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心得体会>最新柳永后期的作品 柳永心得体会(优秀8篇)

最新柳永后期的作品 柳永心得体会(优秀8篇)

时间:2023-09-25 20:03:41 作者:文锋 最新柳永后期的作品 柳永心得体会(优秀8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柳永后期的作品篇一

柳永(984年-1053年),汉族,字耆卿,号柳子玉,福建福州人,宋代文学家,最擅长词。他的词以抒发爱情、悲愁之情见长,被誉为“词中鬼才”。柳永的词虽然数量不多,但却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才情横溢的文字,为宋代文坛增添了瑰丽的色彩。

柳永的作品令人感叹之处在于他对于爱情的深刻理解。他笔下的爱情充满了柔情蜜意,却没有过度浪漫,而是更多的思考和思索。他通过自己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文字刻画出了爱情的种种面貌,使得每一首词都充满了情感的张力。

首先,柳永的词以其深情和真挚,使得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思索。他的词不是像一些其他的作品那样浪漫而肤浅,而是令人深思,具有强烈的情感共鸣。他的词中透露出对爱情的思考,对命中注定的遭遇的痛苦思索,这使得读者更能够进入他的内心世界,共鸣他的情感。

其次,柳永的词在抒发爱情的同时,也包含了对现实的反思。他的词中常常以爱情作为主线,但他却并不会夸大爱情的威力,而是将其与现实进行了对比。他对现实的描绘透露出一种对现实不尽满意的思考,在他笔下,爱情与人生的种种抉择相互交织,这为读者们展开了一幅多层次的画卷。

再次,柳永的词流露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人性的关注。他尝试通过自己的文字,抒发人心的丰富情感,并展现出对人性的关注和深度思考。他通过对人性的透视,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经久不衰的佳作。

最后,柳永的作品秉承了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作品倡导了一个人对于爱情的真诚追求和对现实的认知,他那独特的视角和内心的反思,为后世以及当代的文学创作提供了许多启示。

总之,柳永的作品通过他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文字,将爱情的复杂与美妙展现得淋漓尽致。他对于命运的思考,对现实的反思以及对人性的思考,使得他的作品在宋代文坛以及后世文学中独树一帜。他的作品不仅仅是对爱情的表达,更是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现实的一个模糊,这一点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柳永的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他的词不仅为后代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更在文化层面上对于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柳永后期的作品篇二

满搦宫腰纤细。年纪方当笄岁。刚被风流沾惹,与合垂杨双髻。

初学严妆,如描似削身材,怯雨羞云情意。举措多娇媚。

争奈心性,未会先怜佳婿。长是夜深,不肯便入鸳被,与解罗裳,盈盈背立银扛,却道你先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柳永后期的作品篇三

柳永是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北宋前期近百年的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城市的歌舞伎艺、乐曲新声十分兴盛,词,就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大量发展起来。在宋代众多的著名词人中,柳永是第一个自觉专力写词的作家,可称为专业词人。他之所以成为一个专业词人,是由于他的政治地位和生活境遇所决定的。宋代最著名的词家中,无论是豪放派的开创者――苏轼,还是宋词发展的集大成者――辛弃疾,均为有地位的官员。他们写词只是“业余爱好".柳永则不同,他是官位最低的一个。他平生潦倒,寄身秦楼楚馆,为歌妓们填词作曲过生活。他年轻时到汴京应考,经常出入歌楼妓馆,与歌妓们留连忘返,过了一段流浪子的生活,因此为当权者所不容,以致屡试不中。由于金榜无名,他只好回到“烟花巷陌”,“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以自封的“白衣卿相”来对抗科场上的功名。当有人推荐他时,仁宗皇帝批道:“此人风前月下,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去填词!”从此,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在汴京、苏杭一带过着流浪生活。到40岁,改名柳永才考中进士,做了几任小官政绩不显,他终身贫困潦倒,死后一贫如洗,据说是“群妓合金葬之”。

柳永的词流传下来的有二百多首,他的词集叫《乐章集》。最著名的词有《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他用毕生的精力从事词的创作。词的内容有,反映都市的繁华面貌,体现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描写爱情生活的甜美,抒发离怀别感的痛苦,表现不幸妇女的遭遇和失意文人的感受。

他的词中反映了封建社会中知识分子怀才不遇、宦途潦倒后的悲愤和不满情绪的,有《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逐风云便,争不姿游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晌,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他的放浪的生活和悲愤的情怀,都在这词里表露出来,也表明了他对功名富贵采取冷淡和狂傲的态度。

柳词大半是为沦落风尘的歌妓们写的。如写男女恋情,或是写歌儿舞女情态的,却颇有新鲜气息,像《甘草子》以“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写出怀念情人时的寂寞和无聊。《定**》以“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写出少妇对平凡而和满的家庭生活的眷恋,词中的女性口吻表达的情感坦率真挚,与上层文士词作的含蓄委婉不太一样。在《迷仙引》中,他描写了她们“万里丹霞,何妨携手同归去!永弃却,烟花伴侣!免教人见妾,朝云暮雨”那些歌伎舞女渴望摆脱强颜卖笑的生涯,获得有尊严的常人生活,这种心愿在词中如此真实地呈现出来,在当时确是难能可贵的。在《集贤宾》中,代她们发出“和鸣偕老,免教敛翠啼红”的呼声。都是怀着同情和平等的态度,为这些受羞辱的女子鸣不平。这种思想感情显然来自城市平民的意识。柳永仕途蹉跎,在当时日益繁华的大都市中与歌妓乐工厮混,这种景遇冲淡了他身上的士大夫气息,而较多地接受了平民的影响。虽说柳永词中有时也流露出市民阶层的庸俗气息,但这种市民意识总的来说是对封建士大夫意识的一种冲击。后来不少人批评他的词“格调卑下”,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封建士大夫意识的流露。

这种市民意识的影响,还使柳永写出多篇描绘都市繁荣华丽景象的作品。这一题材是前人从未触及的。北宋城镇的`发展繁荣社会的富庶,在柳永词里得到较为突出的表现。虽然很夸张,但词的内容触及到城市生活较广的一面。从《望海潮》中便可以看到当时经济的繁荣,城市人民生活的面貌。开拓了词的题材,对了解当时的城市面貌有一定的认识价值。“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成为传颂最广的名句。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类与传统士大夫文学标准相去甚远的词作中。潜藏了一种富有生命力的人生意识和审美情趣。

柳词中成就最高的是那些抒写江湖流落,旅途漂泊的作品。这类词中,他脱去了那些轻薄的调子,而以美丽的风景画面,深刻的情感,严肃的态度,描写出一个天涯沦落者的心情,表现了很高抒情技巧。这类词当以《雨霖铃》和《八声甘州》为代表。前者有两句传颂最广的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后者传颂的有“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以致一向鄙视柳词的苏轼也称赞它“不减唐人高处”。这类作品表现了柳永词的特色。表现深刻,情绪真挚,音律谐婉,辞意妥贴。羁旅行役之情,冷落漂泊之感,形容曲尽。语言富于通俗性,同时又富于艺术性,所以感人的力量较为强烈。“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在柳永较好的作品中可以体会出来这样的感情。

除此词之外,柳永在做盐官时写的长诗《煮海歌》也值得一提。诗中描写了海滨盐民生活的穷苦,揭露和鞭挞了官吏、奸商对盐民的残酷剥削,反映出柳永心目中并非只有醇酒和美人。

柳永的词在思想内容上有上述成就外,他在艺术上更有较大的独创性和较高的成就。对词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也奠定了他在词史上的地位。他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把士大夫词变为市民词;把桌案的观赏词变为适合歌唱的词;把小令中调引变为慢调长调;把婉约艳丽的词变为袒露白描的词;把雍容雅语的词变为俚语俗语词。他继承了李煜等婉约派的细腻抒情的特点,洗刷过于香艳的色泽,使词的抒情更加婉媚,更加缠绵悱恻;而词的境界也比过去的婉约更加舒展和空灵。而在象征、暗示、映衬、烘托、设色等手法的运用,也比起前人更加圆熟,开拓了词的新境界。在题材、在境界的开拓上,在词的手法的运用哂纳感,在韵律安排上,他都对宋词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他精通音律,熟悉旧调,并能创制新调,为词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柳永是第一个“变旧声作新声”,大量制作慢词的人。慢词比小令容量大,表现力更加丰富。他学习并吸收了民间乐曲和创作经验,或依新调填新词,或自创新调,写了大量的慢词。《乐章集》中慢词占十之七八。柳永使慢词成为与小令双峰并峙的一种成熟的额文学样式。这样使词能容纳更多的内容,有的甚至叠数也增加了。这样,柳永就打破了长期以来文人词以传统的小令为主的习惯,不但丰富了词的曲调,而且扩大了单首词容量,使之更富有变化,也更适合当时人的审美爱好。柳永不仅擅长铺叙,而且在创作中对传统的情景交融的抒情手段的杰出运用。试以《雨霖铃》为例: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摧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上阕层层铺叙离别的场面和双方惜别的情意,下阕设想别后的冷落凄清。全词情景交融,极富诗意。在前人的曲子词中,往往重抒情而少写景,柳永把传统抒情诗中融情于景,情景一体艺术手段和慢词结合起来,使得抒情更为畅达和自由。前人说:“一切景语,皆是情语”,这种传统可以远溯楚辞。作为应进士科举的文士,柳永对传统文学是有修养的。情景映带,景语抒情,柳永不仅吸收民间创作的经验,而且继承并发展了传统的手法。这也是柳永对发展宋词的另一方面。

柳词传播之广,影响之大,在宋代词人中非常突出是由于内容和艺术上的特点之外,还在于他的语言特点。柳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平易好懂,是他向民间口语学习和提炼的结果。其“传播四方”,“天下咏之”的盛况,宋代词人谁人能与之比肩?从内地到西夏,“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直到金元时的院本、话本、戏文、杂剧中,有不少柳永轶事为题材的作品。这些都说明柳永是一位有较大社会影响的作家。他继承并发展了民间的和文人词的优良传统,超过了他以前和同时代的词人所已经达到的成就为宋词开辟了一条新道路,并给后代的词一相当大的影响。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柳永后期的作品篇四

柳永,南宋时期一位出色的文学家与音乐家,他的作品以深情婉约而闻名。在他的词作中,透露出对爱情、生活以及社会的独到见解与感悟。通过阅读柳永的作品,我深受启发,也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在下面的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柳永心境的理解与体验。

首先,柳永的作品散发着浓厚的爱情气息,他对爱情的感悟常常使人心酸。在他的词中,常常描绘男女之间的爱情纠葛和离愁别绪,表达了对爱情的无尽思念。柳永笔下的爱情充满了哀愁与痛苦,却又不失柔情与细腻。读柳永的作品,使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爱情的复杂与深厚,它不仅仅是一种感觉,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爱情失意的痛苦可以让人更加深入地思考人生的真谛,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也能给人带来无穷的力量和勇气。

其次,柳永的作品常常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他从细枝末节中发现了生活的真谛,用细腻的笔触将之展现出来。柳永的词作中充满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描绘,他以寥寥数语道出了生活中的温暖与辛酸。他通过对细节的观察,让人们更加深入地思考生活的意义。柳永给予了我对生活的独特体验,他让我了解到,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都是值得细细品味与珍视的,即便是困苦和绝望,也蕴含着无尽的智慧与生命力。

第三,柳永对社会现实的触动与呈现也深深打动了我。他以诙谐幽默的方式,嘲讽和讽刺当时社会的陋习与不公。柳永以他独有的眼光,揭示出当时社会中的种种矛盾与不合理,用文字激起读者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他的词作中对人情世故的揭示,让我明白了社会不公与势力争斗的悲凉与无奈。他的作品唤起了我的社会责任感,让我明白作为一个有思考能力的人,我应该以自己的方式去改变和影响社会,让社会更加公平和美好。

第四,柳永作为音乐家也给予了我许多美好的体验。柳永的词作经常配以流畅婉丽的音乐旋律,让人不禁沉浸其中。通过欣赏他的音乐,我感受到了音乐的独特魅力以及对情感的表达和释放。柳永给予我的音乐体验,让我感受到了音乐的力量,它能够帮助人们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让人们享受生活中的美好。他的音乐也鼓舞了我,让我更加热爱音乐,并且坚信音乐对于人们的生活与情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最后,以柳永为代表的南宋文化对我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柳永的作品不仅展现了自己的心境,更是代表了一个时期的文化风貌和精神追求。他的作品充满了南宋时期的特色与气息,在读他的词作时,我仿佛能够穿越时空,感受到那个时期的风物和人情。南宋文化给我带来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生活的热爱。柳永与南宋文化唤起了我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也使我更加珍视自己的文化根基。

总结起来,柳永的作品带给我深深的感动与思考。他的爱情词作让我懂得了爱情的复杂与深厚,他的生活描写使我更加热爱生活,他对社会的思考让我有了责任感,他的音乐作品让我体验到了音乐的美妙与力量,他代表的南宋文化让我对历史与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阅读和欣赏柳永的作品,我收获了许多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与感悟,也让我更加热爱文化艺术,认识到自己的使命与责任。柳永的作品给予我了很多的启发与帮助,让我度过了许多心灵的幸福时光。

柳永后期的作品篇五

文/刑天丁

柳永,字耆卿,号三变,为南唐工部尚书柳宜之子。手头这本光明日报出版社的《柳永全传》在开头如是给柳永作评:他天性风流,才性高妙,科场上得意失意,众红裙争相亲近;他不屑与达官贵人相往来,只嗜好出入市井,看遍青楼,寄情风月,醉卧花丛,怜香惜玉,直把群妓当倩娘……他是最风流却又最坎坷的一代词坛高手。

一、一条河的源头

公元978年,宋朝皇帝派人将软禁的南唐皇帝李煜毒死,南唐终被宋所灭。柳永便出生在南唐降臣柳宜之家,柳宜身为降臣,但对旧主仍念念不忘: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常常遥祝祭旧主,又恐授人把柄而遭当今皇帝的残杀,从而畏畏缩缩地想念后主……他也是在畏畏缩缩的倦曲中度过他懦弱的一生的。柳永柔软的性格有很大部分继承其父,他对词的兴趣也源于这位博学精思又经世致用的父亲。

有一次柳宜默诵完后主的词曲,心里念着辛酸的往事不免老泪滂沱,不知何时柳永走到了父亲身后轻轻问道:“爹,你念的是什么文体竟这么动情?为什么字数有长有短,像诗又不是诗,平仄规律也不对,可是又比诗顺口些。”

柳宜转过身看着儿子,脸上终于浮上慈祥的笑容:“看起来永儿还挺细心的,告诉你,这叫词不是诗,这是能上口歌唱的词章,又叫词曲小令,依谱儿还能唱呢。”

这是柳永第一次接触词。壮阔的大河源头也许是不起眼的浅溪小沟,大词人柳永兴趣之河的源头只是父亲动情的泪,那首李煜词曲中蕴藏的沉重终于凝结成的泪: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二、伤口上炫美的花朵

有一天,柳宜被当今皇帝一纸传走,离家去治理漫患的水灾.柳永便跟随母亲学些启蒙的诗词,后来又和两个哥哥随尹先生学习。

此时的他,在词曲上的兴趣和天份凸显出来,像早春柔软柳条鼓涨着的芽苤,只要春风一吹便能绽放温暖的绿意世界。在尹先生的点播下,柳永在填词度曲上已经在泉州一带小有名气,也渐渐出入红楼,博得佳人青睐,偶尔也得些银两,他在心理上获得了极大的虚荣和满足,但如果没有一些际遇和命运的酬惠,也许柳永就不会成为历史上的柳永,就会在中国历史宏大的文字洪流中席卷而走,不留一丝曾经虚荣而膨胀在渺小时空的名字。虽然有时命运的酬惠往往得以残酷的面孔、绝望的姿态存在于生命中,它的名字叫苦难。

苦难不停擦拭的灵魂具有更加洁净更加临近艺术的神性:因为在生命的空间受到的伤害和疼痛,在艺术的空间都会给予几倍的补偿和酬惠。苦难像重物压在命运这个弹性系数很大的弹簧上,只要不令弹簧承受不了,苦难越重,在命运中的神性就会越张扬。中外每部灵魂的作品,大抵都出于拥有这些受到压抑命运的作家。

而当苦难超过命运这个弹簧的弹性系数时,就出现了悲剧中最大的悲剧:毁灭了一切美好的可能。比如,那个一手捂着因饥饿而收缩的胃,一手捉笔写作的路遥,他的《平凡世界》涤荡着无数人的心灵,然而他的死,注定是苦难造成的悲剧中之最大的悲剧。

在柳永的一生中,生命体验中的苦难也不停擦拭着他的灵魂,涤清世俗的污垢,使自己词曲境界通透着神性和灵性。

柳宜和范仲淹是好友。范仲淹看出了柳永金玉般的禀赋,但要成为浑金璞玉,还要经过细雕.他也洞察到他的词美则美矣,但沾满了太多青楼的胭脂气,没有负载更沉重的命题--那些可以令文字镌刻在时光岩壁而不被磨损的命题,所以范仲淹让柳永随他西出边塞,开始他人生第一次经历苦难风霜的洗礼。边塞,那里冷风如刀,那里饥荒贫赤,那里民不聊生,再加上范仲淹的批评点拨:“耆卿啊,你生长在官宦之家,一直是金马玉堂,繁华盛景围系着你,你还没接触到百姓的辛酸和疾苦,也难怪你还是花间派的情调。贤侄,自古以来,歌功颂德的诗词和文章没有能历传不衰的。只有深入实践,体验民情,你才会知道该写什么样的词……”

柳永成长很快.而这样的话语也足以为当今作家诫,当今文坛的铜板碰撞声和一片叫好声中,更应该有如此别样的清音。

再说柳永,当他在边塞体验到贫穷的苦难和官场的黑暗后,他在边塞将军狄青的营帐写下了人生第一首胸怀壮烈之词,赞颂浴血奋战在荒凉边疆的军士,词牌《踏莎行》:

谋臣样樽俎,飞云骤雨,三军共戮力番儿未去!天时地利与人和,西酋谁敢轻相觑。鼐鼐楼台,草迷烟渚。飞鸿惊对擎天柱!雄风高唱大风歌,升平歌舞添情趣。

这首大气的'《踏莎行》成为了边塞鼓舞士气的军歌。

如果说外部的生命体验让柳永的词变得大气而又视野开阔,让他的词负载着沉重又使自己文字厚重的话题,那么自身苦难的生命体验就让他的词渗透感情的关注,汁液饱满:他把大众的苦难和自身的苦难混合起来,于是他的词便流传市井,于是他的词便经久不衰被人喜爱,于是他终于成为了自己境界的王者。

疼痛的伤口使生命充满质感和敏锐,这是苦难赠予生命的唯一财富。等到有一天,这些伤口淋漓的地方便会长出最炫美的花朵:呈艺术悲壮的形状显现出来,让一些灵魂发出香气,变得开阔和明亮。尼采曾说:我既不讨厌善的灵魂,也不会讨厌恶的灵魂,我只讨厌那些狭窄的灵魂。因为那些狭窄的灵魂既不能产生善,也不会产生恶,只会装腔作势的无病呻吟。

而倩娘的死是柳永生命中最痛的伤口,也是苦难赠予他最大的财富,即使他后来“游戏青楼,直把群妓当倩娘”,过着浪子柳七的生活。直到他又遇到了谢玉英,那个令他专一的女人,他才恢复本性。想起一段有意思的话,形容柳永却也恰到好处:我本来是个很专一的男人,因为总找不到令我专一的女人倒让我觉得自己朝三暮四呢。

三、才名,功名亦或罪名

和玉英成亲后,柳永的才名远播而功名却仍未就,古代的成功以“学而优则仕”为圭臬。而当时的柳永是有才名无功名,有一件事还让他有了罪名。

金国使者请求宋朝皇上派一丹青高手画幅西湖山水图.最后的结果是,柳永的词和米芾的画因此成了传世之作。柳永也因此首《望海潮》而被皇上召见,准备量才适用。但当柳永夫妻进殿的时候,灾难已经在那里不动声色的等候他们了,那就是当时的仁宗皇帝。他们夫妻演唱《望春潮》,唱出了西湖的人间天堂,也唱得仁宗皇帝对谢玉英神魂颠倒。

堂堂皇帝,而且是位心性灵慧感情丰富的仁宗皇帝,竟然垂青柳永的妻子,但却碰上软钉子。皇上不愧为天子,“谁让他一时难过,他就让谁一辈子难过”,当文人中的小人晏殊(那个历史上著名的太平宰相,写些太平的艳词)与一干心怀鬼胎的人陷害柳永的时候,仁宗很高兴地顺台阶就对柳永下狱治罪。晏殊的词写得不赖,然而罗织罪名的手段却欠佳:柳永本系一无行文人,世人都知道浪子柳七的绰号,他一定暗里得了什么好处,所以在《望海潮》的词章中故意渲染江南风物,诱使金兵南侵,柳永是罪魁祸首。

自古罗织的罪名大多都为莫须有之罪,一两个心怀鬼胎的人精心设计的空中楼阁,却偏偏能把无辜的人从上面推下来摔死。把晏殊的话翻译直白一点就是:柳永你的词,为啥写得这么好,好不要紧,你能感染仁宗皇帝也就好了,你却好得过了份,让金主也大受感染!你柳永还能不该死?!你知道你犯了什么罪了么?欲加之罪!

什么罪?死罪。

但柳永终于没有死,苦难所造就的最大悲剧终于没有诞生。知情达礼的太后救了他一条小命。

四、历史最后的一点儿公平

柳永才高八斗,却延闱屡屡不第,“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却因填词的成就以及包拯和刘太后的极力举荐,被封为奉旨填词状元。

这状元的牌子不硬,也没权没势,有时却有些作用。比如遇到前倨后恭的田大人时,柳永脸色突然一变,“这位大人你看这是什么?”田大人抬眼一看,惊得半天合不拢嘴,一幅金灿灿的黄绫上写着“奉旨填词状元--柳三变”。这位知府慌张了,有道是见旨如见君,他赶紧跪了下来,“状元公,下官知罪!”后来,也因此牌子救了可怜的酥娘出田大人的火坑。

其时的柳永已经和他的词一样成熟达观起来,也在范仲淹等人的影响下关注起最底层的生存状态。他去盐场,那些盐民们赤脚挑盐,盐性碱毒,使他们趾枯足烂,血流淋漓,惨不忍睹。虽然人分贵贱,但皮肉皆同,柳永的心和笔下的词都变得沉重,沉重得令人和历史都不能承受。

但苦难的命运仍像自己的影子一样,永远无休止地跟着柳永.当仁宗派人想来毒死他,他没被毒死,而玉英却成了替死的羔羊,这苦难令柳永自己沉重得不能承受:从此沉湎于醉酒和词曲之中,此外一无所有。

他的生活极为潦倒,他在五十一岁的时候,仁宗良心发现觉得自己对柳永德行有亏,便赐了他一个禄微位卑的小官做。柳永时而弃官远游,时而复职以图糊口。不过,他的朋友遍天下,他的名声震九州,他漫游了安徽、河北、山东、湖北等地,到了采石矶,凭吊了李白之墓,又去了一次岳阳楼,到此他想起了与范公一起的日子,禁不住泪如雨下。随之,游览了洞庭,凭吊了汩罗江,想起了屈原,这么一位真正才华杰出的诗人,投江殉国,当时他苦笑一声,独怆然而泣下:“老天爷,历史,就这么一点儿公平啊……”

是啊,那么多苦难磨砺出的灵魂,历史,就这么一点儿公平,让他们成为自己境界中真正的王者,白衣卿相;然后,历史长河大浪淘沙,无数人被泥沙携裹而去,却让柳永屈原的名字像金子一样放着永恒的光芒……历史,也是一个淘金者吧。

柳永后期的作品篇六

柳永,字少卿,是宋代著名的词人,他的作品以婉约清新、情感细腻而脍炙人口。柳永的作品中融入了丰富的情感和对社会矛盾的思考,深受后人喜爱和崇拜。在与柳永的作品相处的过程中,我不仅感受到了他对爱情的独特见解和才华横溢,也深入思考了人生的苦乐离合和社会的不公平。通过了解柳永和阅读他的作品,我从中获得了一些人生的体悟和心得。

柳永后期的作品篇七

古朴的山水,

是谁把笔墨奉旨而挥,

染上了一层风花雪月的妩媚?

烟花的巷陌,

是谁把浮名换酒浅酌,

轻浇着当年黄金榜上的失落?

还有没有红巾翠袖执牙板,

唱着我晓风残月的.歌?

还有没有簪缨之人嘲笑着,

奚落我依花偎柳的错?

谁懂我一袭白衣,

自诩卿相的骄傲,

谁又心疼我真正的落魄?

你钦羡千种风情,

良辰美景的易得,

可曾问过我功名的寄托?

这一阙慢词还未填完,

故事里的灯稔已经风干。

待酒徒萧索狎兴渐淡,

待关河冷落红衰翠减,

总有后人临文嗟悼,

叹我三变——志气未阑珊!

注:

柳永: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

红巾翠袖执牙板: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苏轼)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柳永后期的作品篇八

柳永也能以清丽的语言写传统的雅词,但他贡献最大的却是使用极其生动、浅近的语言写出的俚词。他一扫晚唐五代词人的雕琢习气,充分吸收日常生活中的俗语、口语入词,以通俗流利的语言取代雅致绮丽的修辞。正是在柳永手中,俚词才具备了和传统雅词分庭抗礼的资格。

作为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柳永对后来词人沾溉甚深,许多大家都受惠于他,柳词不仅促进了宋代俗文学的发展,也为金元曲子开启了先河,以至有人称他为“曲祖”。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