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讲话稿>2023年诵读课教学反思(精选5篇)

2023年诵读课教学反思(精选5篇)

时间:2023-09-23 01:10:32 作者:FS文字使者 2023年诵读课教学反思(精选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诵读课教学反思篇一

人们似乎总是喜欢看见繁华,遇见繁华。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欣喜地发现语文课可谓是百花齐放,精彩纷呈。在繁华和热闹中我们也慢慢发现语文课的语文味渐渐淡了,语文课有时变成了创新思维课,有时化成科学实践课,还有的被上成了思想品德课等,就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而言,主要体现:目标宽泛化。所谓宽泛化,就是指把语文教学课堂的内容变得比较复杂,功能开发也比较齐全,语文课成为了无所不包的文化课,天文地理、历史社会、民俗宗教,无所不包,教师俨然成为“一代宗师”.不禁让人深思,到底什么样的课才是语文课的本来面目?到底什么才是我们追求的语文味呢?繁华容易朴实难,我在备经典诵读《游子吟》一课就是从最初繁华的设计到历经痛苦的舍弃最后终于回归本真回归朴实的课堂。

先来说说我为什么决定上以母爱为主题的经典诵读课,这种类型主题阅读课型已经非常多了,为什么我还是要决定要成为这众多当中的一员呢?一是从学生出发,记得在教一年上册一篇课文《借生日》的时候,我问孩子们,过生日的时候我们最不应该忘记什么?没曾想孩子们的答案足以让我咋舌!有的说:不应该忘记礼物,有的说不应该忘记生日蛋糕等诸如此类的答案,个个都是只想到自己。做母亲的,谁都不会忘记子女的生日;可是做子女的,有多少人记得母亲的生日?当我们承受母爱的滋润时,是否该在心底留一分感动,一分牵挂,是否该为母亲做些什么。二是从自己出发,我想只有打动自己的才能打动别人,我自己就是一名游子,至今跟父母分隔两地,每每读到有关母亲的诗歌或文章内心里面总是有一种抹不开的愁绪。所以这是我心声也是孩子们的需要。

鉴于以上思考确定了母爱主题,并选定了教学内容,开始有了第一稿教学设计。

一备:繁华下的热闹

既然是经典诵读,内容的挑选上一定要是经典的,关于母爱的经典诗歌孟郊的《游子吟》是最合适不过了,从古至今“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引起多少游子的共鸣,另外还选了孟郊的《游子诗》以及王清秀的儿歌《妈妈的爱》作为拓展内容。

学贵在质疑。课始,从孩子已有学习经验出发,我选择了白居易的《草》引入课题,从白居易笔下我们感受到草的坚韧和顽强,孟郊《游子吟》中的草又是指的什么呢?抛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开始本节课的学习。

一首诗就是一幅画。课中通过想象画面我们看到了一位在儿子临行前,在昏暗的灯光下连夜为儿子缝补衣裳的母亲。透过古代吴越民间的习俗,让孩子们明白母亲把针线“密密缝”是担心孩子“迟迟归”.通过多媒体辅助进一步创设情境透过母亲苍老的面庞、斑白的双鬓、粗糙的双手我和孩子们一遍遍诵读着“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师:夜静悄悄的,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已酣然入梦,可惟独我家的油灯还闪烁着,只见――

生:“慈母手中线----迟迟归。”

师:屋外寒风呼啸,屋外寒气逼心,在微弱的灯光,只见“――

生:”慈母手中线----迟迟归。“

从儿子临行前母亲”密密缝“的画面我们切换了到儿子远行后母亲”依堂门“的画面,开始了《游子诗》的学习,透过”萱草“让孩子们知道这朵”母爱之花“的含义所在,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让孩子们感受到了一位依靠着堂门焦虑不安、望眼欲穿、满眼泪花地盼望儿归的母亲,从而点名主题”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课的最后通过《妈妈的爱》这首浅显易懂的儿歌中进一步拉近古诗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让孩子们联系生活找到妈妈对自己的爱,最后在《妈妈颂》的歌声中结束了本节课。整节课以读代讲,情感层层递进,课中看着孩子们好几次湿红了眼眶,好几次潸然泪下,我以为这节课到位了,但是教研员听完课后的一句:这节课是让孩子感受母爱感恩母亲呢?还是通过学习古诗来体会诗中母爱之情引发我的'思考。纵观本节课,看似内容饱满,情感浓郁,但是主题却不突出,三首诗歌平均用力,听课老师不知道这究竟是一节经典诵读课,还是一节常规的语文课亦或是一节感恩母亲的品德课。整节课情感有余,语文味却不足,因为情浓了势必冲淡了文,孩子们的情感虽然和文本一起产生了共鸣,但是这节课我究竟要教给孩子什么?孩子们学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引起我的思考。

二备:初见”真“的模型

鉴于第一次试教之后引发的种种思考,我又回答最初,回到经典诵读这四个字上来。关于经典: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经典的“;最能表现本行业的精髓的;最具代表性的;最完美的作品。再看我选的上课内容《游子吟》和《游子诗》绝对算得上是经典,对于儿歌《妈妈的爱》和最后歌曲《妈妈颂》是不是经典这个有待考量。诵读就是指读出声音来,诵读诗文。可见诵读不仅要声音洪亮,疾徐有致,还要眼到口道耳道心道,全身心地投入,从诵读中体会节奏感,品味作品的情趣和神韵。为了突出经典诵读的主题,第二次备课在第一次的基础上加进了平仄和吟诵,我把整节课分成了读、诵、吟三大部分。从学生自由读,熟悉诗文到现代的朗读诗歌和古人的诵读诗歌,最后到吟诵,把《妈妈的爱》这首儿歌删掉,内容让看似删减了,步骤上看似清晰、明了了,实则依旧是十分繁琐,读和朗读还有诵读的环节明显重复,导致第二次试教整节课拖了8分钟,原因在于我舍不得丢下那些我认为热闹的,繁华的部分,以至于整节课情感依旧很浓,语文味依旧很淡,舍弃确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难在自己的内心,难在习惯了繁华却要回归本真。痛定思痛,在历经两次试教之后决定开始忍痛割爱,大刀阔斧地――删!

三备:繁华落尽见真淳

认真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版)》,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学应该追求朴素、自然的境界,体现真实性和有效性,让语文教学回归本色,让语文的课堂重新充满生机与活力,我们是否该冷静地想一想,我们该拿什么给学生呢?让学生上了课后留些什么呢?退去繁华回到本真我认为应该着重在优美的言语、浓厚的情感、生动的形象三方面着手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1)繁华落尽见真淳―给优美的言语

低年级学生不同于中高年级段,儿童对声、韵的敏感度非常强,诗歌语言平仄押韵、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吟诵又是最能体现诗歌的韵律美,因此在《游子吟》的教学中,放弃了繁琐的分析和讲解,就是简简单单带着孩子们用平长仄短的方式一句一句的吟诵”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学生能在诵读过程中不仅感受到一种音韵美,通过一句句诵读更能体会到母亲每一针每一线都是对儿子的担心、牵挂和祝福。

(2)繁华落尽见真淳――给浓厚的情感

第一次和第二次的备课中也有浓浓的情感,只不过那种浓浓的情感是借助多媒体营造出来的,而这一次浓浓的情感是一句一句读出来的,《游子吟》中我重点抓住了平声字的进行教学,每一个拖长音的平声字”中“、”衣“、”行“、”迟“、”言“、”春“、”晖“里面都包含浓浓的情感,在”中“字里我们吟诵出了在昏暗的灯光下穿针引线的母亲,在”衣“字中我们读出了深情凝望着母音每一针每一线的游子,在”行“字中我们诵出了儿子即将要出门远行,在”迟“字中我们读出了母亲的担忧和害怕,在”春“”晖“中我们更读出了母亲的无私和伟大。

(3)繁华落尽见真淳――给生动的形象

在一遍遍吟诵美美言语的基础上,在一遍遍吟诵浓浓情感的基础上,母亲这个伟大的形象就赫然地显现在孩子们的眼前了,没有讲解,没有泛滥的多媒体,只有读,只是读,在读中我们感受到了美美的言语,在读中我们体会到了浓浓的情感,在读中我看到了母亲那栩栩的形象。一节课下来,孩子们掌握了平声字拖长音的规律,并能运用到其它古诗当中,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退去繁华得到了是实实在在的收获。

从最初的备课到最后的定稿,这节课前前后后大改三次,小改无数,从一开始只想完成我的教学设计到后来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的转变;从一开始想着怎样把这节课上好到开始思考什么样的课才是一节优质高效的课转变;从一开始的我想上什么到学生这节课究竟能学到什么的转变。三备三改,从课型的转变到思维的转变,退去了繁华,回归了本真,我和孩子们一起收获了很多!

诵读课教学反思篇二

“国学经典诵读”成为我校的校本课程,我们年级的学生学习已有一年了,学生对我国的经典文化已有了初步了解,收到了启蒙教育,开创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诵读实践活动:每天一次固定时间的诵读,师生共同进步;每学期一次成果展示;每学期评选一次“国学小标兵”。让老师、学生在经典传统文化中去体验、去感悟、去内化,用经典的精华来滋养自己的精神世界、人生根基。“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传统文化教育犹如一道风景,带来勃勃生机,它时时唤起学生创造的灵性,奏响学生心中诗文的琴弦,激活学生的好奇心和充满激情的美好情怀,提高了师生的文化品味、审美情操与文化底蕴。“每逢佳节倍思亲”成了师生的口头禅,“李杜诗篇万口传”成了班级良好的学诗风气,校园传统文化的教育氛围日益浓厚。

小学生学习“兴趣是第一位的”,所以在经典诵读课教学方法力求趣味化,千方百计调动学生投入激情,以兴趣作为原动力。如:故事法:把经典诵读的内容改编成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用故事吸引学生探究经典、记诵经典,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画画法:有些诗形象深邃、意境悠久,可以画下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帮助记忆,效果突出,让学生通过绘画来表现自己脑海中诗的画面,从而谋求一种与众不同的理解。巧用法:让经典走进生活,在平时生活中、在作文中时不时把经典名句用出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是“经典”,感觉到诵读经典的重要性。

书要慢慢读、细细品,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了解书中的道理。在阅读教学中要力求甚解,但古代经典的学习意在提高文化底蕴,是远离功利的一种精神修养。因此它不需要学生字字会解释,句句能分析。教学目标单一,让学生开心地学,有趣地读,多多地记;学习的特点是化整为零、删繁就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学习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去“触摸”语言。

重视朗读,强调背诵,形式灵活多样:可以读出节奏、音律,可以集体读、分组读,也可以个人读。多样的诵读延续了学生的诵读热情,使得他们深深地喜爱上了诵读诗词。现在,每到开学初,孩子们总会迫不及待地问:老师,这学期我们背哪些诗啊?什么时候学啊?”看着孩子们的张张笑脸,我感到异常欣慰。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有效提高了他们的语文素养。语言快速积累。“背书,就如练字、练拳、练舞,熟能生巧,巧必由烂熟而出”。到目前为止,四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够背诵上百首经典诗词。经典诵读增强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大量诵读丰富了语言积累,增强了语感,获得了审美体验。说写能力不断提高。多样的诵读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积累,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

不乏有许多困惑,有几许收获。时间在变,但我们的信念不变,我们的行动不变,期待收获更多!

诵读课教学反思篇三

为传播国学文化,建设和谐校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我校开展了实施了“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经典诵读活动。各年级老师结合学生特点和兴趣爱好,精选喜欢的经典诗文,如《三字经》、《论语》等,以晨诵、午读、暮省的形式组织学生诵读学习经典,引领学生体味国学经典文化。本人也积极参与到了这项有意义的.活动当中,既有收获,也有困惑,下面就谈谈我的一点想法。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常引导学生学会积累与运用,让学生明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记得旧句子,也能变成新文章”的真正内涵,让学生学会博览群书,做到博闻强记。为了让学生对诵读积累经典产生兴趣。我便努力“武装自己”,在课堂上适时引经据典,兴致或场景所致,还会吟诗诵词,让学生在感受祖国语言文字魅力的同时也对老师的“见多识广”刮目相看,激发其在心里涌动起强烈的积累欲望。

对这类经典,我们需要让孩子们读,更需要让孩子们思考,还需要让孩子们感悟。通过大量诵读与讲解,学生可以深切的感触到国学的魅力,为进一步学好它做准备。在这方面要注意现代与古代的区别,做到古今一体,讲解的内容通俗易懂。在这过程中可以穿插一些小故事,也可以让同学们自己讲述一些有关的典故,以此提高大家对国学的认同感。

1、古诗词是祖国灿烂文化的经典,也是语言之精髓积淀,因此很多古诗其背景深远、意境悠远。因此很多学生对有些诗词的诵读积累也是“囫囵吞枣“式的。而我认为老师向学生交代清创作背景和诗的大意,学生在理解中去背诵古诗效果会更好。

2、每一首古诗都是一副绝妙的图画,画中有人、有物,关键是看其侧重描写的重点是什么,每一首诗其实都是一篇篇精妙绝伦的文章,要想解读其内涵。只有把图文并茂、再加合理大胆想象才能引领我们行走在美丽如画的诗文之中。因此,我在引导学生背诵古诗时,常让学生据诗的内容并利用书中插图,想象画面,指导背诵。

因此我在引领学生诵读积累经典诗文后,还对学生的积累情况、学生成果进行及时总结评价,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评价中认识自我的不足,也知道自己所取得的成绩。让学生找到诵读积累经典所带来的乐趣,找到成功的喜悦。

总之,我在教学实践中,一路探索,一路总结,一路积累,一路收获。我认为要想有效进行经典诵读教学,必须从以上几方面去努力,虽然有些措施显得肤浅,但我想只要方向是正确的,我会一直引导我的孩子前行在诵读积累经典之路上,哪怕历经艰辛与坎坷。相信,当孩子们小学毕业时,其收获的语文知识,形成的语文能力,具备的语文素养,培养的高尚情操和独特的人格魅力会灿烂绽放。

诵读课教学反思篇四

知识是最简单的事,心灵的塑造是最难的!把品德教育化为学生心灵内在的需要,经典可以做到这一点。13岁之前是一个人吸收知识最快的阶段,越小的时候越是全盘吸收,海绵式吸收。经典虽然深奥难懂,但我们不必要求学生目前都能理解,只要记到脑子里,长大了自然就理解了。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引导、帮助他们积累。在小学阶段,让学生背诵经典,6年如果能坚持下来,相信一定会硕果累累。也许在短时期内不能立刻见效,但我相信对孩子的一生,将会有深远的意义。假如我们只有一桶水,但我们要指引给孩子一条河。和孩子们一起诵读经典,一同成长,是我非常乐意做的事情。

1、做计划。如果没有了目标,也就没有了动力。计划里面包含着灿烂的前景和美好的未来。而这种前景和未来对一个人的鼓舞力量是难以估量的。为了确保经典诵读的实施,我告诉孩子,要把背诵经典当作吃饭、睡觉一样,每天一定要做,养成习惯。同位互相检查,一齐背诵,最后默写一遍。如此反复,保证每个孩子能背一篇,清一篇。

2、争取家长配合。要求孩子把在学校背诵的篇目回家背给家长听,让家长签字,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巩固所背诵的内容。第二天,小组长负责检查。

3、播放动画。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经典的内涵。我上网查找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版的经典,让学生认识到我们所背诵的经典魅力无穷。

1、记忆力得到提高。原来很多孩子背诵语文课本都觉得困难,但是经过半学期的经典背诵,他们背诵语文书的速度明显提高,也觉得白话文的背诵非常简单。

2、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孔子说“温故而知新”,我们依照这个原则背诵经典,长期的实践,让学生把这种意识渗透到平时学习中,学任何东西都是一个温故而知新的过程。另外就是反复记忆方法。学习上没有捷径可走,该记忆的东西就是要牢固记忆,大部分学生树立了这个观点。

3、找到了自信。当他们与亲戚、朋友的孩子相处时,背诵一些经典名著,他们就会有一种自豪感,这种自豪感提高了他们的自信,而且使他们更加有兴趣接着背诵下去。尤其是当家长对孩子的记忆力表示惊叹时,他们也增加了信心。

根据其他老师的经验,通过上网查询其他地方的做法,我想以后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1、充分利用黑板的一角。轮流值日,每天找一名同学把一章经典抄写在黑板的一角,让学生抬眼就可以看到,课间就可以背诵,确保一天一章背诵。

2、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以小组为单位评比,超额背诵的小组全员奖励,重重奖励组长,发挥小干部的带头作用,让他们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如果小组有一个同学拖拉,整个小组没有荣誉,以此保证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3、评选优秀家长。激励家长参与,对关心孩子经典诵读,与孩子共同背诵的家长,提出表扬,发“书香家庭”的奖状,激励一些起带头作用的孩子更加努力。

4、课前两分钟背诵。每个课前,让学生背诵一段经典静心,然后正式上课,养成习惯,让学生时刻不忘经典,营造氛围。

5、班级经常开展活动。利用班会时间或语文实践活动课的时间,组织学生排练经典诵读的活动,可以以男女生比赛、小组比赛的形式,激发孩子的兴趣。“雅言传诵文明,经典浸润人生”,这是无数有识之士的见解与共识,我们起步算是晚的。但是,要做一件事情就要努力去做好,只要有决心、有信心就能使这项活动不断改进,趋于成熟。“路漫漫其修远兮”,祝愿我们的经典诵读之路越走越宽阔!

诵读课教学反思篇五

知识是最简单的事,心灵的塑造是最难的!把品德教育化为学生心灵内在的需要,经典可以做到这一点。13、14岁之前是一个人吸收知识最快的阶段,越小的时候越是全盘吸收,海绵式吸收。经典虽然深奥难懂,但我们不必要求学生目前都能理解,只要记到脑子里,长大了自然就理解了。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引导、帮助他们积累。在小学阶段,学生背诵经典有了一定的基础,七年级再继续诵读,相信不是难事,也许在短时期内不能立刻见效,但我相信对孩子的一生,将会有深远的意义。假如我们只有一桶水,但我们要指引给孩子一条河。和孩子们一起诵读经典,一同成长,是我非常乐意做的事情。

一、具体做法。

1、做计划。如果没有了目标,也就没有了动力。计划里面包含着灿烂的前景和美好的未来。而这种前景和未来对一个人的鼓舞力量是难以估量的。为了确保经典诵读的实施,我告诉孩子,要把背诵经典当作吃饭、睡觉一样,每天一定要做,养成习惯。同位互相检查,一齐背诵,最后默写一遍。如此反复,保证每个孩子能背一篇,清一篇。

2、要求学生把背诵的经典在小组中相互背诵,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巩固所背诵的内容,小组长负责检查。

3、播放动画。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经典的内涵。我上网查找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版的经典,让学生认识到我们所背诵的经典魅力无穷。

二、学生的转变。

1、记忆力得到提高。原来很多孩子背诵语文课本都觉得困难,但是经过半学期的经典背诵,他们背诵语文书的速度明显提高,也觉得白话文的背诵非常简单。

2、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孔子说“温故而知新”,我们依照这个原则背诵经典,长期的实践,让学生把这种意识渗透到平时学习中,学任何东西都是一个温故而知新的过程。另外就是反复记忆方法。学习上没有捷径可走,该记忆的东西就是要牢固记忆,大部分学生树立了这个观点。

三、需要改进的地方。

根据其他老师的经验,通过上网查询其他地方的做法,我想以后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1、充分利用黑板的一角。轮流值日,每天找一名同学把一章经典抄写在黑板的一角,让学生抬眼就可以看到,课间就可以背诵,确保一天一章背诵。

2、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以小组为单位评比,超额背诵的小组全员奖励,重重奖励组长,发挥班干部的带头作用,让他们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如果小组有一个同学拖拉,整个小组没有荣誉,以此保证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3、课前两分钟背诵。每个课前,让学生背诵一段经典静心,然后正式上课,养成习惯,让学生时刻不忘经典,营造氛围。

4、班级经常开展活动。利用班会时间或语文实践活动课的时间,组织学生排练经典诵读的活动,可以以男女生比赛、小组比赛的形式,激发孩子的兴趣。“雅言传诵文明,经典浸润人生”,这是无数有识之士的见解与共识,我们起步算是晚的。但是,要做一件事情就要努力去做好,只要有决心、有信心就能使这项活动不断改进,趋于成熟。“路漫漫其修远兮”,祝愿我们的经典诵读之路越走越宽阔!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