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演讲稿>永远的歌声教学设计一等奖 永远的歌声教学设计(大全8篇)

永远的歌声教学设计一等奖 永远的歌声教学设计(大全8篇)

时间:2023-10-12 19:12:36 作者:字海 永远的歌声教学设计一等奖 永远的歌声教学设计(大全8篇)

提纲是指在撰写文章或演讲时,为了使内容更加有序和有条理而列出的概括性文字。提纲的编写需要注重内容的层次和逻辑性,不宜过于笼统或过于细节化。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提纲示例,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灵感。

永远的歌声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一

这是s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温暖的回忆中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学习的要求是:要注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品味文章的精彩语句,揣摩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的。

本文记叙了童年时代的我因老师嗓子突然哑了,唱不出好听的歌,还一声一声的咳嗽,于是和小伙伴二牛、二兰、石花冒着危险为生病的老师上山采药、下河捉鱼的故事。表达了师生间的情谊,体现了我们对老师诚挚的敬爱之情。

本文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深刻表现了人物的思想感情。

指导学生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文中人物的精神品质和思想感情。抓住文中一些含义深刻、饱含深情的句子,引导学生自我感悟,悟情悟理。

1、 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件,抓住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

2、了解文章首尾呼应的写法。

1、 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描写了解人物形象。

2、 画出含义深刻、饱含深情的句子,在阅读中进行思考和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感受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爱,培养学生尊敬、热爱老师的优秀品德。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爱。

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件,抓住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情感的方法。

1、快速阅读,划分层次,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通过人物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搜集尊师的小故事。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1课《永远的歌声》,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生字词语,理清了层次,并且知道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谁来说说它的主要内容?(本文记叙了童年时代的我因老师嗓子突然哑了,唱不出好听的歌,还一声一声的咳嗽,于是和小伙伴二牛、二兰、石花冒着危险为生病的老师上山采药、下河捉鱼的故事。表达了师生间的情谊,体现了我们对老师诚挚的敬爱之情。)

全班交流:

(我们这些山乡的孩子非常热爱老师、敬佩老师,认为老师是最好的人。)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3、课件出示:

不知为什么,老师的嗓子突然嘶哑了,不但唱不出好听的歌儿来了,还咳嗽,一声接一声。

放学的路上,二牛拽着我,悄悄的问:是男子汉吗?是,明天就跟我进东山去!我知道东山石沟里有样草药叫烟袋锅花,专治咳嗽,老师一吃准好。我马上想起大人告诫的东山不能去,山里有狼,可还是立即使劲地点了点头。

(1)指名读,其他人思考: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孩子们热爱老师,老师的点滴变化他们都能感受到,并且为老师的咳嗽着急。这体现了孩子们对老师的爱。)

(2)为什么我明知东山有狼,还是立即使劲点了点头?

(老师嗓子哑了,学生很着急,想尽一切办法为老师治病;感受到学生对老师的爱)

(3)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练习朗读。

4、全班交流下水抓鱼的经过。

(抓住摸、捉、追、堵、甩、穿等动作词体会孩子们想尽一切办法抓小鱼的行为,这都体现了他们对老师的深情。)

5、指导观看课本图片。

(1) 图上画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老师又是怎样做的?(练习说话)

(2) 当孩子们委屈地献上自己为老师采的采药、抓的小鱼时,老师为什么楼住我们脏乎乎的身子,哭了?(学生们的童真和深情感动了老师。)

7、小结:学生纯真而深厚的感情感动了老师,感动了家长,也感动了他们自己,以至于多年以后回想起来,依然是那样的美好。

8、 带着自己的理解阅读全文。

设计意图或说明:抓住重点词句,通过对几个孩子的动作、语言的分析,了解他们为了老师不顾一切的精神,体会他们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1、自由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部分,你有什么发现?

(都提到了童年的一些歌,首尾呼应,文章结构更加完整。)

2、我们可以在自己的作文中运用这种首尾呼应的方法。

3、小组讨论:课文为什么会以《永远的歌声》为题呢?

4、小结:歌声是老师留给我们的,尽管它早已离我们远去,但却化为了美好的记忆,那诚挚的师生情感在同学们的心里永生难忘。

设计意图或说明:学习写作方法,练习运用。

你在生活中和老师之间发生过什么感人的事情吗?你为老师做过什么有意义的事吗?请写一写,试着运用首尾呼应的方法。

1、朗读最使你感动的段落。

2、阅读有关尊师的小故事。

11、 永远的歌声

采草药 抓小鱼

不顾危险只为老师

永远的歌声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二

蔡佳

一、 导入

海上

二、 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就让我们也回到1920年的那个海上的夜晚,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出示文字,生齐读并指生说)马金纳乘坐的轮船不幸在海上触礁了,所有人都落水并拼命挣扎。

3、这勇敢的小姑娘所唱出的歌声又是怎样的呢?请孩子们找出文中两处描写小姑娘歌声的句子。齐读。a、突然,远处海面上隐隐约约传来断断续续的歌声。为什么歌声会隐隐约约、断断续续?因为距离很远,所以声音才会隐隐约约,小姑娘唱歌时不时会被浪花淹没,所以会断断续续。b海风把她清脆、激昂的歌声传播到更远的地方。老师这儿有一句和它不一样的句子,孩子们读一读、比一比,看看那句话更好?(出示句子)海风把她的歌声传播到更远的地方。生说。在这个时候的人们需要的是鼓励,清脆、激昂两个词语正好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

4、如果你是马金纳,在已经要绝望的时候,突然听到这样清脆、激昂的歌声,你会有什么感觉?充满力量、兴奋。让我们一起来将马金纳这种既兴奋又充满力量的心情读出来。生齐读。这歌声也使得远处的人们像马金纳一样聚拢过去。

三、学习课文最后一部分

歌声吸引所有落水的人向小姑娘聚拢过去,请孩子们自读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故事的结果是什么?大家都得救了。为什么大家最后都得救了?因为歌声,为什么这么说?歌声给人们增添了勇气和信心。请你们也怀着感谢的心情来读读这句话。生齐读。那面对这样一位用歌声救人的小姑娘,你想对她说点什么?生自由说(围绕感谢和学习)

三、 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位年龄虽小,但是却勇敢坚强的小英雄,希望孩子们以后在遇到困境的时候也学习这位小姑娘沉着冷静、遇事不慌张的品质,做生活的强者、英雄。

永远的歌声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三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吗?下面老师就请你们来听几段音乐。你们听听,这是怎样的歌声?(播放音乐)

出示()

()的歌声

()

2、师:这是今天的歌声带给我们的感觉,那生活中,歌声还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3、师:看来音乐和我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

出示课题歌声(齐读)

二、新授课文理解词句

过渡:刚才有同学说歌声能救人,那到底是怎样的歌声呢?为什么说能救人命呢?我们不急着回答,先一起来读读课文。

(一)反复诵读整体感知

1、师:请同学们认真的把课文读一遍,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做到不、加字、不漏字,并给课文标上小节号。

师:课文有几小节?

学生:手势表示。

3、出示马金纳乘坐的轮船(),他(),绝望了。这时候,小姑娘用她()、()的歌声()了人们的()和(),是歌声救了大家。

(1)师:请同学们先读一读这个填空。

(2)师:能不能读了课文,自己完成填空,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师:谁能来说说这个填空怎么做?(火车继续往下开)

(4)师:在这个填空中有四个生字,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触:读这个字要注意什么?(翘舌音)开火车读

绝:

脆: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换部首)

增:读时要注意?(平舌音也是后鼻音)指名读、齐读、分析字形、书空。

添:写右边时要注意什么?谁能有好方法记住这个点?(加上一点就是添)老师还要提醒大家写着两点时要从左往右写。请你在桌子上写一遍。

(5)师:这段话中还有一个词语“筋疲力尽”,“筋疲力尽”是什么意思呢?读读第一小节,你们就能找到答案。(读第一节)

4、出示过了很长时间,马金纳已经筋疲力尽,救生船却还是没有来。马金纳绝望了,他再也没有力气继续游了。

(1)师:对呀!课文中谁筋疲力尽了?

生答:马金纳。

师:他再也„„

生答:没有力气游了。

师:马金纳绝望了,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绝望”是什么意思吗?

生答:一点希望也没有。

(2)师:是呀,他一点希望都没有了,谁能读读这句话?

评价:你读对了,可我还是没有听出绝望的感觉。

你读得真有感情,好像让我看到了马金纳落入海中绝望的样子。

师:我们学着他的样子,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5、我们再来看看这个填空,请女同学读一读,男同学读,一起读,这就是这篇课文的主要意思。

(二)诵读课文理解词句

1、师:刚才我们读了课文知道是小姑娘用歌声拯救了大家,那课文是怎样描写歌声的呢?请同学们轻声读读第二、第三小节,用“——”划出描写歌声的句子。

出示突然,远处海面上隐隐约约传来断断续续的歌声。

海风把她清脆、激昂的歌声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教学:隐(前鼻音)

聚:(“聚拢”的近义词、反义词)

2、师:我们先来看第一句。(请2、3位学生读)

(1)师:

“隐隐约约”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谁能换个词语说一说?

生答:模模糊糊

师:谁能学着隐隐约约、断断续续、模模糊糊这些词语的样子再来说几个?

生答:因为距离远,当时风浪很大,马金纳也已经筋疲力尽,没有力气了。

师:是呀,他当时已经筋疲力尽,再也没有力气游了,所以他听到的歌声是——。

生答:隐隐约约、断断续续。(请学生读,齐读)

(3)师:此时的马金纳绝望了,浑身没有一点力气,这时,他突然怎样了呢?

出示马金纳顿时觉得浑身有了力量,拼命朝着歌声游去。

(4)指导朗读。

师:当筋疲力尽的马金纳听到隐隐约约、断断续续的歌声,顿时读下去——。

学生读:觉得浑身有了力量,拼命朝着歌声游去。

出示:拓展部分

师:同学们,马金纳顿时有了力气啊,我们把这句话再读一读。

学生读。

师:他是拼命游的呀!谁能读出拼命的语气?(评价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马金纳正拼命游的样子齐读)

3、师:不久,马金纳看到什么呢?

生读。

教学:罩(翘舍音)

妇:(复习“女”字旁的字基本上和“女”有关)

抹:(右边第一横长,第二横短)

师:她一次又一次怎样呢?

生读

出示她一次又一次从浪花中冒出头来,用手抹一抹脸上的海水,又唱起来。

师:请同学们读读这句句子,想象一下,这个小姑娘所处的环境是怎样的?(你能联系前面的课文具体说说这是怎样的恶劣环境?对呀,成人的马金纳都已经筋疲力尽,想想这个不满10岁的小姑娘又会是怎样的处境呢?)

个别读(指名读)。

师:这真是个勇敢、顽强的小姑娘(齐读这句话)

4、师:正是因为她一次又一次从浪花中冒出头来,不停地唱歌,所以海风

出示海风把她清脆、激昂的歌声传播到更远的地方。(齐读)

出示:海风把她清脆、激昂的歌声传播到更远的地方,远处的人们隐隐约约听到歌声,一位妇女激动地说:“”;一个小男孩大叫:“”;一位快要冻僵的老先生哆哆嗦嗦地说:“”。于是,( )。

指名读最后一节。

交流。

谁说歌声不能救人,就是小女孩的歌声救了大家。

引读:小女孩的歌声,不仅给人们——,还——,所以这歌声是——。

三、拓展说话,写字教学。 课文中的歌声可以救人,请你说说歌声还能给人们带来什么?

四、总结全文指导书写

1、通过学习课文,我们知道了小姑娘用自己清脆、激昂的歌声增添了人们的勇气和力量,是歌声救了大家。

2、读词语

3、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第22课歌声,知道了一个小姑娘在落入大海后,不仅用歌声鼓励自己,鼓励马金纳,还鼓励了所有落水的人,使听到歌声的人都得救了,这真是救命的歌声呀!

五、拓展

《歌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认字14个,写9个,继续练习独立识字。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想想“人们为什么感谢这位小姑娘”。体会小姑娘的乐观、镇定、不向命运屈服的勇气。

3、 在大致理解的基础上积累成语“筋疲力尽”、“隐隐约约”。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姑娘镇定、乐观、不向命运屈服的勇气。

三、教学准备 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1920年的那个夜晚,对于马金納和和同乘一条船的人来说,是一个有着生死考验的夜晚,今天让我们去看看那个夜晚。

二、理解课文,体会小姑娘镇定勇敢不向命运屈服的精神

(一)体验沉船后绝望的环境

1、播放《泰坦尼克号》片断

你能用几句话来描述一下沉船后的情景吗?

生:沉船后人们都拼命地挣扎,非常惊慌,非常害怕。 生:沉船后,惊叫声、呼喊声,救命声、哭声混成一片。

2、体会马金纳的绝望

(绝望)

师:马金納为什么绝望了呢?请你默读第一自然段,找出马金納绝望的原因。 (a、 轮船是在夜间沉没的,茫茫的大海上白天想遇到救生船都不容易,晚上就更难了。

(c、 马金納此时已经绝望了,他对生的希望已经破灭了。理解“绝望”

3、师:此时马金納会怎么想?

生:茫茫大海没有尽头,看来我要葬身大海了。

生:我一点力气也没有了,不被冻死、饿死,也会被风浪卷走的。

生:我对生存不报希望了。

4、师引语:是啊,周围一片黑暗,海面雾气笼罩,海水冰冷刺骨,不知该往哪个方向游,也已经没有力气游了,此时马金納感到孤立无援、心灰意冷。他绝望了,他丧失了求生的勇气和信心,他向命运屈服了。一个人如果向命运屈服了,那他只能任由死神摆布,等待他的只有死亡。

1、师:然而就是在这个时候,在马金納绝望的时候,他听到了了什么? 生:歌声

师:还有什么样的歌声?(教师相机板书:隐隐约约、断断续续、清脆、激昂)

2、师:我们一起读读,(学生读什么样的歌声)。

课件出示:突然,远处海面上隐隐约约传来断断续续的歌声。

师:知道隐隐约约、断断续续什么意思吗?为什么是隐隐约约传来?为什么是断断续续?

生:因为可能马金納离小姑娘比较远,所以听起来不可能很清楚所以就隐隐约约听见。

生:我从这句话中知道为什么是断断续续的,因为海浪不停地打过来,所以小姑娘“一次又一次从浪花中冒出头来,用手抹一抹脸上的海水,又唱起来。”当海浪盖过小姑娘的头时,她不能呼吸;当她钻出头来时,她不但要呼吸,还要唱歌,所以她是上气不接下气,唱得断断续续。

师:说得真好,正因为这样所以才是隐隐约约的歌声、断断续续的歌声。

3、师:读书不能只读表面意思,

课件出示:在雾气笼罩的海面上,几个妇女正抱着一根圆木游着,一个不满10岁的小姑娘在她们中间,正在高声歌唱。她一次又一次从浪花中冒出头来,用手抹一抹脸上的海水,又唱起来。

生:我从“一次又一次”感觉到小姑娘很勇敢,她一次又一次的从海浪中冒出头来,不止一次的从浪花中冒出头来。

师:说的真好!看屏幕:两个句子对比a、她一次又一次从海浪中冒出头来。

b、她一次又一次从海浪中露出头来。

体会一下有什么不同,哪个效果更好,好在哪里?

生:冒更好点,因为“冒出”比“露出”要困难,就更能体现小姑娘的勇敢,坚强不屈。

生:我也感到小姑娘很勇敢,我是从“她用手抹一抹脸上的海水,又唱起来。”体会到的。

师 :你从这句话的那个词语体会出小姑娘的勇敢?

生:“又”,小姑娘很坚强,很勇敢,海水打在她的脸上,她抹一抹,再唱,再打在她的脸上,她抹一抹再唱,就是不屈服。

师:海水打在她的 脸上多少次?最终小姑娘还在唱吗? 生:无数次,还在唱。

师:a、多么勇敢,坚强的小姑娘啊,可是这里有一个“抹一抹”这是小姑娘的什么描写?(动作)

b、她是怎样抹一抹,轻轻的,慢慢的,还是怎样抹一抹?谁能做一做?(使劲的抹一抹)(找个同学到前面做)

c、脸上会是什么样的表情?(一脸的坚强,一脸的不屈服)

d、从她的动作和表情上我们看出了她的坚定,她的顽强,她的不屈不挠。现在让我们全体起立,边做小姑娘的动作边读出小姑娘的精神。

(前面做动作的同学回答问题)

(我要用我的歌声给大家勇气,我要用我的歌声给救生船传去信息,让他们来就我们。)

师:你会对一次又一次把你压下去的海浪,一次又一次打在你脸上的海浪你说什么呢?

生:海浪你尽管来吧,我不会怕你的

生:让海浪来的更猛烈些吧,人类坚强的意志,一定会打败你的。

师:说得真好,你请回,同学们小姑娘面对要夺去她生命的海浪,面对一次又一次把她压下去的海浪,小姑娘是怎么表现的?一起说。

多么镇定勇敢,藐视死亡,不向命运屈服的小姑娘,让我们再读这几句话,让听到你的朗读的人都体会到小姑娘顽强。齐读 现在你知道为什么是激昂的歌声了吧?(激昂:激动昂扬)

师:要想把课文理解的透彻,我们不但要学会抓住重点词语去理解,还要学会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还要学会对比。

在这里让我们把小姑娘和马金納对比一下,和远处的人们对比一下,你有什么要说的?你是不是又一次感到小姑娘的不平凡。是啊,当一般人绝望的时候她能满怀信心,当一般人筋疲力尽的时候,她还能坚持抗争,当一般人感到孤立无援的时候,她还能高声歌唱,这就是一个高于常人的小姑娘。

三、理解小姑娘的歌声是救命的歌声。

师:这就是绝望中的马金納听到的歌声,这就是绝望中的马金納看到的情景,请同学们想一想:

课件出示:

马金納隐隐约约听到断断续续的歌声,他想( ),想到这,马金納顿时觉得浑身有了力量,拼命朝着歌声游去。 马金納看到雾气笼罩的海面上,几个妇女正抱着一根圆木游着,一个不满10岁的小姑娘在她们中间,正在高声歌唱。她一次又一次从浪花中冒出头来,用手抹一抹脸上的海水,又唱起来,马金納想( )。

课件出示:海风把她清脆、激昂的歌声传播的更远的地方,远处的人们隐隐约约听到歌声,一位妇女激动地说:“ 。” ;一位男孩大叫:“ 。” 一位快要冻僵的老先生颤巍巍地说:“ 。”

于是他们也像马金納一样朝着歌声聚拢过来了。

理解“激昂”、“聚拢”

在小姑娘的歌声的激励下,最终怎么样了呢?让我们一起读最后以自然段。

理解“终于”说明了什么?可不可以去掉?

课件出示:填空大家从内心感谢这位小姑娘,是她,用自己的( ),给人们增添了( ),是( )救了大家。

师:课文最后说是歌声救了大家,为什么?用“因为……所以……”回答

(没有小姑娘的歌声,救生船很难发现遇难的人们,也很难找到零零散散的遇难人,没有小姑娘的歌声,绝望的人们再也没有勇气和力量继续挣扎下去,所以说“是歌声救了了大家”。小姑娘给予遇难人们的,不久是生命,而且是一种精神,是面对困境应有的态度和作为。那些获救的人们,一生一世都会从这次历险中汲取力量的。

师:现在你明白了为什么是隐隐约约的个歌声、断断续续的歌声、清脆的歌声、激昂的歌声了吗?如果除了隐隐约约的歌声、断断续续的歌声、清脆的歌声、激昂的歌声,老师再让你给歌声加个形容词的话,你想加个什么样的歌声?(救命的歌声)

四、与小姑娘对话

师:此时,你想对小姑娘说些什么? 小姑娘听到你的话会怎么说?

五:联系实际

永远的歌声教学设计一等奖篇四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运用联想的方法读懂课文。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能随文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3、知道为什么小姑娘可以救大家,正确理解“英雄”的概念

教学重点: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学习运用联想的方法读懂课文。

2、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教学难点:知道为什么小姑娘可以救大家,正确理解“英雄”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齐读课题

3、现在我们来回忆课文内容,谁能根据老师的提示语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述了在轮船沉没后,__________用__________拯救了大家的事。

(谁)(什么)

课文讲述了在轮船沉没后,__________用__________拯救了大家的事。课文讲述了————————————————————————的事。

4、围绕课文的主要内容,你最想知道什么?

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这个真实的故事。

二、理解课文,体会小姑娘镇定勇敢不向命运屈服的精神

(一)体验沉船后绝望的环境

1、教师语:故事发生在1920年,马金纳乘坐着一艘轮船准备回到自己的家乡。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会遇到一场灾难。轮船在一个夜晚碰到了一块大礁石。(课件播放视频)

2、这时,船上的人们的表现是什么样的?翻开书,谁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4、出示词卡:挣扎指名读,分析,这两个字中都带有提手旁,你能猜出这个词的意思吗?带着体会再读。人们都在拼命的想获得生的希望,谁再来读一读这句话,放入句中读。

6、人们都已经一点力气都没有了,救生船还是没有来,马金纳怎样了?我们一起来读最后一句话。

7、已经绝望的马金纳这时会想些什么呀?

8、带着你的感受,我们一起再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二)、体会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不向命运屈服的勇气

我们真替这些落水的人们担心呀,然而,正在这时候,你们听,远处隐隐约约的传来:

1、课件播放一段歌声

2、就在你绝望的时候,听到这样的歌声,你想到了什么?

3、课件出示课文第二段话,指导读句子:马金纳顿时觉得浑身有了力量,拼命朝着歌声游去。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请你带着自己的体会去读。

4、这样让人充满希望的歌声是什么样的呢?谁来读一读?

5、什么是隐隐约约?再读读轻一些

6、把这两个词语放回到句子中,再读

7、老师现在特别想知道为什么歌声会是断断续续的?你能告诉我吗?

8、课文中也有一句话是在描写歌声为什么是断断续续的,默读,找出来。

10、读词语:一次又一次、又

11、你从一次又一次,又,体会到什么?把你的体会和同桌说说

12、全班汇报,教师相机板书:勇敢坚持镇静

13、带着你的体会读好这句话

14、多么了不起的小姑娘,多么了不起的歌声啊,让我们再次充满敬佩的读齐读

(三)、理解小姑娘的歌声是救命的歌声。

1、小姑娘深深的打动了我们每一个人,让我们再来听一听她的歌声(课件播放一段歌声)

2、教师泛读:海风把她清脆、激昂的歌声传播的更远的地方,远处的人们像马金纳一样聚拢过来了。

3、抽读

4、齐读:让我们一起把这歌声传得远一些,更远一些

5、在小姑娘歌声的指引下,最终怎么样了呢?让我们一起读最后一自然段。

6、获救后的人们会对小姑娘说些什么呢?

7、老师也有话想对小姑娘说,你能根据提示语帮老师把话补充完整吗?

课件出示:

小姑娘,如果没有你的歌声,

救生船就——————————————。(怎们样)

小姑娘,如果没有你的歌声,

人们就——————————————。

(怎么样)

这就是小姑娘能够救大家的原因,老师觉得她真了不起。

四、升华主题

2、联系地震的实例,让学生懂得什么是英雄。

3、教师总结

五、课堂作业:听写本课词语

板书设计:

歌声挣扎勇敢筋疲力尽坚持绝望镇静

永远的歌声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五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主要写了童年时“我”和二牛、二兰、石花为生病的老师上山采药的事,表达了“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认识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掌握“淙淙”、“龇牙咧嘴”、“鼻涕”、“剃头”、“小辫儿”、“拽住”、“吆喝”等词语。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爱,教育学生树立尊敬、热爱老师的优秀品德。

帮助学生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件,抓住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爱。 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掌握“淙淙”、“龇牙咧嘴”、“鼻涕”、“剃头”、“小辫儿”、“拽住”、“吆喝”等词语。

2、初读课文,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看到这个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这是谁的歌声?为什么说这歌声是永远的?文章中的故事和歌声有什么关系?…请带着你的问题,开始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划出生字、生词,借助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字义或词义。

2、全体反馈交流自学生字情况。(略)

3、指名读全文,想想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交流:指名说——补充说——教师小结

4、再读课文,找出文章中描写事件的部分。

交流:第2——10自然段

三、初读质疑。

自由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交流:学生针对课文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梳理问题。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

第二、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爱,教育学生树立尊敬、热爱老师的优秀品德。

2、帮助学生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件,抓住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课文。

回忆,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略)

二、回应学生课前质疑问题:

1、文章为什叫做《永远的歌声》?

2、当“我们”向老师献上草药和小鱼的时候,老师为什么搂着“我们”哭了?

这节课就结合这两个问题进行学习。

三、精读课文,感悟理解。

(一)学习第一层,体会孩子对老师的喜爱之情。

1、默读2——5自然段,找出与老师有关的语句,读读这些句子,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全班交流: 语句:

(1)“我们的老师是个从城里来的女学生……又漂亮。” (2)“她用好听的嗓音教我们唱……小歌剧。”

(3)“我还和姐姐争论过……还是我们老师长的好听。” (4)“我说,……天下第一好。”

感受:“我们”这些山乡的孩子对老师非常热爱。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孩子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自由读——指名读

(二)学习第二层,进一步感受学生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1、自由读6、7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全班交流:

感悟:

(1)明知进山有危险,还要进山为老师采药,体会到学生对老师的爱。

(2)老师嗓子哑了,学生很着急,想尽一切办法为老师治病,感受到学生爱老师。

3、练习有感情朗读。

同桌分角色对读第7自然段,读出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同桌对读——指名朗读

(三)学习第三层,感受师生情。

1、自由读8——10自然段,哪句话最令你感动?为什么?

2、全班交流:

教师小结:从学生的一连串抓鱼的动作中,我们感受到了他们对老师浓浓的爱。

自由读——指名读 (2)第9自然段。

师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训练:

孩子们为老师抓鱼忘记了一切,全然没有发现自己身边隐藏的危险,因为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 (3)当孩子们委屈地献上自己为老师采的草药、抓的小鱼时,老师为什么搂住“我们”脏乎乎的身子,哭了? 变换角色体会:

如果此时你就是那位深受学生爱戴的教师,看到学生这样的表现,你会怎样说,怎样做呢?

学生可以表演的形式进行汇报。

教师小结:

是啊,学生们的童真感动了老师,感动了家长,也同样感动了他们自己,以至于多年以后回想起来,依然是那样的美好。

四、学习开头和结尾,体会写法。

1、自由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部分,你发现了什么?

(首尾呼应,文章结构更加完整)

要求学生要说出体现首尾呼应的语句。

小组讨论——全体交流

(要点:歌声是老师留给我们的,但那遥远的歌声已化为美好的记忆,那诚挚的师生情感留在了同学们的心里,永生难忘。)

五、布置作业:

1、完成熟后练习3。

2、朗读最使你感动的段落。

板书设计:

11、 永远的歌声 永生难忘

首尾呼应

教学后记

本课我主要是抓住“怎么读——为什么——悟真情”这三个主要环节,带领学生理解感悟,并树立起尊敬、热爱老师的优秀品德。

1、理解“歌声”,认为歌声里包含着什么?说清楚课文中是用怎样的语句来写,你是如何体会到的。(找到叩询文本的钥匙) 2 、摘录词语,抓住一个细节,一个亮点。如我和二牛干脆下水抓鱼的场面:(摸呀 捉呀 追呀 堵呀 )读词,你仿佛听到了怎样的声音?(教学中学生读得平平,没有意识到这四个人物动作的关键词在文中起的作用和领会作者的用词凝练。我就以声传情,以趣生情,以情悟情。

永远的歌声教学设计一等奖篇六

这是s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温暖的回忆中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学习的要求是:要注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品味文章的精彩语句,揣摩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的。

本文记叙了童年时代的我因老师嗓子突然哑了,唱不出好听的歌,还一声一声的咳嗽,于是和小伙伴二牛、二兰、石花冒着危险为生病的老师上山采药、下河捉鱼的故事。表达了师生间的情谊,体现了我们对老师诚挚的敬爱之情。

本文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深刻表现了人物的思想感情。

指导学生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文中人物的精神品质和思想感情。抓住文中一些含义深刻、饱含深情的句子,引导学生自我感悟,悟情悟理。

1.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件,抓住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

2.了解文章首尾呼应的写法。

1.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描写了解人物形象。

2.画出含义深刻、饱含深情的句子,在阅读中进行思考和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感受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爱,培养学生尊敬、热爱老师的优秀品德。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爱。

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件,抓住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情感的方法。

1.快速阅读,划分层次,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通过人物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搜集尊师的小故事。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1课《永远的歌声》,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生字词语,理清了层次,并且知道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谁来说说它的主要内容?(本文记叙了童年时代的我因老师嗓子突然哑了,唱不出好听的歌,还一声一声的咳嗽,于是和小伙伴二牛、二兰、石花冒着危险为生病的老师上山采药、下河捉鱼的故事。表达了师生间的情谊,体现了我们对老师诚挚的敬爱之情。)

全班交流:

(我们这些山乡的孩子非常热爱老师、敬佩老师,认为老师是最好的人。)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3.课件出示:

不知为什么,老师的嗓子突然嘶哑了,不但唱不出好听的歌儿来了,还咳嗽,一声接一声。

放学的路上,二牛拽着我,悄悄的问:是男子汉吗?是,明天就跟我进东山去!我知道东山石沟里有样草药叫烟袋锅花,专治咳嗽,老师一吃准好。我马上想起大人告诫的东山不能去,山里有狼,可还是立即使劲地点了点头。

(1)指名读,其他人思考: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孩子们热爱老师,老师的点滴变化他们都能感受到,并且为老师的咳嗽着急。这体现了孩子们对老师的爱。)

(2)为什么我明知东山有狼,还是立即使劲点了点头?

(老师嗓子哑了,学生很着急,想尽一切办法为老师治病;感受到学生对老师的爱)

(3)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练习朗读。

4.全班交流下水抓鱼的经过。

(抓住摸、捉、追、堵、甩、穿等动作词体会孩子们想尽一切办法抓小鱼的行为,这都体现了他们对老师的深情。)

5.指导观看课本图片。

(1)图上画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老师又是怎样做的?(练习说话)

(2)当孩子们委屈地献上自己为老师采的采药、抓的小鱼时,老师为什么楼住我们脏乎乎的身子,哭了?(学生们的童真和深情感动了老师。)

7.小结:学生纯真而深厚的感情感动了老师,感动了家长,也感动了他们自己,以至于多年以后回想起来,依然是那样的美好。

8.带着自己的理解阅读全文。

设计意图或说明:抓住重点词句,通过对几个孩子的动作、语言的分析,了解他们为了老师不顾一切的精神,体会他们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1.自由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部分,你有什么发现?

(都提到了童年的一些歌,首尾呼应,文章结构更加完整。)

2.我们可以在自己的作文中运用这种首尾呼应的方法。

3.小组讨论:课文为什么会以《永远的歌声》为题呢?

4.小结:歌声是老师留给我们的,尽管它早已离我们远去,但却化为了美好的记忆,那诚挚的师生情感在同学们的心里永生难忘。

设计意图或说明:学习写作方法,练习运用。

你在生活中和老师之间发生过什么感人的事情吗?你为老师做过什么有意义的事吗?请写一写,试着运用首尾呼应的方法。

1.朗读最使你感动的段落。

2.阅读有关尊师的小故事。

11.永远的歌声

采草药抓小鱼

不顾危险只为老师

永远的歌声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七

这是s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温暖的回忆中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学习的要求是:要注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品味文章的精彩语句,揣摩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的。

本文记叙了童年时代的我因老师嗓子突然哑了,唱不出好听的歌,还一声一声的咳嗽,于是和小伙伴二牛、二兰、石花冒着危险为生病的老师上山采药、下河捉鱼的故事。表达了师生间的情谊,体现了我们对老师诚挚的敬爱之情。

本文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深刻表现了人物的思想感情。

指导学生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文中人物的精神品质和思想感情。抓住文中一些含义深刻、饱含深情的句子,引导学生自我感悟,悟情悟理。

1、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件,抓住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

2、了解文章首尾呼应的写法。

1、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描写了解人物形象。

2、画出含义深刻、饱含深情的句子,在阅读中进行思考和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感受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爱,培养学生尊敬、热爱老师的优秀品德。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爱。

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件,抓住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情感的方法。

1、快速阅读,划分层次,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通过人物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搜集尊师的小故事。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1课《永远的歌声》,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生字词语,理清了层次,并且知道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谁来说说它的主要内容?(本文记叙了童年时代的我因老师嗓子突然哑了,唱不出好听的歌,还一声一声的咳嗽,于是和小伙伴二牛、二兰、石花冒着危险为生病的老师上山采药、下河捉鱼的故事。表达了师生间的情谊,体现了我们对老师诚挚的敬爱之情。)

全班交流:

(我们这些山乡的孩子非常热爱老师、敬佩老师,认为老师是最好的人。)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3、课件出示:

不知为什么,老师的嗓子突然嘶哑了,不但唱不出好听的歌儿来了,还咳嗽,一声接一声。

放学的路上,二牛拽着我,悄悄的问:是男子汉吗?是,明天就跟我进东山去!我知道东山石沟里有样草药叫烟袋锅花,专治咳嗽,老师一吃准好。我马上想起大人告诫的东山不能去,山里有狼,可还是立即使劲地点了点头。

(1)指名读,其他人思考: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孩子们热爱老师,老师的点滴变化他们都能感受到,并且为老师的咳嗽着急。这体现了孩子们对老师的爱。)

(2)为什么我明知东山有狼,还是立即使劲点了点头?

(老师嗓子哑了,学生很着急,想尽一切办法为老师治病;感受到学生对老师的爱)

(3)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练习朗读。

4、全班交流下水抓鱼的经过。

(抓住摸、捉、追、堵、甩、穿等动作词体会孩子们想尽一切办法抓小鱼的行为,这都体现了他们对老师的深情。)

5、指导观看课本图片。

(1)图上画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老师又是怎样做的?(练习说话)

(2)当孩子们委屈地献上自己为老师采的采药、抓的小鱼时,老师为什么楼住我们脏乎乎的身子,哭了?(学生们的童真和深情感动了老师。)

7、小结:学生纯真而深厚的感情感动了老师,感动了家长,也感动了他们自己,以至于多年以后回想起来,依然是那样的美好。

8、带着自己的理解阅读全文。

设计意图或说明:抓住重点词句,通过对几个孩子的动作、语言的分析,了解他们为了老师不顾一切的精神,体会他们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1、自由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部分,你有什么发现?

(都提到了童年的一些歌,首尾呼应,文章结构更加完整。)

2、我们可以在自己的作文中运用这种首尾呼应的方法。

3、小组讨论:课文为什么会以《永远的歌声》为题呢?

4、小结:歌声是老师留给我们的,尽管它早已离我们远去,但却化为了美好的记忆,那诚挚的师生情感在同学们的心里永生难忘。

设计意图或说明:学习写作方法,练习运用。

你在生活中和老师之间发生过什么感人的事情吗?你为老师做过什么有意义的事吗?请写一写,试着运用首尾呼应的方法。

1、朗读最使你感动的段落。

2、阅读有关尊师的小故事。

11、永远的歌声

采草药抓小鱼

不顾危险只为老师

永远的歌声教学设计一等奖篇八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爱,教育学生树立尊敬、热爱老师的优秀品德。

2、帮助学生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件,抓住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爱,教育学生树立尊敬、热爱老师的优秀品德。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件,抓住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 教学流程:

一、督预示标:

1、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永远的歌声》

2、预习展示。 我会读

淙淙 龇牙咧嘴 鼻涕 剃头 小辫儿 拽住 吆喝

3、说说预习中不理解的问题。

4、结合检查时学生的质疑,出示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爱,教育学生树立尊敬、热爱老师的优秀品德。

2、帮助学生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件,抓住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自学梳理:

按照自学提纲,带着问题学习课文。 自学提纲:

1、默读2——5自然段,找出与老师有关的语句,读读这些句子,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当“我们”向老师献上草药和小鱼的时候,老师为什么搂着“我们”哭了?

3、文章为什叫做《永远的歌声》?

三、小组答疑:

1、小组长主持,小组成员将自己的学习成果讲给其他同学听。

2、推选本组代表,准备展示问题。

四、展示评价

(一)学习第一层,体会孩子对老师的喜爱之情。

1、默读2——5自然段,找出与老师有关的语句,读读这些句子,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出示课件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孩子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二)学习第二层,进一步感受学生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1、自由读6、7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全班交流,出示课件

3、练习有感情朗读。

同桌分角色对读第7自然段,读出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同桌对读——指名朗读

(三)学习第三层,感受师生情。

1、自由读8——10自然段,哪句话最令你感动?为什么?

2、全班交流:

从学生的一连串抓鱼的动作中,我们感受到了他们对老师浓浓的爱。 自由读——指名读

3、读第9自然段。

4、当孩子们委屈地献上自己为老师采的草药、抓的小鱼时,老师为什么搂住“我们”脏乎乎的身子,哭了? 变换角色体会:

四、学习开头和结尾,体会写法。

1、自由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部分,你发现了什么? (首尾呼应,文章结构更加完整)

2、师问:课前有同学提出文章为什么以《永远的歌声》作为题目,现在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吗? 小组代表发言,师指导 (要点:歌声是老师留给我们的,但那遥远的歌声已化为美好的记忆,那诚挚的师生情感留在了同学们的心里,永生难忘。)

五、联系拓展: 诗歌欣赏

老师,您辛苦了

是谁——把无知的我们领进宽敞的教室,教给我们丰富的知识?

是您!老师!

您用辛勤的汗水, 哺育了春日刚破土的嫩苗。

是谁——把调皮的我们 教育成能体贴帮助别人的人?

是您!老师!

您的关怀就好似和煦的春风 温暖了我们的心灵。

是谁——把幼小的我们 培育成成熟懂事的少年?

是您!老师!

您的保护让我们健康成长。

在金秋时节结下硕果。

您辛苦了!老师!

我们向您致以崇高的敬意!

同学们,这是一首歌颂老师的诗歌,朗诵完这首诗歌之后,你们有什么感受呢?拿起笔,写写你对老师说的心里话吧。

六、总结导预:

1、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何感受和收获?。

2、请同学们用“读、画、标、注、批”的方法,预习《秋天的怀念》。

相关范文推荐
  • 10-12 2023年员工品质意识培训心得(实用8篇)
    工作心得能够帮助我们回顾和分析在工作中的得与失,进而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素养。希望大家能够从下面这些军训心得范文中找到灵感,写出自己独特且有触动力的心得体会
  • 10-12 最新毕业时感恩老师的句子(大全8篇)
    环保是指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避免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破坏的行为。加强环保教育,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关注程度。我们整理了一些关于环保教育和宣传的资源和资料,希
  • 10-12 2023年实习生工作职责 实习生工作总结(优质12篇)
    实习生工作职责篇一作为一名应届毕业生,我很幸运地加入了一家知名咨询公司的实习生团队。这段经历成为我人生中较为宝贵的财富之一。在这家公司的财务部门,我学到了许多与
  • 10-12 最新个人工作中自我评价(大全7篇)
    竞聘中的竞争是激烈的,需要展示自己与众不同的优势和特长来吸引招聘方的注意。在竞聘中,我们应该展示我们在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方面的优势。看看这些竞聘范文,或许你能找
  • 10-12 2023年暑假实践活动心得体会小学生(大全8篇)
    学习心得是将学习过程中的感悟、体会和经验,以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和分享的一种方式。接下来是一些学习心得的案例,我相信你会从中找到一些共鸣。暑假实践活动心得体会小学
  • 10-12 最新医院工作年终总结个人 医院客服工作年终总结(精选20篇)
    学习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促使我们不断进步和成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知识点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通过这些范文,大家能够更好地理
  • 10-12 工厂的辞职申请书 工厂辞职申请书(优质20篇)
    辞职申请书可以为离职过程提供一个结构和指导。以下是一批党员转正申请书的典型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工厂的辞职申请书篇一尊敬的厂领导:您好!我因为诸
  • 10-12 最新家里大扫除 大扫除后的心得体会(优质12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准备各种条据来证明我们的行为或权益。在选择条据的过程中,要注意选择相关、有效、可信的信息,提高信函的可信度和说服力。劳动合同的续签条据
  • 10-12 校园环保建议书五百字(优秀11篇)
    环保宣传是推动绿色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我们要积极行动起来。鼓励大众参与环保志愿者活动,共同为环保事业贡献力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环保宣传语,希望
  • 10-12 最新小学三年级语文司马光教学反思(模板11篇)
    致辞是展示自己口才和思维能力的好机会,我们应该认真准备一篇致辞。在致辞致谢过程中,我们可以结合具体的经历或事例,让致谢更富有情感和真实感。致辞是在特定场合中向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