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读后感>读国学经典有感(模板17篇)

读国学经典有感(模板17篇)

时间:2023-10-14 13:07:31 作者:JQ文豪 读国学经典有感(模板17篇)

环保标语是身边环保意识的宣言,能够引发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思考。写好环保标语需要注重语言的凝练和形式的多样性。要撰写好一条环保标语,了解其他优秀范文是非常有帮助的。以下是几个值得阅读的例子。

读国学经典有感篇一

第一段:导言(引入国学经典的重要性和主题)

近年来,国学经典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对于我们的思想、道德和行为都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研读国学经典,我们能够开拓眼界,磨炼气质,提升修养,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研读国学经典中的心得与体会。

第二段:研读国学经典的启示(从经典中汲取智慧)

研读国学经典给予我许多启示,其中之一就是人生的价值和追求。《论语》告诉我们要做一个有道德、有品德的人;《大学》教导我们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庄子》则教会我们要懂得天人合一的道理。这些经典教导我们要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快乐与满足。研读国学经典不仅能够提高认识水平,更能够为我们的人生指明方向。

第三段:研读国学经典的触动(引发内心深刻的共鸣)

研读国学经典不仅带给我智慧的启示,更触动了我内心深处的某些弦。在读《三字经》时,我被其中关于“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叮咛深深感动。这句简单而又深刻的话语,激发了我内心的进取精神,让我明白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够不断进步。在读《红楼梦》时,我被书中对生活的描绘所吸引,思考着人生的意义与境遇。这些国学经典所传递的情感和哲理深深触动了我的内心。

第四段:研读国学经典的启迪(提升自我修养和气质)

研读国学经典是一种提升自我修养和气质的方式。《四书五经》等经典中倡导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对我们的言行都有着深刻的影响。通过阅读和思考,在我心中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在实际生活中,我逐渐远离了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心态,更加注重修身养性和待人处事的原则。研读国学经典不仅提升了我的个人品质,也能使我与人相处更加和谐,取得更好的人际关系。

第五段:研读国学经典的意义与价值(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研读国学经典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意义和价值。通过研读国学经典,我们能够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底蕴,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同时,国学经典也是我们认识自我和提高自我境界的工具和途径。它能够培养我们的人文关怀,提高我们的思辨能力,形成我们的正确思维方式和判断能力。通过研读国学经典,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为我们的人生赋予更深刻的内涵。

总结:

综上所述,研读国学经典不仅有助于开阔眼界、提升修养,更能够触动内心、指导生活,是我们认识自我、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通过研读国学经典,我们能够感悟到人生的价值与追求,提升自己的道德观念和修养,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也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让我们共同研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从而为我们的人生增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读国学经典有感篇二

第一段:引入国学经典的重要性和价值(200字)

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几千年的智慧和文化传承。阅读国学经典不仅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还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尤其对于当代人来说,忙碌的生活压力让人们追求更多具有内涵和意义的东西,国学经典就给了我们一个宝贵的机会去深入探索传统文化,提升人生境界和素养。

第二段:国学经典给予我们的倡议和启迪(200字)

国学经典是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和智慧总结,它让人们在追求个人成长和幸福的路上找到了良好的指导。《大学》告诉我们,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指明了人生的目标和重要性。《论语》则告诉我们,要与人为善,做到礼义廉耻。《周易》让我们懂得天人合一,秩序井然。这些经典的倡议和启迪,为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提供了方向和准则。

第三段:国学经典对社会发展的影响(200字)

国学经典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对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它在历史上曾是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培养了一代代优秀人才。如今,国学经典也成为了人们修身养性、提高文化素养的有力工具。读国学经典可以让人们更好地面对现代化和全球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增强文化自信。

第四段:国学经典对个人成长的帮助(300字)

国学经典是培育个人内涵和品质的重要源泉。在阅读经典过程中,我们可以学到,做人要有真诚、厚德、宽容和乐观的态度。经典蕴含的智慧和哲学思想,能够引导我们进行自我反省和积极思考。同时,国学经典中蕴含的丰富情感也能够启迪我们的内心世界,使我们成为更加有情感智慧和细腻情感的人。读国学经典能够让人们更好地探索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成为真正有思想的人。

第五段:未来继续推广国学经典的意义和方法(300字)

面对当下大量娱乐化、碎片化的阅读,我们应该努力推广国学经典的阅读。首先,学校应该将国学经典作为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学校期间有系统地接触和学习国学经典。其次,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也要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国学经典阅读兴趣。家长和社会大众都应该主动地读国学经典,成为孩子们的榜样和启迪。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和演绎,让国学经典走进日常生活,增加人们的接触机会。

总结(200字)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遗产,阅读国学经典不仅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也让我们感受到传统文化带给我们的智慧和力量。通过阅读经典,我们能够得到宝贵的人生指导和启示,培养自己的素养和人生观。同时,推广国学经典的阅读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继续推广国学经典的阅读,让优秀的中华文化在我们身边生根发芽,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芒。

读国学经典有感篇三

第一段:引言(200字)

国学经典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了丰富的智慧和深邃的思考。在接触国学经典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其深邃的内涵和博大的魅力。通过学习和体悟,我逐渐认识到国学经典不仅是一本书籍,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价值观,对个人修养和人类文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这篇文章中,我将选取一些我熟悉的国学经典,分享我对其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易经》的心得体会(200字)

《易经》是中国古代的一本典籍,被誉为“千古绝响”。通过学习《易经》,我深切体会到变化是永恒的规律。《易经》中所表达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启示我在面对困难时要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同时,我也体会到“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的含义,意识到在决策时要果断而又谨慎,以防止因犹豫不决而事与愿违。《易经》教会了我怎样平衡变与不变,追求变革与保持稳定。

第三段:《论语》的心得体会(200字)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我在读完这本书后,深受其中提倡的仁爱精神的影响。《论语》中所教导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引导我在与他人相处时要关爱他人,并从尊重他人的观点中汲取智慧。通过学习孔子的言行,我了解到做一个善良正直的人,既要读书学习充实自己,又不能自私自利,应关心他人,体察他人之情感,这样才能培养出高尚的人品。

第四段:《红楼梦》的心得体会(200字)

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让我领略了古代封建社会的复杂和艺术的辉煌。小说中塑造了众多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如贾宝玉、林黛玉等,他们的命运交织、情感纠葛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阅读《红楼梦》,我深刻理解到虚伪和假装可以掩盖不了内心的真实,人们应该真诚待人。同时,小说中对红尘的描绘也教会了我要懂得放下世俗的欲望,关注内心的修炼和精神的追求。

第五段:总结(400字)

在学习国学经典的过程中,我体会到它们并非只是一种文化遗产,更是一种对人类智慧的积淀和一种价值观的传承。通过深入学习《易经》,我懂得变化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而如何因应变化能走向成功。《论语》让我认识到充实自己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更好地关心他人。《红楼梦》则让我明白了内心的真实和精神的追求比外在的表象更加重要。综上所述,国学经典不仅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它还包含了深刻的人生智慧和审美价值,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认识世界、成就自己。因此,学习和传承国学经典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重视和努力做到的。通过学习国学经典,我们将获得更广阔的视野,更高尚的品格,更有价值的人生。

读国学经典有感篇四

1、官无常责而民无终贱,有能刚举之,无能则下之。

2、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3、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

4、兼相爱,交相利。

5、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6、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7、义人在上,天下必治。

8、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9、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10、天欲义而恶不义。

11、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

12、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故圣王法之。

13、故当若天降寒热不节,雪霜雨露不时,五谷不孰,六畜不遂,疾灾戾疫,飘风苦雨,荐臻而至者,此天之降罚也,将以罚下人之不尚同乎天者也。

14、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15、故古者圣人之所以济事成功,垂名于后世者,无他故异物焉,曰:唯能以尚同为政者也。

17、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18、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19、备者,国之重也。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此三者国之具也。

20、埋葬者,人之死利也,夫何独无节于此乎?

21、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

22、贤者举而上之,不肖者抑而废之。

23、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

24、人不分幼长贵贱,皆天只臣也。

25、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

26、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

27、染千苍则苍,染于黄刚黄。

28、原浊着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

29、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

30、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

31、老而无妻子者,有所侍养,以终其寿;幼弱孤童之无父母者,有所放依,以长其身。

32、治于神者,众人不知其功;争于明者,众人知之。

33、虽天亦不辨贫富、贵贱、远迩、亲疏,贤者举而尚之,不肖者抑而废之。

34、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35、吏不治则乱,农事缓则贫。

36、其友皆好矜奋,创作比周,则家日损,身日危,名日辱。

37、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

38、不党父兄,不偏贵富,不嬖颜色。

39、言则称于汤文,行则譬于狗豨。

40、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

41、诌谀在侧,善议障塞,则国危矣。

42、王道荡荡,不偏不党;王道平平,不党不偏。其直若矢,其易若砥。君子之所履,小人之所视。

43、力,形之所以奋也。圆,一中同长也。

44、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此若言之谓也。

45、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

46、无不让也,不可,说在殆。

47、古者有语:谋而不得,则以往知来,以见知隐。

48、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

49、衣食者,人之生利也,然且犹尚有节。

50、民力尽于无用,财宝虚以待客。

51、听其言,迹其行,察其所能而慎予官。

52、万事莫贵于义。

53、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人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

54、无不让也,不可,说在殆。

55、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

56、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

57、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心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

58、归国宝,水若献贤而进士。

59、天下有义则治,无义则乱。

60、苟有上说之者,劝之以赏誉,威之以刑罚,我以为人之于就兼相爱交相利也,譬之犹火之就上,水之就下也,不可防止于天下。

61、子不能治子之身,恶能治国政。

62、古之圣王之治天下也,其所富,其所贵,未必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也。

63、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

64、今天下士君子,中请将欲为仁义,求为上士,上欲中圣王之道,下欲中国家百姓之利,故当若节丧之为政,而不可不察此者也。

65、甘井近竭,招木近伐,灵龟近灼,神蛇近暴。

66、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67、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反天意者,别相恶,交相贼,必得罚。

68、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69、库无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

70、故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71、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72、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74、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

75、民有三息: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

76、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

77、不胜其任,而处其位,非此位之人也。

78、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择举之。

79、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

80、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81、天之爱天下之百姓。

82、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雀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另乎?

83、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84、诚信者,天下之结也。

85、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86、甘井近竭,招木近伐。

87、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页恶之;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

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经典国学名言-墨子名言,我们根据小编的分享,一起学习这些名言,感受墨子的内在精神吧。

读国学经典有感篇五

最近读了一本叫做弟子规的书,使我渐渐感悟了《弟子规》的意思。我这才发现,原来做人也有许多规则,因此,想做一个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规有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我就说一说我读后的感受吧!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其次是《出则弟》,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

《谨》我们生活中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谨慎。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穿衣服要系钮扣,要整洁,还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喝酒要适量,不要喝醉了,否则容易被别人“说闲话”。尤其是不应该在背后谈论人家的长短,这样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

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计较小事,这样人也会变得很快乐。

仁,代表仁慈、亲仁。对外人仁慈,对亲人仁慈,对朋友仁慈,对同事仁慈…… 现在什么人都有,但有几个是做到“仁”的?俗话说的好,人无完人吗!只要我们尽量做好自己应做的,至于别人怎么说,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读国学经典有感篇六

第一段:介绍国学经典的背景和重要性(300字)

国学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凝聚了千百年来中国智慧和文明的精华。它们不仅是中国文化的代表,更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基石。国学经典包括《论语》、《大学》、《中庸》等,它们体现了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和道德伦理观念,影响了无数的中国人。国学经典对我们当代人的意义重大,它们可以启迪我们的思想,指导我们的行动,并对我们的价值取向产生深远影响。

第二段:《论语》中的人生智慧(300字)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它反映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的哲学思想。《论语》中充满着对人生智慧的探讨,例如“学而时习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这些格言都告诉我们,为人处世要有度,要注重自身的修养和道德的提升。通过学习《论语》,我们可以明白什么是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何在人际关系中做到尊重别人、宽容自己。

第三段:《大学》中的人才培养(300字)

《大学》是儒家经典之一,它强调的是人才培养和人格完善的问题。《大学》中提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发展不仅关乎个人,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繁荣。通过修身齐家治国,我们可以培养出一批道德高尚、有智慧、有担当的领导者和精英,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第四段:《中庸》中的中道思想(200字)

《中庸》讲述的是对人生和社会问题的思考,其核心思想是中庸之道。中庸即平衡、中和、协调之道,强调在人生各个方面的追求中要谨慎处理,不能走极端。通过学习《中庸》,我们将明白只有在平衡中求发展,才能有全面的进步和良好的发展。中庸之道告诉我们要明辨是非,秉持公正和公平的原则来行事,对个人、家庭、社会都能带来和谐和稳定。

第五段:国学经典对当代人的启迪(200字)

国学经典承载着千年来的智慧和文明,对我们当代人的启迪是巨大的。通过学习国学经典,我们能够找到生活的方向和信仰,能够对困境有清晰的思考,并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更加明晰原则。此外,国学经典还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和传承国学经典,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热爱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加强文化自信。

总结: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其中的智慧和理念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学习国学经典,我们能够在人生道路上找到正确的方向和智慧的引导,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因此,我们应该坚持学习国学经典,理解其中的真谛,将其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去,从而提升我们的思想水平和道德品质。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为我们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读国学经典有感篇七

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4、举荐贤能对外不(因私人恩怨)摒弃仇人,对内不(因避嫌)而摒弃亲人。

5、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6、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

7、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9、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1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11、通俗的解释就是当身处困厄的境地是就得要学会变通,思维变通后自然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12、有紧有松,不过分紧逼,也不过分放纵,是周文王周武王治理国家的道理。

13、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宋弘

1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1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6、君子应该不善于言行而敏于行动。

1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8、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19、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20、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传

21、道路多么漫长,多么遥远啊,我将要上天下地到处去寻觅。

22、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2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

2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25、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2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9、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30、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31、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3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3、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34、从事于学问,知识一天比一天增加,从事于道,知识一天比一天减少。

35、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36、仁德的人,自己想成功首先使别人也能成功,自己做到通达事理首先要使别人也通达事理。

37、流动的水不会腐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都是因为运动的缘故。

38、尽信书,不如无书。

39、在河边羡慕人家的鱼,还不如回家自己织网。

4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41、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传

42、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萧铎

43、智者喜欢水,仁者喜欢山,以山水形容仁者智者,形象生动而又深刻。

44、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原比喻别国的贤才可为本国效力。后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

4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4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7、同样的声音能产生共鸣,同样的气味会相互融合,即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指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4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4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50、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5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52、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元行冲

53、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益处。

54、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5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56、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

57、只有自己摆正姿态,不用强制命令,别人也会学习,自己思想行为不端正,虽然命令了别人也不愿意服从。

5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59、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60、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后汉书王霸传

61、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62、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

63、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64、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6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6、建一座山建到九仞高的时候停止了,只差最后一筐没有完成,比喻功败垂成。

67、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

68、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

69、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70、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7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7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3、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7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7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76、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77、仓库丰盈就能顾及到去讲究礼节,能吃饱穿暖,那么就会考虑到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78、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79、君子饮食不要求饱,居住不要求安逸舒适。要善于行动而语言谨慎。

8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81、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8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83、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汉书枚乘传

84、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8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8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8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88、治理一个大国其实就像烹煮饭菜,多搅则易烂,比喻治大国应当无为。后常用来比喻轻而易举。

读国学经典有感篇八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和研究国学经典,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我也加入了这个行列,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通过听国学经典的讲解,我深深感受到了其中的深奥和智慧,也体会到了如何将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价值。

第一段:了解国学经典的重要性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留下的宝贵财富,对于我们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了解国学经典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体会中华民族的文化和精神。通过研读和学习国学经典,我们可以汲取其中的哲理智慧,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和修养水平,进而改变个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第二段:通过听国学经典的方式获取知识

近年来,各种形式的国学经典讲座和研讨会在各地开展得如火如荼,为广大人们提供了接触和学习国学经典的机会。我通过参加这些讲座和研讨会来了解和学习国学经典。这种方式非常有效,一方面可以听到专家学者的精彩解读和深入解析,另一方面也可以与其他学习者进行交流和共同探讨。通过听讲座,我了解到了《论语》、《大学》、《中庸》等经典著作,也深入了解到其中的思想精髓和实践指导。

第三段:深感国学经典的深奥和智慧

通过听国学经典的讲解,我深深感受到其中的深奥和智慧。这些经典蕴藏着千百年来智者的思考和总结,是对人生和社会的精妙把握和总结,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例如,《论语》中有很多关于为人处世的经验和真理,可以引导我们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和塑造自己的品格。《大学》则教导我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提供了实现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指导原则。通过深入研读和思考这些经典,我学到了许多有益的知识和观点,也拓宽了自己的思维和见识。

第四段:如何将国学经典运用于现实生活

学习国学经典不应该只是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更应该将其中的智慧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例如,《论语》中提到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告诉我们要学习和思考相结合,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深入思考,通过思考才能更好的学习。这一观点提示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要注重思考,不能只是机械地接受他人的观点和知识,要通过思考来加深理解和应用。《中庸》中强调的“中不偏,庸不易”提示我们要保持中庸之道,不偏不倚地处理事务。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如果能够保持中庸之道,就能更好地处理问题,避免偏激和过度。

第五段:国学经典的传承和发展

传承和发展国学经典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使命。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我们应该将其与时俱进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参与国学经典的学习和研究,不仅可以增长自己的知识和见识,同时也可以向后继者传承和传授这些宝贵的智慧和文化。我们要积极参与到国学经典的研究和教育中,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通过听国学经典的讲解,我深刻体会到了其中的深奥和智慧,也明白了将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国学经典的学习不仅可以为个人的成长和提高带来实际效益,同时也是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的一种方式。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研究国学经典,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读国学经典有感篇九

作为一名对文化传统有浓厚兴趣的人,我经常会聆听国学经典,从中感悟到许多宝贵的人生经验和智慧。每一次的聆听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我在聆听国学经典时的心得体会。

首先,国学经典教会我对待生活的态度。在国学经典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尊重自然、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论语》中曾有孔子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告诉我们要以身作则,待人如己,不要以自己的欲望和要求去要求别人。这样的一种为人处事的态度,让我更加关注他人的感受,更加注重对他人的尊重和善待。在聆听国学经典时,我逐渐明白了:生活中最重要的不是功利和物质,而是关心他人、真诚待人、温暖他人的心。

其次,国学经典教给我如何修身养性。中国古代的国学经典把注重修身养性作为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大学》中提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话告诉我们,修身是学好其他学问的基础,也是做人之本。在聆听国学经典时,我体会到提高自身素养的重要性。如何修身养性呢?静心修身,培养内在的素质,让心灵富有智慧、善良、正直和宽容。我逐渐明白了:只有修身养性,才能让我们从容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和困难,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人。

第三,国学经典给了我处理人际关系的智慧。中国古代的经典中,洞察人心和明辨是非的智慧无处不在。《论语》中曾写道:“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包容他人,不能一味地去比较和攀比。在聆听国学经典时,我逐渐明白了与他人相处时,应保持谦逊和包容的态度。学会欣赏他人的长处,尊重他人的不同,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通过国学经典,我明白了:只有真正理解他人,才能与他人和谐相处,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第四,国学经典教给我如何处理人生的困难和挫折。中国古代的国学经典中,智者们关于如何处理困难和挫折的经验和智慧都给了我很深的触动。《道德经》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想解决自己的问题,首先要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在聆听国学经典时,我逐渐明白了:困难和挫折并不可怕,关键是如何应对和解决。对待困难和挫折,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勇往直前,坚持永不放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突破困境,追求自己的梦想。

最后,国学经典教会我如何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中国古代的经典中,强调了个人责任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从《论语》到《孟子》,我们可以学到大量关于责任的论述。在聆听国学经典时,我体会到自己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对自己的生活负责任。同时,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我也应该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一份力量。通过国学经典,我明白了:只有勇于承担起个人和社会责任,我们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人。

聆听国学经典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更是一次人生的磨炼。通过聆听国学经典,我铭记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更加明白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我会继续聆听国学经典,用它们的智慧和启迪来指引我人生的道路,成为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人。

读国学经典有感篇十

1.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三国曹操短歌行)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4.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唐李白上李邕)

5.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唐李白宣州谢饯别校书叔云)

6.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7.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 (唐李白江上吟)

8.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愁思落谁家。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

9.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

10.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唐刘禹锡浪淘沙)

11.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唐白居易放言)

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颜真卿)

13.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蜂)

14.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李贺南国)

1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

16.历鉴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唐李商隐)

17.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唐李商隐锦瑟)

18.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五代晏殊蝶恋花)

19.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20.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凤栖梧)

读国学经典有感篇十一

1、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与其易也,宁戚。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父母,唯其疾之忧。

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5、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6、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7、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8、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9、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10、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1、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12、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13、言必信,行必果。

14、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15、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16、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17、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18、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1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0、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读国学经典有感篇十二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历经千百年来代代相传。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国学经典的学习和研究,并将其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最近,我参加了一次关于国学经典的讲座活动,深受启发,在此与大家分享我对国学经典的听说体会。

首先,国学经典弘扬了传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在讲座中,讲师重点强调了《论语》中的“仁者爱人”和《大学》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些经典思想反映了儒家文化的核心精神,并指导着人们如何做一个有道德观念、有责任感的人。通过学习国学经典,我明白了道德的重要性,并深刻体会到,只有以人为本,关心他人,才能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

其次,国学经典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活智慧和人生哲理。在讲座上,讲师引用了《周易》中的“八卦”理论,解释了人生中的各种境遇和变化。我领悟到,人生就像一场千变万化的卦象,我们需要灵活应对各种挑战。而《老子》则告诉我,天下万物虽然各有不同,但都应该保持自然之道,不要追求虚荣和功利。这些智慧和哲理帮助我更好地面对困难和挫折,坚定了我的人生信念。

第三,国学经典对培养审美情趣和感悟力有着重要作用。讲座中讲师详细解读了《红楼梦》中的诗词和艺术描写。通过听诵一些古诗词,我感受到了文字的美妙和意境的深远。同时,解读《红楼梦》中的细节描写,我认识到每一个细节都有其特殊的意义,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这些艺术上的鉴赏让我更加懂得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拥有了更加开阔的审美眼光。

第四,国学经典能够提高我们的学术修养和思考能力。国学经典是我国古代智慧的结晶,其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和独特的思维方式。经过深入学习和思考,我发现国学经典中的思想理念对我的学术思维和创造力有着巨大的启发。例如,我在《论语》中读到了关于教育的智慧,这让我更好地认识到教育的本质和目标。通过研读国学经典,我对自己的学术修养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也更加深入地思考了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

最后,国学经典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凝聚力。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象征,拥有浓厚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无论是面临困境还是外部挑战,通过研读国学经典,我们能够找到信念和力量。在讲座中,讲师引用了《礼记》中的“有朝一日,还要屈身再求而不得”的精神,鼓励我们坚定信念,勇往直前。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凝聚力将激励着我和其他青年努力奋斗,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贡献力量。

综上所述,参加关于国学经典的讲座活动让我受益匪浅。通过学习国学经典,我不仅学到了传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还汲取了生活智慧和人生哲理。同时,我的审美情趣和感悟力也得到了提高,思考能力和学术修养更上一层楼。最重要的是,国学经典给了我强大的精神支持和凝聚力,让我能够以更为坚定和自信的心态面对未来的挑战。我相信,通过学习国学经典,我们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为推动国家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读国学经典有感篇十三

国学经典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它代表了我国传统思想和价值观念,对于我们的人文教育和道德建设至关重要。研习国学经典,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还能够培养我们的心灵修养和思考能力。在此,我将分享我研习国学经典的心得体会。

首先,研习国学经典让我深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从中学到了许多古人的智慧和见解,使我对中华文化有了更全面的认知。例如,在阅读《论语》时,我深受孔子教诲的启发。他提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告诉我们要不断学习,持续进取。这让我明白,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而在读《孟子》时,我领悟到“致良知”的深刻含义。良知是人内心深处的道德准则,能够指引我们正确的行为。通过学习这些经典著作,我深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值得我们去继承和传承。

其次,研习国学经典对于提高我个人的道德修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国学经典弘扬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道德观念,教导我们如何做人、为人、处世。例如,在阅读《大学》时,我被其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所感动。这一理念告诉我们,要从个人做起,通过修身来影响家庭、社会,最终使天下安定和谐。这给了我深刻的启示,让我明白了个人修养对于社会的重要性。而在读《中庸》时,我领悟到“中和”之道。中庸则是指中道的平衡与和谐,通过平衡自己的内心,才能在变幻莫测的社会中保持稳定和不被外界干扰。经过国学经典的熏陶,我逐渐明白了道德修养对于健康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性。

此外,研习国学经典也使我意识到了传统价值观念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注重物质利益,忽略了传统的道德规范。然而,国学经典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美德,这些美德能够帮助我们正确认识价值观念并通过行动去落实。例如,在读《论语》时,我对孔子的“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能够拥有仁心,就能够做到大爱无疆,关心他人,尽心尽力地帮助他人。这使我明白,只有具备良好的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够在社会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通过国学经典,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价值观念,并努力去践行。

最后,研习国学经典让我意识到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书本知识只有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才能够发挥出其真正的力量。国学经典是我们的智慧宝库,但单纯的知识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付诸行动。例如,在读《大学》时,我深受其中“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的教诲影响。只有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并通过行动来体现,才能够真正成为一个有知识、有行动力的人。通过国学经典的学习,我明白了知识与行动的密不可分的关系,努力将所学的东西转化为实际行动。

总之,研习国学经典不仅让我深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还提高了我的道德修养和加深了对传统价值观念的认识。同时,国学经典也让我明白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知识只有在实际行动中才能发挥作用。我会继续研习国学经典,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水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读国学经典有感篇十四

1.父子和而家不败,兄弟和而家不分,乡党和而争讼息,夫妇和而家道兴。

2.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3.有酒有肉多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

4.责人之心责己,爱己之心爱人。

5.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

6.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7.两人一般心,有钱堪买金;一人一般心,无钱堪买针。

8.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口面不知心。

9.灯蛾扑火甘就镬,春蚕作茧自缠身。

10.名高妒起,宠极谤生。物极必反,器满则倾。

11.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於心。

12.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莫待是非来入耳,从前恩爱反成仇。

13.毋以己长而形人之短,毋因己拙而忌人之能。

14.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腹而恣杀牲禽。

15.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16.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17.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18.燕雀哪知雄鹄志,虎狼岂被犬羊欺。

19.许人一物,千金不移;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20.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读国学经典有感篇十五

近年来,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国学经典逐渐成为人们学习的重要内容。国学经典是中国文化的瑰宝,经过千百年的积淀与传承,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智慧。读国学经典不仅可以增加文化素养,还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学习国学经典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体会到了许多宝贵的思想与心得。

首先,在学习《论语》、《大学》等国学经典时,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古代先贤们的智慧。这些经典所传达的知识和智慧经过了千百年的沉淀,依然闪耀着夺人眼球的光芒。其中的每一句话都包含着丰富的哲理和思考,使我深深地被震撼。比如,《论语》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告诉我们,任何人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应该虚心向人请教,进而提升自我。《大学》中的“经国之才,教化之资”为我们指明了正确的人生方向,即要成为一个拥有才干和道德的人。通过学习国学经典,我深刻感受到先贤们的智慧和他们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其次,在学习国学经典的过程中,我不仅仅是在学习知识,更是在培养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国学经典强调人文关怀和道德修养,通过观照古人的行为和境界,激发我们追求卓越和完善自我的动力。比如,《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告诉我们要以身作则,不要对他人做出自己不愿承受的事情。《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我们树立了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提醒我们要首先修身齐家,才能建设和谐社会。通过学习国学经典,我培养了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使我更好地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挑战和困惑。

再次,学习国学经典使我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国学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通过学习这些经典,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我们民族的根源和文化的独特性。每一本国学经典都代表了中国古代学问的一个方面,它们以不同的形式和内容载入历史,记录了中国人的智慧和贡献。这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更深的兴趣和热爱。我开始主动了解传统节日的起源,研究传统习俗的意义,参与传统文化活动,并试图将这些传统文化的元素融入到现代生活中。通过学习国学经典,我认识到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精神寄托和文化自信的源泉。

最后,学习国学经典让我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国学经典告诉我们,人生的价值取决于我们的修养和贡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追求成功、追求物质财富,但这些并不是人生的唯一目标。通过学习国学经典,我明确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即通过修身养德、勤学苦练,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我要继续学习国学经典,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素养和艺术修养,培养美好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让自己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通过学习国学经典,我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追求。

总之,学习国学经典是一段宝贵的旅程。通过深入学习,我感受到了先贤们的智慧,培养了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对传统文化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最重要的是,学习国学经典让我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国学经典给予我们智慧和启发,帮助我们成长和进步。让我们共同学习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的瑰宝,铭记先贤的智慧,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读国学经典有感篇十六

01、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唐白居易长恨歌)

02、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唐白居易放言)

0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唐元稹离思)

04、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刘希夷)

05、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0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颜真卿)

07、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蜂)

08、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唐贾岛剑客)

09、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绅悯农)

10、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李贺南国)

1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

12、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李商隐无题)

13、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

14、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唐李商隐锦瑟)

15、历鉴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唐李商隐)

16、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唐李商隐)

17、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唐僧云览)

18、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五代李煜乌夜

19、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五代晏殊蝶恋花)

2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21、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宋欧阳修戏答元珍)

2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23、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24、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宋朱淑真生查子)

25、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凤栖梧)

读国学经典有感篇十七

1.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2.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3.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

4.差之毫厘,缪以千里。

5.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6.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7.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8.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9.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

10.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1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12.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13.一寸山河一寸金。

1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15.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

在以上的这些经典名言名句中,都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喜欢这些名言名句的孩子,将它们作为自己的人生格言吧。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