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秘知识>2023年专升本论文题目选择(通用5篇)

2023年专升本论文题目选择(通用5篇)

时间:2023-09-26 11:48:23 作者:紫薇儿 2023年专升本论文题目选择(通用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专升本论文题目选择篇一

《医学遗传学》作为护理专业所设课程中的一门必要课程,对护理专业学生将来实践和从事临床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通过对护理专业学生5年的《医学遗传学》授课实践分析,针对这门课程教学中的不足和有待改进的地方提出了相应的可行性建议。

《医学遗传学》是护理专业学生极为重要的一门必修课,该门课程十分注重实验课,实验采用“理论讲解+实验操作+撰写实验报告+实验总结”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实验课基本掌握医学遗传学常规实验方法的理论和技术。通过对护理专业学生的5年的医学遗传学讲课经历,总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过多的理论讲解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利

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是较为传统的上课方法,使学生的学习较为被动,只重视理论知识的灌输,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十分欠缺。理论课教师的满堂灌,很怕陋掉一个知识点;在实验课程上,学生只能按照老师讲解的实验步骤和准备好的实验剂材逐步完成实验内容。在突出实验过程的同时,学生很少动用自己的大脑,对实验作出创新性的改进,只是为了完成实验而作实验,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不大,对知识的实践性运用不足,经后在临床上遇到与遗传学相关的问题时很难及时的解决,对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帮助不大。

(二)实验教学内容不能满足培养学生专业技能需要

《医学遗传学》实验课为了与学生职业技能服务,怎样使学生的积极性得以提高,我校生物教研室老师曾对实验课内容及上课方式作了多次的改进,使医学遗传学实验课尽理切合实际,并与专业挂钩。但医学遗传学实验内容基本上都源于普通遗传学课程,要使学生深刻的理解医学遗传学理论知识,必需按照普通遗传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与技能进行必要的实验操作。在实验课中较难协调遗传学实验与护理专业临床操作的关系,很难在充分理解和掌握每个实验课程的基础上促进自身职业能力的培养,这样的实验操作课程对专业技能的培养很难提高。

(三)专业英语了解太少

在对医学遗传学的教学中,不管是上理论课还是在实践课堂上,教师所用的教学资料和课件中出英语注解的专业名词外,很少使用英语辅助教学,教师一堂课全是使用中文教学,这护理专业学生在临床工作和专业研究中如何查阅英文文献不利,在对参加英语学术会议交流和国外期刊杂志的学习上帮助不大。

(四)学生综合成绩的评价方式需改进

护理专业学生现在的期末综合成绩是试卷成绩+平时表现成绩的形式。试卷成绩多为闭卷考试成绩,考试的内容为教师教学的内容,重点在于评价学生在理论知识方面学习情况。而平时表现成绩主要从平时表现、作业和实验方面考核,这样对于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有欠于进行客观地评价。

(一)引入pbl教学理念

《医学遗传学》实验教学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1]。它强调把学生设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生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2]。可以尝试采取pbl教学方法,“引导式”、“提问式”、“研讨式”这几种教学方法共用,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益得以提高,使学生能够以问题为中心进行独立的思考,把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及理论用于解释在临床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真正实现医学医遗传学知识和理论运用于工作实践。

(二)实验教学内容的改进

对于《医学遗传学》这门课的开设时间基本都在一年级的第二学期,这个阶段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护理专业基础性的学科,对遗传学的理论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专业技能方面也掌握较多。此时开设本门课程的实验教学应该和其他医学类专业的本门实验课区别开来,把运用医学遗传学理论知识分析护理临床问题的能力作为主要培养能力,培养学生较为完整的专业思维。在此理论基础上应该把医学遗传学实验分成一个一个的小课题,把这些小课题进行逻辑的串连,整个学期所开设的实验课就成为一个大课题。每个小课题的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不再预先讲解实验步骤,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的在大课题框架下安排自己的小课题实验,学生在此实验中一定要勤于动脑、动手,主动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把出现问题和现象进行独立思考,或者与带教老师和同学进行讨论,促进实验过程的科学性和时效性。通过以上实验过程具体培养学生在观察、分析、比较、总结方面的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科学实践精神和能力。

(三)加强专业英语的学习

新时代的护理专业临床工作,不仅只为简单的护理病人,还需护理工作人员具有较强的医学理论知识,不断的提高和发展自己,在此基础上,护理工作人员要时常查阅文献和发表论文,参加重要的学术会议交流,而这些活动都要有较高的专业英语水平。因些,护理工作人员在学生阶段就应该掌握大理的专业英语词汇,对一些重要的专业英语表达方式要熟悉,也是新时期对护理专业学生要加重的学习任务,也只有学生阶段才能让护理工作人员能够积累较多的专业英语知识。将来为工作和发展自己服务。

(四)综合考察

为了科学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改进的考核方式为理论成绩+实验成绩+平时表现。理论成绩为期闭卷考试,占40%。实验报告成绩包括报告撰写情况、实验预习情况,重点考察学生在实验课程中的动手动脑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合作能力等,占40%。平时表现为学习态度及考勤,占20%。通过以上各种考核,更为科学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成果。

新时期职业教育的职能,在让学生掌握全面的专业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践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学生在pbl学习模式中以相互合作、自学和小组讨论等形式,通过解决问题而学习和掌握隐含于问题背后的专业技术知识[3]。为了让护理专业学生提高职业素养,医学遗传学的理论课和实验课都应采取不同的授课方式,着重以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提高为重点,加强学生动脑和动手的实践工作能力。改革后的考察方式,使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更加得以体现,开发了学生的在以后实践工作中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专升本论文题目选择篇二

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尤其是生物医学的快速发展,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medicine)已成为国际医学发展的新趋势,受到众多医学工作者的重视d转化医学又称为转化研究(translationalresearch),是架起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相联系的桥梁,其中心内容是实现从“实验室到临床”的转化(benchtobedsidetranslation),又从临床回到实验室(bedsidetobench),即实行从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双向转化(btob模式),从而消融基础研究和临床间的屏障,不仅使得实验室基础研究成果能及时、有效地为临床所用,而且推进临床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能及时反馈给基础研究者,从而为疾病诊疗和防治提供新的策略和手段。

医学遗传学是将遗传学理论应用于临床医学实践,研究人类疾病与遗传关系的一门交叉学科,它浓缩了生物科学与医学的核心内容,是现代医学向分子医学以及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过渡的一门医学桥梁课程。医学遗传学作为临床医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是与转化医学密切相关的基础医学学科之一。在从事医学遗传学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目前临床专业的学生对基础课程的重视不够,缺乏兴趣,甚至认为基础研究对临床工作无重要意义,探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缺乏转化医学意识,在学校基本理论知识时,不能清楚地认识它与将来要从事的临床医疗工作之间的相互联系,因此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融人转化医学理念对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蚌埠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医学遗传学理论学时为30学时,其学科跨度大、教学内容繁多。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为了树立学生转化医学意识,培养具有转化医学理念的新型医学人才,我们在医学遗传学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如下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绪论是每一门课程的第一堂课,它是课程的开场白,起到统领整本教材和整个课程教学的作用。绪论的学习是给学生建立学习方法并提出学习目标的重要环节,绪论教学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上好第一堂课对学生学好本门课程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培养学生转化医学意识就要从第一堂课开始。

在绪论的教学中,除了介绍医学遗传学的性质、任务、研究方向、研究内容等基础知识之外,我们还增加了转化医学概念、发展应用现状等内容,为今后从转化医学角度认识和学习医学遗传学打下基础。另外,在讲解医学遗传学学科发展简史时,适当补充了将临床问题与基础研究密切联系的科学家的事迹,比如,美国学者prusiner发现朊蛋白的起因就是来源于他是一名临床住院医生的时候,曾目睹一位60岁的女患者痛苦地死于creutrfeldt—jacob病引起的痴呆症,从而引起了他在长达20多年的漫长岁月中坚持不懈的对这种疾病进行实验研究,最终发现人类的creutzfeldt—jacob病的病原体是蛋白质,定名为朊蛋白,这一研究使他独获1997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通过介绍这类事迹,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趣味性,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充分认识转化医学的作用和意义,促进学生树立转化医学意识。

医学遗传学是一门由“遗传病”为纽带把遗传学和医学结合起来的学科,医学遗传学侧重从综合角度全面地探讨和分析遗传因素在遗传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中的作用。因此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遗传病的遗传规律与发病机制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但是临床医学生常常生物学基础知识薄弱,众多的遗传病和遗传规律比较复杂,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我们采用以遗传病为中心,将复杂的医学知识以“遗传病”连接起来,使临床问题作为基础医学教学探讨的材料,精心设计典型案例。并围绕临床案例提出相关问题,将医学遗传学基础与临床病例进行整合,培养学生今后以转化医学理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将医学遗传学基础知识“转化”到临床中去。

比如,在讲解性染色体病这一章时,我们根据临床的病例设计了典型案例“一7岁患儿,因尿道下裂并发隐睾就诊,术前行染色体检査诊断为47,xxy,诊断为klinefelter综合征,无其他临床症状,无家族遗传史,父母非近亲结婚,生育该患儿时年龄:父27岁,母25岁,据调査该父母在此患儿之前曾生育过一女孩,发育正常,其母为肾结石患者,在妊娠前和妊娠早期曾服用过某排石药物。”根据这一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以一名医生的角度思考以下几个问题:为什么该父母正常并且无家族遗传史,但却生育一klinefeltei综合征患儿?该患儿应如何治疗?临床上应如何诊断和预防遗传病的发生?这样通过这一案例的设计,架起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发学生对即将学习的知识(klinefeltei?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核型及遗传病的诊断和预防)的关注与思考,又复习和巩固了已学过的基础知识(引发染色体畸变的因素和染色体数目异常发生的机制)。

通过设计典型案例,将临床内容潜移默化人基础医学课堂中,让学生带着兴趣和疑问学习了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与传统教学相比,这种以遗传病为中心,把临床病例引人课堂,从临床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融人转化医学理念的典型案例教学方法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和自学能力,使教学效果得到了提高。

培养有较高科研能力的医务工作者,提高临床工作者的科研意识和能力是转化医学发展的重中之重,目前制约转化医学发展的一个瓶颈就是人才的匮乏。因此,要在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之间的双向转化,不仅要让临床医学生掌握医学知识,同时要使学生学会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科研能力,为转化思维的培养建立基础。

首先通过插人相关案例来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可以将一些著名的医学遗传学家探索生命奥秘的科研工作引人课堂教学,比如在基因诊断的讲述中,可结合“基因诊断之父”简悦威通过不懈的科学研究,运用dna重组技术实现了对镰状细胞贫血的产前基因诊断的案例进行教学,从而培养学生善于从临床中观察、勇于投身科研的精神,并让学生领悟到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相互转化、相互依存的关系,为将来的临床工作奠定了基础。

其次,把教师的科研课题带人课堂,以科研促进教学,建立科研反哺教学的机制,在基础知识学习过程中开展基于转化医学思路的课外科研活动,加强学生对转化医学的理解。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课题,设立相关的科研课题方向,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关的研究内容,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查阅文献、撰写课题申请书的过程。并且根据学生的意愿,挑选部分同学加人到老师的课题组进行科研训练。通过以上实践,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思维,使临床学生了解了科研的方法和思路,使基础与临床、科研与教学有机融合,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培养了学生转化医学的意识,让临床学生深刻体会到转化医学的真正含义。

现代医学模式注重人类生命的内在质量,强调心理和社会因素对人的影响,转化医学实施的过程中倡导的“以病人为中心”就是人文精神的最大体现[5]。转化医学的发展需要切实加强和改善医学人文教育,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不断地渗透医学人文知识有利于转化医学人才的培养。我们对在医学遗传学课程教学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做了多年的探索和实践[6],探索了一条在医学遗传学课程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的模式,使人文教育浸润在医学遗传学专业理论知识中,注重培养学生沟通交流与团队协作能力,不仅提高了学生专业课成绩,而且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了提高,从而满足转化型医学人才培养要求。

综上所述,转化医学是医学发展的方向之一,在医学遗传学课程教学中融人转化医学理念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在教学中树立转化医学思维,以遗传病为中心,使基础与临床、科研与教学紧密联系,逐步强化学生转化医学的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转化医学人才培养。

专升本论文题目选择篇三

医学遗传学是我校蒙医等专业的基础课,随着我校向着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以教学带动科学研究,以科学研究推动医学遗传学教学,使教师在科学研究活动中学习更多、更新的知识,更好地将其传授给学生,将进一步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医学遗传学是我校蒙医等专业的基础课,伴随我校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的进程,利用科学研究推动医学遗传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对该课程更加感兴趣,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同时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医学遗传学课程内容涉及遗传知识,而教师的科学研究也是遗传专业方向,那么通过结合遗传科研丰富医学遗传教学内容,比如:在人类多基因遗传病脑卒中患者研究中,首先通过检索大量相关资料文献,认识到遗传病脑卒中的分类、致病机理以及人类脑卒中生物遗传学性质等知识,这样丰富了教师的遗传实践理论。同时通过资料了解到人类脑卒中发生发展过程中有许多基因参与,但是,有关蒙古族脑卒中致病基因的研究相对较少。进而通过研究某一基因及其与蒙古族脑卒中关系,阐释脑卒中的发病原理,可以为医学遗传学细胞核中遗传物质dna内容提供第一手资料。在教学过程中,把科研成果加进来,有利于课堂贴近生活实践,增强学生专业实践经验与知识。

科学研究通俗讲可以分为专业型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型科学研究。在每一类型科学研究过程中均需经历文献检索、统筹设计、研究准备、研究实施、研究处理、发表相关论文、提交结题报告等几个步骤。科学研究过程中,教师恰恰通过查阅文献,了解掌握了相关领域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进而把握领域内最新的发展动态。随着科学研究工作的进展,每位教师自身也逐步向前向上发展,最终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医学遗传学以往教学主要讲授式方式授课,学生被动学习,被动学习会让人容易产生惰性,久而久之不免厌学。然而教学方法的种类除了讲授式还有互动式、讨论式、案例式等等。因此,我校逐步改革教学方式,比如开设一些示范课,在这些课程中,授课方式类型增加,讲授一段内容然后选择一个题目,让学生自主讨论,讨论完成后各组介绍讨论结果。这样做,使得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充分的体现出来。通过示范课受益匪浅,包括学生和教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教师的授课也不再死板,更加灵活。

还有讨论课堂,讲解某一教学内容的同时,可以结合教师正在进行的研究项目,围绕蒙医专业研究方向,进行讨论。特别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多加讨论,而教师主要解答学生不明白的问题。通过讨论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思维能力。既训练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医学遗传学主要利用dna技术来研究疾病与基因的关系,可以从分子水平为疾病的早期诊断,预防出生缺陷、以及疑难杂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高效的新型医学服务。我校201年改革教学计划,医学遗传学的实践取消,这大大影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锻炼,也影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只有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主动调动起理论知识。近年我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学生自愿参与导师科学研究,并获可喜成果,如学生学会了写科研论文,并发表论文,以及在科研过程中进一步认识疾病发病机理。对于专业课教师,也可以鼓励授课学生加入教师科学团队,变成研究主体,举办科学研究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立题、查阅文献及完成科学研究综述的能力,带动学生对科学研究和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具备初步科学研究思维和进行科学研究实验的能力。

我学院一直以来注重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提倡用高水平的科研带动教学。在校院两级鼓励与支持下,以教学带动科学研究,以科学研究推动医学遗传学教学,使教师在科学研究活动中学习更多、更新的知识,更好地将其传授给学生,将进一步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专升本论文题目选择篇四

医学遗传学是临床医学类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主要介绍人类遗传病及其传递规律,属于基础医学范畴;同时也涉及许多遗传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等内容,又属于临床医学的范畴,其教学内容学科交叉性强,学科跨度大,发展快,内容抽象、复杂,教务任务重,但课时又较少(30学时)。同时,相对于临床主干专科课程,学生对医学遗传学课程的学习动力不足,教师虽孜孜教诲但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因此,探索和革新医学遗传学的教学理念显得非常迫切。转化医学是近年来在全球医学领域掀起的一股热潮,它与个体化医学、可预测性医学一同构成未来医学发展的三大方向。转化医学倡导“从实验台到病床旁”的理念,即将基础生物医学理论研究与临床医疗紧密结合,以促进基础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临床医疗应用中去,同时把临床实践中的问题反馈到实验室中,为基础医学研究提供方向。转化医学的实质是促进基础医学和生命科学的研究成果向临床医学转化。在转化医学发展大趋势下,基于转化医学的教学理念也应运而生。所谓转化医学教学理念,即基础教学为解释临床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临床问题又作为基础医学教学探讨的材料的教学模式。遗传学是生命科学的核心和前沿,在生命科学突飞猛进的今天,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的新成果、新技术层出不穷,并不断应用于医疗实践,促进了医疗手段的快速进步。显然,医学遗传学研究成果已成为转化医学的主力军之一w。医学遗传学作为医学和遗传学形成的交叉课程,将转化医学理念应用到医学遗传学的理论教学中,不仅有助于深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更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兴趣,必将在医学发展新时期大大提高医学遗传学教学效果,为培养合格的医学复合型人才作出贡献。本文就转化医学理念应用于医学遗传学教学这一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并介绍了南京医科大学医学遗传学教研室将转化医学理念贯彻到医学遗传学教学中的尝试措施。

培养适应于21世纪国际医学发展趋势的现代复合型医学人才,关键在于“转化”,即理论联系实际,使培养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创新意识高。然而,随着学科分化越来越细,我国医学本科生的基础医学教育与临床脱离现象严重。转化医学教学模式正是在这种趋势下应运而生的,其本质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因而,以转化医学理念革新现有医学教育的内容、方法,解决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与现代医学高速发展大背景下培养新型复合医学人才要求脱节的现象,是医学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与迫切要求。

医学遗传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主要内容包含人类五大类遗传病的发病机制与传递规律以及遗传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学科交叉性强,故而医学遗传学与临床学科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然而,目前我国大部分医学院校在医学遗传学课程的教学中,仍依循传统教学模式,从课程体系的设置到教学方式,都存在着与临床实践严重脱离的问题。当前形势下,医学遗传学的新进展、新发现可谓日新月异,是转化医学时代下发展最快的基础学科,以高通量测序、基因组学为代表的医学遗传学新技术已成功应用于临床实践。因而,将转化医学的理念应用于医学遗传学教学,也是医学遗传学学科发展的本质要求,对于增强医学遗传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推动新时代下医学人才的培养都有着重要意义。

将转化医学理念融入医学遗传学教学中,其宗旨就是要把医学遗传学理论与临床应用紧密联系起来,使医学生能将医学遗传学基础知识“转化”到临床实践中去,为将来的医疗工作服务。因此,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贯彻转化医学理念,就要求教师运用转化医学的观点、立场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和思考医学遗传学教材中的内容,充分挖掘医学遗传学内在的特点,使之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本校医学遗传学教研室为加强转化医学理念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的应用,开展了一些实践性探索。

2.1用医学遗传学理论解释人类日常健康问题和疾病现象在学习一些遗传学知识时,教师可以从临床常见现象入手,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引发学生思考和联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介绍医学遗传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例如在学习生态遗传学时,我们以日常常见的“过量饮酒”或“酒精中毒”为例,为什么有的人酒量好?有的人酒量不好?酒量可以后天培养出来吗?这样很快激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和热烈讨论。然后讲解相关遗传学知识:不同人群饮酒后出现酒精中毒的快慢和症状的表现都有差异,是因为乙醇代谢为乙醛然后再到乙酸的过程中,参与代谢的两个酶,即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编码基因的多态性差异,使得这两种酶在不同个体中表达水平不同,导致乙醛在体内的蓄积中毒症状差异,因而“酒精耐受性的个体差异”是由不同个体相关基因的多态性所决定的。这种贴近生活的问题就更容易让学生进入状态,积极地进行思考,同时,增强了同学们“转化”的能力,让同学们能将课本中的遗传学知识与日常现象和临床疾病联系起来。

2.2以遗传病为切入点,介绍医学遗传学转化应用于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最新进展在医学遗传学中,五大类遗传病的遗传规律与发病机制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但是遗传病的数量众多且遗传机制比较复杂,难以记忆,而医学本科生往往生物学基础知识薄弱,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满堂灌”式教学方式难以起到好的教学效果。将转化医学的理念引入医学遗传学教学中后,我们打破了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尝试以具体遗传病为切入点、以疾病为单元进行讲授。例如,在染色体病这一章的教学中,我们以高龄产妇小王产下唐氏综合症患儿阳阳这一病例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了解染色体病的危害和染色体病发生的致病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及母亲怀孕年龄等),掌握染色体病的发病机制(染色体的数目畸变和结构畸变)、染色体病的诊断(核型分析)和预防方法(产前诊断方法等)。同时,介绍遗传学技术在转化医学方面的最新进展,如2014年下半年以来,以高通量测序技术为手段的无创产前dna检测唐氏筛查法已在国内大型医院得以应用,相较于传统的羊膜穿刺-核型分析唐筛法更受广大孕妇的欢迎。这样一来,通过从具体疾病出发,以转化医学的思维用遗传学的理论解释该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并注重将最新的遗传学技术转化于该疾病的临床实践引入课堂中,使教学气氛和实际效果焕然一新。

2.3大力实施pbl教学pbl教学模式(problembasedlearning)是近年来国际上医学教育中受到广泛推崇的一种教学手段,pbl教学模式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深人贯彻转化医学理念。本教研室自2013年来在医学遗传学课堂组织实施了pbl教学模式的尝试,比如在生化遗传学一章的教学中,我们从江苏省人民医院调取了一例苯丙酮尿症病人的住院治疗病历,并分为三幕精心编排为名为“不食人间烟火的孩子”的pbl案例。通过三次课的热烈讨论,同学们对苯丙酮尿症的临床症状、发病机理、诊断手段与依据、治疗措施和预防方法,以及包括苯丙酮尿症在内的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传递规律、基因诊断与新生儿筛査、遗传病治疗与预防、遗传与优生优育等都有了系统的掌握。通过pbl病例教学,学生从临床中的实际病例出发,独立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并综合运用包括遗传学知识在内的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实现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的结合,不仅牢固掌握了遗传学的知识,并综合运用了细胞生物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诊断学、内科、儿科、药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知识,提高了同学们融会贯通的能力,大大增强其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将转化医学理念融人医学遗传学的教学过程中,是现代医学发展和医学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和医学遗传学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我们应在教学中不断渗透转化医学的理念,结合医学遗传学的学科特点,从疾病出发,密切联系临床,培养学生转化医学的意识,使学生建立转化医学的思维模式,为社会培养出既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又具有卓越临床实践能力的新型复合型医学人才。如何更好地将转化医学理念与医学遗传学教学相结合,提高新时期医学人才素质,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索。

专升本论文题目选择篇五

基于专科和本科培养目标的不同,针对专升本农学专业遗传学教学现状及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围绕遗传学课程体系,统筹兼顾,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验教学等方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知识综合应用能力,以适应现代本科教育的需要。

专升本教育是在专科教育的基础上对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再提高的过程,不但缓解了目前大专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而且为更多优秀的专科学生继续深造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满足了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顺应了现代科学技术和人才发展的要求[1-2]。目前,专科学校推荐的优秀学生必须通过选拔考试后才能进入本科阶段学习,遗传学是农学专业专升本选拔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遗传学的纵深发展使其从个体水平深入到基因和单核苷酸水平,并与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各个分支学科相互交叉和渗透,尤其是随着分子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新的理论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极大地丰富和扩展了遗传学的内容[3]。因此,遗传学不仅是生物科学中一门基础理论科学[4],也已成为高等农业院校中农学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程。而对于农学专业专升本学生来说,原有的遗传学知识已不能满足农学本科生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本科阶段开设了遗传学课程。笔者根据农学专升本的特殊情况,分析了农学专升本遗传学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针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教学改革的探索,以提高农学专升本遗传学的教学效果。

1.1遗传学知识层次不齐近些年,每年都有大量的专科毕业生通过专升本选拔考试进入更高水平的本科院校相同或相近专业接受再教育。而对于农学专业专升本招生的学生,除了专科是农学专业外,也可以报考种植专业、园艺专业、种子专业等多个相近专业。根据考试大纲,学生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掌握了一些遗传学的基本知识,顺利进入本科阶段学习。由于这些学生往往来自于不同的学校和不同的专业,每个学校和专业在遗传学教学计划、学时安排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任课教师会根据实际情况来安排教学内容,这种遗传知识的差异性给目前的专升本遗传学教学增加了难度。

1.2相关学科基础知识水平不同遗传学具有较广的基础知识面,涉及植物学、生物统计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等多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尽管国家为了保证培养质量,要求参加“专升本”考试的学生所学专业与所报考专业应一致或相近,但是大专教育阶段,不同学校在课程设置、教学计划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的专业开设了植物学和生物统计学等遗传学的先导课程,但有的学校和专业就没有开设这些课程。不同学校即使开设了相同的课程,但在教学计划、学时、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比例、教材侧重点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使得进入本科教育的学生在遗传相关学科基础知识起点上很难一致。

1.3实践操作和知识应用能力较差遗传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践性强。由于专科的教学往往以记忆为主,以被动接受的方式来获取知识,以便应对相应考试,很多专科学校在遗传学教学计划中缺少实验教学的内容,有的学校即使开设了遗传学实验,也只是利用玉米果穗等实验材料对分离规律和独立分配规律进行验证,在观察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时,只是买些玻片供学生观察。所以,学生普遍缺乏动手操作的训练,再加上学生学习的遗传学知识都比较肤浅,基础较为薄弱,这成为他们利用遗传学知识解释遗传现象和育种实际应用的“瓶颈”。

2.1注重知识衔接专升本的学生既具有当前普通本科学生的普遍特征,也有其自身的特点,而现行统一的本科教学计划无法适应专升本学生复杂的学习背景和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了解教育对象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和措施,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新学期开学对开设有遗传学课程的农学专升本学生进行初步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大专阶段是否开设有遗传学课程及遗传学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内容的情况;二是在大专阶段是否学过植物学、生物统计等前导课程。根据调查结果,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共同需求,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有目的地调整教学内容,使专科遗传学知识和本科的新内容有机衔接,避免授课内容过多重复和部分学生无法跟上教学进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优化理论课教学内容农学专业专升本遗传学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教学内容上在重视经典遗传学内容的同时要突出学科最新发展趋势,既重视专业深造需求,又注重社会就业需求。因此,在课程体系中避免内容与相关课程的重复,及时将一些新知识及时补充到课堂和实验之中[4]。据此,充分考虑遗传学自身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建立了以遗传物质为主线,由浅入深,从经典遗传学到现代遗传学,从理论到应用的新课程体系。由于大部分专升本的学生经过专升本的遗传学考试,或多或少对遗传学的基本知识都有所了解,因此在经典遗传学方面适当压缩内容,减少与植物学内容的重复性,又照顾到没学植物学的学生。精简遗传的细胞学基础部分,重点讲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等几个重要的细胞器及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中细胞核内染色体的行为,在经典遗传学规律上侧重于在育种实践中的运用。在现代遗传中,介绍遗传的分子基础、基因突变、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通过这部分内容整合优化,有利于学生对“变异”形成整体的印象,最后是数量性状遗传和细胞质遗传。除了讲原理外,重点是理论的应用,结合杂肿优势和近亲繁殖讲数量性状遗传,结合雄性不育利用讲细胞质遗传,使学生对本课程形成条理清晰、内容连贯的整体知识体系。

2.3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随着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多媒体由于形式灵活多变,内容丰富多彩、直观形象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到教学实践中,特别对遗传学抽象的内容,通过可视化更容易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比如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学生只通过书本和实验是看不到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连续变化过程,通过多媒体就可以形象直观地把间期染色体的复制、偶线期染色体的联会、粗线期非姊妹染色单体间的交换以及细胞分裂时其他时期染色体的动态变化展现给学生;在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由于缺失、重复和倒位都会形成“圈”,但各个圈的形成是不同的,通过动画可以让学生清楚看到中间缺失杂合体圈的形成是在同源染色体中正常的那条染色体,而重复杂合体是发生在重复的那条染色体上,而倒位杂合体是同源染色体的两个成员都参与了“圈”的形成。尽管多媒体教学有很大的优势,但由于讲课速度较快,学生记笔记较难,复习也很困难,特别是一些推理方面更是难以理解[3]。因此在上课时要结合板书,尽管板书信息量小,但板书推理细致、容易理解。比如在狭义遗传估算中所利用的公式,通过板书推导,可以让学生更明白如何利用f2、b1和b2 3个不同世代的群体来估算狭义遗传力。所以,通过多媒体和板书两种方法有机结合,相互补充,有图文并茂ppt和可视化的视频,又有推理与演算过程的板书,可将枯燥的知识生动地讲述出来,让学生乐于接受,加强对知识的吸收。

2.4实施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典型案例并以恰当的形式提供给学生,把学生带入一个特定情境中,在教师的指引下由学生依靠其知识结构和背景,在这种案例情境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并形成技能技巧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模拟实践经验,增强实践的能力,是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的一种有效方法[5-6]。遗传学作为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专升本的学生有一部分理解能力还比较低,通过案例教学可以使比较抽象的理论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如在染色体数目变异一章中,以无籽西瓜的培育为例,讲解同源三倍体的形成、育性和应用,以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为例,通过单倍体育种程序的讲解,对孤雌生殖的形成、单倍体的育性以及单倍体的应用加深理解和记忆;在雄性不育的利用中,以玉米品种豫玉22为例,讲述其母本综3不育系和保持系及父本87-1恢复系的选育,三系配套的利用以及在甘肃张掖进行杂交种的生产。

2.5采用启发式教学由于专升本在专科期间已进行了相关农学专业课方面的学习,避免专业课的简单重复,扩大专业视野,加大课程的实践性,所以教师要在专科基础上加强理论,拓宽思路,增加深度的同时,让学生学会熟练应用。因此,通过启发式教学,可以让教师积极发挥引导作用,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比如在讲到染色体结构变异缺失的遗传效应中,缺失常常会造成假显性现象,以玉米第六染色体长臂上有控制紫色植株的基因pl,如果以正常绿株为母本,以x射线照射纯合紫株的花粉给正常绿株授粉,杂交f1代就可能会出现两类植株,一类是由于x射线照射造成含有pl基因的片段缺失后与含有pl基因的雌配子结合,由于缺失的假显性形成绿株,另一类是正常含有pl基因的雄配子和含有pl基因的雌配子结合形成紫株。在这个案例中,杂交后出现的绿株是由于染色体缺失造成的,如果在x射线照射过程中发生基因突变的话,即pl突变成pl,也会造成杂交f1中出现绿株。怎么判断杂交f1中的绿株是由基因突变造成的还是染色体缺失造成的?学生围绕案例中的问题,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与方法进行思考,这种启发式教学不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也增进了学生之间的探讨交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同时提高学生对遗传学的兴趣,拓宽视野,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用知识的能力,逐步从“老师教”向“学生学”转变。

2.6加强实验教学遗传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其产生与发展离不开实验的设计与研究。因此,在本科遗传学教学中开设有遗传学实验课,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验证理论知识、学习遗传学领域中相关实验技术的机会,也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有着理论课不可替代的作用,更是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已成为遗传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7]。根据专升本学生的特点,目前大专期间所开展的遗传学实验大都是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老师先做好,再讲给学生听,学生根据老师所讲的再做,其结果是每个人的结论都基本相同。由于验证性实验的可预测性,如果开设此类实验过多,往往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的思考和发现。因此,有必要增加综合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和从事实验的兴趣与积极性[8-10]。所以,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适当压缩了经典的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实验,如花粉母细胞的涂抹制片技术,通过学生自己配制固定液、自己去田间取样、然后压片观察,找到减数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的分裂相,最后老师给予评价。这样学生就能全程参与到实验中,培养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由于遗传学与农业密切相关,因此在注重综合实验的同时,还增加与生产实践紧密相结合的实验,实现室外教学与室内教学相结合,可以充分锻炼学生发现和解决生产实践中存在问题的能力[3],如增加玉米单倍体、二倍体、三倍体和四倍体的田间观察,了解不同倍性的形态特征和育性,在田间了解各种遗传突变体的形态特征,学会鉴定和保存这些突变体,通过具体的实物加深理解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的表现特点。通过室内实验和室外实验,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

农学专升本教育作为高等农业院校中一种本科学生的教育模式,对农业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由于其对遗传学学习的特殊性,教师应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研究和把握农学专升本对遗传学学习的现状,通过不断探索,进一步改革教学方法,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以更好地适应农学专升本学生的学习,进一步提高遗传学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农业人才服务。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