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演讲稿>最优体育锻炼与身心健康论文(模板18篇)

最优体育锻炼与身心健康论文(模板18篇)

时间:2023-10-30 19:23:02 作者:薇儿 最优体育锻炼与身心健康论文(模板18篇)

通过阅读范文,我们可以了解不同的观点和见解,加深对某一主题的理解。通过学习范文范本,我们可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体育锻炼对高中生身心健康的影响论文

根据相关的调查显示,在校高中生中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人数比例在逐渐减少,目前只有不到15%左右,并且男女比例失调,男生人数大于女生人数。除此之外,还出现了年级的划分,高一年级的学生所占比相对较高,而高三学生因为毕业升学学习压力比较大就放弃了体育锻炼,由此比例逐渐下降。通过在学生之间的具体了解,女生对体育锻炼多为怕累、怕受伤等客观因素而不去锻炼,虽然对锻炼有一定意识,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种情况就造成了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消极态度。通过在学生间的调查,大部分学生没有一定的体育活动的动机,因此无法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所以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非常的重要。体育锻炼的习惯养成,可以从中受到很大的益处。目前在高中的体育教学中,很多学生都是因为教育压迫才进行体育锻炼,从心理上就有一定排斥感,这就是现在体育教学中存在的教育内容与教学方式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同时也阻碍了学生对体育锻炼良好习惯的养成。

二、培养高中学生体育锻炼良好习惯的措施。

1、根据高中生个体特点制定适宜目标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体制特点、兴趣爱好制定出体育锻炼目标,目标标准要结合学生的适应程度,促进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根据体育目标进行反复练习,从而加强了自身的体育意识,从被动练习到主动锻炼,逐渐强化自身的自觉性,长此以往,习惯就慢慢的养成了。

2、培养学生爱护公物的行为习惯体育习惯的养成不只是日复一日的进行反复锻炼,同时也要爱护体育器材。教师要将各种体育器材的使用方法教授给学生,并且使学生在对器材的安放、布置、收纳等方面进行详细的知道,同时也要对器材设备进行保养,对损坏的器材及时更换,设施进行维修,避免为学校带来经济损失。

3、从高中生的`心理出发,建立体育教学的创新模式在任何学习中,只要学生对其产生兴趣那么就会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去探讨,所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通过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了解,创造出一种娱乐健身为一体的体育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除此之外,教师将教学内容进行大胆的创新,在教学实践中增加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

4、全面加强教师培训,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生体育素质的养成需要教师的教学引导,在众多的高中在职教师中,还需要在各个方面进行培养,教育机构或者校方要根据体育教学情况的实际出发,加大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力度,使教师对体育教学的新课程进行深入的了解,并对新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方式进行研究,同时改变自身传统的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以及创新能力。学校要组织体育教师进行外出观摩,通过与其他教师的交流,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此同时,学校要对教师进行理论知识考核,加强教师的基本功训练,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建立一支品德高尚、专业技能过硬、心理健康的体育教师队伍。

5、有助于良好锻炼习惯养成的科学方法首先,指导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体育教学课堂中,教师要按照学生的年龄划分进行引导性训练,利用合理科学的基本原理教授学生,使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锻炼手段及方法,促进身体平衡发展。其次,要开展高中体育个性化分层教学。对于体育教学的内容,教师要按照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的分层教学,并对学生的运动负荷进行合理的安排。教师要激发运动能力较强学生的潜能,并锻炼运用能力较差学生的信心,加强体育锻炼意识,同时进步。最后,加强良好锻炼习惯的训练。体育锻炼过程中,需要学生对每个动作方法熟练的掌握,逐渐形成一套整体形势,在这种重复性锻炼中,需要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师要对学生的锻炼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督促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6、加强学校对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在我国的高中学校教育中,学生对体育锻炼都是自发性的,参与的形式也比较随意,没有进行系统的科学的统一。这些因素就造成了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只要遇到困难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同时也就放弃了体育活动,也就无法进行体育锻炼的培养,更无法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所以,学校要针对这些问题将体育锻炼活动进行扩大化的进行,要充分发挥到管理作用,组织作用。

强健的体魄对于学生来讲非常的重要,培养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既可以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还可以使学生减轻学习带来的各种压力,是一件一举多得的事情。所以,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尤为重要,同时也是社会发展中的教育策略。

【参考文献】。

身心健康体育锻炼心得体会

第一段:引言(引起读者注意,引出主题)。

在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身心健康。而体育锻炼作为维持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我的日常生活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长期的体育锻炼,我逐渐认识到了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益处。下面,我将就我对于身心健康体育锻炼的心得体会进行详细阐述。

body精彩之处在于它不仅仅让消耗过剩热量,也能帮助我们塑造更加健美的身体。体育锻炼能够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改善体质。通过有规律的运动,我逐渐摆脱了因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引发的腰酸背痛的问题,我也拥有了更好的体能,能够应对各种体力活动。此外,体育锻炼还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减少患病风险。我意识到定期锻炼使我更少感染感冒或其他疾病,我更加健康。

除了对身体有益,体育锻炼也对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当我运动时,身体释放出多巴胺和其他神经递质,这些物质会提高我的情绪,让我保持乐观的心态。在有压力的时候,我常常选择去跑步或游泳来缓解压力。运动不仅可以分散我的注意力,还能帮助我集中精力,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此外,体育锻炼还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我发现在我经常锻炼的日子里,我能够更快入睡,睡得更香。

第四段:生活的好处(论述体育锻炼对日常生活的益处)。

体育锻炼不仅对身体和心理有益,还对日常生活产生着积极的影响。通过体育锻炼,我更加有活力和自信,这使我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好地处理各种问题和挑战。此外,体育锻炼也让我结交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一起锻炼、比赛,互相支持,也为我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社交圈。在体育锻炼中,我学到了团队合作、竞争精神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这些品质都对我日常生活中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五段:结论(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强调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通过对身心健康体育锻炼的心得体会的阐述,我认识到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它不仅对身体有益,还有助于改善心理健康和日常生活。因此,我鼓励每个人都要积极参与体育锻炼,让身心得到充分的放松和锻炼,从而拥有更加健康、积极和幸福的生活。

体育锻炼对高中生身心健康的影响论文

摘要:随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树立健康第一思想,高校体育锻炼已经成为大学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大学生作为优秀的青年群体,其素质水平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国家发展,膳食营养是高素质人才的基础。然而现在大学生缺乏科学系统的营养知识,营养不良、营养过剩分化比较明显,饮食随意性较大。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江苏师范大学学生饮食习惯、体育锻炼投入情况等问题进行调查与研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大学生自身营养意识。督促大学生自身养成良好饮食习惯,从而促进体育锻炼效果提高。

关键词:江苏师范大学;学生;膳食营养;体育锻炼。

合理营养加体育锻炼获得健康同时,同样也获得健康身体素质。该文旨在了解江苏师范大学学生膳食营养状况,熟知大学生体育锻炼内容和形式,分析合理饮食习惯及膳食制度在运动能力和健康状况上的重要作用,对营养搭配和体育锻炼中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为更好地加强大学生自身营养意识进一步提高体育锻炼的效果提出合理化建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文章以江苏师范大学学生195名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100名,占51.3%,女生95名,占48.7%。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充分利用江苏师范大学图书馆资料和网络资源,为该文的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1.2.2问卷调查法。

向江苏师范大学学生随机发放200份调查问卷。回收198份,回收率99%,有效问卷195份,有效回收率97.5%。

1.2.3数理统计法。

对所回收的问卷用wps表格进行分类统计处理,用百分比对统计数据进行一般性描述。

2结果与分析。

2.1江苏师范大学学生的膳食营养状况。

2.1.1膳食结构调查结果。

膳食结构主要以粮谷类、蔬菜类和动物性食物为主。从主要营养素平均标准供给量与实际摄入量对比看出,女生热能标准供给量为2400kcal,实际摄入量为1945kcal,蛋白质标准供给量为80g,实际摄入量为61g,钙标准供给量为1000mg,实际供给量为667mg。可见女生摄入热能相对不足,蛋白质、铁、钙不足。男生蛋白质标准供给量为90g,实际供给量为78g,维生素标准摄入量为60g,实际摄入量为50g,可见男生蛋白质、维生素c摄入相对不足,钙摄入不足。

2.1.2三餐热量分配。

调查发现男生早餐、中餐、晚餐摄入能量的百分比分别为20%、32%、28%,女生早餐、中餐、晚餐的摄入能量百分比分别为22%、34%、28%,早餐、中餐、晚餐合理分配率为30%、40%、30%,可见学生一日三餐热能分配明显不合理,早餐、中餐摄入热量皆明显不足,夜餐零食吃的比例占有部分能量。紧张的脑力劳动需要消耗大量糖类来提供能量,不吃早餐或者三餐热量分配不合理,只能使血糖维持在较低水平。

2.2膳食营养与运动知识了解情况。

从膳食营养与运动这门课了解程度来看,7%男生和4%女生上过膳食营养与运动课程,65%男生和72%女生没有上过膳食营养与运动课程,28%男生和24%女生不知道膳食营养与运动课程。运动膳食营养知识了解程度来看,18%男生和23%女生了解,56%男生和64%女生大概了解,26%男生和13%女生不了解。

良好的运动能力受运动水平、遗传、营养、心理素质等多方面影响,其中膳食营养对体育锻炼影响非常之大,吃什么、什么时间吃,对其锻炼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效果。

2.3.1运动后摄入的食物对体育锻炼的`影响。

运动后摄入食物有45%学生喜欢吃大鱼大肉,30%学生选择不吃,25%学生喜欢吃蔬菜水果。研究发现有44%学生在运动后喜欢吃大鱼大肉,造成在运动后肌肉、关节酸胀和精神疲乏这一现象发生。

从一周吃早餐的次数中看出,9%的学生每天都吃早餐,20%的学生四天以上吃早饭,31%的同学一周只吃早餐一到两天,40%的同学一周从不吃早饭。可以看出江苏师范大学学生对早餐的重视程度不够,以至于有很多学生出现身体机能下降,导致身心疲惫,对身体的健康危害极大。江苏师范大学学生吃早餐的次数越少,体育锻炼的效果也就越差。

在运动中随意补水占58%,及时补水占25%,不补水占17%,运动中没有合理补水人数占到75%。学生对运动中补水情况了解程度很差,只凭有无口渴来判断,或者不补水。体育锻炼过程中补水状况与运动过程中疲劳恢复程度关系看出,补水越合理,运动中疲劳恢复程度越快。

3结语与建议。

3.1结语。

3.1.1江苏师范大学学生膳食结构不合理。

膳食结构存在部分营养素摄入不足。女生摄入热能相对不足,蛋白质、铁、钙不足。男生蛋白质、维生素c摄入相对不足,钙摄入不足。学生一日三餐热能分配明显不合理,早餐、中餐摄入热量皆明显不足。

3.1.2江苏师范大学学生缺乏膳食营养与运动知识的了解。

普遍缺乏相关的营养与运动知识,营养知识普及还不够,无法达到合理膳食营养要求。3.1.3江苏师范大学学生饮食习惯不合理运动后喜欢吃大鱼大肉,造成运动后肌肉、关节酸胀和精神疲乏这一现象的发生。很多学生饮食习惯非常不科学。都导致学生三餐分配不合理,各餐所提供热量不均匀,达不到体育锻炼效果。大多数学生补水随意性很大,运动中疲劳恢复程度较慢。

3.2建议。

3.2.1江苏师范大学学生应注意膳食结构调整。

增加自身缺乏营养素摄入,男生增加蔬菜水果摄入,女生增加动物肝脏、瘦肉、海带、黑木耳等含铁食物摄入。提高碳水化合物在供能方面比例,满足机体热能需要。学生需要增加奶制品、豆制品、蔬菜水果比例。补充学生流失较多维生素、钙以及其他矿物质。最好能够保证每天一杯牛奶。3.2.2江苏师范大学学生应增加膳食营养与运动知识了解应多开设相关营养与运动知识课程以及讲座,让学生知道关于膳食营养与运动相关知识,以注重膳食营养,增加锻炼效果。

3.2.3江苏师范大学学生应养成合理饮食习惯。

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增加早餐和中餐热量,夜餐和零食尽量少吃。运动后多吃碱性食物,多补充蔬菜水果类食物、豆制品之类食物,以保证人体酸碱平衡,从而达到消除运动疲劳目的。重视吃早餐,提高身体机能,达到体育锻炼效果。合理及时补充水分,做到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身体。每天足够饮水,合理选择饮品。应该根据自己运动项目,运动前、中、后正确补充水分。

参考文献:。

浅析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干预及其机制论文论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互联网成为现代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成分,但是一些青少年沉溺于网络世界忠上了“网络综合症”,对健康产生了伤害.体育活动对于学生身心等多方面均可产生有利的影响,本文将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以体育运动为主要手段”来探索体育活动对于青少年网络成瘾干预的'影响.

作者:鲁江作者单位:咸阳师范学院体育系刊名:法制与社会英文刊名:legnsystemandsociety年,卷(期):2009“”(12)分类号:g806关键词:学生体育运动现状分析网瘾

体育锻炼对高中生身心健康的影响论文

1.体育锻炼可以促进高中生智力发展。智力是指动物普遍性的精神能力,是指人的理解、认识客观事物并且运用所拥有的经验、知识等解决一些问题的能力。智力是由观察力、思维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所组成的。一个人如果在大脑正常发育的情况下,聪明不聪明和整个大脑的体积和重量并没有太大关系,但是和大脑物质结构和技能情况关系比较大。当人们在从事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人体在瞬间完成各种各样的动作,并且还需要一定的质量要求。在这种严格要求的情况下,大脑皮层所受到来自肌肉活动所产生的生物电刺激越强,被动员起来的工作神经细胞越多,就会对提高大脑皮层的细胞活动强度有很大帮助,同时会加强大脑神经系统的功能。记忆力是智力当中相对重要的一环。我们都希望有一个良好的记忆力,而提高记忆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加强体育锻炼。体育锻炼对大脑功能的增强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人体的.每个动作都经过大脑智慧,经常从事体育锻炼能够提高大脑皮层的强度、灵活力和均衡能力、从而使大脑皮层的分析和综合能力大大增强,这才是一个良好记忆力的基础。2.体育锻炼可以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强人体体质,还可以磨炼人的性格,使人变得坚强乐观,豁达阳光。人们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学会控制自己的动机和需要,从而使自己的性格更趋于成熟,忘记烦恼和痛苦,克服孤僻,扩大社会交往,协调人际关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3.体育锻炼能够治愈心理疾病。在许多其他国家,体育锻炼已经是一种被公认的心理治疗方法,对于治疗神经功能症和精神分裂有一些特别的作用。就现在来说,虽然一些心理疾病的原因和体育锻炼为什么会有利于心理疾病恢复的机制还不是很清楚,但是把体育锻炼当作一种治疗心理疾病方法已经在国外流行开来。但是,如果心理疾病想要被治愈,还需要在正确的引导下锻炼才可以。有人曾经调查过用两种锻炼方式治疗严重抑郁症患者,采用了两种锻炼方式分别测试,其中一种锻炼的方式是慢跑或者跑步这样简单的放松锻炼,另一种锻炼是打篮球、踢足球等体育锻炼结合的放松练习。结果显示,慢跑组的患者经过治疗在身体感觉和心理状态方面有明显的好转。反之,混合锻炼组的患者没有感觉到任何心理或者生理的变化。由此可见,如果想要让体育锻炼在治疗中发挥作用,最重要的原则是选择适当的运动形式。4.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坚强的意志品质形成。优良的意志品质对人的体育锻炼效果有着重大的意义,从事体育锻炼可以获得优良坚强的意志品质。体育锻炼的特点是需要克服各种主观客观的困难和障碍,体育锻炼是培育意志品质的手段。比如:通过挑战自己生理极限的项目,有长跑、游泳、越野自行车等。可以锻炼坚韧的意志品质;锻炼人们勇敢的品质可以通过需要跨越和腾空等项目(跨栏、体操等);锻炼人们果断的意志品质可以通过观察场上形势制定对策而且需要配合默契的球类项目(足球、篮球、排球等)。5.体育锻炼可以陶冶情操,保持健康的心态。体育锻炼可以很好地发挥人自身的积极主动性、创造性,从而可以提高自己的信心,使自己的个性在和谐的气氛当中获得积极的发展。现如今全民健身事业开展广泛,人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也很高,这可以使人们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价值,对生命的价值也有更深的认识,进而增强人们对生活的信念,坚定对生活的信心,树立正确的三观。6.体育锻炼可以消除心理疲劳。疲劳是一种综合性症状,不只是生理会疲劳,心理也是会疲劳的。假如一个人工作的时候工作情绪消极、或者是超过自己的能力时,心理和生理都会很快疲劳。这个时候,去参加一些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分散心理的消极情绪,而且还可以保持一定的运动量。因此,体育锻炼对神经衰弱的治疗有很明显的作用。

体育锻炼的原则是体育锻炼客观规律的反映,也是参与者选择锻炼内容、安排锻炼计划、运用锻炼方法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体育锻炼方法虽然简单好学,但是如果想要科学的安排锻炼、合理的安排训练内容,避免受伤,就必须注意以下几项基本原则。1.循序渐进原则。体育锻炼的循序渐进是指在进行体育锻炼的时候要按照由小到大、由易到难的顺序逐渐进行。很多人在刚开始进行体育锻炼的时候热情很高,也很有兴趣,活动量也会很大。但是在坚持了几天之后,可能就会失去锻炼的热情,可能就会出现种种不舒服的反应,比如肌肉酸痛,这就是因为开始锻炼的时候负荷太大,机体无法很快适应,身体的疲劳也大。所以人在锻炼的时候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2.全面发展原则。全面发展原则指的是在体育锻炼的时候,要注意锻炼内容选择安排上的多样性和身体机能的全面提高。与此同时,通过身体锻炼,还可以提高人的心理适应能力。如果在体育锻炼当中增加一些心理训练手段,还可以克服紧张情绪等心理方面的障碍,提高心理素质。3.区别对待原则。在进行体育锻炼的时候,要根据锻炼者的年龄、性别、爱好、身体健康状况等很多不同的情况来进行区别对待,使锻炼更具针对性,从而达到更好地锻炼效果。比如说:老年人可以选择一些活动量小的运动,比如:慢跑、太极拳。年轻人则可以选择一些对抗性强的运动,比如球类运动。男子可以选择展现力量的运动,比如:举重、拳击等。女子则可以练习体操、健美操等柔韧项目。4.经常性原则。经常参加体育锻炼,锻炼的效果才持久、明显,所以体育锻炼要做到经常化,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虽然短时间锻炼也可以使身体免疫力提高,增强身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但是这种增强在锻炼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就会消失。所以如果想要身体持续保持旺盛精力和良好的免疫力,就必须坚持体育锻炼。

参考文献:

浅析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干预及其机制论文论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干预重在预防。对于心里危机干预来说,最好的方式就是普及和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授大学生心理健康保健知识,培养学生的抗压能力、情绪控制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掌握一定的自我调节方法和危机自救手段,增强学生心理机能;第二,建设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队伍和危机干预工作机构。前者方便及时发现和掌握学生中存在的各种实际的心理问题,了解学生的需求,随时解答学生的心理困惑,把心里危机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后者则能够促使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规范化、常态化。这其中,后者更为重要,一个优良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机构,必定拥有一个固定的心理干预场所。这个固定的场所。这有利于平稳求助学生的心态。使学生愿意主动接受帮助,帮助心理咨询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另一方面,一个专门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机构,亦能够在长远规划上发展成为一个预警中心、协调中心和突发事件、危机处理中心,促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加全面、完善,也使心理健康教育计划的制订、协调和实施更加有理有据。

2.2构建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三层网络体系。

2009年,江西省教育厅出台《江西省高校大学生心里危机预警与干预方案》,其中明确指出建立完善的高校大学生三级心理危机预防干预系统,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提高危机应对能力和自救能力。

察力和突发事件处理能力,使得他们能够迅速捕捉到学生中潜在的危机隐患,当有事件发生时,这些同志知道如何处理以及如何第一时间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第三层,由高校心理咨询中心专业人员组成的三级网络,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经历危机干预和创伤处理的系统培训,能进行有效的危机干预。有个别咨询和团体辅导的能力。

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构建,任重而道远。这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努力和坚持不懈地追求。

参考文献:

[3]汪立夏,舒曼.携手互助一班级心理健康员工作手册[m].江西高校出版社.2010:p62.

[4]黄希庭,郑涌.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92.

身心健康体育锻炼心得体会

身心健康是每个人追求的目标,而体育锻炼是实现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通过持续的体育锻炼,我深刻体会到了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体育锻炼中所获得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有着显著的影响。首先,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和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经过长期坚持锻炼,我的身体变得更加强壮,抵抗力也大大增强。其次,体育锻炼可以缓解压力和紧张情绪,有助于提高心理健康。每当我在锻炼时,我会将焦虑和烦躁都释放出来,让自己充满能量和愉悦感。综上所述,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第二段:培养坚持和毅力。

体育锻炼需要坚持和毅力,这也是我在锻炼中深刻体会到的一点。起初,我经常会因为懒惰或者其他事情放弃锻炼计划,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认识到坚持的重要性。持之以恒地锻炼不仅能够提高身体素质,还能让我在其他方面更加坚定和有毅力。通过体育锻炼,我培养了坚持和毅力的品质,这对我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三段:提升自信和积极性。

体育锻炼可以提升自信和积极性,这也是我在锻炼中获得的心得体会之一。通过锻炼,我逐渐变得更加自信。无论是身体的塑造还是运动技能的提升,都让我对自己更有自信,增强了与他人交流和表达的能力。此外,体育锻炼还能激发积极性,让我更加乐观和积极面对生活。每当我取得进步时,我就会感到满足和快乐,从而增强了积极的心态。

第四段: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体育锻炼中常涉及团队合作,这也是我在锻炼中体会到的另一重要心得。通过参加团体运动,我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为一个目标努力。在团队中,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需要相互配合和协同工作。这培养了我的团队合作精神,让我学会关心他人、倾听他人的声音,并逐渐成为一个更好的团队成员。团队合作不仅加强了锻炼的效果,还培养了我适应社会的能力。

第五段:坚信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通过持续的体育锻炼,我深深地坚信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健康是一切的基石,只有拥有了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我们才能有力量去追求更多的梦想和目标。体育锻炼是实现身心健康的有效途径,通过锻炼,我们可以提高自身素质,培养良好的习惯和品质,同时也能收获更多的快乐和成就感。身心健康是我们生活的支撑,也是我们追求幸福的前提。

总结:

通过以上的心得体会,我在体育锻炼中深刻体会到了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体育锻炼不仅能够提高身体素质,还能培养坚持和毅力,提升自信和积极性,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我坚信只有拥有了身心健康,我们才能更好地面对生活和未来的挑战。因此,我将继续坚持体育锻炼,让我的身心保持健康。

研究生体育锻炼情况分析论文

(一)研究对象介绍。

文章所述研究活动的信息采集对象包括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大学、长安大学等六所高等学校的在读研究生,这六所学校均位于西安本地,研究对象包括男、女两性,合计700人。研究对象的选择无论从地点、性别、还是数量上都具有较强的说服力。资料采集时间从3月1日到206月5日。

(二)研究方法说明。

本课题研究过程包括前期数据采集和后期综合分析两个阶段,其中,前期数据采集阶段采用了翻阅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直接访问3种途径,后期数据分析阶段以微软excel软件为工具进行统计分析。其中,问卷调查主要是围绕研究生早操活动、体育课、课余体育锻炼等主要体育活动中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编制规范化调查表,向上述6所大学研究生发放。调查问卷累计发放700份,共回收618份,其中有效问卷536份,有效率达76、6%。调查问卷共涉及调查对象536个,其中男女比例为55:45,文理科比例为28:72。访问调查采用组织研究对象召开座谈会、访问学校领导和教师等方式,针对研究生日常体育活动参与情况等问题进行直接交流。再通过上述途径取得大量资料、数据后,将数据输入计算机,使用微软ex-ecl表格软件进行整理分析,从中找出内部规律。

研究生教育是学校教育转为社会教育前的最后一个阶段。研究生体育教育也是学校教育各阶段体育教育中最后一个具有强制力的阶段。一旦脱离这个阶段,体育活动就有被动锻炼转为主动锻炼。这个阶段体育教育质量的高低好坏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和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十分关键,对于学生毕业走向社会后的体育活动参与情况有着直接的影响。做好研究生体育教育,是保障我国高层次人才身体素质,推动全民健身运动顺利开展,打造“终身体育”与“健康第一”的全民体育思想的重要措施。做好在读研究生体育锻炼情况分析,对于教育部门和高等院校制定在读研究生体育教育决策具有重要的辅助参考价值。

一个人要参加体育活动,那么其必定具有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观愿望。具体到研究生体育教育这个层面来说,研究生个人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愿望是其实施体育活动行为的基本动机。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男、女研究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是不同的。其中男性参加体育活动主要是兴趣爱好所致,而女性参加体育活动则是为了保养、美体的需要。当前研究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呈现出多样性的发展趋势,除了上面两种主要原因,释放压力、调剂心情、丰富生活、扩大人际交往圈子等因素也是研究生参加体育活动原因中比较突出的。反而是强健体魄这个因素相对而言不是十分明显。之所以形成这种情况,和研究生学习任务繁重,工作、考试压力大等有着密切关系。表1为硕士研究生参加体育活动动机数据统计情况,从中可以看到,强健体魄动机仅占取样总数的6、7%,远低于其它动机。

从调查数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到,研究生对于体育锻炼项目的选择呈现出较强的实用化、多样化、娱乐和健身性特点。最为常见的体育项目包括篮球、足球、乒乓球和羽毛球,占总数的`71、5%。其中男性更加喜好运动量大、对抗性强、挑战难度较高的项目,比如篮球、足球等大球类项目。女性则偏向于烈度低、相对平和,肢体没有或直接接触的运动,比如乒乓球、羽毛球等小球类项目和慢跑等。此外,女性对于美的的追求,使得健美操等具有美体塑身功能的体育项目更加受女性研究生的欢迎。这些都直接反映在男女双方体育项目的选择上。

一是运动场地、运动设施和器材缺乏。体育活动的开展需要场地、设施和器材的配套支持。缺乏这些配套设施,开展体育活动也就无从谈起。就西安本地情况而言,西安高校的体育场馆、运动设施和器材质量较高,但数量相对不足,无法满足广大研究生体育锻炼的需要。这主要是因为学生扩招、学校资金不足或对体育锻炼缺乏重视等原因所致。二是开设研究生体育课程难度较大。通过对陕西省教育部门的采访我们了解到,我国研究生教育体系中缺乏对体育教育的明确规定和支持保障。教育部门出台的规范性文件对于高校体育教育的规定仅限于体育选修课。由于缺乏制度上的支持,使得研究生体育课程开设工作面临着很大困难。三是研究生体育锻炼随意性较大,缺乏科学依据。体育锻炼是门科学性很强的学科。只有依照科学规律进行锻炼才能保证身体健康安全并收到最大的锻炼效果。由于研究生体育锻炼很大程度上是兴趣使然,对锻炼的科学性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理论指导,使得当前研究生体育锻炼方式、方法的科学性严重不足,锻炼效果不佳。此外,研究生体育锻炼时限往往很难达到锻炼要求底线,同时锻炼时间的选择也不够合适,这些都限制了体育锻炼的效果。国家规定,学生锻炼时间的标准为1小时/天,即5小时/周。时间最好选择在清晨。而调查数据显示,70%以上的研究生锻炼时间不达标,选择早上锻炼的不足20%。四是体育锻炼行为严重落后于思想观念。作为高素质人才,研究生对于体育锻炼有着较为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但却不能很好地体现到实际行动上,形成了想得多,做得少,想的到位,做不到位的情况。从调查数据上看,有一半以上的调查对象每周体育锻炼次数为零。和男性相比,女性缺乏体育锻炼的情况更加严重。

(三)调查结论。

通过上述调查和数据统计,本次研究得出如下结论:一是研究生体育锻炼缺乏足够重视,包括教育部门、学校和学生本人。二是部分研究生对体育锻炼知识的掌握不够充分,缺乏科学指导。三是研究生体育锻炼时间、频率严重不足。四是体育运动基础设施缺乏。

实现这一目的,首先要改变教育部门及高校管理层对研究生体育锻炼的认识和观念,使其更加重视研究生体育教育,将研究生体育教育作为贯彻落实全民建身政策方针的重要一环来抓,围绕开设研究生体育课程,实施一系列配套措施,建立健全制度保障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和师资建设,推动研究生体育教育向规范化、科学化、常规化发展,切实保证体育教育质量。高校要组织研究生成立体育组织,建立队伍,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教育部门要成立专门负责研究生体育教育、锻炼的管理机构,承担起相关管理和指导职责。

教育部门要积极发挥研究生体育教育管理职能,出台扶持政策,制定激励措施,将研究生身体健康水平和评先选优挂钩,发挥评选工作的杠杆作用,提高研究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引导研究生更加积极地开展体育锻炼。通过阶梯式的长期引导,培养、强化研究生体育锻炼习惯,提高研究生体育锻炼科学化水平。

(三)下大力气做好体育教育基础设施和师资建设。

各级政府必须加大研究生体育教育支持力度,通过出台扶持政策、设置专项资金等措施促进高校研究生体育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各高校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编制研究生体育教育规划,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拓宽资金来源,不断完善体育活动场所、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加大师资建设投入,增强教师力量,为研究生体育教育的顺利开展夯实基础保障。

研究生体育锻炼情况分析论文

面对高中生体育锻炼中的若干问题,以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为切入点,采用自编问卷调查的方法,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z中发7号{》(以下简称《7号文》)颁布初期(3月)调查的数据开始(以下简称“数据”),至2月调查的数据为止(以下简称“数据”),连续都进行了跟踪比较分析,就体育锻炼中学生的体育意识、动机和行为等因素进行深入研究,为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形成提供了真实有效的参考依据。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以《7号文》颁布10周年跟踪调查为例,对高中生体育锻炼行为习惯分析及形成路径进行研究。

2.2研究方法。

2.2.1问卷调查法。自编“每天锻炼1小时情况调查”问卷,在《7号文》颁布初期(2007年3月)对学生进行调查,10年后(年2月)再于广州市增城区增城中学以同一做法对学生进行调查。从3200名高中生中随机抽取级(高三级)、2006级(高二级)、2007级(高一级)和级(高三级)、级(高二级)、2017级(高一级)共60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其中每个年级抽查学生100人,男女生各50人。

2.2.2数理统计法。采用比较、逻辑归纳等方法,使用excel2007对回收的问卷建立数据项目表,对调查取得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

3.结果与分析。

学生良好的体育意识、动机和行为的具体表现决定了体育锻炼的质量。要切实解决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主要问题,有必要对之进一步分析,以求找到一些解决存在问题的路径。

3.1.1问题分析――学生体育锻炼情况。由表1可知,2017年有50.5%学生每周体育锻炼4~5次,与《7号文》颁布初期的44.7%变化不大。不过,每周锻炼6~7次的学生就由2007年的18.4%下降到现在的6.5%,并且随着年级的升高呈减少的情况,分别为高一13%、高二8%、高三1.3%。在每天的体育锻炼时间方面,2017年有70%的学生每天锻炼30分钟以内,比2007年的49.7%增加了20.3%,且各个年级段都比2007年相应的年级要多;在每天锻炼60分钟以上的选项中,2017年则较2007年相应的年级少,分别为高一年级由24.5%下降至13.2%,高二年级由18%下降至12%,高三年级由17.4%下降至5.3%,全校由20%下降至9.2%。

3.1.2形成路径――建全学校体育工作制度从学生体育锻炼的基本情况看,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显然与教育部“中学生每天都进行锻炼”的要求相差很大。为此,如何建全学校的体育工作制度就显得尤其重要,它是落实阳光体育运动的保障,其核心内容就是抓落实。(1)落实到“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中,对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效果及安全等问题进行督查,确保学校体育运动安全进行;(2)落实到学校教学计划中,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强化课程意识,将大课间、课外活动等均纳入课程体系,把体育作为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3)落实到师生的体育锻炼意识中,科任教师要支持学生体育运动,确保不挤占体育活动时间;(4)落实到学校的考核奖励机制中,把体育工作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作为评价教师工作的一个重要依据,同等条件下对重视体育的教师实行评优奖励政策。

3.2.1问题分析――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和运动强度。由表2可知,从2007年至今的10年中,学生在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方面提高不多,只有8.2%,但是高三学生在锻炼的积极性方面比2007年的34.8%提高了20%;在锻炼态度的不积极性方面则由2007年的10.9%下降到现在的0%,高一、高二年级学生的锻炼态度表现与以往差别不大。在锻炼强度方面,高三学生的控制也较为合理,有92.3%的高三学生以中等运动强度进行体育锻炼,比2007年的60.9%提升了31.4%。全校学生在这方面也提高较多,有84.6%的学生能够保持合理的运动强度,较2007年提高了20%。而在无明显出汗方面,高一、高二、高三年级呈减少趋势,依次有8%左右的下降比例。

3.2.2形成路径――提高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现阶段,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程度还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自觉主动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为此,需要合理设置体育运动目标,让学生通过练习能够达成目标,认识该目标的达成对自身长远发展的意义,这是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关键。在学生的个体发展过程中,学生一但认为这种运动是有意义的,从中能够感受到其与自身生命发展的某种联系,就会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体育运动中去。目前,以中等锻炼强度进行运动的学生比2007年增多了20%,说明学生进行体育运动时对强度的掌控能力还是不错的,体育运动的质量和效率有了极大的提高。

3.3.1问题分析――学生锻炼的影响因素。由表3可知,影响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最主要因素是“空余时间少”,在两个时段中所占比例分别为85.5%和82.3%,这比其他方面的因素要高得多。这反映了现阶段学生的学业负担较重,课外作业严重超标,学生根本没有空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的现实。至于“缺乏运动兴趣”选项的学生,两个时段3个年级均有非常大幅度的下降,分别为高一年级由42.4%下降至18.5%,高二年级由32%下降至9.5%,高三年级由28.3%下降至8.8%。

3.3.2形成路径――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影响学生体育锻炼的因素有很多,当学生处在一种秩序井然、合作和谐的良好运动氛围中时,其运动必定是高效的。从积极心理学的原理来看,当人处在积极的情绪状态下,就会有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人格特征、获得幸福感。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营造和维护的。首先,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各学科之间要统一课外作业的协调安排,给学生足够多的空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多年的实践表明,靠拼时间提高升学率的做法,不仅会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还危害到学生的健康。其次,必须大力改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7号文》颁布至今已10年了,场地器材不足的情况还是没能得到解决,依然有45.2%的学生感到场地器材不足。再次,要重视学生体育团队的建设,形成人人参与运动的校园体育氛围。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多元化的需求,对学生体育运动的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加强指导,建立适合本校特色的体育运动模式,实现“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比赛”。这样就会形成良好的运动氛围,就会有更多的学生投身到运动中,感受到体育的魅力,享受到体育的快乐。

4结论与建议。

(1)学生要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行为,需要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形成思想意识上的统一,他们进行体育运动的目的必须是明确的,就是“增强体质,促进健康”。这是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习惯形成的前提。

(2)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一定要加强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多种方法使体育锻炼逐渐渗透到学生的思想、行为、学习和生活习惯中。此外,还要加强与社区、家庭之间的沟通合作,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学校体育运动的氛围,形成全社会共同支持学校体育运动、关心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局面。这是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

(3)学校要制定阳光体育运动实施方案,在活动时间、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活动组织方面加强管理,将各项有针对性的措施落实到位,建立有计划、有内容、有场地、有器材、有辅导、有检查、有保障、有奖惩的学校体育工作制度。这是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习惯形成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邓若锋.从关注生命到生命体验[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4).

作者:庄宏远单位:广州市增城区增城中学。

研究生体育锻炼情况分析论文

地方高校是我国本科高等教育的主体,在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方面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方高校获得了硕士学位授予点的资格,开始进入更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新时代,与“211”和“985”等重点部属大学相比,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在教学经费投资、教育资源分配,包括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具有明显的缺点,缺乏核心竞争力,因此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存在着诸多挑战。下面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为例,探讨地方高校机械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问题及其改进措施。

一、地方高校机械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是佛山市唯一的市属全日制本科大学,学校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开展教学和科学研究,以满足地方所需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获得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正式开始招收和培养机械工程学科研究生。针对本地区以机械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在机械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特别是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高水平研究生的培养,对地区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的形成等方面有着相当的历史使命。然而,与大部分具有新增硕士学位授予点的地方高校类似,由于研究生培养历史较短、经验不足及办学条件等制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也普遍沿用部属高校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机制,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缺乏培养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良好氛围,与部属高校机械工程学科相比,容易造成研究生教育无特点,学生无特长、知识面过窄、适应能力差、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对研究生教育提出严峻挑战。以此同时,佛山是全国制造业强市,经过多年的发展机械制造相关产业已经确定了在本地区经济中的支柱产业的地位,拥有众多机械、陶瓷、led、汽车整车与零部件制造的龙头企业,在未来这一地位将进一步得到巩固和提升。然而在制造业表面繁荣的背后,行业组织结构的不合理、产业集中度低、核心技术缺失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在国内外竞争对手的压力下将面临重新洗牌的压力,在竞争的压力下对高素质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的研究生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以增强企业的技术力量和创新能力等核心竞争力。可以说,在地方高校研究生人才培养中,佛山市机械制造产业对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与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的现状矛盾十分突出。

二、高校机械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改进措施。

针对佛山市以机械制造为主的经济结构特点,如何推进机械工程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改革来提升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和水平,成为本地区高校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难题。需要从人才培养目标、导师队伍建设、财政保障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索和思考,提出适应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举措。

(1)人才培养目标。

与部属院校研究生培养面向多行业、多区域的人才需求不同,大部分地方高校的毕业生都在本地区企业单位进行就业,因此地方高校机械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目的是适应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能为企业的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为解决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所面临的挑战,首先要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个问题,即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紧贴地区行业需求进一步细化,根据当地企业的实际需要进行研究生能力培养。

为准确获得本地区机械制造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特点,学科领导、带头人和研究生导师需要深入调研、分析和总结当地企业的人才需求现状和趋势,为服务地区经济和行业发展制定更加细化、务实的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如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主要面向珠三角地区机械制造业,因此利用问卷调查、交流访谈、实地考查等手段对本地区行业协会、企业公司、企业管理人员等进行了深入的进行调研和分析,对本地区机械制造业对机械工程学科人才需要的特点进行总结,获得本地区机械制造业对机械工程学科研究生的具体需求,并对省内外地方高校的机械工程学科研究生人才模式改革情况进行交流和调研,为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提供基础和指导,使机械工程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紧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前进的脚步,确保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要求相适应,科目设置和培养方满足市场需求。

(2)导师队伍建设。

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在导师构成、指导经验和研究课题等方面都和部属院校有很大的不同,存在导师数量少、指导经验不足和课题经费不足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科根据培养方向和研究生招生计划,在校内遴选了一批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以上职称,并在机械领域有较高科研水平的老师作为研究生导师,并于开始与珠三角地区著名高校,如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联合培养机械学科硕士研究生60余人,在联合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指导老师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为独立指导培养研究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进一步解决导师数量和研究课题等问题,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还通过与在珠三角地区的知名企业成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聘用了一批研究生企业导师,充分利用企业在研究课题、实验设备和经费等方面的优势,促进研究生培养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深入一线参加研发的实践,充分调动研究生的创新积极性,从而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缓解机械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规模的不断扩大与现有研究生教学资源不足这一问题。

(3)财政保障。

地方高校机械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不仅仅是学校自身追求的目标,同时也是地方政府和社会对高校的要求,高校能否培养创新型人才,既需要学校自身的改革创新,也需要政府和社会层面的支持。在研究生培养经费方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科一方面苦练内功,增强本学科研究生指导老师自身科研水平,积极申请国家、省和市的各级科研课题和科研平台,为研究生培养经费和研究课题提供了基本的保障;另一方面,利用和企业成立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的作用,发挥地方产业优势,与当地企业联合开展陶瓷装备、数控化技术及装备、精密光学检测技术等相关研究,进一步拓展一线实践型研究课题和研究经费;最后从政府支持的学科建设经费中,添置一批中高档实验设备,成立了一批工程技术开发中心、能力实践创新基地和科研平台,保障了机械工程学科的设备、场地和研究平台等硬件经费。

综上所述,与传统部属院校相比,具有新增机械工程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的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经验、经费投入、导师构成、课题来源等都存着挑战,因此地方高校机械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一方面要学习传统部属高校的有益经验,又要紧贴地区社会和行业的发展特点和趋势,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紧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前进的脚步,确保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要求相适应;在导师队伍建设方面要挖掘学科自身潜力和利用行业专业人才同时进行;而在财政保障方面要从学科、地方产业和政府层面多方面多渠道进行努力,从而构建富有地方高校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培养满足地区行业实际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机械工程学科人才。

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探析论文

摘要:高中生的体育习惯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进行教学方式的探究,增加体育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感受到体育锻炼对自身发展的重要作用,这样才能在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健康的身体是学生进行高效学习的重要保证,能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最好的方式是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让学生能够主动地进行体育锻炼。高中生的体育习惯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进行教学方式的探究,增加体育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感受到体育锻炼对自身发展的重要作用,这样才能在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但是如何培养高中生的体育锻炼习惯是困扰教师的主要问题,接下来我会结合我多年的教学经验进行相应问题的解决。

在当下的高中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会认为高考是主要任务,大部分的时间让学生待在教室中进行知识点的进一步理解和记忆,忽视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导致出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身体上出现一些问题的现象,反而导致学生学习效率的下降。因此,教师需要转变如今的教学关键,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高中阶段的学习,使得学生取得更加理想的高考成绩。仅仅通过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进行体育锻炼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帮助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使得学生能自己规划时间去进行规律的锻炼,这样才能在本质上解决学生不愿意参与锻炼的问题,通过让学生了解到体育锻炼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保证体育锻炼的顺利进行。养成了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能让学生拥有更好的身体,并且能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进行自我心态的放松,减少了自身面对高考的压力,这也是高效学习的基础。因此,教师需要在高中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

2锻炼方式的设计。

学生之间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这是学生生活环境和先天因素导致的,这样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教师在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这些差异会体现在学生的身体基本素质和意志水平等等方面,这些因素对学生体育习惯的养成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需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差异设计相应的锻炼方式,使得学生能够感受到体育锻炼的乐趣并且在短时间内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这样学生才会激发对体育锻炼的热情,体育锻炼习惯也会在这样的过程中得到养成。学生之间的差异需要教师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探索,教师可以对学生做一些简单的身体测试,了解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再深入地了解每个学生的体育爱好,接下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相应锻炼方式的设计,这些锻炼方式都是符合学生的锻炼需求,使得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也到了相应的培养。例如,我在对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过程中我会先让学生进行相应的体质测试,了解每个学生身体素质之间的差异,接下来我会向学生询问他们对那个体育项目感兴趣,通过这些询问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分组,尊重学生的运动爱好进行教学方式的改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学生在这样的体育课堂中充分地感受到体育锻炼的乐趣,慢慢地帮助学生培养了体育锻炼习惯。设计适合的锻炼方式能使得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

3教师以身作则。

在高中教学中,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起着影响,因此,教师想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相应的规范,这是十分必要的。教师需要积极地参与到学生之间,通过展示自己的锻炼成果让学生了解体育锻炼对自身发展和健康的重要性,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师的鼓励之下得到了很大的激发。

4学生兴趣的激发。

兴趣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动力源泉,对学生持续进行体育锻炼有很大影响,同时,兴趣的激发也是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基础。学生兴趣的激发需要教师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方式的探究和改进,寻找适合学生的体育活动,并且学生在这些体育活动中能够感受到体育锻炼的乐趣,使得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这是学生未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例如我在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习惯培养的过程中,会不断地开发新的教学方式,将这体育锻炼融入到一个个小游戏中,并且这样的游戏不论男生和女生都能够非常积极地参与进来,通过游戏的方式使得学生感受到了体育的魅力,进而激发了自身对于体育锻炼的兴趣,在兴趣的激发之后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也变得顺其自然。因此,教师想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是非常必要的。

5意志力的培养。

在当下的高中体育锻炼过程中,学生会因为锻炼的劳累而放弃继续锻炼的想法,实质上这样锻炼取得的效果是非常低的,很难在本质上使得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升,学生也会载下阶段不再进行体育的锻炼,因此,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培养学生的意志力是非常必要的。学生运动都会有一个极限,在接触到这个极限时学生大部分选择放弃,这时候教师需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对学生进行激励,并且进行适当的引导,减少锻炼过程中对身体的损害,学生在感受到突破极限的成就感之后会积极地参与到锻炼中,这也是意志力的一种养成。意志力的提升对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也有很大的作用。结语:在当下的高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得到了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保证学生在接下来的理论学习中变得更加高效,为学生未来的生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满足了当下高中教学的要求。本文论述了如何培养高中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希望本文的论述能够帮助其他教育工作者。

参考文献:。

[1]史仲武.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j].新校园旬刊,2016(6)。

[2]周良,马清.浅谈如何培养高中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j].中国校外教育,2010(s1)。

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探析论文

当代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是运动参与目标中的关键内涵,也是作为大多数学生的努力目标。大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会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对今后高校体育的改革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启迪,对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习惯是在一定情况下自动的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体育锻炼习惯是人们经过了认真思考,并理解身体锻炼的价值及其所具有的效果,明确了个人通过锻炼期望达到的目标,懂得了身体锻炼的一般规律,掌握了身体锻炼的原则和方法,能准确的评价和判断自我体质的情况,且具备了良好、比较稳定的身体锻炼自觉性。

二、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是建立在一定的兴趣基础上的,是学生自愿性质的体育活动,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体育意识的一种表现。体育锻炼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养成的。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由于人们所接受的体育教育和体育活动氛围、体育锻炼条件等的差异,造成人们在形成锻炼态度、锻炼意识、锻炼习惯等方面也有所不同。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是从自我认识锻炼的需要开始的,产生锻炼动机,动机产生以后即付诸行动,这是行为过程,最终养成锻炼习惯。

三、体育文化氛围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影响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重要的,一种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体育氛围,本身就具有广泛的教育功能。体育文化是指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的体育现象,尤其是体育运动中的民族心理结构、思维方式和价值体系等因素而形成的总概念。校园体育文化是指校园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这种特定的文化氛围是和学校的培养目标、校风校纪、生活方式等内容相联系的。校园体育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更是在广大学生直接参与和精心培养下发展起来的`。体育文化氛围是影响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和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又一重要因素。调查表明,大多数男生认为,目前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较好,能够促进自身体育活动的开展;而有相当一部分女生认为,目前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没有达到“我要运动”的要求,体育活动项目的设置、组织的灵活性以及引导和激励方面都有待加强。一种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对学生体育情感的激发、体育意识的形成、体育行为的驱动,既是潜移默化的、又是热烈而深刻的,它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体育态度和体育价值观,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促使其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的形成。

四、体育人群效应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影响。体育人群,特别是周围体育人群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体育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大众媒介、运动明星、同学、朋友、家庭等社会因素对体育锻炼都有较大影响。有关研究表明,影响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体育人群依次为体育教师、同学、父母和朋友等。

体育锻炼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体育现象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人对体育感觉、思维和判断的总和,是人对体育运动总的认识和看法。体育锻炼意识对人们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所起的作用是第一位的。体育锻炼意识直接影响人们体育锻炼的取向,没有体育锻炼意识就不可能去想体育锻炼,也就成不了习惯。鉴于上述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因素,笔者给予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高校首先要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自主体育锻炼意识。通过一定的理论知识的传授和体育教学,学生会明白体育对增强体质的科学依据和作用以及体育锻炼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培养体育锻炼意识,增强体育锻炼的自觉性。改革教学模式,实现形式多样化的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实行以学生独立活动为主的开放式教学形式,以此作为培养学生自主体育锻炼意识的主要手段。其次,构建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是贯彻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和完成学校体育任务的重要的途径。一方面,我们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调动学生的自主体育锻炼意识。另一方面,通过观赏体育比赛,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和审美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目的。最后,意识是人类的认识活动,它依赖物质条件,学生主动能力性的形成和增强必须要有体育场馆设施作保证。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相当数量的学生由于场地器材缺乏,而导致他们刚燃起的体育锻炼激情熄灭了。因而,普通高校应根据学生的人数,新建或补充体育活动场地、器材等,以满足广大学生体育锻炼的要求。(作者单位:黑龙江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探析论文

1.研究对象。

以河北大学医学部-级部分在校大学生为访谈对象,其中男生14人,女生18人。

2.研究方法。

访谈前根据研究目的,设计访谈提纲谈,采用方便立意抽样专题小组讨论法把32名调查对象按年级分成四个小组进行访谈,访谈小组成员按分工完成相对应的主持、记录、观察与摄影工作,访谈结束后及时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二、结果。

从整体调查情况来看,有四分之一的同学没有体育锻炼的习惯,剩余的同学都会进行不同程度的锻炼。

大多数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是为增强体质,部分人的目的是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减肥健身以及缓解生活学习上的压力。还有个别人的目的是督促自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主观因素方面:一是大部分学生有锻炼的想法,但是毅力不足,易受惰性影响。一部分学生锻炼的意识不强,没有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二是,新型娱乐项目如手机、电脑游戏在一定程度上也冲击了传统的体育锻炼。客观因素方面:一是本地区严重的空气污染及气温等因素,降低了学生们锻炼的积极性;二是运动设施的缺乏、场地的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们锻炼的多样性;三是缺乏体育锻炼方面专业指导的老师,加之有的体育老师责任心不够,课程安排不合理,体育活动安排较少,学生缺乏进行体育锻炼时间与机会;四是锻炼氛围不浓厚,如有影响力的集体活动较少并且缺乏号召力以及没有一起锻炼的伙伴,影响了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三、讨论。

个人的体育锻炼易受惰性影响,没有足够的毅力是影响学生锻炼的主要因素,提示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不高,有关部门及学校应多加宣传,加强对学生认知上的引导。学校体育设施缺乏、场地不足、体育方面师资不够、体育课程安排不合理等是影响学生锻炼的重要因素,表明学校对学生体育锻炼重视程度不够。调查结果显示,体育锻炼行为在性别上存在明显差异,大多数女生更偏爱慢跑、健美操、羽毛球等相对强度小的锻炼,而男生最常见的体育活动是篮球和足球等比较剧烈的体育锻炼。这可能和女生天性爱美,更注重身体形象有关,而男生则可能是和他们竞争意识强烈,勇于挑战,体能强等身心方面的特点有关。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时更喜欢参加群体性活动或是有伙伴陪同的活动,较少有人愿意单独行动,这与吴泽萍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和活动的氛围有关,多人一起锻炼可以互相督促、互相鼓励,从而起到促进作用。锻炼人数与年级增长呈负相关,与章玮、程小虎等人研究结果一致,可能是高年级学生体育课取消,专业课密度增加体育锻炼时间减少所致。体育锻炼目的在年级之间差异很大,低年级学生的主要锻炼目的是因为兴趣爱好,高年级学生的主要目的`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其原因可能也是高年级学业压力大,想通过体育锻炼确保健康有关。

四、建议。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目前大学生体育锻炼情况并不乐观,促进其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各高校有着不可推脱的责任,以下是笔者给高校提出的几条建议:

1.群体带动个人,个人激励群体充分利用学生组织,通过举办讲座、知识竞赛和小型多样的体育竞赛等方式来加强对体育锻炼的宣传,增强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爱好,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体育锻炼观。

2.优化本校文体课程的设置劳逸结合,并且结合学生需求开展符合学生特点和兴趣的运动课程。同时加大对体育锻炼的指导力度,指派专业教师对不同体育锻炼进行指导,以方便学生安全、顺利的进行体育锻炼。

3.加强学校室内外公共体育场地的建设增添锻炼设施,对存在问题的设施进行改造和修缮,提高体育场地的利用率,满足学生在锻炼过程中对不同运动项目的需求。

4.完善体育锻炼的奖励制度,做到参与即有奖联合各大高校举办更多影响力大、号召力强的体育活动,吸引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为校园内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

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探析论文

习惯存在于人生的各处,良好的习惯能使人受用一生。现阶段我国青少年体质素质急剧下降,体育锻炼急需要加强。小学生的体育锻炼需要一定的时间,需要小学生在长期体育锻炼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一种坚定的信念。在小学阶段就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可以给一生带来丰厚的效益。小学体育教育是人一生中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期。因此,小学生要在小学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小学生进行体育锻炼需要一定的信念作为支撑,帮助和引导学生完成体育锻炼行为。通常情况下,小学生的心理发育还不成熟,意志力比较薄弱,不能积极主动地实现体育锻炼目标。所以,在体育锻炼过程中要逐渐形成外界制度控制、自身意志约束、环境氛围影响等三个重要的机制因素。

1.外界制度控制。

小学生由于意志力薄弱和不够成熟,一般体育锻炼行为只是被动地参与,只有在学校和家长的外在参与下才能顺利地进行。外界对小学生不断施加一定的运动信号能够使体育锻炼的信号使学生脑中形成一定的信念。所以,我们要不断对小学生施加一定的外界控制力,强化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为初步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奠定基础。学校设置的体育课程和每天的课间操活动都是外界制度的控制力,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需要外界制度的控制和约束,需要学校和家长的引导和监督。小学生以此进行反复实践联系,增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最终使学生自觉地持之以恒地进行体育锻炼。

2.环境氛围的影响。

环境在小学体育锻炼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外部环境尤其重要。外界环境包括家庭、学校的环境,在家庭中父母、兄弟姐妹之间体育锻炼的习惯会影响学生的体育锻炼。在学校环境中,学校的体育设施和体育教师的素质都对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有不可忽略的作用。学校和家庭的良好体育锻炼氛围会在无意中影响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使学生感染这种氛围,最终转化成一种热情和锻炼动力,促进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3.自身意识的约束小学生的体育锻炼会由被动约束和环境的熏陶最终变成自我习惯的养成。在养成过程中,学校的约束和环境的影响都只是发挥了习惯养成的助推作用,最重要的是自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小学生必须依靠主体内在的.自觉性和意识性进行体育锻炼,才能真正使自己自觉进行体育锻炼。要不断通过外界环境的控制和环境氛围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从而实现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终极目标。

小学生心理还不够成熟,体育锻炼意识不够坚定,需要一定外界制度的约束。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教师的管教都可以对学生体育锻炼进行约束,使学生改变不良的锻炼习惯。学校要严格按照教育部规定的体育锻炼课时和相关政策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家长和体育教师应该督促和指导学生认真执行相关的体育锻炼规定。现在的小学体育教育情况缺少一定的行为准则和制度,缺少教师和家长对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重视程度和关注度,以及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决心。

小学生年纪还小,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和跟随能力,环境氛围的影响尤为重要。小学生喜欢群体行为,喜欢大家一起运动。所以,在学校方面,良好的体育文化环境对于小学生习惯的养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可以通过加强校园体育硬件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在家庭方面,家长可以通过自身体育锻炼意识的提高增强小学生自觉锻炼的意识,进一步强化小学生的体育锻炼信念,使小学生逐渐形成坚定的体育锻炼意识,养成体育锻炼习惯。

3.加强自身自律的培养。

小学生自身自律的培养需要各种学校规章制度的约束和影响,积极的体育锻炼态度能够增强小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信念进行体育锻炼。外界制度的控制和环境的熏陶是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律习惯,更重要的是需要学生自身意识的培养和自律能力的约束。小学生能否接受学校和家长的约束关键取决于自身意识是否提高。由于自身约束力的缺乏和体育锻炼意识的薄弱不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因此,体育锻炼过程中要逐渐形成外界制度控制、自身意志约束、环境氛围影响三个重要的机制因素,引导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锻炼信念,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积极的体育锻炼态度,树立坚定的体育锻炼意识,给学生一生带来丰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杨献南,鹿志海,张传昌,张盼.习惯教育视野下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机制与策略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01:80-85.

身心健康体育锻炼心得体会

身心健康是每个人都追求的目标,而体育锻炼是实现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长期的体育锻炼,我深刻地认识到,身心健康是相互促进的,通过锻炼身体可以提升心理素质,而心情愉悦则可以更好地推动身体健康。在这里,我将分享我在身心健康体育锻炼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首先,在我经历的体育锻炼中,我发现身体的强健和灵活对于心理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每天坚持跑步锻炼,不仅可以改善心肺功能,提高体能水平,还能让我感受到身体在运动过程中的舒适感和愉悦感。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我发现自己变得更加有活力和精力充沛,对待生活和工作也更加积极和乐观。我相信这是因为体育锻炼释放了体内过剩的能量,调整了身体的机能平衡,从而提高了我的生理和心理状态。

其次,体育锻炼帮助我发展了积极的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在锻炼过程中,我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比如疲劳和缺乏动力等。然而,通过坚持下来,我学会了克服困难和挑战的能力,并从中获得了成就感和自豪感。这种积极的思维方式不仅对体育锻炼有益,也对其他方面的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工作和学习中,我能够更加坚定地面对问题,勇于挑战自我,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此外,体育锻炼对于释放压力和焦虑感也有很大的帮助。每天的工作和学习压力很大,心理上的紧张和压抑会影响到身体的健康。而体育锻炼可以让我把身心的压力释放出来,让身体得到舒缓和放松。在运动过程中,我可以放松身心,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和自由感,抛开一切烦恼和困扰。通过锻炼,我学会了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平衡和稳定的心态,让自己更加积极地面对困境和挑战。

最后,体育锻炼也培养了我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规律。每天坚持定时定量的体育锻炼,让我养成了良好的规律作息习惯。锻炼前的热身和准备,锻炼后的饮食调理和休息,让我更加注重自己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态。通过规律的锻炼,我的身体变得更加健康有活力,精神状态也更加稳定和愉悦。这种规律性的生活方式不仅对我个人有益,也有助于更好地管理和安排自己的时间和生活,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身心健康是每个人都追求的目标,而体育锻炼是实现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锻炼身体,我深刻地认识到身体的健康和心理的稳定是相互促进的。通过锻炼,我不仅提高了身体的健康水平,还增强了心理素质,培养了积极的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的能力,释放了压力和焦虑感,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规律。我相信,只要坚持身心健康体育锻炼,我们就能够保持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状态,拥有更加美好的生活和未来。

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探析论文

中国体育悄然回归,国家奥运兴旺逐渐消失。在“后奥运时代”,群众运动将高度重视国家和整个社会。随着群众健身健身需求越来越强,国务院8月8日批准了“全民健身日”。要将健康的大众运动精神向大家传达,促进健康生活的理念,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了解济南大学生体育态度和体育锻炼行为现状,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影响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促进其体育锻炼行为的策略,对于帮助济南大学生解决体育锻炼中存在的问题有重要的意义,对“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被调查的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学生中,每次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长不足20min的学生仅为21%,而有79%学生每次体育锻炼的时长超过20min。这表明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其锻炼时间有一个基本的保证,只有少数学生每次锻炼时间过短。而锻炼时间过短的话,体育锻炼是很难到达应有的健身效果,或者说是没有效果的。锻炼的大学学生中,仅有34%的学生是每次都参加体育锻炼的。在被调查的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长在60min以上。该数据显示,济南市大学生每次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长情况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的。在调查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时,参考了国家体育局对中国体育人口的界定,同时考虑到中学生学习任务较重等客观实际情况,没有对其负荷强度做出任何限定。即便如此,仍然只有大约1/3(33.8%)的学生能够达到每周3次以上的体育锻炼。有13.2%的中学生一次体育锻炼也不进行,有25.1%的中学生一周只进行一两次的体育锻炼,这个结果是不容乐观的,对于大学生来说这样的体育锻炼是难以满足身心发展需要的。济南市大学生所进行的锻炼项目主要在慢跑、散步等项目上。运动强度小,也最简便,对场地要求不高,易于掌握和分配时间。网球对技术和场地要求较高,所以选中率仅为2%。文献法主要是指收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不仅可以用来研究历史,也能用来研究现状。

本研究文献查阅的类型主要包括各类期刊、报纸、学位论文、专著、研究报告和网站。编写《济南市在校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研究调查问卷》并对在校大学生发放问卷,通过百度贴吧和微信方式共征集到问卷140份。走访了部分领导及体育教师,了解他们对学生体育态度及体育锻炼行为现状的一些看法。在统计的.140名大学生里,只有4名同学不参加体育锻炼,在参加体育锻炼的136名同学中79%的学生每次体育锻炼的时长超过20min,33.8%的学生能够达到每周3次以上的锻炼,同学们的体育锻炼场所集中在校内体育场和广场分别占36.1%和36.9%,另外有36.9%的同学认为体育场地设施是影响锻炼的主要因素。由此可以看出,济南市在校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较为纯正,符合当前全民健身体育思想的要求。受调查人群在锻炼场所的选择上主要集中在公园/广场、校内体育场馆,有7.3%选择健身俱乐部等收费活动场所,选择比例最低。选择到健身房等收费的场所进行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最低,这一方面说明适合学生消费的体育活动场所太少,现有的经营性场馆收费一般都会较高。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观因素主要包括兴趣、态度、身心状况、动机等。调查结果显示,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观因素主要是个人兴趣爱好和生理疾病,分别占25%和7.9%;影响在校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客观因素不尽相同,主要有:缺乏运动场地器材、课余时间少分别占26.9%和19.8%。学生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闲暇时间和兴趣,运用空闲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养成积极运动的习惯;并每周确保在30~60min内的时间,超过3倍数量强度的最佳运动,并观察身体的健康状况;另外,学校要加强宣传工作,鼓励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定期举办健身娱乐活动和各种健康教育活动,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的健康发展和完善。充分认识到校园体育活动氛围对引导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学校应考虑校园特殊的环境,构建属于自己的校园运动文化特色。建立体育交流活动,促进健康、合理的体育活动开展。倡导让每个学生掌握1~2项终生锻炼体的技能和方法,增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扩大学生的参与面。

充分发挥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对学生没有运动习惯,学校要更加重视学生体育课和体育活动,同时建立一些学生能充分提升体育界的积极性,使更多的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活动。另一方面对于有身体习惯的学生,可以经常组织各种体育比赛,保持学生的积极性。以性别为本的运动,像篮球、足球等激烈对抗的运动,有氧运动、运动舞蹈等。为适应体育场馆学生的需要,学校应适当加强体育设施的改善和维护。针对开设的体育课程,应该定期设立统一标准的课程,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学生课堂表现和考勤等因素。同时应该对不同体育素质和不同兴趣爱好的同学们开设不同的体育课程,促进学生掌握运动的基本方法。充分利用学校媒体,开展体育推广,形成大学生爱运动、锐意进取、积极向上的态度。并根据自己的体育活动经验,找出运动爱好,培养兴趣。充分意识到校园体育气氛引导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学校应考虑校园特殊环境,建立自己的校园体育文化特色。建立体育交流活动,促进健康合理的体育活动。倡导每个学生掌握一两项终身运动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扩大学生的参与度。

参考文献。

[1]朱家新.群众体育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学视角[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4(4):1-3.

[3]国家体育总局《全民健身指导丛书》编委.中年人健康与健身[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7]任建生.中年健康运动处方[m].武汉:武汉出版社,.

[8]卢元镇.全民健身与生活方式[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探析论文

1.1体育行为效益体育行为。

效益是体育行为本身能够为行为人带来的利益。如,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强生理健康和身体体适能,改善外表体型,促进心理和情绪健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等[1]。它是体育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对行为主体能否持续、自觉地参与体育行为起着重要的作用。

习惯是指在特定的情景刺激和体育活动中的个体参与经常练习和重复而形成的固定练习[2]。国内相关研究多数以每周锻炼至少3次,每次锻炼不少于30min,且达到中等以上负荷为标准[3]。

2研究对象与方法。

采用《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调查问卷》为测量工具;7所高校大学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份,回收问卷1889份,回收率为94.5%,有效率为91.8%;使用spss对有效问卷进行整理与分析。

3研究结果与分析。

为体现学生群体的特征,该研究从健康状况、心理素质、学习效率以及身体素质4个方面对大学生的获益情况进行调查(见表1)。通过数据可以看出,体育锻炼更有效地提高了男生各项素质,而女性机体的结构、功能及心理诸方面与男性有区别。生理方面,女性心脏体积、质量和容积均小于男性,大部分女生对体育保健知识了解过于片面,认为生理期应尽量减少活动,这将导致锻炼次数少、效果不理想。心理方面,社会对性别角色的定型造成男女生的性格特点有较大差别,男生一般表现为活泼好动,而女生大多喜静,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投入程度低于男生。

通过图1可以看出,学生在初级教育阶段自觉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人数明显高于中高级阶段。由于7~8岁儿童神经系统的脑重接近成人,但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不均衡,兴奋占优势且容易扩散,灵活性高,表现为活泼好动。高中阶段,学生通过体育锻炼释放学习所带来的压力,提高效率;在大学阶段,学生可支配时间的增多、锻炼意识的提高,促使其自觉进行课外体育锻炼。该文从周体育活动次数、次锻炼时间和运动强度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进行调查,数据显示,无体育活动及每周进行1~2次体育活动的男女生分别为40.5%和52.2%;进行3次及以上活动的男女生为59.5%和47.8%。在次锻炼时间这一问题上,男女生选择锻炼30~40min的人数最多。可以看出,女生锻炼次数少、时间短,说发展的需要,可以把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和新兴体育项目引入学校体育课堂,让学生自主选择喜爱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形式,真正做到将时间让给学生,将空间留给学生,将自由还给学生。达到人人参与、人人快乐、人人享受、人人成功的目的。效激发全体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其掌握科学健身的方法和技能,增强体质,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十分重视学生体育学习的综合评价,不能只注重结果,忽略过程。

3.3加强体育教师的师资力量与专业培训。

(1)提升体育教师的学历。首先,将教师学历达标情况纳入申报职称和年终考核评价体系,增强教师危机感和紧迫感,提高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统筹安排,全面推进。由领导小组对全体教师学历结构进行核实,在不影响正常教学需要的情况下,合理安排学历不达标的教师参加函授学习、参加自学考试等。最后,对于参加在职研究生学历提升的教师,学校将按有关政策予以鼓励。(2)补充新生力量。教育形势在面临变化,教育对象在发生变化,教育的使命也在发生变化。在教师的聘用过程中要增加高学位中青年教师数量,确保教学方法和方式上能够与时俱进,但这决不意味着可以摒弃教育实践和教育经验,教师应该继续注重教育实践,并强化从实践中探索和积累经验,使之上升为可以指导教育实践的理论。因为教育实践及其由此积累起来的经验是极其可贵的,它与教育科学理论构成了两个不可或缺的方面。

4结语。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但是人才的.培养必须建立在健康的体质基础上。体育课程一方面是为了学习掌握体育的知识技能;另外一方面是对人体进行培育塑造的过程。总体来说,体育教育是当前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受教育者的生长、发育、健康、体力和智力的发展及品德培养有积极促进作用。由此,当前高校应该积极建立一个合理的体育教学评价系统。而要实现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必须完成体育教学的根本任务,以达到增强教学的目的。高校的体育教师不仅要把学生所需要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还需帮助学生把体育的学习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各类高校的体育教学要坚持尝试,大胆创新,争取从教学目标、教材选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评价体系和人才培养的改革等方面提出更多深层次、前沿性的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3]林克明.高校体育教学发展趋势探析[j].中国学校体育,(3):64.

[4]王宗平.关于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c]//甘肃省体育科学学会.1994.

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探析论文

摘要:

良好习惯的培养在古今中外都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早期的培养对人一生发展至关重要。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学,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志和技能,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和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体育锻炼习惯,一般是指通过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的能促进身体发展并达到愉悦情感的行动方式。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好奇心和上进心强等特点,通过多年来体育教学的实践,就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谈几点初浅的体会。

1.从小做起,抓好开端。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意思是习惯从小培养,比较容易获得成功。根据习惯形成的后天性和习惯定型的稳固性,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最好从小学低年级抓起。从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过程看,开端是关键。在培养良好习惯之初,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鼓励学生朝着一定的目标奋斗。开始做起来也许比较勉强,但只要持之以恒,时间长了就能逐渐适应形成习惯。

2.明白事理,激发兴趣。

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首先要使学生明确体育锻炼的意义,懂得和运用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科学锻炼的方法,激起学生参加锻炼的动机。同时,教师应在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充分利用教材教法,适动内容及组织形式的新颖性和情趣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借助体育运动特有的魅力,通过各种形式和方法,让学生在运动中充分表现自己的运动才能,从而保持对体育锻炼的稳定兴趣。锻炼态度端正,参加锻炼兴趣浓,必然促进锻炼习惯的`形成,有了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锻炼效果就会不断提高。

3.循序渐进,打下基础。

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要从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出发。根据教与学的需要与可能,把握锻炼习惯形成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动作要领,由易到难,从单项到系列,由部分到整体,制定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计划,有的放矢地培养和训练,这样日积月累坚持不懈就能为学生打下体育锻炼的良好基础。

4.严格要求,反复训练。

任何一个良好习惯的形成,都要靠坚强的意志和毅力,严格的要求,努力的实践。就是在学生了解必要的道理,提高认识的同时,必须引导和督促他们自觉地去实践,达到锻炼习惯的养成。例如:为使学生养成做准备活动的习惯,教师应让学生了解人体结构,生理变化和心理的特点,认识到在每次锻炼开始,都必须由静到动的规律,为什么做与怎样做准备活动等知识。并根据体育锻炼的内容需要,认真地做好相关的准备活动。逐渐使他们认识到准备活动转化为从事身体运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加强体育常规教学,严格地规定练习内容,运动科学的练习方法,还要长期的严格要求,才能逐步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5.顺应心情,扶正诱导。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创设种种良好的锻炼情境,诱导和启发学生自觉去锻炼。在锻炼中即使发现个别学生没有按要求去做,也要因势利导,不能简单粗暴地禁止其活动。例如:“前滚翻”教学中,个别学生觉得自己会做,就练起自己喜爱的动作,此时教师不应斥责这些学生,或禁止其活动。而应心平气和地讲清道理,提出进一步的要求。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融洽了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气氛中潜移默化地认识到遵循动作的规律和动作的规范来学习动作,并养成按动作规范来练习的习惯。

6.树立榜样,正确评价。

少年儿童活泼可爱,喜欢模仿,我们在培养学生锻炼习惯过程中,应该采取先树榜样,再启发学生的方法,引导他们不断产生自我教育要求。体育教师则是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主要影响者,要充分发挥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教师应该以高尚的人格、广博的知识、标准的示范和良好的行为,来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还可向学生讲述杰出人物的体育锻炼事迹,组织学生交流锻炼的经验等,启发学生,提高他们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在学生锻炼过程中,要对学生的进步作出正确的评价。适当地加以肯定和鼓励,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使学生学有所得,练有所获,要多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他们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7。体育教师,主导作用。

青少年学生模仿性强,体育教师是学生直接效仿的对象之一,对学生能否形成良好锻炼习惯有直接的影响。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认真贯彻课堂常规,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规范准确的讲解示范动作技术,并且加强练习方法方面的指导。让每一个学生每一节课,都经受一个科学锻炼身体的过程,并且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通过明示和暗示的综合效应,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8.促使学生,形成自律。

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过程,学生是主体。外因需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只有设法将学生从被动锻炼中解放出来。变被动锻炼为主动锻炼,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目的。由被动锻炼转化为主动锻炼,需要很强的锻炼自觉性和自觉能力。因此,体育教师不但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而且要帮助学生制订有个性特点、具体切实的个人锻炼计划。严格规定锻炼内容、方法、过程、运动量和时间等。教育学生要认真锻炼,踏踏实实,从点滴做起。并引导学生加强对自己锻炼计划的实施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监督。不断提高学生积极参与锻炼的自律性,从而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当然,学生对于教师提出的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要求,容易接受,不易坚持。要养成锻炼习惯,必须经过长期刻苦的磨练。为此教师就必须对学生循循善诱,晓之以理,不断地鼓励他们以顽强的意志进行持之以恒的实践。当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初步形成后,要根据他们的实践,不断地提出新要求,使其逐步得到巩固。

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对学生其他习惯的养成,如道德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等具有积极的影响。是进行教学改革,促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不仅能使个人身心得到发展,终身受益,而且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有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健康水平。

相关范文推荐
  • 10-30 精选大学生实践周心得体会(案例21篇)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自己。接下来是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精选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时代的前进,在这个
  • 10-30 优质技术个人年终工作总结报告(汇总22篇)
    技术工作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在工作中形成良好的习惯,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别人的技术工作总结范文也是很有参考价值的,这里分享给大家,希望能给大家带来灵感。
  • 10-30 专业毛概课心得体会一句话范文(17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在某一方面经历的总结和感悟,可以反思经验和教训。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毛概课心得体会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
  • 10-30 优秀幼儿园小班第二学期班级总结(通用16篇)
    幼儿园小班的环境要充满温馨和亲切感,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下面是一些关于幼儿园小班总结的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通过一学期的考验和我班三位老师
  • 10-30 优秀班主任基本功大赛致辞范文(23篇)
    优秀范文可以给我们启示和指导,让我们在写作时少走弯路,提高写作的效率和质量。以下是一些优秀范文的收集,希望可以为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尊敬的各位评委,各
  • 10-30 实用财务管理建议书收费标准大全(21篇)
    意见建议是提出对于某个问题或情况的看法和建议的一种行为。列举如下的意见建议,是希望能够引起大家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并找到解决办法。自20xx年元月开始到现在,我在
  • 10-30 精选大学生零花钱调查报告(模板18篇)
    调查报告在完成后要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解读,以便得出客观有效的结论。在这些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调查报告的结构、数据分析方法以及结果呈现方式。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
  • 10-30 最优叶建灵老师的心得体会(案例20篇)
    写心得体会是一种建立自我的过程,通过总结我们的体会,我们不断完善自己。下面是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写作有所帮助。有了这样好的教育实习成果,我们如何很
  • 10-30 精选我的梦想初一(通用20篇)
    梦想是我们努力奋斗的目标,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和自信。以下是一些成功人士的梦想实现经验分享,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我有一个梦想,长大后我想当一个发明家。从
  • 10-30 优秀学科教师培训心得体会(汇总21篇)
    培训心得体会是参加培训后对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和感悟进行总结和归纳的一种表达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吸收和应用所学内容。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一些培训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