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演讲稿>观潮教学设计(模板7篇)

观潮教学设计(模板7篇)

时间:2023-10-04 02:46:22 作者:笔舞 观潮教学设计(模板7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观潮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1识写本课9个生字,复习以前记字的基本方法。

2试着根据旁批读懂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

3初步学习自主阅读,自己动手批读学习体会,领悟简单的表达方法。

4学习写日记的方法、格式,了解写日记的好处,激发儿童记日记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借助旁批读懂课文。

2了解日记的要求和方法,知道日记的内容可以写哪些。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小动物的繁殖过程的资料、图片,自制生字卡片。

教师:母鸡孵蛋的挂图或录像带、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讨论谈话:说说动物是怎样生宝宝的。

2小鸡是鸡妈妈生出来的吗?

3看挂图(或录像):这只大母鸡在干什么?

4小鸡是怎样从鸡蛋壳里钻出来的呢?有一个小朋友对这个问题产生了兴趣,我们一起随他去看看。板书课文题目《日记两则》。

二、自读课文,初知大意

1自己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随文识字。

2生拿出自制的生字卡片,同桌间互相抽认。

3开火车认读生字,师正音。

4把生字放回课文中,再读一遍,把不理解的词语勾画出来,想办法解决,然后小组交流。

5课文主要讲什么事?(能说大意即可)

三、借助旁批,自读课文

1生仔细阅读两则日记,集体交流自己的发现:和前面的课文比一比,日记有哪些不同?

(1)日记没有题目。

(2)日记的第一行要写上记日记的`日期和天气情况。

(3)内容是当天发生的有趣的事或自己的新发现。

2生小声或不出声读第一则日记。讨论:我为什么要记下这件事?

(1)生读文讨论,师巡回指导。

(2)抓住重点词语好奇地问真想亲眼看看,引导生体会作者记下母鸡孵小鸡的事,是因为感兴趣。

(3)师小结:日记就是把自己感兴趣的事记下来,多有意思呀!

3生默读第二则日记,结合旁批读懂小鸡怎样出壳的。

(1)用勾画出描写作者所见、所听、所想的句子。

(2)请生把读懂的内容变成问题提出来,考考同桌,相机助生理解不懂的词句。

(3)全班讨论:小鸡出壳的过程。

板书:

听:嗒、嗒嗒看:硬喙、小脑袋想:帮、剥

(4)讨论:作者是怎样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

(5)学生讨论总结:写日记还可以怎么写?

4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再把自己学了课文后最大的收获说给大家听听。

四、小结提炼,了解写日记的好处

五、巩固生字,学习写字

六、实践活动

写一则日记,尝试写日记的快乐,然后评一评,看谁写得好!

附:板书设计

观潮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5个字。正确读出碧玉、妆成、裁出、剪刀“4个词语。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借助注释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通过想象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拓展积累有关描写春天的诗句。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品味诗歌的意境,想象古诗描绘的美丽景色。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一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关于春天的古诗,看老师写(1板书诗题)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写的。

2释题

师:谁来读课题?齐读课题,

(1)学习咏(读准字音:指名读、齐读;识忆字形)

(2)理解咏

师:咏字是口字旁,那么咏就是(生尝试说:歌唱、赞美的意思),咏柳就是(生说歌唱、赞美柳树)

师:我们来读读课题。(齐读)

二朗读全诗,初知大意

诗人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让我们在诗中寻找吧!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自由读诗,注意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

(2)指名分行读(四人一人一句,开火车读)

(3)了解似的两种读音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看注释)看注释是读懂古诗最好的方法。读绿丝绦理解绿丝绦(出示实物)

(5)下面我们来读读古诗,看谁读得正确通顺。齐读古诗

2读出节奏,

听了你们读,老师也想读

听出了老师与你们读得有什么不同吗?

(有节奏)读的有高有低叫韵律,有快有慢叫节奏

好,请你们也用这种节奏读一读自由读

指名读1中1好、带读齐读古诗。这次老师听出来了,有点像古人读诗了。

三理解诗意,品读诗句

1学习一二句

(1)理解一二句意思

(a)同学们读得很认真(出示一二句),说说你从这两句诗中的哪个词读出了柳树的美?

预设:

生:我从碧玉(板书碧玉,解释碧玉就是绿色的玉)读出柳树很绿。

生:我从绿丝绦(板书丝绦)知道柳条像绿丝带一样漂亮。(出示实物)

师:当千万条柳条垂下来就像绿色的丝带一样柔美。齐读(第二句)

(b)下面请同学们借助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指名读1、2)

(2)创设情景读

观潮教学设计篇三

这篇课文记录了“我”的两次“梦”。记录了“我”的梦与现实生活之间由矛盾到统一的过程,记录了在城镇的“我”与贵州山区小女孩阿英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她们之间的差别。“我”那白纱裙的梦,在妈妈的影响下,变成了苗家山寨里的'民族同心舞。

这个故事很有时代意义,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时要结合生活现实,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这样,学生在阅读时,能够看到自己平时的影子,能够想起自己平时的思想与行为,也许还能够让学生从学习这篇课文开始,学会多想想别人,少想一点儿自己。

1、认识“则、咋”等13个生字。会写“份、粉”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应该关心有困难的人,增强团结互助的意识。

3、有写日记的兴趣,并按照日记的格式,开始学写日记。

理解并体会小女孩团结互助的美好情感。

生字新词卡片、课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能谈谈对日记的了解吗?

日记是每天记录人物、事件、感想的小文章。请大家读读课文,看看作者写了什么?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词,把字音读正确,同桌互相检查。

2、了解日记的格式,让学生发现今天学习的课文与以往有什么不同,明白日记的格式。

3、出示生字词,指名读、开火车读,检查学生学习生字词的情况。

4、自由读两则日记,思考:“我”做了一个什么梦,梦想成真了吗?

三、朗读感悟第一则日记。

过渡:在两则日记中,我的梦想都没有实现,我的心情有什么不一样呢?让我们先来朗读感悟第一则日记。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2、小组分工读,指名读。解决“我”为什么怪妈妈小气呢?(联系第一自然段,理解“羡慕”。)

指导:“我”的梦想没有实现,要把“我”不高兴的语气读出来,还要注意标点的停顿。

3、指名、分组或齐读第一则日记。

四、小结。

写日记就是要把当天发生的、印象深的事记下来,而不是像流水帐一样,把一天做的事一件一件列下来。

五、指导书写。

出示:同偏旁:昨、晴

同部件:份、粉

1、认读要写的字,教师重点正音。

2、观察字形,发现规律,分类说说写字时要注意的。事项。

3、示范书写,重点指导。日字旁:写的瘦长一些,折笔稍向里收。

4、学生练写。

第二课时

一、巩固识字,复习引入。

“一字多词”:

“粉、料、套、贵、费”等字,让学生找朋友,看谁找的多。

二、朗读感悟第二则日记

1、指名分节读课文,大家评议。

3、反馈:体会“我”的高兴的心情。

4、联系上文,感悟我变化的原因

“苗家、贵州、失学”抓住这些词语来理解。

联系自己身边的生活,举例说说这些因生活困难而失学的感人事迹。

教师可补充几个事迹。

5、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要把“我”梦中开心的事,高兴的语气读出来。

6、说说“我”是个怎样的人?

三、指导书写。

出示:同偏旁字:姑、娘、妹

1、重点指导:女字旁:撇点的撇要写的长一些,第三笔不要超过右边的撇。

妹:右边的部件上横短,下横长。

读:第五笔是横钩,不是横折钩;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

2、学生练写。

四、巩固识字。

1、用生字卡片检查认读情况。

2、完成“看看写写”的练习。

五、课后延伸。

按照日记的格式写一则日记。

3.小学二年级语文《日记两则》教学反思

《日记两则》是贴近学生生活的日记体习作范文。读了能启发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去感悟生活,用自己的笔去记录生活,使他们把记录生活的冲动化为自己的行动。

在本课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我的教学目标较为明确,教学重、难点较为突出,教学过程较为流畅。

本课生字较多,首先要让学生掌握生字的读音。我采用了先指名读再齐读的方式,大部分学生能读准字音。但也有少部分学生没有掌握。读生字的形式过于单一,没有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应当采用如“摘苹果”等一些灵活多变、生动活泼的形式,来调动学生们识字的兴趣。

朗读课文的环节,我采用了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赛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文中巩固生字。但是,在读通句子方面却没有落到实处。针对一些难句、长句,教师可以适当范读,帮助学生克服难关。针对学生读书容易加字、减字的普遍问题,可以采用设置障碍的方法。让学生仔细听老师读,听出老师故意加、减的字。既能调动学生认真听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读书不加、减字的好习惯。

由于时间把握不够好,写字教学任务没有完成。本课八个要写的字中,容易读错的字较多,书写前应先指导学生反复读一读,以巩固读音。写前先要求学生观察字形及在田字格中的占格位置。再让学生书空、描红、临写,教师相机指导评价,写得好的及时表扬,没写好的及时纠正。本课重点指导“女”、“日”两个偏旁的写法。

另外,在课堂纪律的调控上,我还做得不够。应当适当采用一些激励手段来让学生集中精力在课堂上。

最后,感谢教研员老师的悉心指导与关心。让我对上好一堂课又有了全新的认识。谢谢!

观潮教学设计篇四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注重语言积累

2、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文章的主题、理解作品的深刻内涵。

2、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习惯和能力。

二、教学时数:1课时

三、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二)朗读课文,感知作品的内容

1、自由朗读、体会作品的内涵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品的象征意义

3、品读课文,体会作品优美的语言。

(三)小组合作探究,感悟本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1、体会“小草”、“盆花”的象征意义

2、作者为什么赞颂小草?

(四)、小结:

让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和启示

(五)、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

两个故事小草顽强生命力号召大众起来反抗

教学反思:

[野草(网友来稿)教案教学设计]

观潮教学设计篇五

1、识写本课9个生字,复习以前记字的基本方法。

2、试着根据旁批读懂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

3、初步学习自主阅读,自己动手批读学习体会,领悟简单的表达方法。

4、学习写日记的方法、格式,了解写日记的好处,激发儿童记日记的兴趣。

1、借助旁批读懂课文。

2、了解日记的要求和方法,知道日记的内容可以写哪些。

学习作者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

学生:搜集小动物的繁殖过程的资料、图片,自制生字卡片。

教师:母鸡孵蛋的挂图或录像带、生字卡片。

1~2课时。

1、讨论谈话:说说动物是怎样生宝宝的。

2、小鸡是鸡妈妈生出来的吗?

3、看挂图(或录像):这只大母鸡在干什么?

4、小鸡是怎样从鸡蛋壳里钻出来的呢?有一个小朋友对这个问题产生了兴趣,我们一起随他去看看。板书课文题目《日记两则》。

1、自己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随文识字。

2、生拿出自制的生字卡片,同桌间互相抽认。

3、开火车认读生字,师正音。

4、把生字放回课文中,再读一遍,把不理解的词语勾画出来,想办法解决,然后小组交流。

5、课文主要讲什么事?(能说大意即可)

1、生仔细阅读两则日记,集体交流自己的发现:和前面的课文比一比,日记有哪些不同?

(1)日记没有题目。

(2)日记的第一行要写上记日记的日期和天气情况。

(3)内容是当天发生的有趣的事或自己的新发现。

2、生小声或不出声读第一则日记。讨论:我为什么要记下这件事?

(1)生读文讨论,师巡回指导。

(2)抓住重点词语好奇地问真想亲眼看看,引导生体会作者记下母鸡孵小鸡的事,是因为感兴趣。

(3)师小结:日记就是把自己感兴趣的事记下来,多有意思呀!

3、生默读第二则日记,结合旁批读懂小鸡怎样出壳的。

(1)用勾画出描写作者所见、所听、所想的句子。

(2)请生把读懂的内容变成问题提出来,考考同桌,相机助生理解不懂的词句。

(3)全班讨论:小鸡出壳的过程。

板书:

听:嗒、嗒嗒看:硬喙、小脑袋想:帮、剥

(4)讨论:作者是怎样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

(5)学生讨论总结:写日记还可以怎么写?

4、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再把自己学了课文后最大的收获说给大家听听。

写一则日记,尝试写日记的快乐,然后评一评,看谁写得好!

附:板书设计

观潮教学设计篇六

一、目标与要求

1.了解钱塘江潮雄伟壮观的景象。

2.了解水军演习的动人情景及吴中健儿高超的弄潮技术。

3.体会文中自然美与人文美相融合的特点。

4.学习文中精彩生动的语言描写。

二、教与导设计

1、学法指导

这篇文章的语言描写既简洁又生动,学习时要体会这一特点。文章从形、声等不同角度由远及近描摹钱搪江潮的壮观,非常形象准确,表现了其雄豪的气势。接着对水军操练及吴中健儿的描写,更令读者如身临其境。在阅读本文时,要求在疏通字句的基础上领会这些内容及特点。

2、重点与难点

1.文章的脉络。

第一段:从视觉与听觉两方面描写钱塘江 潮的雷霆之势。

第二段:写教阅水军的奔腾分合之势。

第三段:描写吴中健儿迷人的弄潮身姿。

第四段:描写观潮者之多。

3.本文的语言特色。本文语言之所以生动而形象,主要在于:一。能准确地运用动词,如“披发文身”中的“披 文”,?净先鼓勇”中的“争、鼓?等。二、文中善用比喻张等修辞方法。如“玉城雪岭际天而来中,“玉城雪岭”是比喻,“际天?则是夸张,“大声如雷霆”用了比喻,“吞天沃日?则用夸张,使读者对钱塘江潮的气势如同亲见,感受很深。

4.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课文前三段分别描写了钱塘江潮的气势。

对正面描写起了衬托的作用,使文章中心更突出,更具有表现力。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问题与方法

1.从“既望”着古人对某些日子的特殊称谓。

2.如何理解?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这是宋朝杨万里的诗句,原题是《浙江观潮》,意思是,海水涌起来,成为银子堆砌的城郭,浙江横看,潮水给它系上一条白玉的腰带。

周密在直接描写潮水之后,引用杨万里的诗句,进一步描摹了钱塘江潮的波澜壮阔的气势。

3.为什么要写教阅水军与吴中健儿在潮头弄潮?

作者在描写了浙江潮的雄伟壮观的景象之后,又花大量的笔墨来写水军演习的.动人情景和吴中健儿高超的弄潮技术,使得两者相得益彰。人借水势,水借人势;人助水势,水助人势。

这样的描写,使雄伟之上更添雄伟,壮观之上更添壮观;使自然美与人文美相互融合,相互映衬,给读者极其美妙的感受,在身临其境中受到美的熏陶。

4.“虽席地不容困也”中的“虽”与现代汉语中的“虽”有何不同?

现代汉语中的“虽”一般作“虽然”解,而这句“虽席地不容闲也”中的“虽”应解为“即使”。

古代汉语中的“虽”一般情况下都解为“即使”。

五、学与练设计

1、认读

给加点的字注音。

(1)艨艟数百 (2)倏()尔黄烟四起 (3)溯()迎而上 (4)而僦()赁看幕

根据拼音写汉字。

解释加点的字。

(1)既而渐近既而: (2)吞天沃日 沃: (3)人物略不相睹_略不: (4)披

发文身: (5)方其远出海门 方:

填空。

(1)海_银为郭,江_玉系腰。

(2)水爆_,声如_。

(3)腾身_,而旗尾略不___

2.整体探究

(1)本文作者采用分镜头摄影的笔法,分别写了涨潮、水战、弄潮、观潮的盛况。按“自然美”“人情美”的板块,将文章分为两部分,第1段自然美,第2~4段人情美。从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的角度,可将文章分为两层,第1~3段正面描写,第4段侧面烘托。

(2)第4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以人多马众侧面烘托出浙江潮的壮美。

3.背读。

文章描写细腻而精美,自选一节记背。(解说:认读是阅读文言文的基础和前提,要求是读准字音,读懂词义,读通句子;研读是阅读的重点,重在把握全文,整体感悟,它体现了语言的训练和技能的习得;赏读是阅读的难点,其操作应本着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细腻而不杂乱的原则,它体现了情感的熏陶和语感的培养;背读就是语言的积累。)

3.赏读。

(1)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写涨潮,由远而近,顺势而下挽狂澜于笔端。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写尽了大海的威仪和气派。对潮水从形、色、声、势四个角度进行描绘,如:“仅如银线”写其形;“玉城雪岭”状其色;“大声如雷霆”描其声;“际天而来”“震撼激射”“吞天沃日”绘其势。

(2)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写双方习战之激烈的句子是:_______

写“静”的句子是:_______

写“动”的句子是:_______

六、巩固与掌握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1.解释加点的词语。

(1)江干上下十余里间:_江干: (2)珠翠罗绮溢目:_溢目: (3)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_倍穹:

2;本段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人多?

3.分别写一个与下列短语结构相同的短语。

(l)江干上下_ (2)珠翠罗绮. (3)车马塞途____

4.这一段中没有一句话写到潮水,是否可以删除本段?

合作探究

湖心事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奴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l.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2.翻译。

(1)是日,更定矣。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观潮教学设计篇七

【教学目标】

1、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领略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注意积累材料的习惯。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四自然段。

【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有关潮来时的描写。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观潮》。

(齐读课题。)

教师提问:课文写的是什么潮呢?

二、放录像,初步感知天下奇观的壮丽与雄奇

1、学生看录象。

2、学生谈看录像后的感受。

三、初读课文,理清顺序

1、学生自渎课文,边读边想:

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2、学生汇报交流。

四、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学习第二部分潮来时。)

1、学生自渎:

边读边画出描写潮水的语句。

2、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

(根据学生的交流描写潮水的句子,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重点语句,想象录像上的景象,有感情地朗读等手段加深理解体验大潮的奇特。)

3、教师小结:

作者把大潮到来时的气势写得多形象,正如预习提示中所说的,把大潮写得有声有色,雄伟壮观,使临其境。

4、作者按什么顺序写潮水变化的?

5、让学生带着无限赞叹之情大声朗读这段话。

(课件出示: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一段话。)

6、学生自学余下的几段。

五、课堂总结

六、放录像

让学生整体领略天下奇观的非凡气势。

七、布置作业

相关范文推荐
  • 10-04 电信员工半年工作总结 员工个人工作总结报告(实用5篇)
    总结是对某种工作实施结果的总鉴定和总结论,是对以往工作实践的一种理性认识。那关于总结格式是怎样的呢?而个人总结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总结范文,希望大
  • 10-04 最新一年级语文雨铃铛教学设计及反思(优质10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
  • 10-04 放手游戏发现儿童读书心得体会 发现游戏放手儿童心得体会(汇总5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生活中不断成长和进步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宝贵财富。通过记录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借鉴他人的经验,规划自己的未来,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以
  • 10-04 大班音乐教案小篱笆反思(优质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
  • 10-04 2023年加工合作协议的法律规定(精选8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
  • 10-04 2023年前端工作感受 京东客服实习工作心得体会及收获(模板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
  • 10-04 最新新时代好少年传承经典朗诵稿(优秀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
  • 10-04 最新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教学反思(大全8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
  • 10-04 2023年工厂厂房租赁合同的规定(实用5篇)
    在人民愈发重视法律的社会中,越来越多事情需要用到合同,它也是实现专业化合作的纽带。合同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合同范文,希望能够帮
  • 10-04 培训机构家长会发言稿(大全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