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心得体会>最新主持人心得感悟(精选5篇)

最新主持人心得感悟(精选5篇)

时间:2023-10-02 09:21:14 作者:文轩 最新主持人心得感悟(精选5篇)

心得感悟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那么我们写心得感悟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感悟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主持人心得感悟篇一

央视主持人大赛第三轮第一场比赛,文艺赛道的9强选手展开激烈的争夺,来自湖南卫视的节目主持人李莎旻子再进一步,她获得了96.208的分数,在9位选手中排名第4,顺利晋级全国总决赛。

李莎旻子是主持人大赛舞台上最具争议性的一位选手,第一场比赛就因为服装造型和偏演讲的主持风格登上热搜,第二场比赛李莎旻子主持的《元宵晚会》被质疑缺少逻辑性甚至有些俗气。与网络端一片质疑声不同的是,点评嘉宾和评审一致看好李莎旻子,朱迅称赞她有激情,康辉认为台上的她有光,董卿更是认为表达很有对象感。在一浪高过一浪的质疑声中,李莎旻子不断接受外界建议和批评,第三场用美好故事感染全场,一路通过自己的蜕变获得肯定。

第三赛段的比赛中,李莎旻子背上自己的吉他,从充满童真和歌声的马兰村带回打动人心的故事。76岁的邓老师十五年如一日,用歌声与陪伴浇灌孩子们的梦想之花。而当被问到自己的梦想时,她却只是说:“我永远都守护孩子们的梦想,让他们一生都健康快乐。”“走出去”的过程中,李莎旻子与孩子们一起上音乐课,教他们弹吉他唱歌,还为他们举办了一场“不完美”的篝火晚会。

5分钟的节目讲述,李莎旻子用相当长的篇幅去展现马兰村的地理环境,介绍孩子们生活和学习的场所,让观众一下子对李莎旻子去的地方有了真切的感受,对所讲的内容有了亲切感。李莎旻子在这个节目中有几个亮点很打动人:其一,出于她对节目的理解,李莎旻子穿着平底鞋在舞台上主持,这个做法也让节目一下子有了仪式感;其二,李莎旻子抱着吉他和小男孩坐在村里一边谈一边唱的景象,像是一个电影画面一样美好,整个故事也很打动人;其三,接受大家的意见,整个讲述更接地气,有对象感和激情,没有浮夸的动作和表情,很好带人进入故事。

正如康辉所言:李莎旻子舞台上所有的节目和讲话,都能带给我们一种真,同时能感受到一种如火热情,这是特别突出的一个特点。对于主持人来讲,能有这样一个特别能让人记住的特点是非常难得的。17位专业评审为李莎旻子打出了96.033分,李莎旻子最后获得96.208分,顺利晋级全国总决赛。

对于第三赛段的比赛结果,很多人很认同李莎旻子的晋级。多数人认为:这一场比赛李莎旻子较前两场进步明显,少了浮夸,多了真诚,而且题材选得很适合。李莎旻子穿平底鞋真的挺感动,有感染力。在质疑声中不断进步,对于26岁的小姑娘来说,大众对她的肯定才是前进最大的动力。

不得不承认,前两轮的比赛中,李莎旻子的表现确实暴露了一些问题。第一赛段的比赛中,她带来的《哪吒》导演杨宇的故事讲述风格有些突兀,化妆上也欠缺考虑。但李莎旻子整体的表现还是很不错的,舞台上的她有活力,在所有的选手中有自己的风格。90秒的即兴考核无论主题讲述还是呼应都做得不错,整体代入感也很强,专业评审团给出了高分肯定,李莎旻子最后获得96.503分,排名小组第2晋级全国30强。

自己第一赛段的问题,李莎旻子在第二赛段在主持风格和造型上进行改正。面对《元宵晚会》的考题,李莎旻子整体的节奏不错,很快把大家带入现场。最后专业评审打出97.100的高分,拿到96.525分的李莎旻子晋级全国18强。

面对质疑和嘲讽,李莎旻子看得很淡然,她也很谦逊地在个人社交平台表明立场:主持人大赛播出后又一次记下了大家的批评、建议和鼓励,要继续为我每一次的不足而道歉,也要继续为你每一次的期盼而努力。优秀的主持人都需要时间的沉淀,李莎旻子才工作4年,显然用成熟主持人的标准去评判她、挖苦她有些不合适。

李莎旻子会有这么多的差评,一方面也是因为其“湖南卫视主持人”这个标签,就像谢娜、沈梦辰等人一样,每次出场都会遭到各种热议。不过实话实说,李莎旻子能够晋级全国12强,也是从4000多人中经过层层淘汰争取而来的,你可以不喜欢她,但是没必要否认一个人的努力。

李莎旻子在湖南卫视一众小花中的业务能力数一数二。李莎旻子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进入湖南卫视后曾被重点栽培,主持《新闻大求真》《超级女声》《偶像万万碎》等节目。本以为事业会顺风顺水的李莎旻子,突然在湖南卫视失去了很多机会,重要的节目(《我是歌手》)和晚会活动(双十一晚会、跨年演唱会)等,李莎旻子都没有获得上台主持的机会,这也让很多对李莎旻子的未来去处产生好奇。

究竟是继续留在湖南卫视不被重视,还是跳槽央视证明自己呢?目前李莎旻子在湖南卫视还有工作安排,其个人的官方介绍依旧是湖南卫视节目主持人,短期内签约央视不太可能。但是随着主持人大赛的进行,看得出李莎旻子这样的主持人是央视目前急需的人才,从评审的打分就看得出对其能力和潜质的认可。所以,李莎旻子也通过比赛让央视和更多的平台看到了自己,相信节目结束之后会有很多的平台来挖人,她进央视更稳了。

主持人心得感悟篇二

央视主持人大赛文艺赛道半决赛落下帷幕,9位选手争夺6个总决赛名额,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计算机专业的理工科学霸龚凡带来了一代军乐人的动人故事,虽然让现场很多的人感动落泪,但仅获得了95.964分,在9位选手中排名第7,遗憾止步半决赛。

主持人大赛学霸龚凡遗憾被淘汰

主持人大赛的舞台上,我们看到了百变的龚凡,《机智过人》《朗读者》这样风格迥异的节目都能完美驾驭。非科班主持人出身的她,在节奏、发音、情感投入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半决赛5分钟的短片制作和讲述中,龚凡带给我们惊喜。主持人大赛的舞台,更让很多人了解了多面的龚凡,她不仅能编写代码程序为小撒“写诗”,还写得一手漂亮的文字,其手写字体“凡体字”已经成功入选字库,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宝藏选手。

龚凡集美貌才华于一身

日前,龚凡在社交媒体晒出其字体手稿,共计7072个汉字。字如其人,看上去干净利落,透过字体看得出龚凡爽朗大气的性格。龚凡写这些字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而为这七千字足足写过小十万字,写到最后字已大变,为了整体风格一致,其中前3520个字又重复书写一遍。

龚凡字体手稿

不过让人高兴的是,这些字已经提交某字库,过一段时间这些“凡体字”将会上线,喜欢这些字体的人就可以应用了。看了龚凡的字,我们不禁感叹:同样是手,龚凡的手却如此优秀,不仅能编写代码(人工智能写诗),还能写出这么好看的“凡体字”。

龚凡字如其人

央视主持人大赛的舞台上,相信很多人都被龚凡小姐姐的颜值、气质、才华所吸引。舞台上的龚凡落落大方不做作,往台上一站自信满满,笑容如春风,很有感染力。

龚凡自信有气质

主持人大赛第一赛段60进30的比赛中,文艺赛道第4个出场的龚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三分钟的自备稿中,龚凡选择当下热门的人工智能的主题,将“科技”和“主持”相结合,编写了程序代码,现场为撒贝宁“写诗”,带来欢乐的同时引发我们对人工智能更多的思索。龚凡的主持风格在所有的文艺赛道选手中独具一格,让人耳目一新。龚凡自信的表现也获得了评审们的认可,最终拿下96.514的高分,以小组第一的成绩晋级全国30强,成为公认的黑马选手。

龚凡为小撒“写诗”

主持人大赛第二赛段30进18的比赛,龚凡面对文艺范十足的节目《朗读者》,虽然不是自己擅长的风格,但在节目中龚凡还是呈现出自己对《朗读者》节目独到的见解,有着自己的主持风格,尤其是《牡丹亭》里边的一段经典唱词英文引用堪称神来之笔。而为了能有好的呈现,龚凡将两季节目中132个人物熟记于心,细细分类。龚凡表示舞台上的自己不再是it从业者,而是一个专业的节目主持人。

主持人心得感悟篇三

李莎旻子随着主持人大赛的热播,也火了起来,凭借着她的实力现在走到了总决赛的位置。

正常来说,赞她的人应该不少,不过看网上的评论,至少一半都是黑李莎旻子的,是出于羡慕还是开玩笑,不得而知。

李莎旻子既然走到了主持人大赛的舞台,自信心和实力还是有的,外形看着也像邻家小女孩,展现的实力也较为出色,有可能相对而言,大众的眼光和评审不太一样吧。

下面让我们看看李莎旻子比赛的精彩内容。

在赛前的独白中李莎旻说“这场比赛从前期的准备,到拍摄,一直到后期的剪辑,都是自己完成的,体验到了一档节目出来的艰辛,很值得”。

随着撒贝宁说“有请二号选手上场”,李莎旻子从舞台后面出镜,表示自己去了充满童真的地点,于是李莎旻子开始播放自己处理的视频,开始认认真真的演讲。

大致内容如下:

“如果有一天你来到了马兰,别忘记唱一首歌”,一群小朋友正在桥上有模有样的合唱。

这个地方叫马兰村,是一个青山绿水的地方,小朋友的音乐老师是76岁的邓小岚老人,这位老人15年来把自己的歌声带给了马兰村,也把一件一件的乐器背进大山,组成了一支乐队。

李莎旻子这次也带了一把吉他与小朋友分享自己的音乐,在交往中,李莎旻子很快乐,她认识到了音乐已经种在了孩子们的心里,用音乐来让孩子们的灵性给以启迪,让他们各自充满了梦想,而且每次伤心的时候,孩子们听见吉他的声音就会振作起来。

李莎旻子问其中的一个小朋友,对他说”你长大以后,还会回来吗?”,小朋友带着情绪说“会的,而且我还想让每一位小朋友有一把吉他。”这时候李莎旻子先是很开心,而后慢慢的哭了,她被感动到了。因为李莎旻子知道,在村里子,很多家长都在外面,而他们有了音乐的陪伴,才有了很多的快乐。

李莎旻子决定办一场篝火晚会,给他们的爸爸妈妈看看,也表达对邓小岚老师的感激,在晚会中,邓小岚说“现在的梦想就是永远守护孩子们的梦想,让他们一身健康快乐”。

李莎旻子最后用这段话来作为结尾:在篝火晚会上,我看着天上的星星,与孩子们想比,竟分不出谁更亮,这场篝火晚会并不完美,但我们的追梦是平凡而又伟大,音乐每天陪伴着小朋友,带给他们快乐,一声就是一世。

在点评环节,董卿老师说“李莎旻子敢于穿着平底鞋在舞台上,是很有勇气的,这身装扮应该是和这次的题材有关,因为她走进了一群孩子,走进了一位老人,对马兰村环境的刻画很深,让我们身临其境,不过在采访邓小岚的时候,应该对她再详细描述,邓小岚的伟大不光光是教孩子们音乐”。

康辉老师说“李莎旻子我非常喜欢,我感受到了她的真,对人会玩生活的热情,对于主持人来说,这个特点的非常重要的”。

最终专业评审团给了李莎旻子96.033分,大众评审团给了李莎旻子96.471分,合算结果96.208分。

这个成绩让她进入了央视主持人大赛的总决赛,希望李莎旻子在决赛中取得佳绩。

主持人心得感悟篇四

12月2日,我和两位同事有幸参加20_年度陕西省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艺术骨干教师培训。第一次参加培训,我很激动,发自肺腑的感谢领导对我的培养。带着虔诚学习的态度走进培训班,看着满满的课程安排,感觉似乎又回到大学时代!

给我们讲课的是西北大学传媒学院主任周东华教授,一个优雅、智慧的女人!她微笑着说:“播音主持是一个非常美好的专业,它能让你一生美好!”这句话印在我的脑海里,我一定要好好学习。

老师说:“播音支持,就是教人说人话。”我深深感觉要学会说“人话”需要付出太多!三天的培训,我们不是来成佛的,是来取经的,拿回去,反复练习,慢慢琢磨,吸收,消化。

老师讲授给我们播音主持基本功练习:1、唇齿相依2、提颧肌3、打牙关4、挺软额5、松下吧。每天坚持练习口腔操、舌部操。气息的练习,呼吸的控制。绕口令练习,新闻稿的播报,等等。在解放天性的练习中,老师设计了几个小游戏,调动了我们这些特殊的学生对本次课堂的积极性,在欢笑中我们学习了知识。

老师告诫我们:“不要轻视每一个每天都在努力的人。”学习任何东西之根本在于“恒心”。苦下功夫,不放松机会,逐步锻炼,这是通向成功最简单也是最实用的方法。我想通过这次学习,把取回来的经,与同事们一道,互相学习,多多互相请教,刻苦专研,提高播音主持技巧,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真正融化到工作当中来。自己平时还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每天看看书,练练笔。提高自己的文学水平,用自己的行动感谢领导的栽培和同事们的关爱。

主持人心得感悟篇五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大赛》“经典节目实战”的最后一场比赛于上周落幕,全国18强集结完毕。延续自开播以来的热度,截至目前,节目相关话题阅读总量超过80亿,全平台相关视频播放量近11亿。18名选手经过两个赛段的层层考核脱颖而出,让一直守候在电视机前的观众激动不已,纷纷在各大社交平台上为自己心中的实力选手热情“打call”,期待接下来的强强对决。

本周六晚20点档,《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主持人大赛》第九期将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开启第三赛段“走出去”实战考核18进12的角逐。新赛段全面考核选手的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18名选手将走出演播室进行实地探访,并结合探访素材与心得进行5分钟的现场讲述。新闻类选手和文艺类选手将分为两场比赛进行比拼,在每场9名选手中,只有6名选手能获得晋级总决赛的名额。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财经频道副总监陈永庆表示:“这次主持人要参与整个'走出去'的策划、导演、采访,所以这对主持人来说是一个全面的挑战,也是一个巨大的锻炼,这个环节要求非常高。”本场比赛中,9名文艺类选手王帆、李莎旻子、尹颂、俞熙雯、李七月、张舒越、龚凡、蔡紫和依利米努尔·艾麦尔江,将在主持人撒贝宁、点评嘉宾康辉和董卿,17位专业评审以及400位在线大众评审的共同见证下展现“四力”,争取通向总决赛的6个席位。

三位小组第一同台正面交锋,张舒越行走900公里带回惊喜突破

曾包揽第二赛段不同场次文艺类第一名的蔡紫、尹颂和张舒越,即将在本场比赛展开正面交锋,让网友直呼“每一位都颜值与实力并存”。落落大方极具潜力的张舒越,在此次比赛中突破以往风格:“大家将会看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我。”站在大赛舞台上被赞“有范儿”的她,这次走到更广阔的“舞台”——大草原。作为一名特殊的乌兰牧骑“队员”,这次实地采访的经历对于选手来说相当不易,张舒越在短短3天里走过900公里崎岖不平的沙路,以满腔热情和乌兰牧骑队员们打成一片,让人看到了一名95后学生对于记者、主持人这份职业的理解和向往,也看到年轻人扎根基层时的踏实与活力。合力推动陷入沙土的车子、邀请乌兰牧骑退休老队员重登舞台……22岁的张舒越带着满载800g容量的真情故事,来到大赛现场生动讲述自己和75支乌兰牧骑队伍的近距离接触,用5分钟传递乌兰牧骑60多年如一日的坚守。她对乌兰牧骑精神所呈现出的独到见解得到了董卿的肯定,而专业评审鞠萍也称赞道:“她完全沉浸在这次'走出去'的过程中,一个主持人在舞台上可以漂亮光鲜,但是走到基层里就很踏实、接地气。”

(文艺类选手张舒越)

在江西求学一路成长,并担任《2019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江西分会场主持人的尹颂,曾在大赛中全方位展示井冈山的风采。怀揣着对这片红色土地的深厚情感,他再度踏上井冈山,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收获冒着热气的故事:“此行我所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是对井冈山精神最好的诠释,他们感召着我、点燃了我。”尹颂通过讲述井冈山龙潭景区保洁员江满凤鲜活的人生故事,带全场感受这片红色土地的力量,以及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董卿对于尹颂的表现也高度肯定:“从选题、采访,再到后期剪辑和主持,很考验选手的综合素质,你整体表现得很好。”

(文艺类选手尹颂)

深入浅出讲述传统文化内涵、主持别具特色的《开门大吉》……凭借极具亲和力的表达和精准的语言节奏,蔡紫高质量地完成两个赛段主持,成为唯一一位两次获得文艺类小组第一的选手。制作关于博物馆的公众号、给孩子们讲述文物故事的她,曾在比赛中将中华文化的传承娓娓道来。带着守护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她前往山西采访古建筑画家连达,走进他的故事。现场,她以连达笔下“会说话”的古建筑,带大家寻找民族文化的“地久天长”,全新表达获董卿肯定:“很喜欢你今天整体的讲述,跟之前几场相比的话更多了一些文化气息。”

(文艺类选手蔡紫)

李七月用8年积累弥补当年遗憾,小米深情讲述令众人潸然泪下

《等着我》“寻人团”团长李七月,曾以细腻真诚的表达获赞“有可贵感受力”,网友更是对她在这一环节的考核充满信心:“有好几年的记者经历,一定不负众望!”8年前参加《主持人大赛》时,李七月遇到了一位不善言辞的嘉宾,300秒比赛时间内她几乎没有问到任何有价值的信息。那一次失败的采访经历让李七月选择以记者的身份成长,5年间,她走遍1000多个市县乡村,在磨砺中慢慢成长。如今再次勇敢追梦,她决定借着“走出去”的机会在“跌倒的地方”爬起来,回访八年前的采访嘉宾。这个选题让同场选手惊呼:“她好勇敢!”现场,李七月以有温度的语言带大家走进河北蔚县,感受邮政局步班投递员曹正富24年来的不倦足迹。这番讲述也呈现出她在8年间从青涩到成熟的沉淀,董卿对此感慨不已:“你选择这样一个回访让我们看到你的变化,也看到这个社会的变化,你的用心良苦我们都感受到了。”

(文艺类选手李七月)

依利米努尔·艾麦尔江和俞熙雯两位新生代主持人充满青春活力的表现,让观众赞叹“自信又有朝气”。这次走出演播室,她们同样带回生动鲜活的故事。小米曾分享了一群援疆教师19年来坚守在且末县支教的经历,一句“我,就是小红柳中的一员”打动全场。在本次“走出去”实战考核中,她心怀感恩回到梦开始的地方新疆且末县,在微笑与眼泪中记录下更多生长在沙漠中的“小红柳”的梦想。真实讲述更能打动人心,讲好故事对主持人更是一种考验,小米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全情投入的讲述,令现场众人潸然泪下,专业评审陈永庆说出了现场观众的心声:“特别感动。”康辉曾表示从她身上感受到教育和爱的力量,这次依然给予充分肯定:“她每一次都拿出自己全部的真情去表达。”

(文艺类选手依利米努尔·艾麦尔江)

和小米第三次同台的95后选手俞熙雯,兼具灵气和才气的主持让观众印象深刻。曾把苏州好风光“搬”上大赛现场的她,此次前往博物馆采访昆剧演员俞玖林,带观众从博物馆的建构去领略昆曲艺术的厚重感和匠人之心,也让观众在昆曲年轻一代的代表性人物俞玖林身上,看到这门古老的艺术焕发的光彩。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体验这门“曲高和寡”的艺术,俞熙雯亲身体验昆曲造型的上妆过程,感受昆曲的独到魅力,令全场直呼:美!

(文艺类选手俞熙雯)

选手反差亮相令人耳目一新,李莎旻子穿平底鞋主持获赞“有勇气”

除了具有新鲜感的全新表达,选手们还有颇具反差的惊喜亮相。“敢于穿着平底鞋、白球鞋在舞台上主持的女生都是很有勇气的,我想她的打扮是出于对今天这个节目的理解。”节目中,李莎旻子一身清新装扮得到董卿肯定。无论是讲述关于热爱的故事,还是主持晚会,她真诚的表达都让网友表示“很有感染力”。这次,她背着吉他前往一个充满童真和歌声的地方,通过上音乐课、举办篝火晚会与孩子们亲密互动,缓缓走进他们幼小的内心世界。作为村里唯一的音乐老师,76岁的邓小岚老人对孩子们的陪伴,更是让李莎旻子读懂了音乐对于他们的非凡意义,带回了这个“一声就是一世”的感人故事。一番娓娓道来的讲述字字真切,不仅赢得了专业评审和大众评审的肯定,更让康辉再次表示:“你的节目也好,你的讲述也好,都能让我感受到你在舞台上的一种真,和对生活的热情,而这也是你特别突出的特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