塞更是家喻户晓的史实。此外,能举出其他史实就更好。

初一考试常考题目篇八

要想学好初一数学,做一定量的题目是必需的,刚开始要从基础题入手,以课本上的习题为准,反复练习打好基础,再找一些初一数学辅导书上的课外习题,以帮助开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决能力,掌握一般的初一数学解题规律,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对于一些易错题,可备有错题集,写出自己错误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的解题过程,两者一起比较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以便及时更正。在平时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让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思维敏捷,能够进入最佳状态,在考试中能运用自如。实践证明:越到关键时候,你所表现的解题习惯与平时练习无异。如果平时解题时随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会充分暴露,故在平时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二、细心地挖掘概念和公式

三、总结相似的类型题目

当你会总结题目,对所做的题目会分类,知道自己能够解决哪些题型,掌握了哪些常见的解题方法,还有哪些类型题不会做时,你才真正的掌握了数学这门学科的窍门,才能真正的做到“任它千变万化,我自岿然不动”。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在进入初二、初三以后,同学们会发现,有一部分同学天天做题,可成绩不升反降。其原因就是,他们天天都在做重复的工作,很多相似的题目反复做,需要解决的问题却不能专心攻克。久而久之,不会的题目还是不会,会做的题目也因为缺乏对数学的整体把握,弄的一团糟。

四、收集自己的典型错误和不会的题目

同学们最难面对的,就是自己的错误和困难。但这恰恰又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同学们做题目,有两个重要的目的:一是,将所学的知识点和技巧,在实际的题目中演练。另外一个就是,找出自己的不足,然后弥补它。这个不足,也包括两个方面,容易犯的错误和完全不会的内容。但现实情况是,同学们只追求做题的数量,草草的应付作业了事,而不追求解决出现的问题,更谈不上收集错误。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