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实习报告>2023年英语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汇总8篇)

2023年英语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汇总8篇)

时间:2023-10-14 05:38:23 作者:ZS文王 2023年英语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汇总8篇)

竞聘报告需要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准确描述自己的能力和经验。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推荐一些写作开题报告的经典参考书籍和资料。

英语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篇一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构建了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了多渠道获取语言知识并综合运用语言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态度,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及交际策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正在成为大学英语教师重要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但如何发挥出它最大的功效,还有赖于广大教师对课堂合作学习作更深一层的探讨、尝试和研究,才能真正减少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低效现象,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作者:段新和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68刊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zhoukan年,卷(期):“”(50)分类号:h3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现象合作策略

英语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篇二

学生特点教学策略 课内外学习活动艺术化总结反思

在我校,一个班级里占绝大多数的都是中、高考线下生。因而,面对这样的学生群体——未来的幼儿教师,我们的英语教学直面巨大挑战,结合学生实际,千方百计,变嫌弃为喜爱,变忽视为重视,变冷漠为关注,变空谈为实干,主动地运用了我们的教学策略来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

我在指导学生幼师英语学习活动的两轮实践中,有如下-体会:

学生的受教育活动,包括课内与课外两个方面。其活动目的只有一个:多角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创造性,使活动艺术化,并通过班主任教育手段艺术化,作用于学生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素质。

美国的布卢姆()等现代认知心理学家认为: “只要采取恰当的教育策略,并给予学生足够的活动时间,95%的学生都能达到教育的。”我们的学生才十几岁,正是受教育的年龄,只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运用我们的智慧,就能达到教育的目的。而要达到此目的,就必须给他们足够的教育活动时间,并设法使其活动艺术化。因为艺术化就是创造、就是新奇、就是美、就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要比现实更具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及活动。这既是重要的美学原理,又是重要的教育学原理。因此,策略可分两步走:

一、课内学习活动的艺术化

学生课内学习活动的艺术化,与教师教学活动的艺术化的表现和要求有所不同。在课堂上,学生最主要是在教师的感染和熏陶下,在精神上、心理上能进入艺术界,能按照教学的高难度要求进入学生角色、交际角色、欣赏角色、忘掉自我、投身自然,并达到一切艺术创作和表演都需要具备的心境。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学生真正进入所要求的学习角色,就要使学生不以学为苦,而以学为乐。为此,教师就要通过大量的实际活动,如:我们采用“三s”心理控制法:surprise,suspition and satisfaction使学生感到学习活动充满了新、奇、乐。再加上美化老态、美化语言、美化板书,运用简笔画、运用图片、运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会话,又使学生消除了学习活动中心理的消极暗示,如“笨”“拙”“不是学习的料”“外语难学”等等。而且,教师在教学中还要进入教师的角色,对学生,对教学,对所教内容、教得投入,教得生动,教得动人,学生便会身不由己或情不自禁地进入真正的学习角色。

二、课外学习活动的艺术化

由于课外学习活动有其固有的特点,即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富有娱乐性、挑战性和创造性,因此,其艺术化的特点总是寓于各项学习活动之中。

(一)会话小组活动

旨在训练“听”“说”的能力。人数常控制在十人一小组,以保证学生都有充分的机会。内容以感兴趣的事或新身经历为主,设计会话的场合和情景应多样化、艺术化。

根据学生所学句型编写的对话,学以致用。如:问候、介绍、购物、谈论天气等。

根据课文改写的对话,会令学生耳目一新。

看图或投影讲故事,使学生兴趣盎然。

开展会话游戏,学生备感活动气氛之热烈。

命题或即兴发言,富于挑战性和创造性,并提高和美化了学生的口语能力。

(二)阅读小组活动

旨在一方面通过大量,有效地阅读,巩固,扩大学生词汇,增强其语感;另一方面,艺术化的阅读活动,可使学生从各种读物中猎取更丰富的知识,开阔眼界,提高英语文化素养和学习兴趣。

介绍图书(读物),是一种初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既简单又有效的学习活动。它可以是墙报的文字形式、谈话式的内容简介或书评,也可以是精彩段落,像泉水叮咚般地朗诵。

设图书角,是一种促使学生阅读和培养读书习惯的好活动。采取大家捐书,专人进行管理的循环机制。教师要在尼项活动的量和时间上做明确要求,并可不定期地组织故事会、演讲会等,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即便搞写作竞赛,这样的活动,学生也会言之有物,而且得到再创作的艺术享受。

(三)表演小组活动

旨在大大渲染外语学习的气氛,特别是音乐、表演与学生的情感息息相关,对其吸引力极大。此活动艺术化的开展,对学生英语学习兴趣、能力培养,对丰富其想象力,提高其思维和记忆力,都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唱英语歌曲。若安排得当,会使它在教学中发挥非凡的效力:课前唱首欢快的歌,可振奋学生学习情绪;上课之中唱首含有action words的歌,边唱边做动作,可驱除学生学习的疲劳;课后唱首教学内容改编的歌,其艺术化的效果可以使学生忘掉自我,犹如陶醉在学习活动的“仙境”之中。

《故事中心英语教学策略研究》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英语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篇三

作为在3月1日世界图书日调查中位居英国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百部著作之首,并且在英国被列为最畅销的长销书之一的英国19世纪著名女作家简·奥斯丁(janeausten,1775—1817)的小说《傲慢与偏见》[1],在中国学界同样备受关注。从至今,仅在中国学术期刊网收录的文章就有450多篇,这些文章用不同的文学评论方法,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视野,对《傲慢与偏见》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中国学术期刊网的数据还显示,从开始,国内对《傲慢与偏见》的研究文章增量迅猛,呈现出强劲的上升趋势。那么,在这十多年来,国内对《傲慢与偏见》的研究主要触及了哪些研究主题及领域?其主要研究力量的分布状况、研究水平及整体概况如何?对这些研究现状的探讨应该是相关学者和研究机构所普遍关心的问题,但经中国学术期刊网文献检索查阅,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论文竟呈空白状态!通过更大范围的文献检索进一步发现,国内从宏观层面对诸如某个文学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全面、深入、客观的研究和评价的文献少之又少,尤其是从定量、实证角度来分析和评价的研究文献就更为鲜见。可以说目前文学研究界还普遍缺乏这样一种意识,即用定量的方法对某个文学研究领域的整体状况做出比较客观和系统的描绘与判断。因此,为对目前国内《傲慢与偏见》研究的现状进行必要的梳理、总结与反思,本研究拟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从科学计量学的角度,综合运用词频分析、共词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及信息可视化等方法,对国内十多年来在此方面的研究进行计量分析,侧重于揭示其研究的产出模式及研究主题结构,以期较全面地展示目前国内对该作品的研究状况。同时,也藉此在文学研究领域引进一种新的研究方法——以词频统计和知识图谱方法为核心的科学计量方式,并以此来探讨引进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进行全新视角的交叉学科、跨学科文学研究的可能性及前景。目前,这些研究方法已应用于其他很多学科[2-3]。

1研究方法与数据收集

1.1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基本方法为: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综合运用词频分析、共词分析、社会网络分析、信息可视化等科学计量学方法,对论文研究主题的分布,论文发表的年代及作者、机构与期刊分布等进行计量分析和可视化识别。本研究主要采用了execl词频统计法、共词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等方法[4]。

1.1.1共词分析法

共词分析法(co-wordanalysis)是当今科学计量学、文献计量学的最重要工具之一。其基本原理是:若两个能表达某一学科领域研究状况的专业术语在同一文献中出现,则表明这两个专业术语之间必然存在着一种内在的关系,且出现频次愈高就表明它们之间的关系愈密切,或者说愈相似。这种专业术语可以是论文的作者、关键词,也可以是作者的机构或期刊名等。

1.1.2社会网络分析

社会网络分析(socialnetworkanalysis)广泛应用于工业工程、社会行为科学、经济学和营销学中。将它用于文献计量学研究,则可通过社会网络分析中的中心性、中介性和k核等概念,找出具有重要地位的论著、作者、机构或关键词之间的交互关系,发现其结构和特征等。本研究社会网络分析软件采用netdraw[4]。

1.2数据收集

本研究的数据采集方法为:选择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在“关键词”和“篇名”栏中输入“傲慢与偏见”。匹配选择“精确”;时间选择—,然后剔除其中不属于规范的研究性质的文章,并对个别词汇的用法进行了适当的统一,如将“奥斯汀”统一调整为“奥斯丁”等,最后得到458篇相关论文的信息,内容包括论文的题名、作者、机构、关键词、发表期刊、发表时间等(本研究数据收集时间为5月15日)。

2研究结果

2.1研究的产出模式

2.1.1论文总量分析

图1数据表明,国内对《傲慢与偏见》的研究在20前一直比较平稳,除了忽增至34篇外,其余年份基本保持在每年10~20篇之间;从年开始,论文数量呈现大幅度上升趋势,后三年年均论文发表量保持在80~100篇之间。由此可见,学术界对《傲慢与偏见》的研究呈趋热状态。

2.1.2所发表的期刊分布

统计显示,458篇论文分布在291种期刊中,其中发表1篇的期刊有220种,发表2篇的期刊有44种,发表3篇的期刊有9种,发表4篇的期刊有5种,发表5篇及以上的期刊共有12种(表1)。

图11998—年间发表的研究论文数

对发表论文最多的前12种期刊的来源做一个统计分析,发现主要有四类期刊:

第一类是科技教育类学术期刊。如《科技信息(学术研究)》《文教资料》《科教文汇(中旬刊)》等,其中《科技信息(学术研究)》更是以发表14篇论文高居榜首。文学类研究论文居然更多地在科技教育类学术期刊中被发表,这实在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奇怪现象。究其原因,这可能和可供文学类研究论文发表的论文期刊相对较少,而每年因为各种原因(如有的是确有研究心得,有的是为了评职称,有的是为了获得毕业证书,有的是为了完成科研工作任务等)而产出的众多论文又必须找到一个出口有关。不难想象,这些论文往往质量不高。

第二类是文学和文学研究类期刊。如《安徽文学(下半月)》《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名作欣赏》《外国文学研究》等。估计这和一些以前的纯文学期刊为了求生存和发展现在基本都设有文学学术研究类版面有关,这样做的结果是解决了一部分文学研究类论文的出路。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国内的外国文学研究核心期刊《外国文学研究》,也以发表论文总数5篇列在前12位,可见国内的外国文学研究领域对奥斯丁作品的研究也十分关注。不过令人遗憾的是,进一步的查询发现,发表在《外国文学研究》的研究论文,均为20以前,近几年则再没有关于《傲慢与偏见》研究的论文在此刊物上被发表。笔者推测,这和近些年来虽然关于作品研究的论文数量上升很快,但其论文质量不高,并且在研究内容和方法上没有新的突破不无关系。

第三类是大学学报类期刊。如《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牡丹江大学学报》等,这些处于偏远省份的高等院校学报为什么会成为很多研究者发表该类论文的优先选择?或许还有一些值得进一步思考和分析的因素。

第四类是影视类期刊。如《电影评价》《电影文学》等。《傲慢与偏见》的研究论文被较多地发表在影视类期刊应该说不会让人感到奇怪,因为自从1940年美国好莱坞的米高梅公司首次把《傲慢与偏见》改编成电影作品以来,奥斯丁的每部作品都被改编成电影,并不断地被重拍。而每次电影的热映,又反过来促进了文学作品的流传,并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因此,《傲慢与偏见》的研究同样被影视类期刊所青睐。

2.1.3作者数量的统计

统计论文第一作者,数据显示共有第一作者393位,其中发表1篇论文的作者有348位,2篇论文的作者有37位,3篇论文的作者有6位,4篇论文的作者有2位。这表明,从整体上看,研究《傲慢与偏见》的队伍较庞大,但考虑到又有88.5%的作者只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可见《傲慢与偏见》虽引起研究者广泛注意,但对其进行长期研究的并不多。进一步的查询显示,发表相关研究4篇论文的两位高产作者分别是泉州师范学院的林文琛教授和河北经贸大学的秦岚讲师。林文琛教授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研究奥斯丁作品,撰写了一系列奥斯丁作品研究的论文,其中共有8篇在研究外国文学的核心刊物《外国文学评论》和《外国文学研究》上发表,在国内外同行中产生了较大影响;而秦岚从20开始发表研究奥斯丁作品的论文,三年间发表了4篇,可谓是新生代研究者。再从作者的身份看,他们基本上都是各高等院校外语学院的英语教师,可见在高校外语教师中奥斯丁的作品拥有极高的关注度。而从作者的性别看,则又发现以女性教师居多。

2.1.4作者所在单位的分布

对论文第一作者的所在单位进行统计,可以得到各单位的论文产出量。湖南师范大学以7篇位居第一,泉州师范学院以6篇位居第二,安徽大学、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河西学院、华中师范大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四川大学各以5篇并列第三,安阳师范学院、河北经贸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各以4篇排列其后。从发表论文数列国内较前面的这些单位可看出,关注奥斯丁《傲慢与偏见》的主要是各师范类、外语类和拥有外国文学学科的相关院校。

2.2关键词统计和论文的主题分布

2.2.1主要关键词

统计论文关键词,458篇论文中有385篇论文给出了关键词,不同关键词用词共679个,总使用频次为1470次。其中只使用1次的有523个,使用2次的有78个,使用3次的有29个,使用4次的有10个,表2列出了频次在5次及以上的前39个关键词。

由表2可看出,这些关键词既“分散”又“集中”。说“分散”,是因只使用了1次的关键词就有523个,占所有关键词数的77%,这除了说明关键词的标注本身没有统一标准,因此多词一义的现象比较普遍之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十多年来《傲慢与偏见》研究中业余研究占较大部分的特点。说它“集中”,则是指表2的高频关键词中,反映“婚姻和爱情”主题的关键词和反映作品“写作风格”的关键词都不少,而且使用频次都不低。

2.2.2主要关键词共现图谱

为进一步反映十多年来国内《傲慢与偏见》研究的主题结构,采用共词分析、社会网络分析法对这些关键词做图谱分析。具体方法为:先选择频次不少于2次的关键词(共156个,即认为在十多年里至少有2篇论文中均出现过此关键词),然后计算它们中任意两个关键词在所有论文中同时出现的次数,并将共词计算所获得的数据用社会网络分析中的'netdraw软件进行可视化,由此得到图2。图2中的每个顶点代表一个关键词,顶点大小代表该关键词使用的频次,顶点愈大说明其出现频次愈高;顶点间的连线代表这两个词出现在同一论文中的情况,线条粗重的,代表它们共同出现在同一论文中的次数愈多,反之则愈少。

图21998—2009年国内《傲慢与偏见》研究的主题结构图谱

观察图2,可以很明显地得到以下结论:

1)不计书名《傲慢与偏见》和作者名字简·奥斯丁,读图可见这十多年来《傲慢与偏见》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婚姻”“爱情”“婚姻观”等关键词展开,这显然和简·奥斯丁作品的永恒主题“婚姻”相一致。她在作品中通过其塑造的女性形象来反映她的爱情和婚姻理念,在她看来,理想中的婚姻关系应该是感情、物质、道德和理智的综合体。与之相对应,学者们在研究其作品时,重点在于探讨作者在作品中所反映的爱情观和婚姻观。从图2中还可看出,把关键词“婚姻”“爱情”“婚姻观”联结在一起的一个“桥梁型”或可称“中间型”的关键词是“金钱”,谈婚姻、爱情自然离不开“金钱”,当然还有“财富”“财产”和“社会地位”,因此,探讨作者和作品中人物形象的“金钱”观也是研究者绕不开和感兴趣的话题。

2)以图2最大的顶点书名《傲慢与偏见》为中心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联结它另一个顶点的高频关键词分别是“简·奥斯丁”“婚姻”“婚姻观”“爱情”“情感”“婚恋观”“反讽”“言语反讽”“讽刺”“情节”“女性形象”“合作原则”“言语行为理论”“会话含义”“性格”《简·爱》《红楼梦》等,归类以上这些关键词,基本上为“婚姻情感”类和“文学创作技巧、特色”类。分析表明,很多研究者从艺术创作手法上对简·奥斯丁作品进行了探讨,并认为“反讽”“言语反讽”“讽刺”是其作品的主要艺术特色,研究者认为奥斯丁把这种“反讽”技巧灵活地运用在对作品中人物的塑造、情节的安排,以及所描写作品女性形象的婚姻、爱情中,以此来评判当时以追求金钱为目的的婚姻观念;再看图2中出现18次的“合作原则”这一高频词,刚开始分析时笔者一时也很难判断其准确含义,通过查阅论文库相关研究论文得知:有一些学者借助美国哲学家h.p.grice于1976年提出的“会话含义理论”(grice认为,在所有的语言交际活动中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说话人和听话人双方都应遵守一种原则,他称这种原则为会话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principle,简称cp)[5],以作品中人物对话对于“合作原则”的遵循与悖逆为切入点来分析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尝试运用语用学的理论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探讨语用学运用于文学批评领域的可行性与意义(对“合作原则”这个高频词的研究分析令人欣喜地验证了“知识图谱方法是可能可以自动地发现知识的”这一功能)。另外,《简·爱》《红楼梦》的出现,则表明近年来还有一些研究者已把奥斯丁作品和英国另一19世纪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以及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曹雪芹的《红楼梦》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视角有了进一步的拓展。

3)再以另一个顶点作者名字“简·奥斯丁”为中心进行分析发现,联结它另一个顶点的高频关键词分别是“傲慢与偏见”“傲慢”“偏见”“女性主义”“女性意识”“女性”“伊丽莎白”“英国文学”“理智”“金钱”“财富”“财产”“婚姻”“婚姻观”“爱情”等,这表明,撇开前面已论述的“婚姻爱情是研究的主要主题”不谈,近年来许多研究者还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来解读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认为其在英国文学中,作为女性文学的先驱,以其敏锐的女性视角,将备受冷落和歧视的女性带入了人们的视野,通过对妇女的地位、权利、禀赋等问题的理性思考,奥斯丁在男权文化传统下努力构建起女性文学的王国,从而走出了以男权思想为中心的男权传统的樊篱,表达出明确的女性意识、前卫的婚姻观念和深刻的思想内涵[6]。从女性主义研究视角出发,研究者认为奥斯丁通过她塑造的女主人公伊丽莎白消除她认为的因为社会地位差异而对她傲慢无礼的男主人公达西的误会和偏见,最终缔结美满婚姻来展现她理想、前卫的婚姻观:恋爱婚姻与财产和社会地位相关,但又不完全取决于财产和社会地位,幸福的婚姻应当建立在相互爱慕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为了财产、金钱和地位而结婚是错误的,而结婚不考虑上述因素是愚蠢的。

4)仔细观察图2的其他一些关键词,并通过查阅论文库原文,还可发现:有一些论文已开始从语用学的角度、叙事学的角度、文学文体学的角度、翻译的角度、跨媒体批评的角度、跨文化批评角度去研究该作品,但从总量看这类论文还不是很多,尚处在研究的初始阶段,但也预示着这些方面有可能是今后研究发展的方向。

3基本结论和对该方法的进一步讨论

综上所述,本研究借助现代化的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从科学计量学的角度,综合运用词频、共词、社会网络分析及信息可视化等科学计量学的方法,对十多年来国内《傲慢与偏见》研究做了主要侧重于揭示该研究领域产出模式及研究主题结构的计量分析,获得了一些较为客观有益的研究结论。如就研究主题而言,研究发现:目前国内对《傲慢与偏见》的研究主题较为集中,主要是在对作品的婚姻爱情观和创作技巧方面的讨论;就产出模式而言,则发现了一些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如发表论文的期刊结构问题,核心研究队伍的培养问题等;同时也略微探讨了今后研究的一些可能发展方向。这些研究结论将有助于学者了解国内目前《傲慢与偏见》的研究现状和未来走向。

将进一步讨论的是,作为一种新的文学研究方法的引入,作为一种交叉学科、跨学科研究的探索性尝试,是否合适和如何做到合适的问题。因为,本研究采用的这种定量研究的基本方式,也许会令一些读者怀疑:第一,感性的文学作品研究是否可以用图形、列表、统计等量化的方法来评价,文学界是否能接受这种新颖的研究方法;第二,如果可以引进这类研究方法,那么在使用时又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应用信息手段解决信息时代的各种问题”(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的监测和评价)已成为“可能”和“必须”。说“必须”是因为,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结合,既为科学研究开辟了一条通往新信息源和交往对象的通道,极大地改变了科学研究的手段和方法,但同时也要求科研工作者必须提高对海量信息的检索、选择、管理和评价的能力,否则就会如同在绝对的光明中和在绝对的黑暗中一样,什么也看不见[7]!而从本研究所使用的科学计量学方法和所要研究的问题直接结合的背景看,这种方法既“可能”又“可行”。对一个领域的研究进行研究主题和水平、产出模式、研究整体概况及特征的评估,事实上是一种学术史的研究,而学术史的研究显然既可以采用定性研究方法也可以采用定量研究方法,且最好是同时使用这两种方法,因为这两者既各有侧重又各有利弊,更无法以一种方法去取代另一种方法。再具体到一个问题,如对于一些宏观性、整体性问题的研究来说,如果单凭个别专家的定性判断显然难免会有所偏颇,而随着数据库的完善和数据挖掘技术的成熟,对这一类问题可以采取更为全面和客观的文献计量学方法。诚然,使用定量研究方法仍免不了它的局限,如学科性质的软硬、定量的困难、数据库可能存在的偏差等,但这些应该都不是文学研究领域尝试使用这些方法的障碍。

第二个问题,即使用时需注意的问题,应高度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基于文献数据库的文献计量(知识挖掘)是一项综合性的,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做好的工作。因为从过程看,它包括获得充足而可靠的数据、掌握一套先进的计算机知识挖掘软件、有一套适合的文献计量框架体系、能够理解用户的需求等多个环节,这些环节中缺了哪一个都会直接影响到研究的质量,但要同时做好这么多环节,掌握这么多知识,单靠个人的力量显然是比较困难的。如本研究就是一个分工合作、学科交叉的结果。本研究第二作者主要负责“方法和数据”部分,第一作者则主要负责“文学角度的数据解读”,正因为有两个不同专业人士的合作,才完成了本项研究。

二是对“数据库”的高度熟悉。文献计量研究是一项用数据发言的研究,一分数据一分结论,无数据就无结论。因此数据的正确性非常重要,这就必须要求研究者对数据库非常熟悉,对数据的来源做到心中有数,否则极易发生偏差而得出错误结论。

三是对数据的解读要慎之又慎。计量研究的目的不是为了统计而统计,不是单纯为了“论文的表述”而表述,而是为了“发现问题”。因此,对数据的解读是一项重要工作。但“数据”本身往往义是抽象的、脱离了原来语境的一种“符号”,因此要对它进行正确解读,就必须要求研究者多多回到“原文”中去检验或者去寻找和发现它的意义,可以说没有经过这两者之间的多次往复运动和迭代,是很难做好这类研究的。

4结语

综上,本研究尝试并探讨了在文学研究领域引入词频、共词、社会网络分析及信息可视化等科学计量学方法,进行跨学科、交叉学科研究的可能性和运用前景及应注意的若干问题,获得了一些较新的研究成果。作为一种文学研究领域全新视角研究方法的探索,本研究不敢说抛砖引玉,但却期望引起相关领域研究专家和学者的进一步关注和思考。

英语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篇四

一、建构主义及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该理论最早由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后来,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如维果茨基、奥苏贝尔、布鲁纳等又从认知结构的性质以发展条件,人类社会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以及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等方面丰富和发展的建构主义理论,从而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也为其具体应用于教学过程创造了条件。

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目前,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影响下形成的比较成熟的教学模式主要有:

(一)支架式教学

支架式教学是以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为依据的。“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conceptualframework)。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支架在这里用来形象的描述一种教学方式:儿童被看作一座建筑,儿童的“学”是在不断地,积极地建构着自身的过程:而教师的“教”则是一个必要的脚手架,支持儿童不断的建构自己,不断建造新的能力。维果斯基认为,在测定儿童智力发展时,应至少确定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二是潜在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区域称为“最邻近发展区。”教学应从儿童潜在的发展水平开始,不断创造新的“最邻近发展区。”支架教学中的“支架”应根据学生的“最邻近发展区”来建立,通过支架作用不停地将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更高的水平。

(二)抛锚式教学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显示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抛锚式教学要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所以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的比喻为“抛锚”。

由于抛锚式教学要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作为“锚”),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或“情境性教学”。抛锚式教学有这样几个环节组成: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三)随机进入教学

在教学中对同一教学内容,要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境下,为不同的教学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现。换句话说,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的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这就是所谓“随机进入教学”。显然,学习者通过多次“进入”同一教学内容将能达到对该知识内容比较全面而深入的掌握。这种多次进入,绝不是像传统教学中那样,只是为巩固一般的知识,技能而实施的简单重复。这里的每次进入都有不同的学习目的,都有不同的问题侧重点。因此多次进入的结果,绝不仅仅是对同一知识内容的简单重复和巩固,而是使学习者获得对事物全貌的理解与认识上的飞跃。随机进入教学的主要包括一下几个环节:呈现基本情境;随机进入学习;思维发展训练;小组协作学习;学习效果评价。

二、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的中学数学学习策略

在设计自主学习数学策略时,主要考虑主、客观两方面因素。客观是指知识内容的特征,它决定学习策略的选择。在数学教学中就要注意对同一教学内容,要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景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现。这样中学生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数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因此,对于此类问题我们采用随机进入学习策略。主观方面则指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所具有的认知能力、认知结构和学生的学习风格。中学生是认知的主体,中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尤其是与智力因素有关的特征对学习策略的选择至关重要。建构主义所主张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注入式和题海战术,有着本质的区别。建构主义主张的教学方法其核心是强调学习者是一个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构造者。他们认为知识就是某观念;学习是发展,是改变观念;教学是帮助他人发展或改变观念;而行为是人类的活动,其实质是观念的操作化。建构主义认为教师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以深入了解学生真实的思维活动为基础,通过提供适当的问题情景或实例促使学生的反思,引起学生必要的认知冲突,从而让学生最终通过其主动的建构起新的认知结构。传统教学中的注入式和题海战术往往容易忽略学习需要主体的建构,而是把教学最大限度地转移到记忆、复现、再认上去。例如,注入式取消了结论所产生的建构过程,把学习变成反复再现由课本或教师规定的结论;题海战术取消了方法的建构过程,把学习变为重复某些规定的题型解法等等.传统数学教学的一个主要弊端在于忽视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忽视学习者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教师成了知识的“贩卖者”,学生被看成可以任意地涂上各种颜色的白纸,或可以任意地装进各种东西的容器。

建构主义的数学教学观同我国数学教育家积极倡导的“让学生通过自己思维来学习数学”内在本质是一致的。在一定意义上说,我们认为没有一个教师能够教数学,好的教师不是在教数学,而是能激发学生自己去学数学。好的教学也并非是把数学内容解释清楚,阐述明白就足够了。事实上,我们往往会发现在教室里除了自己以外,学生并未学懂数学。教师必须要让学生自己研究数学,或者和学生们一起做数学;教师应鼓励学生们独立思考,并接受每个学生做数学的不同想法;教师应积极为学生创设问题解决的情景,让学生通过观察、试验、归纳、作出猜想、发现模式、得出结论并证明、推广,等等。只有当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建构起自己的数学理解力时,才能真正学好数学。例如教师在讲授勾股定理时,让学生通过对图形的割、补、拼、凑,学生经过了亲自观察和动手操作,发现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这样不仅使学生认识了勾股定理,熟悉了用面积割补法证明勾股定理的思想,而且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自我探究的习惯,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英语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篇五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构建了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了多渠道获取语言知识并综合运用语言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态度,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及交际策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正在成为大学英语教师重要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但如何发挥出它最大的功效,还有赖于广大教师对课堂合作学习作更深一层的探讨、尝试和研究,才能真正减少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低效现象,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作者:段新和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68刊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zhoukan年,卷(期):”"(50)分类号:h3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现象合作策略

英语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篇六

高考毕竟是选拔性考试,因此考生复习备考的训练方向很重要,方法不对头则很难收到良好的效果。对于高三英语的复习,首先高三教师和高三学生都应该认真研究高考英语试题和近三年的高考试题以及《考试说明》,以便对高考考什么,怎样考有个消楚的了解,对明年的高考趋向有个正确的预测。20高考英语试题总体体现了稳中求发展、稳中有变的命题原则,整套试卷的难度与往年相差不大,但更加强调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integratedlanguageability)之理念;重视了对思维能力的考核;强调了对学生全面文化素质的检测;试卷内容也更具现代气息。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侧重阅读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是高中阶段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为此,我们认为“段段清,项项通,样样能,综合行”不失为一种复习迎考的好办法。

一、段段清

不少学生进入高三后便着手做大量的综合卷,殊不知高三复习不是一个简单操练的累加,根据语言学习的规律来注意分阶段复习十分重要。“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因此,教材是根,是本。复习教材时,应对所学各册教材、各个单元的语言点等知识进行再认识,再梳理,并注意它们在不同情景中的应用。通过完成段段清的任务以形成知识网络,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高度的概括,系统的总结,从而达到对所学知识的有效应用。

ザ、项项通

语音、词汇、语法是一门语言的基本要素。在英语教学中,语言的三要素是学生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其中语法是研究词型变化和句子结构的规则体系,它是为培养技能,形成语言交际能力服务的,有了较强的语言技能才能走向交际。如果基础知识还没学好,一味要求学生去活用交际,只能走向失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机械性操练,活用练习,模拟性交际练习都是与语法教学的句法(syntax),语义(semantics)和语用(pragmatics)三方面紧密相关的,都有赖于语法规则的指导和监督。在复习语法时,我们认为应该逐项进行复习,以记住基本条条为主,学语法最好的办法是背句型,不能过多地钻研语法理论,不能陷入语法大战。

三、样样能

“段段清,项项通”是复习的第一阶段。第二轮复习不仅仅是一个查缺补漏,使语言知识体系完美化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它是丰富语言使用经验、增强语感、使原有的听说读写能力上升到一个新水平的过程。在第二阶段的复习过程中,考生应有针对性的就高考试题中的各个专项进行练习。

听力测试内容大多属于日常生活类。只要学生坚持平时每天20分钟的听力练习。定能取得听力的高分。单项选择题考的内容较广,但不外乎:交际、时态、代词、名词、情态动词、副词、冠词、形容词、动词词句、非谓语动词、从句连词等。几乎所有的单项选择题都有“语景“可观,时态题考得比较灵活。完型填空应立足话篇,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填空,而不是单纯靠单句的搭配。完型填空题常常伴有伏击点,有一定难度。高考对学生的阅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它不仅需要学生能了解事实、明白中心大意、清楚时空顺序、读懂图表,而且还要他们能进行推测判断、了解作者心绪和正确评价文章,还要加深对英美文化的了解,并在规定的30-35分钟内完成阅读任务。我们认为高三英语复习训练应以阅读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学生一方面应当保持一定量阅读的常规训练,另一方面也应进行英语新闻、故事的泛读。短文改错的难度近几年一直保持不变。就短文改错而言,考试说明表述为“重点检测考生对书面语篇的校验能力”。所以,文中所出现的错误仍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范畴,其难度不大。有了一定写作基础的同学,不要满足于简单句的写作,要练习在必要的时候,用上复杂结构。所谓复杂结构主要包括:定语从句,强调句型,倒装句,非谓语动词短语,虚拟语气,以及后置定语等。如能用上一些惯用表达或精彩格言,谚语,也会使文章生色不少。如果学生通篇用些简单句,文章仍很难得高分。想得高分,仍需学生一番精心设计。

四、综合行

备考复习的第三轮应该进入综合试题(包括近三年的高考试题)模拟训练阶段。对各地自编的模拟试题要有所取舍。不做偏题怪题,但听力和阅读则应练得难一些。边做题边总结,要针对自己的弱点,对自己薄弱的环节还要加大力度,不留隐患,从而完善自己的语感,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作者:杨福云辽宁省实验中学外语特级教师、沈阳市优秀教师]

英语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篇七

“学习英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是学生产生学习自觉性的内在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创造欢乐、愉快的课堂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心理学研究表明: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人的眼、耳等感官和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能够最佳地接受教学信息,能够有效地诱发学习活动,能够使学生在繁重刻苦的学习过程中抑制疲劳,产生愉快的情绪。因此,教师担负着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积极性的重要责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改革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本人在十五年的教学中作了一些实践和思考,有了一些收获和体会,概而言之有以下五点:

1、1、以“情”激趣

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对待教学和学生。在备课、讲课中要研究和把

握好教材各单元的“动情处”。俗话说:“好戏出在动情处”。目前我们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和朗文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合编的“seniorenglishforchina”(sefc)教材是通过专家精选编就的,本身就蕴含着可享受的丰富知识趣味。各单元的教学内容不同,动情处就不同;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不同,动情处就不同;教师对事业的责任心不同,动情处也不一定同。因此,教师的全身心的投入并努力找准教材中的“动情处”,是吸引学生对课堂教学感兴趣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授课中,教师要以动情的讲课去感染学生,引导他们领悟课文所蕴含的情感基调,实现情感共鸣。例如“sefc”第一册unit18“thenecklace”这是一则故事,讲述了一位小职员第一次被邀请去参加宫廷舞会,而虚荣心很强的妻子非要佩戴珠宝去参加,于是,他们向朋友借了非常昂贵的钻石项链,在舞会上出尽了风头,尽情享受,可回家路上发现项链丢了,于是在随后的岁月里,他们为了还债而付出了十年青春,当十年后终于还清债务时,却不幸得知,所丢项链原本是玻璃做的时,精神所遭受的打击。在讲授课时,我抓住了小职员妻子爱慕虚荣为主线,把握住她“欣喜若狂”的情感脉络,运用丰富、传神的英语语汇,把小职员妻子当时的狂喜、满足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当讲到小职员妻子经历了十年的艰辛生活,终于还清债务,在公园巧遇十年前的朋友,向她诉说衷肠时,教师生动的形体语言加之语调凄婉,疲惫的朗读,令学生无不为之动容。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解打动学生,从而实现师生情感上的共鸣。可以说英语课利用情感因素来激发兴趣,增强效果,具有独厚的优势,有“情”就有灵魂和神韵,少了“情”就失去了魅力和趣味性。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课堂上,准确无误的读音,抑扬顿挫的语调,真挚朴实的情感,丰富生动的语汇,自然亲切的教态,“以情动人”的英语课就自然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2、以“疑”激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点燃学生渴求知识的火花,唯一的能源就是学生在劳动中取得成绩的欢乐和自豪感。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自己创造的欢乐,是激发求知欲的重要源泉。本人认为:教学中多设疑,为学生创造积极思维的氛围,是挖掘这种源泉的有效方法。教师绝不能在课堂上充当知识的推销员进行“满堂灌”。这样会抑制学生的思维,久而久之,学生会因枯燥乏味的教学或没有施展才能的天地而失去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sefc第二册unit9lesson35“animalsindanger”时,教师根据本课课文叙述文的特点,将课文的学习设计为小组讨论式。在简单介绍课文的背景知识后,教师先在黑板写下四个问题:1、whyaremanyanimalsdyingout?2、whoisthemostdangerousenemyofanimals?3、whyisthetigerinchinaindanger?4、whatshouldwedotoprotectplantsandanimals?然后将全班分成11组,合理组合。每组5人进行具体活动,教师给每组同学编号a、b、c,并规定8组中所有a者(英语较差者)回答第二问题;所有b者(英语程度中等者)回答第一、三两个问题;所有c者(英语基础好者)回答第四个问题。每位同学通过浏览全文,查读要点,都能很快找到问题的答案。通过具体的分工、加上小组交流,全班同学很快明了课文大意,突出了主题:如何保护生态环境。这样,通过问题的层层设疑,到具体的落实任务,使每位同学“跳一跳,都能摘到果子”,大大激发了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当然设疑要精心设计,难度要适中。要把握好这样一个原则:难度因人而设。即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设计相应难度的问题,以激发全体学生积极思维的目的,从而让全体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营造一种生动活泼、情趣盎然的教学氛围,达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目的。

3、3、以“活”激趣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一至理名言一直指导着多少代人的生活、学习、工作等。学生在课堂上喜欢听生动活泼、有起有伏的课。教师应在教学方法的“灵活多变”上多下功夫。针对每一单元不同的教学内容,构思不同的教学布局、板书设计及语言的运用。例如,在教第三册第11单元的“themerchantofvenice”一课时,我在课上运用了演短剧的形式,选了一些语音语调好,又有表演天赋的学生,分别扮演了鲍西娅、安东尼奥、夏洛克等,学生们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神态,把呆板的语言演活了。这样由学生参与又带表演的“别出心裁”的教学引起了学生的强烈的好奇、求知欲,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自然也就学得活了--因为兴趣来了。

4、以“精”激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生动的讲解、形象的描述能给学生感性知识,形成表象和想象。同时,直观的语言可以摆脱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所需要的时间、地点、设备及其它条件的限制。因此,教师的课堂语言应提炼、润色,讲究艺术性,做到“五戒”,达到“五性”。即戒信口开河、缺乏科学性的错话;戒拖泥带水、颠三倒四的废话;戒老生常谈、千篇一律的套话;戒滥用词藻、华而不实的虚话;戒挖苦讥笑、动辄训斥的蛮话。力求“准确性、简洁性、激励性、趣味性、音乐性”,教师应努力使教学语言象磁铁一样吸引学生,象清泉一样给学生甘甜,象听相声、看话剧一样给学生艺术的享受。

5、5、以“才”激趣

课堂是展示教师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的表演舞台。讲课的本身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教师应追求演员的表演才能、讲演家的风度、文学家的丰富语言、导演的组织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全方位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这样一个信息瞬变的时代,教师要注重学习更新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层面,以博学多才来赢得学生的敬重。此外,教师在课堂上的仪表和精神状态对学生也有较强的感染力。得体大方的服饰、亲切的神态、精辟的讲解、生动的语言、饱满的精神,以个人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主要来自于英语的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等各个方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知识为本,精心组织教学,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欲望。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的保证。

英语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篇八

随着教育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光转向了当今教育的热点领域---交往教学理论,即如何通过交往教学使师生间、学生间、教学内容和相关信息与教师学生间对话沟通,互感互动,使学生完成有意义的自我建构。这一理论为中小学外语教学理论研究开拓了新的理论空间,也为英语课堂教学实践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界。

一、什么是交往教学

交往教学理论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德国。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德国的沙勒和舍费尔提出了侧重研究师生间交往的教学论思想,并与其他一些教学论专家一起把这种思想系统化为交往教学论。所谓交往(communication),就是共在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它是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交往教学论将教学活动看成是师生间的特殊交往活动。人在交往中学习和生活,师生交往是学校学习和生活方式。交往教学就是交往活动的参与者或交往主体---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教育资料等语言符号中介进行的多向、多边、多层次、多维度的人际来往或沟通、情感交流和为达成一致的相互理解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这种教学交往中,交往的双方不再是简单的“主---客”关系,而是“主---客---主”关系,即交往的双方,无论是师生之间,还是学生与学生之间,都是以共同的客体为媒介,结成主体间的(intersubjective)关系。作为教学存在的交往本身,既是教与学的统一,又是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二、交往教学的形式

交往教学是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以教学资料(文本、话题、环境等)为客体和中介,以师生关系为纽带而进行的教学实践活动。交往的主要形式是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交流及教学互动形成学习的共同体(community)。教师、学生、课程、环境相互作用,在交往互动中建构文本信息的意义,建构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在交往活动中主要存在着教师与学生间的交往和学生与学生间的交往两种基本形式。

1.师生间的垂直交往

师生间的垂直交往是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为了打破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或教师提问学生问答的单向教学的虚假交往模式,改变学生在授课中被动、消极的角色地位,教师应积极创造与学生平等的交往氛围,探索多彩多姿的交往形式。常见的师生交往表现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点对面的交往,即教师个体与学生群体的交往活动,这是传统的单向或应答式的交往,是非真正意义的交往,使用过度会造成虚假的交往;第二种是点对点的交往,即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的交往。教师以“任务型”的问题或活动安排发起并参与学生的交往活动。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与教师对话、交流等方式达成意义的理解。预期的目的性和明确的对象性是师生交往的主要特点。“激发---交流---理解---共识”为师生交往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交往的角色是动态的。师生双方不仅同为交往的组织者,而且是平等的参与者和不同意见的交换者。交往的信息流向是多维的,从教师到学生,从个体到群体,从群体到个体,任何一方都可以是信息的发送者,又可能是信息的接受者和加工者。这样的形式由于学生有向教师发问交流的权利和机会,改变了过去教师居高临下控制学生的局面,学生感到平等自由,精神放松。同时,教师可以导向性地用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体验启发学生的思路,诱发学生参与交往的激情和欲望,这样就不知不觉地将学员引入交往境地,达到润物无声之效果。

师生间的交往,由于双方所拥有的知识、经验,在教学中所处的地位的不同以及所扮演的角色的差异,往往是一种非对称性交往,因而,应注意下面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教师应从学生发展的目标出发,以接纳、理解、民主、平等的姿态和赞赏性评价的语言,激励学生参与交往的积极性,建立促进型的和谐的师生关系。第二,教师在交往过程中应有一定的“自律”意识,切忌教师主体的张扬过度。在我国,由于学生面较大,课节时间限制、教学手段匮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师往往以追求按时完成课堂任务为主要目标,因而不自觉地控制了交往的主动权,造成了教师主体抑制学生主体参与交往的局面,降低了与学生个体的交往率。课堂教学走进了教师越俎代庖的、一言堂的怪圈,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便不足为奇了。第三,教师应增加与学生交往的时空及频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注意增加与学生交往的时间次数,另一方面要减小与学生交往的空间;增加“点对点”式的交往,减少“点对面式”的交往。可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如在课堂上来回走动巡视,减小与教室后边学生交往的空间,定期让学生交换座位,改善因座位在边缘的学生与教师交往频度低的负面影响。

2.生生间的水平交往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语言学科,学生之间的相互交往是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组织形式。生生间的交往是学生个体间或个体与群体间为达成共同的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展开的相互协作的学习交往形式。由于生生间的交往是一种水平性(horizontal)、对称性的交往,通过学生间的不同见解、观点的碰撞,引发认知冲突,能够更加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提高交往语言,特别是英语口语表达的流畅性,培养竞争合作意识和人际关系交往的技能。教师与学生共同合作,创设真实的交往学习情景,并以“任务型”的活动安排发动学生对文本、话题等进行讨论。在这活动中,每个学员都要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运用英语听、说、讨论,并以问答、对话、辩论,表演、竞赛等形式将交往结果呈现在全班面前。学生的交往实践形式可以分为同桌交往、小组交往(以4-6人为佳)、组际交往、个人与集体交往等,以此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创造意识和责任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灵活运用英语进行交往的能力。

在生生间的水平交往中,小组内的交往应作为主要形式。与以教师为主导(teacher-fronted),学生按固定要求,统一步骤的教学相比,小组讨论使学习者使用的语言数量更多,范围更广(longetal,1976)。在生生间交往的过程中,教师并非无所作为,而应及时转换角色,由交往的直接参与者变为交往环境的营造者,学生的顾问和帮助者,而不只是讲述真理的人。

学生间的交往是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可或缺,且行之有效的学习形式。影响交往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如课堂教学环境、学习条件等。但就交往活动本身而言,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策略。首先,小组内成员应合理搭配,以保证在性别、兴趣、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学生所拥有的信息不同,“信息差”的存在使学生为获得彼此的信息而积极地交往。第二,教师要把握好“最近发展区”,既保证学习内容富有挑战性,又符合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英语交往语言的标准程度和精确性要有恰当的预期。第三,正面引导,及时肯定。每当学员积极参与交往活动,或在活动中有进步,教师都由衷地给予鼓励和肯定,增加学生对交往的自信心。第四,鼓励创造性,即在交往过程中对超出了主题深度和偏离了主题广度的深入性的探讨,教师应及时鼓励,以赞赏性的姿态加以积极地评价,为学生进一步进行探究性、研究性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英语交往教学的意义

1.在师生关系维度上的超越性。

师生关系是师生观的集中表现。传统的师生关系以教师为中心,视教师为知识的化身、社会的代言人,是权威的象征,处于神圣的地位;而学生则被视为被感化者、被塑造者,处于“被压迫者”的地位。长期以来,师生关系处于一种不和谐的甚至对立的状态之中。交往教学理论超越了传统的师生关系对英语课堂教学的钳制和束缚。交往教学论认为,师生在尊严和人格上是平等的,既没有主次与贵贱之分,也不是主导与被主导、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要求师生之间的相互认同和相互尊重,是一种互相影响、互相感染、教学相长的关系。大量的教育实践证明,只有在一个民主、平等、和谐、活跃的教学环境和气氛中,教师尊重学生的民主权利,尊重学生的独立性,主体性及首创精神,增进彼此尊重、信任,相互促进,才会使学生有愉快的情感体验,丰富的想象能力,并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既有利于学生成长,也利于师生良好关系的建立。英语交往教学倡导教师从学生的需要出发,采取民主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民主权利,与学生共同制定计划,讨论问题,指导教学活动和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在这种轻松愉快、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学生自由地、创造性地学习。教学交往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寻求建立师生的亲和关系。

2.在教学方法维度上的超越性。

英语教学法的发展历史,反映了人们对教学规律的认识的不断提高。从传统教学的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等,到现代的认知法、交往教学,英语教学法理论指导经历了由朴素的教学认识到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到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的沿革。然而,现代教学理论的发展尚未完全冲击到根深蒂固的传统教学方法。当前,独白式的灌输和单向问答式的虚假交往仍是中小学教学方法的主流模式。其弊端表现在知识传授有余,能力培养不足;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复制有余,创新不足。学生只能按照教师要求按部就班地、机械地完成课堂的学习任务。这严重压抑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压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学法是语言观的反映。我们要明确语言是人类重要交流工具这一社会属性。提高学生语言技能,发展他们使用语言进行人际交往的能力才是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而语言知识只是培养这些技能和能力的手段。语言不是支离破碎的条文和规则,语言是活生生的,是有情景、有语境的整体。学习者必须从自身的经验背景出发,对学习内容进行主观理解和意义建构。最理想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提供丰富的情景和语境,使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完成于与他人的交往和互动中。教学交往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知识的同时促进了相互的反馈、彼此的沟通,促进着观点的交流,心智的激发以及情意的感染,使英语课堂教学充满着生命的活力。因而,它既是一种为教学目的服务的有效手段,是教师的一种高级的教学技能,又是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3.在教学过程维度上的超越性。

传统教学视教学过程为教师以教材为中心,单向度传授知识的过程,因而把教学过程评价指标设定在对教师的活动设计上,即如何导入新课,如何处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环节是否具有层次性、条理化等,而把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视为可有可无,置于微不足道的地位,其结果之一就是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交往教学视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为师生交往的过程,是师生平等参与、共同合作、对话沟通、达成相互理解和共识的过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技能和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动态生成、自我建构的过程。教学交往不只是一个认知性的掌握知识,发展智慧潜能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完整的人的成长与形成的过程,是学生个体生命潜能多方位地得以彰显、丰富的过程。如果说传统外语教学强调语音、词汇、语法和句型等语言知识的传授与操练,那么,交往教学的基本理念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运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以及进行人际交往的能力。教学过程不是在被动的情感和压抑的状态中进行,而是在主动、开放、自由的状态下进行,教学过程就成了学生情绪积极、情感丰富的交往活动过程。

四、结语

英语交往教学是当代兴起的教育新理念。它所追求的正是语言教学和语言习得的理想状态,即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真实的交往中对新的语言知识进行自我建构,创造性地学习并使用语言。在交往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才能学会合作共享,共同体验创造和成功。因而,我们有必要从交往的视觉重新认识课堂教学的本质,对英语交往教学作更加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相关范文推荐
  • 10-14 最新人生感悟哲理名言短句 哲理句子人生感悟名人名言句(实用8篇)
    人生是一段奇妙的旅程,我们在其中经历了起伏、喜怒哀乐,每一个阶段都值得我们进行总结。在人生的旅程中,如何保持积极乐观和向上的心态?探寻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以下是小
  • 10-14 成功和失败的英语演讲(优质8篇)
    导游词通过讲述景点的历史故事、传统文化和特色等,帮助游客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所游览的景点。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
  • 10-14 最新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华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通用12篇)
    创业计划需要梳理创业的目标、产品或服务的特点、市场定位以及运营策略等关键内容,以确保创业的成功。学习计划范文:https://www.example.com/l
  • 10-14 军训个人心得体会大学 军训个人心得体会(模板8篇)
    读书心得是对书中主题和观点的深入理解和总结。小编为大家推荐了一些精选的读书心得范文,这些范文或许能够给您带来新的思考和触发灵感。军训个人心得体会大学篇一新学期,
  • 10-14 2023年部编版四上语文爬山虎的脚教案(通用10篇)
    幼儿园教案可以提供参考和借鉴,为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有效的支持。小编整理了一些高三教案的范文和实例,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能够启迪你的教学思路。部编版四上语文爬山
  • 10-14 工会羽毛球比赛开场白(大全8篇)
    诚信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只有诚实守信的人们才能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制定诚信守则和道德准则,对社会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接下来是一些著名人士关于诚信的名言,希
  • 10-14 劳务用工协议书(模板11篇)
    导游词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旅游地点的形象和游客的满意度,编写导游词需要认真对待和精心准备。导游词的艺术表达还包括声音和肢体语言的运用,通过语音和动作的变化来增加表现
  • 10-14 最新大一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报告(优秀19篇)
    竞聘报告能够体现个人的目标、计划和职业规划。如果你正在撰写一份整改报告,下面的范文可能会给你提供一些灵感和思路。大一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报告篇一20xx年x月xx日
  • 10-14 最新勤俭节约文明就餐倡议书(实用8篇)
    环保标语是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热点,不断涌现出新颖、有力的表达方式。如何写出有力的环保标语?精心整理的环保标语范文,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写作参考和借鉴。勤俭节约文明
  • 10-14 认识三角形教学设计四年级(大全8篇)
    诚信是一种基本的道德品质,它涉及到一个人的诚实、正直和守信的行为。如何在商业领域中树立良好的信用和信誉?在商业活动中,诚信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商业诚信范文,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