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总结>烙饼问题教学设计(汇总18篇)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汇总18篇)

时间:2023-12-28 20:28:09 作者:ZS文王

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需求,注重差异化教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教学计划案例,供大家学习参考。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学设计

二、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生活中简单事例的分析研究,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初步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的意识。

2、  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3、  能积极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师准备3个圆片代饼;每组3个圆片;

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大家喜欢吃饼吗?你知道怎么烙饼才能最节约时间吗?今天我们研究烙饼问题。板书课题:烙饼问题。

(二)新课。

1、自主学习。

(1)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请同学们朗读。

(2)在预习的过程中,同学们阅读了教材主题图,说一说烙饼的前提是什么?

(3)请同学们汇报:烙一张饼和烙两张饼分别用来多长时间?

(4)在小组内交流:烙三张饼最短用多少时间?

(5)小组汇报:如何烙三张饼用时最短?

第一张第二张第三张所花时间。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2、探究烙饼最佳方法。

(1)烙4张饼最快要    分钟,烙5张要    分钟,烙6张要   分钟,烙7张要   分钟,烙8张要   分钟,烙9张要   分钟,10张要      分钟。

(2)你发现了什么?

(3)学生思考、观察、发现、汇报。

烙的方法所花时间。

3张饼。

4张饼。

5张饼。

6张饼。

7张饼。

8张饼。

9张饼。

(三)过关检测。

出示三道小题,请同学们解决,说一说解决的方法。

(四)、小节。

师:这节课我们一块儿研究了烙饼问题,大家有什么收获?

小结:老师也希望大家能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时间,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提高效率。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学设计

《烙饼问题》是数学广角中“优化问题”的第一课时的内容,主要通过讨论烙饼时怎样合理安排操作最节省时间,让学生体会在解决问题中优化思想的应用。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不易理解的,虽然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烙饼,但缺乏烙饼的实际经验,所以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演绎、例举、观察、合作讨论、优化等方法,由直观到抽象,帮助学生理解“怎样烙饼才最合理”的实践策略,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优化意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意识,并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化方案。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比较、讨论、思考等活动,寻找规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精神。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探索和合作的乐趣,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体会优化思想的应用。

教学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纸锅、彩色圆形图片、表格、练习题纸。

教学过程:

问题导入煮熟一个鸡蛋需要5分钟,你知道煮熟8个同样的鸡蛋需要多少分钟吗?

预设一:40分钟(一个一个煮的)。

预设二:5分钟(5个同时煮的)。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能够遇到很多这样的数学问题,只要我们安排合理,就能达到既能节约能源,又能节约时间的效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学广角中的烙饼问题。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吃过烙饼吗?知道饼是怎样烙出来的吗?

看看小红的妈妈是怎样烙饼的?

引导学生看烙饼的方法: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

每次只能烙两张饼?(锅子一次同时最多可以放两个饼。)。

两面都要烙?(两面都烙了才烙好了。)。

每面3分钟。?

如果小红的妈妈要烙一个饼,需要多长的时间?

生:6分钟(演示)。

说明:如果我们把饼的这一面叫着正面,另一面就叫做反面,正面3分钟,反面3分钟,所以一共要6分钟。

那如果要烙2个饼呢?需要多长时间?

预设一:一个一个烙,6+6=12(分钟)。

预设二:两个同时烙:6分钟。

问:1、为什么烙2个饼和烙1个饼用的时间一样多?

2、比较这两种方法那种更好?我们把这种用时最少的方法叫做烙两个饼的最优方法。

生讨论:说一说;预设一:6+6+6=18分钟预设二:6+6=12分钟。

两人一小组合作摆一摆:演示用时9分钟烙3个饼的过程。并将过程记录下来。

饼1。

饼2。

饼3。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小结:我们把这种烙3个饼用时至少的方法叫做烙3个饼的最优方法。

那如果要烙4个饼呢?至少要用多少时间?5个、10个甚至100个呢?

饼数。

烙饼的过程。

烙饼的次数(次)。

用的时间(分钟)。

1

1正、1反。

2

2×3=6。

2

1正2正、1反、2反。

2

2×3=6。

3

1正2正、1反3正、2反3正。

3

3×3=9。

4

两张两张的烙,2+2。

4

4×3=12。

5

2+3。

5

5×3=15。

6

2+2+2或3+3。

6

6×3=18。

7

2+2+3。

7

7×3=21。

8

2+2+2+2。

8

8×3=24。

9

2+2+2+3。

9

9×3=27。

10。

2+2+2+2+2。

10。

10×3=30。

仔细观察上表,我们能有什么发现?

生讨论:

师在汇报的基础上总结:饼的数量为单数时,先两个两个的烙,最后3用3个最优法烙,当饼数为双数时,两个两个的烙就可以了。

烙饼的次数×烙一面的时间=最优总时间。

巩固练习。

妈妈用平底锅炸鱼,这个平底锅一次最多只能炸两条鱼,炸好一面需要3钟,两面都要炸,要炸5条同样的鱼至少用多少分钟?妈妈用平底锅炸鱼,这个平底锅一次最多能炸5条鱼,炸好一面需要3钟,两面都要炸,要炸15条同样的鱼至少用多少分钟?课堂总结生畅谈收获(略)。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烙饼问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简单的烙饼问题,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2、让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的意识。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4、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寻找合理、快捷的烙饼方案。

【教学难点】。

初步培养学生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三张圆纸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多媒体出示图片:鸡蛋。

师: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鸡蛋)如果煮熟一个鸡蛋大约要用4分钟的时间,那么煮熟10个鸡蛋大约用多长时间呢?(学生作答)。

师: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事情都要讲究方式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节课我们就一起从数学的角度来研究烙饼的方法吧!

师:随机板书课题——烙饼问题。

二、自主探索,探究烙法。

(一)解读信息,理解烙饼规则。

课件出示情境:同学们,图中妈妈已经开始烙饼了,你们从图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答)。

师:每次只能烙两张饼是什么意思?两面都要烙又是什么意思?(生答)。

(二)观察学习,探究两张饼的最佳烙法。

1、明确烙一张饼的时间。

师:想一想,如果烙一张饼,需要多少时间?(生:6分钟)。

师:为什么是6分钟?(生答)。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用流程图把刚才这位同学的烙饼过程板书下来。

板书:一张:正反。

3分钟3分钟(6分钟)。

2、探究烙两张饼的最优方法。

师:同学们,想一想:如果烙两张饼,怎么烙?有几种可能?(同桌合作,用圆纸片代替饼进行实践并作好记录)。

汇报交流:学生回答并上台演示,教师板书。

第一种:12分钟。

板书:两张:(1)正(1)反(2)正(2)反。

3分钟3分钟3分钟3分钟(12分钟)。

第二种:6分钟。

板书:两张:(1)正(2)正(1)反(2)反。

3分钟3分钟(6分钟)。

师:同学们,通过合作演示同样烙两张饼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答案,你们认为那种烙法最快?为什么第一种烙法多用了6分钟呢?(学生展开讨论)。

师生共同小结:就是说本来可以两张放在一起烙,而第一种每次只烙了一张,浪费了空间,也浪费了时间,所以多用了6分钟。

师:如果我们要尽快的把饼烙熟,你会选择哪种烙法呢?(生答)我们给第二种烙法取一个名字,就叫做“两饼同烙”。(板书)。

(三)动手操作,探究3张饼的最优烙法。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现在妈妈烙几张饼?(3张)瞧瞧小精灵提的什么问题,谁来读一读?(生读)那怎样才能尽快吃上饼呢?(生答)。

师:回答得很好。现在我们来分组动手烙一烙吧。看看怎样才能把3张饼最快的烙熟,在动手之前,我们先看清要求。(课件出示数学信息:探究要求)。

师:请小组长拿出3张圆纸片当作3张饼,小组进行合作,动手操作烙饼。(生操作,师巡视)。

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教师板书。

第一种:3张(1)正(2)正(1)反(2)反。

3分钟3分钟。

(3)正(3)反。

3分钟3分钟(12分钟)。

第二种:3张(1)正(2)正(1)反(3)正。

3分钟3分钟。

(2)反(3)反。

3分钟(9分钟)。

师:同学们,请你们比较一下这两种不同的烙法,为什么都是3张饼一种需要4次,另一种需要3次?(同桌相互交流说说)。

教师引导归纳:常规的烙法,先把两张饼放进去,正反面烙完后,再烙第3张。第3张饼的两面得一面一面烙,浪费了其中一个位置。经过合理安排,烙饼的时候尽可能使锅里有两张饼在那里一起烙。这样就不会浪费空间,最省时间。所以我们在平时解决问题时,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它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像这种轮流交换着烙确实很快。这种烙法帮我们解决了数学难题,我们也可以给它取个名字叫“交替烙”或“轮流烙”(板书)。

师:同学们,不管做什么事情,我们都要事先做好安排、想好策略,这样就能节省时间和空间,提高办事效率。所以,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合理安排时间,充分利用空间。

三、总结方法,探究规律。

师:下面我们来研究烙4张饼,条件不变。谁能不能动手摆摆就知道怎样烙最节省时间?大家先想一想,你来当小老师给同学们讲清楚。(实在想不出来的可以借助学具帮忙)。

1、反馈烙4张饼的方法。

师:如果烙4张饼,怎样烙?(生答)师板书4张分成2张2张。能不能说得更简单一些?(可以说2张2张烙)最少需多少时间?现在老师请一位同学上台烙一烙,大家帮他数一数烙饼的次数好吗?(观察后生答:4次12分钟)。

2、反馈烙5张饼的方法。

师:如果烙5张饼,怎样烙?你能不能很快说出烙5张饼最少烙几次?最少需多少时间?

生:上台演示、讲解:先烙2张再烙3张共5次,需15分钟。

3、出示烙6、7、8、9、10张饼的课件。

师:同学们,请你们仔细观察大屏幕上的表格,如果烙6、7、8、9、10张饼,分别至少要烙几次,需要多长时间?(生答完成表格)。

师:请仔细观察这个表格,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得出:最短的总时间=烙饼的次数x烙每一面饼的时间(1除外)烙饼的次数=烙饼的张数(1除外)。

师:找到了规律我们解决问题就容易了。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应该合理地安排时间,才能去做更多的事情。

四、结合实际,实践应用。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找到了烙饼的规律,总结出了公式,我们就利用这个规律和公式来计算一下给我们班的每一位学生烙一张饼至少需要几次?最少需要多长时间?(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五、课堂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想说些什么?(同桌互说)。

师:老师也希望大家能够运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提高效率,做一个珍惜时间的人!

烙饼问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2、是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的'意思。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思和解决问题的的能力。

4、是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合理安排最节省时间的操作,体会在解决问题中的最优化思想的应用。

教学关键:

合理利用时间烙三张饼的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扑克牌。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喜欢吃烙饼吗?谁烙过饼,或看家长烙过?能给大家说说烙烙饼的过程吗?

2、烙饼中有许多数学知识,这节课我们就去探寻有关烙饼的知识。

板书课题:烙饼中的数学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

师:“从图上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师:“妈妈烙一张饼最少需要几分钟?”

师:“如果妈妈要烙2张饼最少需要几分钟,怎样烙?”

小结:我们烙两张饼时,可以先同时烙饼的正面,用了3分钟再同时烙饼的反面,用了3分钟这样烙两张饼就需要6分钟。

2、学生操作,探究烙3张饼的方法。

让学生用发的扑克牌烙一烙,同桌说说用了几分钟,是怎样烙的。【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烙一张饼、2张饼的基础上,留给学生具有探索价值的“3张饼烙法”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遵循学生认知的发展规律,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恰当地处理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符合《课标》对课程内容的要求。

3、学生演示烙饼法。

师:谁愿意把你烙饼的方法介绍给大家。(学生上台动手烙,边烙边说)。

让大家来比较:“这些烙法,哪一种能让大家尽快地吃上饼?”

4、师生演示小结烙饼三张饼的方法:速烙饼法。

师:观察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1、使用快速烙饼法,锅里面必须同时放2张饼。

2、用的时间短。)让学生用烙3张饼的快速烙饼法再烙一次,边烙边说给你的同桌听。【设计意图】烙3张饼的最佳方法是解决烙饼问题的关键。我让学生演示烙饼过程,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尝试,再进行比较,既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5、迁移运用。

学生发言。班内交流,并比较哪个小组的方法最好。

教师小结后提问:“如果要是烙5张饼,怎样才能让大家尽快地吃上饼?需几分钟”

小组活动,通过小组交流,使学生找到最佳方法。教师小结后提问:“如果要是烙6张饼,怎样才能让大家尽快地吃上饼?需几分钟”

学生发言。班内交流,并比较哪个小组的方法最好。

教师小结后提问“如果要是烙7张饼、8张饼10张饼最少需几分钟?”

5、探究规律。

让学生仔细观察表格、小组讨论交流,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1)仔细观察烙饼的张数和烙饼所需要的时间,你发现了什么?

(2)仔细观察烙饼的张数不同烙饼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学生在充分交流探讨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1、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双数,2张2张的烙就可以了,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单数,可以先2张2张的烙,最后3张用快速烙饼法最节省时间。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性的设问,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运用,也是为了让学生找到最优方法,一方面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时间和空间,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了优化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拓展延伸。

课件出示114页做一做第1题。

教师:“现在美味餐厅的厨师也遇到了难题,餐厅里来了三位客人,每人点了两个菜,而餐厅里只有两位厨师,假设两个厨师做每个菜的时间都相等,怎样安排炒菜的顺序才比较合理呢?”

1、引领理解题意。

2、全班交流。

三、全课总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师:同学们回家后可以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决。

人教版烙饼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烙饼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烙饼问题的研究,掌握烙饼问题的最优方案,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2、经历探究过程,体会化归、转化等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学会用画图等方法分析问题。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合理安排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探究烙3张饼的最优方案。

教学难点:

理解烙不同张数饼的最优方案的关键是“让锅里始终都烙2张饼”。

教学准备:

教具饼、学具饼、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研究,从“小”入手。

1、观察情境图,理解烙饼规则。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和烙饼有关的数学问题,(板书,数学广角—烙饼问题)。

(观察指着大屏幕)小红家正在烙饼,同学们能从图上得到那些信息?(课件呈现烙饼要求:“每次只能烙2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要烙3张饼”)。

生:锅里一次只能烙2张饼,饼的两面都要烙,每烙好一面需要3分钟,一共需要3张饼。

师:说得真好,真棒!

2、演示操作,直观感知。

生:需要6分钟,先烙饼的正面,再烙饼的反面,一共需要6分钟。

教师配以课件演示并适时板书:1张饼,6分钟。

师:如果要烙2张饼,需要几分钟?

生:需要6分钟,先烙饼a和饼b的正面,需要3分钟,再烙饼a和饼b的'反面,也需要3分钟,一共需要6分钟。

师:那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烙2张饼与烙3张饼的时间是相等的?

生:因为一张锅里可以同时烙2张饼,烙1张饼需要6分钟,2张饼同时烙也需要6分钟。

教师配以课件演示适时板书:2张饼,6分钟。

二、合理安排,分类思考。

1、优化策略,理解省时的道理。

师:现在让我们试着烙烙3张饼最少需要几分钟?可以分小组边烙边记录时间。

生:需要9分钟、12分钟。

师:请用时最少的同学到黑板前给大家展示烙法。

生:先烙饼a和饼b的正面,需要3分钟,再把饼a取出,把饼c放进去,烙饼c的正面和饼b的反面,需要3分钟,最后饼b烙熟后,把饼b取出,把饼a和饼c的反面放进去,需要3分钟。一共烙了3次,每次3分钟,共需要9分钟。

师:课件演示9分钟烙法便于增加印象。

2、实践探究,解决3张烙饼法。

师:课件演示其他及其他两种费时方法,请同学们考虑这两种方法与9分钟烙法相比有何不妥?比较三种不同的方法,你会选择哪种?对比交流中追问。

师:仔细观察第一种和第二种方法,得出浪费资源,又节省时间。并再次用列表方式再次解释烙3张饼需要9分钟时间。得出第三种方法烙饼的最优方案是:每一次尽可能地让锅里按要求放最多的饼,这样既没有浪费资源,又节省时间。表扬刚才黑板前烙饼正确的同学。

3、更多张饼、学生演示烙饼法。

思考:如果烙4张饼呢?5张饼呢?怎样最节省时间?

生:烙2张饼、4张饼、是两张两张烙的;烙3张饼、5张饼先是两张两张烙,然后是按照“烙3张饼”的方法去烙。

师:课件演示规律:如果烙饼的张数是双数,两张两张烙就可以。

烙饼的张数是单数,可以先两张两张地烙,最后3张按“烙3张饼”的最优方案去烙,最节省时间。

师:提问并根据学生回答课件演示6张饼、7张饼按最优方发怎样烙。

师:再次根据记录表上的总时间以及黑板上烙1、2、3张饼的时间发现什么规律?

生:每张饼都加3.

师:课件演示规律:每面烙的时间×饼数=总共要花的时间。

(烙一张除外)。

4、练习题:美味餐厅同时来了三位客人,每人点了两个菜,但餐厅里只有两位厨师可以做菜,假设两个厨师做每个菜的时间都相等,应该按怎样的顺序炒菜?请说说你的理由。

师:今天我们学会了如何用最快的时间烙饼,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希望同学们都做一名有心人,去观察和发现我们身边的数学问题。

人教版烙饼问题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所学内容就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经济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学情分析:

1:教师主观分析:优化问题是人们经常要遇到的问题,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推理交流等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不同的方法中选择最佳方案,在解决问题中初步体会数学方法的应用价值,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

2:学生认识发展分析:学生对优化问题可能在生活、学习中只是一点朦胧的了解,根本说不上什么是优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从实际出发,从学生原有的生活出发,让学生感受优化的价值,从而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3、学生认知障碍点:“优化”的理解。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简单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中的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意识。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4、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体会优化思想。教学难点: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教学过程:

一、教学环节:

1、谈话引入;

2、情境引入,学习新知;

3、实践应用;

4、全课总结,寻找规律。

二、教师活动:

1、制作课件(妈妈为家人烙饼);

2、三张圆纸片。

三、预设学生行为:

1、可能见过烙饼,可能没见过;

2、学生演示烙饼(怎样快));

3、学生讨论小结,怎样烙饼快,最佳方法是什么(在学生解决问题中得出);

4、探究规律(可能学生不可能一下总结出规律,可在老师帮助下得出)。

四、设计意图:

从学生亲眼看到或亲身经历的问题入手,创设情境,让学生进一步通过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寻找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初步体会优化思想。

板书设计:

快速烙饼法。

饼速x3=所需最少的时间。

《烙饼问题》教学反思

本节课立足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创设问题情境。根据新课程标准,让学生借助学具操作,经历探索“烙饼”中数学知识的过程,逐步掌握烙饼的最佳方法,在解决问题中初步体会数学方法的应用价值,初步体会优化思想。

1、以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结合“‘客人到了,请客人吃东西’这常见的招待客人之礼”来导入,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数学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是生活的需要。

2、创造学习机会,体现“以人为本”。

一个个具体事例组织一系列的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会数学方法的应用价值,体会优化思想,而不是以老师的想法代替学生的思维。比如,为客人烙饼。如何用最短的时间完成烙饼这件事,让学生在观察、对比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了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不断说出自己的想法,在学生发表自己看法的过程中,发现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使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3、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促进学生的发展。

注重体现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理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特别注意运用不同的方式让每个学生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结果,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提升认识。

课堂上,我主要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出现,把学生推上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会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滋生优化意识,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积累从事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感受数学的魅力,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得到了同步发展。

4、以生活事例为切入口,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

在解决“怎样让三位顾客都能尽快吃上菜”这个问题时,有意识地对学生渗透“尊老爱幼”等方面的思想教育。

以上是我自己对本堂课教学之后的一些感想。当然,从中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值得自己深思。例如:

(1)生活经验对数学学习有较好的帮助,但有时也有负作用。例如,在小组交流“三个饼如何烙,能尽快吃上饼?”时,有位小朋友竟这样问我:其中一个饼烙了一面后拿下,过了3分钟就要冷了,再烙另一面3分钟就不够了。实际情况是这样的,但若把它当成一个数学模型来研究时,这些就忽略不计了,这就是数学与生活的区别。所以对这种情况,我私下及时对他作出回应,并给予解释。

(2)数学是理性的,抽象的,更是严谨的。教学中如何把握课堂每一个细节,从而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例如,在提升烙饼的时间与所烙饼的个数的关系时,我应该及时提问:“烙2个饼需6分钟,烙3个饼需9分钟……,每个饼需3分钟,有没有不符合规律的?”而事实上是有特例的:当饼的个数是1个时,就不符合此规律。所以我觉得自己在这方面还有欠缺,应抓住时机拓展延伸,从而来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并通过辨析来修正此规律。

在解决“怎样让三位顾客都能尽快吃上菜”这个问题时,有意识地对学生渗透“尊老爱幼”等方面的思想教育。

以上是我自己对本堂课教学之后的一些感想。当然,从中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值得自己深思。例如:

(1)生活经验对数学学习有较好的帮助,但有时也有负作用。例如,在小组交流“三个饼如何烙,能尽快吃上饼?”时,有位小朋友竟这样问我:其中一个饼烙了一面后拿下,过了3分钟就要冷了,再烙另一面3分钟就不够了。实际情况是这样的,但若把它当成一个数学模型来研究时,这些就忽略不计了,这就是数学与生活的区别。所以对这种情况,我私下及时对他作出回应,并给予解释。

(2)数学是理性的,抽象的,更是严谨的。教学中如何把握课堂每一个细节,从而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例如,在提升烙饼的时间与所烙饼的个数的关系时,我应该及时提问:“烙2个饼需6分钟,烙3个饼需9分钟……,每个饼需3分钟,有没有不符合规律的?”而事实上是有特例的:当饼的个数是1个时,就不符合此规律。所以我觉得自己在这方面还有欠缺,应抓住时机拓展延伸,从而来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并通过辨析来修正此规律。

《烙饼问题》教学反思

临近期末,“数学广角”的知识成了这段时间的教学重点。本册(四年级上册)的“数学广角”包括了:烙饼问题、合理安排时间(统筹方法)、排队求等候时间总和、田忌赛马(对策论)这四个内容。看看课时安排,只有四课时,书上的内容,也好像很浅显。可是实际教学当中,要把各种方法在课堂中落实下去,知道过程,掌握方法,灵活运用,这其中的容量是很大的。下面就“烙饼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

“烙饼问题”是一节渗透统筹优化思想的数学课,它通过简单的优化问题向学生渗透简单的优化思想,让学生从中体会统筹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的魅力。本节课我立足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原有的基础知识出发,创设生活情境,以“烙饼”为主题,让学生借助学具操作,围绕怎样烙饼,亲身经历探索“烙饼”中数学知识的过程,逐步掌握烙饼的最佳方法。在本课教学中,我突出了以下几点:

本节课我以“烙饼”为主题,以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为主线,围绕“怎样烙饼,才能尽快吃上饼”展开教学,设计了烙1张、2张、3张……单张,双张饼的探究过程。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以烙3张饼作为教学突破点,首先引导学生观察、理解情境图里的内容,理解了问题情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分小组讨论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安排的,自己的方案一共需要多长时间烙完。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方案,我把各小组汇报的`不同方案在黑板上展示出来,让大家来比较各种方案的优劣。这一环节是让学生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佳方案的意识,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利用手中小圆片代替饼,经历了从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

然后,我又分别让学生讨论烙4——9张饼的最佳方法,从而总结得到规律:双数张饼就2张2张地烙;单数张饼就用最优方法先烙3张,然后再2张2张的烙,或者先2张2张地烙,剩下3张的时候用最优方法烙。至于求“最少要用多长时间”这个问题,用次数×每次所用时间即可。

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尝试,再进行比较,既有效地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文档为doc格式。

烙饼问题说课稿

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说的课题是《烙饼问题》。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烙饼问题》是人教版教材第七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主要通过讨论烙饼时如何合理安排操作最节省时间,让学生体会在解决问题中优化思想的利用。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四年级的学生,虽然已经有一定的独立思考与想象的能力,但对于学习稍复杂的逻辑推理或抽象思维的教学内容还是比较难的。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择了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烙饼作为教学载体,使枯燥的数学思考转变成生活中的趣事。

教学目标。

1、在经历烙饼的具体过程中学会怎样合理安排最省时间,从而体会做事情要进行合理的安排。

2、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合理的方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感受运筹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培养学生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

教学难点:寻找合理、快捷的烙饼方案。

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时优化思想的应用。

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思想。在教学活动中,我主要运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操作、观察、探索、思维与语言表达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对烙饼问题有一个形象的感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创新意识。

1、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我首先以一个谜语引出要节约时间,合理安排。再呈现妈妈正在烙饼的主题图,让学生通过观察,说一说根据主题图,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就强调了烙饼的方法。让学生尝试说一说比较简单的一张饼、两张饼该怎么烙,引出那么三张饼又是怎样的呢?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思考讨论,小组合作:

如何尽快地烙3张饼,是本节课的重难点。这一环节我是这样安排的:先让学生用数学课本试烙3张饼,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再小组汇报结果。学生通过比较发现烙3张饼的最挂方案。有些学生对只烙3次的方法可能还理解得不是很透彻。这时我就再让学生扮演“厨师”上台展示烙的过程,边烙边用语言叙述,最少需要多少分钟,使学生获得了成功感,增强学生学习信心,还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后再次用课件展示三张饼的烙法,加深印象,得到巩固。

3、巩固应用,拓展新知。

饼的张数为单数和双数时饼的烙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发现的过程,可以有效地让学生从中领悟到数学思维方法,感受到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提升了数学思维。

4、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应用我们得到的规律,结合生活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完成做一做第一题。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来源于生活,应当体现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这道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渗透尊老爱幼的思想。

5、课堂小结。

在这节课的最后我引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时间,每人每天得到的都是24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和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来呼应主题,合理安排。

课后我对“烙饼问题”这节课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烙饼问题”是一节渗透统筹优化思想的数学课,它通过简单的优化问题渗透简单的优化思想。本节课立足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创设问题情境。以烙3张饼作为教学突破点,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佳方案的意识,并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合作、学生动手操作想一想,说一说,摆一摆的过程让学生真正动眼、动手、动脑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这节课当中也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如:让学生在探讨4至8张饼的时候留给学生的。时间太少;课堂气氛不是很活跃;板书有待提高等等。希望各位老师多多给予宝贵的意见。

《烙饼问题》教学反思

1、创造多种形式,突破重、难点。为了突破难点,很短的时间让学生了解烙一张、两张饼至少需要的时间,为探究三张饼的最佳烙法作好铺垫。在探究三张饼的最佳烙法时,学生首先想到的是要12分钟,我就问:“还有更省时的方案吗?”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迫使他们重新思考和操作。于是出现了两种方法:第一种先烙烙两张,再烙一张,学生提出异议,并让他进行板演,出现我们预设的第二种方法:三张轮换烙。并通过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两种轮换烙的过程,直观比较出第一种要烙4次,而第二种只需烙三次,节省3分钟,又通过表格的填写加深三张轮换烙的方法。为什么第二种三张轮换烙方法会比第一种方法节省3分钟呢,通过再现直观图,学生得出:保证每次锅子里总有两张饼呀。并培养空间想象能力,从而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为了突出“如何用优化思想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一教学重点,我是这样做的:首先,在探究烙两张饼至少需要几分钟时,有的学生说要12分钟,有的学生说6分钟,从而引发分歧,激起学生争辩及思维的碰撞。再通过各自陈述理由后对比发现:锅子里同时烙两张饼更省时省资源,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重要性。其次,在探究三张饼至少需要几分钟的时候,有的学生说要12分钟,有的学生说要9分钟。再次引导学生对比发现:两张同时烙法操作起来简单,三张轮换烙法虽然复杂,但更省时,也符合题意。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选择优化思想解决问题”重要性的印象。另外,在探究6张饼的最佳烙法时,也许有的学生会选择用同时烙法烙三次,有的学生会选择用三张轮换烙法烙两次。虽然两种方案都是需要18分钟,但通过引导学生对比发现,用同时烙法烙三回操作起来更简便。让学生再次感受到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还要选择操作过程的最优化。

2、解放学生的手,让学生操作实践。《课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如,我让学生明确要求以圆形纸片替代饼,与家人或小伙伴进行烙饼活动。这一环节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生成过程中来,在操作中感知,在实践中升华。我要求用学具同桌模拟烙饼,一人烙饼,一人记录。有多种方案的请轮流记录。并且,这一环节,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原有的知识出发,创设了生动,现实的情境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活动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时时为我们生活服务,从而让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

3、解放学生口,让学生畅所欲言。上课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展示、再全班交流,这一环节实现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它既是生生之间的互动也是师生之间的互动。通过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体系,形成条理化,规律化的知识结构。在研究“烙3张饼需要多少时间”(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时,由于有小精灵的要求“怎样才能尽快吃上饼”这句话,所以在实际的课堂里,虽然出现像教材中提到的烙一张饼要6分时间,烙3张饼要18分这一方案,但很快被孩子们自己给否定了,因为四年级学生能充分利用“每次能烙两张饼”这个条件。

4、给孩子一个发展的课堂。教材在最后安排了“如果要烙的是4张饼,5张饼……9张饼呢?”你发现了什么“。在课堂中,学生能根据表格中的'烙饼方法渗透数学转化的思想,把多张饼都转化成两张同时烙或三张轮换烙,还有的孩子还从表格中发现双数饼了两张两张的烙,单数饼先两张两张烙,最后三张轮换烙的规律;还根据表格中的烙饼张数和烙饼的时间之间的关系得出。”饼数×3=烙饼总时间“这一规律,使整节课得到升华,数学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结果,更重要的是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它不仅仅是承载数学知识的地方,它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场所,教师只有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提升专业技能,才能给学生一个创新的课堂,一个发展的课堂。

《烙饼问题》教学反思

临近期末,“数学广角”的知识成了这段时间的教学重点。本册(四年级上册)的“数学广角”包括了:烙饼问题、合理安排时间(统筹方法)、排队求等候时间总和、田忌赛马(对策论)这四个内容。看看课时安排,只有四课时,书上的内容,也好像很浅显。可是实际教学当中,要把各种方法在课堂中落实下去,知道过程,掌握方法,灵活运用,这其中的容量是很大的。下面就“烙饼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

“烙饼问题”是一节渗透统筹优化思想的数学课,它通过简单的优化问题向学生渗透简单的优化思想,让学生从中体会统筹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的魅力。本节课我立足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原有的基础知识出发,创设生活情境,以“烙饼”为主题,让学生借助学具操作,围绕怎样烙饼,亲身经历探索“烙饼”中数学知识的过程,逐步掌握烙饼的最佳方法。在本课教学中,我突出了以下几点:

本节课我以“烙饼”为主题,以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为主线,围绕“怎样烙饼,才能尽快吃上饼”展开教学,设计了烙1张、2张、3张……单张,双张饼的探究过程。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以烙3张饼作为教学突破点,首先引导学生观察、理解情境图里的内容,理解了问题情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分小组讨论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安排的,自己的方案一共需要多长时间烙完。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方案,我把各小组汇报的不同方案在黑板上展示出来,让大家来比较各种方案的优劣。这一环节是让学生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佳方案的意识,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利用手中小圆片代替饼,经历了从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

然后,我又分别让学生讨论烙4——9张饼的最佳方法,从而总结得到规律:双数张饼就2张2张地烙;单数张饼就用最优方法先烙3张,然后再2张2张的烙,或者先2张2张地烙,剩下3张的时候用最优方法烙。至于求“最少要用多长时间”这个问题,用次数×每次所用时间即可。

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尝试,再进行比较,既有效地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烙饼问题》评课稿

“烙饼问题”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主要通过讨论烙饼时如何合理安排操作最节省时间,让学生体会“在解决问题中优化思想的应用”。

烙饼虽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家务劳动,但里面蕴涵的数学问题和数学思想却是深刻的,教材的编排目的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烙饼的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从而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思想,让学生体会统筹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何老师把乍一看枯燥无味的烙饼问题一课讲得有滋有味,妙趣横生。他为什么能讲得这么精彩呢?我认为只要是有以下几个亮点:

这节课何老师以“合理安排时间”为线索展开教学,抓住学生好奇的天性,巧妙地设计了“珍惜时间”的谜语揭开话题,引入新课。这样既让学生明白了本节课要学的内容“合理安排时间”,又能很快地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何老师通过出示了一幅烙饼图,让学生分析其中的数学信息。问学生怎么烙,怎样烙花的时间最少,烙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课一开始,何老师很好利用了烙一张饼和二张饼的方法,并提问学生:烙一张饼和烙两张饼的时间为什么一样?使学生初步建立了在烙饼的过程中,一只锅同时烙两只省时的概念。接着重点与学生探讨了三张饼烙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组织学生同桌讨论,汇报,演示,进而学生展开讨论,形成烙饼的方案,展示学生的方案,比较区别两种方案的不同点,从而达到方案的优化。

烙3张饼的方法在这里是重点也是难点,把这个问题放给学生讨论、合作、探究,解决了问题,再接着运用表格求4张、5张、……这些饼数的时间。这样处理的目的是为了降低题目的难度,有利于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表格,展开讨论普通烙法和快速烙法哪一种较方便。“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选取最优方案,最后总结出饼数×一张饼所用的时间=所求饼数的时间,整个烙饼过程层层递进,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新课程倡导小组合作学习,但并非是遇到问题就一定要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何老师的这节课上运用的就是很适当,当烙饼遇到问题时采用了小组讨论的形式,而其他的一般问题都留给学生独立思考或同桌交流,使得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发挥了为突破重难点服务的作用。

课后一习题中,三个人去餐厅炒菜吃饭问题。何老师再这里讲了应该尊老爱幼,先给老奶奶和小朋友炒菜的情形。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不经意的教给了孩子们做人的道理。

在这里也有几点小小的建议供参考:

1、在学生上去演示三张饼的烙法时,可以在烙饼的圆形纸片上编上号,并且在烙完的饼的正面、反面做上记号,这样可以让学生讲述起来更清楚一些。

2、课堂上的语言还可以更精炼。

《烙饼问题》教学反思

“烙饼问题”是一节渗透统筹优化思想的数学课,它通过简单的优化问题渗透简单的优化思想。关于这方面的教学建议,《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借助学具操作,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逐步掌握最佳方法,通过简单最优化的问题向学生渗透优化思想,让学生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来感受数学的魅力。

在课堂教学中,我以“烙饼”为主题,以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为主线,围绕大问题“怎样烙饼才能尽快吃上饼?”展开教学,循序渐进设计了烙2张、3张、多张饼的探究过程。为什么不提烙1张饼的过程,我是从两个方面去思考的:一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给定信息中明确了每次可以烙2张饼,没有必要浪费;二是在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中不便于建立“饼数×3=最少时间”的数学模型;还有就是在烙3张饼时就会碰到烙1张饼的情况,这也会成为学生学习中的一个强大认知冲突,我就以烙3张饼作为教学突破点,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佳方案的意识,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小组合作中重点讨论烙3张饼的思维过程,学生将烙饼的方法记录在作业纸上,代替烙饼的纸都编了号、并且注明了饼的正面、反面,汇报时学生讲述起来非常清晰完整。通过合作、学生动手操作想一想,说一说,摆一摆的过程让学生真正动眼、动手、动脑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学生们做到了在操作中感知,在实践中升华,经历了从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

在发现数学规律、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中,我让学生仔细观察表格、小组讨论交流,说一说自己的发现。(根据情况决定是否给学生启示:1、仔细观察烙饼的张数和烙饼所需要的时间,你发现了什么?2、仔细观察烙饼的张数不同烙饼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学生在充分交流探讨的基础上,得出结论:1、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双数,2张2张的烙就可以了,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单数,可以先2张2张的烙,最后3张用快速烙饼法最节省时间。(我们把自己探讨的烙3张饼的方法称为快速烙饼法)得出结论:每多烙一张饼,时间就增加3分钟,用饼数乘烙一面饼所用的时间,就是所用的最短时间。(饼数×3=所需最少的时间。)。

本节课的成功处在于,相信学生,把学生推上学习的主体地位。课堂上以一个个具体事例让学生观察、操作、讨论和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中体会数学的方法及应用价值,学会优化思想,从课堂教学中多次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在这些活动中,教师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把学生推上主体地位,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刻、细致,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的严谨性和结论的确定性。

在课堂上,问题由学生来提,答案由学生来找,整个课堂是学生在探究、在发现、在解读,教师把自己巧妙地“隐藏”了起来。但这种“隐藏”并不意味着教师退出课堂活动,相反,教师要更好地扮演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将更多的精力用在创造性地设计教学环节、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等方面上。

《烙饼问题》教学反思

数学广角中的《烙饼问题》,其教学目标主要是使学生通过简单的实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烙饼问题》教学反思。

“烙饼”是一节渗透统筹优化思想的数学课,它通过简单的优化问题渗透简单的优化思想。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我以“烙饼”为主题,以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为主线,围绕“怎样烙饼,才能尽快吃上饼?”展开教学,设计了烙1张、2张、3张----单张,双张饼的探究过程。以烙3张饼作为教学突破点,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佳方案的意识,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利用手中小圆片代替饼,经历了从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感觉效果不错。

小学生关于“烙饼”并无过多的生活经验,大多数都局限于“一张一张地烙”,教学反思《《烙饼问题》教学反思》。因此,在教学中我借助所给的条件“一口平底锅内可以放两张饼”,让学生进行比较,明白“同时烙两张”会“节省时间”,从而渗透“优化的思想”。同时也为后面探究“三张饼”“四张饼”……的“最优方案”打好基础,使学生“保证每次都能烙两张饼”。

难点:规律的得出——“饼的张数×烙一张饼的时间=烙饼所需最少的时间”

突破这个难点时,我把“力气”都使在“烙三张饼”的问题上。确实,在让学生认识到“同时烙两张饼可以节省时间”后,三张饼的问题是教学难点的“突破口”。在此,我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借助手中学具试一试,探究“烙三张饼最少用多长时间”。之后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相机引导,使学生认识到“保证锅内每次都能烙两张饼”才是最优方案,所用时间“9分钟”才最少。

“两张饼”“三张饼”的问题做为重点,让学生弄清楚后,在后面的探究中,学生自然会认识到“张数为双时,两张两张的烙”“张数为单时,先两张两张烙,剩下的三张同时烙”,那么烙再多张数的饼学生也不再会有问题。同时,根据烙2、3、4……张饼所用的时间,学生很快会得出“饼的张数×烙一张饼的时间=烙饼所需最少的时间”的规律,所有的问题迎刃而解。

数学广角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亲近生活的机会,一个体验生活的平台。但因为大多数学生缺少生活经验,所以学起来比较难。我们老师应发掘更多的生活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解决。

烙饼问题说课稿

各位老师,上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烙饼问题”,它位于新课标实验教材人教版第七册数学广角第一课时。

本单元主要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去解决问题,在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策论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就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看,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以理解。

鉴于教材的编排特点和学生的认知基础,我认为本单元教学重点是体会优化思想。教学难点是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而本单元的第一课时,正是围绕单元重难点展开的,所以我认为第一课时在本单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接下来,我以本单元第一课时为例谈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112~116页例1。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简单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中的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意识。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4、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小组学习活动,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体会优化思想。

教学难点: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教学评价:师评、互评、自评相结合。

教法、学法:情景教学法、合作探究、操作法。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6张圆纸片。

学生:一张大圆片,6张小圆片。

对于本节的教学,一般老师都会采用创设情景使学生在活动中探究烙饼的最优方案,如何使学生在活动中活而不乱,我认为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问题。为了有效的组织教学,为了使学生对学习更有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意识,我将“寻找最省时方案”作为课时的主线,从1张饼、2张饼入手探索烙3张饼、数张饼的方法及饼子的'张数和时间的关系。

我首先帮助孩子理解已知的条件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然后分以下6个环节展开教学。

第一环节,抛出问题“如果妈妈烙一张饼需要多少时间?”一是让孩子明白烙好一张饼需要的时间,二是让学生明白怎样在锅里烙饼。

第二个环节,探究2张饼怎样烙最省时.

我主要以以下五步骤呈现:独立思考、大胆猜想、个人汇报、集体评价、教师小结。

为了避免学生人云亦云,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为了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大胆猜想;个人汇报时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后面烙3张饼的汇报做好铺垫。

第三个环节,探究3张饼怎样烙最省时。

主要以以下7步骤呈现:独立思考、大胆猜想、独立操作、小组讨论、小组汇报、集体评价、教师小结。在这一环节中,让孩子在独立思考后,让自己的观点在学习小组中去碰撞,从而得到最优方案,让孩子懂得自信发表自己的见解的同时,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经过筛选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体会团队的力量,树立合作意识。

第四个环节,探究4张饼、5张饼怎样烙更省时。学生利用烙2张饼和3张饼的经验,得到4张饼先2张烙好了再烙另外两张饼是最省时的,而5张饼就会分成两种烙法,先拿出3张饼用前面的“交替烙饼法”来烙,剩下的2张一起烙,为发现“双数张饼时2张2张的烙,单数张时先拿3张用交替烙饼法烙,剩下的2张2张的烙”的规律作铺垫。

第五个环节,探究6张饼的怎样烙更省时。学生们通过探究发现,无论是2张2张的烙,还是用“交替烙饼法”来烙,时间都是18分钟,但发现“交替烙饼法”显得麻烦,容易搞混淆,所以最终选择2张2张的烙。

第六个环节,观察表格发现规律。通过对前面一系列探究活动的感知和对表格的观察,学生们很容易发现“双数张饼时2张2张的烙,3以上的单数张饼先拿3张用交替烙饼法烙,剩下的2张2张的烙”、多一张饼,烙饼所需最少时间就多三分钟以及用饼数乘烙一面饼所用的时间,就是烙饼所用的最短时间(一张饼除外)等规律。为以后更快解决生活中最优化问题奠定基础。

以上就是我对“烙饼问题”的教学设计,感谢各位老师的细心聆听,希望能得到您们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谢谢!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采用的教学策略有:

1、从学生的实际经验出发,寻找知识与经验的联系。

2、在教师的主导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在落实“双基”的基础上渗透应用性和开放性。

根据新课标标准,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在情景中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探索的成功。

2、在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的实践活动中交流独立思考的成果。

3、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烙饼问题说课稿

各位老师,上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烙饼问题”,它位于新课标实验教材人教版第七册数学广角第一课时。

本单元主要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去解决问题,在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策论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就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看,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以理解。

鉴于教材的编排特点和学生的认知基础,我认为本单元教学重点是体会优化思想。教学难点是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而本单元的第一课时,正是围绕单元重难点展开的,所以我认为第一课时在本单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接下来,我以本单元第一课时为例谈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112~116页例1。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简单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中的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意识。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4、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小组学习活动,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体会优化思想。

教学难点: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教学评价:师评、互评、自评相结合。

教法、学法:情景教学法、合作探究、操作法。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6张圆纸片。

学生:一张大圆片,6张小圆片。

对于本节的教学,一般老师都会采用创设情景使学生在活动中探究烙饼的最优方案,如何使学生在活动中活而不乱,我认为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问题。为了有效的组织教学,为了使学生对学习更有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意识,我将“寻找最省时方案”作为课时的主线,从1张饼、2张饼入手探索烙3张饼、数张饼的方法及饼子的张数和时间的关系。

我首先帮助孩子理解已知的条件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然后分以下6个环节展开教学。

第一环节,抛出问题“如果妈妈烙一张饼需要多少时间?”一是让孩子明白烙好一张饼需要的时间,二是让学生明白怎样在锅里烙饼。

第二个环节,探究2张饼怎样烙最省时.

我主要以以下五步骤呈现:独立思考、大胆猜想、个人汇报、集体评价、教师小结。

为了避免学生人云亦云,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为了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大胆猜想;个人汇报时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后面烙3张饼的汇报做好铺垫。

第三个环节,探究3张饼怎样烙最省时。

主要以以下7步骤呈现:独立思考、大胆猜想、独立操作、小组讨论、小组汇报、集体评价、教师小结。在这一环节中,让孩子在独立思考后,让自己的观点在学习小组中去碰撞,从而得到最优方案,让孩子懂得自信发表自己的见解的'同时,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经过筛选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体会团队的力量,树立合作意识。

第四个环节,探究4张饼、5张饼怎样烙更省时。学生利用烙2张饼和3张饼的经验,得到4张饼先2张烙好了再烙另外两张饼是最省时的,而5张饼就会分成两种烙法,先拿出3张饼用前面的“交替烙饼法”来烙,剩下的2张一起烙,为发现“双数张饼时2张2张的烙,单数张时先拿3张用交替烙饼法烙,剩下的2张2张的烙”的规律作铺垫。

第五个环节,探究6张饼的怎样烙更省时。学生们通过探究发现,无论是2张2张的烙,还是用“交替烙饼法”来烙,时间都是18分钟,但发现“交替烙饼法”显得麻烦,容易搞混淆,所以最终选择2张2张的烙。

第六个环节,观察表格发现规律。通过对前面一系列探究活动的感知和对表格的观察,学生们很容易发现“双数张饼时2张2张的烙,3以上的单数张饼先拿3张用交替烙饼法烙,剩下的2张2张的烙”、多一张饼,烙饼所需最少时间就多三分钟以及用饼数乘烙一面饼所用的时间,就是烙饼所用的最短时间(一张饼除外)等规律。为以后更快解决生活中最优化问题奠定基础。

以上就是我对“烙饼问题”的教学设计,感谢各位老师的细心聆听,希望能得到您们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谢谢!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采用的教学策略有:

1、从学生的实际经验出发,寻找知识与经验的联系。

2、在教师的主导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在落实“双基”的基础上渗透应用性和开放性。

根据新课标标准,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在情景中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探索的成功。

2、在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的实践活动中交流独立思考的成果。

3、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烙饼问题教案

1、初步掌握优化思想。

2、能够用优化思想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感受数学的魅力。

重点:能够用优化思想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难点:在烙饼优化的过程中三张饼烙法。

学具准备:圆形纸片、多媒体课件。

一、引入。

师:同学们,你知道吗?我们的许多数学问题都来源于生活,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个生活中有趣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烙饼问题)。

师:见过烙饼的吗?有同学可能说了不就是一口锅,放进饼去,把它烙熟吗?其实这里面有许多值得研究的数学问题呢!

二、新授。

生:6分钟。

师:为什么?

生:因为一张饼一面是3分钟,两面就是6分钟。

生:(提出疑问)不对,应该是6分钟。

师:为什么是6分钟呢?

生:因为里面两张饼都同时在烙。烙熟了这两个面用了3分钟之后,我再把饼翻过来又用了3分钟,所以一共是6分钟。

师:同意吗?很好。锅里两张饼同时在烙,可以同时烙熟两个面,所以两次一共用了6分钟。(注意强调同时,讲解的时候注意解释。)。

2、突破难点。

师:现在如果我想烙三张饼,你准备怎么个烙法?说说你的想法?

生:先烙两张,再烙一张,一共需要12分钟。

师:你们都的这样烙的吗?那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

(若没有)下面,我们就来试一试,你可以选择喜欢的方法进行研究,也可以利用老师提供给你的圆形纸片,看谁还能想出好办法。

小组汇报:

师:谁想上来给大家汇报一下你们组讨论的结果。

生:汇报讨论结果。

师在表格内板书。

123。

第一次正正。

第二次反正。

第三次反反。

师:谁听明白了?

(生再讲一遍)。

此时教师用纸片往黑板上贴每次的情况。

师:大家觉得这种方法怎么样?

生:比上种方法节约时间,比较快。

师:同学现在根据老师在黑板上的板书想想,为什么这种方法会比上一种方法节约时间呢?(教师的提示语言:我们刚刚在烙第三张饼的时候,本来一次可以烙两张饼的锅却只烙了一张,这就可能浪费了时间。)。

师:那这样才能不浪费时间呢?

生:(如果锅里每次都是两张饼在烙,就不会浪费时间了。)。

师:所以说,我们平时在解决问题时,一定要开动脑筋,寻找出最科学、最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拓展提高。

师:刚才我们研究了2张饼,3张饼的烙法。如果是4张饼、6张饼呢你觉得怎样烙最节省时间?下面你可以继续在小组里实验一下,你发现什么。

(生小组研究)。

生:把4看成2+2把6看成2+2。

(及时的.表扬,学数习知识就是这样,当遇到新的问题时,可以先运用以前的知识来解决)。

聪明的同学可能发现了,刚才老师让大家研究的饼的张数都是什么样的数?

生:双数。

你现在能不能总结一下,当饼的张数是双数时,烙饼的好方法是什么?

生:可以用烙两张饼的方法,两张两张的烙。

板书:双数张饼:两张两张的烙。

师如果是单数张饼,5张、7张……有什么规律吗,讨论一下吧。

把5张饼烙两张,再把那3张按刚才的好办法烙。

把7张饼先两张两张两张的烙,剩下的那3张按刚才的好办法烙。

师:谁能概括的说一说你发现的规律。

生:如果烙单数张饼,可以先两张两张两张的烙,剩下的那3张按刚才的好办法烙。

师:刚才我们在研究时,按饼的张数分类研究的,其实我们有时在研究比较复杂的问题时,也可以把问题分一下类,这样会更便于进行研究。

四、师生交流,思维升华。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烙饼问题心得体会

烙饼是一种传统的中国食品,而解决烙饼问题是一项非常有趣的数学问题。通过研究烙饼问题,我们不仅可以锻炼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在本文中,我将分享我在解决烙饼问题过程中得到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二段:分析和探讨。

在解决烙饼问题时,我们需要将一堆烙饼按照大小顺序翻转,使得它们从大到小排列。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策略。其中一种策略是每次翻转最大的烙饼,然后再翻转整堆烙饼,使得最大的饼变到最底下。这样,我们就可以将最大的烙饼归位,然后递归地解决剩下的烙饼问题。通过不断重复这个过程,直到所有的烙饼都归位。

第三段:实践和总结。

在实践中,我发现这种策略在解决烙饼问题时非常有效。首先,翻转最大的烙饼可以将其移到最底下,使得解决问题的范围被缩小。其次,在归位最大的烙饼后,我们可以利用相同的策略解决剩下的烙饼问题。这种递归的思维方式可以使我们快速解决问题,提高效率。

此外,通过实践,我还发现了一些优化的方法。例如,我们可以在翻转最大烙饼后,将次大的烙饼翻转到最上面,然后再翻转整堆饼,使得次大的烙饼变到最底下。这样,我们可以将次大的烙饼归位,再递归地解决剩下的烙饼问题。这种方法可以减少翻转次数,并提高解题的效率。

第四段:反思和启示。

通过解决烙饼问题,我深刻体会到了思维的重要性。在解决问题时,我们需要善于分析和归纳,找出问题的关键点,然后采取合适的策略解决问题。同时,我们还需要保持耐心和坚持,在遇到困难或挫折时不放弃,继续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除此之外,解决烙饼问题还锻炼了我的团队合作能力。在与其他人一起解决问题时,我们需要相互合作,互相协调,共同完成任务。

第五段:结论和展望。

通过对烙饼问题的解决,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上的重要性。数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效率,还可以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希望未来我能够继续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并将这些能力应用于更加复杂和实际的问题中。

相关范文推荐
  • 12-28 花的结构教案(热门17篇)
    教学工作计划的制定需要根据学校的教学要求和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调整。以下是一些常见学科的教学工作计划示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复习提问:1、一株绿色开花
  • 12-28 养花教学设计(实用20篇)
    教学计划是教师掌握教育教学过程的有效方式,有助于教师把握教学节奏和内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计划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
  • 12-28 个人借款合同起诉状(精选19篇)
    借款合同是一种约定借款金额、利率、还款方式等相关条款的法律文件。在签订借款合同前,请务必阅读以下样本,了解相关法律规定。法定代表人:b。诉讼请求:1、依法撤销×
  • 12-28 分管教学副校长讲话大全(18篇)
    演讲稿范文可以通过不同的篇幅和风格来适应不同类型和规模的演讲活动。演讲稿范文中包含了一些经典演讲的片段和摘录,可以让大家了解不同风格和技巧的运用。敬爱的各位家长
  • 12-28 竞选劳动委员演讲稿(汇总20篇)
    在竞选过程中,候选人需要展示自己的领导才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赢得选民的信任和支持。竞选中的一些技巧和策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不同的情况和需求。
  • 12-28 固定资产技术改造借款合同(通用19篇)
    技术合同可以提供一种法律保障,为双方的技术交流和合作提供了明确的框架和规则。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技术合同注意事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法定代表人:_________
  • 12-28 婚礼新郎精彩讲话稿例文(模板24篇)
    讲话稿是在特定场合发表演讲时所准备的一种固定格式的文字稿件。在下方,我们为您提供了一些经典的讲话稿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各位亲朋好友:大家好!十分感谢大家来参加我
  • 12-28 三分钟中国梦演讲稿(优秀19篇)
    三分钟是指180秒的时间段,虽然看似短暂,却可以创造无数的可能。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三分钟示范演讲,供大家学习借鉴。华夏历史璀璨五千年,中华儿女无比为此感
  • 12-28 宿管处开学工作总结大全(21篇)
    月工作总结不仅要突出成绩和亮点,也要坦诚面对问题和挑战,以求更好的进步和成长。了解别人的工作总结也是一种学习和进步的方式,下面是一些他人的优秀月工作总结范文,希
  • 12-28 节能环保低碳生活倡议书(实用19篇)
    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难题,我们需要共同努力解决。看看下面的环保总结范文,或许能帮助大家写出更好的环保总结。亲爱同学们:大家好!为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倡