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总结>2023年度农业个人工作总结(汇总5篇)

2023年度农业个人工作总结(汇总5篇)

时间:2023-10-01 14:34:05 作者:曼珠 2023年度农业个人工作总结(汇总5篇)

总结的选材不能求全贪多、主次不分,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总结的目的,把那些既能显示本单位、本地区特点,又有一定普遍性的材料作为重点选用,写得详细、具体。总结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总结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总结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度农业个人工作总结篇一

一是保质保量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背景下,继续做好农技推广和普及等相关工作。二是着力提升农业工作水平。进一步贯彻落实好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着力夯实农业工作基础,加强部门沟通协调,规范农业人才管理。叁是继续抓好队伍建设。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方式继续加强农业人才的队伍建设并在系统内分层次多渠道组织开展教育培训工作。

度农业个人工作总结篇二

春花秋实,寒暑往来,我们即将迎来了又一个春天,在这岁末之际,特将20xx年的护理工作总结如下:

借等级医院评审的东风,以等级医院评审标准为工作指南,完善了护士工作职责,护士考核标准,护理质控标准,护理缺陷,意外事件上报制度,实习生管理制度,使护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护士长坚持每日查房,科室每月开展一次疾病查房,每月一次安全管理护理会议,每月进行检查工作汇报总结,每周进行晨间提问工作,都基本达到了规范要求的标准。通过这些活动使护理问题得到了及时发现,及时整改,护理质量有了较大提升,全年无重大护理事件发生,重度缺陷为零。根据等级医院评审要求,今年对病历文书进行了专项整改,责任护士,主管护士,科室质控员,护士长各有分工,,使护理文书书写上了一个台阶。特别是标本送检率,签名及时率,护理书写及时性较往年提高,缺漏项下降。今年下半年实行了表格式文书书写,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旨在明年加以改进。

继续坚持出院病人随访制度,坚持与妇幼保健人员和作做好产妇与新生儿的保健,从患者入院到出院健康教育贯穿始终。坚持产妇陪伴分娩,坚持每月开展工休座谈会,虚心听取病人意见。坚持为手术病人提供米汤,为陪客提供躺椅。

坚持人员准入制度,科内护士均取得护士执业证,助产技术合格证及产房疫苗接种证。印刷产科常见急救流程,产科急救小组人员名单,联系方式张贴在产房,强化工作流程,对新生儿窒息复苏,产后出血急救进行模拟演练及考核。通过了两次产科质量检查。完善疫苗上报及核对规范,增强疫苗打点。实行产妇分娩陪伴。

见产妇儿童死亡及接生情况统计报表,浙江出生医学证明使用情况报表;浙江省围产儿死亡监测;分娩情况年报表,杭州市危重孕产妇一览表,新生儿疾病筛查表。

护理科研论文缺。科内护士工作积极性不强,学习热情不高,处于被动工作状态。实习生管理经念缺乏。

度农业个人工作总结篇三

各位领导:

区农业局总编制119个,其中行政编制7名(不含粮食局),工勤编制1名,下设区畜牧兽医局、区农业机械化管理局、区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等3个副科级事业单位和农业执法大队股级事业单位、农产品质量安全,现实有人员36人。全区共8个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总编制数74个,现实有人员67人。农业系统在岗职工中,副高级以上职称2人,中级职称12人,初级职称41人,初级以下职称7人;硕士研究生1人,本科14人,专科72人,专科以下16人。

度农业个人工作总结篇四

区农业局高度重视对农业干部职工的教育培养,以建设创新型、实干型、知识型、专业型社会人才为目标,加快整合培训资源,构建了干部和人才培训的“高速路”,使干部和人才培训工作走上了“快车道”。一是带领干部走出去。区农业局充分利用省内外教育资源,主动与农大等学校联合举办农技人员研修班,让广大农业干部走进名校。培训内容贯穿“四个全面”这一主线,分别开设水稻生态种植、柑橘病虫害管理等专业课程,同时还开设了涉及领导干部身心健康、国际政治等课程。二是广邀专家请进来。针对我区井冈蜜柚、有机蔬菜、标准化畜禽养殖等发展状况,把专家、名师“请进来”,聘请了井冈山大学的电子商务系教授陈勇强、园艺系教授李东影等教授举办农业技术大讲堂,开展多专业全方位多角度的培训着力提升干部实务技能和农技队伍的正能量。叁是利用网络创氛围。办好农业技术网络学堂,利用农业工作qq群、微信、干部学习网络学院等,把网络正能量“引进来”,为农业工作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四是强化农村人才培养。根据就业形势的发展,我局加大了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力度,全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0余期,培训农村实用人才1000余人次,印发各类宣传资料、手册3000余份。安排青年农场主10人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30人参加省农业厅组织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度农业个人工作总结篇五

一是基层农业人才队伍结构失调。畜牧、农机、蔬菜等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少,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满足农民生产所需和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二是农业科技后备人才培养短缺。农校学生毕业后多数不愿从事农业科技,后继乏人,严重影响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叁是农业科技工作激励机制急需完善。农技人员从事专业工作缺乏经费支撑,农技推广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农技服务工作条件差,工作量大面广,工作辛苦,待遇低,优秀人才留不住。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