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秘知识>最新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七年级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汇总5篇)

最新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七年级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汇总5篇)

时间:2023-10-14 07:43:29 作者:ZS文王 最新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七年级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汇总5篇)

典礼既是一种仪式,也是一种传统和文化的体现,可以传承和弘扬价值观念和意义。最后,要注意总结的语言简练和言之有物,不局限于描述和重复,力求独特而有深度的表达。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典礼实例,看看它们是如何通过形式和仪式来传递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篇一

1—5cadcc6—10bacab11—15ccbcd16—20bbdca

二。看图题

21、(1)唐朝(2)北宋前期四川地区

三。材料题

22、(1)唐玄宗(李隆基)开元盛世

(2)科举制隋朝

(3)鉴真唐招提寺

(4)杜甫白居易

23、(1)宋太祖(赵匡胤),元世祖(忽必烈),明太祖(朱元璋),雍正帝。

(2)加强中央集权,强化君主专制,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维护国家统一

24、(1)明朝锦衣卫

(2)指南针北宋

(3)戚继光抗倭葡萄牙

25、(1)广州广州十三行

(2)“闭关锁国”政策,既有利又有弊,弊大于利

利: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弊:看不到世界的变化,也学习不到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

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篇二

(一)风筝(节选)(14分)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现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上,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13.选文写出了的经过。(2分)

14.根据上下文说说“我”为什么恍然大悟?(2分)

答:

15.选文中画线句子是描写和描写。(2分)

16.找出选文中描写“我”的动作的语句,写在下面。说说这样写的好处。(3分)

17.请给选文拟定一个小标题(2分)

18.作者为什么念念不忘这件事?他想表达一种什么感情呢?(3分)

(二)永恒的骄傲(10分)

稼先逝世以后,在我写给他夫人许鹿希的电报与书信中有下面几段话:

——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挚友。他的无私的精神与巨大的贡献是你的也是我的永恒的骄傲。

——稼先去世的消息使我想起了他和我半个世纪的友情,我知道我将永远珍惜这些记忆。希望你在此沉痛的日子里多从长远的历史角度去看稼先和你的一生,只有真正永恒的才是有价值的。

——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没有彷徨,没有矛盾。

——是的,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能这样估价自己一生的人不多,我们应为稼先庆幸!

10、怎样理解标题“永恒的骄傲”的含义?(2分)

11、这一部分是全文的最后—部分。请指出它在全文中的作用?(2分)

12、这一段文字采用的修辞方法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分)

13、邓稼先是“两弹元勋”,作者却没有把重点放在他的生平和巨大贡献上,而是以情感动人,这样写的原因是什么,请选择理解错误的一项()(2分)

a.作者认为,写科学家应着眼于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突出他们的人格魅力,所以往往淡化了细节。

b.作者认为,关于邓稼先的生平和事迹很多人已经了解了,所以不写也罢。

c.作者不仅要通过这篇文章来歌颂邓稼先,同时也想流露出对老朋友的思念之情。

d.作者与邓稼先虽有50年的友谊,但毕竟分隔太久,对他的具体工作情况并不十分了解,所以不宜铺开来写。

14、怎样理解结尾一句话的含义?(2分)

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篇三

29、(1)杨坚(1分)南北重归统一(1分)

(2)洛阳(1分)永济渠(1分)通济渠邗沟(1分认答一点)

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1分)

30、(1)澶渊之盟(1分)元昊(1分)淮水至大散关一线(1分)

(2)苏州、湖州(1分任答一点)哥窑(1分)市舶司(1分)

31、(1)规划整齐(1分)含元殿(1分)

(2)辽南京(1分)金中都(1分)

马可。波罗行纪(1分)明成祖朱棣(1分)

32、(1)阿保机(1分)、元昊(1分)、阿骨打(1分)、成吉思汗(或铁木真)(1分)。

(2)都是本民族著名的政治家;都建立了本民族政权;都在统治时期创制了民族文字等均可(答出两点即可,每点2分,共4分。多答内容不计分。)。

(3)各民族不断发展或民族关系不断发展(2分)。

33、(10分)

(1)由内河前往。因为东南沿海有倭寇搔扰。(3分)

(2)四书五经。因为明朝实行八股取士,只从四书五经内出题。(3分)

(3)使读书人只顾埋头攻读经书,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束缚人们的思想,危害极大。(4分)

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篇四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右图是谷子,又称粟,在我国最早种植的地方是()

a.元谋人b.北京人

c.半坡居民d.河姆渡居民

2、《龙的传人》中有一句歌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中华民族所尊奉的人文始祖是()

a.龙b.女娲c.黄帝 d.尧

3、秦朝北筑长城,防备游牧民族的南下袭扰。当时,长城防御的主要少数民族是

a.匈奴族b.鲜卑族c.大月氏d.氐族

a.b.c.d.

5、与秦末农民起义军取得打败秦军主力的决定性战役有关的成语是

a.草木皆兵b.问鼎中原c。破釜沉舟d.退避三舍

6、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曾为“首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赠书法作品:

“华夏千秋,同尊始祖;炎黄一脉,共拜神农”。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

a.尧和舜b.舜和禹c.黄帝和炎帝d.周文王和周武王

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

a.春秋b.战国c.秦朝d.蜀汉

a.西周b.秦朝c.西汉d.战国

a.《伤寒杂病论》b.《本草纲目》c.《齐民要术》d.《女史箴图》

11、《史记》为我们了解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

你在《史记》中不可能查到的历史史实是

a.秦始皇统一度量衡b.武王伐纣

c.陈胜吴广起义d.赤壁之战

a.佛教b.道教c.____d.伊斯兰教

a.三国b.魏晋c.东汉d.西汉

14、贾思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农学家,他编著的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是

a.《九章算术》b.《齐民要术》c.《水经注》d.《兰亭序》

a.b.c.d.

二、判断题(每点2分,共10分)

阅读下表内容判断:

人物事迹

秦始皇秦王嬴政,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统一全国,设置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别管理行政、军事和监察。是第一个伟大的统一中国的封建皇帝。

汉武帝汉武帝颁布了推恩令,确保了统治的巩固,货币由国家统一管理铸造,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是伟大的封建帝王。

以下表述是从上表信息得出的,在()里画“v”,违背表中信息的,在()里画“x”,表中没有涉及的,在()里画“〇”。

1、汉武帝刘邦建立了汉朝()

2、秦王嬴政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3、都作出了重大贡献,是伟大的封建国王()

4、采取多种手段加强巩固封建统治()

5、都是采用战争统一国家的()

三、识图填图题(10分)

1、识图题(6分)

(1)、图中的器物是什么朝代的青铜器?

分别叫什么?(3分)

(2)、我国历史上哪一时期被称为青铜时代?(3分)

2、填图题(4分)

读《战国——秦朝重要工程分布图》,写出图中字母番号所代表的名称。

(1)秦长城

西起a:,

东至b:。

(2)著名的水利工程

c:,

d:。

四、材料分析题(30分)

23、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对于如何管理国家,特别是如何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历代帝王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2分)基于以上认识,秦始皇实行了什么制度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3分)

材料二:汉高祖把子弟分封到外地做诸侯王,目的是让他们镇守四海,拱卫天子。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诸侯王逐渐在封国内各自为政,不听天子诏令,出入公然使用天子礼仪车驾,时刻图谋举兵夺取皇位。

——引自教材

请回答:

(2)材料二反映了西汉时期国家出现了什么问题?(3分)

(3)汉武帝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2分)汉武帝这一措施巧妙在哪里?(2分)

24、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材料一: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2分)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变法内容?(4分)

(2)公元前350年,秦国平民张三,因斩一敌国甲士,获爵一级,田一倾,宅九亩。张三这是因为哪一项改革措施而获田产的?(2分)

(3)以上改革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成效?(2分)

请回答:

(4)材料二反映了历史上的什么历史事件?(2分)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什么改革内容?

(2分)

(5)材料二的措施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2分)并请你谈谈你对我国推广普通话积极意义的认识。(2分)

五、简答题(20分)

1、有人提议把孔子的诞辰定为中国的教师节。你同意吗?(2分)你认为这个提议的依据是什么?(5分)

2、《沁园春•雪》里写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还看今朝。”

----毛泽东

(1)词中提到的秦皇汉武分别指哪两位著名帝王?(4分)

(2)这两位帝王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

(3)有人说秦皇是千古一帝,有人说他是暴君,你眼中的他是个什么样的人?(说出理由)(5分。)

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篇五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面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请将其选出并填入相应的表格中,每个2分,共40分)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bbcbbbbabd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bbddcbcbab

二、简答题。(共22分)

21、《西游记》、《本草纲目》、《资治通鉴》、《窦娥冤》。(8分)

22、(14分)

隋朝唐朝北宋南宋元朝明朝清朝

三。读图解析题(15分)

23、(1)1405年;早半个多世纪;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6分)

(2)国力强盛,社会安定;统治者的支持;郑成功的船队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只和航海技术;船上配有航海图和罗盘针。(4分)

(3)郑成功的主要目的是宣扬国威,到西洋“取宝”,不计经济利益,为国内的经济发展没有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明中后期以后,封建统治阶级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致使中国更加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这是造成中国对外经济交往中断的最主要原因。(5分)

四。探究题(23分)

(1)明朝:废丞相,设立厂卫机构,设立廷杖制度,八股取士。清朝:设立军机处,大兴文字狱。(5分)

后果:加强皇权,巩固统治。(2分)

(2)康乾盛世。(2分)

(3)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农民起义风起云涌;边疆地区出现危机;西方殖民势力入侵。(4分)

(4)平定准噶尔部和回部贵族的叛乱;册封__、班禅,设立驻藏大臣;会盟联姻方式加强和少数民族的联系;修建避暑山庄,联络感情加强联系。(任意答出两点)

明清时期,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维护国家的统一,捍卫了国家的主权和独立。(任意答出两点)(8分)

(5)维护国家的统一是每个公民的使命;封建社会已处于衰落时期。(言之有理即可)(2分)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