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计划>高一数学必修四教学计划(优秀8篇)

高一数学必修四教学计划(优秀8篇)

时间:2023-10-12 20:20:32 作者:念青松 高一数学必修四教学计划(优秀8篇)

教学计划还可以与其他教育教学资源相结合,如教学设备、教材和教学辅助资源等。以下是一些大学规划的常见问题和答案,希望对大家进行大学规划时有所帮助。

高一数学必修四教学计划篇一

忙碌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转眼间期中考试的时间又到了,我们高一数学必修四的教学也进入了最后的复习冲刺阶段。回顾半学期以来,我对前面的教学感受颇深。

必修四由三角函数、平面向量、和三角恒等变换三章构成,三角函数与三角恒等变换是高中数学课程的传统内容,平面向量基本上也是,因此,本模块的内容属于“传统内容”。与以往的教科书相比较,本书在内容、要求以及章节安排、处理方法上都有新的变化。

在内容安排上,第一章三角函数的学习为第二章平面向量作了必要的准备,同时应用第二章平面向量的知识推导两角差的余弦公式,使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可以独立成章。学习完后,心中有几点体会如下:

高一数学必修四教学计划篇二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3.让学生深刻理解向量在处理平面几何问题中的优越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向量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向量法解决几何问题的“三步曲”。

教学难点:如何将几何等实际问题化归为向量问题。

教学过程

由于向量的线性运算和数量积运算具有鲜明的几何背景,平面几何图形的许多性质,如平移、全等、相似、长度、夹角等都可以由向量的线性运算及数量积表示出来,因此,可用向量方法解决平面几何中的一些问题,下面我们通过几个具体实例,说明向量方法在平面几何中的运用。

思考:

运用向量方法解决平面几何问题可以分哪几个步骤?

运用向量方法解决平面几何问题可以分哪几个步骤?

“三步曲”:

(2)通过向量运算,研究几何元素之间的关系,如距离、夹角等问题;

(3)把运算结果“翻译”成几何关系。

高一数学必修四教学计划篇三

1.使学生掌握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1)能根据定义判断形如什么样的函数是,了解对底数的限制条件的合理性,明确的定义域。

(2)能在基本性质的指导下,用列表描点法画出的图象,能从数形两方面认识的性质。

(3)能利用的性质比较某些幂形数的大小,会利用的图象画出形如的图象。

2.通过对的概念图象性质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1)是在学生系统学习了函数概念,基本掌握了函数的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它是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之一,作为常见函数,它既是函数概念及性质的第一次应用,也是今后学习对数函数的基础,同时在生活及生产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应重点研究。

(2)本节的教学重点是在理解定义的基础上掌握的图象和性质。难点是对底数在和时,函数值变化情况的区分。

(3)是学生完全陌生的一类函数,对于这样的函数应怎样进行较为系统的理论研究是学生面临的重要问题,所以从的研究过程中得到相应的结论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要了解系统研究一类函数的方法,所以在教学中要特别让学生去体会研究的方法,以便能将其迁移到其他函数的研究。

(1)关于的定义按照课本上说法它是一种形式定义即解析式的特征必须是的样子,不能有一点差异,诸如,等都不是。

(2)对底数的限制条件的理解与认识也是认识的重要内容。如果有可能尽量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对底数,指数都有什么限制要求,教师再给予补充或用具体例子加以说明,因为对这个条件的认识不仅关系到对的认识及性质的分类讨论,还关系到后面学习对数函数中底数的认识,所以一定要真正了解它的由来。

关于图象的绘制,虽然是用列表描点法,但在具体教学中应避免描点前的盲目列表计算,也应避免盲目的连点成线,要把表列在关键之处,要把点连在恰当之处,所以应在列表描点前先把函数的性质作一些简单的讨论,取得对要画图象的存在范围,大致特征,变化趋势的大概认识后,以此为指导再列表计算,描点得图象。

高一数学必修四教学计划篇四

o通过对向量的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向量和数量的本质区别·

o通过学生对向量与数量的识别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认识客观事物的数学本质的能力·

教学难点:平行向量、相等向量和共线向量的区别和联系·

(一)向量的概念:我们把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向量。

(二)(教材p74面的四个图制作成幻灯片)请同学阅读课本后回答:(7个问题一次出现)

1、数量与向量有何区别?(数量没有方向而向量有方向)

2、如何表示向量?

3、有向线段和线段有何区别和联系?分别可以表示向量的什么?

4、长度为零的向量叫什么向量?长度为1的向量叫什么向量?

5、满足什么条件的两个向量是相等向量?单位向量是相等向量吗?

6、有一组向量,它们的方向相同或相反,这组向量有什么关系?

7、如果把一组平行向量的起点全部移到一点o,这是它们是不是平行向量?

这时各向量的终点之间有什么关系?

课后小结

1、描述向量的两个指标:模和方向·

2、平面向量的概念和向量的几何表示;

3、向量的模、零向量、单位向量、平行向量等概念。

高一数学必修四教学计划篇五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会考复习 资源分类:高中其它教案 求三角函数最值的'常见类型及处理方法:

(1) 直接利用三角函数的性质: ;

(2) 化为一个角的三角函数,形如 的形式;

(3) 可以化为关于某一个三角函数的二次函数的形式;

(4) 利用均值定理和三角函数的单调性等

高一数学必修四教学计划篇六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理解以两角差的余弦公式为基础,推导两角和、差正弦和正切公式的方法,体会三角恒等变换特点的过程,理解推导过程,掌握其应用。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两角和、差正弦和正切公式的推导过程及运用;

2.教学难点:两角和与差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的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高一数学必修四教学计划篇七

函数作为初等数学的核心内容,贯穿于整个初等数学体系之中。函数这一章在高中数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对初中函数概念的承接与深化。在初中,只停留在具体的几个简单类型的函数上,把函数看成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而高中阶段不仅把函数看成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更是从“变量说”到“对应说”,这是对函数本质特征的进一步认识,也是学生认识上的一次飞跃。这一章内容渗透了函数的思想,集合的思想以及数学建模的思想等内容,这些内容的学习,无疑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起着深刻的影响。

本节《函数的概念》是函数这一章的起始课。概念是数学的基础,只有对概念做到深刻理解,才能正确灵活地加以应用。本课从集合间的对应来描绘函数概念,起到了上承集合,下引函数的作用。也为进一步学习函数这一章的其它内容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二、重难点分析

根据对上述对教材的分析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函数的概念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应该是本章的难点。

三、学情分析

1、有利因素:一方面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变量观点下的函数定义,并具体研究了几类最简单的函数,对函数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在本书第一章学生已经学习了集合的概念,这为学习函数的现代定义打下了基础。

2、不利因素:函数在初中虽已讲过,不过较为肤浅,本课主要是从两个集合间对应来描绘函数概念,是一个抽象过程,要求学生的抽象、分析、概括的能力比较高,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四、目标分析

1、理解函数的概念,会用函数的定义判断函数,会求一些最基本的函数的定义域、值域。

2、通过对实际问题分析、抽象与概括,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归纳知识以及逻辑思维、建模等方面的能力。

3、通过对函数概念形成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不断超越的创新品质。

五、教法学法

本节课的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数学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我一方面精心设计问题情景,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另一方面,依据本节为概念学习的特点,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始终在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通过不断探究、发现,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让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心灵愉悦的主动认知过程。

学法方面,学生通过对新旧两种函数定义的对比,在集合论的观点下初步建构出函数的概念。在理解函数概念的基础上,建构出函数的定义域、值域的概念,并初步掌握它们的求法。

高一数学必修四教学计划篇八

1.1.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物操作,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

(2)能根据几何结构特征对空间物体进行分类。

(3)会用语言概述棱柱、棱锥、圆柱、圆锥、棱台、圆台、球的结构特征。

(4)会表示有关于几何体以及柱、锥、台的分类。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空间物体,从实物中概括出柱、锥、台、球的几何结构特征。

(2)让学生观察、讨论、归纳、概括所学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感受空间几何体存在于现实生活周围,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括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感受大量空间实物及模型、概括出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难点: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的概括。

三、教学用具

(1)学法:观察、思考、交流、讨论、概括。

(2)实物模型、投影仪

四、教学思路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教师提出问题:在我们生活周围中有不少有特色的建筑物,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这些建筑的几何结构特征如何?引导学生回忆,举例和相互交流。教师对学生的活动及时给予评价。

2.所举的建筑物基本上都是由这些几何体组合而成的,(展示具有柱、锥、台、球结构特征的空间物体),你能通过观察。根据某种标准对这些空间物体进行分类吗?这是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

(二)、研探新知

1.引导学生观察物体、思考、交流、讨论,对物体进行分类,分辩棱柱、圆柱、棱锥。

3.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小组选出一名同学发表本组讨论结果。在此基础上得出棱柱的主要结构特征。(1)有两个面互相平行;(2)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3)每相邻两上四边形的公共边互相平行。概括出棱柱的概念。

4.教师与学生结合图形共同得出棱柱相关概念以及棱柱的表示。

6.以类似的方法,让学生思考、讨论、概括出棱锥、棱台的结构特征,并得出相关的概念,分类以及表示。

7.让学生观察圆柱,并实物模型演示,如何得到圆柱,从而概括出圆标的概念以及相关的概念及圆柱的.表示。

8.引导学生以类似的方法思考圆锥、圆台、球的结构特征,以及相关概念和表示,借助实物模型演示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概括。

9.教师指出圆柱和棱柱统称为柱体,棱台与圆台统称为台体,圆锥与棱锥统称为锥体。

(三)质疑答辩,排难解惑,发展思维,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1.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后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几何体是不是棱柱(举反例说明,如图)

2.棱柱的何两个平面都可以作为棱柱的底面吗?

3.课本p8,习题1.1a组第1题。

5.棱台与棱柱、棱锥有什么关系?圆台与圆柱、圆锥呢?

四、巩固深化

练习:课本p7练习1、2(1)(2)

课本p8习题1.1第2、3、4题

五、归纳整理

由学生整理学习了哪些内容

六、布置作业

课本p8练习题1.1b组第1题

相关范文推荐
  • 10-12 2023年整改报告总结 整改书面报告格式实用(通用8篇)
    一份好的开题报告需要包括对已有研究的综述、研究问题的明确以及研究方法的选择。2.大家可以参考下面的开题报告样例,从中获取到一些写作的灵感和技巧。整改报告总结篇一
  • 10-12 最新语文教育教案(精选8篇)
    教案的编写应注重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系列精心编写的一年级教案,希望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语文教育教案篇一1、体会本文抓
  • 10-12 2023年安全生产稿件 安全生产承诺书精彩(实用9篇)
    安全生产稿件篇一1、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2、深入开展煤矿安全诚信创建活动,建立健全企业安全诚信机制。3、严格落实
  • 10-12 六年级学生写读书心得 六年级读书心得分享(优质8篇)
    写读书心得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书籍的核心思想和主题,提炼出对自己最有启发的观点。教学反思范文一: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六年级学生写读书心得篇一近日重
  • 10-12 2023年西游记的心得感悟(模板20篇)
    军训心得是我们对军训期间各个方面的感悟与体验的总结,写下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回顾与反思。下面是几篇关于工作心得的精选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启发。西游记的心得
  • 10-12 2023年小学数学几加几教案 数学教案观摩心得体会(汇总18篇)
    高二教案是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目标要求,详细规划和安排教学活动的一份文档。1.《火灾事故应急处理教案》小学数学几加几教案篇一数学是一门跨学
  • 10-12 逆境中成长感言句子摘抄(汇总8篇)
    在求职过程中,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对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个人的生活和发展。在写就职总结时,我们可以结合工作中的具体例子,提供有力的证据支撑自己的总结观点
  • 10-12 2023年消防宣传标语口号 消防标语宣传口号(优质10篇)
    经典作品可以为我们提供人生的指引和智慧,让我们更加成熟和睿智。如何鉴赏经典作品并理解其内涵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经典作品常常引起读者的共鸣,下面是一些读者在评论
  • 10-12 2023年的公司周年年会主持词 公司周年年会主持稿(优质8篇)
    在找到理想工作之前,我们都会面临一次次的面试与就职机会。如何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以下是一些就职心得体会的分享,欢迎大家交流讨
  • 10-12 高中入学军训心得体会及启迪(实用13篇)
    工作心得是我们通过实践和经验所得出的结论和体会,可以帮助我们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这里为大家精选了一些写实习心得的好例子,或许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