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计划>2023年天津初中物理设计实验 初中物理创新实验设计方案(精选5篇)

2023年天津初中物理设计实验 初中物理创新实验设计方案(精选5篇)

时间:2023-09-26 07:37:50 作者:紫薇儿 2023年天津初中物理设计实验 初中物理创新实验设计方案(精选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天津初中物理设计实验篇一

单位:孔滩镇初级中学姓名:向梅

一、实验名称:品红分子在水中的扩散

二、实验药品与器材:碱性品红、蒸馏水、100ml的烧杯、药匙

三、实验步骤:

1、在烧杯中倒入80ml左右的蒸馏水。

2、用药匙取出少量(1克左右)碱性品红轻轻倒于水面。

3、静置一段时间,观察现象。

四、实验现象:

1、水中出现缕缕“丝线”并不断延伸、即品红分子逐渐往水中扩

散留下的“足迹”(此时、品红分子还未扩散均匀)。

2、最终红色的品红将均匀充满整杯水(此时、品红分子已经扩散

均匀)。

五、实验结论:

1、物质(多数)的确由微小的分子构成2、分子是不停的做扩散运动的六、设计方案:

该实验源自七年级上册教材第51页。书中介绍细胞中存在哪些物质时用蔗糖举例:将蔗糖加入水中,过一会儿蔗糖“消失”,水变甜。原因是多数物质均由分子构成,蔗糖的“消失”是构成蔗糖的分子扩散到水分子的空隙中,教科书上在文字旁将该扩散过程及结果用图的方式表现。

我用“品红分子在水中的扩散”现象代替教材的讲解及图画过程,这一改进与创新有以下优点:

1、将抽象、微观的过程变得具体、“可视”

2、将教材文字讲解的呆板、单调变得生动、“活泼”

3、将图画的虚假静态过程变为实物的真实动态过程

4、为学生学习九年级化学“分子和原子”这一内容做好铺垫

5、使学生树立“世界既是宏观的,也是微观的”这一辩证唯物

主义观点。

天津初中物理设计实验篇二

两峪乡中心学校 李云诗

实验名称:气球爆破试验 实验目的: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改进原因:验证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大气压强这节课的重要实验,老师们常做的试验是有一个覆杯实验(小学自然里也有),其目的是想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此实验有两方面的缺陷:第一,有同学认为是水把硬纸片弄湿后沾在杯口了,不能很好的证明是大气压的原因;第二,硬纸片和杯口密封不好,容易掉下来。为此,我做了如下创新:用一个在常温大气压下鼓起的小气球,然后借鉴第二章声现象中讲到的真空铃试验,利用该装置可以建立一个局部的真空环境,然后通过气球被变化来验证大气压强的存在。设计思路: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教材的改版,要我们改革传统的实验设计理念,通过全新的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探究和创新能力。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四节大气压强中,有一些小实验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由于大气压强非常抽象,学生难以理解,这就要求我们教学时,充分利用身边的物体,巧妙地设计实验,对一些实验进行细微的改进与创新,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我想到气球爆炸试验,为我们物理课堂增光添彩。

实验器材:小气球(气球不可过大,不然气球可能不会胀破,气球最好带有颜色,如红色、蓝色等)、钟罩、抽气机,导管。

实验操作步骤:

1、在常温下给有颜色的小气球充入适量空气,让气球膨胀。

2、将鼓起的小气球放入钟罩中,然后打开抽气机的开关,对钟罩内空气进行抽取。)

3、观察小气球形状的变化情况。

4、可以看到小气球逐渐变大,当抽气机工作一定时间后可以看到气球在里面爆炸了,由此可以证明我们生活中大气压的存在。

实验创新点:

1、利用气球爆炸:学生小时候都玩过气球,也有气球在自己嘴中被吹爆的经历,而这个试验却能用大自然地力量——压强来使气球自己胀破,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比较它们爆炸的不同原因,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也更能让学生快速的接受新知识。

实验注意事项:

1、试验中用到抽气机,试验指导老师一定要提醒学生安全操作。

2、气球不能太大,同时吹入气球的空气要适量。吹入太多会导致试验时间太短,学生来不及观察小气球的形状变化就看到气球在里面爆炸了;太少则会导致试验观察时间太长。

天津初中物理设计实验篇三

实验名称:自制潜水艇 实验目的:探究怎样控制沉与浮

设计思路: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教材的改版,要我们改革传统的实验设计理念,通过全新的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探究和创新能力。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四节沉与浮中,有一些小实验来探究怎样控制沉与浮。由于课本中的动手做小实验中试管是透明的,做为演示实验不太方便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不明显。这就要求我们教学时,充分利用身边的物体,巧妙地设计实验,对一些实验进行细微的改进与创新,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我想到了利用气球来完成沉与浮的实验,并对其进行改进,为我们物理课堂增光添彩。

实验器材:气球一个,注射器一个,自行车气门芯一根,吸管两根,橡胶塞一个。铁钉一根,大烧杯一个,清水。

实验操作步骤:

1、取一个橡皮塞,用铁钉在橡皮塞上打两个孔。

2、取两段一定长度的吸管,插入橡皮塞的两个孔中。

3、将气门芯的一端套在注射器上,另一端套住橡皮塞上的一根吸管。

4、将气球套在橡皮塞上,和橡皮塞一起放在盛有适量清水的大烧杯中。

5、从注射器中抽气,观察气球怎样运动。

6、向气球中打气,观察气球又会怎样运动。由此可清晰地知道怎样控制沉与浮。

实验创新点:

1、带颜色的气球:可以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学生观察得更清楚。

2、材料易得:实验材料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易获得,并且价钱便宜。

3、实验简便:

通实验装置简单,操作简便,实验时间较短。

实验注意事项:

1、橡皮塞上打的孔不要太大,以免漏气。

2、避免吸管与气球接触,以免扎破气球。

3、气球要套紧橡皮塞,防止漏水。

天津初中物理设计实验篇四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物理课程标准》的三大课程目标。分析这三大目标,知识与技能是结果,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是手段,是初中学生可持续学习的动力源泉。原因之一:教学有法,法无定法,贵在得法。即教与学的方法要有灵活多样的特点,这为学生的可持续学习提供了基础。原因之二:根据学生特点,教学的趣味性,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成功感是初中学生可持续学习的动力。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能把抽象的问题化为具体的知识、把难懂的理论变为易接受的事实。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强调实验,并在实验的趣味性、可视性、可操作性上巧设计、勤探索,便能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其创造潜能,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成功欲望,使学生从被迫接受变为主动学习,进而完成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飞跃,学生的学习热情就得到持续发展。结合多年的教学体会,谈谈我在实验方面的设计与探索。

一、增强实验可视性、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热传递”的知识教学中,热传递的三种方式中,其中热传导、热辐射,学生学习起来较容易,但对于热对流知识,学生理解起来较困难,因此在教学时,我设计了如下实验:

取一个大玻璃缸,在缸里装满清水。再取一个墨水瓶,在墨水瓶里盛满热水,在热水里滴几滴红墨水,然后用薄塑料膜把瓶口封住并放在大玻璃缸水底,用钢针把墨水瓶口的塑料膜刺开一个小洞。这时我们可以看到瓶内的红色热水迅速向外扩散,一旦冒出瓶口后,就向上腾起,像一座喷发的火山,红色“火焰”形成一朵蘑菇云,然后徐徐下落。

该实验有趣、生动,好像水下在冒“火”,整个对流过程一目了然,可视性、趣味性极强,既达到了学生对知识的解疑,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加强对实验的'开拓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验证大气压存在的“水杯倒置实验”,学生已倍感惊奇,学完本节并在学生解疑后,教师进一步设计出以下实验,并让学生根据有关知识分析、讨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将更透彻。

实验器材:两只口径相同的杯子,一张湿的吸墨纸,火柴若干。

实验过程:先点燃几根火柴,立即放进一只杯子里,然后把吸墨纸放在杯子上面,接着迅速将另一只杯子倒置在吸墨纸上。当火柴燃烧完毕后,杯内气体压强就减小了。这时提起上面那只杯子,结果就发现吸墨纸和下面那只杯子粘在一起被提起来了。

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学生喜动手、好参与。往往因为一点点的成功,会得到很大满足。根据这些特点,我在教学中让学生参与实验并亲手制作小实验,尤其是苏科版物理教材的编写,为学生的动手提供了便利。实验后的成功感觉能使学生持续很久,延续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如自制潜水艇,潜水艇的工作原理是改变自身重。根据这一原理,我让学生按以下步骤完成小实验的制作:找一个装眼药水的小塑料瓶和一根铁钉,用胶布把它们缠在一起;在紧靠铁钉的塑料瓶侧壁上钻几个小孔,在瓶口接上橡皮管,这样就做成了潜水艇模型,把模型浸入水中,从管里吸气或吹气,观察模型的位置变化,验证了潜水艇的原理。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实验热情和创作灵感

物理无处不在,物理实验当然也是随手可得。而学生初学物理对实验有着很神秘的感觉,如何使学生从神秘中走出来,是物理教师的一个迫切任务。教师如果能使学生明白日常生活皆实验,物理教学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天地。

我在教学中除以上的自制潜水艇实验外,每次师生探究完一个小实验后,尽量培养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例,明白身边的瓶瓶罐罐皆可实验,从而大大降低了实验的神秘感,学生在无形中逐渐就揭开了实验的神秘面纱。

(1)水滴透镜在桌子上放两支铅笔,它们之间的距离约为4cm,在两支铅笔下面铺上一张人民币做我们的观察对象,把一块无色透明的塑料薄膜盖在铅笔上,用一支干净的毛笔蘸取些水,小心的把一滴水滴在塑料薄膜上,(水滴的直径约为4~5mm)就做成了一只放大镜,能放大人民币上的图案。接着让学生验证放大倍数与透镜凸度的关系,验证的方法可以在透镜的塑料薄膜上分别滴上几个直径不同的水滴,来看看放大倍数和透镜凸度的关系。提醒:观察时要调节水滴和桌面的距离,水滴越小,离桌面越近。

(2)水杯透镜盛满清水的玻璃杯,就是一个透镜,玻璃杯的侧面形成一个弯曲的表面,这很象一个中间厚、边缘薄的凸透镜(实际上是圆柱形透镜),水杯透镜可以象放大镜一样把东西放大。

根据以上的实验设计与探索,学生的实验热情急剧膨胀,创造性得到了长足发展,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得到了提高。随着学习的深入,物理实验不再是神秘的面孔,物理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统天下,学生的能动性在这里得到了最大限度挖掘。事实证明:有趣味性、易操作、科学的实验是学生可持续学习的动力源。

天津初中物理设计实验篇五

第三届湖北省大学生物理实验创新设计竞赛设计方案(定稿)

一、竞赛主题:

二、竞赛课题

1.基础课题:温度的测量

作品要求:

1)突出作品设计的物理思想和原理;

2)作品设计的科学性、方法和技术上的创新性;

3)操作简易、测量准确度高、便于教学演示;

主要评判依据:

1)作品的设计理念所体现的物理思想和原理的运用;

2)特色鲜明(设计巧妙、新颖、独特,方法和技术上具有创新性);

3)测量的准确度高。

2.应用课题:热能的利用

作品要求:

1)突出作品设计的物理思想和原理;

2)作品设计的科学性、方法与技术上的创新性;

3)操作简易、性价比高、有实用价值、易于推广。

主要评判依据:

1)作品的设计理念所体现的物理思想和原理的运用;

2)特色鲜明(设计巧妙、新颖、独特,方法和技术上具有创新性,具有艺术观赏性);

3)科学性、实效性(检测效果、防护作用)、实用性(操作简易、性价比高、能解决实际问题、便于推广)。

三、竞赛课题说明:

大专院校学生运用物理原理、物理效应、物理方法和技术,围绕竞赛主题进行的热能应用的自主创新设计作品均可参赛,不得利用教师和研究生的科研成果参赛,不得盗用他人的研究成果和作品参赛,所有作品必须有自己的设计思想,能体现出具有创新性的方法与技术,凡参加过其它竞赛的作品不得参赛,一旦发现将取消参赛资格。

相关范文推荐
  • 09-26 2023年小学毕业典礼开场白(大全7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
  • 09-26 最新论文讲座心得体会(模板10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论文讲座心得
  • 09-26 个体工商户综合零售 个体工商户雇工合同(模板8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
  • 09-26 自荐信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自荐信(大全9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
  • 09-26 最新警察进校园讲安全的简报(精选7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
  • 09-26 2023年运动会加油诗霸气古风 霸气押韵运动会加油稿(大全8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
  • 09-26 最新加油站站长竞聘演讲稿如何做好一个站经理(汇总5篇)
    演讲比朗诵更自然,更自由,可以随着讲稿的内容而变化站位。一般说来,不要在演讲人前边安放讲桌,顶多安一个话筒,以增加音量和效果。好的演讲稿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
  • 09-26 实用初中生劳动心得体会(汇总13篇)
    写培训心得可以增强我们的学习动力,激发我们持续学习的热情。现在请大家一起阅读下面这些有关军训心得的范文,或许能给你一些写作的启示。初中生校园劳动是一项必修的课程
  • 09-26 最新运动会铁饼加油稿(模板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运动会铁饼加油稿篇一青春写下
  • 09-26 饭店灭火应急疏散预案(优质6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