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读后感>林徽因传读后感

林徽因传读后感

时间:2023-08-08 15:52:51 作者:WJ王杰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当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读后感的时候却不知道该怎么下笔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林徽因传读后感篇一

《林徽因传》这本书生动的描述了林徽因传奇的一生,从她的出生,到与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男子的邂逅及去世,让我们自由地穿梭在历史之间,与那些历史人物倾心交流,互诉心声。而作者优美的文字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

综观林徽因的一生,虽然传奇,却也平淡,这个风华绝代的女子并没有在历史的长河中掀起太大的风浪,她始终是大海中的一朵漂亮的浪花,无需雄伟的气势,也无需宽广的胸怀,只愿做那一朵小小的浪花,只要可以禁得起风浪,安详的飘荡在大海中,便足矣。我有时会想:假若林徽因并没有随父离开那个江南小镇,也许她的人生将会从此改写,没有徐志摩,没有梁思成,亦没有金岳霖,也许她会生活在一栋古宅里,守着一树一树的花开,与凡夫一起平淡的日子,也许他并不是她的最爱,但他会在她冷时给她一个温暖的怀抱,会在她伤心时给她一个坚实的肩膀,她会与他一起在夏日的树荫下乘凉,在夜空下数着满天的繁星,而他的目光则一直追随着她,不离不弃。可是上天注定不会给林徽因一个单调的人生,不会让她绝美的容颜淹没在尘埃里,所以林徽因注定不会是一个平凡的女子,她必定会有一个波折的人生,她必将在历史上留下辉煌的一笔。

林徽因一生中爱了三个男子,爱得深沉,也爱得平静。徐志摩为了她多次在康桥上徘徊,只为能见她一面;梁思成与她携手走过风雨人生;金岳霖为了她终生不娶。这足已说明林徽因的魅力之大。其实当时在许多人看来,徐志摩与林徽因才是最配的一对,印度大文学家泰戈尔当年到访中国最欣赏的就是徐志摩与林徽因,他曾多次想为徐志摩与林徽因牵线,但都被林徽因婉拒,其实林徽因又何尝不知道自己最爱的是徐志摩,可徐志摩却给不起她想要的生活。选择徐志摩,意味着过诗情画意的日子;选择梁思成,意味着过细水流长的日子。林徽因要的终是安稳的日子,所以她注定与徐志摩擦肩。琴棋书画诗酒花再美好,也比不上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安稳,林徽因是个现实的女子,所以她明白梁思成虽然不是她最爱的,却是最适合她的。对于徐志摩,她只能默默的祝福他能找到更适合他的女子。林徽因没有错,她并没有义务,也没有责任对徐志摩负责,她只是想让自己过得美满,幸福,这并没有错。

有人说,她是个理智的女子,不管面临怎样的诱惑,最后都可以全身而退;也有人说,她是个冰洁的女子,所以无论人世如何变迁,她都有着漂亮的容颜。

几场梅雨,几阵荷风,江南又在烟雨中变得迷离。撑一把油纸伞,穿一袭白衣,行走在青石小巷,江南还是当年的江南,可当年那个白莲一般的女子却不知去向。她去了哪儿呢?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林徽因传读后感篇二

知道她,读她,了解她,就是因为一首诗《你是人间四月天》。我这才有幸知晓一个旷世美丽、才华绝代,又可称为“先生”的女人,林徽因。她的自尊与自强也时时令我震撼。

耶鲁、宾夕法尼亚大学,这些现今想都不敢想的梦想之地,却是那时她的乐园。说她自强便是因为她作为一个女人,依然选择前往这些最高学府求学。那是多么强烈的求知欲啊,读来令人感叹:由于宾大建筑系不收女生,于是她进入了美术系。在对北京亲友的“狂念”与“渴想”中,她完成了“对线与形有个性的把握”。说这令人震撼,就是因为她在学习美术中又对建筑有了深刻研究,自己的梦想是自己的,她从没放弃过她梦想的事业,这就是她的自强。而这她这一段的生活,叫做“宾大的钟声”。钟声掩映着梦想,缓缓前行。

后来,她进入了“生命的夏季”,可此时的中国已是遍地烽火。林徽因与梁思成正在探寻中国古建筑的奥秘。最令人难忘的是山西的佛光寺的探索,林徽因研究建筑的热情令人震撼。“在那崎岖不平的小道上行走,一边是绝壁,一边是深崖。”连毛驴都不敢走的路,他们都敢走,到了那佛光寺,“矗立在高坡上的光影”令他们兴奋得直叫“我佛慈悲”。那坚固而简洁的顶部,令他们有如获至宝的惊喜,而也令我有一种“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的感悟。

且不说后来她流亡岁月中表现出的自强,她在写诗中独特而寂静的美,单是她在病中的时光,就令人唏嘘不已。

她病了,每个早上都要咳一大阵子才能见人,但是,当她的学生来了,她便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咳嗽的。她是那么有自尊心,连珠炮似的一段话说下来,似乎浑然不知自己的咳喘。她仿佛在透支自己残余的生命,在人前那么充满生命与活力,像没事人一样。她用生命,构建自己的自尊,于是,在人们心中,她永远是最有风度,最美的女人。

她就像那万古人间四月天,为我们留下了巍峨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一段段佳话。还留下了,她的 自尊与自强对多年后的我,深刻的震撼。

林徽因传读后感篇三

她是中国的建筑学家和作家,她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的参与者,也是传统景泰蓝工艺的拯救者。她,就是林徽因。

有人说,想起林徽因,总是在人间四月,春水煮茗,桃柳抽芽,有一种鲜妍的美。也有人说林徽因被季节尘封在四月天,窗外的柳絮做了萍客,梁间的燕子做了邻伴,梦中的白莲做了知己。

杭州,这座被世人赞誉为天堂的千年古城,是许多人魂梦所系之地。这里有闻名天下的西湖,有恍如梦境的烟雨小巷,有月上柳梢的深深庭院,更有难以言说的梦里情怀。林徽因有幸地,在一百多年前,在那个莲开的季节,降生生于杭州。

一九二零年,十六岁的林徽因跟随其父去伦敦读书。在康桥,徐志摩认识了林徽因。多年后,徐志摩写下“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一九五五年四月一日,五十一岁过的林徽病逝。她死在了挚爱了一生的人间四月天,就在某个春风沉醉的夜晚,静静地停止了呼吸。林徽因的一生可以说是“生如夏花一样绚烂,死若秋叶一样静美”。

林徽因是温和的。她没有张爱玲的凌厉,也没有陆小曼的决绝,亦没有三毛的放逐。金岳霖为林徽因送去了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贴切的挽联表达了林徽因诗意美丽的一生。

林徽因传读后感篇四

一本书可以改变一个人对事物的看法,这话一点不假。“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这八个字也是随处可见,不管懂不懂的,真不真心的,都会来上这么一句。个人一直觉得很矫情,所以看到朋友们的qq,人人里有这么一句话,总会恶作剧的在后边加上霹雳两个字。可是当我看完这本书,我沉默了。以后不管真假,无论何人,我再不会做这样的恶作剧。

万丈红尘,必然迷离纷扰。那么多的春,那么多的秋,多少人拿来感伤悲戚,却有那么一个四月天,千古不变——是爱,是暖,是希望,是梦期待中的白莲。这是世间最美的花!您是行走在人间的白莲,清净淡雅,仿佛不食人家烟火,却未曾清高遗世,渴望着柴米油盐酱醋茶,所以她得了最简单朴质的幸福,没有在云端忍受清寒。

伴着清风明月,怀着康桥柔波,无论是在异国庄园还是香山别墅,焚香煮茗,谈诗作文,四目相对,脉脉含情,才子佳人,天造地设,莫过如此。但天总不会遂人愿,总会把最美的打碎,最合适的分开,留待后人唏嘘。不能否认徐志摩是爱她的,而他更是多情而浪漫的,没有感情他无法生活,即使在心中还藏着她,却又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恋。天道又是公平的,给了你卓越的才华,就不会给你圆满的情感。你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了自己的浪漫情怀,一己之私。还记得那身怀六甲却被你无情丢弃在异国他乡的张幼仪么?所以无论你有多少的理由,多高的才情,你还能让人敬佩么?至少我总觉得不耻。所以你才会在以后的情路中,想着一个仙子,却娶了一个你得劳心劳力供养的妻子,最后在天空化作漫天云烟壮丽的逝去。你终究是幸运的,至少让她铭记了一生,愧疚了一生!

漫步红尘,多想超然物外,可是总有那么一个人,她的风姿和你心中诗情画意勾勒的轮廓和气质分毫不差,让你狠狠的陷入其中。但是我们的生活不同,爱的选择不同,左右爱一个人的环境不同,正是在这些各种不同中我们渐行渐远,最后只有在风起的日子里孤单的想起你!多想陪你到世界的尽头,多想那个陪你东奔西走的人是我,多想和你一起披着满身的诗意永远在康桥的柔波里悠然呢喃。但是,亲爱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这一生最大的遗憾是没能和你在一起。知道你是坚强,理性的丫头,定会一样的淡然高雅,不要为我哭泣,你孱弱的身躯经不起悲伤。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你是我前世种下的因,须得偿还,所以爱得无怨无悔,坦坦荡荡。亦或是今生的一切是来世的果,不必愧疚,在天的那一头我等你,许你那时还我,做我美丽的新娘。

她是聪慧的女子,真的很佩服她,可以毅然决然的放弃灵魂伴侣,去追寻尘世欢喜,烟火的幸福。她是那么优雅平淡地做着对她来说最正确的选择,就算徐志摩已经为了她而背上骂名,清除了阻挡他们在一起的最大障碍,她还是选择了真实的幸福,那个也许稍显木讷,却能让她如沐春风的儒雅才俊。

梁思成是宽容的,也是珍惜当下的。和她结婚三十年,他深深地知道,自己不是她心中的最爱,就算徐志摩已然故去,自己也不是她现存的唯一,但他选择了包容,选择了给她绝对的自由,只是坚持平淡地爱她,他知道这个冰雪聪明的女子,什么都看在眼里,她不会辜负人间最质朴,简单的爱。

“为什么是我?”他对这白莲仙子属于自己在结婚的前夕还是懵然。“我得用一生去回答……”她如是答道。从此夫唱妇随,相伴天涯。这就是婚姻,你不是我的最爱,却也可以相守一生。相爱的人未必能在一起,不相爱的人在一起未必不会幸福。人生在世都是一个缘字,他来时好好珍惜,他去时,互道珍重。怀着对你的爱,和当初编织的梦,去善待下一个值得我停留的人,也许那无关爱情,这也是幸福。我们都知道,这世上最绝情,伤害最深的往往是曾经相互爱着的人,莫名的转身,突然的离别,自此天涯陌路,连一句简单的道别都没来得及说。这是为了什么?有几人能答出来?大多是连鸡毛蒜皮都谈不上的小事,不过就是个年少无知,轻狂傲慢,不懂珍惜。那是不成熟的爱。这世上真正的爱一个人,“是成全她的一切,包容她的一切,下雨的时候给她撑起一把油纸伞,寒冷的时候给她一个温暖的臂弯,天黑了永远有一盏灯为她点亮,晨起时给她一缕温暖的阳光”这便是世间每一个女子都向往的烟火幸福,一份安稳的爱。激情总是经不起流年的冲刷,唯有平淡才经得起岁月的蹉跎。

林徽因是幸福的,梁思成宠爱了她一生,给了他无限的包容和一份安稳的爱。她也是幸运的,老天对她是如此的眷顾,三大才子为她一见倾心,终生不渝。除了才华横溢,浪漫多情的徐志摩;儒雅稳重,经久弥香的梁思成;还有那个一提起就让人不胜悲嘘,为她痴守一生,终身未娶的金岳霖。其实我觉得,之所以林徽因的美丽优雅在我们的心中有如此崇高的地位,金岳霖的付出,居功至伟。因为我们看徐志摩和林徽因,也就觉得她是个才女;看梁思成和林徽因,就是个卓有成就的建筑大师;而看金岳霖和林徽因,你看不见描述,但是知道那一定是个风华绝代,游走人间的女神,要不然不会这么让一个优秀的男人宁愿孤独终老,除了她容不得丝毫别人。

是啊!我,一直都在!简简单单的五个字却用了一生去实践着。人生说短也不短,真正懂得爱,又知道爱,可以不顾一切的为爱痴狂的时间,我想不会超过十个春秋。而他却用了一生。因为他遇到了值得这样坚守的理由,因为这世上只有一个金岳霖。其实我们遇到的人中,值得爱的人真的不少,人总是有自己的优点。但是真正的刻骨铭心是何人?我确信金岳霖有世人皆知的三个字想当面对林徽因说,但是理智促使他没能开口,这该死的理智。现在的人呢?想想自己对多少人说过那顺口而出的“我爱你”,后来呢?你爱的那些人在天地的哪个角落?近况怎样?幸福与否?同样,回想一下,有多少人在你耳边说过“我爱你”,那些爱你的人呢?今夕何在?你的艰难困苦他可曾帮你渡过?我爱你,就是——“有千万个理由让我离开,而就是这一个理由让我留下!”爱情不是试探,也不需要尊严。

1955年4月1日北京同仁医院,这是他挚爱的人间四月第一天,她驾着四月早天里的云烟去寻康桥的恋人,享尽了梁思成给予的凡尘烟火幸福,得到了金岳霖这样上天的厚重恩赐。我想他们都在她身边,这样一个绝代容颜,旷世才情,高雅清淡的女子在人们的不舍中闭上了双眼。这一天,四月的第一天。也让我更加的相信因果之说。

这朵世间的白莲消逝了,岁月不会因为她的离去而停留半分,红尘滚滚向前,多少痴男怨女在历史的长河中来去匆匆,演绎着世间的悲欢离合。爱情是一个亘古的主题!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白莲”,他不是仙,向往着凡间的烟火幸福,渴望一份平凡安稳的爱。如果可以,愿化作一段青青的莲茎,在红尘浊浪里将他托举在和风丽日中,摇曳在最美的人间四月天。

林徽因传读后感篇五

信仰在我们中间多少时侯了,你我可曾觉察到?信仰所给予我们的力量不也正是那坚任韧性的倔强?信仰在我们中间多少时侯了?那理智热情都不能代替的信心!

林徽因,一位才华横溢的女子,她的美丽和坚毅,给我的思想带来冲击,给我的生活也带来了热情和思考。

生长在书香门第之下,林徽因并不是那些传统深闺并受尽宠爱小姐,相反,作为家里的长女,她的母亲却受到父亲的冷落,徽因和母亲只住在阴暗潮湿的后面小院。然而,,徽因从小就聪敏伶俐,父亲林长民对她寄予了厚望,利用一切机会去培养她。因此,幸运的徽因得以在年少的时候跟随父亲外出考察和游览地胜,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也为她日后的建筑事业种下了种子。这是我十分羡慕的地方。

从小,我就很喜欢外出旅游,很喜欢各地的风景,很喜欢各地的建筑,那些美妙的巨大物体,给我一种视觉上的享受。所以一放假,我总是嚷着爸爸带我去玩,可是,爸爸又是一个不爱旅游的人,常常都是落空而终。也许建筑有种特别的吸引力,我每到一个地方,视觉的焦点都会集中在建筑物身上。曾经,我梦想成为一名建筑设计师,想贝律铭、安藤忠雄那样为建筑奋斗终身。然而,身在应试的教育体制下,我的时间都限制在“正常”的“学习”中,连平日画画的爱好竟然也不知不觉被冷淡了;当年为了高考,很久都没逛街了,高三那年连姑姑带我去海南岛旅行的机会都放弃了。一切,也许是自己的决心不够坚定,也许对建筑还不够爱得深沉,在高考不利无法报取华工建筑院时,父母朋友的几句话:“女孩子读建筑是很辛苦的,你也很难和男生相比的,你要考虑日后的生活。”最后,我连广大的建筑也没有填报志愿,多年来的梦想一下子成为了美丽的泡沫飘向了法国的罗浮宫,成为了里面永远的藏品。今天读起林徽因,读到她与她的建筑,读到她一生为热爱的事业奋斗,我猛然记起了我自己昔日何尝不是对建筑也是充满着感情!而现在的我在干什么呢?每天忙忙碌碌,但是这其中真正的价值有多少呢?不管别人怎么看,我就觉得我的时间很多都在浪费着,但是我又无能把他利用好,只能看着它一直快速的流逝。连自己梦想不能勇敢地追求的人,还能够做些什么呢?连自己时间都不能利用的人,还能够有什么成就呢?昔日大学前的豪情壮志何在?建筑学,在“离开”你的这段时间,我突然觉得,爱的还是你!

而林徽因的爱情,相信也是很多人关注的。记得大学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说过,要看一个人的性格,可以从他对爱情的看法中得知。对于一位风华绝代的才子——徐志摩的倾心,徽因理性地认识到多情之人不适合作为伴侣;在和梁思成的相处中,得知思成的稳重、博学和孝顺,在思成遭受车祸导致生理创伤时,徽因已决心和思成走完以后的人生。真实是患难见真情啊!徽因的人格在此刻散发出最耀眼的光芒!从思成后面对徽因的体贴和支持可以看到,徽因的选择是正确的!

在后面共同事业追求中,两人对建筑共同的热爱和献身,让我体会到志同道合的豪迈;在后面艰苦贫困的生活中,两人相互鼓励和支持,让我感受到两颗紧密相连的心。

此刻的我,什么时候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呢?每天看着日子的过去,而自己却没有学问上的进展,却会因繁多的工作而烦心忧愁,这又是我应该的大学生活吗?终于有空停下来自我反省!从这里开始,没有疲惫的借口,理智安排作息,才能保证学习生活的井然!不能再犹豫了,勇敢地追逐你的所爱吧!

林徽因传读后感篇六

“喜欢你是寂静的”初读《林徽因传》只为这名便一见倾心。于是带着些浪漫情怀走进她的世界,却走不进她那寂静的心——或许只是因为一句“世间女子,纷丽多姿,独独有她,哀艳如诗”。

我知她是才女,是美人,是民国时期一位惊才艳艳的奇女子;更知她不仅生得漂亮,更活得漂亮。所以连描写她的一生的词句都充满她独特的诗意般的气息,如是这样,作者便以诗为她的一生开头“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当她站在去法国的邮轮上,远眺大洋彼端时,她便不会庸碌一生。从遇见徐志摩的青春懵懂,到与梁思成爱得彻底,再到与金岳霖互相欣赏,喜欢她在感情上光明磊落,敢爱敢恨;她欢喜时“笑点亮了四面风,”她忧郁时“忧郁自然不是你的朋友”......喜欢她在事业上鞠躬尽瘁,一身才气;喜欢她知进知退的大度;喜欢她在太太客厅里高谈阔论的意气风发;喜欢她对朋友的互助互谅;喜欢她病危时说“死只一回,它是安慰。”......她这一生过的便是如此哀艳,丰富,铿锵而热烈,但她走时便是走得如此寂静,如此安谧。作者又以诗为她的一生结尾,便又让他诗意般的离去“这飘忽的途程也就是个美丽美丽的梦”——她是梦,是那人间的四月天。

她的诗如她的人,如她的心,教我不懂,却是让我在只言片语中感受到她的情。这诗,很美;这人,很纯粹。

读完这本书,我被林徽因的才气,美好所折服,她是如此一位脱俗的女子,让人不得不羡慕她;品完这本书,我为林徽因的精神、品质所感叹,这世间也就独这一位脱俗的女子,让人不得不敬佩她。我做不到她那样才华横溢,独立于世间,但我想如她那样,用爱浇灌梦想,用一生追求梦想,至死不悔。如是,我将站在梦想之路上,洒着汗水,向前奔跑。

她,活在寂静里,活在诗意中,也终活在我心中。

林徽因传读后感篇七

不知是因为喜欢春天而喜欢花,还是因为喜欢花而喜欢春天,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喜欢上了春天,喜欢上了花开,喜欢阳光温暖,喜欢微风拂面,喜欢柳枝的婀娜,喜欢百花的娇艳,喜欢身处春天的那种心境,清新、明亮。

喜欢春天自然喜欢如人间四月天一般的女子林徽因,她最爱白莲,而她也如白莲一样纯净优雅。我总觉得民国时期的奇女子都有一种独特的美,处于新旧交替的年代,既有传统的古典美又有新时代女性的现代美。

我想这和时势造英雄的道理是一样的,正是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造就了这样一些传奇女子,如林徽因如陆小曼如张爱玲……与林徽因关联最多的就是陆小曼和张幼仪了,因为一场康桥之恋,因为一个徐志摩。林徽音被比作白莲,那么陆小曼就是一朵红玫瑰,张幼仪就是那院子里的月季。

徐志摩和林徽因因一场康桥之恋成了世人眼中的才子佳人,林徽因和梁思成一起出国留学一起研究古建筑,演绎了一段细水长流的爱情,金岳霖为了林徽因终身未娶。我既为没有结果的康桥之恋感到遗憾又觉得这是最好的结局。我想林徽因是爱徐志摩的,选择离开或许是因为太理智,她不想徐志摩为她抛妻弃子,或者是太懦弱承担不起这样的爱情。

她自己的解释是爱的不够多,我是不太相信的,如她所说的话,那她又怎会在病痛中和徐志摩通信,人生病的时候是最脆弱的,会回到生命最初的状态,我想她的内心一定是有一片寂寞的地方只有徐志摩可以安慰。徐志摩死后她将一片飞机碎片常挂在自己房中,也许只有徐志摩才是她真正的知己。

之所以说是因为爱的不够多,这种心理或许可以用弗洛尹德的自我防御机制来解释,即自我运用心里策略来保护自己避开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冲突,其中一个形式就是合理化作用,通过歪曲现实来为自己开脱从而保护自尊心,而不爱就是她为自己的离开最合理的解释。

林徽因曾说:“徐志摩当时爱的不是真正的林徽因,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怀想象出来的林徽因,而我并不是他心中所想的那样一个人”。不管是否如她所说,我都觉得他们没有在一起是最好的结局。林徽因向往的是人间烟火,最平常的生活,而徐志摩追求的是浪漫的爱情,这样的爱情是经不起油盐酱醋的。

这样的结局也算是彼此成全,成全了林徽因和梁思成的细水长流,成全了徐志摩永远的浪漫情怀,就好像一朵花开到最好的时候被拍成了照片定格成了永远。

有时候喜欢一个人是因为她做了别人想做却不敢做的事,就像陆小曼对徐志摩那极致的波澜壮阔的爱。为了他和王庚离婚并打掉自己的孩子,虽然他们没有好的结局,不被世人所接受,但我对她是敬佩的,敬佩一个女子有这样的勇气,这样的爱是不能用对错来衡量的。

相对于徐志摩对林徽因的温柔,对陆小曼的宠爱,他对张幼仪是那样的绝情,张幼仪为他无悔的养育孩子照顾公婆,而他对她连最基本的怜悯之心都没有,一个传统的女性独自出国,语言不通没有亲人,要面对多么大的困难,而他对她却是不管不问。但张幼仪是大度的,即使公婆是向着她的,面对离婚她还是选择了给他自由。面对这样的境遇,她没有沉沦而是活出了全新的自己。我想这种大度也是源自于爱,一种安静的爱。

所以我把张幼仪比作院子里的月季,把陆小曼比作玫瑰,一种代表家庭一种代表爱情,作为一个浪漫的诗人,徐志摩没有承担他作为丈夫和父亲应承担责任,他追求的是爱情。

林徽因死后,梁思成又娶了他的学生林洙,而金岳霖为了她终身未娶。据说有一天金岳霖把以往的老朋友都请到了北京饭店,之前没有说原因,去的人也不知道是为何,待饭吃到一半时,金岳霖站起来说今天是林徽因的生日。此时的金岳霖已是一个老者,他对她情深至此,此时的林徽因是最让我羡慕的,这样的爱也是最让人感动的。

原来爱有很多种,有的爱的.清澈,有的爱的热烈,有的爱的平和……

和朋友在一起看到漂亮的女生我有时会说看那个女生长得多么好看,如果朋友说长得好人不一定好,我就会开玩笑的说要是她人也好呢。其实就是有这么一些人拥有着让别人羡慕的一切。林徽因就是其中的一个,好的家世,好的教养,好的容貌,好的性情,有诗意的才情还有许多男人都比不上的事业。

一个人的性情是和她的童年有很大的关系的,林徽因有一个优秀的父亲还有一个平凡的不得公婆和丈夫喜爱的母亲,所以她的童年应该是不那么快乐的,从小便学会了在母亲面前做一个听话的女儿,在父亲面前做一个懂事聪慧的女儿,所以她应该从小就是一个有主见的人,一个比同龄人成熟的要强的人。

这也就能理解为什么她对待爱情那么的理智,她的一生为什么顺利的没有太多的涂涂改改。她的要强更多的是体现在对建筑事业的热情上,病痛也无法让她停下脚步,参与国徽的设计更是无限的荣耀,这样一个秀外慧中的女子是很难不被人喜欢的。

她既是诗人也是建筑师,但她最高的成就是在建筑事业上,所以她的墓碑上写的是建筑师林徽因之墓,我觉得这是她和张爱玲、三毛、萧红她们最不同的地方,在我看来也是优于她们的地方,她不仅会写作,她还有自己热爱并执着的事业。

相关范文推荐
  • 08-08 中职生学期自我评价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
  • 08-08 大专会计自我鉴定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
  • 08-08 学员跟岗自我鉴定 跟岗培训自我鉴定跟岗学习自我鉴定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
  • 08-08 大学论文自我鉴定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
  • 08-08 售楼处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自己、他人、人生和世界的思考和感悟。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 08-08 口腔医生个人年度总结
    总结不仅仅是总结成绩,更重要的是为了研究经验,发现做好工作的规律,也可以找出工作失误的教训。这些经验教训是非常宝贵的,对工作有很好的借鉴与指导作用,在今后工作中
  • 08-08 消防队新员工入职自我鉴定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
  • 08-08 大专毕业自我鉴定书 大专毕业自我鉴定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大专毕业自我鉴定书大专毕业
  • 08-08 自我鉴定大专生幼师 大专生自我鉴定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
  • 08-08 检查站个人工作总结 检查站个人工作总结共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是时候写一份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