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读后感>最新白说读后感大学(通用6篇)

最新白说读后感大学(通用6篇)

时间:2023-10-06 18:18:51 作者:LZ文人 最新白说读后感大学(通用6篇)

读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那么该如何才能够写好一篇读后感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白说读后感大学篇一

老白是我2013年在读初中时候知道他的,2020年我读完这本书的当下已经是大学生了,这些年一直尊重他,喜欢他。大学里也选择了新闻传播类的专业。

你总会遇到一些比我们多吃几年饭,多走一下路的前辈,他们往往有意无意的和你聊起他们一路走来的人生经验。

你要觉得受用,就听着,不喜欢可以不用经意,当然也没必要焦虑,担心没听长辈经验导致多走了弯路磕了绊了,未来后悔莫及。这样担心也是无谓的,有些道理,绕了弯生活也会教会你。

这本书就是给我这样的感觉,老白,他自己走了大半生的经验,坐下来平和地和你聊聊。有时候他目光很长,大到中国,大到世界;有时候他目光又很短,看到个人,看到人生细小的阶段。

讲者无需抱着非要听者百分百认可和学习姿态讲故事,会更自得和从容,所以老白开篇也就说——是白说,白说也要说。

听者也无需抱着静听教诲的姿态匍匐着,就像我说着,受用且听着,哪怕——是白听,白听也要听。有用的道理,拐了弯也会来到你身边。

白说读后感大学篇二

看《白说》纯粹是偶然因素,与好友相聚时从他的书包里掉出几本书,我看他包装不下这么多书,我好心的将此书放进我的包里。本来以为就是没事看看,但我用了不到一周就看完了此书,每个部分都很独立但是都很流畅。

不白说的幸福观。朋友圈、微信群不乏幸福的心灵鸡汤,若是真的相信也许只能幸福三分钟。但是,白岩松的说的比较励志,“其实没有那么浪漫,青春一去不返,死亡的影子依稀就在前方,幸福像鞋,舒不舒服自己知道;又像“百分百”的黄金,可以无限靠近,无法彻底到达。”其实,这句话可以转化为,你必须承认生活本质就是平淡,在生活中,可以甘于平淡但不能甘于寂寞。你不停止,你就会无限接近幸福,虽然你无法百分之百的幸福,但生活总会公平的给你一些小惊喜。

不白说的“小爱好”。白岩松一直在强调一个问题,创造力的来源是“三闲”。现代社会,每个人基本没有真正的文中所提及的“三闲”,基本都处于一种忙碌状态,朋友见面之后也都述说着自己忙碌,好似不忙都无法跟人打招呼,但是很多人并不一定真忙,因为真忙的人根本没有时间说忙。老白说他没有微信、微博,省下时间能做很多事情。在平时也许我们确实刷了太多的微博和微信,导致另类的忙碌。其实,三闲可以自己创造,读一点书、做一点运动、听一点古典音乐,让自己停下来,哪怕简单的思考,这是进步的基础。来北京也有大约7年的时间,总体感觉是时间过得真快啊。在这半年里,感觉吃的很快、走的快、睡得快各种快。快的让人来不及思考,快的让人来不及沉淀。仔细一算每天去掉八小时工作时间,八小时睡觉时间两个小时的吃喝拉撒的时间,剩下的留给自己的时间着实不多。忙里必须偷闲,因为古人就说过,“忙”就是“心亡”。

不白说的“讲故事”。人要学会讲故事,这是他对于现在一种社会发展和新闻宣传的一种,新闻的发展正在进行一种变革,每个人面对新媒体、自媒体,可以轻松的获取海量的信息,但是这些信息必须能够吸引眼球,但这并不是简单的吸引,需要有深度、有质量的吸引。媒体的受众也不再是简单的接收而是演变成两种极端——一种是对于材料极简的追求,另一种是寻找一个好的故事。宣传需要中实事求是的引导,而不是误导。这是一种类似于一种境界,是对社会变革方向的把握。

其实,读的书越多,书能带给你的改变也就越少。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能指望一本书能立即改变你的人生,但是阅读一定会在你疲惫的时候给你力量,这或许就是阅读的意义。这本《白说》能带给我就是这种前行的力量。

白说读后感大学篇三

在新闻采访的过程中,我们要知道第一个答案往往具有欺骗性的,眼神的交流可以简单判断受访者回答的真实性。采访的最高境界是让其变成一种交流方式。

对于新闻写作,我们要加强讲故事的能力,世界上很多故事都已发生过,而我们需要做的便是用新的方法去拍老故事。从独家占有新闻转为独家角度、快速完成的独家深度和独家表达新闻发展。

对中国社会现象,要保持希望,我们中国的发展常常是走一步退半步,但是总体上来说是前进的。对于传媒人来说应该多做希望新闻,扩大善。但是,新闻是没有好新闻和坏新闻之分的,我们应该做有利于推动社会发展的新闻事业。

作为记者或是媒体从业者,让别人接受你的媒体需要你能被观众看得入眼,听得入耳,接受你的表达,体会到你的用心。自己能够坚持自己的本心,记住范仲淹的“宁鸣而死,不默而生”。我们需要保持理想,承担责任,善于思考,坚持行动,有好奇心和耐心,让自己对新闻事业时刻保持敬畏心理。

白说读后感大学篇四

读了白岩松的白说,让我对幸福有了更深的理解。

幸福像鞋,舒不舒服只有自己知道,小时候吃不饱肚子,谁能给两个包子就是幸福的,就像有句古话说的“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就是在最需要水的时候,一滴水就能让人记住一辈子,有水就是幸福的。终于有一天绝大多数人饱了,但是才发现欲望更强了,想拥有的东西更多了,所以不饿了,却有了更多的麻烦。

现阶段很多人都会觉得自己不幸福,不满足现状,看了这本书,才发现幸福需要三个层面的因素,物质、情感和精神,物质是基础,情感是依靠,精神是支柱。

如果没有物质基础,情感和精神也是脆弱。因为基础不牢靠,地动山摇。所以吃饱、穿暖了,对一个人的幸福太重要。过去吃不饱、穿不暖的时候,忽略了情感和精神的作用,所以物质是基础,情感和精神生活的缺少,依然不会幸福。正如花钱可以买来房子,却买不来家的温馨,花钱可以买的开书籍,却买不来文化。当有一天你再次回到母校或者童年玩耍过地方时,会不会心潮澎湃,感慨万千,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很多开心的不开心的事,会不由得涌上心头,那一刻你肯定是幸福的。回想起小时候玩过的游戏,会不由得喜上心头,因为在那个玩具匮乏的年代,我们那些简单而玩过千遍的游戏是有感情,有精神的。

每次回去神木,我总是不由得想去吃一碗老街上的杂酱面,那是我七岁的时候,第一次吃过那么香的饭,直到今日,无法忘怀,虽然在怎么吃也找不回那个时候的那种感觉了,但还是会大口大口的吃完,最后在倒一碗面汤才会满足。让我有时会感慨,所谓想老家了,也许就是想吃老街上的杂酱面而已。

人生中得意和失意都占5%,剩下的90%都是平淡的,能不能把这90%过得不那么平淡,是我们一生去琢磨的。有时候我们会去问别人,你过的幸福吗?一百个有一百个回答,但总之离不开物质和精神这两个方面。我认为没有标准答案,谁说的都对。

百米比赛会有一条固定的终点线,即使你跑的再慢,十几秒、二十几秒总能撞线,但是幸福没有终点线,有的人刚跑不久接近幸福,有的人跑了很久还是没到。我们喜欢的不是成熟,而是走向成熟的过程,也许我们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追求幸福的过程。

黄金没有百分之百的黄金,最多有99%、99.9%,幸福也许就像百分之百的黄金一样,没有绝对的到达,但可以无限靠近。

人生路上总会有坎坷和挫折,希望我身边的人都可以走出低谷,将自己的人生过得有滋有味,向着幸福无限靠拢,人生如茶须慢品,岁月似歌要静听。

白说读后感大学篇五

《白说》是白岩松2015年的作品。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白岩松白说读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白岩松白说读后感篇1 读到这个标题,有没有觉得白岩松这部作品中其实都是“大道理”的感觉。字还是那些字,大道理还是那些大道理,但是,到了白岩松手里就是另一种感觉。

当下我们被太多的成功学包围,我们这个时期的人,都太过去热衷成功学,从而导致了一种畸形的判断标准。只有成功,别人才会高看你,只有成功你才会有地位,只有成功你的人生才是成功。在我们都想去成功的时候,大部分人都是不成功的。中国老话,“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这句话我们也能够看出,大部分人都是不成功的。不成功就会沮丧、就会消沉、意志就会削弱、自信心就会丧失。这样的标准要不得。

们经历过挫折经历过失败,再次摔下来的时候,疼痛感就会大大减弱。

一个人有一个不成功的一生是失败的。但是,一个人如果没有经历过挫折和失败就很可能夭折在通往成功的路上。

白岩松白说读后感篇2 第一次听说白岩松是在高中的语文课堂上,语文老师推荐我们去读一些有思想深度的文章和关注一些有思想深度的人的言论,自那时起,我就开始关注白岩松了。

白岩松,央视主持人,1968年8月20日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1989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主持《新闻周刊》、《感动中国》、《新闻1+1》等节目,以其“轻松、快乐、富有趣味”的主持风格,深受观众喜欢。

后更名为《新闻周刊》。

2000年被授予“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担任2004和2008年两届奥运火炬手。在其主持生涯中,先后多次荣获“优秀播音员主持”奖,并于2009年荣获“话语主持群星会年度终身成就奖”。

- 2 -

2015年6月19日下午3时许,中央电视台《新闻1+1》栏目官方微博“新闻一加一”发布消息称,“根据频道播出安排,6月19日-6月26日《新闻1+1》节目暂停播出。”2015年6月20日晚,央视《新闻周刊》官方微博“央视新闻周刊”发布消息称,6月19日-6月26日央视《新闻1+1》节目暂停播出。

《白说》是白岩松2015年的作品。

这几年,央视主持人相继离职,白岩松还依然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用节目发声。对于说话这件事,白岩松新书《白说》封面上有段话:“我没开微博,也没用微信。只能确定这本书里所有的话,都是我说的。”他表示,尽管“说话不是件好玩的事儿”,“话多是件危险的事。然而,沉默更加危险!”他依然向往“说出一个更好点儿的未来”,就算“说了白说”,可是“不说,白不说”。

在新书《白说》后记中,白岩松对此书的总结说:“这是一本自传吗?不会有人这样问。可我还是想抢着回答:好像是。因为在整理这本书的过程中发现,一路上与人聊天的话语,其实比写在纸上的履历更真实地记录了自己在内心里走过的路。”

对于中国时政和改革,白岩松也直言不讳,他说“中国结束了挨打的时代、挨饿的时代,正在进入一个挨骂的时代。”“眼下这个时代的不够公平,是通往更高层次的公平的必经之途。”

- 3 -

对于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和中国软实力,白岩松在书中说:“中国人似乎在用望远镜看美国,美国所有的美好,都被这个望远镜给放大了,美国人似乎也在用望远镜看中国,但我猜他们拿反了。”“日本外交部曾想把‘哆啦a梦’选作‘国民大使’,中国也有这样的大使吗?”

关注白岩松,我将继续下去。

[白岩松白说的读后感范文]

白说读后感大学篇六

第一次知道老白还是高三的时候,我们的语文老师特地抽出了两节课,让我们看了老白在耶鲁大学的那次演讲视频,或许真的在那个时候,仿佛除了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其他的都会显得多余,我们每个人脑子里其实都充满了许许多多地关于这个世界的看法,或者说小一点,是对中国社会的一些想法,由于这些都是高中课本外的东西,我们并没有太多机会去思考,但是我很庆幸我在那个时候听到了老白的演讲,听到了关于他出生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家庭,通过高考,现在能够站在耶鲁的讲台上,与同学们交流的'故事。是啊,看起来语文老师是“浪费”了两节课事件,放了一些无关学习的东西,但是能接触到老白对于农村学生如何通过高考,走出农村,走向城市,走向世界,这样的故事,又何尝不是稳定了我们认真学习的心态呢,这是哪怕花十节课也讲不出的效果,怎么算都是值得的。

很感谢,能碰到一个这么有思想的语文老师,让我们接触到了老白,也接触到了这么多高中课本上永远也提不到的,却能够真真切切让我们自我思考的问题。总觉得大学的老师再也没有高中的那些老师看起来“可爱了”,可能大学需要的更多的是导师,而不是老师。

相关范文推荐
  • 10-06 看了西游记的读后感(大全10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
  • 10-06 2023年第七天读后感(大全7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读后感
  • 10-06 最新黑熊醉酒读后感 简爱读后感读后感(大全6篇)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
  • 10-06 住的梦读后感(汇总5篇)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知道读后感怎么写才比较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读后
  • 10-06 2023年班级班主任自我鉴定 班主任自我鉴定(优秀10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
  • 10-06 最新三年级一只想做人的猴子读后感 小猴子下山读后感(汇总7篇)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读后感书写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样才能写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读后感范文,欢
  • 10-06 2023年化学国家培训心得体会总结(通用5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生活中不断成长和进步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宝贵财富。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
  • 10-06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读后感(模板5篇)
    很多人在看完电影或者活动之后都喜欢写一些读后感,这样能够让我们对这些电影和活动有着更加深刻的内容感悟。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些优秀的读
  • 10-06 2023年诗经采薇读后感 对诗经采薇的读后感(汇总5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该如何才能够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读后感范文,仅供
  • 10-06 2023年鱼我所欲也读后感(模板9篇)
    很多人在看完电影或者活动之后都喜欢写一些读后感,这样能够让我们对这些电影和活动有着更加深刻的内容感悟。读后感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好一篇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