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案>最新苏教版级语文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参考教案(大全9篇)

最新苏教版级语文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参考教案(大全9篇)

时间:2023-09-26 12:17:12 作者:ZS文王 最新苏教版级语文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参考教案(大全9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苏教版级语文篇一

教学目标: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诗意

2、尝试分角色朗诵或表演朗诵,感受诗歌真挚的爱国热情和中华少年强烈的历史使命感。

学情分析:

本诗一是首朗诵诗,适合于分角色表演朗诵,课前我们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的发展,课堂上运用多种形式的读激发学生的自豪感。读后,组织学生交流体会,可交流对诗句含义的理解,也可交流对诗句表达特点的感受,还可交流内心情感的体验。鼓励学生谈自己真实的想法。在这样的基础上再读全诗,自然达到“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的境地。

教学重难点:

1、了解祖国的过去、今天、明天

2、感受中华少年热爱祖国的情感和自豪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唱歌《中国少年》,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最爱喝的水永远是黄河水,最爱写的字永远是方块字,因为我们是龙的传人,是中国娃,让我们一起唱起那首熟悉的旋律——中国少年!

三、激情导入新课。

是呀,中国,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作为中国少年的我们更应该男儿当自强,让我们带着这份骄傲与自豪一起走进李少白的诗歌——中华少年(板书)

四、作者简介

李少白,笔名少白,唐太宗第四十七世孙, 当代著名书画家,诗人,学者,艺术评论家,中国水墨书法的代表人物,中国新水墨画派的创始人„„出版有儿童诗集《长胡子的娃娃》《捎给爱美的孩子》《小蝌蚪会唱歌》等。还写过不少歌词,其中作词《我向党来唱支歌》获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二等奖;《来吧,来踢球》在1988年世界儿童音乐节中获奖。

五、走进课文,赏析课文

(一)自由朗读课文

1、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请多读几遍,划出你觉得最难读好的句子。

2、检测字词,扫清障碍

(二)快速浏览课文

找一找,你可以从诗中找出哪些有所了解的景物、人物和事件?

(三)分小节交流分别讲了什么,表达着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第1小节

1、这一节诗中出现了哪些事物呢?它们代表一种什么样的精神?(“雪莲”代表纯洁、“乳燕”自由成长、“雏鹰”代表志向远大、“山丹丹”代表热烈、奔放)

2、透过这些词语,你分别可以联想到什么?把四组词语联系起来想一想,你又可以想到什么?(中华少年的化身)

(四)划分结构层次

(一)总起全诗:我们都是中华少年。(第1节)

(二)写祖国锦绣河山、悠久文化、民族传统风俗滋养了中华少年。(第2、3、4节)

(三)回顾中华母亲的艰难历程。(第5节)

(四)写中华少年的誓言。(第6、7节)

(五)总结全诗。(第8节)

六、分角色朗读课文

(过渡)再过几天,就是国庆节,请带着你们不悔的誓言,为祖国母亲送上一份节日的礼物。

1、出示朗读要求: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大组,分别承担“甲、乙、

丙、丁”四个角色,一齐分角色朗读课文。

2、每个小组派出代表,朗诵比赛,评比总结

七、激情小结,升华情感:

作为龙的传人,我们“骄傲”,我们“自豪”,因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苏教版级语文篇二

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8名,其中男生22人,女生26人。学生来源于本区各村,素质不一,基础参差不齐。总体上分析,全班学习态度还比较端正,由于处在小学阶段的末期,面临升学,有的在积极进取,有的失去了信心。如:杜开旺、赵国庆、张智豹、杭家帅、刘敏等。

二、教材编排

本册共26篇课文,6篇选读课文。其中,讲读课文有14篇,略读课文有12篇。课文编排以积累运用为训练核心,兼顾以一个主题编排,分成六组,每一组有四至五篇课文和一个积累运用,第二、四组还安排了读写例话,两个读写例话分别是收集有关资料,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每组教材由四个部分组成:1、导读。2、课例。包括预习、课文、思考练习。3、读写例话。4、积累运用。

三、教学要求

1、在语言训练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受到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受到科学思想方法和学会生存的启蒙教育,陶冶爱美的情趣。

2、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3、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学习10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并能正确书写。

4、能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碴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表达中运用。注意语言的积累,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5、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地课文。能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能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结合课文的学习收集有关的资料。

6、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本学期课外阅读不少于20万字。

7、乐于参加讨论或辩论,稍作准备,能讲清楚自己的意思,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

8、能抓住重点观察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条理。能写书信和其他常见应用文。练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习作。

四、教学重点、难点:

1、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在全面完成各课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学习课文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得更有真情实感。

五、教学措施:

1、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正确教学观,以育人为主,培养创新型人才。

2、认真学习新课标,在课堂中渗透新理念,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学能力及合作交往等能力为主,提高学生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

3、优化教学手段,积极使用电教,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4、加强读写训练,启发督促学生多读课外书,读好课外书,和好书交朋友,养成读课外书的习惯,同时指导学生注意积累,勤动笔,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5、做好每个单元的测试工作,及时反馈,补漏查缺,加强培优补差,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平时精心设计各类练习,不滥抄滥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6、教师团结协作,经常交流工作中的成功与失败,群策群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合格的毕业生。

六、营建毕业考试氛围,让学生尽早进入状态

1、通过主题班会、讲座,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毕业考试形势和动态,强化毕业考试在学生心目中的分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对知识的渴望。

2、树立榜样和典型,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3、通过有效形式加强对落后学生的思想、情感交流,学习方法的引导、行为习惯的纠正与监督,大力帮助他们提高自信心、自尊心。

4、在学生中开展“一帮一”形式多样互帮互助的活动,增强同学之间的友谊,相互推动,共同进步。

5、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动态,倾情协助跨过每一道难关,克服任何困难。

6、在毕业考试的全过程中贯穿信心教育。

7、严格纪律管理。

七、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作为老师要想转化后进生,首先要让学生找回自信,鼓励是后进生找回自信的最好良药。在上课的时候,老师要专门捡后进生会的东西提问,不要在课堂上随便批评他,要经常在课上课下抓住后进生的闪光点进行表扬,哪怕是点点进步。只要后进生找回了自信,他对学习就产生了兴趣,然后再慢慢给后进生加餐。我认为这是转化后进生的良药。如果认为后进生可以轻而易举实现转化,不用做艰苦的工作,那倒是有点不正常。所以转化差生需有耐心。耐心,就是要允许学生有多次反复,就是要提倡一而再,再而三地做教育工作,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低向高发展,这是历史以来有效的教育原则。在教学的过程中,我用这种办法转化了一大批后进生,效果十分明显。本学期将继续抓好差下生的转化工作。

八、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1、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习效率是任课教师经常的一项工作,也是差生转化的中心,教师讲清一般的学习方法,特别是它的作用和意义,并要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课前预习,认真上课,课后及时复习,反复复习,适当练习。要反复布置,了解后再采取措施纠正,直到这个学生习性养成。

2、加强科学用脑的思想教育,个人心理调适,科学的休息法,记忆法,科学的身体煅炼,营养褡配等。

3、组织兴趣小组,作为学习扶贫小组,让学生教学生,提高其集体自力更生的能力,同时也让小组的同学在提高自身的同时让自已的能力也上一个新台阶。

4、强调学习时间的投入,基础差要追赶上来只有刻苦,只有艰苦的劳动才有巨大收获。

5、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要教育学生既要重视课内知识的学习,又要重视课外知识的吸取,课堂内与课堂外的知识是相辅相成的。学习方法的养成是差生能否转化和学生学习能否进步的核心。

苏教版级语文篇三

1、《我们爱你啊,中国》是一首诗歌,作者以饱含感情的笔墨赞美祖国的富饶以及悠久的历史,光辉的成就,抒发了对伟大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全诗按总分总的结构写的,首尾呼应,结构上形成完整性。

2、全诗分为三部分,开头歌颂祖国的(幅员辽阔)、总写(对祖国的热爱)。

近义词:灿烂—绚丽依然—仍然俊秀—俊美闪烁—闪耀

恢宏—广大清香—芳香气魄—气势开拓—开辟

探索—探求醇美—醇香银装素裹—粉妆玉砌

反义词:俊秀—粗犷博大—狭隘飘渺—清晰巍峨—矮小

新词释义:银装素裹:穿着银白色的服饰。

飘渺: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恢宏:本文指宽阔、广大。

气魄:气势。

醇美:浓郁甜美。

盎然:形容气氛、趣味等洋溢的样子。

开拓:开辟;扩展。

天工巧夺: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

清奇俊秀:清秀美丽。多指山清水秀的美景让人心旷神怡。

知识集锦

赞美祖国的成语:

1•人杰地灵地大物博山清水秀大好河山锦绣河山风光旖旎

描绘山水的成语:

2•山清水秀重峦叠嶂青山绿水山水如画奇山异水怪石嶙峋

苏教版级语文篇四

1、《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篇课文讲了波兰音乐家肖邦身在异国他乡不忘亡国之恨,全身心投入到音乐创作中,弥留之际请求把心脏带回祖国的事,表达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2、肖邦:波兰最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被称为“浪漫主义的钢琴诗人”,作品有《革命练习曲》、《悲伤》。

3、中外爱国音乐家有: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冼星海、聂耳。

4、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5、课后第4题:a、埃斯内尔把泥土作为“特殊礼物”送给肖邦,为的是让肖邦永远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b、“弥留之际”指病重快要死的时候,人到时侯所牵挂的必然是最重要最放不下的事情。肖邦对姐姐说的话,表达了他至死不忘祖国强烈的爱国情感。

6、悲愤欲绝:欲,将要。绝,死亡。与世长辞:辞,告别。

7、近义词:疾驰—疾驶悲愤—悲痛勉励—鼓劢特殊—特别欺凌—欺负呐喊—呼喊

忧虑—忧愁郑重—慎重

8、反义词:特殊—一般成功—失败欺凌—保护幽暗—明亮郑重—轻率

压迫—反抗

9、新词释义:弥漫:充满着烟尘、雾气、水等。近义词:布满。

悲奋欲绝:形容悲伤愤怒到了极点。

催人奋起:叫人赶快行动,奋勇前进。

倾注:感情、力量集中在一个目标上。

勉励:使人努力的意思。

彻夜:通宵、整夜。

流逝:像流水一样迅速消逝。

弥留之际:病重快要死的时侯。

10、知识集锦

12、和勤奋学习有关的成语故事:牛角挂书凿壁借光囊萤映雪闻鸡起舞

苏教版级语文篇五

11.不同地方的看:

眺望、环视、遥望、俯视、瞻仰、浏览

12.中外爱国音乐家:

洗星海、聂耳、贝多芬、莫札特、舒伯特

13.表现爱国情怀的成语:

赤胆忠心、碧血丹青、以身许国

14.表现忘我工作学习的成语:

夜以继日、通宵达旦、废寝忘食、争分夺秒

15.形容秩序乱的词语:

一窝蜂、一锅粥、一团糟、一拥而上、不可开交

16.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

呆若木鸡、神采飞扬、神态自若、全神贯注、欣喜若狂、张口结舌、坐立不安

17.赞美英雄献身的名言:

00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00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18.表现热心助人的成语:

乐善好施、慷慨解囊、扶危救困、助人为乐、雪中送炭

19.关于真诚关爱和无私帮助的名言

001.爱是美德的种子。

002.人生是花,而是花是花蜜。

003.“给”,永远比“拿”愉快。

20.呼吁关爱他人的公益用语:

001.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002.送上一份爱心,收获明媚阳光。

003.送人玫瑰玫瑰,手留余香。

苏教版级语文篇六

01.赞美祖国的成语:

山清水秀、江山如画、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锦绣山河

02.描写山水的成语:

重峦叠嶂、崇山峻岭、连绵起伏、青山碧岭、一泻千里、水天一色、水波不惊

03.描写长江的诗句:

00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002.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04.描写黄河的诗句:

00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002.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05.描写庐山的诗句:

001不识庐山真面目,是缘身在此山中。

002.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06.描写西湖的诗句:

001.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002.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07.与战争有关的成语:

成:

载歌载舞、再接再厉、十全十美、绘声绘色、任劳任怨、不卑不亢

09.爱国的诗句:

00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002.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

10.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及主要事迹:

001.岳飞——精忠报国,抗击金兵

002.郑和——七下西洋,扬威异域

003.戚继光——抗击沿海倭寇

004.林则徐——虎门硝烟。

苏教版级语文篇七

1、《郑成功》是一篇历史故事,记述了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史实,歌颂了郑成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

2、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岳飞郑成功林则徐张自忠、戚继光霍去病郑和

当代民族英雄:鲁迅钱学森邓稼先许海峰邓小平

3、郑成功是中国明清之际军事家、民族英雄。台湾是中国的第一大岛。

4、郑成功建设台湾的两件实事是:发展生产,兴办教育。

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伟大功业,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这句话在全文中起总结全文、深化中心作用。

5、载歌载舞:载:又、且。负隅顽抗:负,依仗、依靠;隅,角落。

6、背诵第5、9两小节

7.近义词:侵略—侵犯特地—特意眺望—远望欢庆—庆祝允许—准许慰劳—慰问

反义词:簇拥—分散失去—拥有忘记—牢记

8.新词释义:侵略:指对别国主权、领土等方面的侵犯。

眺望:从高处往远处看。

慷慨激昂:形容情绪、语调激动昂扬而充满正气。

横行霸道:仗势胡作非为,蛮不讲理。

负隅顽抗:凭借险要地势或某种条件顽固抵抗,本文指敌军依仗铁甲舰和大炮而拼命反抗。

惊恐万状:因为惊慌恐惧而表现出许多不正常的姿态。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知识集锦

赞美郑成功的成语: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视死如归英勇奋战一往无前杳勇杀敌

和爱国有关的成语:以身殉国舍身为国忠肝义胆赤胆忠心忧国忧民精忠报国

爱国如家

苏教版级语文篇八

1、在我国,公民有那些权利?()

答:在我国我们一出生便依法享有公民权利,享有人生权和人格尊严权,享有受抚育权、受监督权,到了入学年龄依法享有受教育权。

2、在我国,公民有那些义务?()

答:《宪法》规定我国公民的义务有:(1)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义务。(2)依法纳税的义务。(3)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4)依法服兵役的义务(5)遵守宪法法律,保守国家秘密。(6)爱护公共财产,遵守社会公德的义务。

3、吸食鸦片有哪些危害?()

答:它会使人体力衰竭、意志消沉,骨瘦如柴,成为三分像人、七分像鬼的废物,直至死亡。

4、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是什么?()

答:(1)扩大对华贸易(2)从中国获得大量财物。(3)抢占领土。

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答:(1)禁止女子缠足(2)男子一律剪掉辫子(3)给女子参政权利(4)实行男女同校(5)禁止人口买卖。

苏教版级语文篇九

教学目标:

1、 理解古诗。

2、 体会诗人孤独、苦闷、彷徨而又顽强不屈的精神。

教学重点:意境的体会。

教学过程:

一、课前铺垫,导入课题。

1、 说几个表示冬天的成语。

2、 揭题,并说说诗题《江雪》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了解概况。

1、 读一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么写的。

2、 把课文读正确(这里应该进行多种形式的读,多读,大面积的检查。)

3、 猜猜课文大概写了些什么?(用一个“猜”字能减轻学生的心里压力,发言的同学就少了很多“后顾之忧”。)

三、教给方法,自主学习。

1、 仔细观察,今天学的古诗与以往学的在内容的编排上有何不同?

2、 板书“注释”。利用注释帮助理解古诗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今天就请大家用这种方法自己去学懂古诗。(五年级的课文中第一次对古诗作出注释,让学生根据注释学习古诗是一种终身受益的方法。)

3、 四人小组交流一下你们的学习成果。

四、集体交流,适时点拨。

理解诗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1、 “千山、万径”难道不是指一千座山,一万条路吗?

2、 这里的“千山、万径”并非确数,乃是概述连绵不断的群山和许许多多的路。“千”和“万”在数学上都是很大的数,在文学上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用“千()万()”说几个成语?(既帮助学生理解词句的意思,又进行了词语的积累。)

理解“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 写景是为了抒情,抒什么情?读读后两句。

2、 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3、 老渔翁独对寒意袭人的江流,冒着风雪垂钓。你感受到了什么?

4、 这短短的二十个字中,字字都浸透着诗人难言的孤独。找出表示数量的4个词。师板书:千万孤独。

了解背景,体会意境。

1、 读到这有什么问题吗?(为什么诗人要在如此寒冷的大雪天,独自一人在江面上钓鱼?)

2、 了解诗作者——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

唐顺宗永贞年间,柳宗元协同王叔文进行积极的政治革新,惨遭失败。王叔文被杀,柳宗元、刘禹锡等八人被贬为边远地区的司马,这就是历的“二王八司马案”。

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后,在永州整整度过了十个颠沛流离的春秋。政治上,他处处遭到黑暗腐败朝廷的打击、排斥;生活上,昔日好友沦落天涯,杳无音讯。

面对此情此景,诗人写成了千古绝唱《江雪》。

3、 了解了这些,你认为老渔翁真的在钓鱼吗?

五、 课外延伸。

唐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诗人常常借助景物真实而深刻地反映唐代社会生活的各个立体侧面。我们再来欣赏几首唐诗。

《渔歌子》

1、 这首诗是作者厌恶了官场污浊的生活,而宁愿过那种“不须归”的隐居生活。

2、 自己根据注释,读懂这首诗。

3、 背诵古诗。

《枫桥夜泊》

1、 根据注释自己读读这首诗。

2、 猜猜看,写这首诗时,作者的心情如何?

3、 背诵古诗。

六、 总结。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