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案>毛毛虫挠痒痒儿歌教案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挠痒痒(优秀8篇)

毛毛虫挠痒痒儿歌教案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挠痒痒(优秀8篇)

时间:2023-10-16 05:25:58 作者:GZ才子 毛毛虫挠痒痒儿歌教案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挠痒痒(优秀8篇)

高三教案的编写需要与其他学科教师进行密切合作,实现跨学科的教学目标。以下是一些优秀的小学教案案例,供教师们参考和学习。

毛毛虫挠痒痒儿歌教案篇一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能用优美的声音和有趣的动作来表现歌曲。

(2)学看图谱,感受三拍子音乐的节奏特点,在乐句的最后不漏拍。

(3)感受音乐情景游戏带来的愉快情绪。能用动作大胆表现歌曲中的形象。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唱歌曲,能用优美的声音和有趣的动作来表现歌曲。

难点:学看图谱,感受三拍子音乐的节奏特点,在乐句的最后不漏拍。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1、游戏“点小动物”。

2、“扭”的动作。

物质准备:音乐图谱一张,毛毛虫、大树胸饰各10个。

活动过程:

(一)点小动物引出歌曲。(3分钟)

1、伴着歌曲旋律和幼儿做游戏“点小动物”。

游戏2――3个动物后教师直接用歌曲中的第一句歌词游戏。“毛毛虫呀,扭出来呀,扭扭扭扭扭扭扭”。后让点到的幼儿用不同动作来表现“扭”。

(二)学唱歌曲(10分钟)

1、熟悉乐曲第一乐句。

利用乐曲第一乐句游戏“点小动物”若干遍,可以让幼儿轻声跟唱。

2、用图谱帮助记忆歌词,熟悉歌曲的三拍子节奏。

出示第一乐句图谱。用手的节奏和歌曲的演唱帮助幼儿理解三拍子乐句。

3、情境引出歌曲第二乐句。

大树爷爷想和毛毛虫做一个游戏,挠痒痒。你们会挠痒痒吗?(幼儿同伴间互相体验挠痒痒的愉悦感受。)

出示第二乐句图谱,再次用手的动作和歌曲的演唱让幼儿感受三拍子乐句的节奏特点。

4、完整跟唱歌曲。

(1)教师范唱,幼儿欣赏。

(2)幼儿跟着图谱学唱歌曲1――2遍。

中间根据幼儿学唱情况解决难点:唱满每一乐句最后音的三个节拍。

(3)幼儿跟着图谱和老师的口型演唱歌曲1遍。

(三)游戏“挠痒痒”。(5分钟)

1、讲解游戏玩法。

每个小朋友从椅子下面拿出自己的胸饰,明确自己的角色意识,扮演大树的孩子在场地中找个位置站好,并摆好造型。(要求幼儿尽量做出与别人不同的造型)。扮演毛毛虫的孩子找一棵大树做自己的好朋友。跟着音乐边唱歌边用各种能表现歌曲的动作进行游戏。游戏一遍后互换角色。

(四)活动的延伸。(2分钟)

外面的花儿姐姐也想和毛毛虫做挠痒痒的游戏,那我们应该怎么唱这首歌呢?教师带着幼儿边创编歌曲边做动作出活动室,去户外找更多的朋友创编歌曲。

毛毛虫挠痒痒儿歌教案篇二

1、帮助幼儿熟悉音乐的旋律,引导幼儿分辨音乐的停顿,能做出抓痒的`动作。

2、学会玩音乐游戏“挠痒痒”,并能感受游戏带来的乐趣。

毛毛虫玩具

一、随着音乐跳舞。

1、师生跟着音乐跳舞,让幼儿熟悉音乐的旋律。

师:小朋友,让我们们跟着音乐跳舞吧!

师:你们跳得真漂亮,老师要给你们拍照片?给你们拍照片,你们要摆出什么样的造型?

2、听音乐摆造型。

二、出示毛毛虫,谈话导入帮助幼儿理解音乐。

1、提问:“谁来啦?”

师:毛毛虫是怎样跳舞的?

师:我们一起来学一学毛毛虫跳舞。

2、引导幼儿跟着毛毛虫学跳舞,再次熟悉音乐的旋律。

提问:毛毛虫跳舞的时候,听到碰铃声音他会怎样?

师:跟着音乐试一试

三、玩音乐游戏

1、玩挠痒痒游戏。

2、找朋友玩挠痒痒的游戏。

四、送毛毛虫回家。

毛毛虫挠痒痒儿歌教案篇三

1.能用自然地声音演唱歌曲,尝试运用动作和声音表现挠痒痒的乐句。

2.感受情景游戏带来的愉快情绪。

3.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玩具大树、音乐。

一、游戏:挠痒痒

1.师:宝宝们,你们玩过挠痒痒的游戏吗?今天老师来和你们一起挠痒痒好吗?

2.老师挠几位幼儿,提问:“挠痒痒是什么感觉?”

3.师:我又要来挠痒痒咯。老师再次挠幼儿痒痒。提问:“被人家挠痒痒,你会发出什么声音啊?”

二、学唱歌曲。

1.师:老师今天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他也要来玩挠痒痒的游戏,我们来看看是谁啊?“哦,是毛毛虫,我们一起来跟它打声招呼,好不好?毛毛虫你好!”

2.师:听,毛毛虫唱着歌爬出来的。范唱啦啦啦……毛毛虫怎么唱的歌?学唱啦啦啦……

4.幼儿自由学学。

5.师:我们来听听大树爷爷是不是像你们一样笑的。

6.师范唱:哈哈哈哈。师:大树爷爷怎么笑?

7.师:毛毛虫给大树爷爷挠痒痒还有一段好听的音乐呢,我们一起来听听。

8.幼儿欣赏音乐。

9.师:我们跟着音乐也用好听的声音唱唱这个有趣的事吧。

10.学唱歌曲两遍。

三、听音乐玩游戏。

1.师幼扮演毛毛虫,唱到13 53 63 |5--|处,教师引导幼儿挠“大树”痒痒。

2.请幼儿用一个手做毛毛虫,另一只手做大树,进行游戏,可反复进行。

师:我们的两只小手就是毛毛虫和大树爷爷,我们接下来听着音乐一边唱一边给大树爷爷挠痒痒吧!”

3.在游戏中结束本次活动!

挠痒痒是出自小班建构书里的一节音乐课,是一首非常有趣快乐的儿歌。活动目标为:体验歌曲带来的愉悦情绪;会用声音和动作表现挠痒痒的乐趣。幼儿天性喜欢快乐,快乐的活动能够激起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也能调动幼儿内在的创造潜力。挠痒痒是小班幼儿嬉戏和用来表达亲密的方式之一。在设计教案的时候,考虑到小班的年龄特点,纯粹的歌唱活动,就会很单调,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不会很高,所以设计成了音乐游戏,以游戏为主。幼儿喜欢,参与性高,课堂就会活跃。这次活动《挠痒痒》以游戏贯穿整个教学,旨在通过师幼和幼幼在感受身体接触以及游戏带来的愉悦情绪的同时,更让幼儿在音乐游戏中增进友谊,在活动中感受快乐。

毛毛虫挠痒痒儿歌教案篇四

1.能用自然地声音演唱歌曲,尝试运用动作和声音表现挠痒痒的乐句。

2.感受情景游戏带来的愉快情绪。

玩具大树、音乐。

一、游戏:挠痒痒

1.师:宝宝们,你们玩过挠痒痒的游戏吗?今天老师来和你们一起挠痒痒好吗?

2.老师挠几位幼儿,提问:“挠痒痒是什么感觉?”

3.师:我又要来挠痒痒咯。老师再次挠幼儿痒痒。提问:“被人家挠痒痒,你会发出什么声音啊?”

二、学唱歌曲。

1.师:老师今天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他也要来玩挠痒痒的游戏,我们来看看是谁啊?“哦,是毛毛虫,我们一起来跟它打声招呼,好不好?毛毛虫你好!”

2.师:听,毛毛虫唱着歌爬出来的。范唱啦啦啦……毛毛虫怎么唱的歌?学唱啦啦啦……

4.幼儿自由学学。

5.师:我们来听听大树爷爷是不是像你们一样笑的。

6.师范唱:哈哈哈哈。师:大树爷爷怎么笑?

7.师:毛毛虫给大树爷爷挠痒痒还有一段好听的音乐呢,我们一起来听听。

8.幼儿欣赏音乐。

9.师:我们跟着音乐也用好听的'声音唱唱这个有趣的事吧。

10.学唱歌曲两遍。

三、听音乐玩游戏。

1.师幼扮演毛毛虫,唱到135363|5--|处,教师引导幼儿挠“大树”痒痒。

2.请幼儿用一个手做毛毛虫,另一只手做大树,进行游戏,可反复进行。

师:我们的两只小手就是毛毛虫和大树爷爷,我们接下来听着音乐一边唱一边给大树爷爷挠痒痒吧!”

3.在游戏中结束本次活动!

毛毛虫挠痒痒儿歌教案篇五

(一)观看课件,激发兴趣。

2毛毛虫和大树的故事,还有一首好听的歌了,让我们边看边听。

(二)学唱歌曲。

1教师边弹琴边演唱歌曲一遍。

提问:毛毛虫是怎么出来的?

2幼儿边做动作边用好听的声音学唱歌曲。

3老师扮演毛毛虫给幼儿挠痒痒(鼓励小朋友互相挠一挠)

(三)情景游戏。

1老师扮毛毛虫,请一幼儿扮大树,表演一遍。

2请几位幼儿扮演毛毛虫,教师扮演大树,在音乐声中表演一遍。

3全体幼儿边唱边表演两遍。

4交互角色再次表演。

(四)结束部分。

幼儿边唱歌曲边出活动室。

毛毛虫挠痒痒儿歌教案篇六

挠痒痒是出自小班建构书里的一节音乐课,是一首非常有趣快乐的儿歌。活动目标为:体验歌曲带来的愉悦情绪;会用声音和动作表现挠痒痒的乐趣。幼儿天性喜欢快乐,快乐的活动能够激起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也能调动幼儿内在的创造潜力。挠痒痒是小班幼儿嬉戏和用来表达亲密的方式之一。在设计教案的时候,考虑到小班的年龄特点,纯粹的歌唱活动,就会很单调,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不会很高,所以设计成了音乐游戏,以游戏为主。幼儿喜欢,参与性高,课堂就会活跃。这次活动《挠痒痒》以游戏贯穿整个教学,旨在通过师幼和幼幼在感受身体接触以及游戏带来的愉悦情绪的同时,更让幼儿在音乐游戏中增进友谊,在活动中感受快乐。

毛毛虫挠痒痒儿歌教案篇七

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体验挠痒痒的快乐情绪。

2.乐意用手部动作表现歌曲内容,尝试情景表演。

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学唱歌曲,掌握断顿、欢快和连贯、舒缓的不同演唱方法。

活动准备:

配班老师弹琴,毛毛虫胸饰一个,歌曲课件,歌曲录音。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体验挠痒痒的快乐

(1)(大树画面)师:这是谁呀?大树爷爷年纪大了,整天一个人站在那里很孤单:“哎!我一点都不开心,谁来陪我玩呀?!”“大树爷爷,我来陪你玩……!”咦!是谁来了呢?(一条毛毛虫)它们在一起会玩什么游戏呢?让我们来看一看。

(2)欣赏故事课件

欣赏后提问:毛毛虫爬呀爬到大树爷爷身上干什么呀?(给大树爷爷挠痒痒)

大树爷爷痒不痒?你怎么知道的?学一学大树爷爷大声地笑起来?

(3)我也想玩挠痒痒的游戏,你们会挠痒痒吗?挠哪些地方会痒痒?(师幼之间,幼幼之间互相挠痒痒)

(评析:以故事导入,生动形象。由毛毛虫挠痒痒,给大树爷爷带来快乐,唤起幼儿情感共鸣,引申到我们也来挠痒痒。通过师生之间,同伴之间互相挠痒痒,在一种轻松愉悦地氛围中调动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热情。)

2、学唱歌曲,乐意用手部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1)师:挠痒痒真开心,这里还有一首挠痒痒的歌曲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欣赏课件歌曲一次)

(2)提问:歌曲好听吗?(根据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提出相应要求:跟着音乐拍拍手,点点头,再次欣赏歌曲)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名字叫“挠痒痒”,唱得是谁给谁挠痒痒?(毛毛虫给大树爷爷挠痒痒)瞧!毛毛虫唱着歌爬出来啦!(用手部动作表现毛毛虫和大树爷爷,即一根手指弯弯曲曲表现毛毛虫爬出来,另一只手张开五指表现大树形象)

教师范唱第一、二乐句后提问:毛毛虫爬呀爬到大树爷爷的哪里停下来了?(树脚下)

语言提示:毛毛虫要从树脚下往上爬,去给大树爷爷挠痒痒喽!(范唱第三、四乐句)大树爷爷笑得树枝都抖起来,树叶都抖落下来了,挠痒痒挠得真舒服呀!

师:我们的小手也来变条毛毛虫,一边唱歌一边给大树爷爷挠痒痒,好吗?

(评析:手指游戏是小班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项游戏形式,教师范唱和示范性的.手指游戏,将幼儿带入一个游戏的情境中,激发起幼儿进一步活动的兴趣和愿望。)

(4)引导幼儿带着愉快的情绪边唱边动作

师:一条毛毛虫唱着歌爬出来了。“大树爷爷,我来啦!”,(边唱边表演手指游戏)师:一条毛毛虫又来了一条是几条?两条毛毛虫挠痒痒一定更开心。

(三条,四条……,分别用不同数量的手指表现毛毛虫爬行和挠痒痒动作)

(评析:手指游戏的运用,增进了幼儿学唱歌曲的趣味性和主动参与性。幼儿在一条、两条等多条毛毛虫出来挠痒痒的手指游戏情境中,不知不觉地反复表演和学唱歌曲,体验到了歌唱活动的轻松和快乐。)

3、尝试表演,体验情境游戏的快乐

(1)教师扮演毛毛虫,请一幼儿扮演大树,其他幼儿唱歌。

边唱边表演:第一、第二乐句毛毛虫爬出来停在树脚下;第三、第四乐句毛毛虫挠大树痒痒,幼儿发出哈哈大笑或做出怕痒的样子。

(2)师:谁愿意来做大树?做大树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要站在地上一动也不能动。(请部分幼儿做大树,部分幼儿扮演毛毛虫,听歌曲录音表演游戏)

(3)全体幼儿一起参加游戏。

(评析:从教师与个别幼儿的游戏,到部分幼儿的参与,再到集体的共同游戏,为小班幼儿搭建了一个积极模仿、学习的平台。其次,幼儿自主选择角色进行游戏,更主动更愉快。)

教学反思

活动生动有趣,层次清晰。教师在遵循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的基础上对活动进行设计和组织,创设轻松愉悦地心理环境和游戏情境,提高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首先,教师的语言生动形象,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在活动的整个过程中,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幼儿情绪愉悦,积极参与。其次,游戏情境的创设,包括手指游戏和情境表演游戏。尤其是手指游戏的创新运用,调动起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幼儿在玩中学,手指动一动,唱一唱,体验到歌唱活动的轻松和愉悦。艺术活动的价值在于幼儿情感的体验和创造性的表达。而幼儿的学习有个慢慢内化的过程,因此在第一次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必操之过急,应该给孩子留一些内化的时间,情绪到了幼儿自然就唱地更好了。

毛毛虫挠痒痒儿歌教案篇八

1、学唱歌曲,鼓励幼儿用动作和声音大胆表现歌曲。

2、感受情景游戏带来的愉悦情绪。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