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方案>最新推敲教学设计案例 推敲教学设计(大全8篇)

最新推敲教学设计案例 推敲教学设计(大全8篇)

时间:2023-10-13 13:39:54 作者:HT书生 最新推敲教学设计案例 推敲教学设计(大全8篇)

挫折和失败只是暂时的,只要坚持,成功就在不远处等待着我们。励志文章的结尾应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发他们的思考和行动。8.以下是一些励志的名言警句,相信能给大家带来启示和勇气。

推敲教学设计案例篇一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3、用“即使……也……”造句。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下列词语:皎洁推敲斟酌妥帖

2、填空:

有个诗人叫(),早年因(),出家当了和尚。

二、导读课文。

第二自然段

1、映示图画,说说图意:

宁静的夜晚,一轮明月挂在空中。贾岛来到友人家门前,轻轻叩响了朋友家的门。敲门声惊醒了正在池边树上沉睡的小鸟。

2、这景色多美啊!读读课文,看看哪句话是描写这幅图的,用“”画出来。

映示并指导朗读这句话。

3、自由朗读,说说读懂了什么?(贾岛和李凝是好朋友)

4、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贾岛和朋友李凝的友谊非同一般?

5、理解重点句:

映示: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

(1)读句子,说说这句话什么意思。

(2)结合句子选择“摸”的义项:a、用手接触一下(物体)或接触后轻轻移动(动作演示);b、用手探取(动作演示在课桌内摸东西);c、试着了解,试着做(如“摸一下他的底细);d、在黑暗中行动,在认不清的道路上行走。

(3)指导读好这句话。

6、出卡片出示重点词语:夜深人静月光皎洁

(1)学生展开想象,再看投影,体会当时环境之幽静、迷人。

(2)指导朗读。

7、指导朗读这一自然段:自由练读,指名朗读,齐读。

8、小结:贾岛深夜访友,以诗相赠。这是故事的发生。

板书:发生深夜访友以诗相赠

第三自然段

1、映示图画,说说图意:图上画了谁?他正在干什么?

2、指名读课文,思考:贾岛骑着毛驴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分别用“--”和“”画出有关的句子)

3、学生交流。

5、比较分析:

贾岛骑着毛驴进了长安城。

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觉进了长安城。

(1)指名朗读。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好,好在哪里?学生试做动作。

(2)指导朗读,读出贾岛此时那种如痴如醉的样子。

6、自由练读第三自然段,同桌互读,齐读。

7、小结:贾岛反复斟酌“推敲”二字,这是故事的发展。

板书:发展一字斟酌反复推敲

第四至六自然段

2、学生交流。

3、指导朗读韩愈和贾岛的对话。

(1)练读:韩愈的话要读出责问的语气,贾岛的话要读出诚恳、请求原谅的语气。

(2)分角色朗读。

4、小结:贾岛不知学觉间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请求宽恕。故事进入了高潮。

板书:高潮冲闯仪仗请求宽恕

第七自然段

1、自由朗读,思考:这主要写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犹豫不决”什么意思?联系上文,说说哪些句子具体地写出了贾岛“犹豫不决”?

4、韩愈是怎样帮贾岛改诗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5、映示: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便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

(1)指名读。

(2)给“思索”找近义词。

(3)想一想,“思索”能不能换成“思考”?为什么?

6、映示韩愈说的话。

(1)指名朗读。

(2)说说“敲”字比“推”字用得好的理由。

(3)映示“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贾岛是怎么知道“鸟宿池边树”的?(引导学生体会“敲”字是真实地写出了他当时的做法)

7、指导表情朗读这一段。

8、小结:韩愈认为用“敲”字好,贾岛表示赞同。这是故事的结局。

板书:结局韩愈表态贾岛赞同

第八自然段

2、齐读第八自然段。

三、指导讲故事。

学生练读课文。

2、结合板书提示讲述顺序。

3、学生练讲:

(1)各自练讲。

(2)分小小组练讲。

(3)各组推派代表讲。

(4)评选“故事大王”。

四、指导造句。

1、映示原句。

2、学生练读,说说上半句讲了什么,下半句又讲了什么。

3、练习:

把句子补充完整:

即使明天下雨,你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学们也能自觉遵守纪律。

这次考试,____________________,也不应该骄傲。

4、学生交流口头造句,师生评点。

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复述课文。

2、朗读、背诵《题李凝幽居》这首诗。

3、写出近义词。

妥帖()推敲()或许()吟哦()

4、用“即使……也……”造句。

板书设计:11推敲

发生夜深访友留诗相赠

发展一字斟酌反复推敲

高潮冲撞仪仗请求宽恕

结局韩愈表态贾岛赞同

[《推敲》教学设计]

推敲教学设计案例篇二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故事内容,理解“推敲”的含义,明白写作中要讲究炼字的道理。

通过平淡的语言文字,透过人物的言行去感悟人物形象。

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1.理解“推敲”的含义,明白写作中要讲究炼字的道理。

2.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我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的祖先又为我们创造了这有趣的汉字,使得我们中国的文化得以代代传承。真是“一字一方块儿,一句一道川,中华五千年,文化代代传。”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每个字、每个词都有一个故事,那么“推敲”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呢?关于这个词的来历,还有一段典故呢。今天我们就来学这个故事。(板书课题)

1.“推敲”一词什么意思?(指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

2.故事的主人公是谁?(贾岛)谁能用一句话先简单介绍一下贾岛?(课文第一段)

3.文中哪些段落讲了“推敲”的来历?(2——7节)

师:让我们赶紧走进故事当中去认识贾岛吧!

1.投影第一幅图:贾岛月夜敲门。生找出文中相应的句子,配乐朗读,感受景色之幽静、迷人。

(投影: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

2.自由阅读第二节。

思考:贾岛与李凝的友谊如何?说出理由。(由“拜访”、“山路”、“好久”、“摸”等词中体会二人友谊非同一般。)

3.贾岛还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才华横溢)

师:月夜访友,虽未相遇,但这迷人的景色却给了他创作的灵感,文思泉涌,于是一首好诗诞生了(板书:题诗)——(投影:《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1.学习第三节“斟酌”的部分。

投影第二幅图:贾岛骑驴进城。

a.贾岛骑驴进城,途中又发生了什么事呢?他想到了什么?又是怎样做的?

b.带着问题自读第三节。

c.生交流:贾岛反复斟酌诗中的一个字眼儿。(板书:斟酌)

d.比较句子:你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

贾岛独自骑着毛驴返回长安。

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

e.请生表演,让学生感受贾岛的如醉如痴,忘我投入。

f.谈谈又看到了一位怎样的贾岛?(专心致志、全神贯注)

2.学习4——6节,“撞驾”部分。

a.文中还有哪些地方写出了贾岛的痴迷呢?生读第四节。(板书:撞驾)

b.生谈感悟。(比较行人与贾岛的行为)

c.分角色朗读韩愈与贾岛的对话,注意人物的语气。(韩愈责问,贾岛诚恳。)

3.学习第7节,“解疑”部分。

师:韩愈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对诗句当然很感兴趣,他还会继续责怪贾岛吗?自读第七节,同桌互演二人的谈话交流。

a.生读,自由表演二人对话。

b.指名读,评,再读。

c.同学们畅谈自己的看法,用“推”好,还是用“敲”好。(提示:结合整篇课文,前后联系起来思考。)

d.出示韩愈的话,归纳理由。(板书:解疑)

(投影:“还是用‘敲’字更好些。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礼貌的人。再说,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

e.由韩愈的解释总结出“推敲”用词的方法。

(投影:1.能否为表情达意服务;2.联系语境判断用词是否准确;3.用朗读来判断用词是否准确。)

f.出示《题李凝幽居》,配乐朗诵。

师:历史上的贾岛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

(投影:生平简介。贾岛(779——843)字阆(浪)仙,范阳(今河北涿州)人,中晚唐时期著名诗人。曾因家境贫困,出家做过和尚,法名无本。后因韩愈很赏识他的诗才,所以还俗。他的创作态度极为严肃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其诗以苦吟著名,被称为“苦吟诗人”。)

师:谈到贾岛的“苦吟”,我们就不得不读读他的一首五言绝句。

(投影:“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生谈你又对贾岛有了怎样进一步的认识?(板书:精益求精、锲而不舍)

师:同学们,古人写诗、作文时推敲文字的故事很多,请看——

投影:红杏枝头春意(闹)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春风又(绿)江南岸

练习:春风吹绿了树荫,吹()了小草,吹()了河水,吹()了杏树的花苞。

感谢“推敲”——是“推敲”再现了一段文坛千古佳话;是“推敲”让我们走进了“苦吟诗人”贾岛;是“推敲”让我们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奇妙和无穷魅力。“推敲”的故事千古传诵,古往今来,人们念念不忘;茶余饭后,人们津津乐道,这其中不仅是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更在学习着诗人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的精神。

推敲教学设计案例篇三

教学目标: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理解《题李凝幽居》的大体意思。

练习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预设:

导入新课:

讲述《郭沫若改字》的故事。

20世纪40年代初,重庆公演郭沫若编写的话剧《屈原》,正好郭沫若本人也在那里看戏。台上扮演婵娟的演员张瑞芳念着痛斥宋玉的台词:“宋玉,你辜负了先生的教诲,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郭沫若听到这里时,总觉得这句台词缺了点味道。隔天,他就与张瑞芳交谈自己的感受,打算把那句台词改一改。这时,旁边扮演钓翁的张逸生插了一句嘴:“‘你是’不如改成‘你这’,‘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就够味些了。”郭沫若品念着这句话,发觉果然生色不少,高兴地采纳了张逸生的意见,并尊称他为“一字之师”。为此,学识渊博的郭沫若还特意地写下一篇短文附在剧本后面。

引出话题“推敲”。

学习课文新词语:

出示下列词语:

推敲和尚醒悟驴子妥帖车辆闯祸外貌

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

抽学生朗读,教师相机纠正读音。

学生练习书空生字。

学生练习默写词语。

学生纠正刚才默写错误的词语。默写词语正确的学生尝试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师检查课文中的有关词语的意思:

醒悟:觉醒明白

妥帖:十分合适,恰当

皎洁:明亮洁白,多形容月光

莽撞:鲁莽。指言语、行动粗率而不审慎

斟酌:反复考虑以后决定取舍

簇拥:很多人紧紧围绕着或卫护着

避让:躲避;让开

宽恕:宽容饶恕

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学生各自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大体意思。

教师检查学生对于课文的大体意思的掌握情况。

教师总结:

课文主要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与韩愈一起斟酌诗句中用词语的故事,表现了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学习古诗,增加学习背景

出示古诗:

题李凝幽居

(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注解:

幽居:指隐居处。

云根:古人认为云生在山石上,石为云根。

幽期:归隐所约的日期。

各自尝试说诗句的大体意思。

教师指名学生进行说说诗句的意思。

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如何分段。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分段情况,教师总结:

课文分为三段:

一(1)写贾岛早年因家贫当了和尚。

二(2--7)写贾岛和韩愈一起推敲诗句。

三(8)写韩愈与贾岛一起思考,确定了用什么词语。

教学检测:

默写词语。

推敲和尚醒悟驴子妥帖车辆闯祸外貌

[《推敲》教学设计]

推敲教学设计案例篇四

1、在阅读过程中自学生字,联系相关内容用合适的方法理解“吟哦、斟酌、饶有兴致”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推敲”一词的由来,并领悟“推敲”的含义。

3、联系上下文理解品味重点词句,体会到诗人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1、联系课文内容,用合适的方法理解“吟哦、斟酌、饶有兴致”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理解品味描写人物的词句,感受诗人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预习课文

了解贾岛、韩愈在文学上的成就

一、出示诗句,导入新课。

1、映示图画。师述: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一个和尚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静谧,惊醒了栖息在池边树上的小鸟。这便是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所描绘的情景。

2、出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1)指名读诗句,注意读准字音。

(2)说说诗句的意思。

3、同学们通过预习,一定知道这句诗是谁写的吧?

板书:唐朝贾岛

4、简介贾岛: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注意“和尚”的“尚”读轻声。

(2)师述:贾岛是唐朝著名的诗人。早年曾因家境贫寒,出家做过和尚,后因韩愈欣赏他的诗才而还俗。他作诗的态度非常严肃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被称为“苦吟诗人”。

5、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题目是“推敲”。

板书课题,齐读。

6、学生做一做“推”和“敲”两个动作,体会一下不同点。

师述:为了斟酌这两个字,至今还流传着有名的.“推敲”的故事哩!

二、学习课文

1、轻轻地读第二自然段,在脑海中想像那情景,你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吗?

a、我看到贾岛正在沿着山路寻找李凝的家,他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

b、我看到那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那夜晚宁静又美好。

c、我看到贾岛正在敲门,但是没有人来开。

d、我听到贾岛清脆的敲门声。

e、我看到小鸟被惊醒后,扑棱着翅膀叫着飞走了。

f、我看到贾岛正在写诗,写完后他把诗留了下来。

2、出示句子:“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你能读好这句话吗?(指名读,评议,齐读)

4、贾岛月夜访好友,可是没有见着。美好的情境却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即兴写了一首诗《题李凝幽居》,并把它留了下来。

(板书:即兴写诗)

5、贾岛把诗留了下来。第二天他骑着毛驴返回长安。半路上,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二自然段,想想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什么?(板书:斟酌文字)

哪句话写他在斟酌文字呢?

6、出示句子“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

(1)读读这句话,做做贾岛的动作。

(2)贾岛吟哦什么呢?(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3)谁来台前做做贾岛呢?

7、你们这些大街上的行人啊,都笑些什么呀?(a、大家快瞧那个和尚,他在比比划划的,干什么呀?b、这个人是不是傻子呀,还是中了什么邪?c、喂,我们在笑你呢,你看见了吗?当心从毛驴上摔下来啊!d、他好滑稽呀,我们都在笑他他怎么还没有感觉到呢?)

同桌分角色读,评议(韩愈的话要读出责问的语气,贾岛的话要读出诚恳、请求原谅的语气。)

9、韩愈是怎样帮贾岛改诗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1)师述: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便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

指名读,给“思索”找近义词。

(2)指名读韩愈说的话,说说“敲”字比“推”字用得好的理由。

10、韩愈认为用“敲”字好,贾岛表示赞同。有感情朗读这一小节。

五、课堂小结

1、刚才,大家和大街上的人一样,都觉得贾岛很好笑。现在,你有什么要说吗?(贾岛啊,我刚才是说你是傻子,实不应该。我不知道你其实是在斟酌文字啊!贾岛啊,你对待写作的态度是那么严肃,只是小小一个字眼儿就那么认真地斟酌,真可敬呀!)

2、是啊,贾岛的创作态度极为严肃认真,他字字斟酌,句句推敲,正因为这样,人们称他为“苦吟诗人”。后来,人们就把在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

六、延伸拓展

(春天是绿色的。“绿”字写出了春天的特点,使人联想到碧绿美好、生机勃勃的景象。“绿”字把春风写活了,说它能吹绿长江两岸。)

2、抄写《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32、推敲

推敲教学设计案例篇五

课文简介:这是苏教版第九册中的一篇课文。课文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为了斟酌《题李凝幽居》诗中是用“推”好还是“敲”好,不知不觉地撞进韩愈的仪仗队,当韩愈弄清真相后,与之一起思考,并由韩愈确定用“敲”字,后来,人们就把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故事情节动人,再现了贾岛苦苦吟咏,专心推敲的诗人形象。第1自然段讲贾岛因家贫早年出家当了和尚,第2-7自然段,讲贾岛与韩愈推敲诗句的故事;第8自然段,点明了“推敲”的引申义。课文配有两幅插图。一幅是贾岛拜访朋友家,月夜下敲门声惊醒了小鸟。这情境使贾岛写下了一首诗。另一幅图描绘了诗人贾岛骑在毛驴上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痴态可掬,栩栩如生,突出了他那认真与严肃的创作态度。

以下是我最近在市语文研讨课上的教学实录,为第二课时的教学。请各位多提宝贵意见。

(一)起一个传神的片名

生:课文2-7自然段是写推敲的来历的。

师:不错。(指名读2-7自然段)

生:按照事情的发生、经过、结果将这个故事拍为三集。

生:也可以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高潮、结果将这个故事拍为四集。

生:我认为应该和每集的内容一致。

生:每集的名字要简洁,字数不能多。

生:还要引人。

师:大家的意见都有道理。不管你加什么名字,都要简洁、贴切、引人,每集的字数差不多。请大家做一次编剧,写出自己的创意和智慧。

生:(学生独立写每集的名字)

师:大家写得非常投入。我们来交流——请你说,你准备拍几集?

生:我拍三集。

师:好。三集的名字分别是——

生:第一集为《访友题诗》,第二集为《斟酌字眼》,第三集为《韩愈点睛》。

师:漂亮。每集四字,尤其是“韩愈点睛”真是画龙点睛。你接着说——

师:每集五个字。有没有需要完善的呢?

生:我认为第四集《最后的结局》没有说清楚结局究竟是什么,应改为《还是“敲”字好》。

生:也可以说《韩愈帮大忙》。

生:我也拍四集,每集名字分别是:夜访友、为一字、闯大驾、解难题。

生:我的片名两个字,分别为:题诗、斟酌、撞驾、解疑。

师:非常好,片名简洁,十分传神。

(二)感悟贾岛

板书  (      )的贾岛

师:这是怎样的一个贾岛呢?请你在前面加一个词语?思考加词的理由是什么?边默读边用笔圈画出相关词句。

生:(默读思考3分钟)

师:好,我们来看一看故事中的贾岛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生:我说这是有情有义的人。

师:(板书——有情有义)你说他有情有义,何以见得呢?

生:书中说“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尽管山路崎岖,月色朦胧,李凝家难找,但他仍然坚持。

师:好一个有情有义的贾岛。还有不一样的吗?

生:贾岛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

师:(板书:有才华)说说你的理由——

生:故事中的贾岛根据他的亲身经历,即兴写了一首《题李凝幽居》。

师:不错。

生:我认为这是一个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贾岛。

师:这是你的发现——(板书:一丝不苟 精益求精)说说你的理由——

生:(读课文中的段落)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觉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些。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

师:(相机出示投影)你能从具体的词句谈谈你的理解吗?

生:贾岛为了一个字不断做着动作,反复思考吟哦,斟酌用哪个字更恰当,说明他是一个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人。

师:你体会得很深刻。还有补充吗?

生:从这里可以看出贾岛是一个专心致志、追求完美的诗人。你看,一首小诗只有一个字不够妥帖,他就这样反复推敲,不知不觉,连进了长安城都不知道。

生: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竟然闯进了仪仗队中。

师:你能说说你的感悟吗?

生:我在电视上看到,京城大官的仪仗队是何等的威风,鸣锣开道,这么大的声势贾岛竟然都不知道,还闯进了仪仗队中。

生:(上台)

师:(问)你现在是谁?

生:我是诗人贾岛。

师:哦,你现在在哪里?

生:我在长安城的郊外。

师:噢,前面就是长安城,同学们,你们就是长安城里的人。镜头对准,开始拍摄——

生:(即兴表演。作骑驴状,边走边吟哦诗句,还不断做推敲的动作。博得大家哄堂大笑)

师:(摸着该生的头)你听到大家的笑声了吗?

生:听到了。

师:(问大家)他有没有进入角色?

生:(齐声)没有。

生:我认为贾岛还是一个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的人。

师:(板书:善于听取别人意见)

生:他还是一个有礼貌的人。

师:(板书:有礼貌)何以见得?

生:从文中的插图上可以看出贾岛彬彬有礼,做着敲门的动作。

师:你真会学习,文中插图也是很重要的学习资源。

生:从文中贾岛“连连点头”也可以看出他虚心好学,有礼貌。

师:故事就应该这样来体会:它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当中都有着丰富的内涵,都能够读出人物的形象、读出人物的性格来。

(三)走进贾岛

师:历史上的贾岛究竟是怎样的人呢?请看他的生平介绍——

贾岛(779~843),范阳(今北京附近)人。早年出家为僧,后诗学韩愈,因诗出名。作诗,贾岛又以苦思苦吟著称,善于反复推敲,常为诗中字而茶饭不思,被称为“苦吟诗人”。贾岛一生,为诗艺洒尽心血。他曾说:“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锤炼出许多精品,其创作精神感人之深。贾岛的苦吟,不仅仅局限在炼字,还在炼意、炼句等方面都用了一番苦工夫。贾岛长于“五律”,故被人称之为晚唐“五律”的领袖。

师:看了贾岛的生平,你对他又有哪些新的感受呢?

生:贾岛是一生为诗艺洒尽心血的人。

生:贾岛长于“五律”,他是晚唐“五律”的领袖。

生:贾岛虽然家境贫寒,但他有一颗雄心壮志。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从“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可以看出。

师:你真了不起,看出了诗句背后的内涵。我们一起读——

生:(齐生诵读)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师:同学们,你们看他有一个雅号,叫——

生:(齐声)“苦吟诗人”。

师:是的,

生:贾岛以他对诗的执着追求,以他严谨的创作精神,以他苦思苦吟的实践,锤炼出许多精品,从而在诗人辈出的唐朝有了一席之地。谈到他的创作体会,不能不读一读他写的一首五言绝句——投影出示:

二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

归卧故山秋。

生:这是辛酸的泪。

生:这是兴奋的泪。

生:这是激动的泪。

生:这是自豪的泪。

生:这是幸福的泪。

师:是啊,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任何事业的成功,不下一番苦功怎能行呢?这就是贾岛,这就是历史上真实的贾岛,这就是走进我们心灵的贾岛。

(四)感悟韩愈

师:要使该故事拍摄得惟妙惟肖,还有一个配角也很重要,他就是——

生:韩愈。

师:故事中的韩愈,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生:他是一个宽宏大量的人。

生:他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

生:他是一个不拘小节的人。

生:他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

师:是的,韩愈的学识的确很渊博。我们来读一读韩愈说的话,仔细体会一下“敲”字好在哪里?(指名读)

生:用“敲”字有三点好处:一是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二是更能衬托月夜的宁静;三是读起来也响亮些。

师:家境贫寒的诗人贾岛和博学多才的韩愈在长安城见面了,尽管家境不同,地位悬殊,但共同的爱好使他们成为无话不说的好朋友,演绎了一段文坛千古佳话。古往今来,人们念念不忘,贾岛、韩愈的人格魅力影响一代又一代人;茶前饭后,人们津津乐道,推敲的故事千古传诵,从而成就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五)感悟汉字的奇妙

师:同学们,古人写诗、作文时推敲文字的故事很多,请看——

投影出示——春风又绿江南岸

师:大家看,这句诗句中哪个字用的最好?

生:“绿”。

师:王安石在用“绿”这个字之前,曾用过哪些字呢?

生:春风又到江南岸

生:春风又过江南岸

生:春风又入江南岸

生:春风又满江南岸

生:因为春天是绿色的。

生:“绿”字写出了春天的特点,使人联想到碧绿美好、生机勃勃的景象。

生:“绿”字把春风写活了,说它能吹绿长江两岸。

生:“绿”字写出了春风的神奇,她就像一位魔术师,把春天一下就唤醒了。

师:大家品评得很有滋味。让我们齐声诵读——

生:春风又绿江南岸

师:请大家再看一句宋词——括号中可以填哪些字呢?填好读一读。

投影出示:红杏枝头春意(    )

生:红杏枝头春意浓

生:红杏枝头春意满

生:红杏枝头春意染

师:你们填的应该都还不错。词人究竟用的是什么字呢?请看——

投影出示:红杏枝头春意( 闹  )

师:词人为什么用闹呢?用闹好在哪里呢?你仿佛看到、听到了什么?

生:透过这个闹字,我仿佛看到枝头上红杏开得很鲜艳,他们仿佛在比谁最美丽,谁最漂亮。

生:我仿佛看到树上红杏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生:“闹”字不仅写出红杏的多,而且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染出来了。

生:“闹”字不仅有色,而且似乎有声。

师:你们仿佛听到了什么?

生:我好象听到了蜜蜂“嗡嗡”的声音。

生:我仿佛听到花儿——“我在开花!”它们在笑。“看我多艳!”它们嚷嚷。

师:盛开,活泼,热闹,枝头红杏的特点实在是让词人给写活了。清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由此,宋祁被誉为“红杏尚书”。

师:同学们,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下面我们来做一道练习——

投影出示——

练一练:

春风吹绿了树梢,吹( )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

(学生填写“绿”“青”“嫩”“醒” )

师:同学们,无论你填写什么词,只要你认为所填词语最能表达你的真情都行。让我们带着感情放声读——(生齐读)

师:(总结课文)真的,我们要感谢“推敲”——是“推敲”,再现了文坛的一段千古佳话;是“推敲”,让我们走进了“苦吟诗人”贾岛;是“推敲”,让我们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奇妙和无穷魅力。(下课)

投影出示——

作业设计:

1、将课文《推敲》改为课本剧。小组合作,排演这个故事。

2、完成书后第四题作业——推敲词语。

推敲教学设计案例篇六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五年级《推敲》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一、复习检查。

1、填空:

()有个诗人叫(),早年因(),出家当了和尚。

二、导读课文。

第二自然段

1、映示图画,说说图意:

宁静的夜晚,一轮明月挂在空中。贾岛来到友人家门前,轻轻叩响了朋友家的门。敲门声惊醒了正在池边树上沉睡的小鸟。

2、这景色多美啊!读读课文,看看哪句话是描写这幅图的,用“”画出来。

映示并指导朗读这句话。

3、自由朗读,说说读懂了什么?(贾岛和李凝是好朋友)

4、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贾岛和朋友李凝的`友谊非同一般?

5、理解重点句:

映示: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

(1)读句子,说说这句话什么意思。

(2)指导读好这句话。

6、出卡片出示重点词语:夜深人静月光皎洁

(1)学生展开想象,体会当时环境之幽静、迷人。

(2)指导朗读。

7、指导朗读这一自然段

8、小结:贾岛深夜访友,以诗相赠。这是故事的发生。

板书:发生深夜访友以诗相赠

第三自然段

1、说说图意:图上画了谁?他正在干什么?

2、指名读课文,思考:贾岛骑着毛驴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分别用“--”和“”画出有关的句子)

3、学生交流。

4、“妥帖”是什么意思?你能从这段中找出它的近义词吗?(恰当)还有哪些词意思跟它相近?(合适适宜适当等)给“或许”找个近义词。

5、表演:

甲:贾岛骑着毛驴进了长安城。

已: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觉进了长安城。

(1)点评

(2)指导朗读,读出贾岛此时那种如痴如醉的样子。

6、自由练读第三自然段,同桌互读,齐读。

7、小结:贾岛反复斟酌“推敲”二字,这是故事的发展。

板书:发展一字斟酌反复推敲

第四至六自然段

2、学生交流。

3、指导朗读韩愈和贾岛的对话。

(1)练读:韩愈的话要读出责问的语气,贾岛的话要读出诚恳、请求原谅的语气。

(2)分角色朗读。

4、小结:贾岛不知学觉间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请求宽恕。故事进入了高潮。

板书:高潮冲闯仪仗请求宽恕

第七自然段

1、自由朗读,思考:这主要写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犹豫不决”什么意思?联系上文,说说哪些句子具体地写出了贾岛“犹豫不决”?

4、韩愈是怎样帮贾岛改诗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5、映示: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便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

(1)指名读。

(2)给“思索”找近义词。

(3)想一想,“思索”能不能换成“思考”?为什么?

6、映示韩愈说的话。

(1)指名朗读。

(2)说说“敲”字比“推”字用得好的理由。

(3)映示“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贾岛是怎么知道“鸟宿池边树”的?(引导学生体会“敲”字是真实地写出了他当时的做法)

7、指导表情朗读这一段。

8、小结:韩愈认为用“敲”字好,贾岛表示赞同。这是故事的结局。

板书:结局韩愈表态贾岛赞同

第八自然段

2、齐读第八自然段。

三、作业:

熟读课文,准备复述。

推敲教学设计案例篇七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讲出这个故事。

2、学会14个生字,其中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严隶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严隶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推敲教学设计案例篇八

1.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2.学习贾岛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3.能根据课文讲演这个故事。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推敲》一课。谁能用文中的一句话告诉我什么叫推敲?(出示)同学们细细揣摩一下这两个字(在意思上或结构上)有什么特点?(都是动词、意思相近)你能做一下这个动作吗?那么两个表示动作的词合在一起怎么就是“斟酌文字”的意思了呢?这里面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穿越时空,去一千多年前的唐朝看一看吧。

1、出示图画,说说图意。

师:宁静的夜晚,一轮明月挂在空中。贾岛来到友人家门前,轻轻叩响了朋友家的门,敲门声惊醒了正在树上沉睡的小鸟。这景色多美啊!读读课文,看看哪句话是描写这幅图的。(用“—”画出来)出示: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

师范读:这儿的环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觉?(宁静、美好)你能读出这样的感觉来吗?指导朗读这句话。齐读。

这么美好的环境是谁住的?贾岛为什么要来这儿呢?轻声读第二小节。思考。

从“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等这些地方可以看出,贾岛费了那么大的周折也要去看他,说明他们的友情非常深厚。指导感情朗读。

3、师:可是贾岛月夜访友,却没有见着。而美好的情境却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即兴写了一首诗《题李凝幽居》,并把它留了下来。(指名读)

4、小结:贾岛深夜访友,留诗相赠。这是故事的发生。

1、出示图片:图上画了谁,正在干什么?

2、出示:“贾岛骑着毛驴进了长安城。” “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

(1)比较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话好,好在哪里。 (第2句比第1句多了“一边...一边...”和“不知不觉”,把贾岛斟酌字句时的那种认真、专注、投入的样子形象地写出来了)

贾岛如此专注,我们还能用那些词来形容?(全神贯注、专心致志、聚精会神)

(2)指导朗读第2句。(要把贾岛此时那样如痴如醉的样子读出来)可配上动作。如果你是长安街上的行人,看到他骑在毛驴上“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你会怎样想?怎样说?指名学生畅说。(神经病,真奇怪、疯子)

3、师:贾岛骑着毛驴到底想什么呢这么入神?请读一读描写贾岛所想的句子,可以看出贾岛的创作态度怎样?(贾岛创作态度认真严肃、锲而不舍) (讲解:即兴)文中贾岛写诗就是即景生情、由感而发的。齐读。

4、师:这一自然段主要讲贾岛反复斟酌“推敲“二字,难以定夺。这是故事的发展。 (板书:斟酌“推敲”,难以定夺)

1、过渡: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十分投入,已经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以致韩愈的仪仗队“迎面而来”时,行人在纷纷避让,而贾岛却浑然不知,最终闯进了仪仗队。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韩愈是唐代的监察御史(相当于现代纪检部专门负责反贪污的),是个很大的官,而贾岛是个因家境贫寒而出家的和尚,身份悬殊如此之大!因此韩愈会怎样?贾岛的态度又怎样?自读课文4-6,揣摩人物说话的语气。

2、出示对话。

(1)指导朗读韩愈和贾岛的对话。韩愈的话用责问、生气的语气,贾岛的话用诚恳的'、请求原谅的语气读。

(2)自由练读,分角色表演朗读。

3、师:贾岛误闯仪仗,恳请宽恕。这是故事的xx。

(2)师:同学们,韩大人正在思考呢,那我们也来帮帮贾岛,到底用哪个字好?为什么?(我们的韩大人跟你想得一样。)呵呵,你跟韩愈想得一样,看来你一点也不比我们的大诗人韩愈差啊!

(3)出示:“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再说,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 (讲解:宁静)

5、看到这句话,大家有没有想起前文哪句话? (齐读:“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

6、“宁静“一词正好符合那样的意境!!贾岛听了韩愈的话,心中的疑问解答了。(板书:韩愈解疑)贾岛有什么反应?(贾岛点头)

7、小结:韩愈认为用“敲”字好,贾岛表示赞同。这是故事的结局。后来,这首诗中的“推”就改成了“敲”。(师点击“推”,改成“敲”。)当然,贾岛严肃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的创作态度也给人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他的故事也随着“推敲”流传至今。齐读与“推敲”有关的这首诗吧!

2、学生自由练讲;

(1)可看图想象练讲。

(2)可根据板书提示练讲。

(3)可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后练讲。

3、指名讲。

师:讲故事不同于复述课文,它不仅需要流利的表达,还需要有丰富的表情、夸张的动作和抑扬顿挫的语调,希望你们在这方面能朝这个方向争取进步!!

2、有一位同学正在推敲自己作文中的字眼儿,让我们给他提些意见好吗? (出示:一阵风吹来,湖面(荡、漾)起了绿色的波纹)

1、朗读背诵《题李凝幽居》这首诗。

2、课后把这个千古流传的故事讲给家长或者朋友听。

3、搜集有关古人写诗、作文时推敲文字的故事。

4、小练笔:过了一段时间后,贾岛遇到了他的朋友李凝,把这次的奇遇告诉李凝。

附板书设计:

相关范文推荐
  • 10-13 最新大学毕业生自我评语(实用11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励志故事,它们都是在逆境中书写的成功传奇。审视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的方案和方法,以期在下一阶段有更好的表现。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励志故
  • 10-13 学校个人工作总结(精选9篇)
    党日活动是党组织加强内部团结,推动党员教育培训,增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党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4.这些工作总结范文详细描述了作者的工作内容、成果和经验教训,给予了我们
  • 10-13 探究式教学是谁提出的 探究式教学问题心得体会(优秀14篇)
    企业标语需要符合企业的定位和目标,能够与所处行业相匹配,体现企业的专业性和价值。制定企业标语需要团队的集思广益,融合各方的智慧和创意,打造出一个能够代表公司形象
  • 10-13 2023年暴力事件应急预案 校园突发暴力事件应急预案(精选8篇)
    发言稿可以让发言者在公众场合更有自信,能够更好地掌控发言的内容和形式。如何写一篇出色的发言稿?这是许多人心中的疑问,下面我将分享一些实用的技巧和经验。下面是我为
  • 10-13 最新感恩爱之歌(汇总7篇)
    环保标语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引起他们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和行动。在创作环保标语时,可以根据目标受众的特点和喜好制定相应的策略。再生资源,利用无忧,循
  • 10-13 2023年饲养员工作职责(优秀8篇)
    饲养员工作职责篇一羊只合理分群从断奶开始根据公母和大小进行分群管理,一般将同年龄同性别的羊只分为一群饲养,每群的大小视养殖场和牧场的大小来分。合理安排羊群是提高
  • 10-13 最新部队年度总结士官(优秀12篇)
    通过学习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是否适合,从而进行调整和改进。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比较典型的考试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部队年度总结士官篇一2
  • 10-13 税务专业求职信(优秀8篇)
    征文是一种表达情感和思维方式,可以通过文字传递作者的内心感受和体验。写作过程中,要多思考和挖掘自己的观点,有独到的见解和深入的思考。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感受这些征
  • 10-13 2023年初三新学期计划(优质18篇)
    大学规划应该基于个人的职业规划,同时也要考虑社会的需求和趋势。以下是一些大学规划的案例分析,希望对大家了解如何制定个人发展计划有所帮助。初三新学期计划篇一下学期
  • 10-13 最新高中语文涉江采芙蓉教案表格式(大全8篇)
    二年级教案的编写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是一些高二教案的范例和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和学习。高中语文涉江采芙蓉教案表格式篇一2、感受诗歌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